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国标
(技术规范标准)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008年8月1.背景空调技术的发展依靠于压缩机技术水平的提高,诸如提高空调能效比以及发展高端的新冷媒空调和变容量空调,其核心都在于压缩机技术的研发。
压缩机作为空调的核心部件,早年生产规模一直难以匹配空调产能的扩张,供求缺口逐年加大,成为抑制空调产业发展的瓶颈,自2003年开始,空调压缩机企业掀起投资高潮,而为了摆脱供给瓶颈,一些空调整机企业也斥资收购或新建压缩机生产线,目前空调用压缩机的产量已达到8000万台/年。
空调最核心的部件非压缩机莫属,一台压缩机可以占到整台空调成本的30%~40%,能耗占整个空调的能耗约80~90%,加之其本身又具有较高利润空间,因此强势空调企业均涉足压缩机业务。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节能产品的美好市场前景以及空调市场需求增加,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制冷空调压缩机制造业的发展。
各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不同性能要求制冷压缩机,但是由于没有评价压缩机能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厂家都在按各自的企业标准生产,且各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如各厂家选定的名义工况(压缩机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各有各的说法,让客户无所适从,然而随着近几年空调行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及消费者对空调的能效性能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要求空调的心脏——压缩机能效进一步提高,而且我们国家的压缩机也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制定压缩机的节能认证技术规范、尽快开展压缩机节能产品认证,保证广大压缩机用户权益和最终用户权益,提高厂家制造水平,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以及促进完善压缩机技术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工作过程综述2.1成立工作组2006年10月正式组成技术规范起草小组,负责技术要求的具体编写工作。
技术要求起草单位:组长单位:原中标认证中心(08年2月合并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组员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大金机电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西安大金庆安压缩机有限公司、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麦克维尔空调制冷(苏州)有限公司、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涡旋式压缩机的选型与配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行平稳,振动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能耗低,效率高
工作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与工 作原理
涡旋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与特点
涡旋式压缩机的优点与缺 点
涡旋式压缩机的应用领域 与适用范围
性能特点
高效:涡旋式压缩 机的效率非常高, 能够达到90%以上。
稳定:涡旋式压缩 机的运行非常稳定, 能够保持较低的噪 音和振动。
选型原则
压缩比:根据所 需压缩气体量选 择合适的型号
效率:选择高效 率的涡旋式压缩 机
可靠性:选择可 靠的涡旋式压缩 机
噪音:选择低噪 音的涡旋式压缩 机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资料超市
汇报时间:20XX/01/01
可靠:涡旋式压缩 机的结构简单,零 部件较少,因此具 有较高的可靠性。
适应性强:涡旋式 压缩机能够适应不 同的气体种类和压 力范围,具有广泛 的应用领域。
涡旋式压缩机的选型
02
选型依据
压缩气体类型:根据需要压缩的气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涡旋式压缩机 压缩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比 流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流量 功率: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
YOUR LOGO
资料超市,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涡旋式压缩机的选型与配置
汇报人:资料超市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涡旋式压缩 机的特点
02.
