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城市建设或是被污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手段。
一、非耕地的定义和种类非耕地是指由于地形、地貌或者土地利用特点,不适宜进行耕作的土地,主要包括石质地、湿地、林地、荒地等,这些土地一般难以开垦和利用,成为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焦点。
二、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意义1. 保护土地资源:通过修复非耕地,使之成为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避免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和破坏,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生态修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保持能力,为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 生态效益: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能够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源,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4. 资源利用: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为人畜提供膳食、饲料和材料,对于资源的利用与经济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建设1. 土地调查:首先对于要进行修复和改良的非耕地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了解土地的类型、特点和植被覆盖情况,为后续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土地改良:根据土地调查的结果,对于土地进行适度的改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保持土地的湿润和肥沃。
3. 物种选择:根据土地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多年生植物,进行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组合。
4. 混播技术:采用多年生人工混播技术,将不同的植物在一定比例下进行混合播种,确保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5. 管护管理:对于已经建设好的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进行定期的管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四、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关键技术1. 物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生命力强的植物进行混播,确保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人工种草技术以及青贮技术

人工草地的建植及玉米青贮1、人工草地的优势 (2)2、草地的建植 (2)2.1 草种选择 (2)2.2 各种牧草的特性 (2)2.2.1 小黑麦 (2)2.2.2 多年生黑麦草 (3)2.2.3 一年生黑麦草 (3)2.2.4 紫花苜蓿 (3)2.2.5 紫花苕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 白三叶 (3)2.3 整地 (4)2.4 播种 (4)2.4.1 黑麦属播种技术 (4)2.4.2 豆科牧草播种技术 (5)2.5 田间管理 (6)2.6 利用技术 (8)2.6.4 禾本科牧草利用技术 (8)2.6.5 豆科牧草利用技术 (9)3、青贮池修建 (9)4、青贮的主要技术 (10)1、人工草地的优势为什么要建议大家种草?人工草地有以下几点优势:1、产量高:紫花苜蓿(亩产2000-5000公斤),三叶草(亩产3000公斤;2、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是高蛋白饲草,粗蛋白含量为20%,是玉米粗蛋白含量的5倍;3、适口性好;4、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草地的建植2.1 草种选择经过对大方县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调查了解,结合大方县气候类型,现选择小黑麦、紫花苕子、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六种草种进行种植,另外以玉米作为主要青贮原料。
2.2 各种牧草的特性2.2.1 小黑麦外部形态像小麦,耐瘠、耐旱、耐干热风和耐荫力强,在气候条件多变、水肥条件较差的高寒地区,能显示其稳产优势,产量高于小麦。
2.2.2 多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平均寿命4-5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年可刈割3-4次,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
2.2.3 一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是禾本科越年生草本植物,平均寿命1-2年。
一年生黑麦草与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极其相似,产量可5000-10000公斤/亩。
