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分析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垂体瘤手术一般根据肿瘤特征和病人情况以及蝶窦发育程度选择经颅或蝶窦入路。
20 世纪30 年代普遍用经颅入路摘除肿瘤。
近年来随着经蝶窦手术技巧的提高和经验积累,注意到肿瘤鞍上扩展部分常为非浸润性生长,绝大多数质地脆软,有些出血坏死、囊性变,容易在显微镜下被摘除,故对有视路受压的大腺瘤甚至巨大腺瘤也采用经蝶入路。
由于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及快速发展,目前主要采用经蝶窦术式,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对肿瘤进行选择性摘除,对向鞍上膨胀性生长及鞍旁、海绵窦内发展大腺瘤,进一步改进经额下--翼点、眶--额下联合入路切除大型巨大腺瘤。
近年来又进一步改进术中应用内镜经单侧鼻孔入路、经眉切口眶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眶上锁孔入路以及神经导航系统蝶窦切除垂体瘤,由于照明系统和手术器械的发展,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系统等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已成为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的较佳手段之一。
神经导航系统是使传统立体定向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及微侵袭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其为无框架的立体定向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工作站,电脑屏幕和显微镜叠加影像,实时向神经外科医生反馈手术进程。
神经导航可弥补C 臂X 光机应用于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横向定位不足缺点,安全而有效地进行手术。
术中实时导航定位功能不仅提高了病灶切除率,而且减少了手术中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9 ] 。
注意:放射治疗无论是经颅入路或是经鼻--蝶入路进行垂体瘤切除术,其残留率均较高,尤其是巨大型无功能腺瘤,术后残留率高达50 % 。
伴随着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进步,放射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
垂体瘤手术后,一般都主张给予常规放射治疗,以控制或延缓肿瘤复发。
放射治疗可阻止肿瘤进一步生长并最终致分泌增多的激素水平下降,其类型较多,包括常规X 线放疗、直线加速器X 刀、γ刀以及放射源钇[90 Y]或金[ 198Au]作垂体内照射等。
目前已广泛应用等剂量γ刀和直线加速器X 刀切除单个直径大于1. 5cm 的圆形垂体肿瘤,部分拒绝或不适于经蝶窦手术患者首选γ刀治疗也取得等同手术治疗的效果。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17例

体会 [] 宁 医 学 院 学 报 ,09 3 () 2—0 J辽 2 0 ,0 1 :83 .
[ ] 朱 宗 海 , 昌荣 , 恒 川 . 上 腹 右 胸 两 切 E治 疗 胸 段 食 2 吴 薛 经 l 管 癌 6 6例 分 析 [] 中 国 临 床 医 学 ,0 6 1 ( ) 97 7 J. 2 0 , 3 6 : 2—
例, 年龄 2 6 2 5岁 , 均 3 平 9岁 。病 程 5 月 至 1 年 , 个 o
平 均 3 5年 。临 床表 现 : 力下 降 9例 , 野 改变 1 ~ 视 视 l
建鞍底 , 膨胀海 绵条 填塞鼻 腔 , 术后 2  ̄4 h拔 出。 4 8
。
结 果
例, 头痛 等颅 内压增高 症状 5例 , 内分 泌症状 1 例 , 有 5
[] 黄孝迈主编. 3 现代 胸外 科 学 [ . 京 : 民军 医 出版 社 , M] 北 人
神经 内镜 辅 助 下经鼻 蝶显 微 切 除垂体 腺瘤 1 7例
陕西省 汉 中市人 民医院 ( 中 7 3 0 ) 刘 永建 谢 万福 汉 2 0 0 王哲勋 宋 歌 张亚 飞
单 鼻 孔经 蝶入 路垂 体 腺瘤 切 除术 以其路 径 短 、 创
伤 小 、 术时 问短 、 手 术后 并发 症少 得到越来 越 多的神 经 外科 医师的青 睐 , 了提高 肿瘤切 除率及 减少并 发症 , 为
显微 手术 的基 础上 应 用神 经 内镜 作 为辅 助 操作 工具 , 观察蝶 窦 内结 构 , 定双侧 颈 内动脉 隆凸及 鞍后斜坡 , 确 必要 时 术 中 x线 定 位 , 确定 中线 方 向 , 防止 手 术偏 离 方向, 磨开 鞍底 , 骨窗 大小 约 1 0c . c “ 字 . mX1 5m,十” 切开硬 膜并 刮 除肿瘤 。用 3 。 O 观察镜 伸入 鞍 内观察肿 瘤 切 除程 度及 垂体 形 态 和鞍 隔是 否 下 降 , 切除 残余 并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 ] Srt nMR, la S Fse e a. suua at aoso e 2 t t ao Wii lm , i rC,t O t tr lrt n ft h 1 r l e i h
R I ee n hm ns ti u m Y [ ] B JC c ,9 9 6 B gn i u a o s et o J . r a e 18 ,0 f ts u 8 nr
( )2 2—25 2 :0 0.
