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廷斯基与英国犹太军团组建决策的形成_李国磊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 内特在《慕尼黑——悲剧的序 幕》一书中写道,“德国的征 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 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 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 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 素之一。
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谈谈 你的理由。
1937年—1939年,日本从 美国的进口物资总额,每年都在 2亿美元以上,其中军需品所占 份额,1937年为58%、1938 年为66%、1939年为81%。 ——孙军《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何以始终未向中国宣战?》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 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 卫帝独国立主自义由战与 争民:主英的法正采义取的 绥解靖放政的策战,争苏德…签…订全互世不界侵一犯切条国约家;一战切争民最族初划在分英为、 举法行、侵德略等战资争 本的主法义西国斯家阵之线 间与展举开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 朗反化法了西。斯侵——略摘的自《解中放国共战产争党:为太苏平德洋战战争争的爆宣言发》;(19太41年平1洋2月战) 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 1同.盟根形据成材中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浪潮》电影片段
“在历史上同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来都是战胜者。”——《乌合之众》
根据教材,整理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及扩张
国家 一战后初期
意大利
1919年,成立世界上第一 个 法西斯主义政党 。 1922年,建立法西斯政权。
日本
1921年,日本 军部 法西斯 运动开始。
经济危机后
1935年,意大利入侵 埃塞俄比亚 。 1931年,九一八事变。
“世界离法西斯只有5天?”

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历史

1948年立国世界犹太民族主义组织于1897年成立,积极从事建国行动.因为西方列强信奉的宗教与犹太教相近、对伊斯兰抱有敌意,加上国内的犹太移民极为富有、政商勾结严重,所以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列强支持犹太人的复国运动。

英国政府于1920年接受国联委治此地区,于 1948年撤军并交出委任权。

以色列立即于次日宣布建国,以本古里安为第一任总理,独立战争和移民以色列建国后,埃及和叙利亚等五国进攻以色列,阿以第一次战争爆发.犹太人虽人数较少,但借助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的军事支持,并且具备完善的国家组织,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双方宣布停火,并且划定了临时边界。

战争前后,高达71万的阿拉伯人逃离或被驱逐出这个新成立的犹太国家,导致的难民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另一方面,大量的犹太难民移民以色列,在一年内使以色列人口增加了一倍。

1950和1960年代此后,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一直无法得到改善,以色列于1955年针对埃及发动名为拉封事件的恐怖攻击,导致关系进一度恶化.1961年,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绑架,这让以色列国民大为振奋。

1967年5月,埃及一系列的挑衅使以色列向埃及发动攻击。

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凭借美国政府的军事力量,成功击败了阿拉伯国家。

1970年代和1980年代1970年早期,巴勒斯坦人向犹太人发动了数波袭击浪潮。

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中,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绑架杀害了数名以色列奥运代表团成员。

以色列用“天谴行动”还以颜色,其情报特务局暗杀了所有参与绑架行动的成员。

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在传统犹太节日赎罪日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但是未能收复领土。

1974年,埃及总统对以色列进行历史性访问,并在以色列国会发表演讲——这是以色列首次被阿拉伯邻国承认。

1981年,以色列空军炸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使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努力受挫。

1982年以色列趁机向内战多年的黎巴嫩发动攻击,期间间接导致了数千伊斯兰难民被屠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校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校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时说,当时雅典“穷人被富人奴役,全部土地都驾驭在少数人手中,全部贷款都是以人身自由作为担保的”,“一般雅典人对自己的地位日益不满,对自己的现状感到生气,他们只是想摆脱他们的主子”。

由此可知,当时雅典( ) A.民主政治面临严峻危机B.债务奴隶已经解放C.平民与贵族的冲突尖锐D.兼顾平民与贵族得益2.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见:“华夏之制,不行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

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

”下列哪一选项反映该官员的主见( )A.主见全盘汲取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C.留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见习俗遵循自身传统3.以班图文明为核心扩散,在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到公元前的最终几个世纪,在撤哈拉沙漠以南,除了原始森林、干旱草原和沙漠地带,几乎全部的地区都发展出了农业社会,非洲的古代文明也进化得更加多样和完整。

