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谷物加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和乳制品加工四个方面研究和梳理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应用,以促进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酶学技术;食品加工;谷物加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食品加工工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了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提升。
本质上讲,酶就是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主要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与其他催化剂相较,酶具有多重优点,如底物专一性强、反应条件缓和、反应效率高和副产品少等特点。
近年来,酶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支持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谷物加工研究领域谷物以及谷物加工是一种老牌的传统项目,长期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而酶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最大限度提高谷物加工的营业利润。
淀粉是谷物中重要的营养物质,新型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典型代表就是小麦,可以实现淀粉的分离,淀粉生产酒精的调浆、液化、糖化以及生料转化等[1]。
许多食品的研究者也抓住这一技术应用,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开发出膳食纤维等新兴保健产品。
膳食纤维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纤维物质构成,在生理调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膳食纤维的提取渠道较为广泛,但谷物仍就是其最主要的来源,最典型的就是抗性糊精。
抗性糊精就是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范畴,是由谷物淀粉加工而来的,并于2 0 1 2年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普通食品。
不同于谷物淀粉,抗性糊精是一种低分子纤维物质,其加工提炼也主要是通过酶制剂的降解,如α-淀粉酶、糖化酶、普鲁兰酶和转苷酶等[2]。
抗性糊精的质量和产量也会受酶制剂的影响。
二、果蔬加工研究领域果汁加工是果蔬加工复杂的环节。
果品中的植物细胞蕴含十分丰富的果胶类物质,由于其粘稠的特性,在榨汁、过滤和澄清等过程的难度都比较大。
而果胶酶的使用就会大大缓解这一问题,加速果肉中果胶的降解,使其黏度降低,进而提升榨汁的速度和质量。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讲义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讲义一、酶的简介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等特点。
它们在生物体内参与各种代谢过程,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加工领域,酶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改善食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开发新型食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决定了它们对底物的特异性和催化活性。
酶的作用条件相对温和,一般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就能发挥作用,这使得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领域1、淀粉加工在淀粉加工中,淀粉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α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糊精和低聚糖,β淀粉酶则可以进一步将糊精水解为麦芽糖。
通过控制酶的作用条件和时间,可以生产出不同甜度和黏度的淀粉糖产品。
此外,糖化酶还可以将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为葡萄糖的工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途径。
2、蛋白加工蛋白酶在蛋白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肉类嫩化过程中,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可以分解肌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肉质变得更加鲜嫩多汁。
在乳制品加工中,凝乳酶可以促使牛奶凝固,用于生产奶酪等产品。
另外,蛋白酶还可以用于水解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植物蛋白,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和营养价值的蛋白水解物。
3、果蔬加工在果蔬加工中,果胶酶是常用的酶类之一。
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物质,降低果蔬的黏度,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例如,在果汁生产中,使用果胶酶可以使果汁更加澄清透明,口感更加纯正。
此外,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果蔬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提高果蔬的软烂程度和消化吸收率。
