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虫乙酯,小虫药中未来独大的品种!

 螺虫乙酯,小虫药中未来独大的品种!
 螺虫乙酯,小虫药中未来独大的品种!

Bayer公司杀虫剂新品种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以商品名Movento上市。Bayer公司表示相信,Movento的上市将进一步加强其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领导地位,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它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

2007年10月,拜耳(Bayer)公司在英国格拉斯哥植保会议上介绍了螺虫乙酯。2007年底,螺虫乙酯在突尼斯获准在全球的首个登记,2008年进入突尼斯市场。2010年,螺虫乙酯进入中国市场。

螺虫乙酯的全球销量

市场主要的产品有

专利状况

化合物专利ZL97198554.5即将于2017年7月23日到期,而公司的另一项保护该化合物顺式结构以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方法的专利ZL03821634.5,保护期将持续至2023年7月1日。该专利是关于螺虫乙酯顺反异构体混合物的专利。而其真正发挥杀虫活性的顺式异构体的专利将于2023年期满,换句话说国内原药真正供应要到2023年。特别是在复配制剂方面,例如陕西美邦农

药有限公司(螺虫乙酯+沙蚕毒素类)、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螺虫乙酯+螺螨酯)等已经提前布局。

螺虫乙酯的国内登记

未来国内的登记方向

根据国内的实验申请分析未来果内主要的登记方向除了单剂是重头戏之外,复配制剂也是重点方向,其中复配阿维菌素、噻虫啉、噻虫嗪应该是市场的热点;毒死蜱、吡虫啉的复配是会受到专利的影响,证件的登记需要一些周折。

国内的应用

在国内主要应用在梨木虱、蓟马、盲蝽象等。

抗性状况

目前我国北方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已对螺虫乙酯产生中等水平抗性;而南方已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螺虫乙酯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存在交互抗性,从而导致螺虫乙酯对某些害虫的防效不及预期。

螺虫乙酯对成虫、幼虫、若虫和卵有效,有以下特点:

1. 对于成虫、幼虫、若虫,螺虫乙酯必须先被植物叶片吸收,再分布,然后被害虫吸入体内起效,所以螺虫乙酯的吸收成为前提。

a)亩旺特因为是悬浮剂,植物的吸收是其弱点,所以要配合伴侣使用,并且对施药技术要求较高。

b)国内仿制品因为多数没有考虑吸收环节药效较差,有些制剂虽然表观指标非常好但有效成分并没有很好的被叶面吸入。

2.螺虫乙酯对于成虫毒性一般,但可以影响其产卵,即使产出,卵也不能正常发育。

3.对于卵,药物通过沾染卵壳而起效,这就要求施用的药物在植株上分布均匀。

其组合情况

阿维菌素+螺虫乙酯:防治白粉虱、蚜虫、蓟马绝对没问题

噻嗪酮/毒死蜱+螺虫乙酯:抵抗蚧壳虫,安全高效

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 Bayer公司杀虫剂新品种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近日获美国和加拿大核准,将于年内以商品名Movento上市。Bayer公司表示相信,Movento的上市将进一步加强其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领导地位,螺虫乙酯的中期潜在市场可望达到2亿欧元的年销售额。该杀虫剂计划于2008和2009年在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非洲、荷兰和奥地利陆续上市,未来市场将超过70个国家。螺虫乙酯已于去年在突尼斯完成全球首次登记。 特点: 新杀虫剂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化合物,与Bayer公司的杀虫杀螨剂螺螨酯(spirodiclofen)和螺甲螨酯(spiromesifen)属同类化合物。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唯一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其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 防治对象: 螺虫乙酯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可应用的主要作物包括,棉花、大豆、柑橘、热带果树、坚果、葡萄、啤酒花、土豆和蔬菜等。研究表明其对重要益虫如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制剂: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尚未有其他含量登记。 使用方法: 防治柑橘树介壳虫可使用22.4%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柑橘树红蜘蛛可使用22.4%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喷雾。 产品参数 【其它名】:Movento【英文名】:Spirotetramat【中文商品名称】:亩旺特【学名】:4-(乙氧基羰基氧基)-8-甲氧基-3-(2,5-二甲苯基)-1-氮杂螺[4,5]-癸-3-烯-2- 酮【CAS】:203313-25-1【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理化性质】:白色粉

