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清洁汽油质量分析及发展趋势
中国炼油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炼油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炼油工业产业链炼油工业是将原油转化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过程,原油首先经过脱盐脱水,然后进入常减压装置进行一次加工,一次加工的大部分组分经过二次和三次加工,最后进行产品后续处理,生产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液化气等燃料,同时也生产出石脑油、润滑油和沥青等产品。
不同种类的原油和不同的目标产品需要设计不同的炼油厂,一般可分为燃料型炼油厂、化工型炼油厂、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型炼油厂等。
二、中国炼油工业市场现状分析截至2020年底,中国炼油能力达8.9亿吨/年,较2015年净增9439万吨/年,其中,新增炼油能力1.62亿吨/年,淘汰落后产能0.68亿吨/年。
如果算上2015年淘汰的落后产能0.4亿吨/年,中国已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1亿吨/年。
随着新增炼能向主要消费地集中,传统的成品油“西油东进、北油南下”流向格局在不断变化。
从地区布局看,2020年,华东、东北、华南三大炼油集中地合计炼油能力6.49亿吨/年,较2015年提高0.75亿吨/年,占总能力之比达73.3%,较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云南石化的建成使西南地区占比从2015年的 1.52%升至2020年的2.82%,有效保障了该地区的用油需求。
“十三五”期间,中国炼油能力持续增长,民营企业获得“两权”带动原油加工量稳定增长,2020年原油加工量为6.74亿吨,2015~2020年年均增速5.26%。
炼厂开工率从2015年的66%增长至2020年的76.1%。
产量方面,2015-2020年我国汽柴煤油产量保持增长势头,2020年受疫情暴发影响,我国汽柴煤油产量为33126万吨,同比下降8.07%。
出口方面,受经济增速下滑、柴油基本面需求疲软等影响,成品油产量逐年放缓,出口量总体上升。
截至2020年我国汽柴煤油净出口量为4152万吨,同比下降17.4%。
汽煤柴油收率和生产柴汽比受炼厂部分馏分油转产化工用油及新建民营大炼化项目柴油收率较低影响,呈明显下降态势,2020年,汽煤柴油收率和生产柴汽比为49.1%和1.21,分别较2015年下降15.6个百分点和0.28个点。
油品知识与质量管理培训

酸值:油品中的酸性物质含量, 影响腐蚀性和润滑性能
密度:油品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影响储存和运输成本
抗氧化性:油品抵抗氧化变质 的能力,影响使用寿命和性能
油品应用
01
燃料: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 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
02
润滑油:润滑发动机、齿轮、轴承 等机械部件,减少磨损,提高效率
03
沥青:用于道路、屋顶、防水材料 等基础设施建设
安全操作规程
01
04
发生油品泄漏、火灾等事 故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 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03
定期对油品储存、运输、 使用等环节进行检查,确 保安全无隐患。
02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确保油品安 全。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 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和资格。
环保法规要求
01
油品生产、运输、 储存、销售等环 节需符合环保法
沥青:用于道 路建设,分为 石油沥青、煤 沥青等
石蜡:用于工 业用途,分为 食品级、工业 级等
溶剂油:用于 工业溶剂,分 为芳烃溶剂、 烷烃溶剂等
油品特性
粘度:油品的流动性,影响润 滑、冷却和密封性能
闪点:油品在空气中的蒸发速 度,影响安全性和操作性
燃点:油品在空气中的燃烧温 度,影响安全性和操作性
03
04 企业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制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检测方法
01
感官检测:通过观察、闻气味、品尝等 方式判断油品质量
02
理化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油品 的成分、酸值、碘值等指标
03
仪器检测: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光谱 仪、色谱仪等,对油品进行精确检测
04
微生物检测:检测油品中的微生物含量, 判断油品的卫生状况
全球主要炼油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全球主要炼油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摘要:严格的燃料质量标准和向低硫燃料的转变将推动炼油行业的重大升级。
