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F61选育及栽培技术
向日葵栽培技术.doc

向日葵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经济1、选地:向日葵是较为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含盐量在0.4%以下,有机质含量0.5——1%以上的旱平地或缓坡地。
切忌选用粘性土壤。
2、轮作:向日葵必须坚持四年以上轮作,这是高产栽培和防病的基木条件,它不应和深根作物连作,忌重茬和迎茬。
禾谷类作物是较好的前茬。
合理轮作倒茬意义有三:(1)平衡土壤养分。
因为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各有侧重,如禾谷类作物喜氮素,豆类作物喜磷素,而向日葵则需要大量的钾肥,如果连作,会使土壤中某一种养分缺乏。
通过合理轮作,有利于恢复和提高地力,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
(2)有利于消灭杂草。
不同作物都伴其特殊的杂草,这些杂草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一致,如果连作,由于条件适宜,杂草迅速丛牛,土壤中的大量养分和水分常为杂草所取,致使作物营养不足而减产。
(3)可减轻病虫危害。
向H葵病害较多,在赤峰地区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菌核病、立枯病、霜霉病等。
这些病害的侵染来源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侵染向日葵,一些虫害:如報蜡、小地老虎、蒙古灰象甲、葵螟等,以成虫或蛹在土壤中越冬,因此实行轮作,给病虫害造成不良的环境条件,可以抑制其繁殖,减轻病虫危害.3、精细整地,蓄水保境。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翻20厘米以上。
结合深翻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长效碳鞍50——60公斤,翻后及时耙耕整地, 拣净根茬,做到地平、土细、无坎垃。
“三九"压地,早春顶凌耙地,达到耕层土壤上松下实。
墻情差和犯风地采取杠垄的方式进行整地保埔。
旱地覆膜01化肥可在播前一次性集中深施,在小垄内开沟深度15——20厘米,条施长碳,然后在其二侧开沟播种。
4、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1)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
(2)种子纯度97%以上,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
(3)精选种子。
人工粒选,剔除明显的大花纹粒和双胚畸形粒。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油用向日葵是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
现结合昌吉生产实际,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近年来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新葵杂4号、新葵杂6号、美国G101及新引进的欧洲油葵,均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如果栽培技术和土壤肥力跟上,单产250-300kg/667m2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目前种植较多的是新葵杂6号和新葵杂4号。
2栽培技术2.1 选地与整地油葵耐盐碱、耐瘠薄,中等以上肥力土壤均可种植。
要想获得250-300kg/667m2,产量水平,必须选择地势平坦的秋翻冬灌地种植。
前茬以小麦、玉米、大麦、棉花为宜。
2.2合理施肥油葵是需肥较多的作物。
中上肥力地块,基施有机肥2-3t/667m2,尿素20kg/667m2,三料磷肥15kg/667m2,于犁地前施入土壤中,深翻20-25cm。
播种时,再施入尿素3kg/667m2,二铵5kg/667m2作种肥。
现蕾开花前,开沟追施尿素10kg/667m2,及时灌水。
2.3选用良种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可达20-30%。
种植油葵必须选用杂交种。
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新葵杂6号和新葵杂4号,美国G101和欧洲油葵瑞他姆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关键是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跟上,才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优势。
美国G101矮秆,适应性强,耐盐碱。
生育期105天左右。
株高145cm,千粒重70-80g,幼苗生长势强,含油率49-50%。