2.2.4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具有“牧草之王”的称号,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能根瘤固氮,农谚说:“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这正是对它固氮作用的最好描述;其草质好、适口性强、营养丰富、保持水土等特点;性喜干燥、温暖、多晴天、少雨天的气候和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土壤。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在文章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重点讨论了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特点、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需求、非耕地选择和准备、种子材料选择和搭配以及施肥与管理等内容。
最后在总结了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技术要点,为未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非耕地、种子材料、施肥、管理、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工混播草地技术是一种利用多种草本植物混合种植的方法,通过人为选择植物种子材料,进行混合播种,以达到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草地品质和增加生态效益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和破坏。
传统的耕地种植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非耕地上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的建立。
研究和推广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该技术的特点、需求以及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对社会、人类、科学等方面的重要性和意义。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在当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有效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有利于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植生袋柔性生态边坡植草技术方案

草坪常规人工播植技术一、根据草坪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草种。
草种大体可分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
暖季型草是指种植在温湿和温暖干旱、半干旱南部各地,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16~35℃,当温度在10℃以下时则出现休眠状态。
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暖季型草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狗芽根/百喜草/结缕草/黑麦草/高羊茅/假俭草、野牛草、和钝叶草。
冷季型草是指种植在北方冷湿和冷干旱、半干旱地,在5~25℃下最好的草坪草。
我国在草坪生产上常用的有7个草种,匍匐翦股颖、细弱翦股颖、草地早熟禾、早熟禾、细羊茅、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
其中最重要的是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
以及匍匐翦股颖(适合北方种植及建设绿地用)。
二、种植技术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种植草坪对土壤条件要求高,建植前要求土地非常平整,每667平方米内高度差在3~5厘米内。
粘重土壤或含沙量较高的土壤都必须进行改良,表土相对较硬的土壤上进行土松化,深度在0.5厘米左右,便于草成坪后到达好的效果。
整地的同时要施足底肥,有条件的地区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也可用化肥,一般每平方米用二铵5克,氯化钾5克。
2、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草坪生产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特别是在播种后到出苗的这一段时间里,表土(2~3厘米)既不能因水分消耗而干燥,又不能田间溃水,所以必须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
3、品种选择一般草坪在建坪时,应用不同的草种混合播种或用同一草种的不同品种混合播种有此可以草灌混播,而不提倡单独播种单一的品种。
4、种子处理播前要进行拌种或种子包衣,按以上比例用铲或用手,人工搅伴均匀(量大也可用搅伴机)注意不要加水,分次搅伴,搅伴好的种子存放不要超过1天。
拌种时必须按要求严格进行。
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区必须用种子量的0.2%的杀虫剂(0.2%杀毒矾或甲基立枯灵)5、播种时间及天气:暖季型草最佳时间是农历3月到11月一般提倡播种,11月至2月草种出芽缓慢不建议播植,播种前要看气预报最好播后2天内无大雨或瀑雨避免种子被雨冲刷流失。
人工草地建植中主要禾本科牧草播种技术

作物栽培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1期人工草地建植中主要禾本科牧草播种技术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刘振宇谢楠冯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禾本科牧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人工草地的主要建群草类。
提高禾本科牧草播种质量有助于提高人工草地的草产量和品质。
1播前处理1.1清选。
为提高种子纯净度,保证播种质量,必须清选种子。
可根据种子大小、形状、长度、比重、表面结构等物理特性差异,利用筛子、螺旋分离器、风力、水、清选机等设备进行清选。
1.2晒种。
为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应在播前3~5d选无风晴天在干燥向阳处把禾本科牧草种子摊开曝晒3~4d,种子厚度为5~6cm,每天翻动3〜4次,种子温度达到30°C~40°C。
1.3去芒。
