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的影视片名英汉翻译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文电影片名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其汉译问题备受关注。
目的论视角为揭示汉译的目的与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目的论;效果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其传播范围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
对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观众来说,电影的片名是他们选择观影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在忠实于原意的同时,尽量保持吸引力和传播力,成为了汉译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难题。
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进行深入研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原则目的论指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效果。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中,摄入语言文化背景是必要的,因此翻译的目的应当是满足中国观众对电影的期待。
基于此,可以提出以下原则:1. 忠实于原意:英文电影片名作为电影宣传的一部分,通常与电影的主题、情节或核心概念密切相关。
因此,在汉译中应尽量忠实于原片名的意图,避免过分改动,以确保观众能够准确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2. 保持吸引力:英文电影片名通常经过精心策划,用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兴趣。
在汉译中,应尽量保持片名的吸引力,使其能够在中国观众中产生共鸣和吸引力。
3. 文化本土化:在目的论视角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一个文化传递给另一个文化。
对于电影片名的汉译来说,应注重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进行本土化处理,以增加片名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和传播力。
三、英文电影片名汉译实证分析为了验证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译原则,本文选取了几个经典的英文电影片名,并对其汉译进行实证分析。
《2024年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范文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电影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好的译名能够准确传达原片的信息,吸引观众注意,提高电影的票房。
因此,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原则目的论,又称为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准确传达原片信息:译名应准确传达原片的内容、风格等信息,使观众对电影有初步了解。
2. 考虑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译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和习惯。
3. 吸引观众注意:译名应具有吸引力,使观众产生观看欲望。
三、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1. 直译法直译法是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通过直接翻译原片名,可以准确传达原片的信息和风格。
例如,“Titanic”被译为“泰坦尼克号”,准确地表达了电影的题材和风格。
2. 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原片名的含义,用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词语进行翻译。
例如,“Forrest Gump”被译为“阿甘正传”,简洁明了地传达了电影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 创意翻译法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注意,可以采用创意翻译法。
通过加入新的元素和创意,使译名更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
例如,“Jurassic Park”被译为“侏罗纪公园”,巧妙地结合了“公园”这一元素,使译名更具吸引力。
四、案例分析以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为例,其汉译名为“肖申克的救赎”。
这个译名准确地传达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色彩,同时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通过“肖申克”这一地点元素,使观众对电影有了初步了解;而“的救赎”则突出了电影的励志主题,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这个译名在目的论视角下,充分体现了准确传达信息、考虑文化差异和吸引观众注意的原则。
五、结论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模因论与电影片名翻译

Memetics and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 作者: 岳子玉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页码: 94-9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0期
主题词: 模因论;电影片名;翻译
摘要: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模因论从诞生后就表现出强大的传播性。
各个领域的学者们都在将模因论与各自的学科相结合以获得新的启示。
电影集文化性、艺术性以及商业性于一体,国外电影的逐渐普及使得影片片名的创作和翻译也显得极其重要。
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为思维定势的成语、典故、俗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常常被借用、模仿和复制在外国电影的片名中。
拟从模因论的理论出发,分析、解释模因在外国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影响。
《2024年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范文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电影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好的译名不仅能吸引观众,还能传递电影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及原则。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目的论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译名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要求译者明确翻译的目的,从而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三、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特点1. 准确性:译名应准确传达原片名的含义,使观众对电影内容有大致了解。