这会对炼油催化剂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全球市场洞察力公司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炼油催化剂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5亿美元。按领域划分,预计到2025年底,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将覆盖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按材料种类划分,预计到2025年,金属基产品将占据超过30%的市场份额。沙特阿拉伯是炼油催化剂的主要市场,到2025年末,其价值可能超过1.8亿美元。
在催化剂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司包括BASF,JohnsonMatthey,Axens,Clariant,HaldorTopsoe,WRGrace,Shell,UOP,Honeywell,Albemarle等。
关键词:炼油催化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展望引言炼油催化剂具有多个种类,发展情况以及石油化工的发展情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密切相关,在国外炼油催化剂制造业的技术方面逐步开始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对炼油催化剂的工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炼油产业在炼油产业化的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介绍各种炼油催化剂的主要效果以及具体发展前景,当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在炼油产业技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劣势,在原有产业方面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伴随当前研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原油市场逐步革新,一些新的催化剂也会相继产生,为炼油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帮助。
1全球主要炼油催化剂1.1清洁燃料专用催化剂当前,在国际上各个国家对于汽油质量升级技术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而且FC汽油质量升级技术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美国将预处理与后处理进行了融合应用,以此来进行FCC汽油品质的增强与提升,在美国大约占60%~75%的炼厂选用FCC汽油后加氢处理技术,实现了对TierⅢ标准产品的改进,除此之外,多数炼厂都运用预处理技术,处理后在进行FCC汽油的后处理,如此就能够有效降低FCC汽油因全馏分加氢而导致辛烷值损失的发生率。
我国车用无铅汽油的质量状况及分析

锰汽油在见光后 , 提高 的辛烷值会 降低 , 至恢 复 甚 到加 剂 前 的水 平 , 以采样 时 最好 使 用 棕 色瓶 等 避 所
光容器 。 2 2 铅 含 量 .
汽油 , 两类 汽 油 又 各 分 为 9 这 0号 、3号 、5号 、7 9 9 9
号等 。本 文 报 道 对 19 - 20 年 间近 50批 次 汽 98 01 0
王洁青 , 郑 煜, 陈少 红 , 李桂 荣
( 家 石 油 产 品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 京 10 8 ) 国 北 00 3
摘要
对 19 - 20 年 间生产领 域和流通 领域 的近 50批次汽 油产 品检验数据进 行 了总结 和 98 01 0
分析 , 表明我 国汽油的实物 质量正在 不断提 高 , 从环保 要求 出发还需 不 断 向国际 水平 靠拢 , 其 但 尤
当前 , 国 油 品 市 场 上 的 汽 油 产 品 可 分 为 两 我 类 : 类 是 在 京 、 、 销 售 的 清 洁 汽 油 ( 合 一 沪 穗 符
G 19 0-19 B 7 3 -- 9车 用 无 铅 汽 油 标 准 , ( 烃 ) 9 烯 ≯ 3 % , ( ) - .8 ) 一 类 是 在 其 它地 区 销 售 的 5 c 硫 70 0 % , u
大 , 在 19 如 9 8年 、9 9年 、 00年 和 20 年 ,3号 19 20 01 9
G / 09和 G / 0 测 定 , B T8 1 B T59 仲裁 时 以 G / 09 B T8 1
检 测 数 据 为准 。G / 0 B T5 9是 将 2 L汽 油 试 样 在 5m
应进一 步降低烯烃 含量 、 硫含量 。 关键词 : 无铅汽 油 产 品质 量 烯 烃含量 硫含量
检车尾气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工作。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一段时间内汽车尾气检测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汽车尾气排放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地区环保局提供的2019年至2021年汽车尾气检测数据。
数据包括检测时间、车型、排放标准、排放值等。
2. 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2)趋势分析:分析不同年份、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的排放值变化趋势。
(3)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排放值的影响程度。
(4)对比分析:将本地区汽车尾气排放情况与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进行对比。
三、数据分析结果1. 总体排放情况(1)排放值分布:根据检测数据,某地区汽车尾气排放值主要集中在0.5g/km至2.0g/km之间,其中0.5g/km至1.0g/km的排放值占比最高。