长芒会造成种子缠绕成团而降低播种均匀度,播种前应先采用碾或去芒机进行去芒处理。
1.4消毒1.4.1禾草类牧草种子消毒方法。
①筛选和盐水清洗:可用20%~22%的盐水掏除禾草的麦角病。
②药物浸种:可用石灰水、福尔马林等药物浸种。
用1%石灰水浸种可防治禾草的根腐病、赤霉病、秆黑穗病、散黑穗病。
③温汤浸种或温冷浸种:播种前,用44C〜46C温水浸种3h,或先在冷水中浸种4~6h 后,再在50C~52C温水中浸种2〜5min,然后快速放入冷水中冷却,取岀晾干后播种。
可防治禾草散黑穗病。
1.4.2禾草病害与药剂拌种防治方法。
①锈病。
可选用种子质量0.2%的25%的粉锈宁或2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
②黑粉病。
可选用种子质量0.2%的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2%〜0.5%的40%拌种双、0.2%的50%多菌灵、0.2%的40%福美双、0.2%的75%五氯硝基苯。
③纹枯病。
可选用种子质量0.2%的33%的纹霉净可湿性粉剂(主要成分为三唑酮和多菌灵)或用种子质量0.1〜0.12%的25%三唑醇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
④霜霉病。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摘要:对非耕地进行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建植,主要是通过围栏、翻耕及封育等方式在非耕地上种植相关植物,从而提高草地的生产量,降低自然灾害对周围土地及生产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人工混播草地种植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对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进行总结。
关键词:非耕地建植;人工混播草地;建植技术一、人工混播草地概述(一)人工混播草地的概念人工混播草地,是指以人工的方式,将2种或是2种以上的草种进行混合种植的草坪。
混合草种一般包括主要草种和保护草种。
其中,保护草种是指发芽迅速、生长较快的草种,如多年生黑麦;保护草种的主要作用是为主要草种提供保护——遮阴的环境及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人工混播草地的特点(1)成坪速度快;(2)促进草坪寿命的延长;(3)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混播草地可适应差异较大的环境条件[1];(4)相较于单一品种的草地来说,混播草地具有更强的抗逆和抗病能力。
(三)人工混播草地的选种要求(1)选种时应综合考虑环境、土壤、品种间的竞争力以及对环境的养护、管理要求等,从而合理选择草种;(2)所选择草种的颜色应一致,从而确保混播草地的观赏性[2];(3)所选择的草种的叶片质地应确保相适应,如将高羊茅和早熟禾进行混播时,应选择质地较细的高羊茅和中等质地的早熟禾,这样才能避免草地显得粗糙;(4)应选择抗病性强、耐心性好的草种;(5)注意侵占性较强的草种,如多年生黑麦草与早熟禾进行混播时,其侵占性不超过20%,而当其与高羊茅进行混播时,其侵占性可高达50%。
二、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人工混播草地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用地,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人工混播草地数量在逐渐增加,其不仅能防风固沙,对生态环境友好,而且能缓解温室效应,调节小气候,具有良好的环保作用。
(一)草种的选择草种的选择是建植人工混播草地的第一步,在选择非耕地多年生草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草种应以多年生草为主,应采用至少2种以上的多年生草种进行混播;(2)一般选择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的草种,这类草种耐贫瘠、干旱,生物量大,并且在植被被破坏后恢复力快;(3)所选择草种的生物学特性应与非耕地地区自然条件相适应;(4)混播草种时,可选择不同的搭配方法,如多年生上繁草和下繁草进行搭配、豆科牧草与禾本科进行搭配;(5)优先选择抗逆、抗病能力较强的草种,并积极培育蓄水保土能力较好的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 ) 覆土—镇 压。 — 本规范规定 了黑土 滩人 工草地 建植 生态 型人 工 草地 的建 45 播种量 . .. 上繁草的播 种量 为 3 4 k/ m , 繁 0— 5g h 2 下 植 区域 、 草种选择 、 播种方 式 、 种期 、 播 播种 量 、 种深度 。 播 围栏 、 4 5 1 撤播 单播时 , 草为 l 一 5gh 2混播时 , l 1k/m ; 上繁草的播 种量 为 2  ̄ 0gh ' 0 3k/m , 鼠害控制 , 艺措施和建植后 的管护等技术 内容 。 农 本规范适 用于 土层厚度在 1 c 以下 、 5m 坡度小于 2 。 5 的黑土 下繁草为 8一lk / m l gh 2 滩退化草地 和坡度 大于 2 。 5 的黑土滩退化草地 上建植生 态型黑 452 条播 单播 时 , .. 上繁草的播种量为2  ̄ 0gh , 繁 0 3k d 下 草为 8—1k / m ; 0 gh 2混播 时 , 繁草的播 种量为 1 0 k/ a , 上 5—2 Sh 2 土滩人工 草地 。 下繁草为 6— k /m2 8gh o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播种期 播种适宜期为 5 . 月上旬—6 _月上旬 。 G 12 B 4 6 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4 7 播 种深度 播种 深度大粒 种子为 2— c 小 粒种子 0 5 . 3 m, . DB6 / 6 青海省灭治草地害鼠技术规程 3 T 14 lm, D 3 I3 1 c 按 B6 / '9 执行 。 D / 0 B 3 T3 天然草地改 良技术规范 6 9 48 基肥 用 化肥或牛羊粪做基肥 , . 施肥量按 D /'0 执 B6 1 3 3 6 DB6 / 9 3 T3 1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范
1 范 围
一
