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烟农19播量与播期研究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河南农业2021年第4期月7—8日的中到大雨,降雨量12.4~31.5 mm,为小麦灌浆增加粒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10 ℃,较2018—2019年度高1.5 ℃;日照1 154.3 h,较2018—2019年度多130 h,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麦晚播冬前苗情发育不足的问题,小麦返青和拔节期都比往年提前近5 d 左右。
(六)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分析采用EXCEL2003软件,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新复极差法,显著性分析水平为0.05和0.01。
二、结果与分析(一)不同播种量处理对于成产三因素的影响由表1和表2可知,在增加播种量的情况下,新麦26及郑麦366的亩穗数均有所增加,穗粒数和千粒667 m 2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与低播种量的每667 m 2产量差异显著,而且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两个品种产45.53 46.19新麦2612.25 15.00 462.87467.6075.00 74.00 47.12 47.4246.21 46.67表3 不同播种量对新麦26产量的影响51.60 51.49郑麦36612.25 15.00515.50519.9069.00 70.0050.71 52.0252.34 52.46河南农业2021年第4期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中播种量产量多4.73 kg,增长1.02%,中播种量产量比低播种量产量多18.33 kg,增长4.12%;郑麦366的高播种量产量比低播种量产量多20.46 kg,增长4.1%,高播种量产量比中播种量产量多4.4 kg,增长0.85%,中播种量产量比低播种量产量多16.06 kg,增长3.22%。
综合考虑优质小麦高产、高效和投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12.25 kg(中播量)为优质小麦3个播种量中的最佳播种量。
三、结语与讨论播量是小麦群体数量大小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着群体大小,影响着小麦成产三要素,制约着产量的形成。
田间实验报告小麦水稻(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为了探讨小麦和水稻在不同种植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提高粮食产量,本实验选取了不同品种的小麦和水稻,在相同田间条件下进行种植,观察其生长过程、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小麦品种:济麦20、淄麦12、烟农19、济麦19、莱州95021、山农664、泰山21号、邯6172、汶农5号、临麦2号、山农优麦3号、山农优麦2号、烟农19号、烟农18号、鲁麦21号、鲁麦15、鲁麦20、金铎1号。
2. 水稻品种:南优2号、中优2号、特优2号、特优3号、特优4号、特优5号。
3. 实验地点:XX县XX镇XX村。
4. 实验时间:2023年3月至2023年11月。
三、实验方法1. 小麦种植(1)品种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
(2)播种:3月20日,采用机械播种,播种量为每亩1.5公斤。
(3)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4)收割:6月20日,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
2. 水稻种植(1)品种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
(2)播种:4月10日,采用机械播种,播种量为每亩2公斤。
(3)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4)收割:10月10日,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产量根据实验数据,小麦平均亩产为450公斤,其中济麦20、淄麦12、烟农19等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470公斤、460公斤、480公斤。
2. 水稻产量根据实验数据,水稻平均亩产为650公斤,其中南优2号、中优2号、特优2号等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680公斤、660公斤、670公斤。
3. 小麦品质实验结果表明,济麦20、淄麦12、烟农19等品种的品质较好,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合加工面条、馒头等食品。
4. 水稻品质实验结果表明,南优2号、中优2号、特优2号等品种的品质较好,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适合加工米饭、糕点等食品。
五、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田间条件下,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存在一定差异。