平均产量285kg/667m2,高产田可达300kg/667m2以上。
生长整齐,有利于机械收获。
2.4适期播种油葵抗寒性强,土壤化冻后即可播种。
早播土壤墒情好,蒸发少,易保全苗。
播前晒种2-3天,药剂拌种,堆闷8-12小时。
昌吉当地适播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
采用机械条播,行距50cm。
播种量1.2-1.5kg/667m2,播深4cm。
要求播行端直,下籽均匀。
2.5及时间苗、定苗幼苗现行后,2-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若有缺株,可留双苗。
油葵栽培技术

油葵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油葵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选择、栽培模式、整地、播种、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为油葵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葵;高产;栽培技术1种植地选择油葵适应性强,抗旱耐盐碱。
在瘠薄旱地上种植一般产量可以达 1 200 kg/hm2左右。
其对土壤条件和前茬作物要求不严格,除少数深根作物的牧草外,一般均可作为前茬。
但油葵忌重茬,应实行轮作倒茬。
轮作时间的延长,有利于产量增加。
轮作周期以5~7年为宜。
2栽培模式处于低洼盐碱和人少地多地区的轮作方式主要是:小麦—向日葵—休闲—高梁、小麦—向日葵—休闲—玉米(或谷子)。
在水肥条件中上等地块的轮作方式主要是小麦—向日葵—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地区常采用这种形式。
两年三熟制地区采用的轮作形式为小麦—向日葵—休闲—西瓜—小麦。
砂性较大的土壤上,还常采用小麦—向日葵—花生的轮作形式,效果也较好的。
向日葵还可与其他作物实行间作、套种和混种。
例如向日葵与大豆间作,增产3%左右;向日葵与黑豆混种,增产33%~92%。
3整地要求是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足墒播种。
一般施粗肥15.0~22.5 t/hm2、磷酸二铵300 kg/hm2。
因需钾量大,应施硫酸钾105~150 kg/hm2作底肥。
3.1秋季整地秋季耕地一般较深。
结合深翻施入优质农家肥。
深耕比浅耕增产20%以上。
秋耕要做到早、深、细。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宁早勿晚,以利于蓄水保墒,延长土壤熟化时间。
秋耕深度以20~24 cm为宜。
3.2春季整地春季气温升高,在土壤未解冻前,即昼消夜冻时期,抓紧顶凌耙地,可粉碎地表坷垃,弥补土壤裂隙,使地表有一层细碎干土覆盖,使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降至最低,可以保蓄住解冻时土壤水分的90%~95%。
夏播向日葵,绝大多数为小麦的后作,一般应在耕翻灭茬后及时耙平,趁墒抢播[1-2]。
4播种4.1播前种子准备4.1.1精选良种。
应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制度的良种。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pptx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三、田间管理技术
(三)中耕除草 油葵生育期内要进行2~3次中耕
除草,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 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进行,第三次中 耕在封垄前进行,并结合中耕进行培 土,培土高度10cm,以促进油葵根 深叶茂,防止倒伏。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一、播前准备
(一)土地准备 3.土壤封闭
耙地前每667m2用氟乐灵80~100g兑水 30kg进行土壤处理,用机力喷雾器均匀喷雾, 喷后立即用耙磨,混匀药土,耙磨深度4~5cm。 4.施足底肥
每667m2施用农家肥 1500~2500kg、过 磷酸钙10~15kg、尿素3~5kg。也可选用高磷 型三元或二元复合肥, 施入量20~25 kg/667m2。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一、播前准备
(二)种子准备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 (1)晒种
播前将种子摊开在日光下晾晒 3~4d,以利提高发芽率和杀死附着 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晒种后精选种子, 除去秕、碎、烂粒和杂质。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一、播前准备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播种技术
