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课下30分钟演练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
(3)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时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 物质的量 和 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特点
(1)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数值,“+”“-”号和
单位。 (2)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要标明它们在反应时的 状态 。 (3)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物质的量 。
3.判断正误。
(1)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
(2)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
(3)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
(4)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ΔH=-57.3 kJ/mol。
B.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分析:A项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未标明聚集状态; C项中 ΔH的单位不正确;D项中为放热反应,ΔH应为“-”号。 答案:B
1.讨论: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从上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看出,1 mol H2 反应生成 H2O(l)比生成 H2O(g)多放出 44 kJ/mol 的热量,产生的 热量为什么不同?
(5)五查ΔH的绝对值是否与热化学方程式 的计量数相对应。
1.实验关键 (1)迅速反应,防止热量散失实验的关键是温度, 包括准确测量温度和防止热量散失。 (2)在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 值,记录下最高温度值; (3)温度计悬挂,使水银球处于溶液的中央位置, 温度计不要靠在容器壁上或插入容器底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1章 第1节课时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63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1章 第1节课时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63张)

Q=cmΔt(c
为比热容,
课 时


破 m 为溶液质量,Δt 为前后温度差)。

层 作



·
返 首 页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自 主
3.实验仪器装置
当 堂



(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







·
·










重 难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50 mL 量筒(2 个)。


心 突 破
应放出的热量是 0.418(t2-t1) kJ
,中和热为0.418t2-t1 0.025
kJ·mol-1。
时 分 层





·
返 首 页
·


主 预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堂 达


·



若将环形玻璃棒改为环形铜丝,所测中和热有什么误 素


差?




突 破
[答案] 偏小。
分 层



·
返 首 页



【典例 1】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6 g CH4(g)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CO2(g)和 H2O(l),放出 890.3 提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3.注意明确化学计量数的含义: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 ΔH 的单位及符号:ΔH 的单位是 J·mol-1 或 kJ·mol-1,ΔH 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表示正向反 应的焓变。ΔH<0 表示为放热反应;ΔH>0 则表示为吸 热反应。
(1)指明了反应的_温___度__和_压___强___,若在 25 ℃、101 kPa 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注明了各物质的聚集状态:__s_ (固体)、__l_ (液体) 或__g_ (气体)。
(3)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 ΔH 的数值、正负号及 _单__位__。
2.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1)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表 示 _参___加__反__应__物__质___的__量__ 和 _反__应__热_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_物__质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能__量___变化。
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_1__m__o_l_H__2O__(_l)时的反应热(即所放出的热量)。 2.实验原理。 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 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热。
3.实验装置和用品。 (1)实验装置。
(2)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_温__度___计__、量筒 (50 mL)两个、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 mol·L-1 盐酸、 0.55 mol·L-1 NaOH 溶液。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化学选修四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案第二课时

化学选修四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案第二课时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 通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

3.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

【学习重点及难点】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中和热的测定。

【预习导引】1、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①指明了反应时的 和 ,若在 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②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 的 。

③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在反应时的 。

常用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溶液和气体。

(3)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 变化。

2、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 ·mol -1表示在 下, mol H 2 与 mol O 2完全反应生 mol 液态水时 的热量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 2(g)与适量O 2(g)起反应生成NO 2(g),吸收68 kJ 热量。

(2)1 mol Cu(s)与适量O 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 的热量。

4、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时的反应热(即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探究交流】探究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的倍数。

b.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符号。

c.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物质呈现哪一种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即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也不同。

d.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

因为△H的大小和反应的温度、压强有关,如不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5°C。

e.△H的表示: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一定要注明,“+”代表吸热,“-”代表放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pptx

反应,可不注明。
(2)注明了各物质的状态:(固体)s、(液体)、(l气体)、
(溶液) g
aq
(3)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ΔH的数值、正负号及。 单位
2019/12/24 5
2.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和关系物的质化的量学方程反式应。热 3.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 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2019/12/24 19
(2014年海南)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 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 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下列热化 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H=—485KJ/mol B、H2O(g)==H2(g)+1/2O2(g)△H=+485KJ/mol C、2H2(g)+O2(g)==2H2O(g)△H=+485KJ/mol D、2H2(g)+O2(g)==2H2O(g)△H=—485KJ/mol
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能转化为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学2)式通,过化多车学填用本燃空油不的得精分炼热)加排工放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填SO化2
(3)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 化剂作用下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Ox 2xCO催化剂N2 2xCO2
2019/12/24 31
思考2、比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
归纳: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化学计量数 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的倍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课件)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kJ/mol的含义: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 每mol反应的焓变 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阅读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 P4 《资料卡片》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 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 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 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问题: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 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 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 量,∆H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 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不同。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KJ/mol
而这些书写也是对的!!!
(练习与巩固)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2)1克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KJ; (3)1mol氯气和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炭层反应,生成氯 化氢和二氧化碳放出145KJ的热量。
2Cu(s)+O2(g)=2CuO(s) △H= - 314KJ/mol
2.00g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 出的热量为99.6KJ,写出C2H2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 2C2H2(g)+5O2(g)=4CO2(g)+2H2O(l) △H=-2589.6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2019/5/18 14
[答案]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或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
2019/5/18 15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9/5/18 2
2019/5/18 3
[自学教材·填要点] 1.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差异 H2(g)+I2(g)=1=20=01=0k℃=P=a=2HI(g)ΔH=-14.9 kJ/mol
与化学方程式 H2+I2
2HI 相比较而言其特点为:
2019/5/18 4
[答案] D
2019/5/18 20
[自学教材·填要点] 1.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时m的olH反2应O 热(即所放出的热量)。 2.实验原理 通过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 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热。
2019/5/18 21
3.实验装置和用品 (1)实验装置:
2019/5/18 8
答案:(1)N2(g)+3H2(g)
2NH3(g) ΔH=-92.2 kJ·mol-1
(2)N2(g)+2O2(g)===2NO2(g) ΔH=+68 kJ·mol-1
(3)Cu(s)+12O2(g)===CuO(s)
ΔH=-157 kJ·mol-1
2019/5/18 9
思考1、比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019/5/18 30
(09年—14)(8分)
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 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烃) 、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 碳和 1 mol水反应生成 1 mol一氧化碳和 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 1 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 131.3 kJ解析:依据反应热的概念,反应热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kJ/mol,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的热量.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