4、酿造工业在酿造工业中,酶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在啤酒酿造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等可以用于糖化过程,将麦芽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可发酵性糖和氨基酸,为酵母的发酵提供营养物质。
在葡萄酒酿造中,果胶酶可以用于葡萄汁的澄清和浸渍,提高葡萄酒的品质。
5、食品保鲜酶在食品保鲜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酶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酶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在食品加工中,酶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加速食品的加工过程。
酶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1. 酶学基础知识酶学是研究酶的化学反应机理、结构、性质和功能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酶是生物体内一种特殊的大分子催化剂,它们能够使化学反应在生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速率和特异性。
酶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工业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酶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1 酶制剂的应用酶制剂是指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植物、动物中提取一定酶活力的复合制剂。
它们可以对食品进行催化作用,改变食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
常用的制剂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乳清蛋白酶等。
2.2 酶法提取酶法提取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可以从食品中提取一些重要的成分,例如蛋白质、淀粉、果胶等。
这种方法不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处理,且提取的过程比传统的方法更为简便、快速。
2.3 酶法改性酶法改性是指利用酶类对食品成分进行改变,使其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改性包括脱酸、酸解、酶解等,这些改性可以使食品更易于加工和消化吸收。
3.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食品加工中,酶学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酶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酶学将继续研究和应用新的酶类制剂,同时还将开展更多的酶法提取和酶法改性等方法的应用。
总之,酶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酶学的应用还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食品加工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酶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

酶用于乳品加工
❖ (1)干酪生产 ❖ 全世界生产干酪所耗牛奶达1亿多吨,占牛奶总产量的1/4。干
酪生产的第一步是将牛奶用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然后加凝乳酶水 解K-酪蛋白,在酸性条件下,钙离子使酪蛋白凝固,再经切块加热 压榨熟化而成。
❖ (2)分解乳糖 ❖ 牛奶中含有4.5%的乳糖。乳糖是一种缺乏甜味且溶解度很低
(4)水果蔬菜保藏
用葡萄糖氧化酶除去脱水蔬菜的糖分可防止贮藏过程 中发生褐变。瓶装桔汁贮藏时因氧化而使色香味变劣,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去氧即可保持果汁原有 的色香味。水果冷冻保藏时,由于果实自身的酶作用而 发酵变质,也可用葡萄糖氧化酶保鲜。
第十一页,课件共有13页
酶用于焙烤食品
面粉中添加α-淀粉酶可调节麦芽糖的生成量,使二氧 化碳产生和面团气体保持力相平衡。添加蛋白酶可促 进面筋软化,增加延伸性,减少揉面时间和动力,改 善发酵效果。用蛋白酶强化的面粉制通心粉制通心面 条,延伸性好,风味佳。用β-淀粉酶强化面粉可防止 糕点老化。糕点馅心常以淀粉为填料,添加β-淀粉酶 可以改善馅心风味。糕点制作使用转化酶可使蔗糖水
❖ (1)改善组织、嫩化肉类 ❖ 酶技术可以促使肉类嫩化。牛肉及其他质地较差的肉(如老动
物肉),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中的胶原蛋白质及弹性蛋白质含量高且 结构复杂。胶原蛋白质是纤维蛋白,同副键连接成为具有很强机械 强度的组成,这种交联键可分成耐热的和不耐热的两种。幼动物的 胶原蛋白中,不耐热交联键多,一经加热即行破裂,肉是得嫩;而 老动物的肉因耐热键多,烹煮时软化较难,因而肉质显得粗糙,难 以烹调,口感亦差。她他女鞋采用蛋白酶可以将肌肉结缔组织中胶 原蛋白分解,从而使肉质嫩化。作为嫩化剂的蛋白酶可以分为两类: 最常用的一类是植物蛋白酶,另一类是微生物蛋白酶。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1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对酶技术在谷物加工、果蔬加工以及肉类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分析,阐述了现阶段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主要应用范围,同时对酶技术在酶联免疫分析法与酶生物传感器法等食品检测方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酶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酶技术;食品加工;安全检测酶技术指在特定的反应容器内,利用特定微生物反应生成的酶亦或直接加入酶所形成的催化作用,完成组分转变的加工技术。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酶都是由安全生物以及可食用生物所产生,有利于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
