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合集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用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用
第十五章 风的地质作用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 用
概述: 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对风的描述:
风向:指风的来向 风速:单位时间内风的形成
风力:指风的强度
作用特点:
面状分布
纯机械动力
盛行于干旱、半干 旱地区
风力携带尘土升空, 形成风砂流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 用
风力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 用
根据砂丘的定向和风向的关系以及砂的供给条件可以 将砂丘分为几种类型:
新月型砂丘:平面上呈 月牙形或新月形,高度一 般1-5m,迎风破外凸, 坡度缓,砂丘两侧对称的 尖角称为砂角,顺风向延 伸。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 用
横向砂丘:砂丘延长方 向与风向垂直,形成于砂 粒供应丰富且风向基本固 定的地区或者海滩,多为 波浪形,并具有弯曲的砂 脊,通常面积很大,又被 称为“砂海”。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 用
磨蚀 作用 的强 度取 决于
磨蚀:风力扬起的碎屑物对地表的冲积和摩擦以 及碎屑物颗粒之间的冲撞和摩擦作用。
风力的大小 碎屑的携带量 距地表高度 地面岩性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 用
二、风蚀地貌
风蚀洼地:因风力向下侵蚀 而形成的洼地,如果洼地达 到地下水面,就会形成沙漠 中的绿洲。
风蚀谷和风蚀残丘:由暴雨 洪流冲刷并因风蚀而扩大的 谷底称为风蚀谷,谷底崎岖 不平,谷壁一般较陡;风蚀 谷扩大互相联结,而在地面 残留下的孤立高地,称为风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六蚀章残风的丘地质。作

风蚀城:层叠状的平顶残丘, 犹如毁坏的古城堡,经常由 产状平缓的基岩裸露区因其 岩层软硬相间和垂直节理发 育而被风力长期侵蚀形成,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黄土状岩石:除风力以外的各种外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类似黄土
的堆积,特点:具沉积层理,粒度变化大,孔隙度较小,含钙量
变化显著,湿陷性不及风成黄土等。
(一) 黄土的分布和厚度
从全球来看,黄土覆盖面积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10%,
集中分布在温带和沙漠前缘的半干旱地带,即分布于北纬 30°-55°左右和南纬30°一40°左右的地带内。
在空气中运动所遇阻力是水中的1/800。所以,风沙流中 沙的运动很活跃,但因空气密度小,其上升高度不大,因而 沿地表形成的风成沙的分选很好。风成沙的粒度成分主要集 中在0.25一0.1mm的细沙部分,粉沙、粘土的含量一般不 超过10%。
2.形态特征:风成沙的磨圆度一般较高,特别是大
于0.5mm的沙粒,但很少有滚圆的颗粒,这与沙粒以跳跃 为主的搬运方式有关。风成沙在搬运中由于连续的高能冲击, 沙粒表面常呈毛玻璃状,无光泽,幵常布有不觃则的麻坑、 碟形坑、裂纹及蛇曲脊等。
夏季沙漠中常形成龙 卷风,在龙卷风作用下形成 的堆积地貌统称为对流型
风积地貌。蜂窝状沙地就
是这类地貌的代表,由无数
圆形或椭圆形沙窝,周围有 丘状沙埂环绕而组成。强烈 的龙卷风把沙漠地面吹成一 个个圆形洼地,被吹蚀的沙
粒,堆积在洼地的四周,形
成丘状沙埂。
4.干扰型风积地貌
当主要气流向前运动时,遇到山地阻挡而产生折射,引起气流干扰形成
度内(沙暴,即发生在该高度内);砾石地面颗粒的跃起高度大于沙
质地面。
(二)风的搬运力和搬运量
风的搬运力取决于风力的大小。 风的搬运力不大,在相同流速下,只及流水的 l/800 左右,搬运量巨大, Q=443×10-6V3L,Q随风速的增大而 迅速增大。 累积搬运量可观。

16-风的地质作用

16-风的地质作用



地 质

地面上生长着茂密植物的潮湿地区,被巨厚冰层覆盖地 区或未风化的坚硬基岩区,即使风力很强,风的地质作 用也不明显。在干旱或半干旱的荒漠区和无植被的海滩、 河滩、湖岸以及泥沙质地面,强风的地质作用相当显著。 强风在大陆上不是各处都有的,它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 性。 风速与地形的关系:江河、海面平坦,风速稳定,变化 小;高度越大,风速也越大,越接近真实风速。(黄山气 象站、海岛气象站)。 风在人类文明中起过重要作用:古代的风车动力、航海; 现代的风力发电站。 只有在戈壁草原上,才能真正认识到风的厉害(98年, 哈密沙泉子,不能推开车门;在哈密七角井山口,曾将 吉普吹到空中)。
呼和浩特沙尘暴