2. 吸引力:译名应具有吸引力,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文化适应性:考虑到文化差异,译名应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易于被目标语观众接受。
四、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1. 直译法:对于那些含义明确、文化内涵较少的片名,可以采用直译法,保持原片名的基本含义。
例如,“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准确地传达了原片名的含义。
2. 意译法:对于那些含有文化特色、隐喻或象征意义的片名,需要采用意译法,通过阐释原片名的含义来制定译名。
例如,“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译为“肖申克的救赎”,突出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3. 创新法:在保持原片名基本含义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制定译名,使译名更具吸引力。
例如,“Interstellar”译为“星际穿越”,通过添加“穿越”这一元素,使译名更具动感和现代感。
五、案例分析以电影“Forrest Gump”为例,其汉译名为“阿甘正传”。
译者采用了意译法,通过阐释原片名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制定了具有文化适应性的译名。
同时,“阿甘正传”这一译名也具有吸引力,使观众对电影内容产生兴趣。
此外,“Forrest Gump”的发音与中文中的“阿甘”相近,使译名更加自然流畅。
目的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1.引言电影作为一种受众广泛关注的艺术形式,片名在电影推广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准确地翻译电影片名,既能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又能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一直是翻译界争议的焦点。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难点及影响因素,并以具体案例分析,总结片名翻译的一些经验和策略。
2.目的论与电影片名翻译2.1 目的论的基本概念目的论是翻译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沟通需求和文化背景,翻译行为应以目标受众为导向。
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目的论的观点尤为重要,因为片名既是营销手段,又是对电影主题的概括和传达。
2.2 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引目标受众:片名是电影的门面,直接影响观影者对电影的第一印象。
因此,片名的翻译要能够吸引目标受众,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电影的好奇心。
(2) 传达电影主题:片名应能够准确地概括和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片名,观众可以初步了解电影的内容和故事线索,进而决定是否观影。
(3) 映射文化背景:电影是一种集合了情节、角色、语言、音乐等多种要素的艺术形式,涉及到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观众。
片名的翻译要能够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适应目标文化的审美习惯和接受度。
3.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与难点3.1 片名翻译的原则(1) 传神忠实原作:片名翻译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的主题和情感,避免对原作进行过分的加工和改动。
(2) 考虑目标受众:片名要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进行翻译,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接受片名所传达的信息。
(3) 简洁明了:片名要尽量简洁明了,能够一眼看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避免过于复杂或晦涩的翻译。
3.2 片名翻译的难点(1)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电影片名的理解和接受度存在差异。
因此,译者要考虑如何在翻译中消除文化障碍,使得翻译片名在目标文化中具有合适的效果。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引言电影是全球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于一个电影的成功与否,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其片名。
电影片名有时候是电影的第一次面对观众的接触,良好的片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激发观影的兴趣。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一直是一个问题。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浅谈英文电影片名在汉译过程中的问题和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目的论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强调翻译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在电影片名的汉译中,目的论视角也同样适用。
为了吸引观众和宣传电影,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汉译策略。
第一,直译策略。
这种策略即将英文片名直接翻译为中文,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能够准确传达原片的主题和意义,规避误解和扭曲。
但直译策略也面临文化差异的挑战,有时候直译出来的片名在中文语境中可能会显得生硬或晦涩难懂。
例如,《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被直译为《肖申克的救赎》,通过直译能够准确传达该片的主题和情感,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直译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困扰。
第二,意译策略。
意译是指将英文片名转换为与中文观众更为熟悉和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
通过意译,译者可以更好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并激发观众的兴趣与好奇心。
例如,《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被意译为《消失的光年》,引申出对记忆和爱情主题的思考,通过意译译者能够更好地传达电影的核心内涵。