酶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中,能够让加工过程向健康、安全、节能以及环保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1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1 酶技术在谷物加工中的应用我国谷物种类繁多,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农产品,同时也是食品加工行业中重要的原料。
谷物加工出现的时期较早,但是随着食品加工领域的不断发展,谷物加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明显提升。
因此,利用酶技术进一步对谷物进行加工处理以及整体开发,可以有效提升谷物加工行业的整体效益。
膳食纤维在食品营养物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多种纤维物质组成,能够促进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改善。
很多种食物里都存在能够加工成膳食纤维的物质,但是几乎所有的膳食纤维均是由谷物加工而来。
膳食纤维是具有较小热量的一种葡聚糖,其分子量较小,具有较大的水溶性。
谷物在加工成膳食纤维的过程中,需要将分子量较大、分子链较长的淀粉转化为分子量小、分子链短的膳食纤维,就要利用酶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在对淀粉的分子链进行水解过程中,可以应用到多种生物酶,如淀粉酶、转苷酶以及糖化酶等。
通过酶技术进行膳食纤维的加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加工的效率与质量。
1.2 酶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对于果蔬加工来讲,主要的产业是果汁的加工。
在果汁加工过程中,会将黏稠度较高的果胶类物质从植物细胞的空隙中释放,影响了果汁的过滤与澄清。
采用酶技术,用果胶酶对果胶进行短暂的作用,就可以把果汁中的果胶进行分解,让果汁的黏度显著降低,在增加了榨汁产量的同时也改善了澄清效率。
浅谈酶在果蔬加工与保鲜中的应用

烈反应,保持食物本身的色泽、香味 期加入果胶酶可使葡萄酒中的多酚类、 率达到 15 U/g 时果汁的出汁率最高;
和结构稳定,不影响果蔬外观、质地 花色苷溶出,使葡萄酒澄清速度加快; Novo Nordisk 公司研究发现,用粥化
和口味,不会导致腐败、破坏等问题 [3]。 SONG 等 [11] 发现在 110 ℃用果胶酶辅 酶处理的原料,如南瓜、山楂和胡萝
关键词:酶;果蔬;加工;保鲜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 果蔬加工中常用的几种酶的作用和机 他低分子纤维糊精降解纤维素和去除
展,酶工程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 安全无害的果蔬加工与保鲜技术被广 泛应用,优化了传统果蔬加工工艺,
制作简要论述。 2.1 果胶酶
果胶酶是一种能使果胶质解聚的
果实的细胞壁,细胞内容物在没有细 胞壁的支持保护后变得易于提取 。 [12] 吕一舟等 [13] 研究发现,用酶法去除板
果蔬加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在 助乙醇水溶液处理按标准煮熟的牡丹 卜等出汁率大大提升,产品的质量及
加工过程中通过用酶去除果蔬中影响 籽,可获得高出油率。
稳定性明显提升。
品质的物质,如淀粉、果胶和纤维素等, 2.2 纤维素酶
2.4 淀粉酶
同时还要注意保留果蔬材料当中的膳
纤 维 素 聚 合 度 高, 结 构 坚 硬, 能
食品科技
定性下降,影响整体感官。淀粉酶通 葡萄糖氧化酶能有效减缓果汁褐变, 晓燕等 [27] 在抑制酶促褐变的研究中发
过降解多糖物质,降低果蔬汁中的淀 延缓了花青素的降解。
Hale Waihona Puke 现,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手段能对马铃
粉含量,使果汁易于澄清,提高出汁 3.2 溶菌酶技术
薯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进行干扰,
酶学技术在食品加工与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May. 2020 CHINA FOOD SAFETY 173食品科技所谓酶技术就是在一定反应器中,将生物所产酶添加进食品中然后利用其催化作用,完成物质转化。
酶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极大的提升了反应速率。
1 食品加工中酶技术的应用1.1 食品加工的应用酶可以在淀粉和果汁等食品的加工中广泛应用,在食物的发酵中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肉中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单性蛋白质的含量极高且质地复杂,胶原蛋白是一种纤维蛋白,其不耐热交联键要比耐热交联键多,加热即可导致不耐热交联键破裂,让肉质显得嫩滑,但是质量较硬的肉中耐热键比较多,加热都不会破裂,吃起来口感非常差,而酶就可以作为这种肉类的添加剂,帮助质地很硬的肉类变得顺滑。
处理质地较硬肉的酶添加剂有两种,分别为植物蛋白酶和微生物蛋白酶,它可以将肉类肌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快速分解,让肉质变得顺滑柔嫩。
在食品加工中常常将酶涂抹在加工肉类上或者直接用酶液浸泡,酶技术对于肉类质地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酶不仅可以改善肉类质地,让它的营养更加丰富,还可以将食品的风味强化,使其口感更好[1]。
1.2 食品保鲜的应用氧气、微生物、温度这些都会让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改变,导致不能食用。
