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研究

一、建瓯城市发展简史和古城格局

1、建瓯城市发展简史

东汉建安初(公元196年)置建安县。以今城址中间为县城,围旗山、芝山为主体,联结天然濠池护城,后人称“子城”。

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以会稽郡南部为建安郡,筑城于溪南覆船山下(今水南)。此城历时约170年。

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改筑县城为州治。拓建后的建州城垣将子城包在其中。它东起东门,西至水西门(含水西桥头),北抵橄榄坑,南至陶朱巷,此时符山也包进城内。城墙全长4.7公里,高6.5米、阔4米,设城门9个,南称建溪门(后改称南门、广德门),东南称资化门(后改称长桥门、通仙门),西南称建安门(后改称市门、管门),东称宁远门(后改称高门),东南隅称通安门(后改称卷秋门、政和门、东门),西称水西门(后改称平政门),水西之东称西津门(后改称万石门、西门、威武门),西津之南称临江门,北称朝天门。实现州、县城合一后,基本奠定了建瓯城池格局。

元朝至正二十年(公元1350年),因战乱复修城,并拓城于黄华山顶,下接旧城,北至橄榄坑,连朝天门,南至高门。自此今人武部至建瓯二中这一地区包在城中。

明洪武十九(公元1386年)府城向北部大力拓广,一是朝天门向北移750米,至马坑、即现在乌龙茶厂北坡;二是西自威武门,北抵朝天门新建城墙,将大片的上河、下河菜(农)地、路、宅包进城内;三是朝天门往东转东南设城墙,将黄华山包进城内,新增拱北、朝阳二门,城区面积约增三分之一。此时城围长2079丈3尺有余,高1丈9尺。哨楼24处,窝铺76处,女墙3138垛。城墙外开大濠二处,东自黄华山至政和门(东门,即现在的坑里垅至长河鱼塘),北至威武门至拱北门止(即现在的溪下、坝下至马坑),长531丈1尺,深1丈5尺,阔5丈5尺。从此,建宁府城范围基本稳定,形态壮观,四方端正,依山而立,面朝紫芝,东、北两处大濠,西、南两溪汇流,成天然屏障。

民国时,城墙失去防御功能,有拆无修。并在威武门外建机场,城区规模扩大。

解放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和商贸迅速发展,人们纷纷在水西、水南、东门外建房立业,90年代后,有意识地开发七里街新区,城市规模

1

不断扩大。

2、古城格局

建瓯历史上长期作为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曾经拥有昌盛繁荣的历史。建瓯县城历为州、郡、路、府、县治所在,经过千百年来不断建设,至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城市格局基本定形,素有“一城三庙学,八门九关公”之胜,“三山、六水、七座桥、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这是古人对县城:山川地貌、街道建设、交通情况的高度概括。

“一城三庙学”是指明清时期建瓯城内有3处孔庙,3处学宫。建瓯历代重视教育可见一斑。每所孔庙都附设了儒学学宫,如今仅保留下建宁府孔庙(今市博物馆)。

“八门九关公”是指建瓯城有8座高大的城门,城内有9处关老爷庙。建瓯古城墙始建于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经历代不断变迁,几经翻修,建宁府城垣设施不断完善,固若金汤,因此有“金瓯建宁府”之美称。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建瓯城墙重修后设置了宁远(高门)、政和(东门),通仙(长桥门)、通济(通城门)、南门、临江、西门(威武门)、朝天(北门),八座城门。城墙城门在抗战前后还基本完好,如今八座城门中仅留威武、临江、通济、通仙四门,城门上的城楼也仅留通仙门上的太保楼了。至于九座关帝庙中,也只剩原东门边的一座了,只不过城门没了,关帝庙也变成法云寺了。

“三山、六水、七座桥、七十二条巷”中“三山”指芝山(今青少年宫一带)、旗山(今中共建瓯市委一带)、符山(今印刷厂一带)。此后,随着城池的不断拓展,黄华山、小黄华都被纳入城内,所以科学地说城内应有5座山头了。而旧指的三山在历代城市建设中不断被改造,加之城市房屋建筑普遍提高,所以已不显个头了,反之黄华山、小黄华因地处城池边缘,山体较高,已成为古城内制高点了。

“六水”,是指城墙脚下开放的6处干沟下水道。建瓯县城排水系统,安排得比较科学合理,城内污水主要靠城内河排出。除城内河外,还有6处干沟下水道,把街道两边干沟污水分区由城墙脚下水道排出。

历史上古城内地表河池水系主要有二:一是城内濠池,水源自黄华山,阔丈余以上,现其北、东段基本上变成了渔塘,西、南段水面萎缩,局部地段上覆盖板。二是城区边缘的“大濠”,其东自黄华山至政和门(东门,即现在坑里垅至长河鱼塘),北自威武门至拱北门止,即现在的溪下、坝下至马坑,是城区天然屏障,当时深1丈5尺,阔5丈5尺,现多改为渔塘,支离破碎。

2

“七座桥”是指泳泽桥、平政桥、镇安桥、升华桥、恩波桥、顺母桥、德胜桥。这7座桥都是城内跨架在街道交通要口的内河之上,遗址尚在,只不过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道路的不断拓宽,原来的古桥已被城市道路或新桥所取代。

建瓯古城内街巷道路,呈传统“井”字形道路网络,有“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之说,“三十六、七十二”这两个数字,在我们搜集的资料中没有特别说明和介绍,疑为泛指城冶规模宏大,城内街巷主次分明,四通八达,井然有序。

历史上,古城内东西向和南北向各有三条主要街道,其中东西向由北至南分别是西大街及铁井栏巷、中山路以及解放路;南北向由西至东有管葡路及通济路、人民路和仓长路。这三横三纵现仍构成古城内主要城市道路网络。

二、古迹遗存现状

1、文物保护单位

建瓯文物古迹众多,市域范围内有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城区范围内有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尚未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迹还有鼓楼(五凤楼)、铁井栏历史街区、古城墙及水南的善见塔。

(1)东岳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东岳行宫,始建于东晋,位于城关东郊1.5公里处的白鹤山麓。历经毁圮重建,现存主殿——圣帝殿为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重建,1993年重修。现有山门、金刚殿、戏台、阎王殿和大奶殿均为20世纪90年代新建,其中金刚殿的部分梁架还保留了清代的构件。

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约2000平方

米。由山门、金刚殿、阎王殿、戏台、

圣帝殿和大奶殿组成。东西两侧厢房、

外侧围墙现大部分已毁,仅存局部。

主殿,又称圣帝殿,是该庙的主体

建筑。该殿重檐歇山顶,面阔7开间,

总宽28.5米,进深11檩,总长22.2米,

规模宏伟,装饰精巧,尤其斗拱做法极

3

图2-1 东岳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