地 质


据新疆的沙漠实测资料,沙漠中风速为4m/s时, 可使细砂移动,5.6m/s时,可使中砂移动,风速达 15m/s时,能使大于2㎜的砾石移动。
兰州沙尘暴

地 质


中国西部沙漠中堆积的砂粒大多是细砂,因 此,只要风速达到和超过4m/s,就能造成“平砂 莽莽黄入天,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沙尘暴现象。
4.地面岩性。

由于空气的粘滞性弱,风力扬起的砂粒能相互充分、 自由地碰撞而发生圆化,即便是粒径为0.03~0.04mm的细小 颗粒也能圆化。而水搬运的砂粒粒径大于0.15mm者才能圆 化。 另一方面,砂粒表面易于毛化。

地 质
吹扬和磨蚀作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吸扬引起磨蚀,
磨蚀促进吹扬,吹扬的风沙为磨蚀提供了动力。而磨蚀所 产生的碎块、砂、尘土,为吹扬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吹 扬、磨蚀的共同作用,地表产生了特有的地貌形态。

地 质

第十六章 荒漠特征与风的地质作用(2011)

第十六章  荒漠特征与风的地质作用(2011)

沙尘暴
呼和浩特沙尘暴
2、跳跃搬运 砂粒被风刮起后, 风力可以把砂粒加速至接近风速, 并可使 其跃入空中, 在重力作用下, 砂粒以抛物线方式落到地面, 与地面撞击后又跳到空中, 这种反复跳跃前进方式称跃运。 3、蠕动搬运(推移) 风速较小或地面砂粒较大,砂 粒不能跳到空中,而是沿着地 面慢慢滚动或滑动,称为蠕移。 其动能来自其他跳跃沙粒的撞 击。
三、黄土的分布 黄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气候温暖的地带,特别是在半干旱气候 的地带。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占整个陆地面积的1/10。广见于 中国、乌克兰、阿根廷、美国中部、捷克、苏丹。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主要分布 在北纬34~35°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山东、河南、 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主要围绕沙 漠由西北到华北直到东北呈弧形带状展布。
纵平面上呈弯月形,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延伸且 向内弯曲的翼角的沙丘,沙丘迎风面较缓,背风面较陡并呈向内弯 曲的凹面。新月形沙丘多发育于地势较平坦,风向较稳定的沙漠边 缘地区。
新月形沙丘移动 可导致村庄、田 园、道路的掩埋。
④星状沙丘:金字塔形的沙丘。由从顶点向四周呈放射状伸出的三 条或多条沙脊,合围成具有几个近似三角形斜面的锥体。
稀有、独特的高大沙山
世界上最高的沙峰 登上必鲁特沙山 -必鲁特沙峰
典型的风力地质作用体
-沙波纹
典型的鸣沙代表地区
鸣沙的典型代表地区
独特稀有的沙漠湖泊
第三节 黄土
一、风积作用的分带性 由于风的搬运作用具有分选性, 所以, 风积物的平面分布 具有分带性。 若一个地区风向稳定, 则从风源区沿风的前进方向, 风积 物的粒度从粗逐渐变细。例如, 中国西部地区盛行西风, 风积物 的分布从陇西→陇东→陕西, 粒径由粗变细, 陇西为细砾和粗砂, 陇东出现中砂、细砂和粉砂, 到陕西出现粉砂和尘土。 但若风向不稳定, 风向的改变会使风积物的分带性混乱。

最新地质学风的地质作用专业知识讲座

最新地质学风的地质作用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胡杨秋色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胡杨枯茬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盛开的怪柳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胡杨枯林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中国沙漠分布图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大漠,令人畏惧;大漠,更给人诱惑。
第一部分 大漠鸟瞰 第二部分 沙海风光 第三部分 奇景瑰观 第四部分 生命之泉 第五部分 大漠生灵 第六部分 翰海春光
Copyright ?1996, by Yangtao. E-mail

