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风的地质作用
16-风的地质作用

普
通
地 质
学
地面上生长着茂密植物的潮湿地区,被巨厚冰层覆盖地 区或未风化的坚硬基岩区,即使风力很强,风的地质作 用也不明显。在干旱或半干旱的荒漠区和无植被的海滩、 河滩、湖岸以及泥沙质地面,强风的地质作用相当显著。 强风在大陆上不是各处都有的,它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 性。 风速与地形的关系:江河、海面平坦,风速稳定,变化 小;高度越大,风速也越大,越接近真实风速。(黄山气 象站、海岛气象站)。 风在人类文明中起过重要作用:古代的风车动力、航海; 现代的风力发电站。 只有在戈壁草原上,才能真正认识到风的厉害(98年, 哈密沙泉子,不能推开车门;在哈密七角井山口,曾将 吉普吹到空中)。
呼和浩特沙尘暴
普
通
地 质
学
普
据新疆的沙漠实测资料,沙漠中风速为4m/s时, 可使细砂移动,5.6m/s时,可使中砂移动,风速达 15m/s时,能使大于2㎜的砾石移动。
兰州沙尘暴
通
地 质
学
普
中国西部沙漠中堆积的砂粒大多是细砂,因 此,只要风速达到和超过4m/s,就能造成“平砂 莽莽黄入天,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沙尘暴现象。
4.地面岩性。
普
由于空气的粘滞性弱,风力扬起的砂粒能相互充分、 自由地碰撞而发生圆化,即便是粒径为0.03~0.04mm的细小 颗粒也能圆化。而水搬运的砂粒粒径大于0.15mm者才能圆 化。 另一方面,砂粒表面易于毛化。
通
地 质
吹扬和磨蚀作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吸扬引起磨蚀,
磨蚀促进吹扬,吹扬的风沙为磨蚀提供了动力。而磨蚀所 产生的碎块、砂、尘土,为吹扬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吹 扬、磨蚀的共同作用,地表产生了特有的地貌形态。
通
地 质
风的地质作用精品PPT课件

风的地质作用
风蚀作用
风的侵 蚀作用
风蚀作用产物
风蚀作用下限
知
搬运方式
识
风的搬
要
运作用
点
搬运力和搬运量
风的沉 积作用
风积物 风成沉积地形
风蚀作用
指风以自身的力量和所挟带的沙石对地表岩石、松散沉积物的破坏作用。
1. 吹蚀作用:风力将地表的疏松物质吹离原地的过程。当风的迎面吹击力和上举力 的合力超过碎屑物质的质量和地表摩擦力时,碎屑颗粒便被吹扬而去。
智 利 , 阿风 塔棱 卡石 马 沙 漠
风棱石,死亡谷,2003
花岗岩形成的风棱石,怀俄明州
冰川堆积下的风棱石,冰岛,2006
2. 蜂窝石:多矿物组成的陡壁在风沙流冲击下,磨蚀程度不一样,使岩壁出现蜂窝状孔洞。
风蚀砂岩 Grand Canyon
3. 风蚀蘑菇:沙漠边缘孤立突出的岩石,经风蚀作用改造形成的上粗下细形如蘑菇的岩石。 岩石贴近地表部分受风沙流磨蚀严重的多。
Permian Basin, West Texas and part of eastern New Mexico
风积物——阿拉伯沙漠
Ouri Valley, Chad
风成黄土:由风成堆积的粉沙和尘土组成,从高空沉降下来,其堆积不受地形影响。 特点: ⑴ 灰黄、棕黄色,疏松多孔,孔隙度高达44~55%,垂直裂隙(节理)发育;
跃移
2~0.2mm
蠕移
风向
<5% 70%~80% 20%~30%
风的搬运具有很强的分选性
风把粉沙、粘土从混合物中分开,以悬浮状态带走 沙粒贴着地面持续顺风跳跃移动,并逐渐与砾石颗粒分离 砾石难于被风移动很远
Mojave Desert,southeastern California
13 风的地质作用

第十三章风的地质作用第一节风的剥蚀与搬运作用一、风蚀作用的方式与特点风蚀作用是指风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所携带的砂石进行冲击和摩擦,致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的作用。
吹蚀作用将地面上的碎屑及粉尘吹走。
磨蚀作用对地面岩石的撞击与磨损作用。
二、风蚀作用的产物16672243851-风蚀湖;2-风蚀蘑菇石;3-风蚀城;4-风蚀柱;5-蜂窝石;6-新月形沙丘;7-塔状沙丘;8-沙垄;9-风成交错层月牙湖风蚀柱沙漠漆戈壁滩风棱石风蚀城风蚀壁龛三、风的搬运作用(一)风的搬运方式风的搬运方式有悬移、跃移及推移(蠕移)(推动与滚动)三种。
(二)风的搬运力与搬运量风的搬运力只有流水的1/30,风能搬运的对象主要是中砂级以下的碎屑。
但是风的搬运总量决不能低估。
风的搬运量(输砂量)在过砂面积一定时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因而搬运量随风速增加而迅速增大,加之风为面状搬运,其总搬运量极为可观。
随着我国西部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有东移趋势,仅2000年春季北京地区就发生沙尘暴十余次。
据统计,我国沙漠戈壁与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8.9×104km2,目前正以每年增加2640km2速度增长!(三)良好的磨圆性和分选性风对碎屑具有高磨圆能力。
高速跳跃的砂粒可冲击推动直径大6倍或重量大200倍的砂粒移动。
悬移颗粒粒度又比跳跃颗粒小得多,它们被风带到更远的地方,在风的吹扬作用下,使它们从砂中干脆利落地分选出来。
第二节风的沉积作用风的沉积作用:当风速减弱,紊流的上举速度低于砂粒的沉速时,砂粒和尘土便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包括风成砂和黄土。
一、沙丘与沙漠二、黄土黄土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并非土壤作用的产物,它主要是由风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黄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最具连续性的大陆沉积物。
