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中心律失常的处理课件
合集下载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与处理PPT精品文档

17
预防 • 高血压、是发生卒中最危险因素。 • 收缩压升高可能是卒中的直接原因,如
160/95mmHg的高血压病人
18
(2)出血性脑血管病 主要原因: 1.动脉瘤; 2.脑血管畸形; 3.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出血; 4.全身出血性素质等。
19
预防 • 控制高血压和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是
36
• ③保持充分通气,不必盲目应用呼吸兴奋 药。一般可先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如钠络 酮)的效应,随后再拮抗肌松药的残留效 应。
• ④对症治疗。血糖、脑血管意外、升温、 矫正酸碱失衡
37
术中知晓
全麻必须做 到:
无意 识
无知 晓
无痛
无动
无反 应
38
术中知晓:相当于回忆,术后能记起术中情 况
易发生知晓的麻醉方法有: ① 基础麻醉 ② 静脉全麻 ③ N2O麻醉,吸入麻醉 原因 主要为镇静药不足 麻醉管理不到位 常见手术:妇科腹腔镜、耳鼻喉手术、颅脑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度冷丁合用时亦可致血压升高; 血管活性药应用不当。史者可口服降压药至术晨一次药。
诱导前可静注压宁定25-50mg;芬太尼3-5μg/kg或吸入 与静脉诱导药同时应用,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 应。 • 据手术刺激的程度调节麻醉深度。吸入麻醉药对减弱交 感神经反射优于鸦片类药物。 • 顽固性高血压者,控制性降压以维持循环稳定。硝普钠 o.5~1ug/kg.min,或硝酸甘油0.5ug/kg.min • 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减少应激反应
舒张压大于 100mmhg 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2
低血压
收缩压 BP<20%~30%或低于80mmhg 原因:
• ①术前禁食、清洁洗肠或术中失血引起血容量不足。 • ②麻醉药对循环的抑制(负性肌力或外周血管扩张作
预防 • 高血压、是发生卒中最危险因素。 • 收缩压升高可能是卒中的直接原因,如
160/95mmHg的高血压病人
18
(2)出血性脑血管病 主要原因: 1.动脉瘤; 2.脑血管畸形; 3.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出血; 4.全身出血性素质等。
19
预防 • 控制高血压和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是
36
• ③保持充分通气,不必盲目应用呼吸兴奋 药。一般可先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如钠络 酮)的效应,随后再拮抗肌松药的残留效 应。
• ④对症治疗。血糖、脑血管意外、升温、 矫正酸碱失衡
37
术中知晓
全麻必须做 到:
无意 识
无知 晓
无痛
无动
无反 应
38
术中知晓:相当于回忆,术后能记起术中情 况
易发生知晓的麻醉方法有: ① 基础麻醉 ② 静脉全麻 ③ N2O麻醉,吸入麻醉 原因 主要为镇静药不足 麻醉管理不到位 常见手术:妇科腹腔镜、耳鼻喉手术、颅脑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度冷丁合用时亦可致血压升高; 血管活性药应用不当。史者可口服降压药至术晨一次药。
诱导前可静注压宁定25-50mg;芬太尼3-5μg/kg或吸入 与静脉诱导药同时应用,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 应。 • 据手术刺激的程度调节麻醉深度。吸入麻醉药对减弱交 感神经反射优于鸦片类药物。 • 顽固性高血压者,控制性降压以维持循环稳定。硝普钠 o.5~1ug/kg.min,或硝酸甘油0.5ug/kg.min • 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减少应激反应
舒张压大于 100mmhg 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2
低血压
收缩压 BP<20%~30%或低于80mmhg 原因:
• ①术前禁食、清洁洗肠或术中失血引起血容量不足。 • ②麻醉药对循环的抑制(负性肌力或外周血管扩张作
麻醉手术中常见心率失常PPT103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醉手术中常见心率失常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围术期心律失常》课件

