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措施及其成效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通过科学测定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采取合理的投放量和施用方式。
2. 使用高效肥料和农药:选择含养分丰富、溶解度高、利用率高的肥料和农药,提高施用的效果。
3. 配套施肥农药技术:将肥料和农药的施用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同地同肥同药施用,提高施用效果。
4. 轮作休耕技术: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和休耕,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和养分损失。
5. 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6. 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度等措施,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
7. 精准施肥农药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如智能农机等设备进行精准的施肥农药,减少浪费和过量施用。
8. 秸秆还田技术:将割下的秸秆等农作物残余物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9.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资源,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使用。
10. 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高效、绿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降低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农药减量增效情况汇报

农药减量增效情况汇报农药减量增效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某县农业局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小组组长,特向您汇报我县农药减量增效情况。
近年来,农业发展迅速,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农药的滥用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自去年开始,我县积极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推行了农田综合管理模式,强调有机肥的使用和合理施肥。
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作物的抗病能力,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在推广过程中,我们与农民进行了多次座谈会和培训,加强了他们对农田综合管理模式的认识,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其次,我们建立了农药使用管理台账和监测系统,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
农民使用农药前需要填写农药使用计划,包括农药名称、用量、使用对象等信息,并定期向农业局进行汇报。
同时,我们还通过定期抽检和农田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我们及时进行了纠正和处理,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监管体系。
再次,我们积极推广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有害生物发生高峰期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通过引入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控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我们还鼓励农民自主生产和使用生物农药,降低了农药的成本,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们加大了对农民农药减量增效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农民的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组织宣讲会、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示范田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农药减量增效的相关知识和长处。
我们还与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合作社等单位合作,共同进行农药减量增效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县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据统计,全县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而农作物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甚至有部分作物产量有所增加。
此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农药减量行动方案

农药减量行动方案背景随着农村人口的下降和城镇化的加速,农业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
其中之一是农药使用量的增加,这既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
因此,制定农药减量行动方案刻不容缓。
行动措施1.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优化植物、土壤、水源及各种生物的关系,以生态平衡为目标,减少农业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破坏,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2. 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通过科学严谨的农田管理和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案,能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健全农药检测机制,规范农药市场经营行为,完善农药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制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厉打击,提高农民购买农药的意识和对农药品牌的信任度。
4. 开展科研攻关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探索农业科技应用模式,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这将为减少农药使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预期效果经过实施农药减量行动方案,预计可以达到以下预期效果:1.明显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2.降低农民购入的农药费用,提高农业品质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3.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土壤和水源污染,改善农村和城市环境;4.保障消费者和农民的健康安全。
结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减量已成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本文提出了针对当前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农药减量行动方案,相信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必将做出巨大贡献。
浅谈农药减量控害措施与对策

浅谈农药减量控害措施与对策摘要: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可以起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保障粮食安全作用,一旦出现过量使用农药情况,不仅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损害人们身体健康,加强农药减量控害研究十分有必要。