材料揭示出班图文明( ) A.是非洲文明的起源B.影响尼罗河流域文明的发展C.推动非洲的近代化D.推动了非洲文明的发展进程4.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阔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足够的养分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5.1791年12月,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起草的十条修正案通过,成为宪法的一部分。

其次条修正案规定:纪律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平安实属必需;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扰。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5)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最严重的的一次经济大危 机,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 以上。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 英法的绥靖政策
(1)含义:
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 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
还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 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 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 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雅尔塔协定》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2)内容: ⑤ 成立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
◇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 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 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卢森堡不战而亡 39天 征服法国
(1940.6.22)
◇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 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1940.7 空袭英国 1941.6 入侵苏联

2015-2016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课件

2015-2016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课件

助力通关 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各方的立场及其原因 (1)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英法之所以参战,主要是为了维护它们在 中东地区的利益,尤其是埃及政府要求驻守在苏伊士运河的英军撤 走,并于 1956年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2)以色列之所以参战是因为它一直把埃及作为自己在中东地区 的直接威胁。 (3)埃及进行战争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利益,扫清英法殖 民统治的残余。 (4)美苏要求英法停战,主要目的是排挤英法,扩大自己在中东 地区的势力,以便控制中东地区,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新的 隐患。
请分析: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 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军入侵埃及的原因是什 么。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埃及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中东地区 和国际社会有何影响。
【答案】 (1)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①原因: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 ②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3)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 出高潮;严重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而美苏开始走进中东角逐场。 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
【答案】 (1)由于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把原先许 诺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给了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受到鼓 舞,开始大量移居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的摩擦日益激烈。 (2)①内容:规定英国于 1948年 8月 1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 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②隐患: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 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3)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纠纷和重要文化遗 产归属等问题而引发民族矛盾。
预习交流 1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和影响如何?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后作业: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后作业: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1.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曾说“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不会忘记”。

造成“最黑暗”时期的原因是( )A.严重的经济困境B.突发的自然灾难C.纳粹的残酷迫害D.尖锐的民族矛盾2.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其标志是( )。

A.发动九一八事变B.发动二二六兵变C.广田弘毅上台组阁D.制定《国策基准》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据此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力滞后于社会需求D.世界各国的恶性竞争4.1933年,为了保证美国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方法与措施,美国国会通过了( )A.《紧急银行法》B.《联邦紧急救济法》C.《农业调整法》D.《全国工业复兴法》5.雅尔塔协定规定:“……苏联之租用旅順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南满铁路应设立一家苏中合办的公司…”这说明雅尔塔会议( )A.牺牲别国利益,是绥靖政策的继续B.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C.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D.美苏争夺中国,但维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6.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不同文明对话的决议,将2001年确定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

同年,联合国召开了第56届联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文明间进行对话的相关决议,努力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这些决议反映了()A.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动荡不安B.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C.各国间的政治冲突不断加剧D.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7.二战中,各国政府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建立战时经济体制,改组工业结构,采取更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手段,动员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为战争服务,实行强制的经济政策。

晴点书理历史答案选修三

晴点书理历史答案选修三

晴点书理历史答案选修三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思之窗】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引起哪些连锁反应?解题关键: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思路引领:三国同盟的盟主是德国,而德国不共戴天的死敌是法国。

由此不难看出三国同盟的矛头所向。

法国为了摆脱普法战争后的孤立处境,急欲寻找同盟者。

这就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

―答柔提小:N文F家~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义的两大军事集团。

随着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德国,英国放弃了传统外交政策,开始积极结盟。

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又签订了《英俄协定》,正式形成了协约国集团。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解题关键:从世界大战“为什么要打”和“为什么能打”两方面去理解。

思路分N可避码。

而一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会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刖激然,尺地讲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20 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影响到它们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或半狙民地,达物后和均术其础。

°答案提示: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必女的物及们N的角容前激列,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分力范团的而0H级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事集团。

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也界人牧术其础。

n2.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解题关键:巴尔干地区的民族成分和俄国同奥匈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思路引领: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十半岛的制造5口,以至酿成世界大战。

答案提示:巴尔干半岛上突,必然会给蓄意挑起战争的帝国土文人四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

