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七)(含答案)071557

2022年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七)(含答案)071557

2022年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七)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1.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

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璀灿谪守德隆望尊海市蜃楼苍海桑田B.家具磐石一抔黄土恼羞成怒口干舌燥C.勾当蓬篙阡陌交通排山捣海高屋建瓴D.嬉闹芳馨粗制乱造冰凉眨骨丰功伟迹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è rán( )而出。

(2)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 guǒ( )。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 )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D.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十九大”以来,各地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习题就会遇到困难。

二、综合性学习4.综合性学习。

(6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部厚重生动的教科书。

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百年循迹——走进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参观过程中,小华同学有感于胜利来之不易,作了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

(2分)上联:忆峥嵘岁月下联:(2)参观结束后,校团委拟于6月15日向全校同学发出以“学党史,见行动”为主题的倡议。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2023_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2023_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2023_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8.下图为古埃及的壁画。

这些壁画反映了古埃及图1劳动者在耕地、播种、收割、打谷图2 劳动者在扬场,在监工监督下称粮食A.种姓制度的建立B.民主政治的实行C.统治区域的变化D.农业生产的状况19. 在对《汉谟拉比法典》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涉及租贷的条文有28条,雇佣的条文有3条,购买交换的条文有10条,借贷内容的条文有9条。

据此可知A.法律体系完善B.商品经济活跃C.民主政治发达D.社会等级森严20.有学者指出:公元前1500年,一群雅利安人成功入侵并统治印度后,为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权以及确保各个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建立了种姓制度。

最初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层及人的高低贵贱。

该学者认为,种姓制度A.界限森严不可逾越B.造成社会混乱C.目的在于巩固统治D.划分依据明确21.古代雅典的法律规定,凡属国家机关,雅典公民都有权参与管理;凡属国家大事,雅典公民都有权参与决策。

一切管理和决策活动不需要别人代表,而是公民自己以完全独立的主体直接参与。

这表明古代雅典A.全体居民参与城邦管理B.公民是城邦民主的主体C.公民权利高于城邦利益D.公民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22.公元前264年,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爆发了第一次布匿战争,该时间处于A .公元前2世纪前期B .公元前2世纪后期 B .C .公元前3世纪前期D .公元前3世纪后期23.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下面两个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这些雕塑作品体现了古希腊A .共和政体趋向成熟完善B .神人同形同性C .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D .崇尚人体力量与美24.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作了如下整理,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封君封臣制出现原因B .庄园与农奴制的盛行C .欧洲封建社会的特征D .基督教的统治的表现25.1300年,英格兰艾尔顿庄园法庭接到诉讼,有农奴不服被控告没有完成为领主运草的任务。

在全球化的今天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在全球化的今天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在全球化的今天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全球化”是一个切关每个人当下生活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带来文化、心理,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冲击。

因此它已成为思想界、知识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民的生活也在方方面面发生了变化。

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呢?我认为应该从各方面来分析,全球化有利有弊,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使自己更加的强大。

至于当代中国人在全球化的形式下和生活世界如何定位,这是个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的大问题。

我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要有勇气去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大问题。

因为我们对于文化定位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之间的互相竞争。

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西方各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构想,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争取自主性,并由此参与界定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的问题。

这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根本性的抱负和自我期待。

所以,我认为在全球化的形式下,我们必须要保持自身的传统性,传统性并不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作一个“传统式”的人,而是在哲学意义上的,把过去我们祖先的精华放在当代社会的解释。

保持传统的同时要有“现代性”。

“现代性”并不是西方化,现代性既是一个时间过程,也是一个生活世界通过文化和价值的生产,不断回到自身、肯定自身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现在一些人处理“现代性”问题的方法却往往相反,总认为现代化的标准是一种标准化的图景;他们总是在问离这个图景还有多远,而不是反思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

事实上,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正是在过去的一二百年来,在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日常生活中,在学术、思想、文化的积累中,在伦理世界的形成中,都有哪些正面的积极的经验。

百年献礼我想说的话

百年献礼我想说的话

百年献礼我想说的话1. 百年啊,那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流淌着无数的故事。

我站在这百年的节点上,满心都是崇敬。

这百年的历程,就如同一个勇士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我想说,那些为了今天而拼搏奋斗的先辈们,你们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啊!每一次想到你们的奉献,我就热血沸腾,好像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这难道不就是榜样的力量吗?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塔,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

热血沸腾:看到中国队在奥运会上夺冠,我热血沸腾,那感觉就像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

