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蔡文姬
蔡文姬故事文言文翻译

原文:蔡文姬者,东汉末年人也。
名琰,字文姬,陈留圉人也。
父蔡邕,汉末大儒,博学多才,善属文。
文姬少而聪颖,颇得父传,尤工于词赋。
及长,姿容绝世,才貌双全。
适陈留董卓之子董毖,毖暴虐,文姬不堪其辱,遂与毖离。
董毖败后,文姬为曹操所得。
操闻文姬才貌,欲留之。
文姬曰:“吾家不幸,为董卓所害,今为曹操所救,虽得免死,然心念故国,欲归乡里。
”操悯之,遂放文姬归。
文姬归乡,举家欢庆,然心常忧惧,恐复遭变故。
建安中,匈奴破羌,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获。
左贤王欲娶文姬为妻,文姬不从。
左贤王怒,囚文姬于匈奴。
文姬在匈奴十二年,生二子。
后曹操遣使匈奴,以金帛赎文姬归。
文姬归汉,悲痛欲绝,作《悲愤诗》以抒怀。
译文:蔡文姬,东汉末年人氏。
名琰,字文姬,是陈留圉地的人。
她的父亲蔡邕,是汉末的大儒,博学多才,擅长写作。
文姬自幼聪颖,颇得父亲真传,尤其擅长作词赋。
成年后,她的容貌举世无双,才貌双全。
她嫁给了陈留董卓的儿子董毖,但董毖凶暴残忍,文姬无法忍受他的侮辱,于是与董毖离异。
董毖败亡后,文姬被曹操所得。
曹操听说文姬的才貌,想要留下她。
文姬说:“我家不幸,被董卓所害,如今虽被曹操所救,虽然得以免于一死,但我心中总是想念故国,想要回到故乡。
”曹操同情她,于是放文姬归乡。
文姬回到家乡,全家人都为她感到高兴,但她心中时常忧虑恐惧,担心再次遭遇变故。
建安年间,匈奴攻破羌族,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所俘。
左贤王想要娶文姬为妻,文姬不同意。
左贤王愤怒,将文姬囚禁在匈奴。
文姬在匈奴中度过了十二年,生下了两个孩子。
后来曹操派遣使者到匈奴,用金帛赎回文姬。
文姬回到汉朝,悲痛欲绝,创作了《悲愤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蔡文姬求情翻译文言文

原文:昔者文姬,年方二八,因汉末之乱,陷于匈奴。
匈奴左贤王以其才貌,欲纳为妃。
文姬誓死不从,遂逃归汉地。
然汉地已非旧时,父母皆亡,亲人离散。
文姬痛心疾首,悲愤欲绝。
时值曹操征讨匈奴,文姬闻之,心生一计,欲以诗词求情,使曹操放归。
于是,文姬作《悲愤诗》一首,诗中倾诉自己悲惨遭遇,并表达对曹操的敬意。
诗曰:汉家女子,生于汉地,不幸陷于匈奴。
父母已亡,亲人离散,悲痛欲绝。
愿曹操将军,怜我孤苦,放我归汉,重拾旧日家园。
诗中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曹操得诗后,深为感动,遂下令放归文姬。
文姬归汉后,感慨万分,作《归汉赋》一篇,以抒发自己归乡之情。
翻译:昔日,蔡文姬年方二八,因东汉末年战乱,被陷于匈奴。
匈奴左贤王见她才貌出众,欲纳她为妃。
蔡文姬誓死不从,便逃离匈奴,返回汉地。
然而,汉地已非往日,父母皆亡,亲人离散。
蔡文姬悲痛欲绝,悲愤交加。
此时,曹操征讨匈奴,蔡文姬听闻此事,心生一计,欲以诗词求情,使曹操放她归汉。
于是,蔡文姬创作了一首《悲愤诗》,诗中倾诉自己悲惨遭遇,并表达对曹操的敬意。
诗云:我国女子,生于我国,不幸陷入匈奴。
父母已亡,亲人离散,悲痛欲绝。
愿曹操将军,怜我孤苦,放我归汉,重拾旧日家园。
诗中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曹操得到此诗后,深为感动,遂下令放蔡文姬归汉。
蔡文姬归汉后,感慨万分,创作了一篇《归汉赋》,以抒发自己归乡之情。
蔡文姬求情文言文,展现了她的才华与勇气,也体现了她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此诗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令人叹为观止。
《蔡文姬求情》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蔡文姬求情》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蔡文姬求情》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蔡文姬求情》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蔡文姬求情》原文及翻译原文: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译文: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
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
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满满的坐在殿里。
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
”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语意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
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1]2注释译文字词注释董祀:蔡文姬的丈夫蔡文姬(2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当:判决使驿:使者文状:判决文书明公:对曹操的敬称原:原谅,这里指赦免容:脸色济:拯救注释翻译练习和答案拓展:蔡文姬求情的典故三国蔡文姬是东汉末年人北方人,在那个时候,长期盘踞在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匈奴趁着政府软弱无力而大肆掠夺边境。
蔡文姬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董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
文姬诣曹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
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哀,众皆为改容。
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翻译:董祀担任屯田都尉一职,因犯法被判处死刑。
蔡文姬前来向曹操请求赦免。
当时,朝中的公卿大臣、名士以及来自远方的使者坐满了大厅。
曹操对宾客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面,今天我请各位一见。
”当蔡文姬进来时,她头发散乱,赤脚行走,跪地叩头请罪,言辞清晰,语调中充满了哀痛,众人见了都为之动容。