如今的产商、会用一些防腐剂和保鲜剂来进行食品的防护保存,但是这种添加剂一旦剂量过大就会导致食品的营养和风味流失,还有导致癌症的可能性。
现今,酶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保鲜技术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它可以为食品的加工、保存和运输保驾护航,选择不同的生物酶,让食品中不利于保鲜的酶的活性降低,以此来达到保鲜的目的。
如葡萄糖氧化酶以及溶菌酶均可以用于饮料和罐酶学技术在食品加工与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陈明兆 黄山科宏生物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酶技术的出现让食品加工更加绿色、高效以及安全,显著提升了食品工业水平。
酶技术在非常复杂的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今,大部分的食品工业开始广泛使用酶技术。
关键词:酶技术;食品加工;应用头食品的防腐保鲜。
食品加工技术中的生物酶应用

食品加工技术中的生物酶应用食品加工工业是指将农、林、牧、渔业生产出来的各种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
而食品加工技术中,生物酶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一个趋势。
生物酶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生物催化剂,它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提高产量、改善口感、促进新品种开发等方面来看,生物酶的应用已经成为食品加工技术中的必备元素。
一、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有许多作用,它可以分解复杂的物质,对食品进行改良,并且促进食品产生新的气味和口感。
生物酶的应用在食品工艺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改良食品口感人们对食品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酶的应用可以使食品在口感上得到升华。
例如,红烧肉中骨头中的髓液会让肉质更加鲜嫩可口,这就和骨髓中的胶原蛋白酶有着紧密的关系。
胶原蛋白酶会帮助肌肉纤维松弛,将肉食品的口感提高到极致。
2.促进新品种开发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出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生物酶的应用可以促进新品种的开发。
例如,以木质素酶作用于油菜籽中产生不同类型的葡萄糖和木糖,使油菜籽在提取油脂等方面更加高效,从而支撑了生物酶在油脂加工工业中的应用。
3.提高产量在食品加工中,糖化酶能够将淀粉质转化成可溶性的糖分,从而提高食品的产量和口感。
而且,针对一些难懂难溶化的纤维质,也可以通过利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将其降解成小分子,有利于再次选择性开发。
二、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任何一种食品都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酶制剂而得到改良。
1.面粉加工工业在面粉加工工业中,糖化酶和糖化酶复合制剂可以将淀粉质分解成可溶性糖分,便于人体吸收。
同时,为了增加面团层次感以及黏膜韧性,卢卡斯酶或硫酸锌可以通过避免氧化造成的黄变,让面包色泽如新。
2.肉制品工业在肉制品工业中,蛋白酶、盐酸酶以及胰蛋白酶等可以降解蛋白尘和肉类中的脂肪酸,使其更加细腻,同时具有良好的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内,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
酶工程包括自然酶的开发及应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多酶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酶传感器等。
酶是生物细胞产生的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它参与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
由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酶的应用不仅可增强产量,提高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降低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用其它方法难以得到的产品,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迅速发展。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酶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制药业、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该文主要介绍酶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
1 酶工程在用农产品开发生物活性肽方面的应用以前,人们认为氨基酸是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途径,随着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后,主要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比完全游离的氨基酸更易吸收利用。
这一发现,启发了科研工作者采用酶工程技术用蛋白质生产生物活性肽的新思路。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排列组合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
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且食用安全性高。
生物活性肽主要是通过酶法降解蛋白质而制得。
目前已从大豆蛋白、玉米蛋白、牛奶蛋白、水产蛋白的酶解物中制得一系列功能各异的生物活性肽。
