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盛世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滑溜水复合清洁压裂液技术简介
滑溜水压裂液体系高温高压动态减阻评价系统

滑溜水压裂液体系高温高压动态减阻评价系统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高温高压动态减阻评价则是其优化设计和操作的关键。
本文针对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高温高压动态减阻评价进行研究。
首先介绍了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组成和特性,包括滑溜水的主要成分、高温高压下的物理特性和化学反应等。
然后针对高温高压工况,提出了动态减阻评价的必要性。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数据分析,确定了动态减阻评价的指标,包括比黏度、泵功、流速和剪切率等。
在指标确定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动态减阻评价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可视化三部分。
数据采集利用高温高压流体实验装置进行,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流体参数,并记录流体状态和流动过程。
数据处理则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预测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流体动态减阻情况。
最后,结果可视化以图表和动态曲线呈现,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流体状态,并通过调整操作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分析,本文得出了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在高温高压下的动态减阻特性,包括流速与剪切率呈正相关,高温高压下摩擦、惯性和剪切等不同机制对动态减阻起着不同的作用。
同时,本文设计的动态减阻评价系统能够准确预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动态减阻情况,并为其优化设计和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本文对滑溜水压裂液体系高温高压动态减阻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有效的评价指标,并设计了配套的评价系统。
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优化操作和开采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设计动态减阻评价系统,本文还利用实验数据对不同因素对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动态减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首先分析了不同pH值对流体动态减阻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在高温高压下,pH值对滑溜水压裂液动态减阻影响较小。
其次,研究了不同添加剂(SDBS、APS、SF:三嵌段共聚物)对滑溜水压裂液剪切稀释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三嵌段共聚物对流体剪切稀释性能最优,能够减少由于剪切引起的动态减阻。
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和性能评价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内容和目标二、清洁压裂液的制备2.1 压裂液的组成2.2 清洁压裂液的优点2.3 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原理2.4 清洁压裂液的加工流程三、清洁压裂液性能的评价方法3.1 压裂液性能指标3.2 清洁压裂液评价标准3.3 实验室性能测试方法3.4 井场性能测试方法四、清洁压裂液性能的评价结果4.1 局部组分的性能表现4.2 压裂液的混合平衡性能4.3 压裂液的粘度与流变性能4.4 压裂液的过滤性能五、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5.2 进一步工作建议5.3 清洁压裂液的应用前景附录:清洁压裂液的组分及其作用机理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传统的压裂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油气井生产的需求。
传统压裂技术中常用的压裂液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添加剂,这些物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沉积物的残留,对地下水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发展清洁压裂液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清洁压裂液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压裂液,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少量环保型添加剂,可以大大减少对地下水和生态系统的污染。
同时,清洁压裂液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产量,也可以减少油气井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因此,发展清洁压裂液技术是石油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都在探索清洁压裂液技术的研究,主要从清洁压裂液的制备、性能评价、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在大规模使用清洁压裂液技术,发展了一系列清洁压裂液和压裂技术配套工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中国的清洁压裂液技术研究相对滞后,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国内的研究主要涉及清洁压裂液的成分优化、性能评价和应用等方面。
但是,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清洁压裂液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
3 清洁压裂液——【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基液:不同比例盐水/淡水混配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3-4%
助排剂:
1.0%
软纤维:
1.5%
清洁携砂、压裂液 携砂液性能
粘度,mPa
粘度,mPa.s 剪切应力,Pa
800
30
流变性
700
600
500
400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300
170S-1条件下不温度时清洁压裂液的粘度
200 100
25
20 粘度(mPa)
清洁携砂、压裂液 携砂液性能
抗剪切性
120
100 本节内容结束
80
表观粘度,mPa.s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剪切时间,min
80℃、170S-1剪切60分钟过程中清洁压裂液流变性变化
清洁携砂、压裂液 携砂液性能
保护储层性能
本节内容结束 岩心号 Ko(×10-3μm2)
Kod(×103μm2)
本节内容结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121220081212思路机理思路机理易返排滞留少滞留少22携砂性能好携砂性能好容易端部脱砂vesves清洁压裂液能够满足该要求清洁压裂液能够满足该要求携砂液选择原则携砂液选择原则植物胶压裂液残渣对支撑裂缝堵塞电镜照片植物胶压裂液残渣对支撑裂缝堵塞电镜照片携砂液配方携砂液配方基液
0 瓜胶压裂液 HEC线型胶压裂液 清洁压裂液
三种压裂液的导流能力对比
清洁携砂、压裂液 携砂液性能
破胶性
6
粘度, mPa.s
5
破 胶 后( mPa.s)
盐 湖 水(mPa.s)
滑溜水压裂液研究及在东濮致密储层的应用