曹操说:“确实很可怜,但是赦免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回答说:“明公您的马厩里有万匹骏马,勇猛的士兵遍布山林,为何不舍得派出一名快马,来拯救一个垂死之人呢?”曹操被她的话语所感动,于是派人追回赦免董祀的文书。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其父为蔡邕,字伯喈,博学多才,精通音律。
她曾先后嫁与卫仲道和董祀。
在汉末动乱之际,蔡文姬被匈奴骑兵俘虏,流落南匈奴左贤王处达十二年之久,期间育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及蔡邕无后代,遂以重金赎回蔡文姬,再嫁董祀。
《蔡文姬求情》一文,展现了蔡文姬的聪明才智和坚定的信念。
在董祀面临生死关头之际,她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为丈夫求情。
她以诚恳的态度,动人的言辞,打动了曹操,最终使得董祀免于一死。
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蔡文姬的忠诚与勇敢,也反映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家国情怀。
原文中“蓬首徒行,叩头请罪”,生动地描绘了蔡文姬的求情场景,凸显了她为救夫而付出的努力。
而“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则体现了她机智的辩才和坚定的信念,使得曹操无法再坚持初衷,最终选择了赦免董祀。
总之,《蔡文姬求情》一文,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蔡文姬求情的典故介绍

蔡文姬求情的典故介绍具体的事情是因为董祀作为屯田都尉,触犯了法律要被判死刑,当然这对于蔡文姬而言是天大的灾难,董祀是蔡文姬第三个丈夫,无论如何蔡文姬不会看着自己的丈夫被处死的。
蔡文姬利用曹操对于自己的照顾,所以就想曹操求情,想要保住自己的丈夫。
当时曹操在招待各地方的使者,蔡文姬蓬头垢面,光脚走向曹操,向他说明了事情的缘由。
但是曹操说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十分机智的说,明主手下有这么多的好马,勇猛的将士也有很多,相信不会计较用一匹快马挽救一个生命吧!当然这些话有奉承的意思,但是在各国的使臣的耳中意义就不一样了。
所以蔡文姬用了自己的机智和才华挽救了自己的丈夫,之后蔡文姬求情这个典故也是常被后人所称道的。
蔡文姬的一生的感情道路是比较艰苦的,但是不管蔡文姬处于何种境地的时候,都会发挥自身特有的才情,也留下了很多好的诗词文学为后人所临摹。
但是就从蔡文姬求情这件事看出,这种女子是世间不可多得的。
三国蔡文姬是东汉末年人北方人,在那个时候,长期盘踞在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匈奴趁着政府软弱无力而大肆掠夺边境。
蔡文姬早年嫁过一个人,但是前夫年轻时就去世了,而且蔡文姬也没有子嗣。
于是她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后来被匈奴的右贤王掠去,这样蔡文姬在北方就生活了差不多十年左右,在这期间蔡文姬生育了两个儿子。
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后,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又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大臣,这位大臣就是董祀。
按理来说这也没有什么,但是后来董祀犯了死罪,于是就有这样一个说法:蔡文姬去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大臣,大家看到蔡文姬光着脚,披着头发,很是辛酸,都被蔡文姬所感动,都为董祀求情。
曹操一看自己也不好下台,于是就说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怎么改,于是蔡文姬就这样说:大王的马厩有很多优秀的马匹,并且您的士兵非常勇猛,难道小气到不想用一匹快马来拯救一个将死的人吗?曹操也被蔡文姬打动了,于是赦免了董祀死罪。
蔡文姬回到家里以后作了《悲愤诗》二首,其后就不再出现在史记里了。
周瑜曹操蔡文姬哪个厉害

周瑜曹操蔡文姬哪个厉害在中国的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周瑜、曹操、蔡文姬这三位历史名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人物。
首先,周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富有才华和魅力的人物。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年轻时就具备了杰出的领导才能和卓越的军事头脑,赢得了许多人的敬仰。
他在三国时期为东吴打下了不朽的功勋,帮助孙权统一了南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将。
与之相对的是曹操,他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有着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善于运筹帷幄,被誉为“铁面无私、严酷果断、谋略过人的统治者”。
他一生被尊为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写的《观沧海》、《步出夏门序》等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我们提到的是蔡文姬,一个美丽、聪明、才华横溢的女性。
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女性,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化人。
她对文学、音乐和舞蹈都有着卓越的天赋,因此在她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和音乐舞蹈。
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极高文化修养和灵性的女性,被誉为古代国家女性的楷模。
综合来看,周瑜、曹操和蔡文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有着卓越的才华和卓越的贡献,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为历史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而我们对于他们的评价,则应该是宽容而有敬意。
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不应该受到过分的争执和抨击。
所以,对于周瑜、曹操和蔡文姬哪个更厉害,我们应该理智、公正,以一种客观而宽容的态度对待。
中国历史故事-蔡文姬相貌如何?为什么会被掳走?