[ ] G iiaR R brAE A de H。t . r ayL i y aema 3 r t A, oet , nrw G e a P m r eo o ro sn i 1 ms
o o e a lll io ah lgc 1 fb n : lci cp tooi.mmu o itc e c la d ut src l n n hso h mia n la t — r u
[ A tnsnC ElnsnR H v G Pi r e mys o ao 4] noec R,r do A, uo A . r yL i oa m 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 ma o e r
b n : l io a h lg c .i o e a c i c p t oo i n mmu o itc e e l n u rsr tr n h sc h mi a a d n o tuu a l
小 、 围及信号变化 均能有很 好的显 示。本组 2例出现肺 部 范
转移 , 1例于半年内死 亡。 综合本组病例特点如下 : 1 发病年 龄平 均 5 . () 3 6岁, 2例 为中老年 , 符合 以往文献报告的特点。( ) 2 发病 部位 2例位于 髂骨, l例位于股骨下段。( ) 3 临床均 以疼 痛并伴有软组 织肿 块为主。( ) 4 影像学均有骨质破坏并且伴有明显软组织肿块 。 () 5 2例出现肺部转移。( ) 6 免疫组化标记提示 : c(+) Vm At 、 i (+) 均与既往文献报告一致 。而骨原发性平滑肌 肉瘤既往文 献报告 , x线改变大致 有 3种 : 1 溶 骨性 : () 似朽 木状溶 骨 性破坏 , 骨膜反应。( ) 无 2 混合性 : 除斑片状 溶骨性破坏外 , 在 髓腔或软组织内尚掺杂有钙化或肿瘤阴影 , 骨膜反应 ( om n C d a 三角或放射状骨针) 见。( ) 肿性 : 中心囊状 , 常 3囊 呈 多房性 , 膨胀性破坏 , 另于溶骨性 区周围出现大小不等 的透光 区, 周边 见以硬化带 , 夹杂小斑点 状或条纹 状致 密钙化 影为骨 梗死 x 线改变 , 骨梗 死 是骨平 滑 肌 肉瘤所 特 有 的一 个重 要 x线 征 象 。本病须应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溶骨性骨 肉瘤 、 纤维 肉瘤 、 网织细胞 肉瘤 、 滑膜肉瘤 及软骨 肉瘤等鉴别 。其 中恶性 纤维组织细胞瘤与骨平滑肌肉瘤 在临床上还是组织病理 上都 难 以鉴别 , 免疫组织 化学和 电镜 观察可 帮助确 诊。骨平 滑肌 肉瘤 和软组织平滑肌 肉瘤一样是高 度恶性肿瘤 , 5 %患 者 约 0 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 , 如若诊断骨 原发性平 滑肌 肉瘤须 先排 除骨外平滑肌肉瘤 的骨转移 , 如子宫 、 胃肠 道及软组织平 滑肌 肉瘤等 。与溶骨性骨 肉瘤的鉴别 主要 为是否有骨膜 反应。截 肢是骨原发性平滑肌 肉瘤的主要 治疗 手段 , 、 放 化疗虽 敏感 性 差, 但可减轻症 状 , 否 能提 高 生存 率 、 长 寿 命 还不 甚 清 是 延 楚 J 。骨平滑肌 肉瘤 预后较纤维 肉瘤及骨 肉瘤好 。虽然 骨
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生存质量的多因素临床研究

Oiuiar ade t t v nom as
一 -
Z egC nY n,Qn n Xa-e u, a—ogWag, hn —H a igWag, i j L Xi dn n oi o
He g z u Z n n —h ha g
示 : 体 瘤 大 小 、 体瘤 侵袭 性 、 术 切 除 程 度 是 影 响 生 存 质 量 的 主 要 因 素 。 论 : 前 MR 示 垂 体 瘤 大 小 . 袭 垂 垂 手 结 术 I 侵 程 度 , 中手 术 切 除 程 度 , 预测 术 后 生 存 质 量 : 量 行 肿 瘤 全 切 术 、 期 发 现 复 发 可 望 提 高 患 者 生存 质量 术 可 尽 早 关 键 词 : 镜 : 体 瘤 : 存 质 量 内 垂 生 中图分类号 :79 1 R 3.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7 6 8 9 (0 2 0 — 1 3 0 12 — 12 2 1 )2 0 0 — 4
第 二 医院神 经 外科 .江 苏 无 锡
24 0 1 0 21
【 要 】 景 与 目的 : 代 医 学 模 式 要 求 更 全 面 的指 标 来 评 价 手 术 疗 效 , 生 存 质 量 已 成 为 其 中一 个 重 要 标 摘 背 现 而 准 本 文 探 讨 与 内 镜 辅 助 下 经 鼻 蝶 窦 垂体 瘤 切 除术 后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相 关 的多 种 因素 . 全 面 评 估 手 术 疗 效 提 供 为
依 据 。 法 :分 析 16例 垂 体 瘤 患 者 l 资 料 、 像 学 及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 用 生 存 质 量 量 表 随访 近 5年 的相 关 数 方 1 临床 影 采
神经导航在内镜辅助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定位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定位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3 例导航辅助下行垂
体腺瘤切除术的病人资料 (病例组),并与 61 例同期未用导航的垂体腺瘤病人 (对照组) 进行 比较 ,通 过 定 位 蝶 窦 开 口 与 鞍 底