课时2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解析版)-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课时2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解析版)-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课时2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1.下图是一幅题为《友谊链》的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战爆发前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该漫画描绘的是()A.欧洲国家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B.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C.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形D.一战主要参战国如何卷入战争的过程【答案】D【解析】根据漫画中并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以后,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等纷纷参与到战争中来,故D正确;漫画信息无法体现欧洲国家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排除A;漫画无法体现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排除B;漫画信息无法体现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复杂,排除C。

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即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是指一战前欧洲列强通过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形成的军事态势,是一种已经形成的客观形势,故A项排除;“经济上的竞争”并不是经济危机,排除B项;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排除D项。

3.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家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两大军事集团不断的发展,关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A.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B.1907年签订的协约意味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C.德奥缔结的“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D.俄奥矛盾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矛盾【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德奥缔结的“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1907年英俄签订的协约意味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英德矛盾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日期:2012-09-26 基 金 项 目 :江 苏 省 教 育 厅 高 等 学 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犹 太 人 与 英 国 的 对 外 战 争 ”(2012SJB770006) 作 者 简 介 :李 国 磊 ,男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人 文 学 院 世 界 史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
(Zion Mule Corps)———的核 心,其 精 神 领 袖 就 是 雅博廷 斯 基 和 约 瑟 夫 · 特 鲁 姆 佩 尔 道 (Joseph Trumpeldor)。② 作为一名犹太 复 国 主 义 者,特 鲁 姆佩尔道支持雅博廷斯基的犹太军团计划。为了 招募犹太志愿者,雅 博 廷 斯 基 利 用 演 讲 号 召 犹 太 人 组 建 一 支 战 斗 部 队,帮 助 英 国 解 放 巴 勒 斯 坦。 结 果 ,约 有 500 名 志 愿 者 进 行 了 登 记 。