中国历史故事-蔡文姬相貌如何?为什么会被掳走?东汉才女蔡文姬,一个因曹操的惊人举动而出名的女子。
曹操花重金将其从匈奴手中赎回,结果却不是把蔡文姬占为己有,而是把她嫁给了年轻小伙董祀。
是不是因为蔡文姬不够漂亮,所以曹操才没有对她下手呢?要说曹操为什么没有对蔡文姬下手?这就有得说了,我们还是跳过这一层,直接来说今天的主题,蔡文姬的相貌如何吧!讨论一个古代女人的长相,还是一代才女的长相,我们也只能尽力为之!首先,才女才女,通常都是气质比样貌更重要,俗称“主要看气质!”也就是说,很多才女都长得丑,或者长着路人脸咯,那也不一定,但是才貌双全的女子,一定是很受欢迎的。
古代的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无才貌美也是极其危险的。
诸如杨贵妃、赵飞燕、妲己、褒姒这样的倾城绝色,古人无一例外都给她们判了罪行。
她们或许是有罪的,但绝对没有达到使国家灭亡的地步吧!所以,长得太漂亮了,太有才了,对古时候的女子来说都不是好事。
人们会形容秦淮八艳是如何的妖娆多姿,但绝不会这样形容一个根正苗红的世家之女蔡文姬。
所以,史书中如果形容了蔡文姬的美貌,只会简单的提一两句,不会将其比作“尤物”。
可惜,史书中对蔡文姬的记载很少,唯一能找到的就是范晔评价蔡文姬的一句话“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说白了就是,我们看的是蔡文姬的气质,容貌不重要。
真是图样图森破啊!既然蔡文姬能被掳走,还被献给左贤王,那肯定不是什么庸脂俗粉啦。
要不然就是长得极具异域风情,要不然就是长了一张典型的中原美女的脸。
否则,左贤王能看得上?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有名的大文学家,而且还是曹操的故友,交情十分不错。
既然这样,蔡文姬的身价就跟着水涨船高了起来。
可蔡文姬的命运,岂止是不顺,简直就是太不顺了!早年,蔡文姬嫁给了河东氏族卫家的次子卫仲道,可卫仲道身子不好,早早就病逝了。
由于和丈夫并无儿女,蔡文姬便回到了娘家居住。
董卓、李傕、匈奴分批次地作乱关中地区,蔡文姬的父亲已死,全家上下只能跟着流民一起流亡。
蔡文姬有什么故事

蔡文姬有什么故事蔡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女诗人,擅长文学、音乐与书法,是历史上少有的才女。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蔡文姬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蔡文姬的故事蔡文姬的感情是比较坎坷的,一生嫁过三次,尤其是曹操对于蔡文姬的照顾也是比较的特殊的。
蔡文姬的第一个丈夫是卫仲道,两个人还算是门当户对的,两个人之间都热爱文学,所以卫仲道对于蔡文姬是十分的折服的,但是好景不长卫仲道最终患有疾病死了,导致蔡文姬变成了寡妇。
之后天下大乱,蔡文姬也是不能够被避免的,之后被匈奴给抢走了,被左贤王看中当上了王妃,之后在异乡生了两个孩子。
曹操曾经是蔡邕的学生,所以对于蔡文姬也是很早就相识了,之后得知蔡文姬是被匈奴抢走之后,就命人重金赎回来了。
之后对蔡文姬也是多加的照顾,之后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董祀结为了夫妻。
后人评论曹操把蔡文姬嫁给董祀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为了报答蔡邕的教育之恩,另外就是想要利用蔡文姬巴结董祀,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对曹操而言是有利而无一害的。
蔡文姬一生三嫁,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是比较坎坷的,但是自古才女的感情道路都是比较的困难的。
这种境遇和蔡文姬本身的才情以及天生丽质是分不开的,蔡文姬的内心是比较向往自由的,但是有时候也是这种性格导致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蔡文姬是怎么死的蔡文姬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最后与董祀一起隐居。
即使蔡文姬与董祀所生的女儿成为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的夫人,蔡文姬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眼中。
因此,我们无法得知蔡文姬是怎么死的。
但是,诸多的记载蔡文姬的相关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定,蔡文姬应该是旧疾复发而死的。
众所周知,蔡文姬在年轻时被匈奴俘虏,在匈奴一共呆了十二年,并且成为左贤王的王妃,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
而匈奴所处的环境,与蔡文姬所生长的环境大有不同,十分容易造成蔡文姬水土不服。
而蔡文姬也在匈奴,落下了很多的病根。
特别是生下两个儿子之后,埋下了许多隐疾。
在离开了匈奴之后,蔡文姬颠沛流离,经历了离开自己儿子的痛苦,以及失去了卫仲道的悲伤,在心理方面变得十分的脆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与蔡文姬,情人还是知己?
曹操是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逐鹿中原,消灭众多割据势力,统 一了北方
大部分地区,与刘备、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大势。同时,曹操 还是杰出的文学
家, 我们最为熟悉的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便出自曹操之手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
称, 《短歌行》、 《观沧海》等诗,都是文学史上的千古绝 唱。
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 出身名门, 他的父亲是汉末著名大学者蔡 邕。蔡
文姬承继家学,不仅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而且美貌出众,气质优雅。
