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大学英语教学中大二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探究

度、 方法 有关 。此外 , 社会 环境 等因素也起 了一定 的作用 。
一
动机 , 学习英语就变得纯粹是 为了修满学分或升学 。
( ) 二 心理 上 的 变化 。大一 新 生对 大 学 生 活 充满 了幻
、
调查设计
本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 , 主要采取 了问卷 调查 、 命题 作 文调查 以及访谈的方式 收集数据 。其 目的是 了解 和分 析学 生课堂沉默的各种 因素 , 因此采用 了 自然观察 的方 法。本文 的研究对象是 2 0 和 20 0 6级 0 8级 各系部 每个 专业 的一个 班 以及 自己所任教 6个班的所有学生。其 中 , 调查 的所 有学生 都参 与了问卷调查和命 题作 文调查 。 自己所任 6个班 的学 生中 , 每个班还分别有 6名学 生参 与 了访谈 , 学生 包括 6名
第 3期
丧失 。
王智芝 : 大学英语教学 中大二 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探究
29 1
参 与课 堂活动的机会 , 会让学生觉得 教师很公正并 不偏爱某
一
( 教师提 问不 均衡 。经 过一个 学年 的教学 , 师对 四) 教 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已基本熟悉。大二时 , 了节 省时间他们 为 通常 只点成绩好 的学生 回答 问题 , 而那些 害羞 或功底较差 的 学生 因感 到被忽视 , 就越不愿 意参 与了。
燥的学习: 学生很难坚持一个学期。如果能把做题技巧贯穿
在 平时的课堂教学 中 , 效果应该 会更佳 。
结 束语
所 有 学 生 青 睐 。 因此 , 分 学 生 的沉 默是 一种 必 然 现 象 。 部
大学英 语 教 学 的 最 终 目的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交 际 能 力。 Sa wi n也强 调 , 出是习得外 语 的重 要条 件。如 果学 习者希 输
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调查论文

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的调查分析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话轮沉默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对老师的互动性问题经常沉默不语,导致英语课堂的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的话轮中断。
本文的研究选取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析其在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出现话轮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减少学生话轮沉默现象的建议,为以后教师更好的进行英语专业的阅读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专业英语阅读课堂学生话轮沉默一、引言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师生之间顺利的话轮转换尤为重要,通过对英语阅读课堂的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大多数学生保持沉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积极的回应,产生了话轮沉默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本文以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话轮的相关理论探究产生学生话轮沉默现象的原因。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所启示和帮助。
二、话轮及话轮沉默现象话轮作为会话交际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acks等提出的,话轮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的话语,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记(李悦娥,2002)。
英语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话交际场所,教师与学生的话语互动则是促进课堂教学的关键。
三、研究设计1. 研究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市市某高校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专业英语的阅读课是二年级的主要专业课程,为了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教师一般都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但据统计70%的学生有话轮沉默现象,影响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2)研究方法。
为了采集到真实自然的课堂数据,客观公正地考察学生以及老师的课堂互动情况,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采集数据。
(3)研究步骤:①学生调查问卷。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09级英语专业二年级的三个班共72人做问卷调查,将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做出学生阅读课堂话轮沉默的原因,人数和比例表。
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探析