时间,以及定位鞍底准确性,评价导航定位作用。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采用术中导航能显著缩短定位蝶窦开口及鞍底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09 年 9 月-2012 年 8 月在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导航辅助内 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 63 例病人作为病例 组,其中男 38 例,女 25 例。随机抽取同期未用导航 的垂体腺瘤病人 61 例作为对照组,男 36 例,女 25 例。两组病人主要临床表现均为头痛、视力视野损 害和内分泌症状。两组病人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05)。 1.2 手术方法 (图 1) 病人头部黏贴导航标志物 后 行 薄 层 无 间 距 CT 扫 描 。 将 图 像 导 入 Medtronic StealthStation TREONTM 导 航 系 统 重 建 头 颅 模 型 。 病人取仰卧位,安装导航头架及参考架,用导航探 针注册标志物。消毒铺巾后安装术中参考架并注 册。内镜下找到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并去除黏 膜。病例组使用导航定位鞍底,对照组根据解剖标 志及 X-线定位。磨钻磨开鞍底,病例组在扩大鞍 底骨窗时,使用导航跟踪骨窗边界。打开鞍底硬脑 膜后,在内镜下分块切除肿瘤,病例组在肿瘤切除 过程中使用导航跟踪术野边界。术毕修补鞍底、填 塞鼻腔。 1.3 导航定位作用评价指标 ①快捷性:找到蝶窦
2 结 果 (图 1)
①快捷性。找到蝶窦开口所用时间:对照组为 (32.2 ± 1.6) min,病 例 组 为 (19.2 ± 1.1) min; 两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6,P <0.05);正确确定鞍 底 所 需 时 间 :对 照 组 为 (31.7 ± 1.5) min,病 例 组 为 (19.7 ± 1.2) min;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 6.1, P <0.05)。②准 确 性 。对 照 组 初 次 准 确 判 定 鞍 底 位 置 43 例 (70.5%),病例组导航初次准确定位 58 例 (92.1%);两组初次判定鞍底的 准 确 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义 (t = 6.1,P <0.01)。③安全性。术中方向错误 对照组 7 例 (11.5%),均得以纠正;病例组无方向错 误。并发症:对照组脑脊液鼻漏 4 例,尿崩症 7 例; 病例组仅尿崩症 2 例。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鞍底重建策略要点

【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镜;脑脊液鼻漏;神经外科手术;鞍底重建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专项基金(20070501)
Strategy
of sellar
floor
reconstruction Su
of
rese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ຫໍສະໝຸດ vianeuroendoscopic
resection patients with of pituitary adenoma via single nostril neuro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Ninety-seven no obvious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during the operations were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dural
Cerebrospinal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Sellar floor reconstruction Fund program: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Special Fund of the Science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后1 d内复查头颅CT,1周内复查MRI。
em)34例,巨大腺瘤(直径>3.0 cm)27例;非
侵袭性腺瘤66例,侵袭性腺瘤49例(海绵窦和蝶窦 内)。术前行鞍区薄层CT扫描评估蝶窦的发育状 态,确定蝶窦内分隔、蝶窦与鞍底的关系。 3.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患者全麻后取仰 卧位,头部后仰150,向术者方向偏转20。。依据术 前头颅CT和MRI表现选择鼻孔侧别。0.05%碘伏 消毒鼻腔黏膜。超高清00、300神经内镜(分别购自 德国蛇牌和STORZ公司)下显露蝶窦开El,沿蝶窦 开口内侧切开黏膜并成瓣,可见骨性蝶窦开口。沿 蝶窦口磨切除蝶窦前壁进入蝶窦。去除蝶窦内分 隔,显露并磨开鞍底、切开硬膜。用刮圈、取瘤钳按 照后部、两侧、前部的顺序分块切除肿瘤。常见鞍膈 下降,观察鞍膈膜是否完整。97例(84.3%)无明确
1例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

[8] 韩慧敏.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 27(6):113-114.
[9] 刘立波,探讨围手术期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天 地, 2020,17(1):259.
[10] 詹梦熊,林茂晖,林健.内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合 理用药杂志,2020,13(19):117-119.
参考文献
[11] 王勇,吴冲,张洪亮等.神经内镜下切除功能性垂体瘤术后激素水平改善的效果分析 [J].临床神 经外科杂志.2015.12(4):265-268.
辅助检查:头颅磁共振示鞍内及鞍上占位,双侧颈内动脉 受肿瘤部分包绕,初步诊断侵袭性垂体瘤
手术时间:拟于2020-8-25在全麻插管下行内镜下经鼻 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3 手术相关知识