(一)播期 最佳春播期是连续4~5d内气温稳定 在10 ℃以上,5cm 地温稳定在8~ 10 ℃时。早播比晚播油葵好。 (二)播种
以机械点播或条播为主,采用 60+40cm的宽窄行或45cm等行距播 种。播深以4~5 cm 为宜,早播宜浅 3~4cm,晚播宜深4~5cm。播后将 种子和土壤压紧。
向日葵播种机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向日葵种植技术

第一节葵花的种植技术一、葵花的生长特性葵花是一种耐盐碱、喜光、抗旱的作物。
在国际上只有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中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生产,国内只有内蒙古、新疆和东北部分地区适宜种植。
据统计,中国的葵花种植面积为118万公顷,葵花籽产量为172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的葵花籽可占到全国葵花籽产量的36.9%。
另外,内蒙古洁净的自然环境具备纯天然绿色食品的生产条件。
二、轮作选地备耕(一)轮作向日葵连作会使土壤养分特别是钾元素过度消耗,地力难以恢复。
向日葵病害如菌核病、锈病、褐斑病、霜霉病、叶枯病,以及葵螟、蛴螬、小地老虎等,都会因连作而为害加剧。
(二)选地葵花具有抗旱耐碱的特性,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种植,但盐碱过重的地块不宜种植。
向日葵杂交种应种植于较好耕地上,产量、品质尤其明显,产出比大,收入颇丰,有条件的农户尽可能地利用好地种植为宜。
(三)整地葵花为深根系作物,因此种植葵花的地应在秋季用大中型拖拉机深耕,深度要达到30厘米左右,浇好秋水。
三、播种(一) 品种食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常规种,三道眉、星火花葵、星火黑大片和美二花葵等;杂交种,进口迪卡牌DK119、国产DK119以及RH118、RH3148、RH3708、RH3138、美葵138等。
油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S33(澳33)、S47、G101、Kws303、kws203、康地102等。
(二)播种期葵花一般在10厘米土层温度连续5天达到8—10摄氏度时即可播种。
一般我区常规品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
杂交品种生育期大于105天一般播期为5月10日左右;生育期小于105天一般播期为5月下旬。
(三)播种方法葵花种植以单种为好,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但也可以在地埂及沟沿上种植。
播种一般采用玉米点播器点播,也可用锄头开沟或铲子点播,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
(四)种植密度1、常规品种:采用大小行种植,覆膜种植大行3尺,小行2尺,株距1.2尺,亩留苗2000株;不覆膜大行距2.8尺,小行距1.4尺,株距1.3,亩留苗2198株。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3 0 0 0~5 0 0 0k g 、磷 酸 二铵 2 5~3 0 k g 、
硫 酸 钾 8~l 0 k g ,撒 施 后 深 耕 ,深 度 水造 墒后 播种 。
培 浇 。 达 到 2 0 ~ 2 5 c 1 T I ; 如 果 土 壤 墒 情 差 , 需 可 ,注 意 不 要 伤 到 花 柱 。 时 间应 从 花 盘 盛 开 时 进
行 , 每隔 1 ~2 d进 行 1次 ,连 续 2~3 d即 可 ,每
次授 粉在 早晨 露水 干后 至上 午 1 1 :0 0前 效果 最好 。
4 病 虫 害防治
2 种 植 技 术
2 . 1 适 时播 种 。春 播 品种 : 当气 温 稳
稳 定 通 过 8℃ 时 ,适 合 播 种 ; 可 选 择
~
土踏 实 。土壤 墒情 差 时 ,可采 用 开沟 后 点水 播种 的
方法 。
5年轮 作 ,能有 效 抑 制病 害 的 发生 ;化 学 防治 使
用杀 菌剂 有 多菌灵 、 百菌清 、烯 唑醇等 ,可 轮换 用
药 ,使用农 药 期 间注 意 安全 间隔期 。
5 适 时收获
2 . 3 合理密植 。开沟点播每亩用种 量 0 . 5~1 k g , 条播 每 亩 用 种 量 1 . 5~2 k g 。种 植 密 度 ,行 距 6 O
3 . 4 整 枝 打 杈 。有 些 油 葵 品种 生长 前 期 ,茎 秆 下
部 叶腋 处会 发 出分枝 ,可 形成 花 盘 ,但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防止 营
养 分 散 ,影 响产 量 , 也 要及 时 打 掉 ;对 于 过 度 繁 茂 、老黄 叶 、病 斑 叶发 生 的也应 打掉 , 以利于通 风
适宜宁南山区种植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及栽培技术

南 山区清水河流域向 日葵主产区示范推广种植。