围术期心律失 常的诊断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
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 常的形态、频率和持续时 间
动态心电图监测:连续监 测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
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 脏结构和功能
血液检查:检测心肌酶、 电解质等指标,了解心脏 损伤情况
心导管检查:了解心脏血 管情况,评估心律失常的 原因
药物治疗:根据心律失常 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 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围添加术副期标心题 律失 常
汇报人:PPT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hree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 诊断
PART Fi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 定义
PART Four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 治疗
PART Six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 案例分析
单击添加章节 标题
围术期心律失 常的定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测频率: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 情况确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防措施:加强术前评估,优化 手术方案,加强术后护理等
术后康复和随访
术后康复: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律失常情况 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律失常的恢复情况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常规检查
心电图: 观察心律 失常的类 型和程度
超声心动 图:评估 心脏结构 和功能
血液检查: 检测心肌 酶、电解 质等指标
心导管检 查:了解 心脏血管 情况
动态心电 图:连续 监测心律 失常的变 化
心脏磁共 振:评估 心脏结构 和功能, 特别是心 肌病变情 况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特殊检查
心律失常处理ppt课件

缓慢型心律失常
窦性静止、停搏患者,亦可有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用药物提高心室率,阿托品0﹒5-1mg静注;异丙肾上腺素,1-2μg/min静滴。必要时行临时起搏或永久性起搏。
Ⅲ 快速-缓慢或缓慢-快速 型心律失常
快速-缓慢或缓慢-快速型心律失常
(一) 快-慢综合征:窦房结功能障碍,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房速、房颤终止后,出现长间歇,病人可有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患者有心动过缓病史,因心动过速急诊,用药物治疗快速心率时,最好在临时起搏保护下进行;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时,做好胸外按压、静注阿托品等准备。 (二) 慢-快型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依赖型室速,Q-T间期延长或正常。用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并积极治疗病因,起搏治疗可靠、有效。
PSVT急诊处理方法
(4)三磷酸腺苷(ATP):ATP5~10mg静脉快速注射。由于其半衰期短,即使发生副作用亦很快消失,且无药物累加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其他药物无效时,仍可应用ATP。(5)洋地黄:西地兰0.4~0.8mg稀释后静脉注射。对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可作为首选。
PSVT急诊处理方法
室率极快的心房颤动急诊处理
预激综合征伴发室率极速的房颤,可能发生室颤,同步电击转复为首选急救措施。 静脉用心律平、胺碘酮减慢心室率。
四、心室颤动(Vf)
心室颤动(Vf)是一种致命性异位节律。心室肌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心脏无排血。一旦出现,病人即刻心跳停止。其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低血钾或高血钾、Q-T延长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严重缺氧、电击及溺水等。临床一旦出现Vf,立即行胸外按压+非同步电击转复。 起搏复律除颤器(ICD)具有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功能,用于药物不能控制的VT,反复发作的Vf病人。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要点PPT课件

长期抗凝药物
房颤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
合理的抗栓治疗 临床评估
阵发性
持续性
长期、持续性
永久性
节律控制
症状持续 节律控制无效
室率控制
根据症状确定治疗策略 对于大多数患者:
紧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
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 考虑恢复患者的窦性节律
房颤的室率急性控制
心房颤动急性发作期心室率控制的目标为80~100次/分 不伴心力衰竭、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患者:
Camm AJ et al. EHJ 2010;31:2369-2429
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措施
危险分层
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或 多于二项临床相关的 非主要危险因素
一项临床相关的非主 要危险因素
无危险因素
CHA2DS2VASc评分
推荐抗栓治疗
≥2
口服抗凝药物
口服抗凝药物或阿司
1
匹林75~325mg/天
倾向于口服抗凝药物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目的: 普及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知识 推动心律失常紧急处理规范治疗 聚集四大学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
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5):363-376
考虑复律(无论电复律还是药物复律) 使用有可能复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室率(如
胺碘酮) 瓣膜病伴房颤 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非瓣膜病患者 有其他抗凝指征的房颤患者,如合并体循环栓塞、
肺栓塞、机械瓣置换术后等
卒中的危险因素 (CHA2DS2-VASc评分)
(a)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心脏复律
围术期心律失常PPT课件