74
对于一个 许 多 世 纪 以 来 一 直 不 能 进 行 自 卫 的 民 族 ,军 事 训 练 和 纪 律 具 有 特 殊 重 要 性 。 从 此 ,这 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在他 的 思 想 中 起 着 主 要 作 用。[3]418 这 种 认 识 也是他后来提出犹太军团计划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名犹太 复 国 主 义 者,雅 博 廷 斯 基 最 初 希望土耳其(即奥 斯 曼 土 耳 其 帝 国,下 同)允 许 犹 太人返回巴 勒 斯 坦 实 现 自 治。 但 是,当 他 遭 到 青 年土耳其党领导 人 拒 绝 后,他 坚 信,“土 耳 其 不 会 赋予犹 太 人 在 巴 勒 斯 坦 的 自 治 地 位 ”[4]17,“在 土 耳 其 的 统 治 下 ,巴 勒 斯 坦 不 可 能 有 阳 光 ,草 木 不 可 能生长。复兴巴勒斯坦唯一的希望就在于瓦解土 耳其帝国” 。 [5]202 这说明,土耳 其 领 导 人 的 拒 绝 令 雅博廷斯基对土耳其充满了失望和痛恨。这种痛 恨使得雅博廷斯 基 主 张,犹 太 人 应 该 通 过 武 装 斗 争 的 方 式 去 瓦 解 土 耳 其 帝 国 ,解 放 巴 勒 斯 坦 ,以 争 取真正的民族权利。1914 年 8 月,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爆发。10月底,土耳其宣 布 加 入 德 奥 同 盟 国 一 方 。 当 得 知 这 一 消 息 后 ,雅 博 廷 斯 基 主 张 “组 建 一 支 犹 太 军 团,站 在 协 约 国 一 方 进 行 作 战 ”[4]21,以 帮助它们解 放 巴 勒 斯 坦。 作 为 回 报,协 约 国 支 持 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设民族家园。在写给犹太 复国主义者 以 色 列 · 罗 索 夫 (Israel Rosov)的 信 中 ,雅 博 廷 斯 基 就 表 达 了 类 似 的 想 法 ——— “为 了 获 得 某 种 承 诺 ,现 在 我 一 直 在 想 ,去 组 建 一 支 (犹 太 ) 志愿部队帮助(英 法)解 放 巴 勒 斯 坦”[5]202。 总 之, 当土耳其加入德 奥 同 盟 国 一 方 后,雅 博 廷 斯 基 首 创性地提出 了 犹 太 军 团 计 划。 接 下 来,雅 博 廷 斯 基通过自 己 的 努 力 来 寻 找 犹 太 军 团 计 划 的 支 持 者 ,以 实 施 这 个 计 划 。
之后,雅博廷 斯 基 和 志 愿 者 代 表 们 向 英 国 驻 埃及当局高级军官马克斯维尔将军提交了他们的 犹太军 团 计 划。 但 是,马 克 斯 维 尔 将 军 回 答 道: “我没有听到关 于 进 攻 巴 勒 斯 坦 的 任 何 消 息 …… 同时,(英国)法律 也 不 允 许 外 国 士 兵 参 加 英 国 军 队 。 我 只 能 给 出 一 个 建 议 ——— 把 你 们 的 青 年 人 招 募成一支骡马运输部队到土耳其其他前线服役。 我只能做 到 这 些。”[6]19 这 个 回 答 说 明,英 国 驻 埃 及当局不同意组建一支犹太战斗部队到巴勒斯坦 服役。这不仅因 为 英 国 法 律 的 限 制,而 且 因 为 一 些英国军官具有反犹主义的偏见。在他们的印象 中 ,犹 太 人 要 么 是 贪 婪 的 商 人 ,要 么 是 懒 散 的 流 浪 者 。 因 此 ,他 们 不 相 信 犹 太 人 的 战 斗 能 力 ,只 好 建 议组建一支犹太运输部队。
李国磊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摘 要:尽管英国陆军部于1917年9月12日正式发布组建犹太军团的命令,可雅 博 廷 斯 基 的 游 说 工 作 早在1914年就开始了。在游说有关国家组建犹太军团的过程中,雅博廷斯基历尽困难和挫折。但是,凭借 顽 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他的犹太军团计 划。雅 博 廷 斯 基 的 犹 太 军 团 理 想 ,以 及 他 为 之 付 出 的 努 力 和 取 得 的 成 绩 ,在 现 代 犹 太 民 族 史 上 具 有 非 同 寻 常 的 意 义 。
关 键 词 :雅 博 廷 斯 基 ;锡 安 骡 马 队 ;犹 太 连 ;犹 太 军 团 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13)02-0074-06