第十六章 风化作用

第十六章 风化作用

乌鲁木齐东30km戈壁滩中的野骆驼 (wild camels)
舒良树摄,2002
C1
东天山戈壁(哈密黄山)
舒良树摄,1999
塔里木大沙漠(移动沙山)
舒良树摄,2003
女儿国遗址 Girl Kingdom (库车Kuqa)
宫殿 (palace)
舒良树摄,2002
防治荒漠化

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 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 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 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荒漠 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 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祖国需要你们
风的地质作用
动漫中的风元素
我比较喜欢宫崎骏老师的作品
魔女宅急便
龙猫
起风了
风的剥蚀作用
吹扬:在风力作用下地面细颗粒物质被吹起在 空中飘移的现象 产生条件:地面干燥,颗粒之间维系力小;地 表起伏小,阻力小。 磨蚀:风多方向对地表摩擦与冲撞

风棱石 风蚀洞

边角奇异、油光发亮的风棱石

风成交错层理(哈密)
舒良树摄,2002
风成交错层理(哈密)
舒良树摄,2002
风能的利用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很多地方我们没去过,但以后会去的。
蜂窝石(哈密七角井)
舒良树摄,2002
美 国 犹 他 洲 沙 漠 中 的 褐 红 色 砂 岩 风 蚀 洞
风的搬运作用
跳跃搬运:砂粒在风力的作用下以跳跃方式前 移,简称跃移 悬移搬运:细而轻的砂粒在风力的吹扬下,悬 浮于气流中移动的方式 蠕移:当风速较小或者地面砂粒较大(粒径大 于0.5mm)时,砂粒沿着地面滚动或滑动,称 为蠕移。

普通地质学 第十六讲 风的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 第十六讲 风的地质作用

风 蚀 穴
2.风的搬运作用
以三种方式进行。 2.1悬浮搬运(suspension transport) 粒径小于0.2mm,悬移量不超过10% 2.2.跳跃搬运(saltation transport) 粒径0.2-0.5 mm。搬运量约70%-80% 2.3蠕动搬运(creeping transport) 粒径大于0. 5 mm 蠕移量约占20% )
4.荒漠与黄土
4.1荒漠(desert)
4.1.1.荒漠的类型- (1) 岩漠
荒漠的类型- (2) 砾漠
荒漠的类型- (3)沙漠
荒漠的类型- (4)泥漠和盐漠
4.1.2.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4.2.黄土(loess)
黄 土 地 貌
(6) 黄 土 柱
黄土地貌(6)黄土柱
黄土地貌(7) 黄土桥
黄土地貌(8) 黄土漏斗
4.2.4.黄土的成因
典型的黄土是风成的,其标志是 (1)厚度从沙漠边缘向外逐渐减薄; (2) 颗粒向外逐渐变细: (3) 既分布在低平地区,也见于二、
三千米的高山之顶; (4) 矿物成分与其下伏的基岩成分无
1.风的剥蚀作用
1.1.风的剥蚀作用 简称风蚀(aeolian erosion ). 包括吹扬和磨蚀两种。 1.1.1.吹扬(deflation) 1.1.2.磨蚀(abrasion) 在距地面0.5-1. 5 m高度范围内磨蚀最厉害. 磨蚀产物:风棱石
风棱石(windcutstone)
MgO3%, FeO4%-5%, K2O2%。 矿物成分: 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为主, 有少量磁铁矿、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
4.2.3.黄土的分布
4.2.4. 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1)黄土高原

17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用

17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用

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用.§1.概述一、风的概念: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空气流动受到气温的控制),由于地球上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的幅射量不同,出现大气温差,温差导致了各处大气密度的变化。

高纬地区气温低,密度大,气团下降,并沿地面向低纬方向运动;低纬地带气温高,密度小的气团上升,并向高续地区运动。

这就造成了全球性大气压环流,因此可以说地球表面无处不有风.对风的描述:1.风向————-—风的来向2.风速——--—- 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3.风力——--—- 风的强度(12级风力)P=1/2CV2二、风的地质作用特点作为一种地质营力,风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面状分布:风不象流水有固定的河道,基本不受地表限制。

2.纯机械动力:仅物理性质贩改变,不造成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

3.风沙流:空气运动和流水一样有层注能紊流,由于紊流的上举使风沿地表吹动时,挟带一些砂粒、尘土,形成风少流风的地质作用,就是这种风沙地质作用.风沙流中的含砂量与风速有关,风速大、含砂量大、颗粒大,距地面高度有关,靠近地面,含砂量越大。