本文联系农药减量控害现状,对存在的意识不强、技术不高、手段不新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政策引导、优化预警、集成防控、改进植保、宣传培训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行之有效农药减量控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药;减量控害;有效措施;探讨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精细化和集约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实际生产作业对投入品也愈发依赖,特别是针对化肥农药,虽然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运用,可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是过度使用会引发农业面源污染,并对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迫切需要立足实际,贯彻落实《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内容,并通过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产品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1]。
鉴于此,对农药减量控害措施与对策展开探讨。
1.农药减量控害现状分析自2015年2月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量增长行动方案》以后,各个地区也对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所在地区农业发展实际,对农药使用和病虫害防治展开全面、细致调查,并根据所掌握资料信息,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成效十分显著。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药减量控害形势依然险峻,具体表现为:(1)减量控害意识不足,受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能力偏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实际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农药减量控害意识不够强烈,甚至一些生产者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对农药进行盲目使用,导致病虫害抗药性不断提升,也为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开展增添较大阻力;(2)科学用药技术掌握不够,开展农业生产多为中老年人群体,受制于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得他们接收新知识和新技术速度比较慢,再加上市面上出现的农药产品类型比较多,农业生产者很难买到满意农药产品,实际使用也片面认为大剂量、多种类农药可以更好控制病虫害;(3)病虫防治手段缺乏创新,一些地区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依然是以化学防治手段为主,涉及到的生物、物理和综合防治手段运用比较少,在施药器械、技术模式方面也比较落后,导致工作效率和农药利用率偏低,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4)服务指导不足,想要取得理想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效果,还需要加大服务指导力度,然而联系实际,农技站人员力量还比较薄弱,开展工作采取方式也较为落后,无法深入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各项指导服务工作也无法落到实处[2]。
农药减量增效情况汇报

农药减量增效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农药减量增效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我国农药减量增效的政策引导下,我单位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农药减量增效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药使用档案和追溯体系,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每一批农药的使用情况,确保农药使用量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药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农药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了农药的过量使用和误用现象。
其次,我们大力推广了农药减量增效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例如,我们引进了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等新型农药,这些农药在杀虫、杀菌、除草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相比传统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同时对农产品和环境的影响也更小。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广了农药喷雾技术,通过精准喷雾和科学施药,将农药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同时保证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再者,我们在农药减量增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和示范推广工作。
我们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农药减量增效的研究项目,通过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草害的防治试验,找到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农药使用方案。
同时,我们还在一些示范基地开展了农药减量增效的示范推广工作,向农民普及农药减量增效的理念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体来说,我单位在农药减量增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攻关。
同时,农民的农药使用观念和习惯也需要进一步改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大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力度,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迫切需求。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推进工作的开展。
一、供求矛盾突出。
一方面,农药是农民生产必需的农资之一,农民对农药需求量大,尤其是在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大量施用农药,从而提高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农药过量使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供求矛盾导致农民在农药使用上存在依赖性,不愿意减量使用。
解决措施:一方面,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倡健康、生态、环保的农药使用方式,帮助农民树立减量使用的意识。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减少对农药的过量需求。
二、技术难题较大。
在农药减量控害工作中,如何保证农药减量的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农药的减量使用需要依靠先进的农药制剂技术、农药施用技术和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等。
解决措施: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药的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水平,研发出低毒、高效、长效的新型农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加强对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农药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监管不到位、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不完善等。
一些地方存在农药市场混乱、农药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
解决措施:完善农药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农药质量监督和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严惩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中的违法行为。
加强农药使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