原因可能有:常见于正常人,缺血、缺氧, 浅麻醉,败血症,休克,某些麻醉药
处理:1 纠正任何存在的因素 2 房早并不需要特殊的处理,除非发生房性
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
ECG的主要表现是: 1 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前没有和其有
关的P波 2 QRS波宽大畸形 3 代偿间歇完全 一般见于低钾血症,牵拉反射,尤其是在
1 及时纠正始动因素,如停止外科刺激 等
2 阿托品最大可以使用到20ug/Kg
3 术前使用B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或者顽 固的心动过缓可以使用异丙肾上腺素 (0.5~10ug/MIN)
房性期前收缩
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心房起搏点提前自发除极 引起的心律失常
ECG的表现主要是:一个提前出现的P波后紧 接着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
3 心房颤动
4 室性心动过速
5 心室扑动和室颤
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心律失常:窦速,窦 缓节律点下移,偶发房早,I度房室传 导阻滞
必需治疗的心律失常:病理性心动过速, 异位心动过速,病理性心动过缓,房颤, 心肌缺血(冠脉供血不足),异位心律
难以挽救的心率失常:室颤,电机械分 离,心脏停搏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判断
严重程度: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主要取 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所造成的血流 动力学的影响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严重的心律失常 主要是: 1 房室传导阻滞:主要是心室率较慢, 房室顺序失调影响血流动力
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达160- 250次/MIN 主要是由于心室的快速充盈 时间减少,充盈不足,导致心排量下降
使用氟烷,二氧化碳蓄积,浅麻醉,镇 痛不全等
处理:1 纠正诱因:保证氧供,维持二 氧化碳在正常范围内,完善镇痛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精品PPT课件
注意事项
• 1 除颤仪要定点放置(1床),专人保管和维护,随时 检查保障仪器的功能正常
• 2 定时充电,保证电池电压在正常范围, • 已备仪备无电时所需 • • 3 除颤时电极板紧贴病人皮肤,防止烧伤皮肤 • • 4 除颤后未恢复窦性心律则继续心脏按压5分钟后可再
次除颤 • • 5 复跳后维持循环稳定,纠正血气和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诊治
• 房扑:
起源于心房折返激动。心房率250350bpm,P波呈锯齿状(F波),常见 2:1A-V传导。 (1)胸外电转复75~100瓦秒或食道调搏。 (2)可用西地兰、异搏定或奎尼丁。
心律失常诊治
三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1 房室交界性早搏 2房室交界性逸搏 3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
Ⅲ类--选折性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溴苄 胺和胺碘酮.
Ⅳ类--钙通道阻滞药
围术期心律失常治疗
常用药物简介 1 利多卡因 3 心律平 5 艾司洛尔 7 硫酸镁
2 胺碘酮 4 维拉帕米 6 阿托品
心律失常的电治疗方法
• 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和潜在的心血 管毒性,使用和中止迅速,容易 控制,方便和安全。
心律失常的电治疗方法
心律失常的电治疗方法
• 直流电(DC)电击
(1)方法 A:同步(转复):放电的时间由ECG上
QRS波触发,这避免了在T波易损期电击。 B:非同步(除颤):不考虑ECG进行电
击。
心律失常的电治疗方法
• 直流电(DC)电击
(2)适应症 A:室颤需要除颤.当单个QRS波与T波 不容易区别时(这种类型与正弦波相 似),快速室性心动过速需要除颤.
心律失常的电治疗方法
• 直流电(DC)电击
(2)适应症 B:房颤、房扑、SVT和血液动力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