第三,拟译策略。
拟译是指将英文片名转换为中文音节和形式类似的新词或短语。
拟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片名的音韵和形象特点,从而有助于观众的记忆和传播。
例如,《The Hangover》被拟译为《宿醉》。
这一拟译为观众带来了情绪上的悬念和期待感,更加符合电影的喜剧元素。
结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过程中,目的论视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英语论文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英语论文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英语论文【摘要】本文积极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以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德国两位著名理论家赖斯(KatherinaReiss)和弗米尔(HansJ.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摆脱传统的"等效"理论的束缚,提出了"目的论",这就使电影名的翻译摆脱了"对等"的束缚,丰富了影视翻译理论,有利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更有利于译者在电影名的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目的语的优势。
电影名的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现电影名一般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其商业价值,这就使得电影名的翻译方法趋向多样化。
翻译方法不限于直译、意译、音译等方法,甚至可以完全脱离原电影名,根据观众的心理、文化和语言习惯等等进行有创造性的翻译。
二、目的论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是目的论的理论基础论,目的论认为翻译并不是简单地以原文本为基础的符号转换,而是一种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而进行的复杂行为。
弗米尔认为"翻译意味着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特定的目的`,为特定的接受者进行翻译"[1](p12)。
在翻译原则方面,目的论认为翻译应遵循三个原则: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和翻译所采取的手段,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这项结果就是译文,因此,在目的论中,为要翻译原文,以及目的语文本的功能就是什么,是译者必须知道的。
第二个原则是连贯性法则,第三个原则是忠实性法则。
目的论认为"目的决定手段","源语文本已不是译者的首要依据,源语文本只是译者在翻译前需获得的诸多信息的一种"[1](p25,p29)。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动画电影字幕的英汉翻译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动画电影字幕的英汉翻译作者:邢彦超来源:《大观》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出发,分析了《疯狂动物城》中具有目的语特色的表达,指出动画字幕翻译应以归化策略为主,并且字幕翻译可直接使用目的语强势模因或引用强势模因结构。
关键词:模因;动画字幕翻译;归化;异化;强势模因一、模因论概述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阐述文化进化的理论。
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
(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2007: 129)字幕翻译是跨文化的模因传播,影片字幕翻译应注重目标语观众的表达习惯及审美标准。
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有些模因广泛流传,有些模因却中断消失。
那些成功传播并流传下来的模因就称为强势模因。
道金斯认为强势模因的特征有三个:长期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和复制的忠实性(copying-fidelity)。
( Dawkins,R.,1976: 208)长期性是指复制模式存在的时间越长,复制者数量就越大;多产性指的是模因的复制速度,速度越快,模因传播就越广;复制的忠实性是说复制得越忠实,原版内容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
二、动画电影字幕翻译语言模因的特点(一)通俗性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字幕翻译应符合大众认知能力,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二)简洁性电影字幕语言应力求简洁、精炼,便于观众记忆。
(三)时代性语言模因在不断进化,只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模因才会生存下来并广泛传播。
这就要求影视字幕翻译应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模因。
(四)趣味性动画电影一般都是通过新颖离奇的故事、夸张搞怪的动作、风趣幽默的对白,展现其趣味性。
所以字幕翻译应最大限度地体现趣味性。
三、模因论视角下的动画字幕翻译策略(一)以归化策略为主为了避免目的语受众即中国观众对美国文化理解上的困难,字幕翻译应以归化译法为主。
由于观众对外来文化元素的欣赏能力不断增强,也应适当采取异化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的 。
二、 影视 及 片名
所谓影 视艺 术 , 括 以影 像 形 式传 播 发 行 的各 种 包
本文从客体之 间的关系去考虑原本 与译本 之间的关 系 。在 模 因化 的过程 中体 现 了原文 与译 文之 间从属 和
们 都从 电影 片名 人 手 , 未考 虑 模 因 的 深 层 生 成 机 制 。
因的复制环路。 模 因必 须两 次或 多次 地对 多个 宿 主进 行 “ 同化 ” , 才能使模因新载体被广泛接受 , 从而感染新宿主, 达到 传播效果 。这种模 因变异 的趋势是发展、 进化的。经 历一个 周期 后新模 因 已经 和 原始 模 因有 根本 不 同 , 新
词的诸多解说中挑选一个词来确切地表达原作者所要 表达 的 那 层 意 思 J 因此 , 。 翻译 中就 产 生 了 各 种 译
本, 也就体 现 了下文 中 图示 的客体 之 间的关 系。 ( ) 因与翻译 一 模
翻译中的原本和产 生的译本之间 , 它们属于两个
收 稿 日期 :0 2— 2—1 21 0 3
周 雪婷 (9 1 , , 17 一) 女 重庆人 , 副教授 , 博士 , 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 实践 。 研
成功的影视片名不乏经典 的语言模因。搜索 中 国知网中近 2 O年 的文献 , 中与模 因论相关 文献计 其 60条 , 8 模因与翻译结合 的文献计 16 。模 因运用 5篇 到影视艺术相关翻译中的文献计 1 篇 , 中, 1 其 将模 因 运用到影视片名 翻译 的文章计三篇 : 为尹剑波 的《 翻 译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 岳福曹的《 , 模 因论视域下 电影片名 翻译 策略初探》 张运桥和严敏 , 芬的《 模因论视域中的电影片名》 。分析上述文章, 它
21 0 2年 3月
湖北第二师范学 院学报
Ju a fHu e nv ri f u ain o r lo b iU iest o ct n y Ed o V0. 9 N 3 12 o
.