1.1用大豆生产大豆多肽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后,分离、精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以3 ̄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
大豆肽的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相同,且含量丰富,平衡良好,更易被人体吸收。
大豆多肽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活化双歧杆菌等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易溶于水、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作为优良的保健食品素材。
目前酶水解法是生产大豆蛋白肽的主要方法。
大豆蛋白质疏水性较强,水解过程中产生疏水性多肽的机会也较多,由于疏水性多肽具有苦味,产物苦味明显。
随着水解度的增加,疏水性氨基酸(如亮氨酸、蛋氨酸)暴露越多,苦味也就越强。
而当水解度非常高时,苦味肽被继续水解成分子量很小的短肽或游离氨基酸,这时苦味又会减弱或消收稿日期:2008-03-12作者简介:杨淑芳(1956-),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
酶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杨淑芳(天津市农业信息中心,天津 300201)摘 要:酶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阐述了酶工程的概念及其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例;展望了酶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美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酶工程;农产品加工失。
在大豆多肽的生产中,目前应用于研究和生产中的酶有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复合酶等。
文献报道采用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处理,可以消除由于疏水性肽带来的苦味。
如李雄辉等人采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水解生产大豆肽,使大豆肽生成率达到62.9%,游离氨基酸含量小于总蛋白质量的8%,平均肽键长度5 ̄8,分子质量2000左右。
双酶水解工艺既缩短了酶解时间、提高了蛋白质水解度,又减轻了产品苦味。
周利亘、陈新峰等[2]采用双酶复合酶解、粉末活性炭脱色、超滤、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等工艺,得到了基本无苦涩味的高品质大豆多肽。
1.2用玉米生产玉米多肽玉米多肽主要来自玉米蛋白的水解产物,是由分子量很小但活性很高的短肽分子组成。
玉米多肽易消化、吸收,具有消除疲劳、抗高血压和醒酒的功能,可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
制备玉米多肽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酸碱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法和酶解法。
由于酸碱法对蛋白质损害严重,故其应用受到限制;微生物降解法对于菌种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目前酶法水解玉米蛋白成为制取玉米多肽的主要方法。
从酶解制取活性多肽的研究结果统计可知,通过选择不同的酶和控制不同酶解条件可释放出具有不同活性的多肽如玉米降压肽、谷氨酰胺活性肽、抗氧化肽、高F值低聚肽等。
酶解玉米蛋白对生产高营养、易于吸收、高附加值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特性的生物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酶解玉米蛋白制取玉米活性肽通常直接以玉米蛋白粉作为酶解底物。
水解蛋白酶种类繁多,其中碱性蛋白酶使用较为频繁,如金英姿等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玉米蛋白,研究了其水解玉米蛋白的最适作用条件,筛选出玉米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
刘萍等[3]在玉米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试验中对单一酶和复合酶进行比较,发现碱性蛋白酶单一水解玉米蛋白效果比复合酶好。
1.3用牛奶酪蛋白生产生物活性肽(1)酪蛋白磷酸肽。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牛奶中的某些多肽以及一些从牛奶蛋白水解而得到的多肽,具有某些生物活性,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酪蛋白磷酸肽是以牛奶酪蛋白为原料,经蛋白酶水解,再经分离纯化而得到,分子量为2000~4000,具有天然生理活性。
酪蛋白磷酸肽具有结合钙和促进钙吸收的功能,同时对金属元素如铁、锌、硒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制备酪蛋白磷酸肽通常采用的是具有较强专一性的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混合物)。
也有人探索了固定化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制备方法。
目前一般采用具有单一性的蛋白酶来水解酪蛋白制备酪蛋白磷酸肽。
广州轻工研究所生产的酪蛋白磷酸肽有效肽含量达85g/100mL以上,加工性能稳定,已在市场上推出。
(2)糖巨肽。
酪蛋白经凝乳酶处理制得糖巨肽。
糖巨肽具有抗病毒、活化双歧杆菌等功能。
1.4用水产蛋白生产降血压肽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是2l世纪人类重要的蛋白类食物及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我国目前的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总量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利用酶工程技术从海洋动物中分离活性肽,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