涡旋式压缩 机的选型
涡旋式压缩机的特点
01
结构特点
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空间
可靠性高,寿命长
丹佛斯新型涡旋压缩机50-60Hz R407C R22 R410A 选型及应用指南(40P)

这些严格保证了压缩机产品的高效,可靠和低噪音 水准。
性能
本指南中的百福马 H 系列压缩机采用柔性涡旋设 计,性能会根据最初运行时间的增加而改善。为
达到理想的性能,建议有 72 小时的磨合期。
5
应用指南 压缩机命名
压缩机命名
型号 HRH 应用 H: 高温/空调 系列 C: 轻商用 R: 家用(新机型) L: 轻商用(新机型) 制冷剂和润滑油 M: R22,烷基苯油 P: R407C,PE酯类油 H: R410A,PE酯类油 J: R410A,PVE醚类油 名义制冷量 单位kBtu/h,60Hz,ARI工况 类型 T: 优化工况7.2/54.4°C(45/130°F) U: 优化工况7.2/37.8°C(45/100°F)
规格 O36
电机 U1L
规格 P6 其他规格 视液镜 6 7 8 无 螺纹 无 油平 低压表 气平衡 放油孔 衡口 接口 接口 无 无 焊接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焊接
接口和电气接线 P: 焊接,铲型端子 C: 焊接,螺柱端子 电机保护 L: 内置电机保护 电机电压代码 1: 208-230V/1~/60Hz 2: 208-230V/3~/60Hz 4: 380-400V/3~/50Hz,460V/3~/60Hz 5: 220-240V/1~/50Hz 7: 500V/3~/50HZ,575V/3~/60Hz 9: 380V/3~/60HZ
涡旋式压缩是一个连续过程:在第二个圆周运动中, 一部分气体被压缩,另一部分气体正进入涡盘,还 有一部分气体正在被排出。
SUCTION
吸气
压缩 COMPRESSION
排气 DISCHARGE
丹佛斯涡旋压缩机采用先进的机加工、装配和工艺 过程控制技术。在对压缩机产品和工厂自身进行设 计时,优先考虑了高标准的可靠性和过程控制。
制冷压缩机第4章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4.2涡旋式压缩机的啮合原理与型线
涡旋体型线:圆的渐开线
x r[cos( ) sin( )] y r[sin( ) cos( )]
内壁渐开线方程:
xi r[cos(i ) i sin(i )] yi r[sin(i ) i cos(i )]
为目前较新型的制冷压缩机,广泛用于1~15 kW(5 ~ 70kW) 功率范围的空调制冷机组,。
4.1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及其特点
4.1.1涡旋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工作原理
动涡旋体 静涡旋体 曲轴 机座 防自转机构
1.工作原理
基元容积:
螺旋型动、静 两个涡旋盘相 错180o对置而 成,它们在几 条直线(在横 截面上为几个 点)上接触并 形成一系列月 牙形容积
知识扩展
内泄漏
指压缩机各压缩腔之间,压缩腔与背压腔之间的气体泄 漏。表现为高压气体向低压腔泄漏,再从低压腔压力压缩 到泄漏前压力,造成重复压缩消耗功率。内泄漏直接结果 为增加功耗;
外泄漏
指压缩机在吸气过程中与外界(大于吸气压力的高压气 体)进行气体交换。高压气体进入到吸气腔内膨胀,并占 据空间,使得实际吸气量减少。外泄漏不仅使功耗增加, 而且还减少吸入气体量,使排气量减少和制冷量降低。
力矩变化小,振动小,噪声低
压缩过程较慢,并可同时进行两三个压缩过程,机器运转平稳,且曲 轴转动力矩变化小,其转矩为滚动转子式和往复式的1/10;
气体基本连续流动,吸、排气压力脉动小,因此振动、噪声小。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构成压缩室的零件数与滚动转子式及往复式之 比为1:3:7,其体积比往复式小40%,重量轻 15%;
动力网站-三洋压缩机-技术手册

贵公司名称:
选型日期: 年 月 日
应用商品
·柜机或其它
·单冷或热泵
商品的额定值
制冷
kW
制热
kW
输出地(国名)
电源
相
Hz
V
系 制冷剂充入量
7 排气温度
115℃以下
8 吸气温度
吸气过热度在5℃以上
9 供电电压(运转时) 额定电压±10%
130±5℃(C-SB型)
压缩机出口10cm以内位置的排气 管温度(C-SB型)
135±5℃(C-SC型)
压缩机机体上的铜管内排气温度 保护器的检测温度(C-SC型)
应无由于液体吸入而引 压缩机入口 30cm 以内位置的吸气
条件下的商品运转条件)的运转。
使用极限值:适用于过渡条件下(启动时、除霜时等)的短时间运转。
序
号
项目
使用标准值
使用极限值
备注
1 制冷剂 2 蒸发温度范围
R22(符合日本JIS K1517标准)
-15~+12℃
