城市景观河湖水处理设计方案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绦 色科 技
J u n l f e n S in e a d T c n lg o r a o e c c n eh oo y Gr e
第 5 期
城市景观 中的水体设计
张海锋, 晓 徐
( 江省 衢 州 市俊 诚 市 政 园 林 工 程 有 限公 司 , 江 衢 州 3 4 0 ) 浙 浙 20 0
微气候 。 3 2 水 体 闭水 体 .
由于城 区寸土 黄金 , 大部 分市 区内的水 景采 故 用 了景 观水 系 +地下 车 库 的做 法 , 此类 水体 基 本为 硬质 的泊岸及 底 , 均水 深 较浅 , 平 约在 0 3 . h, . ~O 8a
的 出 现 , 们 现 在 对 住 宅 的要 求 变 成 充 分 接 近 自然 , 人
与 自然 和 谐 的 融 合 在 一 起 。古 有 “ 者乐 水 , 者 乐 智 仁
3 景 观 水 体 的 作 用
3 1 水 体 的 生 态 作 用 .
山” “ 有水则 秀 , ,城 居有 水则灵 ” 的说法 , 正像很多 人 感受 到的 , 了水 , 观和环境仿 佛有 了灵气 , 有 景 因此 , 很 多公 园和地产 的项 目在设计 中就 已经将水 景作为 了一个不 可或缺 的要素加 入 了景 观设 计 。
上 依靠生 态平衡 的 自净 功能 即可达 到一般景 观水域
的要求 。
需 要 说 明 的 是 , 些 景 观 水 体 的水 量 仅 几 十 立 某 方 ( 要 为 第 一 类 水 体 ) 考 虑 到 处 理 设 备 的 初 期 投 主 , 资 及 日后 运 行 管 理 费 用 往 往 远 高 于 换 水 的 费 用 , 成 本 回 收 年 限 很 长 , 常 不 设 置 水 处 理 系 统 , 采 用 通 可 “ 体 循 环 流 动 + 自来 水 补 水 + 绿 化 灌 厩 ” 方 式 , 水 的
景观鱼池水处理循环系统方案

景观鱼池水处理循环系统方案景观鱼池水处理循环系统方案1.公司简介XXX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水处理新产品、生产多种水处理设备和辅助设备、并提供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和改造水处理设备的环保型企业。
公司通过了ISO9001认证,荣获XXX“国家十一五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推荐。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公司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农村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水处理、景观湖泊喷泉水处理以及其它微污染水处理领域整体方案解决及设备提供商之一。
2.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本方案的设计依据是景观鱼池水处理循环系统的需求,包括水质要求、水体循环、过滤和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2 设计原则本方案的设计原则是以节能、环保、高效、安全为基本原则,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水循环技术设计3.1 总述本方案采用水循环技术,通过过滤、处理和循环来保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
同时,系统还配备了监测和控制设备,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3.2 工艺流程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过滤、处理、循环和监测控制等环节。
具体流程为:水体从鱼池进入过滤设备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再通过循环系统回到鱼池中。
同时,系统还配备了监测控制设备,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3 循环周期及循环流量循环周期和循环流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安全。
3.4 主要设备选型本方案采用KN系列自动曝气复合介质精滤水处理机作为主要设备,该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能够有效地过滤和处理水体,保证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系统还配备了监测和控制设备,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4.KN系列自动曝气复合介质精滤水处理机介绍4.1 KN系列自动曝气复合介质精滤水处理机的基本构造KN系列自动曝气复合介质精滤水处理机由过滤器、曝气装置、回流装置、排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该设备采用复合介质过滤,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4.2 技术原理KN系列自动曝气复合介质精滤水处理机采用复合介质过滤技术,通过曝气和回流装置,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得以有效地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0227.城市景观水处理技术之生态法

城市景观水处理技术之生态法生态修复法是一种采用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建立生物浮岛或生态基的做法,适用于全开放式景观水体。
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充分利用自然净化与水生植物系统中各类水生生物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利用生物间的相克作用来修饰水质,利用食物链关系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和资源化、景观效果等结合效益。
生态方法通过水、土壤、砂石、微生物、高等植物和阳光等组成的“自然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适合按自然界自身规律恢复其本来面貌的修复理念,在富营养化水体处理中具有独到的优势。
1 生物操纵控藻技术生物操纵是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摄取原理和生物相生相克关系,通过改变水体的生物群落结构来达到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
其实现途径有两种(图l所示):放养滤食性鱼类吞藻,或放养肉食性鱼类以减少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数量,从而壮大浮游动物种群。
陈济丁等研究认为,平突船卵蚤等大型植食性浮游动物能显著减少藻类生物量。
刘建康、谢平在武汉东湖的围隔试验表明,放养滤食性鱼类可有效地遏制微囊藻水华。
在实际应用中,生物操纵的操作难度较大,条件不易控制,生物之间的反馈机制和病毒的影响很容易使水体又回到原来的以藻类为优势种的浊水状态。