主要发生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强烈的地区。
黄土不具层理构造,但垂直裂隙十分发育,因而使之既易垮塌又峭壁林立。
形成一些独特的黄土地形。
黄土胶结不好,疏松多孔,其孔隙度达44-55%;其磨圆度很差,但分选性良好,并有由中心向外粒度逐渐变细的特点,粒度变化主要在0.05-0.005mm。
《基础地质学PPT》06 风的地质作用

6 风的地质作用
(4)风的沉积作用 ① 风成沙
沙漠是风成沙的 主要沉积场所
37
Ⅰ 沙堆
6 风的地质作用
38
(4)风的沉积作用 ① 风成沙
Ⅱ 新月形沙丘 和新月形沙丘链
6 风的地质作用
39
(4)风的沉积作用 ① 风成沙 Ⅱ 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
6 风的地质作用
40
(4)风的沉积作用 ① 风成沙
② 跃移指沙粒在气流中以跳跃 方式迁移的过程
32
表现为沙粒的撞 击—跳跃
<0.1mm 0.1-0.3mm
6 风的地质作用
33
(3)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搬运方式
③ 推移指大沙粒和细砾石受到飞跃沙粒撞击后,沿地 面滑动或滚动的过程
<0.1mm 0.1-0.3mm
表现为飞跃沙 粒的撞击产生 的动能使地面 沙粒向前蠕动
雅丹地貌
雅丹(维语):险峻的土丘
6 风的地质作用
25
雅丹地貌
6 风的地质作用
26
三垄沙—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之最壮观的雅丹
甘肃玉门关
6 风的地质作用
27
白龙堆——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之最神秘的雅丹
新疆罗布泊
6 风的地质作用
28
乌尔禾——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中最瑰丽的岩石雅丹
新疆克拉玛依
6 风的地质作用 (2)风的剥蚀作用
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 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 方交通的重要孔道。成为西域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古丝绸之 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 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 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 过重要作用。汉朝、匈奴和周围一 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 行大规模战争。她是古丝路上西出 阳关的第一站。
最新地质学风的地质作用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胡杨秋色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胡杨枯茬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盛开的怪柳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胡杨枯林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中国沙漠分布图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大漠,令人畏惧;大漠,更给人诱惑。
第一部分 大漠鸟瞰 第二部分 沙海风光 第三部分 奇景瑰观 第四部分 生命之泉 第五部分 大漠生灵 第六部分 翰海春光
Copyright ?1996, by Yangtao. E-mail
第六章风的地质作用PPT课件

(2)平流层 stratosphere
高度:从平流层顶到80-90km。 气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故又称冷层,到中间层的顶温度 降到-80℃。 大气运动:对流运动。 存在电离层(D),反射无线电波
(3)中间层
mesophere
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 下降; 垂直运动(上流)强烈。
特征:气温随高度增高普遍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高度:从对流层顶到55km。 无天气现象。 质量:几乎占大气圈质量的20%。 气温:从下向上是升温的,到平流层的顶温度升到-3℃-17℃。 大气运动:水平运动。 成分:几乎不含水蒸气、尘埃,存在数层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因而是生物的保护伞
特征:气温分布受地面影响小; 垂直对流运动很小; 大气透明度高。
第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 和生物圈,它们各自形成一个围绕地 表自行封闭的圈层体系。
风的地质作用是指气流对地表物质的动 力作用过程和产物。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 岩石,使之破裂、粉碎、磨蚀,并把地表 的松散物质搬运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形 成特殊的地貌景观。风的这些作用统称风 成作用。
