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
梅毒及其治疗用药

梅毒的治疗用药梅毒(syphilis)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性传播疾病。
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
晚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包括晚期良性梅毒、心血管和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等。
胎传梅毒又分为早期(出生后2年内发病)和晚期(出生2年后发病)。
梅毒的主要诊断方法是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梅毒的处理原则是,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早期梅毒经充分足量治疗,90%以上可以根治,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治疗后要经过足够时间的追踪观察。
对所有性伴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治疗梅毒的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类:青霉素是所有类型梅毒的首选和最有效治疗药物,梅毒螺旋体极少对青霉素耐药。
只有在青霉素过敏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其他抗生素。
各期梅毒的治疗需选择合适的青霉素剂型,早期梅毒和晚期树胶肿梅毒选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神经梅毒及心血管梅毒选用水剂青霉素G。
梅毒治疗后可发生吉海(jarisch-herxheimer)反应,又称疗后剧增反应,常发生于首剂抗梅毒药物治疗后数小时,并在24小时内消退。
全身反应似流感样,包括发热、怕冷、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骨骼痛、恶心、心悸等。
此反应常见于早期梅毒,反应时硬下疳可肿胀,二期梅毒疹可加重。
在晚期梅毒中发生率虽不高,但反应较严重,特别是在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患者中可危及生命。
为减轻此反应,可于治疗前口服泼尼松,一日30~40mg,分次给药,抗梅治疗后2~4 d逐渐停用。
此反应还可致妊娠期妇女早产或胎儿宫内窒息,应给予必要的医疗监护和处理,但不应就此不治疗或推迟治疗。
常用的为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及苄星青霉素。
四环素类()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治疗药物,对梅毒螺旋体的制动能力比青霉素小1000倍,其疗效不如青霉素。
因需要多次用药,患者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梅毒治疗“处方”大全

梅毒治疗“处方”大全(一)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1、青霉素疗法(1)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
(2)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10~15天,总量800万u~1200万u。
2、对青霉素过敏者(1)盐酸四环素500mg,4次/日,口服,连服15天。
(2)强力霉素100mg,2次/日,连服15天。
(二)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粘膜、骨骼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
1、青霉素(1)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共3次。
(2)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20天。
2、对青霉素过敏者(1)盐酸四环素500mg,4次/日,口服,连服30天。
(2)强力霉素100mg,2次/日,连服30天。
(三)心血管梅毒应住院治疗,如有心衰,首先治疗心衰,待心功能代偿时,从小剂量开始注射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G,首日10万u,1次/日,肌注。
第二日10万u,2次/日,肌注,第三日20万u,2次/日,肌注。
自第4日起按如下方案治疗(为避免吉海氏反应,可在青霉素注射前一天口服强的松20mg/次,1次/日,连续3天)。
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u/日,肌注,连续15天为一疗程,共两疗程,疗程间休药2周。
2、四环素500mg,4次/日,连服30天。
(四)神经梅毒应住院治疗,为避免治疗中产生吉海氏反应,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每次20mg,1次/日,连续3天。
1、水剂青霉素G,每天1200万u,静脉点滴(每4小时200万u),连续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天120万u,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每次0.5g,4次/日,共10~14天。
必要时再用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连续3周。
(五)妊娠梅毒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10天。
妊娠初3个月内,注射一疗程,妊娠末3个月注射一疗程。
2、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治疗,每次500mg,4次/日,早期悔毒连服15天,二期复发及晚期梅毒连服30天。
青霉素的作用和功效

青霉素的作用和功效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其主要作用和功效如下:
1. 治疗细菌感染: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气管炎、中耳炎、尿道炎等。
2. 预防风湿热:青霉素可以用于治疗链球菌感染,特别是对于患者易致风湿热的患者,能够有效预防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 预防梅毒:对于梅毒病人,青霉素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预防梅毒病情的恶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危险的病人,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青霉素可以用作预防性药物,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对于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不敏感,对于某些细菌的抗药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青霉素对于部分人群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且青霉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物,使用前请遵医嘱。
苄星青霉素的功能主治

苄星青霉素的功能主治一、苄星青霉素的概述苄星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呋喃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苄星青霉素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卓越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二、苄星青霉素的功能主治苄星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治疗呼吸道感染:–炎症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
–肺炎:包括普通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等。
2.治疗泌尿道感染:–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细菌性前列腺炎。
3.治疗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深部组织感染:如深部蜂窝织炎等。
–表皮组织感染:如疖、脓疱疮等。
–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蜂窝组织感染等。
4.治疗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
–普通细菌性关节炎。
5.治疗盆腔感染:–盆腔炎:包括急性和慢性阶段。
–阑尾炎。
6.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外耳道炎。
–鼻窦炎和扁桃体周围脓肿。
–阴道炎、附件炎和输卵管炎等妇科感染。
7.感染性疾病的预防:–阻止医院感染的传播。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三、苄星青霉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苄星青霉素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证明。
它可以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效控制感染的进展。
同时,苄星青霉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也比较强,可有效消灭细菌。
在使用苄星青霉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染类型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一般情况下,苄星青霉素使用安全,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如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此外,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可能的药物过敏反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四、苄星青霉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苄星青霉素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疗程。
•对于已知对苄星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该药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苄星青霉素。
•不同剂型的苄星青霉素可能有一定的差异,请按照医生开具的具体剂型进行使用。
多西环素片的作用功能主治

