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结果: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沉默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
表现得比较安静,他们不太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也不太愿意回答老
师的提问。

调查中,我们采访了100名高中英语学生,其中有60名
学生表示在英语课堂上出现过沉默现象。

分析原因:
1.缺乏自信心:很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因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
没有信心,所以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担心犯错误,感到尴尬和不安。

2.害怕被批评:一些学生害怕在课堂上发言会被老师或同学批评,因此选择沉默。

他们认为英语课堂上是一个高强度的竞争场所,容不得自己犯错。

3.缺乏兴趣:有些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觉得英
语课堂上学不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于是就缺乏动力,在课堂上表现
得比较沉默。

解决方法:
1.提高自信心: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活动来鼓励学生,例如给学
生发一些小奖励、表扬鼓励学生等等。

2.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放松的、开
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觉得发言没有太大的压力和威胁。

3.提高课堂趣味性:老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
如游戏、音乐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
极性。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天 下
教育教学
INSIGHT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文 _ 郑雅楠
摘要:课堂沉默是普遍存在于英语课堂学习中的现 象,在高中课堂尤为突出。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英语 课堂普遍存在的沉默现象,本文从学生、教师、文 化及教材与考试等方面分析了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 象产生的原因,然后就目前教学及管理上存在的漏 洞,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课堂沉默;高中英语课堂;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郑雅楠(1992 ~),女,哈尔滨 师范大学 2015 级硕士研究生,院系:西语学院, 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英语)。
参考文献 [1] 彭小君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 与分析 [J] 赤子 ( 中旬 ),2014,18:156. [2] 商海敬中学英语课堂沉默的现象及对策研 究 [D] 山东师范大学,2014. [3] 张哲琼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 析 [[J] 中学生英语 ( 高中版 ),2014,18:22.
一、引言 我国课程新课程表明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为 主导,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交流、相互促进的互动 过程。但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十分 突出。虽然新课标对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但 如今的英语课堂仍旧是是教师自演自导,下面的学 生往往不注意听讲、不注意讲课内容,而大多数学 生都用沉默来作为课堂的回应。由于学生的这种心 理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与改善,加上教师上课方式 与策略的不得当,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仍旧普遍存 在。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如果不强制要求回答,基 本没人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极易陷入沉默。本文主 要想从课堂沉默现象出发,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沉默 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希望可以改善我国课 堂的沉默现象,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 1、学生导向型的课堂沉默分析 1)性格导向 一个人的性格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而 进入高中学习之后,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大多数学 生在生理、心理都日趋成熟,性格发生了变化。不 如小学初中那样外向,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而正 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把自己封闭 起来,几乎不怎么和同班同学交流,更别说在课堂 上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有的同学就心里面知道 问题的答案并且也很想表现自己,却因为不敢承受 别的同学的注视的目光而不敢举手回答。不知道答 案的同学更是不再少数,假装沉思或不敢直面老师 的眼睛,使课堂陷入沉默。 2)知识水平导向 很大一部分学生保持课堂沉默的原因是因为 知识基础薄弱,害怕回答错误,这种心理就导致了 学生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的现象。他们无法准确 的表达自己的观念转而选择沉默的方式作为对老师 的回应。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 而产生焦虑感,这种心理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疏导,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解析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解析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解析【摘要】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通常被认定为师生间的失败交流,往往反映出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甚至对抗的消极心理。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总结出引发大学英语课堂上消极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师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堂沉默;积极沉默;消极沉默;教学策略一、引言教师们经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静寂和沉默。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经常三缄其口,沉默不语,让彼此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种大学英语课堂上外语教师单一“演说”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外语课堂的基本要求了,本研究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的表现及原因,并试图提出相关策略。

二、课堂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课堂沉默从广义上讲包含课堂教学中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单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

本文将从狭义层面就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论述。

(一)学生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以课堂效应的不同为依据,刘向前提出了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1)积极沉默。

沉默是指学生将老师所授知识进行接收→分析→归纳→运用。

其表现形式为:学生对教师问题的积极思考;学生认真倾听和思考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讲述或回答。

可见,必要的沉默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吸收学到的知识,努力思考后形成自己独有的分析。

(2)消极沉默又呈现两种表现形式:有些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育,羞于自我表达,导致课堂教学死气沉沉;表面看来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是某些学生反复发言,其他学生则保持沉默。