近年来 , 中国的大学 英语 教 师逐 渐意 识 到交 际式教
学 的有效性 , 意识 到课 堂互 动的 重要 性。他们 开 始摈弃
原来 “ 满堂灌” 的教学模 式 , 图在大 学英语 课堂 上 以学 试
生为 中心 ,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 堂活 动 , 给予学生 更多 的
课堂参与机会 。然而 , 在很多 大学英语 课 堂上 , 无论教 师 如何 的努力 , 大多数学生依然 保持着沉 默 , 在课 堂上三缄
刘 敏
( 湖北 中医药 大学 外语 系, 湖北 武汉 4 06 ) 3 04 摘 要 : 文化 的角 度对大学英语课堂交际中的沉默现象进行 了分析和探讨 。目的在 于帮助教 师和学生 从
认 清课 堂消极沉默的文化 内涵 , 使英语课堂教学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 和沟通 , 打破沉默僵局 , 提高课 堂效 率。 关键词 : 文化视 角 ; 英语课堂 ; 消极沉默
第 3 卷第 5期 l
21年 l 0 1 O月
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D. 1 N . 】3 o 5
Oc . 0II t2
Ju a fHu n g n oma iest o r l a g a gN r lUnv ri n o y
文化视角下 的大学 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探析
中图分 类号 :6 2 G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387 (0 1 0 4100 10 -08 2 1 )5 35 -2
di1 .99 ji n 10 o:03 6/.s .0 3—87 。0 10 .3 s 0 82 1 .5 5 收 稿 日期 :0 1 91 2 1- .1 0
一
。
从社会文化角度探究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根 据 H ft e( 90)衡量文化 维度 的理 论 ,不 同文化团体 的价值 os d 1 8 e 取向是不同的。权力差距在任何一个文化团体中都具有重要作 用。它能 反映社会中弱势成员和强势成员的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高权力 差距的 国 家 ,正是 由于这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的影响 ,中国人认为权力 和权威就是 现实生活 ,因而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如老师和学生 、上级 和下级 、父和子 的等级观念是和情合理的。文化使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认识 到人在这 个世界上是不平等的。 正是 由于受 中国高权利差距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 为教师是课 堂上的权威 ,学生必须接受老师的知识而不能挑战教师 的权威。以教 师 为 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话语 占据 了绝大多数课堂时 间,留给学生发 言 的时间很少或几乎没有 。正是 因为 “ 师的权威 ” 老 ,使 得一些 学生 即使 有问题 、有想法也不敢 当面挑战老师 的权威 。 中 国 的俗 语 “ 日为 师 ,终 生 为 父 ” 就 是 这 种 文 化 对权 力 差距 的 完 一 美写照 。在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讲话前必须或得老师 的允 许 ,从小他们 就被教做要遵从老师的要求 。如果打断老师 的讲课或者是 对老师所说 的 提 出异 议 都 会 招 来 严 厉 的批 评 。老 师 经 常 把 学 生 看 作 是 他 们 的 孩 子 , 这 些孩子在他们眼里是无知的 ,所 以他们 的行为应该遵从 老师的要求 。这 种高权力差距的社会文化使得学生不愿意在老师甚至是 同学的面前表 达 自己。这种高权力差距 的社会文化使得学生不愿意在老师 甚至是 同学 的 面前表达 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课堂沉默 。
种 新的思路。发言 ,只好保 持沉默 ;5 % 的学生 由于大 家都 0 没发言 ,不愿让教师或同学认为 自己爱出风头。 在走访调查 中我们发现 ,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 内容不感 兴趣或对教学方法不满意 ,但碍于面子不愿意向老师当面提 出来 ,或 怕 教师不满 ,使用沉默来表达 “ 无声的抗议”;学生 感觉教师对 自己的期 望 太 高 ,而 自 己能 力 却 有 限 ,这 样 以至 于 压 力 过 大 ,为 了 保 全 面 子 同 时 便面让老师失望 ,他们宁可保持沉默 ;在课堂上当学 生遇到没有把握 的 问题 ,不 知 道 自 己怎 么 回答 或 怀 疑 自己 的 英语 能 力 时 ,为 了 避 免 在 同 学 和老师面前丢面子 ,只好沉默不语 。 面 对 威 胁 面 子 的情 况 时 ,大 多 数 中 国 人 往 往 会保 持 沉 默 。在 课 堂 环 境下 ,中国学生也会保持沉默。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 的情况 :老师 问同 学们听懂 了没有 ,没人 回应 ,怕尴尬甚至丢面子。而我 们的大学生 为了 自 己 的 “ 子 ”,宁 愿 不 懂 装 懂 ,或 者 , 怕 提 问 题 会 “ 面 子 ” 大 部 面 丢 。 分 同学都害怕被老师提问也不愿提 出或 回答问题 ,因为他们认为在众 多 同学面那样会很没面子 。他们也担心做错了会遭来大 家的嘲笑 。对 于大 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面子在他们的学习 、人际交往、人 格维护与完善 等 方面有着突 出的影响 ,所 以在课堂上 ,当大学生意识 到 自己的 回答或 讨 论可能会导致 自己面子丢失时 ,或者对 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 自信 时 ,他 们常常采取 的方式是沉默 ,用沉默来消极地保 全面子 。
浅析英语课堂学生不愿开口说这一现象