-25~+15℃
压力指吸气压力
0.20~0.62MPa(G) 0.10~0.69MPa(G)
比蒸发压力相对饱和温度高12以上运转比环境温度高11以上停机时1305csb型压缩机出口10cm以内位置的排气管温度csb型排气温度115以下1355csc型压缩机机体上的铜管内排气温度保护器的检测温度csc型吸气温度吸气过热度在5以上应无由于液体吸入而引起的冲刷音不增加电流及振动压缩机入口30cm以内位置的吸气管温度能够满足56714项供电电压运转时额定电压10运转时压缩机接线柱电压10供电电压启动时额定电压85以上指在启动电流升高电压下降时的压缩机接线柱电压11启停周期运转时间
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准则及其优选策略

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准则及其优选策略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离心压缩机,其通过利用涡轮将气体转速加快来压缩气体。
为了保证涡旋压缩机的高效率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型线设计,以满足气体流动的要求。
以下是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准则及其优选策略:
1.流道设计准则
涡旋压缩机流道的设计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其流道应当满足尽量平缓的进口流道、顺畅的进口与出口过渡、有利的旋涡特性等要求。
此外,需要保证流道内部气体流动稳定,避免发生分离现象。
2.涡轮设计准则
涡轮是涡旋压缩机的核心组件之一,涡轮设计应当满足高效率和高强度的要求。
涡轮的叶片数应当尽量少,叶片形状应当合理,以提高流体动能的转化效率。
此外,涡轮的强度应当足够,避免在高速运转时出现疲劳损伤。
3.叶轮设计准则
叶轮是涡旋压缩机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叶轮设计应当满足合理的叶片数和形状、合适的旋涡角等要求。
此外,叶轮的材料选择应当考
虑到其强度和耐腐蚀性等因素。
4.优选策略
为了实现涡旋压缩机性能的优化,可以采用以下优选策略:
(1)结合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例如流量、压力比等。
(2)借助模拟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寻找最优的涡旋压缩机型线和组件设计方案。
(3)基于实验和试验数据的分析,调整设计参数和组件结构,优化涡旋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涡旋压缩机的型线设计和优选策略需要结合实际使用需求和先进的设计理念,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
谷轮涡旋压缩机_ZB_ZF

29000 25500
7790 9630
-5
17700 16100 14150 3920 4880 6100 20100 18400 16500 4360 5400 6750 23800 21700 19500 5100 6350 8000 27400 24900 22000 5750 7200 9050 29300 26500 22400 6590 8180 10100 35400 31700 27000 7920 9710 12050
2050 2550
8150 7300 6250 2490 3100 3880 10350 9400 8200 3160 3880 4810 11485 10390 9134 3246 4080 5116
* 最低蒸发温度保持-12℃
* 测试条件:回气温度20℃,过冷度0℃
*
最大吸气过热度为11K
-10
排气
动涡旋
径向柔性
轴 吸气
向 柔 性
高能效比 涡旋盘磨合而不是磨损 *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表现更好 *容积效率高
更低的噪音和振动水平
平滑的声音频谱和柔和的声音质量
*压缩腔永远是对称分布 *很低的不平衡应力
*高精度的制造工艺
*无需振动吸收装置
卸载启动技术 压缩部件在停机后互相分开压缩机内部全面的压力平 衡,无需附加启动装置。
-5
4800 4350 3750 1090 1420 1840 5300 4850 4350 1250 1590 2000 6800 6200 5500 1620 2010 2500 7450 6800 6050 1750 2210 2780 9140 8290 7370 2070 2570 3190 11000 9950 8800 2540 3150 3900 13550 12400 11100 3170 3870 4780 15042 13700 12194 3312 4141 51822ຫໍສະໝຸດ 510HP