(2)排放标准达标率:在检测的汽车中,排放标准达标率约为85%,仍有部分车辆排放超标。
2. 不同年份排放情况从2019年至2021年,某地区汽车尾气排放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与我国不断加严的排放标准及汽车尾气治理措施有关。
3. 不同车型排放情况在检测的车型中,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小型客车等车型的排放值较高。
其中,轻型货车的排放值最高,其次是中型货车。
4. 不同排放标准排放情况根据排放标准,国四标准车辆排放值普遍高于国五标准车辆。
这表明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治理效果显著。
5. 排放因素分析(1)车型:不同车型的排放值存在显著差异,轻型货车、中型货车等车型排放值较高。
(2)排放标准:排放标准越严格,车辆排放值越低。
(3)行驶里程:行驶里程较长的车辆,排放值普遍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1)某地区汽车尾气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部分车辆排放超标。
国内外播种机械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播种机械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播种机械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机械装备之一,它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播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播种质量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播种机械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对国内外播种机械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
二、国内播种机械的技术现状1. 传统播种机械传统播种机械主要包括手动播种机、人力推动播种机等。
这些机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播种效率,但仍然存在着播种不均匀、播种深度不一致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2. 机械化播种机械机械化播种机械是传统播种机械的改进和升级版,它们采用了电动或汽油动力,具备了自动播种、定量播种、均匀播种等功能。
目前,国内的机械化播种机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水平,能够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进行自动调整,提高了播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国外播种机械的技术现状1. 欧美国家在欧美国家,播种机械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他们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了精准播种、即时监测等功能。
此外,他们还注重将机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了农田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2. 日本日本作为农业强国,对于播种机械的研发投入也非常大。
他们注重机械的轻量化和便携性,研发了一系列小型播种机械,适用于小规模农田的播种作业。
此外,他们还开发了采用无人机进行播种的技术,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精确度。
四、国内外播种机械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播种机械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播种机械将具备自动感知、自主决策、自动调整等功能,能够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播种,提高播种的效率和质量。
2. 精准化精准化播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播种机械的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定位技术,播种机械能够实现对农田土壤的精准检测和分析,从而实现精确的播种。
这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甲醇汽油的发展

2010年第31期(总第166期)NO.31.2010(CumulativetyNO.166)摘要:由于经济大发展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柴油的供应已出现严重短缺。
文章阐述了甲醇汽油目前的前景和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甲醇汽油;空燃比;辛烷值;冷启动性能中图分类号:TK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31-0072-021 甲醇汽油的发展前景由于目前经济大发展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柴油的供应已出现严重短缺。
国家和各种科研院所为缓解石油资源的短缺状况曾提出各种新能源的使用,其中包括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二甲醚、乙醇以及电动汽车等各种措施,但就目前来看甲醇是最理想的选择。