螺虫乙酯

亩旺特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2009年研发的又一创新性杀虫剂,有效成分是螺虫乙脂,是一种高效内吸且双向传导的全新化合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合成过程中的乙酞辅酶A梭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的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死亡。 目录 1产品特点 2药效对比 3作用机制 4注意事项 英文名称:spirotetramat 中文商品名称:亩旺特 英文商品名称:Movento 登记证号:LS20091051 1产品特点编辑 亩旺特的特点概括为三大特点: 新一化学结构式新,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革命性独一无二的新型杀虫剂;奇一与典型的内吸性杀虫剂不同,除了可以在木质部运输外,还可以在作物韧皮部运输,达到双向内吸传导作用;特一毒性低,对环境和天敌安全。 据了解,该产品目前登记在柑桔上防治介壳虫。当前,广东肇庆、云浮等地柑桔树的老龄化逐年加剧,介壳虫发生日趋严重,且随着先正达的速扑杀等高毒对口药剂的退市,亩旺特有望迅速成为介壳虫 防治的主打药。试验数据显示,亩旺特是一类广谱性杀虫剂,除了对介壳虫的高效作用外,还同时对红蜘蛛、蚜虫(苹果绵蚜、桔蚜、桃蚜、根瘤蚜)、木虱、梨木虱、粉虱、蓟马(花蓟马、茶黄蓟马、烟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优秀的防效。以自粉虱的防治为例,因常规药剂的防效差,持效期短且对幼虫和卵都没效果,从而成了世界性难题。而亩旺特的上市,以其双向传导的独特方式,有望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好马还需配好鞍,良药仍需用对路。拜耳公司产品经理陆元丁强调,对亩旺特的使用,要立于早,在果树新梢新叶生长期效果最佳。施药后可同时防治介壳虫、害蟒、蚜虫、木虱等,一药多治,节省成本。同时,他还强调应与其他农药轮换使用,尽量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拜耳公司南区经理曹雁萍建议零售商们,对亩旺特这些新型杀虫剂的推广,应立足于教会农民朋友掌握科学的使用方法,而不应是简单的卖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优秀产品的效果,解决农民朋友遇到的病虫防治难题。 2药效对比编辑 在防治蚜虫、蓟马方面,药效和国产的吡蚜酮、啶虫脒功夫合剂、烯啶虫胺、邯科140等相当。所以,亩旺特建议在介壳虫防治为主。

防治害虫的25种常用杀虫剂

防治害虫的25种常用杀虫剂!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杀虫剂,其中噻虫嗪、螺虫乙酯、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乙基多杀菌素、联苯肼酯、氟吡呋喃酮属于比较新颖的杀虫剂。 1、噻虫嗪 新烟碱类农药,兼具胃毒及触杀作用。施药后,可被作物根或叶片较迅速地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喷雾、灌根和种子处理都可以,对蚜虫、飞虱、白粉虱、蓟马、黄条跳甲等有较好的防效。 2、呋虫胺

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用于防治粉虱和蓟马。 3、螺虫乙酯 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螨)剂,持效期较长。其作用机制为干扰害虫脂肪合成、阻断能量代谢。其内吸性较强,可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可有效防治番茄烟粉虱、柑橘树介壳虫、红蜘蛛、柑橘木虱等。 4、溴氰虫酰胺 内吸性杀虫剂,胃毒为主,兼具触杀。其作用机理新颖、杀虫谱广,可防治小菜蛾、蚜虫、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甜菜夜蛾、瓜绢螟、蓟马等害虫。 5、氟啶虫胺腈 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施药时应注意对植株叶背均匀喷雾。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和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6、氟吡呋喃酮

具有良好的内吸性、胃毒和触杀活性。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该产品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效,速效性较好。 7、乙基多杀菌素 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性。喷雾时应均匀周到,叶面、叶背、心叶及茄子花等部位均需着药。用于防治蓟马以及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也可用在豇豆上防治潜叶蝇和豆荚螟。 8、联苯肼酯 新型选择性杀螨剂。没有内吸性,为保证药效,喷药时应保证叶片两面及果实表面都均匀喷到。害螨接触药剂后,很快停止进食、运动和产卵。用于多种作物防治二斑叶螨、茶黄螨等植食性害螨。 9、甲维盐 胃毒和触杀作用,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可以防治鳞翅目害虫,高浓度甲维盐对于蓟马类有活性,对作物安全。 10、吡虫啉