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 外壁线 涡旋齿初步形成图 利用编程做出画拟合点的程序,在CAD中运行后得到渐开线图形如下: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
齿头型线修正原因:
涡旋齿形线在齿头处不能实现全啮合; 涡旋齿始端形成尖角,所受的应力变化较大,易损坏。 加工始端时,让刀严重,难以保证加工精度。
三.热力计算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热力计算:
各计算点的状态参数由R134a热物理性质图标查取如下:
状态点
参数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旋圈数 n=4.25 涡旋齿厚 t=2mm 涡旋齿高 h=10mm 涡旋节距 Pt=7mm 回转半径 Ror=1.5 基圆半径 Rb=1.11 渐开线初始角α=0.901
中南大学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设计步骤:
中南大学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制冷工质:R134a ·制冷工况:标准空调压缩机工况 蒸发温度:7.2℃ 冷凝温度:54.4℃ 过热温度:35℃ 过冷温度:46.1℃ ·制冷量:2.5kW
中南大学 ·涡旋压缩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研究背景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优点:
缺点:
中南大学 涡旋压缩机的特点
二. 总体设计方案
中南大学 轿车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确定动力来源:被动传动,由发动机带动压缩机 卧式外驱动结构 动静式机构模型 确定机构模型 自由度:F=3×3-2×4=1
中南大学 主轴结构形式: 采用偏心轴套式径向密封 机构,锻件,表面硬度为50~60HRC 整体主轴的结构形式 1-吸油管 2-轴向油 孔 3-径向油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规格书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船用及特殊用途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O 780:1997)GB 4706.17—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动机—压缩机的特殊要求(idt IEC 335—2—34:1980)GB/T 5773—1986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eqv ISO 917:1974)GB/T 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3306—1991 标牌JB/T 4330—1999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 7249—1994制冷设备术语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hermetic scroll refrigerant compressor由一个固定的渐开线涡旋盘和一个呈偏心回旋平动的运动渐开线涡旋盘组成可压缩容积的压缩机,压缩机和电动机装在一个由熔焊或钎焊焊死的外壳内的制冷用途的压缩机(以下简称压缩机)。
3.2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在规定的工况下,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其值用W/W表示。
3.3名义工况rating conditions性能工况中的一种工况,即铭牌工况。
3.4压缩机电动机额定功率nominal power压缩机配用的电动机在额定电源参数下,其轴输出的名义功率(以下简称额定功率)。
4名义工况与使用范围4.1名义工况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如表1所示。
表1 压缩机名义工况高温型:蒸发温度-23.3~12.5℃,冷凝温度27~60℃,压缩比小于等于6.0;中温型:蒸发温度-23.3~0℃,冷凝温度27~60℃;低温型:蒸发温度-40~12.5℃,冷凝温度27~60℃。
