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现状条件分析

1.1 项目背景

湖南工业大学(筹)是2003年9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株洲工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株洲工学院的前身是株洲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株洲工学院,是全国唯一以包装为主的本科院校。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株洲教育学院,创办于1978年,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6月株洲师范学校并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株洲冶金工业学校,创办于1960年,199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湖南冶金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园选址于株洲市天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11、16、31、32规划区,占地面积为3485.9亩,属株洲市天元区政府管辖。其中已征用地第11、16、32规划区用地面积174.78公顷,发展用地第31规划区用地面积58.16公顷,16区内已经建设部分校园设施。校园用地位于规划中的泰山路、天元大道、珠江北路及西环线之间,四周以道路为界,北面和南面为规划中的商业居住区。泰山路为贯通株洲市区的城市主干道,距离炎帝广场仅1.3公里,泰山路混凝土路面目前已修建到校区规划用地的东南角。

1.2 工程概况

1.2.1项目名称: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规划

1.2.2建设规模:

新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32.94公顷,其中已征用地面积174.78公顷,发展用地面积58.16公顷(用地面积以最终测绘数据为准),设计规划为在校生28000人,按师生比15:1估算在校教师人数1870人,总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左右。

1.2.3设计内容:

新校园总体规划,道路规划,综合管线规划,竖向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等。

1.2.4建设周期:

2003年已启动河西新校区第一期建设工程,至2004年8月首期宿舍及教学楼等已经部分完工并投入使用,包装院系组团的教学建筑和部分宿舍建筑尚在建设当中。预计2006年8月完成第二期建设工程,容纳2000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008年8月完成第三期建设工程,达到容纳28000名学生的设施规模。

1.3 设计依据:

1.3.1《湖南工业大学(筹)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 2004.5.

1.3.2《湖南工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会议纪要》,株规纪[2005]9号,2005.3.

1.3.3 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

1.3.4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3

1.3.5 地形红线图

1.3.6 立项批文

1.3.7 用地批文

1.3.8 相关地址及基础设施资料

1.3.9 国家有关法规、法律及规定

1.4 区域现状条件分析

1.4.1区位

株洲市北濒长沙、南临衡阳,京广、浙赣、湘黔铁路在区内纵贯南北、横联东西,是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选址于株洲市天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11、16、31、32、规划区,占地面积为3485.9亩,属株洲市天元区政府管辖,用地位于规划中的泰山路、天元大道、珠江路及西环线之间,四周以道路为界。城市道路及基础设施(供水、排水、电力、电讯、消防、环卫、燃气等)将随着新开发区的建设不断发展成熟,为学校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校园用地区内无工业企业,居民点比较分散,征地拆迁工程量不太大,建设工程的施工条件较为便利。

1.4.2交通

根据株洲市天元区分区规划,地块西面紧临规划中的株洲市城市道路西环线;北侧临规划中的珠江北路;南侧临泰山路为贯通株洲市区的城市主干道,距离炎帝广场仅1.3公里,泰山路混凝土路面目前已修建到校区的东南角;东侧临天元大道,以东为天元区规划中的生态绿化走廊。按照规划,地块周边的交通非常便利,与株洲市其他各区均有便捷的联系。但由于周边市政道路仍处于规划阶段,因此建设初期的交通和市政条件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地块内规划贯通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的城市次干道,其中南北向道路-昆仑山路交通联系作用较强,仍予以保留,但道路走向根据校园分区进行适当的调整;东西向道路因其交通功能较弱,已确定予以取消。

1.4.3自然条件

(1)气候

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在东经112.6°--114°,北纬26°--28°之间,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株洲市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年平均气温为17.6℃,平均降雨量为1414.7毫米。

(2)地质

新校园规划用地大致呈矩形,南北短边长约130余米,东西长边长约160余米。整个校园内地形以丘陵山体、水塘洼地和平坦田地为主,环境优美。丘陵山体海拔不高,地块内海拔高度在40余米至80余米之间,平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地上附属建筑以少量自然村落为主,适宜作为教学建设用地。

(3)生态环境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校区东侧天元大道沿线为河西生态链,联系城市绿轴和湘江水系。地块内地形地貌为园山与宽展坳谷相间,起伏高差不大,植被丰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29%,生态环境比较好。

第二章规划构思与原则

2.1 规划构思

2.1.1创立与城市紧密结合、共享及高效的校园景观环境和功能体系

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着重整体环境的塑造。合理的教学楼布局,加强了校园内学科互动和资源共享。新校区配合城市发展,与整体城市格局相吻合,公建布置适应大学向社会开放的要求。集中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集中的教研产布局为城市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

2.1.2营造具有浓厚传统高校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新校园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符合学校创建一流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规划营造高品味,多层次的校园交流空间。注重以人的尺度和行为方式为标准来进行功能分区和建筑布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步行组织的原则。校区空间学习吸收了优秀校园空间的要素,创造宜人的学习生活场所,形成优化的校园环境。

2.1.3塑造沿空间主轴生长、山水楔入的优美校园空间形态

以整体的景观空间环境设计为原则,创造良好校园场所空间。通过轴线控制,多层次空间渗透,融汇自然等手段,创造丰富活泼的校园景观环境。尊重现有自然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共存,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山体、植被,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建筑布局不破坏水面及地势,并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要求,形成整体化的生态型校园格局。

2.1.4兼顾动态设计分期实施和校园社会化要求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校园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以自然环境和周边城市发展为依托,处理好现有建筑、周边城市规划与校园新建设的关系,有机有序的营造校园环境。有效利用和保护校区内现有绿化和生态环境,合理结合水体和地形,保证校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分区合理的前提下,逐步建设完善,并为以后校区向西北拓展留下生长点。

2.2 规划原则

1、以河西新校区为主校区,以河东校区(原株洲工学院)为分校区,以株洲快速环道为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