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手册
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手册正文

目录山西大同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规定------------------------------- 1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 7 对学生的要求 -------------------------------------------------------------------------------------- 8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要求 ----------------------------------------------------------- 8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格式要求 --------------------------------------------------------------- 11 附则 ---------------------------------------------------------------------------------------------- 15 附件 ---------------------------------------------------------------------------------------------- 15 附件一封面 -------------------------------------------------------------------------------- 16 附件二毕业论文(设计)排版格式-------------------------------------------------- 17 附件三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 ------------------------- 19 附件四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与实施办法 ---------------------- 21 附件五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主要内容 ------------------ 22 附件六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上报和留存资料的要求 ---------- 23 附件七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主要事项 ----------------- 24 附件八各类表格 -------------------------------------------------------------------------- 25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汇总表 ---------------- 25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备选题目一览表 ------------- 26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 ----------------- 27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 28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29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 31 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教师用) ----- 32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 34 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阅人用) ------ 35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分表-------------------- 37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答辩用) --------- 38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 40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 41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 42 山西大同大学届优秀毕业生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 44 山西大同大学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记录表 ------------- 45 山西大同大学学院20 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情况统计表 ----- 46山西大同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手册

说明
1.任务书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并由指导教师写,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教研室)审核后,发至学生手中;
2.学生应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做好各阶段进展情况记录及个人工作总结;
3.本手册中各部分内容应写完整,签名齐全;
4.本手册装订顺序为:任务书、开题报告、过程进展情况记录(含前期准备阶段、撰写阶段、中期自查、完善阶段)、个人工作总结、形式审查表、指导教师评价表、评阅教师评价表、答辩评分及成绩评定表;
5.本手册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并由各学院保存至学生毕业后四年。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小结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价表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价表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分及成绩评定表。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手册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教学站点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负责教师起讫日期工作地点20 年月说明本手册是根据《东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结合本院成人专升本业余学习的特点制定的。
本手册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参考和指导,在毕业设计(论文)动员时发给每位学生。
学生应认真学习、填写手册中的各项内容,严格按手册中规定的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1、学生必须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表”中下达的任务、要求及工作进度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2、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过程中,要认真填写本手册中开题报告、工作进度表等相关内容,并在毕业答辩前将填写完整的工作手册提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时,将本手册、毕业论文或设计报告以及图纸、源程序光盘和说明等附件一并装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 交站点学校或东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负责教师。
申请成人学士学位或申请优秀学员还必须提交外文翻译资料(原文和译文)。
4、手册中的“毕业设计软硬件验收表”、“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评阅、答辩资格及成绩评定表”由指导教师、答辩组的有关教师在相应的工作完成后填写。
本手册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资料,也是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
答辩前不能提交本手册的学生,不予参加答辩。
目录一、东南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独创性声明 (1)二、东南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三、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条例 (2)四、毕业设计报告与毕业论文的撰写 (10)五、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4)六、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7)七、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记录表 (20)八、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21)九、毕业设计软硬件验收表(用于理工类) (22)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表 (23)附件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 (24)附件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备材料 (25)附件三:文科类毕业论文书写样式 (26)附件四: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封面式样 (28)东南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或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

一、前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的检验。
通过做毕业论文(设计),可以使学生在综合能力、治学方法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之进一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应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要求。
为使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现为配合实施《闽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试行),特制定本手册。
二、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培养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性质,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的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标志。
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写作。
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写作中,要注意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提高其科研能力;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指导要求1.指导教师要熟悉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2.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分析论文题目,指定必要的参考书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审定论文提纲和初稿,并提出修改方案。
3.指导教师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期间应随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认真考察学生掌握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出勤、纪律等,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结束时评定成绩的参考依据。
4.文科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答疑时间应不少于四次。
毕设计手册模板

毕设计手册模板一、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最后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设计手册是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毕业设计的要求、步骤、规范、评价标准等内容,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本手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毕业设计手册模板,帮助他们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手册模板1. 封面封面应包括学校名称、学院名称、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时间等信息,要求整洁、美观。
2. 目录目录应列出毕业设计手册各部分的标题及页码,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3. 引言引言部分介绍毕业设计的背景、意义、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概括性地说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4.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部分详细描述毕业设计项目的要求、目标和预期效果,包括设计任务的背景、要求和条件等,要求明确、具体。
5.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部分包括毕业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方案等,要求详细、细致。
6.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部分详细描述毕业设计的具体方案、步骤、实施计划和操作流程,要求全面、可操作性强。
7. 成果展示成果展示部分包括毕业设计的实际成果、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创新点等,要求客观、真实。
8. 结论结论部分总结整个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成果和启示,客观公正。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列出本毕业设计过程中所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要求格式规范、准确。
10. 附录附录部分包括毕业设计中的相关资料、数据、图表、表格等,要求整理清晰、有序。
三、总结毕设计手册模板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它的完善和规范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按照本模板的要求编写相应的毕业设计手册,不仅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指南。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编写毕业设计手册,圆满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手册