四、缺乏专业人才支持。
目前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涉及到的知识领域较广,需要具备农学、植物病理学、农药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
但是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在农药减量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
解决措施:加强农业科普教育,提高农民对农药减量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学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增加农药减量技术的培养和研究力量,引导和鼓励相关专业人才从事农药减量控害工作。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药使用的增加,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该工作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主要问题1. 农民意识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大量使用农药来保证生产,因此他们的意识和观念对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很多农民对于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认识不足,往往出于经济利益或者传统思维的影响,依然大量使用农药。
2. 技术水平不足:农药减量控害需要依靠科技手段进行,而目前农民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很多农民对于如何有效使用少量的农药来控制害虫和杂草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
3. 缺乏有效监管:当前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农药市场乱象丛生,频繁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很多农民使用低效或者有毒的农药。
二、解决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对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认识,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逐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和环保水平。
2. 推广科技成果: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向农民普及有效的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和方法,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农药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的生产和销售,确保农民使用的农药质量和安全。
4. 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民逐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供相关的农药减量控害的补贴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采用生物、物理和生态控制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5. 加强合作交流: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鼓励农民之间的交流合作,促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农业生产咨询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农药减量行动工作总结

农药减量行动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量的减少成为
了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加强农药减量工作,我国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明确了农药减量的重要性,并鼓励农民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标准,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其次,农业部门积极开展了农药减量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农药减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引导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同时,农业部门还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药减量技术研究,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绿色农业技术选择。
最后,农业部门还通过建立农药减量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例如,对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药减量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说,农药减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农药减量工作的力度,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药减量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1 期
王瑞海: 魏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措施及其成效
·47·
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作物徒长,抗性降 低,导致某些病虫害发生和为害。合理密植有利于作 物健壮生长发育,又能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1. 1. 1. 4 科学施肥和灌溉。科学施肥能改善土壤的 理化性状和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的抗性和愈伤 能力。 若 施 肥 不 当, 则 会 加 重 病 虫 的 发 生 和 为 害, 如,偏施氮肥会使作物徒长,抗性降低; 施用未充分 腐熟的豆饼、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会招致种蝇产卵。
WANG Rui-hai ( Weixian Agriculture and Pasture Bureau,Weixian 056800,China)
Abstract: The main measures and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technology of pesticide reduction controlling pests efficiency in Weixian were introduced form 2 aspects of non chemical control and chemical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the control effects of demonst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then the typical case in Weixian was dissected. Key words: The pesticide reduction controlling pests efficiency technology;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control; Control effects; Benefit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 ( 11) : 46 - 49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 杜晓东
魏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措施及其成效
王瑞海
( 魏县农牧局,河北 魏县 056800)
摘要: 从农作物病虫害非化学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 2 个方面,介绍了魏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主
1 主要措施和技术要点
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上,以农药减量控害为中 心,以 “简便、实用、安全、高效、环保” 为原则,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非化学 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