浅析英语课堂学生不愿开口说这一现象在英语课堂上,我常常遭遇如此尴尬的场面:我提问,学生没人举手回答,或是不愿意回答问题,出现冷场的现象,最后就变成我自问自答。
近年来,初中英语课堂学生沉默是一个普遍现象, 学生在教师提问以及小组讨论时热情不高,三缄其口,即便知道答案也往往避而不答,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充当着“听众”的角色,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仿佛自己与课堂无关。
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行为使得英语教师无法有效获知学生的感受和认知,为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进度带来了困难。
这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促进教师正常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学生课堂不愿开口说英语,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不知道答案;没听懂教师的提问;对答案不确定;正在思考中;问题太简单,不屑于回答;害羞等等。
基于此,如何正确解读学生的沉默,把握好课堂沉默的“度”,改善消极沉默,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中去,主动的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难题。
首先从我角度分析:1.提问不当。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学生课堂的沉默现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教师的提问太难,学生回答不了;或学生对相关话题内容知道甚少,只能保持沉默,很多学生不回答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教师的要求和问题。
有时教师的提问又太简单无趣,学生没兴趣回答。
2. 评价不当。
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题讨论意义很大。
恰当的评价能够鼓励学生,调动其参与课题讨论的积极性。
而教师不当的评价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学生的沉默。
例如,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但语言形式或发音可能有错误。
如果教师不断地纠错,学生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
教师过高的期望会抑制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冒险让教师失望。
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等待时间,对学生的沉默不容忍,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有压力,害怕回答问题。
3.提问后的等待时间不足。
语用功能视角下的英语课上交际的沉默现象

一
、
交流 中 的 沉 默
交流在人 类的生活一直 占据 中重要 地位 , 它存在于每个
人身 上 , 是所有 联系 的基础 。本 文采 用安 德森 的定义 , 他认
地方甚 至从小学就 开设 了英 语课 。但是在 大学英语 课堂 上 ,
语 用功能视 角下的英语课上交际的沉 默现象
钟 京伟 单 士坤2 ,
(. 1 山东建筑 大学, 山东 济南 200 ;. 5112上海外 国语大学 , 海 208 上 003)
[ 摘 要 ]沉默在 交流 中起 着重要作 用, 而且沉默 的功 能和作 用不再仅仅是 心理学家和社会 学家的话题 ,
在 中国的高校教育 中, 英语学习一直是 学生 和教师关 注
定都是在进行 可理 解性 语言的输入 。相反 , 它极有 可能是
的焦点。英语 学 习包括 听 、 、 、 译 ( 说 读 写、 书面 翻译 和 口译 ) 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 这就要求英语课 堂上学 生们积极 主动地参加各种练习 , 充分使 自己的大脑 活跃起来 。可是根 据对 大学生英语 学习和课堂表现的观察 , 者发现大 学生倾 笔 向于在课 堂的交流过程中保持沉默 , 沉默作 为交际 的一种符
得至关重要 , 习者 通过聆 听 , 学 努力 理解并 模仿 周 围的语言 而逐步发展 自己的语言能力。 在二语 习得 的过程中 , 学生们 刚开始表现 出现 的沉默并
一
人都或多或少 的经历过 。只是在不 同的文化 中 , 沉默 的内 对
涵理解是不 同的。 二 、 默 的 语 用 功 能 沉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对其英语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了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旨在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
关键词:课堂参与影响因素大学英语教学 1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目前我国的教育背景下,英语课堂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场所。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来操练口语和交际策略,提高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普遍较被动,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或只停留在表面参与而非深度参与。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查明影响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我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共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9人,女生43人。
这两个班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将近两个学期,其学习的教材,授课内容,授课进度和考核标准都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英语课堂上都有典型的消极参与情况出现。
本研究的调研工具是一份关于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本调查问卷借用了肖丽群(2011)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英语口语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的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并进行了适当的改编。
3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为98%。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导致学生消极参与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3.1语言基础从调查结果来看,语言基础对学生课堂参与影响最大。
6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47.5%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词汇掌握不够全面和透彻。
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薄弱,阻碍了他们参与英语课堂。
众所周知,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掌握一门语言的发音后,只有对词汇、语法也有很扎实的掌握,才能很好的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焦虑问题,并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英语学习焦虑作为影响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专业的语言环境和日常实践的机会,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这些焦虑的根源,分析其对学习效果的具体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手段收集数据。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从认知焦虑、情感焦虑、社交焦虑和学习环境焦虑等多个维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进行深入剖析。
本研究还将探讨不同焦虑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英语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
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英语学习焦虑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英语学习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众多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进行综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焦虑被定义为一种对未来威胁的感知和担忧。
在学习领域,焦虑通常表现为对学习成绩、自我能力、他人评价的担忧和恐惧。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语言环境的差异、学习方法的转变以及考试压力等因素,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情绪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回避、拖延等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与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