指导教师审定意见:
□同意答辩□推迟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设计答辩记录表
题目
学生姓名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分数范围
优秀(≥分数上限90%)
中等(分数上限70%~80%)
自述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分析归纳逻辑严密,有创新意识和独特见解。
思路、语言表达、概念基本清楚,论点正确,分析归纳合理。
姚文达主编,锅炉燃烧设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樊泉桂著,亚临界与超临界参数锅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二)专业技术刊物:《热能动力工程》、《热力发电》、《动力工程》、《中国电力》
《锅炉技术》、《电站系统工程》等.
八、答辩之前学生应作的准备工作提要
1.开题报告一份。
2.设计说明书一份。
3.图纸若干。
七、建议参考资料及使用方法
(一)国内设计规范: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中国电力出皈社,备案号:J44—200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 5054—1996,中国电力出版社
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守则(热机篇),省(区)‘电力设计院联合会,一九八八年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DL/T5l4 5-2002,中国电力出版社
0—3分
完成质量
立论科学合理,论证、计算、分析和实验正确、严密,结论合理,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立论、论证、计算、分析和实验基本正确;结论合理,图纸完备,基本正确
0—7分
撰写规范
论文或说明书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文字通顺、图表清楚、论述严谨、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版面工整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手册范本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目录第一部分上海建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上海建桥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体安排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上海建桥学院关于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的若干规定上海建桥学院本科实习工作记录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记录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程序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第二部分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补充规定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体安排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指导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相关规范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有关规范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相关规定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相关规定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整改措施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相关规定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归档规定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体安排阶段序号内容时间选题阶段各学院系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人选第学期末指导教师调研、选题,填写课题申请表第学期第周以前课题审查第学期第周向学生公布课题、学生选题第学期第周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环节动员第学期第周编制并上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和课题分配情况第学期第周论文前期阶段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调研、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第学期第-周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第学期第周上半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研究工作第学期第周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第学期第周实习阶段毕业实习的组织、实施、检查,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调研)报告第学期第周论文后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第学期第周学生完成设计(论文),并交指导教师批阅、评阅教师评阅第学期第-周答辩阶段下达毕业设计答辩安排、各学院系上报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及答辩安排第学期第周毕业论文资格审查,学生论文外审第学期第周上半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第学期第周毕业论文二次答辩第学期第周上半周总结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上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第学期第周下半周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和整理第学期第-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第学期第周毕业设计(论文)所有资料整理归档第学期第-周、级学生第四学年教案计划为:第学期前周上课和期末考试,后周和第学期周安排毕业环节,共周;、第学期后周以安排毕业设计(论文)为主,第学期前周以毕业实习为主,后周以毕业设计(论文)为主;、工作量计算:毕业实习以周计算,毕业设计(论文)以周计算。
《武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