多西环素片的作用功能主治概述多西环素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其主要成分为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片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和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作用功能和主要应用。
作用功能多西环素片具有以下作用功能:1.抗菌作用:多西环素片能够抑制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一些厌氧菌。
它通过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抑制细菌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2.抗炎作用:多西环素片对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它可以干扰某些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3.免疫调节作用:多西环素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可以抑制一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迁移,调节免疫反应的程度,从而对免疫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治多西环素片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细菌感染:多西环素片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它可以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2.寄生虫感染:多西环素片也可以用于一些寄生虫感染疾病的治疗,如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等。
它可以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控制感染的发展。
3.炎症性皮肤病:多西环素片对一些炎症性皮肤病有治疗作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等病症。
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症状,促进病情的改善。
4.眼科感染:多西环素片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眼科感染,例如角膜炎、结膜炎等。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缓解眼部感染症状,恢复眼部健康。
5.免疫相关疾病:多西环素片还可以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它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疾病症状。
注意事项在使用多西环素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剂量:多西环素片的剂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调整,遵循医嘱使用。
不宜随意改变剂量,也不宜长期连续使用。
2.注意过敏反应:对多西环素或其他四环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青霉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与用量

青霉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与用量青霉素简介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早被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之一。
青霉素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的主要作用、功能、主治疾病及用量。
青霉素的作用与功能青霉素具有以下主要作用和功能: 1. 抗菌作用: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破裂,从而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2. 抗炎作用:青霉素能够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相关症状,如红肿、疼痛等。
3. 免疫调节作用:青霉素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青霉素的主治疗效青霉素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适用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上呼吸道感染•咽炎:青霉素可以有效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咽炎,缓解咽部症状,如咽喉疼痛、咳嗽等。
•扁桃体炎:青霉素可用于扁桃体炎的治疗,减轻扁桃体肿胀、痛苦等症状。
2.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青霉素是肺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可以有效杀灭导致肺炎的细菌,改善患者的症状。
•支气管炎:青霉素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用于支气管炎的治疗。
3. 皮肤软组织感染•疖/蜂窝疮:对于轻度的疖或蜂窝疮,青霉素可以通过口服给药,帮助抑制细菌的生长,促进伤口的修复。
•蜂窝组织化脓性炎:严重的蜂窝组织化脓性炎需要青霉素的静脉给药,以更好地控制感染。
4. 性传播疾病•梅毒: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可以杀灭梅毒螺旋体,并预防其传播给其他人。
青霉素的用量在使用青霉素时,应根据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用量和给药途径。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推荐用量:•成人:口服每次250-500毫克,每日3-4次;静脉注射每次1-2克,每日3-4次。
•儿童:口服每次20-40毫克/千克,每日3-4次;静脉注射每次25-50毫克/千克,每日3-4次。
在使用青霉素时,应遵医嘱准确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
梅毒的治疗方案

梅毒的治疗方案第1篇梅毒的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
我国卫生部门对梅毒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强梅毒防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原则1.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病程、年龄、性别、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3. 规范化治疗,遵循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梅毒诊断和治疗指南。
4.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措施。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苄星青霉素G 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2次。
二期梅毒:苄星青霉素G 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2)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潜伏期梅毒。
三期梅毒:苄星青霉素G 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潜伏期梅毒:苄星青霉素G 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1次。
2. 心理干预梅毒患者往往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需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梅毒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防护意识,降低复发风险。
四、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疾病传播。
2.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4. 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疗程。
5. 如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五、随访评估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病例。
本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具体治疗措施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医疗伦理,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治疗质量。
(完)第2篇梅毒的治疗方案一、引言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本方案旨在为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提供一套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梅毒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危害。
梅毒规范诊疗方案