2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高等水生植物与藻类同为初级生产者,是藻类在营养、光能和生长空间上的竞争者,其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对藻细胞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日本尝试过利用大型水生植物的生物活性抑制藻类生长。
国内研究表明,沉水植物占优势的水体,水质清澈,生物多样性高。
目前研究较多的水生植物有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香蒲(Typhaspp.)、伊乐藻(Elodeanuttallii)等。
浮床种植技术的发展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技术以浮床为载体,在其上种植高等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化感效应和根际微生物的分解、矿化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
景观用水水质中水回用方案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方案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三月目录一、技术说明 (1)(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污水站设计处理能力 (2)(四)、设计水质 (4)(五)、方案设计说明 (5)(六)、工艺流程简述 (10)(七)、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12)(八)、各处理单元的技术指标 (12)(九)、处理效果分析 (17)(十)、供电系统设计及自控系统设计 (18)二、污水处理站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22)(一)、方案设计范围及说明 (22)(二)、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22)(三)、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 (22)(四)、设备、材料采购、安装及调试工程投资 (23)三、经济运行分析 (24)(一)、运行电费 (24)(二)、药剂费 (24)(三)、人工费 (24)(四)、运行费用汇总表 (25)(五)、经济效益分析 (25)四、售后服务承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说明(一)、工程概况经济指标如下:表1 4#地块总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天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本着保护水体环境,节约水资源的原则,根据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建设方积极相应城市节水号召,本项目决定在4#地块最南面建设一座污水处理站。
将项目区内的部分生活污水收集于中水站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内绿化、道路广场浇洒、公厕冲厕(非坐便器)、地下车库冲洗用水、景观补水。
我公司受建设方委托,编制该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方案。
(二)、编制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1-2002;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06;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3、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数据资料。
水系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水系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背景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本文提出了一份水系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
该工程的主要设计目标包括:改善水质、增加水量、防止洪涝灾害、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同时,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工程内容
本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河道清淤和人工湿地建设:清淤可以增加河道容积,减少水流速度,形成洪水暴涨时的缓冲;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
2. 河道整治和岸线绿化:河道整治可以预防河道侵蚀、挤占;岸线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增加生态景观。
3. 建设拦洪坝和调节水库:拦洪坝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水灾害;调节水库可以平衡水资源,保证供水。
工程效益
该工程将会带来以下效益:
1.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2. 增加水资源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预防洪涝灾害,减少灾害损失;
4. 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可行性分析
本工程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完全可行,经济上也可行。
同时,也考虑到了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总结
本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和工程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同时保护了水生态环境和水体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河道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和修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环境质量,本文提出了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方案。
二、工程目标1.保护河道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
3.提供适宜的河道景观,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三、工程方案1. 生态修复在河道区域种植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提供栖息地给水生生物。
同时,适当恢复湿地功能,增加湿地面积,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
2. 水体治理引入生态工程技术,建设人工湿地、河滨湿地等水处理设施,对流经的水体进行自然净化和过滤。
同时,加强水污染源的管控,降低河道受到的污染物输入。