弗 拉 基 米 尔 · 雅 博 廷 斯 基 (Vladimir Jabot- insky,1880—1940)是修正派犹太复国 主 义 ①的 创 始 人 与 思 想 家 ,出 生 在 俄 国 的 一 个 犹 太 家 庭 ,1920 年移居耶路撒冷,1921年当 选 为 犹 太 复 国 主 义 组 织执委会成员,1923 年 退 出 执 委 会,1925 年 当 选 为犹太复 国 主 义 者 修 正 联 盟 主 席。[1]164 他 在 二 三 十年代的理论著 述 奠 定 了 修 正 派 的 理 论 基 础,被 修正派公 认 为 思 想 导 师。[2]287 关 于 雅 博 廷 斯 基 与 修正 派 犹 太 复 国 主 义 的 关 系,国 内 已 有 所 研 究。② 除了对修正派犹 太 复 国 主 义 有 巨 大 的 贡 献 外,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 间,雅 博 廷 斯 基 在 组 建 犹 太 军 团方面还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据 笔 者 考 察,国 内 学 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犹太军团的研究几乎处 于空白状态,尚 未 有 专 门 的 著 作 和 论 文 问 世。 目 前 ,犹 太 军 团 在 一 些 著 作 中 即 使 有 所 涉 及 ,也 多 语 焉不详。③ 因此,笔者 写 成 此 文,尝 试 探 寻 第 一 次 大战期间雅博廷斯基在组建犹太军团中所发挥的
① 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也有著作译作“锡安主义”。国内学者 对 这 两 种 译 法 有 专 门 的 讨 论 ,如 李 平 民:《锡 安 主 义 与 犹 太 复 国 主 义 考 辩 》,《历 史 教 学 问 题 》2002 年 第 3 期 。
② 例如,1997年,云南大学王文章的硕士论文《论犹太复国主义修正 派 的 思 想 及 利 库 德 政 权 的 对 阿 政 策 》的 第 一 部 分 就 论 述 了 修 正派观点的起源———雅博廷斯基的思想。2009年,西北大学李志芬的博士论文《以色列民族构建研究》专门用了一 节 来 论 述 雅 博 廷 斯 基 与 修 正 派 犹 太 复 国 主 义 的 关 系 ,及 其 对 以 色 列 利 库 德 集 团 的 影 响 。
重要作用。
一 、雅 博 廷 斯 基 的 早 期 游 说 及 其 成 果
1903年4月16日,在 俄 国 的 基 什 尼 奥 夫,大 批犹太人在复活节早晨的大屠杀中丧生。这一事 件使得雅博廷斯 基 认 识 到,犹 太 人 在 俄 国 只 是 被 轻 视 的 外 来 者 ,他 们 的 人 身 安 全 没 有 保 障 ,犹 太 社 团应该建立自己的防卫力量。这种认识是雅博廷 斯基重视武装防卫思想的开端。在这种思想的支 配 下 ,他 在 敖 德 萨 组 织 了 一 个 防 卫 团 体 ,结 果 当 地 犹太人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恐怖的屠杀。这是雅博 廷斯基第一次组织犹太武装防卫力量。由于取得 预期的效果,雅博 廷 斯 基 更 加 相 信 军 事 武 装 的 重 要性。从重 视 武 装 防 卫 思 想 到 亲 自 组 织 防 卫 力 量,再 到 取 得 预 期 效 果,雅 博 廷 斯 基 渐 渐 认 识 到,
12月14日,雅博廷斯 基 来 到 亚 历 山 大,寻 找 犹太军团的 支 持 者。 当 时,由 于 土 耳 其 对 巴 勒 斯 坦犹太人实行驱 逐 政 策,大 量 的 犹 太 难 民 在 亚 历 山大登陆。这个 事 件 让 雅 博 廷 斯 基 坚 信:一 支 犹 太人 的 军 队,无 论 规 模 多 么 小,都 是 历 史 的 必 需; 无论建立多少农 业 居 住 区,如 果 没 有 一 支 犹 太 人 的部队,它们 就 都 是 没 有 防 御 力 的。 这 两 项 考 虑 促使他狂 热 地 坚 持 要 建 立 犹 太 军 团。[3]418 为 了 寻 找支持者,雅博廷 斯 基 参 加 了 一 个 负 责 难 民 工 作 的委员会并 很 快 成 为 其 精 神 支 柱。 当 时,犹 太 难 民的关系很 紧 张,冲 突 和 争 吵 经 常 出 现。 为 了 维 持秩序,雅博廷斯 基 在 难 民 营 组 织 了 一 支 自 治 警 察武装“诺丁”(Notrin)。这是雅博 廷 斯 基 第 二 次 组织犹太武装力 量。 后 来,这 些 “诺 丁”的 成 员 成 为现代第一支 犹 太 准 战 斗 部 队 ①———锡 安 骡 马 队
最 终 ,雅 博 廷 斯 基 拒 绝 参 加 锡 安 骡 马 队 ,决 定 重 返 欧 洲 寻 梦 ——— 由 协 约 国 直 接 组 建 一 支 犹 太 战 斗部队去解放巴勒斯坦。特鲁姆佩尔道等人则同 意接受马克斯维尔将军的建议。英国驻埃及当局 派 约 翰 · 亨 利 · 帕 特 森 (John Henry Patter- son)③中校具体负 责 锡 安 骡 马 队 的 招 募 工 作。 最
这一建议在犹太代表中引起了争议。雅博廷 斯基不同意把犹太 民 族 大 流 散 史 上 “第 一 支 真 正 的犹太部队”派到 其 他 战 线,更 不 能 接 受 “锡 安 骡 马队”这 个 名 字。 他 认 为 这 是 对 犹 太 人 的 侮 辱。[5]205特鲁姆佩尔道不同 意 这 个 态 度,他 非 常 清 楚后勤供应 对 于 战 争 的 重 要 性。 在 他 看 来,巴 勒 斯坦战线和土耳其其他战线没有本质区别 。[5]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