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压缩机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性能要求5.2.1按6.1和6.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实测制冷量不得低于名义制冷量的95%,且压缩机的性能系数(cop)不得低于名义值的95%。
5.2.2起动性能按6.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压缩机均能正常起动。
5.2.3输入功率和工作电流按6.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实测输入功率值和工作电流值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5%。
5.2.4电气安全要求电气安全项目符合GB 4706.17中的安全要求规定。
5.2.5噪声按6.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噪声值不大于名义值。
5.2.6振动按6.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压缩机在其规定的各测点测得的各个方向的峰-峰振幅值不得高于名义值。
5.2.7整机残余水分含量按6.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整机残余水分含量不应大于表2规定的限值。
按6.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整机内部杂质含量不应大于表3规定的限值。
按6.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壳体(含被焊接在壳体上的零件)不允许渗漏。
5.2.10 可靠性按6.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束时,制冷量及性能系数(cop)的下降不应超过原实测值的5%。
声压级噪声值不应超过原实测值3dB。
5.2.11 起动耐久性压缩机按6.1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6×104次试验后,压缩机应能继续工作不应出现下列故障:a)压缩机机械性损坏,试验压比无法维持;b)支承或连接性部件损坏,引起噪声明显增加或导致压缩机起动和停机时出现撞机;c)压缩机内部出现电气短路或断路。
5.3 其他技术要求5.3.1 根据需要,压缩机可配备有合适的电动机过电流、过热保护装置。
5.3.2 根据需要,压缩机可配备合适的电动机起动装置。
5.3.3 根据需要,压缩机可配备有合适的减振装置(如减振垫等)。
5.3.4 压缩机成品应封入不低于大气压力的干燥氮气或空气。
5.3.5 压缩机通常应按设计要求和规定的注油量注入冷冻机油。
5.3.6 压缩机壳体表面涂漆应均匀光滑,不应有漏涂、划痕、锈斑等缺陷。
5.4 质量保证期在用户遵守产品使用说明书所示各项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产品因制造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更换。
6试验方法6.1 制冷量试验压缩机在表1规定的工况下,按GB/T 5773进行试验,应符合5.2.1的规定。
6.2 其他试验6.2.1 试验条件6.2.1.1 环境温度:一般实验室的环境温度为25℃±10℃。
6.2.1.2 被测压缩机周围应是正常使用状态,除对气流敏感的试验有特殊规定外,一般其周围空气流速应在1.0 m/s以下,周围500mm距离内不应有影响试验的冷热源。
6.2.1.3被试压缩机电源电压的波动值不应大于2%,频率的波动值不应大于1%。
测量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内,并附有检定合格证,其型式和测量精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6.3 外观和外形尺寸测定6.3.1 外观:压缩机外观检验采用目测。
6.3.2 外形尺寸:压缩机外形尺寸采用直尺测量。
6.4 起动性能试验方法带有全部电气附件的压缩机接入起动性能试验装置(见图1)。
每次试验前其截流阀预先按6.13规定的工况调到合适位置。
将系统抽真空并充入适量的制冷剂,打开均压阀,压缩机转5min后停机,调整充入的制冷剂量,使系统的平衡压力为40℃±3℃对应的饱和压力(高温型压缩机)和21℃±3℃对应的饱和压力(中温型和低温型压缩机),关闭均压阀。