现将适宜种植的 5 个丰产性好、 抗逆性 强的优 良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植食用向日葵为主 。目前年种植面积 1 h 左 万 m。 右 , 产 向 日葵 籽 2 5万 t 右 , 要 销 往外 地 , 年 . 左 主 是当地农 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由于缺乏优 良品种, 生产上多采用种植时间较长的地方农家 品种, 如七月黄等 地方农家品种分枝多 , 产量低、 粒色杂乱、 大小不一, 混杂退化 , 商品性降低 , 严重 制约着向 日葵生产的发展 。20 年以来 , 00 为了提
维普资讯
・
1 2・ 8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抗 霜霉 病 、 病 。 锈
1 2 美葵 7 5 . 6C
早期 萎蔫 , 花盘 小 、 籽粒差 , 量 品质下 降 。 产 尤其 是
美 国中熟食用向 日 葵杂交种。 生育期 l 0 ld左 右, 出苗整齐一致 , 茎杆粗壮 , 株高 10m 左右, 5c
2 4 药剂防治 . 发现发病 中心时 , 及时打药预防。 苗床在葡匐 茎 开 始伸 长 时进 行 喷 药保 护 , 一般 喷 药 3 4次 。 ~ 定植前 1周 左右 , 在苗 床 喷 1 送嫁 药 , 移草莓 次 再 苗定植, 可减少防治面积和传播的速度 。 保护地发 病 初 期 喷洒 15 三 唑酮 可 湿 性 粉剂 15 0倍 液 . 0 或 3 特富灵可湿性粉剂 WP o  ̄2oo , 0 15o o 倍 4 福 星 乳 油 80倍 液 ,0 醚 甲环 唑 胛 ( 0 0 l% 世 高)6m 5  ̄3 0 6 7 0 -0g分放在棚温 4 处用香或卷 ~5 烟点燃 , 发烟时闭棚熏蒸 , 日起采收前 7 次 d停止 用药。注意交替用药 , 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喷 药液要均匀, 药液量要喷足、 棚架上也要喷到 , 提
无公害农产品油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研究与实践无公害农产品油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刘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玛纳斯县玛纳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32200)【摘要】经过笔者多年的生产试验示范,研究探索出无公害农产品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
【关键词】农产品;油用向日葵;栽培技术[Abstract] After many years'production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author,the research explored pollution- 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nflowe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sunflower;cultivation techniquesi栽培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1.1播前准备i.i.i选地油用向日葵对前作要求不甚严格,除 甜菜等深根系作物外,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等均是 油葵良好的前作。
它不宜连作,避免迎茬,不宜在盐 碱较高及长期积水的地块上种植,前作有菌核病的 豆类地不宜种植。
1.1.2整地结合施基肥一般秋翻地,施足基肥,每施腐熟的有机肥1.5~2t/亩磷酸二铵10~15kg/亩,硫酸钾肥5kg/亩,尿素5/亩,几种肥料混合均勻 撒施在土壤里。
1丄3 土壤封闭处理在向日葵播种的前一天,用 48%氟乐灵乳油150~200ml/亩,或50%乙草胺250 ml/亩,或金都尔80~100 ml/亩,若地下害虫发生严 重的地块,应将40%辛硫磷乳油与80%敌敌畏乳油 各100ml,兑水30kg混合均勻喷雾,这样既可以防除杂草,又可以防除地下害虫。
然后及时耙耱,以防药效挥发。
耙耱后使土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等六字标准。
1.1.4选择优良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 的杂交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9年 F 1在 2 0 6 0 9年 辽 宁省杂粮 备 案 品种
产量 比较 试 验 中 , 宁省 农 业科 学 院试 验点 比对 辽
照 ( 5 7 . 7 k/ 6 m ) 1 . 4 ; 庄 河 农 F 1 3 4 g6 7 增 3 4 % 在 2
9d 。耐旱、 耐瘠薄 , 适应性广。 3 产 量 表 现
20 0 7年 油葵新 组 合测 交 产 比试 验 中 ,6 F 1在
9 6份 参试 品种 中籽实 产量列 第 1 , 位 单产 2 14 3.7 k/ 6 m , 对 照 F 1( 1 . 8 k / 6 m )高 g6 7 比 5 2 1 5 g67
杂 粮 物 21 00 R i 0 s 厶 u’ o 6 :o 。 0 e 3 4 an F d Cr D ul ( ) 4 0~ 1 :
.