这两种表现形式极大地影响了教师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

因此,应探其原因并采取对策,提高外语教学氛围,最终实现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大学生英语课堂保持沉默的原因(一)课堂环境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堂给人紧张和沉闷的感觉,教师一味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感受,多数学生则保持沉默,这样一来那些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强,也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互动。

试析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与对策

试析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与对策

试析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英语绝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如何有效地学习英语,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一直是英语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表达不够积极、沉默的情况,本文将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1. 内心的恐惧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非常害怕在大家面前讲英语,很多同学都怕口语不好被人嘲笑,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沉默的现象。

2. 太过于被动一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也比较被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在学习中可能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落后于别人的进度,导致他们在听讲时也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 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有的同学可能并不缺乏对英语的兴趣,而是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没有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很容易认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所以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一些课堂中,老师可能没有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就很难在这种疲劳和无聊的环境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二、对策1.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要学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减少对英语的恐惧感。

通过真正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们应该尽量在课堂中表现出笑容,让学生想到英语课就想到快乐。

2. 多种方法多样化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各种需求,教师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针对性教学,做到多种方法多样化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到自己是被真正关注和听取的,这样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需要被赋予主动思考的思维习惯,而老师们则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注重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教师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思考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不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信心自然也就增强了。

4. 给予适当的激励高中生本就需要得到更多的激励,作为一位英语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在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上肯定他,这样学生才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所动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浅析英语课堂学生不愿开口说这一现象

浅析英语课堂学生不愿开口说这一现象

浅析英语课堂学生不愿开口说这一现象在英语课堂上,我常常遭遇如此尴尬的场面:我提问,学生没人举手回答,或是不愿意回答问题,出现冷场的现象,最后就变成我自问自答。

近年来,初中英语课堂学生沉默是一个普遍现象, 学生在教师提问以及小组讨论时热情不高,三缄其口,即便知道答案也往往避而不答,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充当着“听众”的角色,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仿佛自己与课堂无关。

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行为使得英语教师无法有效获知学生的感受和认知,为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进度带来了困难。

这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促进教师正常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学生课堂不愿开口说英语,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不知道答案;没听懂教师的提问;对答案不确定;正在思考中;问题太简单,不屑于回答;害羞等等。

基于此,如何正确解读学生的沉默,把握好课堂沉默的“度”,改善消极沉默,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中去,主动的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难题。

首先从我角度分析:1.提问不当。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学生课堂的沉默现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教师的提问太难,学生回答不了;或学生对相关话题内容知道甚少,只能保持沉默,很多学生不回答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教师的要求和问题。

有时教师的提问又太简单无趣,学生没兴趣回答。

2. 评价不当。

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题讨论意义很大。

恰当的评价能够鼓励学生,调动其参与课题讨论的积极性。

而教师不当的评价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学生的沉默。

例如,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但语言形式或发音可能有错误。

如果教师不断地纠错,学生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

教师过高的期望会抑制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冒险让教师失望。

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等待时间,对学生的沉默不容忍,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有压力,害怕回答问题。