1.1 常见新能源的局限性(1)生物柴油主要是原料问题难以解决,一是以菜籽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成本高,据统计,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
因此采用廉价原料及提高转化从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
二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点:工艺复杂、醇必须过量,后续工艺必须有相应的醇回收装置,能耗高,设备投入大;色泽深,由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容易变质;酯化产物难于回收,回收成本高;生产过程有废碱液排放。
(2)乙醇虽在一些地区进行使用。
但是,由于3.3吨粮食才能生产1吨乙醇,成本很高,而且我国粮食并不富裕,用粮食转化为乙醇作为汽油替代燃料的现实作用并不是很大。
我国作为一个地处温带气候的国家,生物质能源并不是很丰富,加之人口众多,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所以像巴西用丰富的生物质做原料转化成为乙醇作为汽柴油的补充对我国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
所以用乙醇汽油作为替代燃料对解决我国目前的能源紧张状况还是远远不够的。
(3)天然气、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都是气体燃料,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大的储气罐,这样就限制了燃料的携带量,需要经常加气,再就是在离气田近的地方用的比较划算,但是对于离气田较远的地区用起来就不如汽油划算,且发动机需要做大的改动,因此也不是适合广泛的推广。
文献简介

1.《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程晓明,王治红,诸林(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简介: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以及汽柴油中的硫化物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对吸附脱硫、萃取脱硫、膜分离、生物技术脱硫、络合沉淀法和催化氧化法等几种深度脱硫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未来汽柴油深度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2.《剩余污泥制备吸附剂及其脱硫机理》李永民, 余兰兰, 余宏伟, 李桂秋(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简介: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 并进行性质表征. 建立了SO - O - H O( g) - N 体系等温吸附方程, 并推测其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改性后制备的烟气脱硫吸附剂性能较好, 其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 模型来描述, 复合氧化物的协同作用促进了SO 的化学吸附3.《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研究》解治香, 胡廷平, 张静静(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 30023)简介:通过不同试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对比, 确定了一种加有过渡金属的改性剂。
考察了该改性剂改性活性炭的性质, 结果明该改性活性炭明显提高了模拟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 碱性氮化物脱除率达到90% 以上。
而饱和的活性炭又可通过苯和甲苯混合物洗涤脱除碱性氮化物, 脱附的活性炭可以再利用。
4.《吸附脱除噻吩类硫化物机理的研究进展》刘卉, 高金森, 赵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简介:针对反应型和非反应型吸附脱硫吸附剂, 从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两方面, 综述了噻吩类硫化物在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等典型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原理、作用方式以及现阶段吸附脱硫机理的研究进展, 指出虽然目前对吸附脱硫机理的研究仍未达成共识, 但是计算研究已成为实验研究的有力辅助工具, 为进一步探明吸附脱硫机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吸附脱硫机理是吸附剂优化的理论依托, 对于指导高效、优化的吸附剂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清洁汽油质量分析及发展趋势蒋庆哲1,孙铭勤2,宋昭睁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D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D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D