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高产攻关技术研究1

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高产攻关技术研究摘要:为挖掘当地小麦增产潜力,为群众科学种田树立样板,对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进行了高产攻关。
最终产量结果:每667m2成穗数46.9万头、穗粒数39.4粒、干粒重40.4g,理论单产634.6 kg/667m2,实收单产为639.0 kg/667m2,完成了既定600 kg/667m2的高产目标。
关键词:强筋小麦;新麦19;高产攻关新麦19是近两年来新乡市主导小麦品种之一,2008年种植面积为5.48万公顷。
为了配合新乡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小麦高产开发“1346”工程,进一步挖掘小麦增产潜力,给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并为群众树立“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高产样板,进行了新麦19的高产攻关示范。
1 基本情况与产量结果1.1 攻关田基本情况与天气情况分析本次攻关活动在获嘉县照镜镇前李村郭之平责任田进行,面积为1hm2,试验田为壤土,地力均匀,排灌方便;施底肥前取土化验,有机质20.06 g/kg,全氮1.28 g/kg,碱解氮34.13mg/kg,速效磷60.6 mg/kg,速效钾156.1 mg/kg;前茬玉米产量600kg/667m2,秸秆全部机械还田;供试品种为半冬性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机械条播,行距24.5 cm。
本攻关年度为干旱冷冬年份,冬春持续干旱,早春温度回升慢;返青期与常年相当,但拔节期推迟,幼穗分化时间延长;拔节、孕穗、扬花期降雨及时、晴天多,条件适宜,减少了小花败育,提高了结实率。
在5月10目前后及时降雨,灌浆条件好。
5月底小麦即将成熟时的降雨,对最终粒重有一定影响。
1.2 产量结果在科技人员和当地农户的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落实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圆满完成了既定600kg/667m2的攻关目标。
经新乡市小麦高产开发“1346工程”专家验收组现场测产,成产三要素(表1)为:每667m2成穗数46.9万头、穗粒数39.4粒、千粒重40.4g,理论单产634.6 kg/667m2;6月3目,适时收获,通过现场丈量面积、现场过秤、现场取样,实际单产为639.0 kg/667m2。
优质小麦烟农19高产栽培技术

在 2月上 、 旬根据 苗情 追施返 青肥 . 中 追尿 素 7 gh 5k/m2 左 右 , 3月中 、 旬 至 4月上 旬 追 尿 素 10k/m2 在 下 5 g h 左右
作拔 节肥 。 无灌 溉条 件 的 , 节肥 应根 据雪 雨情况 适 当提 前 拔 施 用 ( 前 追施 一定要 化控 ) 。 提 小麦 灌浆 后进行 叶面 喷施 , 用 尿 素 75k /m 加 磷 酸 二 氢 钾 22 ~ . gh 美 洲 . g1 1 .5 30 k/m 或 0
长 , 止后期 倒伏 。 防
6 合 理 施 肥
h , m2 产量 710k m , 全县平均单 产高 1. 20 - 2 0 4 gh 较 86 0 7 0 9 %。
年 该县 种植面 积分 别 为 13 . 3万 、.3万和 1 7万 h 2平 均 1 3 . 6 m, 产 量分别 为 71 2578 95 8130k/m , 6 .、 7 .、 3 . gh 分别较 对照 增产
星、 云鹏 活性 肥 6 0 7 0m /m2 0 ~ 5 Lh 对水 7 0k /m2 5 g h 叶面 喷施 。
每隔 7 1 ~ 0d喷 1次 , 续 2次 。 连 7 病虫草 害防治
7 25 9 95 1 6 . gh 。 1.、7 .、 0 8 /m2现将 其高产 栽培 技术 总结如下 。 0k
5 田 间 管 理
适 时浇好 越冬 水 、 起身 拔节 水和 孕穗水 。 到连 阴雨 天 遇
气 田间积水 时要 及时 排涝 。 据天 气变化 情况 。 根 采取追 施 有 机肥、 灌水 等措 施防 止越 冬期 冻 害和倒 春寒 的危 害 。 青 前 返 后, 进行 中耕 。 2月下 旬至 3月上 旬 , 5 用 %烯 效唑 5 5 6 0 2  ̄0 gh 或 1 %多效 唑 7 0 1 5 m 对水 喷 雾 , 用壮 丰胺 m 5 5— 0 0 2 或
强筋小麦新品种烟农19

强筋小麦新品种烟农19
郑国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烟农19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认真研究其亲本品质性状、丰产性、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及其系谱组成的基础上,实行分离世代早代测产和品质性状分析,多点试验,水旱地交替选择和鉴定选育而成的。
烟农19在高产条件下,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600千克以上,旱肥地条件下产量可达500千克以上,品质指
标达到和超过国家强筋小麦一级标准。
育成的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烟农19集优质、高产、抗旱、抗病、广适于一体,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适于黄淮冬麦区高产地块和旱肥地条件下种植。
【总页数】1页(P11)