3.提问后的等待时间不足。

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分析
有 影 响话 轮 中 意 义 的 表 达 与 传 播 .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提 供 给 教 它
师 一 种 反 馈 , 如 学 生 缺 乏 信 心 和 勇 气 , 是 对 教 师 的 安 排 诸 或
活 动 不 理 解 , 感 兴 趣 , 是 害 怕 犯 错 、 丑 , 愿 埋 头 记 笔 不 或 出 宁
出交际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例如 : T ah rN w, o t uso n ,oyuti a igs ece: o l ka Q et nO ed o n m rae o i hk r
b s d o lv r r s c e su h n ra g d a e n o e a e mo e u c sf l t a ar n e ma r g s r a e? i
T: r n e . o y u k o “ ra g d mara e ? Ara g d d o n w ar n e r g ” i
人 在 说 话 中将 此 概 念转 换 成 彼 概 念 时 出现 的 “ 隔 ”gp 或 间 (a ) “ 断 ” 1 s) 现 象 ;. 义 沉 默 (in iat in e 又 称 间 ( pe 的 a 3意 s icn se c , gf l
Wh tSteme nn f“ ra g d mar g ” td n ( 1 a ’ h a igo arn e ri e ?Su e t1 S ) a S :k e ss e c ) 1 ( e p i n e l
Au .011 g2 V01 . . No8 8
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分析
何 琼 . 丹 丹 任
( 汉 科 技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 8 ) 武 湖 3 0 1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地, 课堂教学应达到 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 塞维尔一特 勒克在对交际行为 区分的研究 中, 提 出沉默是“ 交际主 体所呈现 出来 的无 声且 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 , 是 与言语 相对 的默 默无语 和超 过一定 时间 限制 的言语 中断 。在教育 学 中, “ 课 堂沉 默” 是 指学生个体 在课堂教学 活动中 , 在思 维 、 情感 和行为等层面 所表 现 出来 的对教学 内容与要求 不关联 、 不参 与的心理状 态与行为 。这 种 心理状态 和行为在交 际上造成 师生之间 的配合关 系的断裂 , 丧失 了有 效交 流和互动 的过程 , 从而使教 学任务无法 达到预期 目 标 。这种 现象 在高校 中已形成 一种普 遍存在的现象 , 而不仅仅是个案 , 国内的外 语教 学专家以及语言学家 已有人提 出“ 高校课堂沉默症 ” 一说法 。 本文将 从教师和学 生双方 面出发探讨沉 默现象 出现的原 因, 并试 图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到新颖有效 的解决方案 。 二、 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通过对广西某 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的调查 收集数 据并 种 消极 抵 抗情 绪 。 得 出结 论 。此 次研究共 涉及教学 班级 4 个、 教师3 名、 学生 1 6 2 人 。其 ( 三) 教学系统和制度方面的不足 目的在于调查和 了解高 校大学 英语课 堂沉默现象形成 的各个 因素以及 1 . 多媒体 教学未 能普及 分别应对的策略 。 在研究者观 摩的 四次课堂 中 , 只有 一次课堂是在 多媒 体教室进行 ( -) 课堂观摩 的。除却其他 客观因素 ( 如 天气 、 时 间、 学生身体状态 ) 的影响 , 在多媒 研究 者随机选择班级及 时 间深 入课堂进行 现场观察 , 但在事前并 体 教室上 课的学生课堂参与度 明显要高 于在 普通教室 的学生 。国内大 不对师生双方进行知会 , 也 不介入课 堂内容和进程 , 这样做 的 目的在于 部 分普通 高校 中都存 在语音 室或多媒 体教室设 备未 完善或较 少 的现 避 免被观察 者的事先 知晓而临 时改变内容或状 态 , 影 响调查结果 的可 象 , 致 使在 多媒 体辅 助下 进行 全部 大学英 语教 学任 务还未 成普 及规 信度, 确保客观有效地收集到客观信息。 模 。另外 , 课 件和视 听材料 的质量也 直接 影响学生 的感兴 趣程度 。在 ( 二) 问卷调查 调查 中发 现 , 在教学过程中 , 图片或者视频的 出现会使学生对教学 内容 此项调查 全部 以学 生为调查客体 , 问卷 的设计 主要在 心理 、 文化 、 的关注度大 大增 加 , 课堂气 氛也较活跃 。但只是言语 和文字的组合会 个 体差异 以及客观 因素几个方 面对 被调查者进 行剖析 , 进 而得 出各个 使学 生的参 与热 情大大 降低 。最后 , 计算 机的硬件质量也 与教学效果 造 成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因素。 有着 一定 的关系。 ( 三) 个 体访 谈 2 . 大学英语分班制度未完善 此访 谈是分别在学生 和教 师两个 群体中进行的 , 涉及三名教师 , 五 大学英 语课 堂的教学 内容和教学手段应该是根据学生既有英语知 名在课 堂上最为活跃 的学 生以及 五名积极性最低的学生 。调查者通过 识 和学习能力水 平来设定 的 , 所以分班教 学制度是 比较可取 的改革措 对 以上对象 进行访谈后 , 得出 了双方对于课堂沉默的各种看法。 施 。但这一制度 在我 国高校 系统 中还未得 到广泛认可和大规 模实施 。 