4.干旱、半干旱地区极为盛行。

原因:①降雨小、蒸发大。

②植被小③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地表疏松。

为风的剥蚀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为风的托运沉积作用提供了碎屑来源.§2.风的剥蚀作用一、风蚀作用方式吹扬——利用风本身的冲击力对地表的破坏。

机械破坏磨蚀——以挟带的碎屑物对地面破坏。

(一)、吹扬作用风本身的冲击力及上升流产生的上举力将地面碎屑吸扬到空中或剥离原地的作用。

不同的粒径,启动风速不同,风速≥起动风速时(二)、磨蚀作用风以挟带的砂砾为工具,运动中对地表面岩石的碰撞、磨擦旋磨作用。

旋磨作用吹物和磨蚀作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吸扬引起磨蚀,磨蚀促进吹扬,吹扬的风沙为磨蚀提供了动力.而磨蚀所产生的碎块、砂、尘土,为吹扬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吹扬、磨蚀的共同作用,地表产生了特有的地貌形态。

二、风蚀地貌 (图)1. 风棱石——沙漠地区或戈壁滩上常见一些较大的砾石,有一个或几个磨光面,磨光面之间有明显的棱脊.风棱石的产生是:风蚀作用改造了原有砾石形态的结果.①较大砾石,在多方向风的风蚀下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尘暴
沙尘暴
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戈壁、沙漠地区, 风 的搬运作用十分强烈, 常常造成沙尘暴。
沙尘暴卫星监测图片
中国的主要沙尘暴源区
沙尘暴
呼和浩特沙尘暴
据新疆的沙漠实测资料, 沙漠中风速为4m/s时, 可使细 砂移动, 5.6m/s时, 可使中砂移动, 风速达15m/s时, 能使大 于2㎜的砾石移动。
三、风积地貌
主要有戈壁、沙漠、黄土塬等, 并有从风源区至 外围, 地貌从岩漠→砾漠→沙漠→黄土塬。 风源区 外围 岩漠→砾漠( 戈壁)→沙漠(沙丘) →黄土塬
各种类型的沙丘
新月形沙丘的形成: 是一种平面上呈弯月形, 沙丘 两侧有顺风向延伸且向内弯曲的翼角的沙丘, 沙丘 迎风面较缓, 背风面较陡并呈向内弯曲的凹面。新 月形沙丘多发育于地势较平坦, 风向较稳定的沙漠 边缘地区。
风成黄土的特征
①各地风成黄土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不受下 伏基岩影响。黄土中的矿物碎屑成分有50余 种,石英和长石占90%以上; ②分选性良好,大部分颗粒粒度局限在0.05~ 0.005 mm的范围内; ③黄土层理不明显,发育垂直节理; ④孔隙度高达44%~55%,常含钙质结核。
外动力地质作用特点总结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风是一种运动的大气,它的运动往往没
有固定的渠道和方向。正因为这一特点,
其涉及面及发育地带比较宽,主要盛行
于地球上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在这
些地区风的地质作用强烈,导致强烈的
剥蚀、搬运、沉积及对环境的破坏作用。
第一节 风的剥蚀作用
一、风的剥蚀作用 风以自身的力量和所挟带的砂石对地表进行冲 击和摩擦, 致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的地质作用。 方式:包括吹扬和磨蚀 。 吹杨: 在风的作用下,一些松散堆积中的细小颗粒 被风吹走,砾石将留在原地。 磨蚀: 风所挟带的砂石对于地表岩石的强烈冲击。
风速减弱的原因有: ※风砂流在运移过程中因地表摩擦而逐渐 减速。
※风砂流遇到障碍物(树丛、草丛或地形
突出等)时。
※两股风砂流汇合, 气流被迫上升。
一、风积物的特点 风力堆积的物质称为风积物。 ⑴ 碎屑性,主要是砂、粉砂以及少量粘土级的碎 屑物,粒度在2mm以下。 ⑵ 良好的分选性,分选性较冲积物高。 ⑶ 具有较高的圆度。 ⑷ 碎屑中可以存在较多的铁镁质及其他化学性质 不稳定的矿物。 ⑸ 具有规模较大的交错层理。 ⑹ 颜色多样,以红色调占优势,绿色、黑色、白 色较少。