收稿日期: 2012-10-10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邯郸市循环农业模式与关键技
术研究 ( 12227507) 作者简介: 王瑞海 ( 1964 - ) ,男,河北魏县人,高级农艺师,长期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 wrh5202831@ 163. com。
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节本、增 效、环保的目的[3,4]。 1. 1 农作物病虫害非化学防治区,推广农药减量控害 关键技术措施,减少高剧毒农药使用量
为做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区建设,以点带 面,抓典型、树样板,发挥示范、引导、辐射、推广 作用,重点做好了边马乡东石固村冬小麦农药减量控 害示范区、棘针寨乡前屯村春播棉花农药减量控害示 范区、双庙乡河岸上村夏玉米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 棘针寨乡王横村蔬菜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等建设。在 示范区内,广泛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加强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和筛选,推广优质、高 效、环保型农药,实施科学用药及轮换用药方案,逐 步形成了完善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体系[18]。 2. 2 大力示范推广新药械,宣传施药新技术,解决 农民不科学的用药习惯,提高农药利用率
科学用水也是增产和防治病虫的一项有效措施。 合理灌溉不仅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作物抗 性,还能直接杀死病虫,或因改变了病虫的生活环境 而使病虫害发生受到抑制。如适时灌溉可有效抑制和 消灭地老虎、地蛆等。 1. 1. 1. 5 加强田间管理。如中耕除草,既可松土增 温,又可清除滋生的病虫和杂草,直接消灭一部分病 虫。适时间苗、定苗以及拔除弱苗和病虫苗,及时整 枝打杈,都能明显抑制病虫的发生。清洁田园,及时 清除枯枝、落叶、落果等,可消灭大量潜伏在其间的 病虫。 1. 1. 2 物理防治技术[7 ~ 9] 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诱杀 法。根据害虫对某些环境因素的趋向性,人为创造环 境条件来诱杀或驱避害虫,如黑光灯诱杀、潜所诱杀 ( 用杨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在果树树干包扎布条诱 集梨小食心虫幼虫等) 、食饵诱杀 ( 用糖醋液诱杀粘 虫和甘蓝夜蛾成虫,田间撒毒谷诱杀蝼蛄等) 、植物 诱杀 ( 利用某些害虫对植物取食、产卵的趋性,种 植适合的植物进行诱杀,如在棉田种植少量玉米或高 粱以诱集棉铃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色板诱杀 ( 在田间放置黄板,可大量诱杀有翅蚜等) 、银膜驱 蚜 ( 有翅蚜对银灰色有负趋性,可用银灰色反光塑 料薄膜覆盖蔬菜育苗地,避蚜效果良好,减少蚜虫传 毒机会) 、用防虫网隔离害虫等。
要措施和技术要点; 分析了该技术推广示范的效果,并对该县典型案例进行了技术剖析。
关键词: 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 病虫害防治; 防治效果; 效益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631 ( 2012) 11-0046-04
The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the Technology of Pesticide Reduction Controlling Pests Efficiency in Weixian
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农作 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其目标就是在不降低防治效 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达到 “减量、 控害、增效” 的目的,提高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的 普及率,积极创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 量安全型” 的植 物 保 护 工 作 模 式, 加 强 生 产 过 程 中 农药的科学安全使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控 制,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的身 心健康,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和高效生态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1,2]。近年来,魏县在农作物病虫害防 治上积极推广了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且取得了显 著成效。
此外,还可用汰选法剔除带病虫的种子,用日光 晒种法杀死潜伏在种子里的害虫,用温汤浸种法消灭 潜伏在种子内外的病原物。 1. 1. 3 生物防治技术[10 ~ 13] 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 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 菌治病、其他有益生物治虫、激素治虫等。生产上应 用最多的生物防虫技术是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 幼虫,防病技术是利用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 素等防治农作物病害。
利用昆虫激素诱杀法防治害虫,也是生产实际中 相当不错的防治方法。 1. 2 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14 ~ 17]
1. 2. 1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能够达到一 拌多效的目的,既能杀虫 ( 地下害虫、灰飞虱、土 蝗、蟋蟀) ,又能防病 ( 黑粉病、纹枯病、根腐病、 丛矮病) ,还可壮苗,并且实现了隐蔽用药,减少地 上防治次数和对环境的污染。 1. 2. 2 指标化防治 加强监测,准确掌握病虫信息 与发生量,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开展指标防治,科学 制订药剂配方。指标化防治不仅有利于抓住防治时 机,提高防效,而且能够减少防治次数和用药量。重 点推行了指标化防治麦蚜、吸浆虫、白粉病、锈病、 纹枯病、麦蜘蛛和麦叶蜂等,克服了盲目用药、乱用 农药的现象,实现了适时用药。如防治麦蚜,当麦蚜 达到百穗有虫 500 头时,可用 10% 吡虫啉 300 g / hm2 对水 450 kg / hm2 喷 雾 防 治,其 次 是 选 用 蚜 浆 双 杀、 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等低毒农药喷雾防治。 1. 2. 3 无公害农药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无公害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近几 年,魏县农牧局经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一大批低毒、 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如抑太保、卡死克、 美满、灭幼脲、苦参碱、Bt、奥 绿 1 号、氨 基 寡 糖 素、阿维菌素、菜喜、吡虫啉、锐劲特、除尽、毒死 蜱、大功臣、绿浪、天王星和农地乐等。推广高效、 低毒新农药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措施,这些农 药一般用量少、浓度低,对环境污染轻、对人畜较安 全。如,防治麦蜘蛛,推广了阿维菌素; 防治麦田杂 草,推广了巨星和苯磺隆,淘汰了重污染、高用量农 药 2 4-D 丁酯; 防治白粉病,推广了烯唑醇; 防治麦 蚜,推广了吡虫啉、啶虫脒和抗蚜威等高效新农药, 减少 了 氧 化 乐 果 用 量,严 禁 使 用 甲 胺 磷、1605 和 3911 等高毒剧毒农药。 1. 2. 4 科学混配农药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 混配,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小麦不同的生长发育 期,病虫草害种类不同,防治重点也不一样。因此, 针对小麦每个生育期的病、虫、草害种类,结合病虫 害的发生趋势,制定了不同的配方,指导农民合理用 药,一举 歼 灭 病、虫、草 害,且 减 少 了 防 治 次 数。 如,小麦返青期的防治重点是纹枯病、根腐病、麦蜘 蛛和杂草,推广了烯唑醇 + 阿维菌素 + 苯磺隆 + 绿宝 来防治技术; 扬花期的防治重点是吸浆虫、赤霉病、 白粉病和锈病,推广了浆蚜双杀 ( 或高效氯氰菊酯) + 多菌灵 ( 或甲托) + 绿宝来防治技术; 灌浆期的 防治 重 点 是 麦 蚜、白 粉 病 和 锈 病,推 广 了 吡 虫 啉 ( 或啶虫脒) + 高效氯氰菊酯 ( 或辛硫磷) + 粉锈宁 + 绿宝来 ( 或磷酸二氢钾) 防治技术。不同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