a)升电压起动:在压缩机接线端子处测量的端电压为1.06倍的额定电压时,连续起动压缩机三次,每次起动进入工况后,立即停机,并用均压阀使系统压力恢复到平衡压力;b)降电压起动:在压缩机接线端子处测量的端电压为0.85倍的额定电压时,连续起动压缩机三次,每次起动进入工况后,立即停机,并用均压阀使系统压力恢复到平衡压力。
6.5输入功率和工作电流测量在按6.1规定测定制冷量时,同时用功率表和电流表测定压缩机在该试验温度条件下运行时的输入功率和工作电流值。
6.6 电气安全项目的试验方法依据GB 4706.17中的规定要求。
图1 起动性能试验装置6.7 噪音测定本标准采用JB/T 4330—1999的附录C作为压缩机A计权声压级噪声水平的测定方法。
测试环境为半消音室,压缩机应装上自身配用的减振垫,压缩机用非刚性接管接入置于半消音室外的制冷系统或代用制冷系统(图2为推荐的代用制冷系统)。
对系统抽真空并充入该压缩机适用的制冷剂,运转压缩机。
调整吸、排气压力使其稳定在名义工况时对应的压力条件,并调整恒温控制水阀门,使回气温度保持在18.3℃±2℃,待系统进入稳定状30min 后,即可开始按JB/T 4330的规定,测量所规定各测点的A计权声压级噪声值,然后求出测量表面平均A计权声压级噪声值L p。
图2 推荐的代用制冷系统6.8 振动测量6.8.1 在噪声测定后,维持压缩机和制冷系统或代用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不变,用测振仪测量规定点的振幅。
6.8.2 测点必须在所有安装位置进行测量,并尽可能靠近安装点。
另外,在压缩机机壳或者机体上吸气和排气管接头处也应当进行测量。
6.8.3 测量方向在吸气和排气接头处,必须在三个正交方向上进行测量;在安装位置处,在三个方向上进行测量。
在吸气和排气接头处,一个方向必须平行于接头处的管道方向,剩余两个方向中的一个应当描述接头处压缩机机体的切向运动,第三个方向根据正交要求定。
如图3所示。
图3 振动试验装置图(典型的)6.9 残余水分含量测定将压缩机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如果压缩机中已充入了保护气体,则应将保护气体放出,直到压力与环境压力平衡)。
将吸排气管同时接入水分测量装置(如图4所示),使干燥箱内温度达到145℃±5℃。
在截止阀关闭的状态下,起动真空泵,当系统内绝对压力达到4P a 后,将冷凝管放入低温桶冷浴,低温桶内温度维持在—70℃以下,然后逐渐打开截止阀。
试验应持续4h后系统内压力不应超过4P a,这时停机,反之试验无效。
停机后,从装置上取下冷凝管,往冷凝管内注入乙醚,使冷凝管内温度升至常温,将冷冻在冷凝管内壁的油与水的混合物溶解,待油水分离后,从其刻度上读出水分含量。
图4 整机残留水分含量测试装置注:低温桶可以内装半桶甲醇或酒精,再放入干冰;也可以内装液氮。
但必须保持其要求的温度。
6.10 清洁度测量6.10.1 测量仪器a) 感量0.1mg的天平;b)孔隙度为5μm的过滤纸。
6.10.2 清洗方法a) 取孔隙度为5μm的过滤纸,放入烘箱,加温到60~70℃,保持30min,从烘箱内取出过滤片立即称重并记录过滤片的重量(可同时烘干若干片,取一片称一片)。
然后立即放入干燥器中保存。
b) 将压缩机中的冷冻油倒出,用已知重量的滤片过滤,然后将带滤出物的滤片放入清洁的酒精等溶剂中浸泡足够时间,以稀释滤片吸附的冷冻机油。
取出带滤出物的滤片,待溶剂挥发后,放入烘箱加温到60~70℃,保持30min后,称重。
此重量减去滤片重量即为油中杂质的重量。
c) 将不少于0.8L已过滤的冲洗液(HCFC141b)灌入压缩机壳体内密封好,用适当的方法充分冲洗压缩机内部,将清洗液倒出并过滤,然后将带滤出物的滤片按b)条规定,放入清洁酒精等溶剂中浸泡足够时间,并烘干称重。
把从油中和壳体清洗液中收集到的杂质重量相加即为压缩机内部杂质含量。
图5给出一种推荐的清洗装置图。
图5 推荐的清洗装置图6.10.3由于结构限制,冲洗液及冷冻机油无法全部倒出时,在装配前对相应的待装零部件进行检测,冷冻机油要按设计要求取样检测。
6.11 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介质用干燥洁净空气或氮气进行。
试验时先给被试压缩机充入气体,缓慢加压至相应制冷剂60℃对应的饱和压力,然后放入水池中或外部涂抹发泡液,保压1min再进行检查,不应有渗漏。
6.12 可靠性试验将做完6.1和6.7试验的压缩机接入代用制冷系统,按表5或表6所示的条件连续运行。
每个工况采用一台压缩机运行2000h,如需要时,可采用强制通风冷却。
试验结束后,重新进行6.1和6.7试验,试验完应符合5.2.10的技术要求。
表5 可靠性试验条件(一)对于高温型压缩机也可按表6条件任选一种进行试验。
表6 可靠性试验条件(二)6.13 起动耐久性试验将压缩机接入起动性能试验装置(见图1),将其抽真空后,充入适量制冷剂,关闭均压阀。
起动并运行压缩机,调整截流阀,使吸、排气压力温度在如表7所规定的饱和温度对应的压力值,然后停机,试验前准备工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