◇ 该层也叫电离层,无线电短波之所以能传输到 很远的地方, 就是由于电离层能将它反射回地面
◇ 地球卫星的轨道就在这一层
大气的热状况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炽热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放射 能量称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故太阳辐射 又称短波辐射。
可见光区
红外区
二、大 气圈的
结构
自地面向上 依次分为: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散逸层
大气圈的下界通常是指地表,但在地面 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及一些孔隙度较大的 岩石中也含有少量空气,其深度一般小 于3km。
第六章.地质作用

冰冻气候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稀少,冰川盘
踞。如两极和高山地区。
中国地势分布示意图
大陆以剥蚀为主,海洋以沉积为主。
山区以剥蚀为主,平原以沉积为主。
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力地质作用决定地表的基本形态和内部 构造。———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外力地质作用破坏和重塑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雕刻者。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
内因
•边坡岩土体性质
外因
•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质构造
•岩体结构 •地应力
•地震
•风化作用 •人工开挖、爆破
据岩性条件: 软弱岩层如页岩、泥岩、千枚岩和坡洪 积松散堆积层、黄土等,易发生滑坡。 而脆性岩层如石灰岩、花岗岩等,易发 生崩塌。 据构造条件: 断层、褶皱发育地区,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区易发生边坡失稳现象。
a- 河流横向环流;b-河曲处横向环流断面图
45
a-弯曲河道
b-蛇曲Biblioteka c-牛轭湖46河流搬运作用方式: 拖运、悬运、溶运 冲积物按河流沉积环境分:
河床沉积、漫滩沉积、河口沉积和牛轭湖沉积。
河口沉积分水上和水下部分。
47
河谷地貌 冲积物按河谷地貌形态分: 纵剖面 (1)山区河谷冲积层,以河床占据。 横剖面 (2)平原河谷冲积层,冲击物完全 河流阶地 发育,有以上各种沉积。
崩塌形成条件: 1. 地形地貌
坡度>450
2. 岩性
坚硬性脆岩石或上硬下软
3. 构造方面
软弱结构面倾向临空面,且 倾角大;高陡裂隙
崩塌形成机理示意
1980.6.3 湖北远安盐
长江西陵峡链子崖
卸荷裂隙
崩塌治理
清除危岩 加固坡面 危岩支顶 拦截防御 调整水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风的地质作用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6章风的地质作用6.1复习笔记一、概述1.重要概念(1)大气圈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圈层,是地球外圈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是指气流对地球表面物质的动力作用及其相关的过程。
(3)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是指单位质量空气在气压场中所受的作用力。
(4)风成作用风成作用指气流破坏地表岩石,使之破裂、粉碎、磨蚀,并把地表的松散物质搬运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形成特殊地貌景观的作用过程。
2.风风是指空气的近水平运动。
(1)风是一种矢量,有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
(2)空气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气压分布不均匀,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沿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
6.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讲解一、名词解释1.吹蚀作用答:吹蚀作用是指由气流压力的直接作用,使地面松散岩石遭到破坏、粉碎或被吹走的作用。
通常是与磨蚀作用一起发生的。
2.风成堆积答:风成堆积是指由风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堆积物。
风成堆积的成分主要是长石、石英等硬度较大,晶体结构比较稳定的矿物所组成的碎屑物。
二、简答题什么情况下发生风的沉积作用?有哪些沉积产物?答:(1)风的沉积作用的条件当风力减弱时,气流中的含沙量相对增多,有时风沙流在行进中遇到障碍物会风力减弱,此时就要发生沙粒的堆积,叫做风积作用。
经风搬运和堆积的碎屑物称为风积物,风积物主要有沙漠堆积和风成黄土。
粒级多为粘土到沙的范围,粒度非常均一,分选良好,磨圆度高,硬度大的矿物含量高,以石英为主,有时具有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风积地貌主要指风积作用形成的各种沙丘。