麻醉方式及体位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平卧位、头架固定 床头酌情抬高15°-20
仪器设备
导航系统
航统
显微器械
脑科磨钻
手术步骤
1. 填塞付肾棉片
2. 探查中鼻甲
3. 切除中鼻甲
手术步骤
4. 备带蒂粘膜瓣
6. 磨除蝶窦间隔 5.暴露蝶窦开口
手术步骤
9、切除鞍底 8 、术中导航定位 7、充分暴露鞍底
手术步骤
10、暴露硬脑膜
12 、切除垂体瘤 11 、暴露垂体瘤
手术步骤
颅底重建
13、填塞脂肪
16、填塞纱条
2.消毒鼻腔的器械应分开放置 ,避免交叉感染 3.术中用物准备齐全,术中默契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4.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手术超过3小时需追加抗生素 效果评价:2020-08-30 10:00 患者术后未出现发热症状,血象正常
经鼻蝶窦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

经鼻蝶窦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陈一;朴浩哲;姚冰;孙佩欣;张烨;隋锐;郭旭;史记;梁海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及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出现脑脊液漏病例31例,根据脑脊液漏分级标准,术中给予处理.结果 31例脑脊液漏病例术后恢复均佳.结论术前预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根据分级进行处理,术后仍有脑脊液漏则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of intra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in neuro-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rese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Methods Data of 158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of which 31 cases suffered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Therapeutic measures wer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grading of leakage.Results The outcomes of all the 31 case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s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is recommended.Intraoperative cerebrospinal leakage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grading of leakage.Lumbar subarachnoid space drainage is needed for the leakage that lasts after the surgery.【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7(021)003【总页数】3页(P522-524)【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窥镜检查;脑脊液鼻漏【作者】陈一;朴浩哲;姚冰;孙佩欣;张烨;隋锐;郭旭;史记;梁海洋【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正文语种】中文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垂体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
2019-03-28T09:19:31.1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1期 作者: 孙青青
[导读] 借助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对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治疗,整体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得到恢复。
邯郸市中心医院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目的 对垂体腺瘤患者按照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经鼻蝶窦入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对比治疗模式展开,所纳
入病例为
60例,为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取组中30例,按照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即观察组,余下以显微手术治
疗,即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借助神经内镜经鼻蝶
窦入路手术对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治疗,整体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得到恢复。
关键词: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显微手术;垂体腺瘤