风蚀城
风 蚀 地 貌
风蚀谷
蜂窝墙
风蚀柱
干旱区风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
3-风包城;4-风蚀柱;7-蜂窝石;9-风蚀蘑菇石; 12-风蚀湖; 13-新月形沙丘;20-沙垄; 21-塔状沙丘; 24-风成大型交错层
第二节 风的搬运作用
风是一种变幻无穷的流体,又是一种紊流,可 挟带大量的砂石向下风方向运动 。风力把各种碎 屑物携带至他处的过程称风的搬运作用。
滚动
推移
二、跃移 跃移: 砂粒被风刮起后, 风力可以把砂粒加速 至接近风速, 并可使其跃入空中, 在重力作用下, 砂粒以抛物线方式落到地面, 与地面撞击后又跳 到空中, 这种反复跳跃前进的方式称跃移。
滚动
推移
三、滚动 滚动: 沙层表面的近球形砂粒和砾石, 在风力作用 下, 以滚动方式向前移动的过程。
风的搬运能力取决于风速,风速大于4m/s时, 风能 搬运0.25㎜以下的碎屑; 风速大于33.5m/s(12级)时, 风能搬运巨大的砾石。其次,还与搬运物的颗粒大 小、形状以及地面状况有关。 风的搬运方式有四种:悬移、跃移、滚动、推移
滚动
推移
图13-6
一、悬移
悬移: 粒径小而轻的砂粒, 在其他砂粒的撞击和气 流紊流的上举力作用下长期悬浮在空中, 并被风搬 运至远方的过程。
风棱石的形成
风棱石: 在风 蚀盆地和戈壁滩 上的砾石经长期 风蚀作用, 形成由 几个磨光面组成 的棱角明显, 表面 光滑的风棱石。
二、风蚀地貌 由于风砂流挟带砂石的数量在近地表处最
多,所以风蚀作用在近地表处也最强烈。
因此不少地区可以见到近地表处磨蚀强而
上大下小的地形现象,这就是的蘑菇石成
因。在风的剥蚀作用下,可形成各种风蚀 地貌:风蚀磨菇石、风蚀谷、风蚀城、风 蚀穴、风蚀柱等。
滚动
推移
四、推移 推Βιβλιοθήκη : 沙层表面的的砂粒和细砾, 在风力和跳 跃砂粒的冲击下, 部分被推动方式缓慢向前移动 的过程。
滚动
推移
沙尘暴简介 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 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当水平能见度小于 500米时,为沙尘暴。 沙漠地区的沙尘为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单是 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即占了全球大气中25%的悬浮微 粒量。我国西北地区位于中亚沙漠区中,排名世 界四大沙漠区的第二位(依序为中非、中亚、北美 及澳大利亚),因此中国西北区沙尘对东亚的气候 的影响不容忽视。沙尘暴发生的条件 地表性质:土质松软、干燥、无植被或草木生长 及没有积雪。 气象条件:强烈而持久的地面风、降雨降雪少。
兰州沙尘暴
乌鲁木齐沙尘暴
北京沙尘暴
沙尘暴穿过红海
第三节 风的沉积作用
风在搬运过程中,在风源区以外的下风方 向上随时随处都可沉积物质,尽管有时是 暂时性的,但在总趋势上是远离风源区风 力逐渐减弱,所以搬运的结果最终总是要 沉积的。 当风速减弱, 紊流上举速度低于砂粒的 沉降速度时, 砂粒和尘土就沉积下来。
新 月



锥形沙丘的形成: 由于风砂遇到大山的阻挡, 在山 前形成旋转轴竖直的巨大涡流, 在涡流四周风向复 杂, 各种方向的风汇聚在涡流周围, 形成棱面明显, 形态不规则的锥形沙丘
沙丘
沙漠
戈壁滩
黄土塬
风蚀垅岗
风蚀谷
沙丘正不断地吞噬耕地
第四节 风成黄土沉积 黄土是一种灰黄或棕黄色松散土状 沉积物,以粉砂和粘土为主,孔隙及垂 直节理发育。 风成黄土沉积基本不受地形影响, 山顶、山坡、沟谷中都可发生沉积,降 落面积广大。
风 成 大 型 交 错 层 理
二、风积作用的分带性
由于风的搬运作用具有分选性, 所以, 风积物的平 面分布具有分带性。
若一个地区风向稳定, 则从风源区沿风的前 进方向, 风积物的粒度从粗逐渐变细。 例如, 中国西部地区盛行西风, 风积物的分 布从陇西→陇东→陕西, 粒径由粗变细, 陇西为细 砾和粗砂, 陇东出现中砂、细砂和粉砂, 到陕西出 现粉砂和尘土。 但若风向不稳定, 风向的改变会使风积物的分 带性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