2. 百年献礼,我心里有好多话。

这百年像一幅巨大的画卷,上面绘满了传奇色彩。

我呢,就像一个在画卷前观摩的小娃娃,满是惊叹。

那些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如同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我们现在享受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怎能不感恩?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先辈们是树根,我们是枝叶,没有根哪有叶的繁茂?惊叹:走进那座古老而华丽的宫殿,我满是惊叹,仿佛自己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3. 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可留下的东西却太多太多。

这百年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每个角色都至关重要。

我想对那些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先辈们说: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你们的坚持、你们的勇气,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幸福的大门。

我们如今走进这大门,可不能忘记是你们的付出。

如果没有你们,现在的我们会在哪里呢?是不是还在黑暗中摸索?发光发热:他在志愿者活动中总是发光发热,像一个小太阳温暖着周围的人。

4. 百年献礼之际,我内心澎湃。

这百年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而先辈们就是攀登者,他们一步一步开辟出道路。

我这个站在山腰的人,仰望着他们的功绩,充满了敬仰。

我们现在走的路是平坦的,可那是他们用脚踩出来的啊。

这就像盖房子,他们打好了地基,我们才能在上面建起高楼大厦。

我们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内心澎湃:听到那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内心澎湃,像海浪一样不断地翻腾。

5. 我想说,这百年像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先辈们是演奏家。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模)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学科为开卷考试,全卷共两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论语·为政》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句子。

下列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措施最符合材料中思想的是()A.商鞅严明法度禁止私斗B.汉文帝重视以德化民C.明太祖提倡尊孔读经D.康熙帝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在这个春秋的乱世里,(诸侯)不断收纳其他的族群,融合为新的国家;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不断的“胡化”与“汉化”,构成通往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材料反映的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主要是()A.政治体制的力量B.封建经济的促进C.对外关系的发展D.民族交融的作用3.《日本书纪》记载: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去)。

下列史实符合材料含义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东渡日本C.遣唐使来华D.戚继光抗倭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外来侵略刺激了民族救亡运动B.闭关锁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C.学习西方无法实现中国近代化D.列强入侵使中国沦为殖民地5.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对于一个向来被视为一盘散沙的农业大国来说,其意义尤为重大⋯⋯农民取得了土地,党取得了农民”。

该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包干的推行6.1964年10月16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和演出人员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来,会场沸腾,举国欢庆。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给儿子》小说精读及试题解析+课件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给儿子》小说精读及试题解析+课件

【创作背景】 但正如悲观的鲁迅也写出过洋溢着温馨氛围的《社戏》一样,
写下了《我曾经在这里生活》那样悲凉彻骨的作品的陈村也写出了 《给儿子》这样深情无限的忆旧之作。这是耐人寻味的。《我曾经 在这里生活》和《给儿子》都是以插队生活为题材,但前者悲凉, 后者温馨,由此可见陈村人生体验的丰富和他善于多角度观察人生、 思考人生的不凡功力。值得一提的是,《给儿子》这篇难得的佳作 却不知为什么远远不如他的《少男少女,一共七个》、《一天》那 么引起评论家们的议论。
下田去吧,儿子。(对儿子去到农村历练的期望,叙述者也希望体验农村生 活,从而真正理解自己对这里的深厚情感。)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 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 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 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 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 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 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 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 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对农村生活的 描绘生活形象,具有浓郁的怀旧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如果从高考立德树 人的要求来看,这一段叙述蕴含着劳动之美,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也让读者深 切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给儿子》试题详解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 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 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 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 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参考答案】 B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 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分析错误,"说话的声音 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没有坏意"是父亲印象中船上人的形 象。此处父亲并不是在教儿子如何通过看神情、听言语来判断他 们是否心存善意。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023-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

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我国发展史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同样与中华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

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中国学界在五四时期关于文学批评标准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文学中的“美”(艺术标准)与“真”(现实标准)究竟何者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

求真派在继承“诗言志”“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论资源的基础上,吸收经俄苏现实主义改造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更重视文学对社会的反映与批判作用,故在建构文学批评标准时更强调文学介入现实(“为人生”)的程度。

求美派则在继承“诗缘情”“诗有别趣”等传统文论资源的基础上,借鉴新批评和其他形式主义文论,更重视文学超越现实的审美意蕴和情感表现的张力(“无功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
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
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
的伤害。②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③很多作
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西化”色彩浓重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
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④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
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为最大。
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
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
英文。⑤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
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
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
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小
题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论点。(2分)小题2:本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小题1:(2分)面对严重的“汉语危机”,我们要努力拯救
汉语。(回答“保护汉语”也可以)小题1:举例论证(1分),通过列举“全民学英语”热潮
的事例,具体有力论证了汉语危机严重,我们要努力拯救汉语。(1分)小题1:论点的要求应
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符合观点的句子。小
题1: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作答时学会结合语
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