三、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这也可被认 为是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未得到有效改善 的~个原 ( _ 一 ) 教师作 为课堂的组织 者所存 在的不足 因。 1 . 课堂提 问设计 及实施存在 问题 四、 消除大 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的对策 通过 课堂观摩 和对教师 的访谈 , 发 现教师在课 堂 中与学 生互动 的 ( 一) 教师转换身份 主要 环节— —提问方面存在较大 问题 , 大致 体现在以下方面 : 首先是 问 大学 英语 的教 师以往被仅仅认 为是知识 的传 输者 , 这往 往造成教 题 的用语用词超 出 了大部分 学生的掌握 范围 , 比如 在表示 “ 足 够” 一意 师作为课堂 的组织 者的身份单 一 , 使学生造成依赖和被动的心理 , 使课 时, 教师使 用 了“ s u f f i c i e n t ” 而非较 常用的 “ e n o H g h ” , 学 生在听 不懂题 目 堂成 为“ 满 堂灌 ” 的单一模式 ,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 的情 况下 , 参 与的积极性 必然受到 打击 ; 其次 , 等待 学生 回答 的时间较 转变 自己对于课堂 活动的认识 , 转变 自己的角 色。国 内有学 者认 为教 短, 尤其是开 放性的题 目, 教师 出于 对教学进程 时间的考量 , 往往给予 师不 仅仅是教学 的组织者和管 理者 , 更应是学 生学习 的合作 者和服务 学生 的考虑 时间不 足, 致使提 问的结果是 自问 自 答 或无 人应答 。 者, 还 应是教学理论 的实践者 和研 究者 。大学英 语教师应该 不仅 满足 2 . 未针对学生实 际水平 进行教 学内容的安排 和组 织 于将每堂课上好 , 而应 是以培养学生对所 学内容感兴趣 , 使其建立起学 大部 分高校 的大学英语教 材是全校统 一的 , 讲授 内容也 是全校统 习 的 自 主性为 己任 。 制定 , 这本来 是高校教学制度化 的一种体现 , 但在实际教学 中造成另 ( 二) 改 善 提 问 政 策 外一 种问题 , 就 是不 同学科 、 不 同专业 学生的英语 水平差距较 大 , 接受 教师在 进行提 问时 , 应该注意提 出问题的形式 、 难易程度 、 反 馈方 能力也不 同。比如经济管理类学生 的英语水平要 比工科学生的水平要 式 以及 给予学生考虑 的时间长短 。在语量 的分 配上 , 尽量做 到教 师的 高, 因而课堂积 极性较高 , 气 氛也较好 。同样一个 内容 , 在前 者课 堂讲 量少 , 留给学生考虑 的空间较 大。语 言风格也可结合课堂情况 , 尽量选 授时参与度较高 , 但在后者讲授时则参与者寥寥 。 择幽默有趣 的形式 。而在反馈方 面, 要 给予 学生 足够的情 感支持 , 并 要 ( 二) 学生作为课堂 的参与者所存在 的不 足 留有给学 生 自我修 正的机会 , 用 多种处理办法使 学生意识到错误所 在 1 . 学生个体受英语水平 的限制 并启发他们 自我改正 , 不能一味地否定 学生为 了得 到正确答案所做 的 经过课堂观摩 , 研究者发现在大学英语课 堂中 , 平均只有 1 5 %的学 努力 , 否则提问会起到消极的反作用 。 生会 比较容易参 与到课 堂活动中 , 而这些学生基本都是英语水平 较高 , ( 三) 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 自 尊 心理 在测验考 试中的成绩也 名列前茅 。而其他 中等水平或基础较 差的学生 在大学英语 课堂 中, 培 养学生正确 的 自尊心理是 消除课堂沉默 的 很少有参与的情况 , 这说明课堂参与度与本身英语水平不无关系 。 个 有效途径 , 例如让学生建立起对课堂 的安全感 、 胜任感 、 目的感 、 归 2 . 学生固有的文化因素和过分 自尊导致个体沉默 属感 以及认同感。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教学过程 的循环 : 教师首先对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沉默是持一种认 同态度的 , 有些 同学会受 “ 善者 生的心理 和水平 进行 充分 的了解 , 通过 合理地 ( 下转第 2 0现代 中国 已经逐 步步入 国际化社会 , 作 为最普遍 的沟通工具 —— 英语 的教学在 国内也贯穿 于各个阶段 的教育过程 中, 其 中很重要 的教 学场合大学英语课 堂近年来却 出现 了一种导致语言 习得 障碍的沉默现 象 。随着学 生年 龄的增 长 , 对于课堂参与 的积极性下 降 , 因此丧失在课 堂上进行有效 练习的机会 , 长此 以往 , 他们对于课 堂产生 消极对待甚至 是厌烦情 绪 。这种 现象导致 的结果是 : 教 师依然扮演 以往 旧式课 堂的 单一 “ 演 说” 角色, 学生不配 合 , 全体沉默 不语 , 使双 方都陷入尴尬 的境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沉默现象分析及教学建议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沉默现象分析及教学建议
南 昌高专学 报
20 09年 第 4期 ( 总第 8 3期 ) 2 0 09年 8月 m 版
JunlfN nhn olg o ra ac agC l e o e
N .(u 8) A g20 o S m 3 u .09 4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沉默现象分析及教学建议
蒲春 红
( 冈 师 范学 院 黄 湖 北 黄 冈 4 80 ) 30 0
的 一 个 相 当重 要 的 部 分 , 所 占 的 比率 高 达 2 %到 4 % , 它 O 0
教 师 所 选 择 的 提 问 方 式 对 学 生 和 课 堂 师 生 的 交 流所 起 到 的影 响非 常重 要 。 所 以 , 师 提 问 不 仅 要 有 启 发性 , 要 教 还
让 学 生 有 话 可 说 , 表 达这 一 内 容 的 能 力 。 使 学 生 想 表 有 要
色 应 该 是 指 导 学 生 外 语 学 习 方 法 和 培 养 外 语 学 习能 力 。
传 授 知识 , 生 被 动 地 吸 收 老 师 所 讲 的东 西 , 为 存 储 前 学 成