这些活性肽结构复杂多样,参与生物体的重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及应用价值。
利用酶工程技术从鱼、虾蛋白中酶解制取了降血压肽,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活性,从而起到降低血压作用。
如用金枪鱼蛋白制取的C8肽,用沙丁鱼蛋白制取的C11肽,用南极磷虾蛋白制取的C3肽。
另外,人们利用谷蛋白酶解制取了类吗啡肽,该肽具有镇痛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功能;利用卵蛋白酶解制取了具有提高免疫调节功能的卵白肽等。
2 酶工程新工艺在酿酒中的应用早期的啤酒主要以麦芽为原料,成本较高。
而现在广泛利用各种原料如大米、玉米、小麦、杂粮等作为辅料生产啤酒。
使用辅料量一般占30%左右,不少工厂高达40% ̄50%。
提高辅料比,可降低粮耗、降低成本;同时又能提高啤酒质量,使啤酒清淡爽口,但需要外源酶,这就促进了现代酶工程技术与传统啤酒酿造技术的结合。
陈廷登等人研究了以60%大米为辅助原料,通过添加酵母提取物作为补充氮源,用淀粉酶、糖化酶促进淀粉糊化、液化和糖化的高辅料啤酒酿造新工艺。
结果显示,该新工艺在保证啤酒质量的同时,又降低了啤酒酿造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这些辅料价值的实现,都和淀粉酶作用分不开。
辅料中的淀粉经过糊化后,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最终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五糖。
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麦芽糖,可用来生产高麦芽糖浆、高纯度麦芽糖,医用针剂麦芽糖,麦芽糖醇,麦芽糊精,啤酒等。
现代白酒和黄酒的生产,既要保持原酒的风味特色,又要提高出酒率、简化操作,这就需要传统生产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
目前,酶在这两种酒的生产应用中已经很广泛。
酿酒业中广泛应用的酶主要是糖化酶、液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酯化酶等,具有酶活力强、用量少、使用方便等优点,适量添加可提高出酒率和品质。
糖化酶、液化酶是白酒黄酒酿造中主要用酶,目前流行的生料酿酒和液化法黄酒酿造也主要是利用这两种酶直接将淀粉液化糊化糖化来代替蒸煮作用的原理,而通过酶的固定化技术将它们固定在载体上,效果更好。
3 酶工程在开发功能性低聚糖中的应用获得低聚糖的途径主要有: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化学合成、酶工程等。
以淀粉为原料生产低聚糖大部分采用生物工程中的酶工程来制备。
以淀粉为原料生产低聚糖类产品,是淀粉深加工的另一途径,也是利用淀粉生产甜味剂的新途径。
这是目前生产低聚糖的主要方法。
以淀粉为原料生产的低聚糖大至有:低聚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环葡聚糖、甘露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其生产方法及应用分述如下。
3.1低聚麦芽糖生产低聚麦芽糖是以淀粉为原料,再用低聚糖酶糖化,然后经脱色、脱盐、浓缩等精制工序,喷粉得到白色粉末低聚麦芽糖产品。
低聚麦芽糖有滋补营养性,是低甜度、低渗透压的新糖源。
它易被吸收,能延长供能、增强机体耐力,当人们长时间剧烈运动或用脑过度引起生理上一些不适的变化,服用后可以得到缓解。
它具有保湿性,可防止淀粉质食品老化。
由于它易被体内消化酶所分解吸收,故它是非功能性低聚糖。
3.2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是以淀粉为原料,先用α-淀粉酶液化,再用p-淀粉酶糖化,同时用葡萄糖苷转移酶将麦芽糖转化为异麦芽低聚糖,经脱色、脱盐、浓缩等精制工序而得。
低聚异麦芽糖耐酸耐热性极好,具有较好的保湿性,并能抑制蔗糖、葡萄糖的晶体形成,可防止淀粉质食品硬化和老化,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由于其属非发酵性物质,不会被微生物利用,除可延长食物的贮存期外,抗菌防龋性是其一大特点。
它与蔗糖共用时,能阻止蔗糖被变异链球菌作用而产生水不溶性的高分子葡聚糖,抑制蔗糖的蛀牙性。
异麦芽低聚糖中的潘糖对抑制牙垢形成也有明显的效果。
异麦芽低聚糖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内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
3.3低聚龙胆糖低聚龙胆糖是以淀粉为原料,先用淀粉酶液化,再用糖化酶糖化后,通过专用的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经脱色浓缩而得低聚龙胆糖浆。
低聚龙胆糖最具特色的是有柔和的提神苦味,苦味比柑桔皮所具有的柚皮苷苦味更丰富更微妙,且还会在口腔中滞留,用于糖果、饮料、冷饮中可使其甜味更纯。
它比蔗糖和麦芽糖浆的吸湿性强,可以保持各类食品中的水分,防止淀粉类食品的老化,延长货架期。
它是低热、低甜物质,难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因而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从而起到改善结肠状况的作用。
3.4环葡聚糖环葡聚糖可直接利用葡聚糖作原料,以葡萄糖转移酶转化成为环葡聚糖。
据日本有关资料报道,也可直接以淀粉为原料加入一种新近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葡聚糖水解酶和CI合成酶转化而得。
环葡聚糖是一种无色无味的低聚糖,具有优异的抗龋作用,只要在蔗糖中加入1% ̄4%的微量环葡聚糖即可显现。
这可能与环葡聚糖的结构有关,因为环葡聚糖能阻止蔗糖中的葡萄糖基转移,从而抑制了口腔细菌的繁殖,达到防龋作用。
环葡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直接加人糖果、口香糖、饮料、糕点等食品中,不会影响食品的原有风味和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