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早期低血糖的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早期低血糖的预防
涂敏娟,李先芳,潘运苏,陈倩
Prophylaxis of E arly H ypoglycemia for G DM N ewborns ∥TU Minj uan ,L I X ianf ang ,PA N Yunsu ,C H EN Qian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 DM )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0例G DM 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h 开始喂10%葡萄糖溶液,15~30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出生后30min 、2h 、6h 、12h 及24h 血糖值调整喂养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和频次,15~30ml/次。两组在喂葡萄糖溶液的同时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h 、6h 、12h 、24h 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出血后6h 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组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结论早期动态监测G DM 新生儿血糖并根据结果喂食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可有效改善G DM 新生儿低血糖状况。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早期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4152(2008)1720031202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湖北武汉,
430022)
涂敏娟(19622),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科研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005245)
收稿:2008201204;修回:200820422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 us ,GDM )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在妊娠中、晚期发生较多,发生率3%,近年有上升的趋势[122],其对母儿围产期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新生儿,可导致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低血糖等。有资料显示,正常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11%[325],GDM 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则更高。低血糖极易影响新生儿脑细胞代谢,导致智力低下等后遗症[6]。对于新生儿低血糖,预防比治疗重要,而早期的干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根据新生儿血糖水平,及时加喂相应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以改善GDM 新生儿低血糖状况,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在我院母婴同室病房实行剖宫产术的GDM 母亲所生新生儿。入选标准:①母亲患糖尿病,但分娩前已有效控制血糖;②单胎足月儿;③Ap gar 评分>8分;④无其他并发症及合并症。80例新生儿符合上述标准,其中男46例、女34例,胎龄37~41周,体重2500~4600g 。根据出生先后顺序,单数分为观察组,双数分为对照组各40例。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体重、出生后30min 血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 >0.05)。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 ①护理。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按难产儿常规护理,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②血糖监测。由研究者采用One Touch Profile 血糖仪(美国强生有限公司生产)、采血针、试纸,于新生儿出生后30min 、2h 、6h 、12h 及24h 足跟部采血检测
血糖浓度。将所测值换算成静脉全血糖值(实测值/
1.065)[3]。低于
2.2mmol/L 为新生儿低血糖[7]。③喂养。对照组实行常规GDM 新生儿喂养,即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1h 开始喂10%葡萄糖溶液,每次15~30ml ,每2小时1次。观察组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后30min 开始,根据出生后30min 、2h 、6h 、12h 及24h 血糖水平加喂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24例血糖值>2.2mmol/L 的新生儿,予口服10%葡萄糖溶液15~30ml ,每2小时1次;16例血糖值≤2.2mmol/L 的新生儿,予口服25%葡萄糖溶液15~30ml ,根据所测血糖值,适当增加监测血糖的频次和增加口服葡萄糖溶液的频次,至血糖值恢复至正常范围。1.2.2 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出生后30min 至24h 血糖值及出生后6h 低血糖发生率;②比较两组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t 检验和χ2检验。2 结果2.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段血糖值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段血糖值比较
mmol/L ,x
±s
组别例数30min
2h
6h
12h
24h
对照组
40 2.67±0.43 2.76±0.32 2.95±0.37 3.10±0.31 3.26±0.43观察组
40
2.54±0.67
3.18±0.72 3.69±0.91 3.95±0.61
4.45±0.82
注:两组比较,时间主效应、干预主效应,均P <0.05。
2.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h 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恢
复正常时间比较 见表2。
3 讨论
GDM 孕妇血糖高,大量葡萄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B 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多,发生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出生后葡萄糖来源突然中断而胰岛素水平仍然较高,易发生低血糖,在出生后
・13・护理学杂志2008年9月第23卷第17期(综合版)