摘要: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清洁汽油的具体指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汽油质量始终面临着蒸气压高~辛烷值分布差,尤其是烯烃含量过高的压力,长远看,硫~苯~氧等指标含量也将面临着更大压力 结合我国汽油生产现状,调整炼油厂装置构成,降低我国汽油中的烯烃和硫含量,将是我国汽油中长期发
展的方向 关键词:清洁汽油;辛烷值;硫含量;烯烃含量中图分类号:TE626.21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9446(2005D0B-0009-05
DevelopmenttrendandoualityanalysisofcleanGasolinehomeandabroad
JI NGOing-zhe1,SUNMing-gin2,SONGZhao-zheng1(1.Statekeylaboratoryof~eavyOilprocessing,Universityof
petroleum(BeijingD,Beijing102249,China;2.CollegeofpetroleumEngineering,Universityof
petroleum(~uadongD,Dongying,Shandong257061,ChinaD
abstract:Comparedwithdevelopedcountries,thegualityindexesofcleangasolineproducedbyChinahavebiggap,suchashighsteampressure,octanenumberdistributing,andhighcontentofolefin.Inthefuture,gasolineofChinawillfacebiggerpressurebecauseofsulfur,benzeneandoxygencontent.Basedontheproductionsituation,middleandlong-termdevel-opmentdirectionofgasolineinChinaisadjustingeguipmentofoilrefiningandreducingthecontentofolefinandsulfur.Keywords:cleangasoline;octanenumber;contentofsulfur;contentofolefin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200B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消费大国{1]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油的消耗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2-B] 由此造成的
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这就需要改进汽油的质量,汽油清洁化进程是从汽油的无铅化开始的 汽油无铅化之后,在提高汽油抗爆性能的同时,世界各国清洁汽油的发展趋势是低硫~低苯~低芳烃化{4-7]
1国内外汽油清洁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1国外汽油清洁化现状2000年4月,美~欧~日三个汽车制造者协会发起组织的O世界燃料委员会7正式颁布了O世界燃料规范7,要求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参照执行 O世界燃料(车用无铅汽油D规范7的分类~ 部分质量指标和适用
收稿日期:2005-05-11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与天然气总公司基金项目(990801-20D
作者简介:蒋庆哲(1961-D,男,山东鱼台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D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洁燃料及化工技术经济 范围见表1
由表1看出 车用无铅汽油分4类 对硫 烯烃和芳烃含量特别是对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规格 目前除加州执行的相当于 类规范以外 美国其它各州 中西欧以及日本和澳大利亚执行的都相当于 类规范 ZOO6年汽油硫含量将限制在BO / 的 类规范 欧洲车用无铅汽油质量标准 决定ZOO5年执行 类规范 类规范对
表 世界燃油 汽油规范 8
含量/< - 1D<1OOO
苯体积分数/%<5
芳烃体积分数/%<5O<4O
烯烃体积分数/%
实现年限美国199OZOOO<1ODZOO4<4D
欧洲1998ZOOO
日本1999ZOO5<6DZOO7 ZOO8
燃料油中的硫和烯烃的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类规范又对苯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 . . 美国美国的汽油质量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9O年11月美国国会批准了清洁空气修正草案蒸汽压小于6ZkPa;芳烃含量小于Z5% 苯含量小于O.8% 烯烃含量小于5.O% 硫含量小于BOO /
9O%馏出温度14O ~15O 含氧量大于Z.5% 抗沉积物添加剂适量 无金属添加剂含量 在新配方汽油中 为了保护环境 除了严格限制芳烃 苯和烯烃的含量 不准使用含金属的添加剂外 又强调必须加有适量的抗沉积物添加剂 即汽油清净复合添加剂 9 CAAA规定从1995年1月1日起 在臭氧严重超标的9大城市必须使用新配方汽油 到1998年美国新配方汽油占市场份额的BZ% 1999年 加利福尼亚公布禁止在汽油中使用MTBE 实施日期为ZOOB年1月1日 之后 其它州如亚利桑那和纽约州也公布禁用MTBE ZOOB年B月 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MTBE 美国汽油清洁化的过程见表Z