人 留下 的 知 识 的 “ 器 ” 对 于交 际 教 学法 他 们 一 时 难 以 容 .
适应 . 致课堂上不活跃 。 导
教 师 的 指 令 语 , 意 识 的 停 顿 , 解 时 应 该 多 选 择 简单 句 有 讲
学 生觉 得 很 难 表 达 自己 的 思想 。 别 是 在课 堂 上 , 对 那 特 面 么 多 同 学 , 里 特 别 紧 张 , 怕 找 不 到 相 应 的 词 语 , 怕 心 害 害 表 达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 确 , 怕 同学 的 嘲 笑 , 以 为避 免处 于尴 尬 的 环 害 所 境 中 . 些 同 学 只 能 是 保 持 沉 默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 者 和语 言 学 习 者 之 间 的交 流 , 以活 跃 课 堂 的学 习 气 免 类似 尴 尬 的情 况再 次发 生 , 只有 保 持 沉 默来 保 护 自 氛 , 满 完 成 教学 任 务 。 圆 己。
可是近年来 , 学生英语课堂沉默 的现象正呈现 出 ( 抵触心理。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 , 3) 学生 为了 愈演愈烈 的趋势。所谓课堂沉默 , 即教师在讲 台上提 表 示对 老师 的不 满 等情 绪 , 往在 课 堂 上对 老师 提 出 往 出问题 , 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保持沉默不语 , 毫无 回应。 的问题 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 以沉 默对之 。 即使回答 问题也是无限期地拖延 , 或结结 巴巴半天说
学生沉默的具体原因。
1 生 心理 因素 . 学
国人的言行 , 指导人们在工作中要少说 、 。但是 , 多做
很多学生却错误地将此用 于英语课 堂 ,在课堂上少
() 1 顾虑心理 。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 英语发 说 , 甚至不说 , 在他们看来 , 沉默是金 , 默是美德。 沉 中
音不好 , 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强 , 因此担心如果在课堂 国文化很重 “ 面子”。 课堂上 , 当学生遇到没有把握 的
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的背后 , 必然有其多方 面 的课堂秩序 。
的因素。结合 自身的教学实践 , 综合对学生教学参与
的相 关 调查 结 果 , 笔者 从 四个 方 面 , 学 生 心理 、 即 师生
孔子 , 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我 常常教育
儒 关 系 、 化 、 师 的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来 阐述 英 语 课 堂 中 他 的 弟 子少 说 多 做 。 家 思 想 几 千 年来 一 直 影 响 着 中 文 教
为 中心 的互 动 教 学 理 念 。
上, 学生可以 自由打断老师发言 , 提出问题 。 西方教育
面对 学 生 英 语 课 堂沉 默 现 象 及 其 发展 趋 势 , 者 专家肯定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 自 笔 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教师 的视角 , 剖析造成课堂沉默 现象 的原 因 , 探讨 我们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尊师重教 、 注重师德 的传
上课讲到下课 , 灯片从上课播放 到下课 , 生没有 l 幻 学 生的课堂发 言 , 教师要 表现 出极大的尊重 、 热情 和耐
参与的机会 , 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这种没有启 l ; 要多鼓励 , 心 少泄气 , 多称赞 , 少批评 , 以打消学生的 紧张 、 顾虑及防御 心理 , 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 , 以进 发引导, 没有师生互动和质疑反思的课堂, 忽略了学 1 步 调 动其 课 堂 发 言 的 积 极性 。 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 I
《 学与 管理 》 教
21 0 0年 5月 2 O日
英语 堂 默 象 析 课沉坝分
◎ 北 方 工 业大 学文 法 学院 尹 立 鑫
作为受过专业培养的英语教 师来说 , 都深知教学 够的 自信心 , 在课 堂上 常常不敢表达 自己的见解 。 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 的统一活动过程 , 是通过教师 ( 紧张心理。有些学生有一定 的英语基础 , 2) 但 和学生之间语言 、 肢体 、 情感 的活动 , 互相配合 , 进行 在主动 回答 问题的时候 , 由于紧张 , 导致心跳加快 , 大 知识 、 经验与情感的交流与交往 的过程 。通过语言教 脑一片空白, 忘记 了 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为了避
些学校 , 由于英语课程 的课 时安排 、 教师 的教学理念 、: 采用合适的提问策略。对于那些性格外向 、 准备充分 的学生 , 教师可先 “ 强制 ” 其发言 , 从而带动其他同学 学校过于重视英语考试成绩等因素, 我们看到英语课 l 说出 自己的看法 。对待那些性格内向 、 不善发言的学 堂上, 有些老师仍在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老师从 f
上 回答 不好 老 师 提 出的 问题 ,会 遭 到 老 师 的批 评 , 同 问题 ,不知 自己怎么 回答 或怀疑 自己的英语能力时 ,
学的嘲笑 。在这样的顾 虑的心理下 , 学生往往缺乏足 为了避免在 同学和老师面前丢面子 , 只好沉默不语 。