滑溜水压裂液研究及在东濮致密储层的应用摘要:勘探表明濮卫环凹沙三下、沙四段发育有泥页岩夹薄砂条型致密油,采用常规压裂增产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优选降阻剂、粘土稳定剂、助排剂,复配形成低伤害、低摩阻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结合直井簇射孔开展复杂缝压裂试验,形成了低排高粘纵向穿层、高排低粘平面扩缝、多尺度支撑的复杂缝压裂技术,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滑溜水;复杂缝;低伤害;降阻率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低渗及超低渗透储层占比越来越大,已成为我国油气增产的重要领域,是未来油气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1]。
研究发现濮卫凹陷沙三中下、沙四段储集空间以微裂缝及粒间微孔为主,储层渗透率<1mD,泊松比0.271~0.287,弹性模量21.26~34.41GPa,岩石力学脆性54.8~94.5%,地应力差异系数0.10~0.18,具备致密油气发育特征。
中原油田工程院针对该储层特征,结合体积压裂“大液量、大排量、低砂比”的施工特点,围绕“低伤害、低摩阻”性能要求,开展了滑溜水压裂液的室内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现场试验效果。
一、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究混合水压裂技术主要是针对岩石脆性指数较高、天然裂缝发育的致密储层[2],采用滑溜水、线性胶和冻胶进行交替注入,既满足复杂缝网的需要,又能改善铺砂效果。
由于滑溜水对支撑剂悬浮性能差,需要靠大排量来减缓支撑剂的沉降,排量大摩阻就高,降低摩阻是实现复杂缝网改造的关键。
本文对滑溜水用降阻剂、助排剂、防膨剂等进行评价优选,复配出一种低摩阻、低伤害的滑溜水压裂液。
1.降阻剂优选依据NB/T14003.2-2016降阻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对J-2A、JH、J-2D及SN 共4种乳液降阻剂进行评价。
用该区块地层水配制0.15%各降阻剂溶液,观察配伍性,静置120h后J-2A及J-2D无明显分层、絮凝。
用烘干法测试固含量,要求≥30%;用离心法测残渣含量,要求残渣≤150mg/L。
用降阻率测试仪测试0.1%各降阻剂溶液在11000s-1剪切速率下的降阻率,要求大于70%。
压裂工艺基础知识介绍

压裂工艺基础知识介绍目录一、压裂工艺概述 (2)1. 压裂的定义与目的 (2)2. 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 (3)3. 压裂工艺的重要性 (5)二、压裂工艺基本原理 (6)1. 压裂液的组成及作用 (7)(1)主要成分 (8)(2)添加剂的功能 (9)2. 压裂液的流动性与黏度控制 (10)3. 岩石的破裂机理 (11)(1)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12)(2)岩石的破裂条件 (13)三、压裂工艺操作流程 (14)1. 井场准备与设备配置 (16)(1)井场选址与布局 (17)(2)设备选择与配置 (18)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9)(1)井筒处理 (21)(2)压裂液的准备 (21)3. 压裂施工流程 (23)(1)压裂液的注入 (24)(2)压力控制 (25)(3)裂缝的扩展与控制 (26)4. 施工后的工作 (28)(1)井场清理 (29)(2)数据分析与评估 (30)四、压裂工艺的关键技术 (31)一、压裂工艺概述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气藏开发技术,是指通过将高压介质注入油气藏缝中,以增加缝隙的有效面积,从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一种工艺。
压裂就是利用外力的强大冲击,使岩石裂缝变大或者新形成裂缝,从而扩大油气藏的产能。
评价及设计:对油气藏进行详细的测井、物理模型模拟等,确定压裂的适宜性及最佳工艺参数,例如压裂液种类、压裂泵送量、压裂压力等。
压裂泵送:通过压裂泵等设备,将压裂液以高压泵入油气藏中,使岩石裂开。
压裂液选择:压裂液种类多样,常见的有水基粉体系、水基酸体系、油基体系等,其选择要考虑油气藏特征和压裂目标。
控压处理:压裂完成后,需要通过控压处理,稳定油气藏,防止裂缝过早闭合。
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低渗透或岩性和天然裂缝发育不良的油气藏,其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油气产能。
1. 压裂的定义与目的压裂技术是油气井增产及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一种关键工艺。
在地下油气井实施过程之中,由于岩石的密实性和高渗透层间的限制,油气井的生产能力受到自然渗透率的束缚,进而导致产能低下。
压裂用滑溜水体系技术规范