螺螨酯、螺虫乙酯和乙螨唑三种长效杀螨剂

螺螨酯、螺虫乙酯和乙螨唑三种长效杀螨剂 (1)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的商品名称为亩旺特、亨得利,是一种新研发出来的杀虫杀螨剂。该药剂具有强内吸和渗透作用,在植物体内可上下传导,能有效防治叶片和树皮内外的害虫。该药剂防治谱广,不仅能杀虫,对害螨也有效,可以一次用药防治多种害虫和害螨,特别是对刺吸危害的蚜虫、叶蝉、木虱、白粉虱、蚧壳虫、枣瘿蚊、蓟马等害虫高效。毒性低,持效期长,田间控制害虫30天以上。 使用方法:防治苹果黄蚜、桃蚜、果树瘤蚜和梨二叉蚜。在蚜虫发生初期,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8000倍液均匀喷雾于枝叶,药后7天防治效果在95%以上。 防治梨木虱。在梨木虱若虫发生初期,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0~5000倍液均匀喷雾于枝叶,药后5天防治效果在96%以上,药后7天防治效果可达100%。 防治枣瘿蚊。在枣瘿蚊幼虫发生初期,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6000倍液均匀喷雾,药后3天防治效果在92%以上。 防治桑白蚧、日本龟蜡蚧、桃球蚧等蚧壳虫。在低龄幼虫期,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2500倍液均匀喷雾于枝干和叶片,药后10天防治效果在96%以上。注意事项:由于该药剂杀虫效果较慢,最好在害虫大发生期前使用,果树新梢新叶生长期效果最佳。

(2)乙螨唑 商品名来福禄、依杀螨,是一种新型杀螨剂。主要抑制螨卵胚胎形成以及从幼螨到成螨的蜕皮,对卵和幼螨高效,对成螨无效,但能使雌成螨不育,影响繁殖后代。 药剂效果不受低温影响,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田间控制害螨50天左右。杀螨谱广,可有效防治果树、花卉、蔬菜、棉花等作物上的所有害螨。 使用方法:①防治苹果、梨、桃等果树上的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在发生初期,用11%乙螨唑悬浮剂6000~7500倍液树冠均匀喷雾,防治效果在90%以上。 ②防治果树上的二斑叶螨(白蜘蛛),用110g/L乙螨唑悬浮剂5000倍液均匀喷雾,药后10天,防效93%以上。③防治柑桔红蜘蛛,在发生初期用110g/L

螺虫乙酯,小虫药中未来独大的品种!

Bayer公司杀虫剂新品种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以商品名Movento上市。Bayer公司表示相信,Movento的上市将进一步加强其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领导地位,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它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 2007年10月,拜耳(Bayer)公司在英国格拉斯哥植保会议上介绍了螺虫乙酯。2007年底,螺虫乙酯在突尼斯获准在全球的首个登记,2008年进入突尼斯市场。2010年,螺虫乙酯进入中国市场。 螺虫乙酯的全球销量 市场主要的产品有

专利状况 化合物专利ZL97198554.5即将于2017年7月23日到期,而公司的另一项保护该化合物顺式结构以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方法的专利ZL03821634.5,保护期将持续至2023年7月1日。该专利是关于螺虫乙酯顺反异构体混合物的专利。而其真正发挥杀虫活性的顺式异构体的专利将于2023年期满,换句话说国内原药真正供应要到2023年。特别是在复配制剂方面,例如陕西美邦农

药有限公司(螺虫乙酯+沙蚕毒素类)、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螺虫乙酯+螺螨酯)等已经提前布局。 螺虫乙酯的国内登记

未来国内的登记方向 根据国内的实验申请分析未来果内主要的登记方向除了单剂是重头戏之外,复配制剂也是重点方向,其中复配阿维菌素、噻虫啉、噻虫嗪应该是市场的热点;毒死蜱、吡虫啉的复配是会受到专利的影响,证件的登记需要一些周折。

国内的应用 在国内主要应用在梨木虱、蓟马、盲蝽象等。 抗性状况 目前我国北方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已对螺虫乙酯产生中等水平抗性;而南方已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螺虫乙酯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存在交互抗性,从而导致螺虫乙酯对某些害虫的防效不及预期。 螺虫乙酯对成虫、幼虫、若虫和卵有效,有以下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