数小时最易发生。另外,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糖原异
生和糖原分解减少,肝葡萄糖生成减少,使低血糖加重和时间延长。由于血糖是大脑细胞主要的能量来源,低血糖可以影响脑细胞能量代谢,导致新生儿远期脑损害,新生儿低血糖发生越早,血糖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永久性损害[8],影响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因此对于GDM 新生儿,测定新生儿血糖值及早发现低血糖并予以及时纠正对于减少脑损害非常重要。本研究显示,两组GDM 新生儿出生30min 血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而出生后2~24h 各时间段血糖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血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这是由于观察组在新生儿发生低血糖关键时间段(新生儿低血糖主要发生在出生后0~6h ,以0~2h 发生率最高[8])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针对性喂养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有效地改善新生儿反应性低血糖发生。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h 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
恢复正常时间比较组别例数
低血糖[例(%)]
血糖恢复正常时间
(h ,x
±s )
对照组4010(25.0) 4.2±2.3观察组40
2(5.0)
6.3±3.1统计量
χ2=6.2745
t ′=3.2769
P
0.0122
0.0016
新生儿血糖的维持,包括正确的母乳喂养、及时喂食葡萄糖溶液和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静脉途径给予葡萄糖液,受葡萄糖的用量、输入速度和新生儿缺氧、感染使葡萄糖清除力降低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高血糖。在张玉华等[9]的研究中静脉补充葡萄糖的34例低血糖新生儿中有6例发生高血糖。口服葡萄糖溶液是通过消化道吸收,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控制血糖变化,不容易引起高血糖。故本研究在深入了解新生儿糖代谢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
GDM 新生儿的血糖动态监测结果,探索24h 内最佳喂养方式,早期积极干预,减少了低血糖发生,表2显示,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P <0.01)。
本研究不足的是频繁采集新生儿足部血样,给新生儿带来疼痛和增加感染机会,也造成家属心理上惊恐,扩大了致新生儿损伤的影响,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故应用本方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①保持GDM 新生儿足跟采血部位清洁;取血标本前应严格消毒,防止局部感染。②注意保暖。③加强与GDM 新生儿母亲和家属的沟通;讲解监测血糖的必要性,取得其信任和合作,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1] 李大慈.妊娠期糖尿病[J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
(5):262.
[2] M ETZGER B E ,COUSTAN D R.Summary and reco 2
mmendation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Warkshop 2Con 2ference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The Organi 2zing Committee [J ].Diabetes Care ,1998,21(suppl 2):
B1612B167.
[3] 吴伟,高肖鸿,汤国英,等.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
素初探:附1845例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1998,16(1):
48250.
[4] 魏小荣.新生儿生后血糖监测的临床分析(附500例报
告)[J ].新生儿科杂志,1998,13(3):122.[5] 李春涛,盛晖.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三天血糖、体重的监
测[J ].新生儿科杂志,1998,13(2):74276.[6] 涂通今.现代医学百科辞典[M ].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
1992:894.[7]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2:33234.[8] 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J ].实用儿科临
床杂志,2001,16(2):1092110.[9] 张玉华,单若冰,于海青,等.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J ].实
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2):91.
(本文编辑 王菊香)
介绍一种医用射频卡的消毒方法
随着医疗信息的迅速发展,多数医院已实行持卡就医,即每例患者就医前先办理射频卡。就诊完毕,根据患者意愿,一部分卡
将退还医院重复使用。我院对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卡随机抽样105张作细菌培养监测,其细菌总数均>10cf u/m 2,根据《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相关规定,细菌菌落计数严重超标,易引起交叉感染。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有射频卡消毒方法的报道。对此,我院在不破坏射频卡磁性基础上自创了乙醇浸泡消毒法,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100%,介绍如下。
方法:将75%乙醇倒入泡手桶(麻醉外科常用:圆锥形、铁材质、配套桶盖),量以浸没射频卡为准,盖好容器盖,浸泡30min 后取出晾干,备用。
优点:随机抽样158张已消毒射频卡作细菌培养监测,结果显示,细菌总数均<6cf u/m 2,未找到致病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相关规定,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交叉感染;不影响射频卡的磁性,可长期持续使用;射频卡表面光滑,塑料膜无脱落,卡无弯曲,外形及硬度保持完好;取材容易,消毒方法简单,成本低。
需注意的是:因乙醇具有很强的发挥性,消毒时需盖好容器盖;同时定期监测有效浓度,定期更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门诊部,福建泉州362000,庄美平,吴琦琦,陈建霞,陈怡利)
(本文编辑 宋春燕)
・
23・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Sep.2008 Vol 123 No 117(General Medic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