答案:C2.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ΔH大于零C.该反应ΔH=-571.6 kJ/molD.该反应可表示36 g 水分解时的热效应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A错误。

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反应物和生成物对换,则ΔH的符号相反,数值不变,故B正确,C不正确;D项未指明水的状态。

答案:B3.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2 kJ/mol,将此温度下的 1 mol N2和 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92.2 kJ B.一定等于92.2 kJC.一定小于92.2 kJ D.不能确定解析: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ΔH表示反应物完全转化的能量变化,1 mol N2和3 mol H2不可能完全转化,故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2 kJ。

答案:C4.[双选题]乙醇燃料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料。

燃烧a g 乙醇(液态)生成CO 2气体和液态H 2O ,放出热量为Q kJ ,经测定a g 乙醇与足量Na 反应能生成H 2 5.6 L(标准状况),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ΔH (298 K)=-Q kJ/molB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ΔH (298 K)=-12Q kJ/mol C.12C 2H 5OH(l)+32O 2(g)===CO 2(g)+32H 2O(l) ΔH (298 K)=-Q kJ/molD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ΔH (298 K)=-2Q kJ/mol解析:据化学方程式:2C 2H 5OH +2Na →2C 2H 5ONa +H 2↑2 mol 22.4 Ln (C 2H 5OH) 5.6 Ln (C 2H 5OH)=0.5 mol ,即0.5 mol C 2H 5OH 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的反应热为ΔH =-Q kJ ·mol -1,C 项正确; 将C 项方程式两边同乘以2得D 项。

答案:CD5.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 .①②③⑥B .①③④⑥C .③④⑤⑥D .全部解析:在本题中,生成H 2O 的量可由酸、碱的量决定,而反应的热效应可先由公式Q =cm (T 2-T 1)求算热量。

由于酸、碱的稀溶液的密度可近似认为是1 g ·cm -3,因此当知道①②时,也就确定了溶液的质量,再利用溶液的比热容和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值,即可求出反应的反应热。

答案:A6.[双选题]已知25℃、101 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O2(g)===CO2(g)ΔH=-393.5 kJ·mol-1C(金刚石,s)+O2(g)===CO2(g)ΔH=-395.4 kJ·mol-1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燃烧比石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B.石墨晶体的能量低于金刚石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解析:相同物质的量的金刚石和石墨,生成相同物质的量CO2(g),所得反应热不同,且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高,故A、C两项错误。

再由能量越低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少,B项正确。

能量低的石墨转化为能量高的金刚石需要吸热,D项正确。

答案:BD7.(2012·宝鸡统考)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H—H Cl—Cl H—Cl生成1 mol化学键时所放出的能量/(kJ/mol)436 243 431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12H2(g)+12Cl2(g)===HCl(g)ΔH=-91.5 kJ/molB.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C.12H2(g)+12Cl2(g)===HCl(g)ΔH=+91.5 kJ/molD.2HCl(g)===H2(g)+Cl2(g) ΔH=+183 kJ/mol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436 kJ/mol+243 kJ/mol-2×431 kJ/mol=-183 kJ/mol,然后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对照选项判断,确定C项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8分)(1)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 mol 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 2H 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 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然后据物质的状态和物质的量多少,以及热量的大小和单位,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0.3 mol B 2H 6燃烧放出热量为649.5 kJ ,则1 mol B 2H 6燃烧放出2 165 kJ 的热量。

答案:(1)A(g)+2B(g)===C(l)+3D(l)ΔH =-432 kJ ·mol -1(2)B 2H 6(g)+3O 2(g)===B 2O 3(s)+3H 2O(l)ΔH =-2 165 kJ ·mol -19.(9分)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的长征Ⅱ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肼(N 2H 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 2O 2)。

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 mol 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放出256.0 kJ 的热量。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16 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 2H 4(肼)与H 2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 2和H 2O ,反应方程式为:N 2H 4+2H 2O 2===N 2+4H 2O 。

1 mol 肼反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56.0 kJ 0.4=640 kJ ,故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H 4(l)+2H 2O 2(l)===N 2(g)+4H 2O(g) ΔH =-640 kJ/mol 。

(2)16 g 液态肼与H 2O 2完全反应2 mol 气态水时放出640 kJ 2=320 kJ 热量。

(3)反应产物是N 2和水。

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答案:(1)N 2H 4(l)+2H 2O 2(l)===N 2(g)+4H 2O(g) ΔH =-640.0 kJ/mol(3)对环境无污染10.(10分)根据下图所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反应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Q与Q1的关系:Q________Q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图中已清楚指明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不难写,但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因此两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答案:(1)A2(g)+B2(g)===C(g) ΔH=-Q kJ/mol(2)C(g)===A2(g)+B2(g) ΔH=+Q1 kJ/mol(3)等于11.(12分)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 20.2 20.3 23.72 20.3 20.5 23.83 21.5 21.6 24.9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