5 人工草地 的田间管理 51 围栏 人工草地建植后 , . 应及时对 其采用 围栏管护措施 , 围栏按 D 3 T躬7执行。 B6 / D / 4 B6 T6 。 3 7 黑土型” 退化草地等级划分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5 2 禁牧 人工草地建植第 1年 的生长季 和每年 的返青 期要 . 3 术语 和定 义 求绝对禁牧 。 D 3 T63执行 。 按 B6 / 0 生态型黑土滩人工草地 53 草地 鼠害控制 按 D / 执行。 . B6 T1 3 6 4 以水土保持 、 防风 固沙 、 涵养水 源为恢 复 目的 , 择适应 能 选 6 效 果检查 力强 、 易形成 草皮 、 水土保持 能力 强 的多年生草 种 , 过人 工措 通 61 检查内容及时问 播种时 检查 落种密度及均匀度 , . 苗齐后 施在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建植及 改 良的草地 , 义为生 态型黑 土 定 随机取 1 样方 5 个测 定出苗数 , 出苗率。当年 9 测算 月初随机 滩人工草地 。 取 5 l 样方 或 l 个 d m样段标记 固定 , 测定生长株数 , 2 第 年返 4 人 工草地 建檀技术 青时测定返青株数 , 出越冬率 。每年在 8 测算 月中下旬测定群落 4 1 建植 区域 建植 区域为土层厚度 在 1 c . 5 m以下 、 坡度小 于 结构及物种组成。 2。 5的黑土滩退化草地 和坡度大 于 2。 5的黑 土滩退 化草地。 实际播种种子数 = 4 2 草种选择 选择 适宜 高寒 草甸种 植生 长 的乡 土草 种 , . 主 要有 : 垂穗披碱草 、 麦宾草 、 青海草地 早熟禾 、 海扁茎早 熟禾 、 青 同德小花碱茅 、 罗草 、 梭 疏花针茅等 。 4 2 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要 求达 到 G 12规定 的三级 以 .. B6 4 越冬率 = ×0% lo 上标准 , 对带有长芒 的种子应进 行脱芒处理。 . 调 422 草种组合 草种组合遵循的原则, .. 上繁草和下繁草结 62 检查 方法 用 随机 取样法 测定草 地产量 、 查群 落结 构 及物 种组成 。测产 、 查草 地群 落结 构及物 种组成 均用 l × 调 m 合 , 型和根茎 型结 合。最适 组合 : 穗披 碱 草 +青海 草地 疏丛 垂 l m的样方 , 不少于 5次重复。 早 熟禾 +青海冷地早熟禾 +同德小花碱茅 。 63 检查标 准 要 求 出苗密度 大于 4O株/ z建植 第二年 8 . O m; 4 3 鼠害控制 按 D 3' 14执行 。 . B6 /" 6 1 0 44 农艺措施 农艺 措施 为 : 耕一 轻 耙一 施 肥一 撒 播 ( . 浅 条 月中旬 的植 被盖度 大于 5 % 。
S i j e l I a 吼 t J n— a ( i hi cdm n a adV t nr i e-ii ,106) Qn a A ae yo A i l n e r a S n sXn g80 1 g f m e ycs i n
Ab ta t Il s bi me ttc nq e a d ma a e n au e o c tp r f ilgas n n B a k— si — sr c :, eet l h n e h iu n g me tme sr fe oy e at ca rsl d i lc 1 a s n i i a ol b a h w r x o n e d te e tbih n ra- e u e o rs p ce . e sw n to te sw n i - e e c ee e p u d d a h s l me tae t s fgas s e is t ig me d, o i g t n a s h h o h h me t h s e igrt .h wig d ph.h e c -h obd e r g - e rd n o t la d s n w r eemie n te e dI ae te s n e t te fn e te fr id n go I o h t o e tc nr n o o ee d tr n o d i h s e ic t n I h ste i o r n udn inf a c oh r este d ga e rsln lc p cf ai .t a mp t t iigsg ic n et an s e rd d gasa d i Ba k—s i—b a h i o h a g i h n ol e c .
1 5 1 O1 ’
4 2卷 1 期
Vo . 142, .1 No
C ieeQn h i o ra o nm l n e r aySi cs hn s ig a Jun l f i a a dV ti r c n e A en e
生态 型 黑 土滩 人 工 草 地 建植 及 利 用技 术 规 范
施建军 , 董全 民, 马玉寿, 王彦龙 , 李世雄 , 丽, 盛 孙小弟 ( 青海省畜牧兽 医科学院, 西宁,10 6 80 1)
摘 要 : 范中详细阐述了生态型黑土滩人工草地 的建植技术 和管理措施 , 规 确定 了建植区域 、 所用草种 、 播种方式 、 播种期 、 播种量 、 播种深度 , 围栏 、 禁牧及 鼠害控制等方 面的内容 , 对黑土滩退化草地 的治理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生态 型黑 土滩 人工草地 ; 建植及利用 ; 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 :82 6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9 0 2 1 ) 1 0 50 1 375 (02 0 - 1 -1 0 0
黜 被建
D 3 '4 7 B6 /1 3 " D 3 r6 3 B6 r o
编结网围栏
行。
出率禁 苗=
x% 1 0 0
收稿 日期 :0 11 -3 2 1-12 ・基金项 目: 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项 目( 09 AO 1 0 ) 青海省科技厅项 目( 09一N- 0 )资助 20 B 5B 2 ; 20 52
T c nc lS e i c t n o t b ̄l n n n i z t n e h ia p cf a i fEsa l; e ta d Ut ia o i o n l i o oy eAri ca a sa d i a k .s i .b a h fEc tp t ilGr sl n Blc . ol e c f n
Ke r s y wo d :Ec tp a t ca g a sa d n lc — ol ・ b a h;E t bih n a d t i t n;T c n c l oy o r f il r sl n i B a k -s i - e c i i s l me a s t n w i , l l ̄ o e h ia seict n p cf a i 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