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男人中的胜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极品,这 样的两个
人之间, 会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现代人对他们之间的情感, 有很多 猜测与臆想,一
些影视作品甚至加以杜撰、戏说。然而,真实的曹操与蔡文姬的 故事,历史上是如何记载
的呢? 有缘相识无缘嫁 曹操和蔡文姬的相识, 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
年极负盛名的大 学者、学坛领袖,他学识渊博,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因为身处乱世, 无
意为官, 只是闭门读书,著书立说,以弹琴作诗自娱自乐。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二人彼此引为知己。比 蔡邕小
22
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二 人因此结为忘年之
交,过从甚密。
成为蔡家座上客的曹操, 当然注意到了蔡家漂亮的小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幼年早 慧,不
仅才学过人,且具有超凡的音乐天赋。 6 岁时,父亲在隔壁弹琴,无意中 弹断了一根琴
弦, 她居然能听出是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 父亲惊讶之余, 又故意 把第四根弦弄断,竟
然又被她听了出来。
少女时代的蔡文姬,才貌具佳,加之饱读诗书,求亲者络绎不绝。然而,这位才 女却与曹
操无缘,在她待嫁之时,曹操一直在外征战,生死悬于一线。蔡文姬 16 岁时,由父亲蔡邕
作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
出嫁后,夫妇二人彼此敬重,谈论诗词、时政,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不到 一年,卫
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 卫家人又嫌她克死了丈 夫。才高气傲的
蔡文姬,不堪受辱,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回到娘家后的蔡文姬, 原本也可以平安无忧的过寡居生活。 然而, 她的父亲蔡邕 却出事
了。
董卓掌权后,听说蔡邕名气大,便极力笼络,非让他出来做官,甚至以灭族相威 胁。无奈
之中,蔡邕只好走入仕途。一日之内,竟连升三级,最后获封高阳侯。
然而,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后来,董卓被王充所杀,蔡邕作为董卓一党,难逃 噩运,死
在狱中。
家族获罪,大厦倾倒。原本想在娘家过安稳日子的蔡文姬,从此无家可归,开始 了人生中
一个又一个的劫难。
两地分离暗自叹 身逢乱世, 又遭家难,无依无靠的蔡文姬, 只身一人回了老家。 然而,
天下大乱, 何以为家?关中地区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蔡文姬只能随着难民到处流
亡。
关中战乱, 羌胡番兵于是乘机掠掳中原。 他们不仅抢夺金银财物, 也抢掠中原的 年轻妇
女。每每抢掠完毕,便“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的满载 而归。
在胡兵的一次抢掠中, 混杂在难民的蔡文姬, 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 一齐被带到 了南匈
奴。
年轻貌美的蔡文姬,被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作了左贤王的妃子。这年,蔡文姬
23
岁,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胡帮生活。
关于蔡文姬的胡帮生活, 史书这样记载:“文姬为胡骑所获, 没于南匈奴左贤王, 在胡
中十二年,生二子。”
据说,左贤王对蔡文姬恩宠有加, 在南匈奴的十二年中, 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下了 两个儿
子,大的叫阿迪拐, 小的叫阿眉拐。 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吹奏 “胡笳”, 并学会了一
些异族语言。然而,即使这样,蔡文姬仍是十分想念故国,希望能够 重回中原。
此时的曹操,正在逐鹿中原,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不仅当上了宰相,而且“挟 天子以令
诸侯”,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迁都洛阳。
天下初定, 曹操终于有闲情回忆过去了。 他想到了死去的忘年交蔡邕, 想到了蔡 家惟一
的后代蔡文姬, 她一个孤身女子,如今流落何方呢?曹操开始派人到洛阳、 关中一带,四
处查找她的下落。
然而,几经努力,曹操都没能打听到蔡文姬的消息。直到公元 208 年初,曹操的 大军平定
了乌桓。 这次北伐的胜利, 极大的震摄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以致南匈 奴随即派代表团
赶到了中原,请求继续修好。
就在接待南匈奴代表团的过程中, 曹操得知, 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 姓 蔡!
千金玉壁换文姬 经确认,蔡姓王妃,果然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
近做为
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放走蔡文姬, 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 只好答应让蔡文姬回 去,但
两个儿子一定得留下。