武夷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指导手册教务处编制目录一、前言 (3)二、指导思想 (3)三、指导职责 (3)四、过程要求 (4)(一)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 (4)(二)开题报告 (5)(三)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 (5)五、写作规范 (5)(一)基本要求 (5)(二)内容要求 (6)(三)撰写的基本要求 (7)(四)排版格式要求 (8)六、答辩要求 (8)七、评分要求 (9)八、组织管理 (9)九、其他 (10)附件1:毕业论文(设计)排版格式 (11)附件2:毕业论文附册 (28)一、前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运用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研究(设计)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的检验。
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使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现为配合实施《武夷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手册。
二、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培养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论文性质,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的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标志。
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写作,格式要求在后面附件中进行了说明。
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写作中,要充分体现我校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要特别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最好能紧密联系地方、贴近产业,最好能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题目基于T-S模糊模型的单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学生姓名丁昌通学号201207013208专业班级自动化二班指导教师李凤霞2016年3月4日目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4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7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9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10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1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答辩小组评语............................................1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1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基于T-S模糊模型的单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本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为了实现对单级倒立摆非线性不稳定系统的稳定控制,本文利用模糊控制理论中的T-S模糊模型将其处理成多个局部线性模型的模糊逼近,并进行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通过Simulink对倒立摆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和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实现了对单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并且具有模糊规则少、结构简单、很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等优点,于其它非线性不稳定系统的控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途径。针对倒立摆的非线性采用T-S模糊控制模型控制的方法对倒立摆进行控制,建立了倒立摆的数学模型,并用进行仿真,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倒立摆具有好的控制效果。倒立摆系统是一
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和自然不稳定的系统,以其自身的不稳定性而难以控制,也因此成为自动控制实验中验证控制策略优劣的极好的实验装置。本文主要完成直线倒立摆系统的数学建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直线倒立摆的LQR控制算法及仿真;并根据T-S模糊系统的原理建立了直线倒立摆系统的T-S模型,并根据并行分布补偿控制原理完成了控制器的设计,分别对连续型T-S模型的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和连续不确定型T-S模型的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21]。考虑到单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有四个输入量和一个输出量,而两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有六个输入量和一个输出量,要直接设计一个多变量模糊控制器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本文采用一种变量分组的方法来设计控制器,即在控制结构上采用将一个复杂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分解成若干个较为简单的多输入[22]。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这种控制器都是以系统误差和误差变化为输入语句变量。这种控制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控制方法简单,调节时便于发现问题,有利于分别对小车和各级摆进行控制和研究。技术要求:(1)采用数学及物理知识建立数学模型;(2)熟练掌握matlab相关编程及仿真知识;(3)熟悉掌握T-S模糊模应用方法;工作要求:(1)认真阅读理解设计任务书;(2)完成开题报告;(3)查询相关资料,征询指导教师意见;(4)订制写作计划,征询指导教师意见;(5)论文撰写;(6)论文答辩;2.本课题应达到的目的智能控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模糊控制使倒立摆这样一个不稳定被控对象成为一个稳定的系统,从而验证模糊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其他非线性系统的控制。T-S模糊模型可显著减少模糊语句数目,且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建立基于Matlab的T-S模糊推理系统来对被控对象车摆系统进行仿真控制研究。3.本毕业设计课题成果(1)运行良好的程序系统。(2)毕业论文。
二.有关要求1.中外文献查阅要求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2.外文翻译要求一、翻译的外文文献一般为1~2篇,外文字符要求不少于1.5万(或翻译成中文后至少在3000字以上)。二、翻译的外文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文章、有关著作及其他相关材料,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并在每篇中文译文首页用“脚注”形式注明原文作者及出处,中文译文后应附外文原文。三、中文译文的基本撰写格式为题目采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一般为1.5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页边距为左2.6cm,右2.6cm,上下各2.6cm,页面统一采用A4纸。四、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制作(注:封面上的“翻译题目”指中文译文的题目,附件1为一篇外文翻译的封面格式,附件二为两篇外文翻译的封面格式),若有两篇外文文献,请按“封面、译文一、外文原文一、译文二、外文原文二”的顺序统一装订。3.论文撰写要求论文能够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严谨的科学作风。论文要求依据充分,论证正确,有一定见解,文字通顺,条理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论文字数在8000字以上。三.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2016年1月1日-3月20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查阅相关书籍、上网等)做好系统需求分析,完成开题报告。2016年3月21日-4月15日通过查阅资料,选择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完成总体设计。2016年4月16日-5月16日完成论文初稿。2016年5月16日-6月9日论文修改。2016年6月10日-6月13日论文答辩。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T-S模糊模型的单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选题目的:倒立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是进行控制理论教学及开展各种控制实验的理想实验平台。对倒立摆系统的研究能有效的反映控制中的许多典型问题,如非线性问题、鲁棒性问题、镇定问题、随动问题以及跟踪问题等。通过对倒立摆的控制用来检验新的控制方法是否有较强的处理非线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能力。2.选题意义:对倒立摆这样的一个典型被控对象进行研究无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由于其级数增加而产生的控制难度是对人类控制能力的有力挑战更重要的是实现其控制稳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控制方法探索新的控制理论并进而将新的控制方法应用到更广泛的受控对象中。各种控制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在这里得以充分实践并且可以促成相互间的有机结和。二.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1.国内研究现状中国作为这里研究的中心之一,研究水平相对较高。北京师范大学采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四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采用拟人智能控制方法实现了三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此外,也有基于云模型理论成功控制三级倒立摆的报道出现[1]。而最近几年,日本国内的研究机构对倒立摆系统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2]。2.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型倒立摆不断问世,但是可自主研发并生产倒立摆装置的厂家并不多。目前国内各高校基本上都采用香港固高公司和加拿大Quanser公司生产的系统,其它一些生产厂家还包括,韩国,奥格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FT-4820型倒立摆、保定航空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倒立摆系统的研究[3]。在那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控制论专家根据门研发火箭发射助推器原理设计处一级倒立摆实验设备。自此,对于倒立摆系统的研究便成为控制界关注的焦点。倒立摆的种类有很多,按其形式可分为:悬挂式倒立摆、平行式倒立摆、环形倒立摆、直线倒立摆、平面倒立摆和复合式倒立摆;按级数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多级等;按其运动轨道可分为:水平式、倾斜式;按控制电机又可分为:单电机和多级电机[4]。
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倒立摆是一个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常规的控制算法如LQR在倒立摆的控制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常规控制方法在倒立摆的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智能控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模糊控制使倒立摆这样一个不稳定被控对象成为一个稳定的系统,从而验证模糊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其他非线性系统的控制[5]。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单级倒立摆的建模问题;(2)对单级倒立摆应用T-S模糊模型仿真问题;四.究思路和方法T-S模糊模实现了对单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并且具有模糊规则少、结构
简单、很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等优点,于其它非线性不稳定系统的控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途径。针对倒立摆的非线性采用T-S模糊控制模型控制的方法对倒立摆进行控制,建立了倒立摆的数学模型,并用进行仿真,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倒立摆具有好的控制效果[6]。利用输出数据来确定T-S模型Takagi,Sugeno和Kang在第一种方法有很多重要文献。这一程序主要有
两部分组成:结构辨识和参数辨识。这一T-S建模方法适用于一些用解析的或物理模型不可能或十分困难描述的机构。另一方面,机械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可由拉格朗日方法和牛顿-欧拉法得到[9]。五.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