梅毒规范诊疗方案一、治疗原则(一)及时治疗及早发现、及时正规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就应给予治疗。
(二)剂量足够,疗程规则不规范治疗可增加复发机会,促使晚期损害提前发生。
按照国家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足量、足疗程的规范治疗,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少药物剂量和疗程。
(三)追踪观察梅毒治疗后通常要经过2~3 年的追踪观察。
(四)性伴检查任何与梅毒患者发生性行为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因此,应对患者过去3个月内的所有性伴,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二、治疗方案(一)早期梅毒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及病程在 2 年以内的隐性梅毒。
苄星青霉素240 万U,分为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 1 次,共1~2 次;替代方案头孢曲松0.5g~1g,每日 1 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 日。
对青霉素过敏者,用多西环素100mg,每日 2 次,连服15 日。
(二)晚期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粘膜、骨骼梅毒,晚期隐性梅毒或不能确定病期的隐性梅毒。
苄星青霉素240 万U,分为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 1 次,共 3 次。
对青霉素过敏者服用多西环素100mg,每日 2 次,连服30 日。
(三)心血管梅毒如有心力衰竭,首先治疗心力衰竭,待心功能可代偿时,可注射青霉素,但从小剂量开始以避免发生吉海反应,造成病情加剧或死亡。
青霉素第 1 天10 万U,1 次肌内注射;第2 天10 万U,共 2 次肌内注射;第 3 天20 万U,共 2 次肌内注射;自第 4 天起按下列方案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80 万U/日,肌内注射,连续20 日为一疗程,共 2 个疗程(或更多),疗程间停药 2 周;或苄星青霉素240 万U,分为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 次,共 3 次。
注意:1.所有心血管梅毒均需排除神经梅毒,合并神经梅毒的心血管梅毒必须按神经梅毒治疗。
2. 对青霉素过敏者服用多西环素100mg,每日 2 次,连服30 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
2016-07-19T15:50:27.2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作者: 薄其安 赵静媛 江桂云 江浩 温琳 柳秀芝 宋淑
[导读] 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在对梅毒患者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均不显著。
黑龙江省鸡西市传染病院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在对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同一时间段内收治的梅毒患者
120例分为观察组
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转
阴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不显著,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在对梅毒患者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均
不显著,因此可将盐酸多西环素作为苄星青霉素的替代药物。
关键词:盐酸多西环素;苄星青霉素;梅毒;临床疗效
梅毒是一种由于苍白螺旋体导致的慢性系统性的传染类疾病,性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
思想的不断开放,梅毒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的提升。由于梅毒的特点,患者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关节损伤、全身梅毒疹等症状。同时
梅毒也会有着母婴传播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均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1]。因此目前对梅毒患者治疗方法的研究开始得到了很
多关注。青霉素类药物作为主力抗生素药物,在对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使用。但部分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无法通过苄星青霉
素等起到较好的应用
[2]。我院在对梅毒患者治疗时,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性病科收治的梅毒患者,患者数量为120例。所有患者已经使用其临床诊断标准确诊。男78
例,女
42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为41.23±5.06岁。随机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均为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为19-
64
岁,平均为41.03±4.59岁。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为41.23±5.57岁。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
资料,发现其差异不明显,
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本次研究中为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国药准字H20033291,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在治疗前加入
适量的灭菌注射水,制作成为混悬液并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
60-120单位,每3周注射一次。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多西环素
治疗,本次研究中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国药准字
H51021752,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次为患者提供150mg,每隔
12h
为患者进行1次的治疗,至少治疗10d。
1.3
疗效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本次研究中治疗效果需要使用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的手段进行评价,若为阴性表示转阴,取
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需要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转阴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对本次研究中的率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在对其检
验完成后可以使用率(
%)表示,若显示差异为(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转阴率96.66%和对照组患者转移率98.33%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
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66%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抗生素药物,苄星青霉素在对梅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以往的研究中显示,通过使用
苄星青霉素的手段能够对梅毒患者起到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但仍需注意的是,由于部分患者的特点,
会对青霉素类药物有着过敏的特点,因此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对于梅毒患者而言就显得更加重要。
盐酸多西环素为四环素类药物的衍生物,有着较强的抗菌效果,在病原体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盐酸
多西环素的抗菌效果往往较好
[4]。同时盐酸多西环素的穿透性较强,口服即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另外盐酸多西环素可以较好的渗入到脑
脊液中,对于出现了神经损伤的梅毒患者而言可以有着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是对梅毒患者治疗时较好的治疗药物
[5]。
而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在使用苄星青霉素以及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
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能够完全比拟苄星青霉素。同时盐酸多西环素的使用便捷,仅需口服既能起效,这是需要注射给药
的苄星青霉素无法比拟的。综上所述,可将盐酸多西环素作为苄星青霉素的替代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心声,付萍.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梅毒的临床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4,(4):230-232.
[2]
何勇.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59-60.
[3]
闫宁,陈斌,蒋辉丽等.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转归[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
,13(6):349-351.
[4]
冯维勇.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10):1280-1282.
[5]
顾莉莉,吴栋,高例梅等.水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疗效对比[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27
(
6):59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