第2 9卷第 3期
模 因 论 视 域 下 的 影 视 片 名 英 汉 翻 译
赵 翊 翔 , 雪婷 周
、
模 因论
( 模 因及其传播方式 一) 模 因( e e 一词最早出现在道金斯于 17 Mm ) 96年出 版的畅销书《 私的基因》 Te e s ee 中。它源 自 ( h l hGn ) Sf i 自希腊词“ ie e , “ m m m ” 指 被模仿 的东 西” 。任何一个 信息 , 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 模仿” 的过程而被 复制 , 它就 可 以称 为“ 因” J 模 了¨ 。 模因在复制 和传播 的过程 中有 两种方式 : 内容 “
中 图分 类 号 : 3 59 H 1 . 文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434 2 1 )3 l8 3 17 .4 X(0 2 0 1 - 0
基金项 目: 南省教育厅优 秀青年项 目(0 0 8 湖 1B 0 )
作者简介 : 赵翊翔 (9 6一)女 , 18 , 内蒙古集 宁人 , 硕士研 究生, 究方向为英语语 言翻译 。 研
从两位主持人的名字 中抽字组成的——蔡康永与徐熙 娣。此康熙非彼康熙, 这正是模 因表现型下 的同音异 义型 的一个 典 型体现 。
三 、 因与 影视 片名 翻译 模
德 国哲 学 家海 德格 尔提 出过 : 译 并非 如 打 开字 翻
现型。前者指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
典找 出对应词那么简单 , 因为词典把握不了从对一个
变异 的关 系 , 必要 从模 因论 的视 角 去 探 讨影 视 片 名 有
的翻译 。
一
艺术形式 , 譬如电影 , 电视剧集等。电视是随着科学的 1益发 展 , 电影 的基 础 之上发 展起来 的- 。 3 在 3 J
那些舶 来 的外 国影 视 剧 , 想 被 国内观 众 接受 认 要 可, 翻译必不 可少 。一部 影视 作 品片名 翻译 的好坏 , 会
程 中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 , 也可能不一样 , 但是内容却
始 终 同一 。而后 者 指一 类 模 因 采 用 同一 的表 现 形式 , 但 分别按 需要表 达不 同 的内容 。 ( ) 因的生成 机制 二 模 模 因的复 制存在 四个 阶 段 : 化 (siitn , 同 as li ) 记 m ao
相 同形 式各异 ” 的基 因型和 “ 形式 相 同内容 各异 ” 的表
直接影响到受众 的热情。如 台湾一档综艺节 目, 片 其 名为《 康熙来 了》 。初 看其名 , 观者会有一 头雾 水之 感, 于是大部分 的观众会抱着好奇 的心态来试看其节 目。其实这是一档轻松搞笑的娱乐节 目。节 目片名是
可 以 用 下 图 表 示 ( 对 一 , 对 多 ,多 对 一 的 一 一 关 系 。 : )
却不精彩, 也不能让人产 生观影的欲望。譬如《 萨 卡 布兰卡》 Csb na 这部电影 , ( a l c) aa 也译 为“ 北非谍 影” , 但是无法将故事 中的浪漫情怀表示 出来 , 但好过外国 地名当片名 。而 《 雨人》 R i M n 这 部片子就更是 (a a) n 如此 , 虽然做 到 了绝 对地 忠 实于原 本 , 是乏 味 的译 名 但
(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长沙40 0 ) 10 4
摘 要: 影视 艺术兼具文化与商 业性 , 片名是吸引受众的首要 因素。从模 因传播和 复制 的两大途径 : 因型模 因和表现 基
型模 因出发 , 分析影视片名的英汉翻译所体现 的文化模 因。 关键词 : 因型模 因; 基 表现 型模 因; 影视 片名翻译
忆 ( e n o ,表 达 (epe i r et n) t i xr s n) 以 及 传 输 so (r s i i ) tnmso 。这 四个 阶段 周 而复 始 , 成 了一 个模 a sn 形
.
1 . 1 8
客体, 它们也属于事物存在的范畴。而翻译 中强调 了 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 即两个客体集合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