【作者】郑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02
【相关文献】
1.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烟农19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J], 刘强;于松溪;花文苏
2.优质强筋类小麦烟农1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胡志国;嵇友权;高红权;朱新云
3.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J], 孙瑞杨;关景红;刘士冲;吴再芝
4.氮磷钾配比对强筋小麦烟农1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刘春梅
5.强筋冬小麦新品种烟农19号 [J], 洪雪梅;李支边;杨常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播期播量对宛麦19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播量对宛麦19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中恒;杨辉;王清华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5(0)6
【摘要】以小麦新品种宛麦19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宛麦19群体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宛麦19最佳播期为10月17~23日,适宜播量为10 kg/亩.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李中恒;杨辉;王清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4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播量对宛麦19主要生育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2.播期播量对宛麦19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不同播期播量对江麦919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4.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
5.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尧麦16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新品种烟农19的特点及育种价值

国盛麦1号 徽国盛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
宿9916/烟农19
安徽(2015)# 江苏(2018)
烟宏2000
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谷神种业
有限公司
连9791/烟农19
安徽(2016)、江苏(2018)、河南 (2018)
1309
农业科研
周麦22/烟农19
安徽(2017)
麦 669 安徽省 种业公司
烟农19/周麦18
烟农19号/3/鲁麦13号/临汾5064〃 山东(2016)、河北(2017)
淄麦12
济麦262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临麦2号/烟农19
山东(2016)、山西(2018)
鑫星169
山东鑫星种业有限公司
烟农19号/烟农23号〃临麦2号
山东(2018)
宿553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烟农19/宿1264
安徽(2011)、黄淮冬麦区南片 ( 2011 )
难得的好亲本,育种利用价值很大。 关键词:小麦;烟农19;特点;育种价值
烟农19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
以烟1933为母本,以烟陕82-29为父本,采用优异 基因分段聚合法、优质亚基标记辅助选择、水旱地同
时鉴定选择和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选育而成的,
集优质强筋、高产、水浇地和旱地两用、抗病、广适性
2019.6粮食作物
小麦新品种烟农19的特点及育种价值
殷岩赵倩辛庆国严美玲于经川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烟台265500)
摘要:烟农19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2012年到 2018年,烟农19被7个省份的34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用作亲本,共育成审定品种30个,其中国审 品种7个,这些品种通过省和国家审(认)定55次。表明烟农19不仅是一个优良品种,而且是一个
白湖地区小麦不同播期适宜播量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期农艺学白湖地区小麦不同播期适宜播量研究叶为发(安徽省白湖农场集团农技中心,安徽庐江231508)摘要为摸清白湖地区小麦不同播期适宜播量,2015—2016年在白湖地区进行小麦不同播期试验,调查了小麦成苗率、生育进程、群体动态、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构性状表现。