,
文章 编 号 : 0 3— 83 2 1 ) 6— 4 0— 2 1 0 4 0 ( 0 0 0 0 0 0
油 用 型 向 日葵 杂 交 种 F 1 育 及 栽 培技 术 6选
刘金 刚 , 王德 兴 , 良基 , 恩 玉 , 崔 孙 宋殿 秀
( 宁 省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研 究 所 , 宁 沈 阳 辽 辽 I0 6 ) 1 1 1
摘 要 :6 是 辽 宁 省 农 业科 学 院 作 物 研 究 所 向 日葵 研 究 室 利 用 从 意 大 利 引 进 雄 性 不 育 系 5 A F1 5
中 , 试 点 中 4 个 试 验 点 表 现 增 产 , 均 产 量 5个 平 2 . 1k/ 6 m , 2 6 g6参试 品 种 中籽 实 产 量 列 第 3位 , 产 2 0 3 单 2.2
k/6 m , g 6 7 比对照 种 F 1 2 8 4 g 6 7 增 产 5 (0 .4k / 6 m ) 5 7 。籽 实含 油率 4 . % , .% 45 比对 照种 F 1 4 . 5 (3 5 %) 提高 1 0 。 .%
为母 本和 自选恢 复 系 15 0 R为 父本 于 2 0 0 7年冬 季在 海 南组 配的 中早 熟 油用 型 向 日葵 杂 交种 。
20 0 9年 F 1在 辽 宁省 杂粮备 案 品种产量 比较试 验 中 , 6 5个试 点 中 4个试验 点表现 增 产 , 平均 产 量 2 0 6 g6 7 比对 照增产 6 6 % 。该 品种 抗病 耐旱 , 应 性 强 , 辽 宁各 地 可 一季 种 2 . 1k / 6 m , .0 适 在
粗 2 6e 舌状 花橙 黄色 , . m; 株高 2 0e 花 盘直 径 1 m,
两年 产 比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6 F 1平 均 单 产
2 5 9 g6 7 比 对 照 种 F 1( 1 . 1 g 2 .0 k/ 6 m , 5 20 O k/
6 7 平 均增 产 7 5 % , 实 含 油 率 4 . 5 , 6m ) .6 籽 38%
比对 照提 高 10 % 。 .5 20 0 8年 生 产 示 范 试 验 中 , 6 F 1籽 实 产 量
室利用从 意 大利 引进 雄 性 不 育 系 5 A 为母 本 和 5
自选 恢 复 系 15 0 R为 父 本 于 2 0 0 7年 冬 季 在海 南 组 配 的中早熟油 用 型 向 日葵 杂 交种 。在 2 0 0 7年 油葵 产 量 比较 试 验 中 籽 实 产 量 达 2 1 4 g 3 . 7k/ 6 7 比对 照 F 1 2 1 5 g 6 7 高 9 4 , 6m , 5 ( 1 . 8k / 6 m ) .%
2 7 6 k / 6 m ,比 对 照 F 1( 0 .7 k/ 1. 1 g67 5 2 4 1 g 67 增产 6 3 。 6m ) .%
2 品 种特 征 特 性
F 1 中早熟油 用型 向 日葵 杂交 种 。该 杂 交 6 为
种根 系发 达 , 秆 坚 韧 , 体 整 齐 一 致 , 性 稳 茎 群 孕
k/ 6 m , g6 7 比对 照种 F 1 2 8 4 g 6 7 平 均 5 ( 0 .4k / 6 m ) 增产 5 7 % , 实 含 油 率 4 . % , . 籽 45 比对 照 提 高 10 , 脂 产 量 9 . 4 k / 6 m , .% 油 8 0 g 6 7 比对 照 增 产 8 1 % 。生产 示范试 验 中籽实 产量达 2 4 1 g .3 2.1 / k 6 7 比对 照 ( 1 .3k/ 6 m ) 6 3 。F 1 6m , 2 0 8 g 6 7 高 . % 6 在 20 0 9年 辽 宁 省 杂 粮 备 案 品 种 产 量 比较 试 验
9 4 , 异 达 到 极 显 著 水 平 。 籽 实 含 油 率 .% 差 4 .% , 3 2 比对 照种 F 1 4 . % ) 高 1 1 。 5 (2 1 提 .%
20 0 8年 油葵 新 组 合 产 比试 验 中, 6 F 1在 1 2 2
含 油率 4 . % , 32 比对 照高 1 1 , 现 优 异 。在 .% 表 20 0 8年 的产量 比较试 验 中 ,6 平 均 单产 2 0 3 F1 2 .2
植 , 辽西 、 南等 热量 充足的 地 区夏播 复种 。 在 辽
关 键 词 : 用 型 向 日葵 ;6 ; 育 油 F1选 中 图 分 类 号 :5 5 5 3 2 ¥ 6 . 0 . 文献标 识码 : B
l 品种 来 源 及 选 育 经 过
F 1是辽 宁省农 业科学 院作 物所 向 日葵 研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