在神经外科常见肿瘤性病症中,垂体腺瘤存在有极高的接诊量,有较高的发生率。手术治疗为目前处理该症最为有效方式,且显微镜
下以经鼻蝶窦入路手术以及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实施率居高
[1]。本研究就对上述两种手术方案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对比治疗模式展开,所纳入病例为60例,为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取组中30例,按照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
即观察组,余下以显微手术治疗,即对照组。对照组男
21例,女9例,年龄在25—37岁间,均值为(29.01±1.88)。而观察组男22例,女8
例,年龄在
26—42岁间,均值为(30.12±1.29)。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显微手术治疗,术中麻醉为全麻,体位选择为仰卧位,在显微镜作用下对患者鼻腔隔黏膜进行分离,促使鞍底骨质以及蝶窦
充分开放,随即对肿瘤组织进行分离切除。而观察组以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麻醉方式以及体位与对照组保持相同,在内镜的引导
下对蝶窦纵横隔进行切除,并借助取瘤钳以及刮匙等对肿瘤进行切除,在处理中需保障残留组织清除的完整性,且在术中不得对患者视神
经沟等进行损伤。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展开治疗。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与两组有关各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
P<0.05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83±1.25)d,对照组为(11.69±1.18)d,对比P=0.005,t=9.694。在出血量上,观察组为
(
55.23±8.28)ml,对照组为(78.43±1.99)ml,对比P=0.012,t=12.932。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为8
例,对比
P=0.007,x2=11.728。
3
讨论
垂体腺瘤在临床一直存在有极高的接诊量,在该症的作用下,会促使患者出现闭经、视力障碍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2]
。借助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展开治疗为临床治疗该症最为主要方式。在该手术方式的作用下,能得到三维视野,促使患者病灶部位充分
得到暴露,便于手术医师对患者肿瘤部位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估,且术中各方面操作均较为简单。但在具体运用中存在有一定局限性,其手
术视野呈现为
“管状”,其深部照明情况较差,不利于医师对蝶鞍区各解剖层理进行观察,在手术中易出现病灶部位清理不彻底等情况,综合
疗效欠佳。而在神经内镜作用下展开手术,可充分满足手术过程中,医师对于手术视野的具体需求。在手术中的术野盲区较小,可为肿瘤
部位清除的完整性提供保障,并有助于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对临近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3-4]。此外,在该手术方案
中,不需要对患者骨性鼻中隔进行切除,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助于患者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借助神
经内镜展开手术存在有多种优势,其在手术中所得到的图像为二维图像,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镜头被血液污染的情况,无法得到清晰手
术视野,需要及时对神经内镜进行更换。同时,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大出血症状,其止血操作存在有一定难度。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具体对上述两种手术方案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结合观察可知,在神经内镜作用下经鼻蝶窦入路展开手术,可
有效缩短手术用时,且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均较少,有助于患者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总之,基于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的
多方面优势,可在临床持续进行采用。
参考文献:
[1]
周凯, 张庭荣, 范雁东,等. 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0):5945-5946.
[2]
马俊伟, 王之敏, 蒋栋毅,等.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鞍底重建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4):51-52.
[3]
李舜, 唐晓平, 张柳,等.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0(7):15-18.
[4]
刘龙, 郑勇.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1137例手术要点及并发症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 2016, 24(8):6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