沙丘的形成和发育,是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和沙质地表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并受地形、地面物质组成(沙源供应)和水分、植被等的因素影响。
(2)沉积产物①风成沙和黄土风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沙级沉积物,称为风成沙;另一类为粉沙和尘土,称为风成黄土。
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严格的规律性,理化性质也有不同。
②风成沙与沙丘风成沙成片分布,但是它们并不是均匀的。
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存在着许多障碍物,于是,在障碍物前后形成不规则的沙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ver valley, vertical erosion, lateral erosion, base level of erosion, meander, ox-bow lake, underground water, impervious bed,
风成沙堆积物
纳斯卡巨画
纳斯卡巨画
二、风积物的种类与特点
风成黄土(loess):是随风力带来,从高空中 降下并沉积下来的粉沙和粘土。
特点: 疏松多孔,垂直裂隙发育, 分选良好,大部分0.5-0.05mm 磨圆差 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 无层理
黄 土 高 原 地 区 地 貌
三、风成沉积地形
风蚀蘑菇:沙漠边缘孤立突出的岩石,经风蚀作 用改造形成的上粗下细的形如蘑菇的岩石。
二、风蚀作用的产物
风蚀洼地:风蚀作用开凿出的浅浅的洼地。
风蚀谷: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地面形成许多 小冲沟,经风蚀作用改造,加深加宽,形成底部 起伏不平,形状极不规则的线状沟谷。
风蚀残丘:风蚀谷之间的原始地面,随着风蚀作 用的进行,日益狭窄,最后形成的残留孤丘。有 时候,形如城堡,又称风蚀城
1、吹蚀作用
吹蚀作用(deflation):风力将地表的疏 松物质吹离原地的过程。
当风的迎面冲击力和上举力的合力超过碎 屑颗粒的质量和地表的摩擦力时,碎屑颗 粒便被吹起。
吹蚀作用的对象一般是黏土和粉沙级的松 散颗粒,涡流常常可以使之到达对流层上 部随风飘扬
2、磨蚀作用
磨蚀作用(abrasion):风沙流动过程中所携 带的沙粒对地表岩石的冲击、摩擦使之发生破坏 的过程。
underground erosion, karst, stone forest, magmatite,hydrosphere, lithosphere,Bouguer gravity anomaly
geothermal gradient,magnetic declination, magnetic inclination, aeolian erosion, loess, aeolian deposit
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 地势平坦、开阔,地表径流不发育 风速大,风力强,植被稀少 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明显 地表具有大量松散的堆积物
第一节:风的侵蚀作用
掌握: 风蚀作用的概念 两种风蚀作用的特点 了解: 风蚀作用的产物
一、风蚀作用的概念
风蚀作用(aeolian erosion)是指:风以 其自身的力量和所携带的沙石,对地表岩 石以及松散沉积物的破坏作用。按作用的 方式,可以分为:吹蚀作用(deflation) 和磨蚀作用(abrasion)
风的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气候干旱的亚热带高压 区,以及内陆干燥盆地及其外围地区
二、风积物的种类与特点
风成沙(aeolian sand):外力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 经过风蚀作用的改造,最终堆积下来的沙粒。
风成沙的特点有: 分选性极好,磨圆度好 成分稳定 堆积物具有板状斜层理或和风成交错层理 较粗的沙粒表面常具氧化膜,又称沙漠漆 一般不含有生物遗体和遗迹
沙尘暴最强时
第三节:风的沉积作用
掌握: 两种风积物各自的特点 主要的风成沉积地形 了解: 风积物的形成
一、风积物的形成
风沙流随着风速的减弱,所携带的物质由于重力 作用逐渐停积下来,形成了各种风积物,并且组 成了各种沉积地形。
长距离的搬运,摩擦力以及遇到各种障碍物的阻 挡,都可以使得风速减小
风沙流的含沙量是影响磨蚀作用的主要因素。
风沙流的含沙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地表30cm的高度范围内,风蚀作用最显著
二、风蚀作用的产物
风棱石:风沙流长期作用下,由几个磨光面组成 的棱角分明的砾石。
蜂窝石:复杂矿物组成的陡壁,由于各种矿物的 抗磨蚀能力不同,在风沙流的冲击下,岩壁表面 形成了蜂窝状的孔洞
沙堆:风沙流受到岩石或者灌木等的阻挡,在周 围形成的一堆沙。
新月形沙丘(parabolic dune):孤立分布的, 平面上呈弯月形的沙丘
纵向沙垄(longitudinal dune):延长方向与盛 行风向平行的垄岗状风沙地形
美国机遇号可能陷于沙堆
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习风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风的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怎样的地区? 风成沙与黄土各有什么特点? 风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有哪些? 风蚀作用形成的地形主要有哪些?