表z美国汽油规格 1O
项目美国实际199O美国实际1997美国加州1996美国联邦ZOOO美国联邦ZOO6 含量/< - 1DBB8BB8BO14O~17OBO
烯烃体积分数/%1O.81O.84.O6~1O4
芳烃体积分数/%Z8.6Z8.6
苯体积分数/%1.61.6
氧质量分数/%OO1.8~Z.Z>Z.1Z
EP/
由表Z可以看出 ZO世纪9O
年代初中期 实际使用的无铅汽油硫含量约为B4O / 烯烃体积分数为11% 芳烃体积分数为Z9% 没有添加有机含氧化合物;到ZOOO年 硫含量 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分别降低到14O~17O
/ 6%~1O%和小于Z5% 要求添加Z.1%以上的有机含氧化合物分 它们在汽油组分中含量已经超过8O% 由于烷基化油和异构化油的大量加入 美国汽油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非常低 硫含量达到BO / 以下 烯烃含量在1O%以下 苯含量小于1%
. .z欧洲欧盟分别于199B年 1998年和ZOOO年执行了新的燃油标准 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欧洲 号 欧洲 号和欧洲 号汽油标准BD
1996年6月欧洲共同体燃料指令草案出台 1Z 该草案要求全体欧盟国家在ZOOO年前全部取消含铅汽油
表 欧洲汽油规格 11
欧洲实际1997年欧盟ZOOO年欧盟ZOO5年欧盟ZO1O年 含量/< - 1DBOO<15O<5O
烯烃体积分数/%18<18<181O~15
芳烃体积分数/%45<4Z
苯体积分数/%Z.B<1.O<1.OO.1~1.O
氧质量分数/%O
EP/
-O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ZOO5年第7卷第B期并要求汽油中烯烃含量不超过18% 芳烃含量不超过45% 苯含量不超过2% 氧含量不超过2.3% 硫含量不超过200#8/8O1998年欧洲议会立法要求2005年实施清洁汽油配方 提出进一步降低芳烃含量到30%~苯为1.0% 硫为50#8/8的要求O到1999年 欧盟汽油市场无铅汽油仅占60%多O由于2000
年欧盟无铅汽油铅含量最大值为0.0058/L 因而这一比例将持续上升O自2000年1月起 要求欧盟15
国禁用含铅汽油O汽油硫含量于2000年降低到150#8/8 并将于2005年进一步降低到50#8/8O欧洲委员会提议逐步于2007年实施10#8/8的规格 同时允许硫含量50#8/8的规格O欧洲汽车制造商和环保组织也推动于2006年的提前实施硫含量10#8/8的规格O而一项新的提议要求到2011年所有的汽油和柴油硫含量均为10#8/8O
1.1.3日本
1975年日本实现普通汽油无铅化(占汽油总消费量的95%以上) 1983年汽油全部实现无铅化O目前汽油只分优质(RON大于96)和普通(RON大于89)两个牌号O与美国相比 日本汽油的特点是蒸气压高(夏季78kpa 冬季93kpa) 苯含量限制较宽(不大于5%)O汽油中硫含量不大于100#8/8O
1.2国外清洁汽油的发展趋势通过以上分析 世界清洁汽油发展的趋势为:
1)对汽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再只要求辛烷值 而且还要求尽可能低的苯和硫含量 较低的蒸气压~T90点(限制汽油馏程) 较少的苯~芳烃和烯烃含量等O
2)加大烷基化油和异构化油的生产O
2国内汽油清洁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2.1我国汽油清洁化现状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全国60家企业1999年1季度生产的90号及90号以上汽油的质量进行了普查[14] 含硫质量分数平均为0.029%~含烯烃体积分数平均为43%~含芳烃体积分数平均为11%~含苯体积分数平均为0.84%O结果表明我国汽油烯烃含量高 特别是90号汽油远高于国外~芳烃含量目前尚可O但随着汽油牌号的提高 芳烃含量将明显升高~苯含量虽然普遍较低 但个别苯含量太高O我国汽油清洁化同国外相比 差距非常大O我国汽油清洁化与国际接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O
1)第一个阶段:2000年1月1日起 我国全面禁止生产含铅汽油 用了9年的时间实现了汽油无铅化 在无铅化过程中实现了高标号化 并积极推进汽油清洁化进程 即对汽油的硫含量~烯烃含量~芳烃含量~苯含量等提出了限制O2000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执行汽油国家标准GB17930 1999汽油新标准[15 16]OGB17930 1999汽油新标准规定硫含量不大于0.08% 烯烃含量不大于35% 芳烃含量不大于40%O汽油新标准与欧I标准相当O2003年7月1日 我国全面实施新的汽油标准 成功地迈出了中国汽油清洁化大的第一步O
表4我国汽油性质[17 18]
90i无铅90i无铅93i无铅93i无铅馏程10%馏出温度/C51.049.565.657.590%馏出温度/C165.0165.0167.0170.0
雷德蒸汽压/kpa71.0171.8457.2365.16
芳烃体积分数/%8.67.728.223.9
烯烃体积分数/%45.544.937.732.8
S含量/(#8-8-1)11120210320
RON91.590.895.194.2MON80.179.881.582.0
2)第二阶段:新车要全面达到GB18352.1-2001标准 达到欧洲I号标准 2007年达到欧洲 号标准O
3)第三阶段:从2010年起 汽油质量与国际接轨O表4为我国汽油性质O
从表4看出 我国车用燃油的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其中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质量指标明显偏高 与世界燃油规范I类标准相比 差距甚远 与欧洲燃油标准的指标差距更大O我国汽油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