压裂用滑溜水体系技术规范ICSDB陕西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压裂用滑溜水体系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liding water system for fracturing (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滑溜水体系 (1)4 技术要求 (1)5 性能测定 (2)5.1 仪器、设备 (2)5.2 滑溜水体系pH值测定 (2)5.3 滑溜水体系表观粘度测定 (2)5.4 滑溜水体系表界面张力 (2)5.5 滑溜水体系与地层流体配伍性测定 (2)5.6 滑溜水体系粘土防膨率测定 (3)5.7 压裂液降阻率测定 (3)5.8 滑溜水体系对岩心基质渗透率损害率测定 (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能源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香增、高瑞民、雷晓岚、吴金桥、高志亮、段玉秀。
本标准首次发布。
压裂用滑溜水体系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裂用滑溜水体系的技术指标、配制方法及性能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水力压裂用滑溜水体系的配制和性能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107-2005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SY/T 5336-1996 常规岩心分析方法SY/T 5370-1999 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SY/T 5971-1994 注水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SY/T 6074-1994 植物胶及其改性产品性能测定方法SY/T 6376-2008 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纳米流体协同清洁压裂液与压裂排驱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纳米流体协同清洁压裂液与压裂排驱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说到压裂液,很多人可能脑袋里第一个反应就是“石油”,但是你要知道,这可不单单是跟石油打交道那么简单。
想象一下,咱们生活中的一些大工程,不管是修路还是搞什么大建筑,都离不开液体的“帮忙”。
这时候,咱们的压裂液就是一个“神奇帮手”,能让石油天然气的提取变得更加高效。
不过,压裂液用多了,出现问题也就多了,尤其是要清洁这些液体,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复杂无比。
怎么办呢?别急,纳米流体来了!它不仅是压裂液的清洁大师,还是压裂排驱的得力助手,一举两得。
啥是“纳米流体”?顾名思义,“纳米”指的就是超小的颗粒。
纳米流体就像是液体中的“超级英雄”,能在微观世界里挥舞它的小拳头,迅速与各种杂质打交道。
你可能会问了,这玩意儿为什么能比普通液体更牛?哈哈,原因就是纳米流体的颗粒极其细小,这些小家伙的表面积巨大,可以与油田中的很多杂质亲密接触,把那些顽固的污垢和沉淀物清理得干干净净。
想想看,普通的清洁剂有时也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去除顽固污渍,而纳米流体则是一击必中,精准又高效。
纳米流体在清洁压裂液方面的作用,真的是无可替代。
因为压裂液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积累一些油污、泥沙或者其他沉积物,这些东西一旦堆积,就会影响液体的流动性和清洁度,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整个油气的提取效率。
所以,有了纳米流体的“出手”,这些沉积物就像是见了“超人”,瞬间就被清除干净,整个过程又快又干净。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这玩意儿怎么跟压裂排驱“配合”起来的?这里面的奥妙可大了。
压裂排驱,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流体帮助将已经被压裂出来的气体或液体从地下带到地面。
这个过程可不是简单地“推推拉拉”,需要的是一种既能流动,又能在地下形成强大压力的液体。
纳米流体作为协同清洁剂,在这过程中不仅能清洁压裂液,还能帮助提高流体的粘度和流动性,使得整个排驱过程更加顺畅。
更妙的是,这种纳米流体能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持续稳定工作,哪怕是深地下的那些极端条件,它也能应对自如。
石油工程技术 压裂返排液处理与重复利用技术

压裂返排液处理与重复利用技术1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1.1达标外排为了有效防止生态环境及地下水污染,近几年国家能源局大力推进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压裂返排液外排的水质标准采用的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和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主要水质指标包括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石油类及细菌含量。
处理工艺包括pH 调节、混凝沉淀、油水分离、杀菌及氧化处理等,最后通过清水稀释达到安全排放标准后再进行外排。
由于返排液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导致处理难度大,成本太高,而且现有的处理工艺都无法去除返排液中的高浓度盐类物质。
虽然各类标准都未对盐类物质作具体要求,但高浓度的盐水排入生态环境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另外,对于大多数缺水区域,对大量的返排液进行处理后外排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将返排液处理后外排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2处理后回注将压裂返排液经过处理达标后再回注地层,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返排液的排放问题,还能弥补注水开发过程中对用水的需求。
处理后的返排液需达到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329—2012《碎屑盐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的要求方能进行回注,同时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地层污染。
由于回注水仅对油含量、悬浮物含量及粒径有较严格要求,因此相对于返排液处理后外排,对其处理后再回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同时也降低处理成本。
然而,由于返排液不仅悬浮物含量高,而且黏度大,性质稳定,必须对其进行氧化、絮凝及过滤等操作后方能达到回注要求,因此需要外运到回注站进行集中处理,而回注站的处理能力一般很难满足大规模返排液处理的要求,且成本高、地下水环境风险不明确。
另外,这种处理方式对返排液中大量残余的稠化剂也是一种浪费。
因此,对返排液进行处理后回注也并非是最佳选择。
1.3处理后重复配制压裂液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力度加大,压裂用水量和压裂废水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