12 ・ 3
尹立鑫 :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
2师 生 关 系 .
西方学者认为师生要 以人道相处 , 强调教育 以学
差 , 际能力停 滞不前 , 交 给英 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 生发展 为本 、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教。师生关系
了很大困难 , 也不符合现代英语 教学所倡导的以学生 应当是平等 的、 互助 的。 我们可 以看到 , 在西方的课堂
解决课堂沉默现象的新 途径 , 以切实提高英语 教学水 统美德。因此 , 即使 当学不 会在 课 上 打 断 老 师 , 出质 疑 , 也 提 而会 通 过

学生课堂保持 沉默的因素
课堂沉默表达对老师的尊重, 用课 堂沉默来维持 良好
3文化 因素 .
( 4) 有些 学 生 认 为 英语 学 习 的 目标 不是 提 高英
不出一句话 , 明显阻碍着整个英语课 的正常进行 。整 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 而是要通过一些考试。 他们觉得 , 个课堂看上去成了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独角戏 。 课堂活动无助于考试 的备考 ,为了取得 一个好 的成 英 语课堂沉默现象从一个侧 面反映出了现存教学模式 绩 , 于是 , 他们便花大量 的时间来做模拟考题 , 而对于 存在的 “ 费时”、 低效”、 哑巴英语 ” “ “ 等弊端 。随着 老 师 的提 问 , 取 沉 默 的 方式 。 采 外语教学研究 的不断深入 , 越来越 多的教师意识到英 语课堂沉默造成相 当多 的学 生英语 口语表达能力较
4教 师 的课 堂教 学模 式 .
或间接的影 响。 有效的提问能使学生做 出相应和完整 l
的答复 , 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 在教学过程 中, 教 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可能是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 f 师要针对具有 不同性格 、 教育背景 、 学习特点 的学生 造成的。 在我国, 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占主导地位。 j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