3. 河道整治对河道进行疏浚和护岸修复,恢复河道的原始形态,促进水流畅通。
同时,在需要的地方修建防洪设施,提高抗洪能力。
4. 增加生态节点在沿河道的适宜位置增加一些生态节点,如湿地公园、生态广场等。
这些节点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作为生物栖息地和植物种植区。
5. 宣传教育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河道生态修复的意义和目的。
四、工程实施步骤1.编制详细的项目规划报告,包括工程目标、方案设计、预算等。
2.开展前期调研,了解河道的现状和问题,确定具体的修复方案。
3.与相关部门协商,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
4.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种植适宜的植物,修复河道植被覆盖。
5.建设水处理设施,对流经的水体进行净化和过滤。
6.进行河道整治工程,疏浚河道,修复护岸。
7.建设生态节点,增加生态景观元素。
8.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9.定期监测和评估修复效果,根据需要调整工程方案。
五、预期效果1.河道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提高。
2.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污染得到控制。
3.增加生态节点后,河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河岸改造工程方案设计规范

河岸改造工程方案设计规范一、前言河岸改造工程是指对现有河岸进行改造、整治和修复,以适应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的一项工程。
河岸改造工程要求兼顾城市规划、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等多方面因素,以保护河岸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和提高城市形象。
为保证河岸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需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明确工程的施工、监理和验收标准。
二、设计依据1. 《城市河湖管理条例》2. 《城市规划法》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 《城市河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 《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三、设计方案1. 河岸规划设计河岸规划设计要兼顾城市规划的需要和河岸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河岸用地,划定生态保护区、休闲娱乐区、交通运输区等用地功能区域,并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协调。
设计要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同时保证水边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
2. 河岸环境保护设计河岸改造工程要求保护和修复河岸生态环境,通过采用适当的植被种植、生态湿地复建等技术手段,保证河岸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要考虑河岸过去的自然形态和生态环境,尽量保持或修复河岸的自然特征和功能。
3. 河岸景观设计河岸改造工程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重视河岸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绿化、景观雕塑、照明等手段,提升河岸的视觉效果和城市形象,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4. 河岸公共设施设计河岸改造工程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如娱乐设施、休息区、活动场地等,提升河岸的人文环境品质。
5. 河岸水利工程设计河岸改造工程需要对河流进行整治和修复,保障河道的水质和水量。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对于河岸的护岸工程和渠化工程,以保证河岸的稳定和安全。
四、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进行勘察,保证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安全,并对周边建筑物进行评估,以免对其产生损害。
同时,需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墨水河设计介绍

墨水河综合整治样板段景观方案设计说明即墨古城傍水而建,因水得名。
隋朝时期,即墨城迁到淮涉河岸位置,河又因城而改名为墨水河,千百年来城水生生不息。
今天,即墨旧城区经过修复将重新一展其古城原味;这为环成南而行的墨水河即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设计理念:即墨古城的修复将成为即墨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文化瑰宝。
而墨水河的景观治理就是要使这一瑰宝闪闪发光。
河道样板段中部与古城相接处向南凹与古城对映呈“蛟龙献宝”之形。
本方案就是要利用墨水河这种独特的空间构成,使河道景观同古城一起成为现代即墨高密度城市中心人们引以自豪的中央城市文化公园,和见证未来城市生活与文化的墨水河画卷。
设计目标:本方案通过河道的景观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配合古城的修复,使古城形象上和功能上更完善。
让河景开辟,使自然的空间对古城内密实热闹的空间提供一个调剂的作用,让人的经历更丰富。
通过河道内细部的景观线的安排,为人们提供观觉古城廊与城阁多样化的距离和角度,启发人们的想象,丰富意境效果。
2.协调城市发展,为市中心提供宝贵休闲绿地空间。
3.弘扬当地文化——利用河道线异型空间特色,组织有纪念与教育意义的景观小品,使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事激发对即墨历史的尊重和对当地文化、人物与风土人情的了解。
4.提倡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都市环境的生态质量。
空间结构:墨水河与古城的空间独特关系显示出“一环”,“二轴”,“三点”和“四区”的空间结构,为本方案景观设计的重点提供了关键依据。
“一环”指古城城边绿地水道南凹处形成一个钻石指环。
这是整个河道绿地景观的精品盒灵魂。
“二轴”指川渝古城中心的两条主街:中心街和立法街C城墙叫南关街。
“三点”指古城两轴与河道交叉的三个主要节点。
这三个电视衔接河道景观与古城的门户。
“四段”指本方案按河道与未来城市用地及功能划分的四个主题景观区。
其中从西向东分别为“活力搞商业段”烟青路到大同路段,“文化古城段”大同路到关东街东面规划路,“休闲湿地段”和“湿地公园段”(泰山二路到烟青一?路)景观关键节点设计:本方案河道景观的中心是“一环”,也即是河道对应“文化古城段”的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