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 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得分:

实验时间: 2010 年 05 月 05 日, 第 十 周, 周 三 , 第 5-8 节

实验者: 班级 材料0705 学号 200767025 姓名 童凌炜

同组者: 班级 材料0705 学号 200767007 姓名 车宏龙

实验地点: 综合楼 408

实验条件: 室内温度 ℃, 相对湿度 %, 室内气压

实验题目: 原子光谱实验

实验仪器:(注明规格和型号)

WGD-6光学多通道分析仪,GY-8型多组放光灯 实验仪器结构图如右所示:

实验目的:

1. 了解光谱的产生和一种现代光谱的测量方法。

2. 掌握测量里德伯常量的方法,并加深对氢光谱规律的理解。

3. 理解氮,氦,氖的光谱结构。

实验原理简述:

光谱的定义:光的频率成分和强度分布的关系图。它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牛顿在1704年就说过了如果要了解物质的内部情况,只要看其光谱就可以了。

光谱的测量:光谱是用光谱仪测量的。光谱仪的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和原理几乎一样,大都由3部分组成:光源,分光器和记录仪。

1885年,人们从光谱仪中观察到氢光谱线已经14条。同年,巴耳末在对这些线谱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1个经验公式,依此可以计算可见光区的谱线的波数

....5,4,3),1

21(41

22~

=-=

=

n n B λ

ν

式中,B=364.56是个常数。根据上式计算波长的数值在实验范围内预测到得数值完全一致,后人称上式为巴耳末式,从而将它所表达的一组线谱(均落在可见区域)成为巴耳末系。

1889年里德伯提出1个普遍方程:

)()(11

1

`2`2~

n T n T n n

R H -=⎥⎦⎤⎢⎣⎡-==

λν 这就是里德伯方程,氢的所有谱线都可以用这个方程表示,R H =4/B 称为里德伯常量,在此也是经验参数,式中,n=1,2,3…时,对于每个n 构成1个线系,例如:

n=1,n ‘

=2,3,4…,此光谱处于紫外区,1914年有莱曼发现称为莱曼系。

n=2,n ‘

=3,4, 5,6…此光谱线处于可见光区,称为巴尔末系(1885年),其中最著名的红色线

)3,3.656(`==n H λα是瑞典人埃格斯特朗在1853年首先测到的。

n=3,n ‘

=4,5,6,7…,光谱线处在红外区,1908年由帕刑发现的,称为帕刑系。

n=4,n ‘

=5,6,7,8…,光谱线处于红外区。1922年布拉发现的,称为布拉系。

从里德伯方程中可知,氢的任一谱线都可以表达为两个光谱项之差,氢光谱是各种光谱项差的综合。表面如此繁复的光谱线竟然由上式简单的表述出来。这是一项出色的成果,但这项经验之果为什么能与实验事实符合的如此之好,在30年后,这个谜由波尔把量子学说引入卢瑟福模原子核式模型得到揭晓,原子物理也从此展现新的篇章。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提出他的氢原子理论,其主要内容为:

1.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在每个状态中,原子的能量都是确定的,这些能量值叫做

能级。

2. 原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原子在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一个光子;在吸收

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如下图所示,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最典型的原子光谱。

用电激发氢放电管中的稀薄氢气,即可得到线状的氢原子光谱。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

...

3,2,1,1

8)(22204=•-=n n

h e n E εμ

式中,)1M m m e e +=μ称为约化质量,m e 为电子质量,M 为原子质量,氢原子的M m e ⁄=1836.5。

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发射的光子能量νh 为两能级间的能量差 )()(n E m E h -=ν (m >n ) 如以波数ν1~

=表示,则为下式

)1

1()()()()(22~

m

n R m T n T hc n E m E H -=-=-=

ν

式中,R H 为氢原子的里德伯常量;T(n)为氢原子的光谱项,它与氢能级E (n )是对应的。

由R H 可以得到氢原子各能级的能量

21)(n

ch

R n E H -= 式中,h=4.13567×10−15eV ∙s ;c =2.99792×108m ∙s −1

由能谱图示可知,从m ≥3到n =2的跃迁,光子波长位于可见光区,其光谱符合规律为

...5,4,3),121(

22~

=-=m m

R H ν

除氢原子外,量子物理揭示出其他类氢原子也有类似的光谱规律,原子发出的各种频率的光是重合在一起的,为了观察和测量原子光谱,必须将原子光谱的谱线分开。

最精确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光栅衍射,即使用光栅光谱仪。

在光栅光谱仪中,最常使用的是反射式闪耀光栅。如右图所示,锯齿形是

光栅刻痕形状。现在考虑相邻刻槽的相应点上反射 的光线。PQ 和P `Q `

以I 角入射的光线。QR 和Q `R `是以I ·角衍射的两条光线。 P QR 和P ·Q ·R ·

两条光线的光程差是b ((sin I +sin I `),其中b 是相邻刻槽间的距离,称为光栅常数。当光程差满足光栅方程

b(sin I +sin I `)=,...2,1,,±±=o κκλ

时,光强有一极大值,或者说将出现一条亮的光谱线。以相同入射角I 从入射的光,同一级衍射条纹(k )相同,不同波长(频率)的光将以不同的衍射角I `出射。从而将光谱线分开(称为色散)。同时,根据衍射角的不同,还可以计算出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