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 以及对自
己恩宠有加的左贤王, 她不仅悲从中来, 泪如雨下。 在汉朝使者的催促 下,恍惚中登车
离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 她听到了儿子们撕心列肺的哭喊声, 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
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回归故土”的蔡文姬,从此失去“母子团聚”的天伦之乐。在周近的卫护下, 蔡文姬回
到了故乡陈留郡。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乱,故乡早已是断壁残垣,哪里 还有栖身之所?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她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刚刚
20
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 的人物。
而此时的蔡文姬,却已经三十五岁,饱经离乱忧伤,已是残花败柳之身。自朔漠 归来以
后,更因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
对于蔡文姬, 董祀自然有些无可奈何的不满意, 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 只好免为 其难地
接纳了她。所以,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虽然看似安定,却并不十分和谐 如意。
然而,蔡文姬的不幸,似乎并没有结束。 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 董祀犯法当斩, 被曹
操判了死罪。 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 流离失所的可怕命运。 蔡文姬再 也不能坐以
待毙了,但是谁能救她的丈夫呢? 怜香惜玉还丈夫
当蔡文姬走进丞相府时, 曹操正在举行宴会。 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 名流学士, 都聚
集在这里。听说蔡文姬求见,曹操知道在座的宾客中, 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 于是说:
“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这次回来了。今天让她跟大家见见面, 怎么样?”
宾客们都欣然应允, 但当蔡文姬进来时, 大家都惊呆了。 站在曹操和宾客面前的 蔡文
姬,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蓬首徒行,叩头请罪, 音辞清辩,旨甚酸哀” 意思是说,
她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
她的声音清脆,言辞伤心。宾客中一些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这个样子,心里 都十分酸
楚。
蔡文姬是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家学渊源的千金大小姐,饱读诗书,礼仪周到。 但是现
在,她披着头赤着脚,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一步一磕头,这到底是为什么?
蔡文姬何等聪明,她了解曹操执法甚严,也了解曹操对自己的感情。不如此便不 能博得曹
操的怜惜,不如此便不能撼动曹操的法令,她只能出此下策了。
看到昔日才女如此堪怜,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 倘若处
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曹操犹豫了,于是托词道: “你说的情形的确值 得同情,但是判
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
蔡文姬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如树林,只要您派出
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无言以对,只好亲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曹操见蔡文姬穿得单薄,心中大为不忍,忙命人拿来一顶 头巾和一
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并让她在董祀归来之前,住在自己家中。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 蔡
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 过,我还
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 你看怎
样?”
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当年送纸笔,可 非同寻
常。那时造纸术刚刚普及,告别笨重的竹简,用纸和笔来写作,对于一位 才思横溢的女诗
人,是多么重大的援助和支持。
后来,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溯洛水而上,隐居山林。若干年以后, 曹操狩猎
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史书上记载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便只有这些。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蔡文 姬的关
爱。他们之间,有无男女之情,可以想像,却实难判断。而从惜才爱才来 说,蔡文姬遇上
曹操,可谓是真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