巴勒斯坦人在风中
什么是风?
梦 露 与 风
龙卷风
木星上的龙卷风-大红斑
火星-风暴肆虐的星球
美国国旗 被飓风撕破
汽车被 飓风掀翻
风
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了风
风向容易改变,风速变化大,与地面呈面状接触 风的地质作用主要发育在气候干旱的沙漠,戈壁,
洪泛平原,黄土地区,沙质海岸。
风的作用较强地区的特点
搬运作用的分选性
风把粉沙,粘土从混合物中以悬浮的状态带走 沙粒贴着地面跳跃移动 原地留下了太重的砾石 砾漠、沙漠、黄土呈带状分布
三、风的搬运力和搬运量
搬运力:能够搬运最大颗粒的能力。 搬运量:搬运物质的总量 风的搬运力很小。 风的搬运量较大。
辽东半岛的一 次沙尘暴
沙尘暴开始时
辽东半岛的一 次沙尘暴
第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风的侵蚀作用 二、风的搬运作用 三、风的沉积作用
请带着以下问题听课
风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风的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怎样的地区? 风成沙与黄土各有什么特点? 风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有哪些? 风蚀作用形成的地形主要有哪些?
本章主要英文术语
风蚀作用(aeolian erosion) 吹蚀作用(deflation) 磨蚀作用(abrasion) 绿洲(oasis)风积物(aeolian deposit) 风成沙(aeolian sand) 风成黄土(loess) 新月形沙丘(parabolic dune) 纵向沙垄(longitudinal dune)
风棱石
蜂窝石
风蚀蘑菇
月牙泉-风蚀洼地
风蚀残丘
风蚀城堡
三、风蚀作用的下限
当风蚀洼地不断发展,直到切过地 下水的潜水面时,会有地下水流出, 在洼地内汇集,形成风蚀湖,也可 以形成绿洲。此时,风蚀作用趋于 停止。
第二节、风的搬运作用
掌握: 风的搬运作用的三种方式 了解: 风的搬运力和搬运量
Cambrian, Silurian, Ordovician, Devonian, Permian, Carboniferous, Triassic, Cretaceous, Jurassic, Paleogene, Neogene, geology, Quaternary
主要的英文术语复习
风蚀作用 (aeolian erosion) 吹蚀作用 (deflation) 磨蚀作用 (abrasion) 绿洲 (oasis) 风积物 (aeolian deposit) 风成沙 (aeolian sand) 风成黄土 (loess) 新月形沙丘 (parabolic dune) 纵向沙垄 (longitudinal dune)
普通地质学小测试
写出下列英文单词的中文意思
barrier, spit, tidal flat, lagoon, limestone, coral reef,
calcareous ooze, red clay, wave base, tide, tide current, ocean current, sea stack, sea arch, biological weathering,
一、风的搬运作用的概念
风力将各种碎屑物质带到其他地方的过程,称为 风的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按照运动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悬移
跃移
蠕移
二、搬运作用的方式
悬移:颗粒细小的物质,被风吹扬至空中,随风 搬运至远处。
跃移:被风搅起的沙粒,在落回地面的时候,与 地面上的沙粒碰撞,回弹到空中顺风跃进。
蠕移:风力的作用下下,颗粒间的碰撞使得沙砾 缓慢的顺风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