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

作者:邓菁菁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4年第07期

【摘要】现如今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出现,影响正常教学,这引起了教师们的注意。为此,本文对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期待能改善该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课堂沉默成因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这也是让大学英语教师们感到挫败和棘手的一大难题。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优质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习得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交流。Allwirght (1980)曾表示课堂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课堂互动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提高作用,反之消极的沉默现象会对英语教与学带来负面影响,降低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经常会面临这样一种景象:当教师提出问题或发起讨论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默不作声或迅速低下头,课堂气氛瞬间沉闷压抑,令教师陷入尴尬境地,不论教师如何努力和鼓励都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这种影响教学的课堂沉默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原因可大致包括一下几部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足,应试教育不注重语言的输出,中国传统思想抑制学生课堂表达,学生性格特征和焦虑,教师提问技巧策略和教师教学风格等方面。本文就大学英语课堂沉默这一现象进行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先关解决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一、课堂沉默的定义

“沉默”的词义是一言不发,不再说话即交流中言语声音的缺乏和中止。根据塞维尔·特勒克(1982)对交际行为的区分我们得知“沉默是交际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行为。”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交际过程,交际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以教师为主导交流或学生作为交际的主体对教师进行交流。课堂的沉默是由交际主体所发出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行为。通常情况下教师沉默的现象很少出现,所以我们在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沉默交际行为,即学生在课堂互动和教师提问时的沉默。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我国学者刘向前(2005)在关于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中讲“沉默”分为两种类型:积极性沉默和消极性沉默。

积极性沉默是一种正常的教学现象,即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接受并将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自我消化分析且归纳应用的必要过程。其表现形式多样:1.学生在获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进入积极思考的沉默现象;2.学生对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陈述或表达进行专注聆听和思考消化的沉默。这样的沉默是课堂活动中积极的一面,它是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正面的表达和反

馈,也是学生融入课堂的一种表现。因为作为听众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说话者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回应。这种沉默对于课堂教学是必要的也不可或缺的。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沉默总被视为交流中的消极因素,然而沉默其实也是交流的一种手段。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消极的,在课堂中只有学生在不该沉默的时候沉默才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消极性沉默的表现形式也很多,主要有两种:1.学生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且萎靡不振,不能吸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或者被动接受知识。对课堂活动无动于衷或无法做出回应,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导致教师课堂组织活动出现困难陷入尴尬;2.在一些课堂上,教学互动开展还算顺利,学生与老师互动良好且气氛热烈,但其实际情况只是特定的几个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其他学生则置身事外、漠不关心或做观望态度。这种恶性消极沉默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课堂进程和教师的授课情绪,尤其是沉默的课堂环境还会导致一些本来积极学习反馈的学生放弃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当然造成这种消极沉默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学生有意为之,因此对待这一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多方面出发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整改。

二、课堂沉默的原因

1.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导致课堂沉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教师教育观念陈旧,习惯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和反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尊师重教是深植在中国人脑海中的固有想法。教师在课堂上有着完全主导地位,学生对于老师要毕恭毕敬。因此沉默往往被认为是对教师的尊敬。随意打断老师或发表自己见解会被视为不恭不敬。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认可这种课堂上的地位关系。这种文化现象是导致很多教师无法顺应教学改革,将教师为中心的主导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关键因素。另外由于国家实施扩招政策以来,大学英语课堂往往人数较多,教学任务较重,使得教师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我们知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容易真正实现。现如今的大学英语课堂除英语专业外,公共英语的课堂学生人数较多,甚至出现一百多人的超级大班。作为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交流。因此,在以保证教学任务完成为优先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只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

2.教师提问策略。教师提问的方式方法也是引起课堂沉默的原因之一。课堂提问是教学互动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提问会对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有着直接影响。有些教师的提问较为枯燥或提问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起挑战的愿望。反之,还有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远远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面对问题无从下手害怕答错而教师又不懂得如何循循善诱,这都会导致课堂集体沉默现象。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在提出的问题如果超出了学生的实际和潜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另外在提问方式上有些教师会让学生误以为问题是惩罚的工具,用来惩罚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使他们在众人面前难堪,这样也会使得一部分学生不敢尝试回答。

3.学生语言能力欠缺。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当中息息相关的四部分,我们学习语言不仅仅要懂得输入还要能够自由表达输出,但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只注重卷面分数和考试技巧,从而忽略了语言实际应用的,尤其是语言输出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听说能力亟待提高。尤其的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不将高考听力成绩录入总分,严重削弱了学生“听”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认为听力和口语不影响高考,因此这并不是他们应该重视的部分。这种哑巴、聋子式英语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因此当他们进入大学阶段,英语课堂的学习重心从过去仅仅注重考试转变成为重视语言应用能力,虽然英语能力在中学时期有一定的积累,但想要做到交流自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造成课堂集体沉默原因和学生的语言能力息息相关:有的学生只认得单词却张不开口,更不可能完整的组织语句。还有些学生在中学时期没有注意发音问题,因而羞于张口,即使有意愿回答老师问题也变成了有口难言。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本身对语言学习兴趣不大,害怕回答错误丢面子,又不善于与人沟通这都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课堂沉默的对策

1.改变授课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仅仅围绕课本容易导致学生激情降低,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可以在课堂当中将学生分组学习(例如,二人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运用集体的力量讨论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增进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同时这样可以避免单独面对教师产生的压力和焦虑。另外鉴于大学英语课堂人数较多,教学任务较重,为了把握好时间充分利用学习机会,也可以选择事先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上展示,可选择方式有PPT展示,戏剧表演,朗诵等方式。

2.运用提问技巧。在教师提问时应该注意选择一些技巧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学生的回答。在提问时教师可以注意多提开放性问题,即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这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无太多顾虑,因此可以做到畅所欲言。另外在提问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些老师注意不到这一点,反复提问会加大学生的压迫感造成紧张气氛。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尽量给予学生均衡的回答机会,有一些教师为了赶进度总是爱找学习好的学生提问,这无形中会给其他一部分学生造成消极影响,认为自己是不被老师需要的。这样很难调动整个班级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后,对于错误的答案不要立刻给予消极的评价,要让学生明白错误不是可耻的,不是对他们学习状态的否定。

3.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感。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外语学习焦虑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英语使用能力。因为焦虑感导致学生不愿意张口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发言,多使用赞许的言语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另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对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很有利。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距离感,教师总是站在一个权威的位置而学生很难跟教师沟通,尊师会导致畏师的可能。因此,除了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