结果表明,白湖小麦不同播期对田间成苗率有一定影响,一般随着播期的推迟,成苗率呈下降趋 势;对产量影响极显著,2015—2016年扬麦13适播麦产量可达到8 250 kg/hm2以上,晚播麦与适播麦相差750 kg/hm2左右,迟播麦与晚播 麦相差1 500 kg/hm2左右,过迟麦与晚播麦相差3000 kg/hm2左右。
因此,白湖小麦6000 kg/hm2以上高产栽培,可靠播种期在11月20日以前,临界播种期在11月25日左右,这与根据小麦生育特点和白湖气候特点理论推算结果一致。
关键词小麦;适期播种;播种量;生育期;白湖地区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2-0001-02随着水稻品种结构调整,适播麦和晚播麦将成为白湖 小麦栽培的主流,开展适播麦、晚播麦、迟播麦、过迟播麦的 综合研究,特别是不同播期对种子成苗率、生物学性状表现 以及产量结构影响等基础性研究十分必要。
本项目旨在通过 小麦不同播期试验,探讨种子的成苗率、生育进程、群体动 态、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构性状表现[1-3],为白湖地区小麦不 同播期适宜播量丰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积累资料。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地位于农技中心9#田,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肥 力中等。
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3。
1.2试验设计自小麦播种开始,每隔1个物候期5 d播1期,分别为 适播麦:播期11月5日,播种量159 kg/hm2,每行播种100 粒;晚播麦:播期11月10日(每行播120粒)、11月15日(每行播130粒)、11月20日(每行播140粒);迟播麦:播期 11月25日(每行播150粒)、11月30日(每行播160粒)、12 月5日(每行播170粒);过迟播麦:播期12月10日(每行 播170粒)、12月15日(每行播170粒)、播期12月20日(每 行播170粒)、播期12月25日(每行播180粒)、12月30日(每行播190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水 平 。 2比 A A 3增产 8 %, . 达极 显 著水平 ; 6 因素 B 各水平问的差异极显著(=7 3 )以 B (5 g 1 ) F 3. , 210k/1 2 h1 _
产量最 高 , 均产量 为 7 0 05 k/m , B 、 4 B 平 2 . g 与 3 B 、 1 h 差 异 极 显 著 , 3B B 、 4差 异 不 显 著 ,与 B 1差 异极 显
广应 用 的小麦 品种 烟农 1 , 行 了不 同播 期 的对 比 9进
试验 。结果 表 明 , 茬 口许 可 的前提 下 , 播 种应 在 小麦 以 1 0月 2日前后 最佳 , 中茬 口播 种 (0月 2日一 早 1 1 0月 1 4日) 其播 量应 控制 在 10k/m 左 右 为宜 , 5 g h 群 体质 量好 , 粒结 构协 调 , 量 高 。迟播 麦 (0月 穗 产 1 2 6日左右 ) 以主茎 成穗 为 主 , 要适 当增加 播量 , 提高 基 本苗 和成穗 数来 增加产 量 ,其播 量 以 30 k/m 0 g h
02 . m。防病治 虫 、 除及 其他 管理 同大 田。 4 化
12 考 查记 载 。 2个处 理各 取 1 , 点取 1 m , .. 2 1 点 每 调 查 有效 穗 数 , 随机 取 5 0穗调 查 每 穗粒 数 , 重 测 称 定 千粒 重 , 载成 熟期 , 记 每小 区单 收单 晒计算 产量 。
设 B】 5 k /m )B ( 5 gh 、 3 2 5 k /m ) f gh 2、 2 1 0 k /m )B ( 2 gh 7
太 少 , 不 能太 多 , 也 以播量 10k/m 佳 ; 因素 5 g h 最 若 A取 A (o月 1 21 4日) , 时 因素 B 2产量仍最高 ( 7 . 723 5 k/m ) g 。,与 B 、4 B 差 异显著 , 3B h 3B 、 1 B 、4不 显著 , 与 B 差 异 极显 著 , 明播种 时间 只要 不 太 迟 , 以播 l 说 仍 量 10k/T 为宜 ; 取 A 5 g I hI 若 3时 ,4 B 产量最 高( 9 . 646 5
园艺 与种 苗
12 方 法 .
因素 A取 A11 (0月 21 时 , 3) 因素 B ( 2. k/ 276 3 g m ) 0 h 与 B 、4B 差 异极 显著 ,370 6 g m ) B 3B 、1 B ( 6. k/ 。与 4 5 h 差 异 不显 著 ,与 B 差 异 达 显著 水 平 ,4 ( 5. 1 B 6 9 55
麦 的生 长 。
21 不 同播量 与播 期对 烟农 l 量结构 的 影响 . 9产
由表 1 知 , 可 随着播种 时 间 的推 迟 , 位 面积穗 单
数 和每穗粒 数均 下 降 , 千粒 重 略有增 加 ; 论播 种 时 不 间早 晚 , 着播 量 的增 加 , 位 面积 穗 数 明显 增 加 , 随 单 每穗 粒数 随着播 量 的加大 先增 后降 ,且 下降 幅度 比
2 结 果与 分析
B 、2之 间差 异不 显 著 , B 3B 与 1差异 极显 著 , 明 随 说
着播 种时 间 的推迟 , 播量应逐渐加大 ,0 2 播种 1 月 6日 播量应加大到 3 0k/m。 0 g h 3 结论 与讨 论 随着 江苏 省淮 北 地 区水 稻 种 植方 式 的 变化 , 直 播 稻等轻 型栽 培 面积逐 年增 加 ,水 稻 收获期 逐渐 推 后 ,原来 水 稻在 每年 的 1 中旬 基本 收获 完毕 , O月 现 在推迟 到 了 1 底甚 至 1 月 中下旬 ,这导 致小 麦 0月 1 的种植 期 大多被 推迟 到 1 月份 , 1 从而 严重影 响 了小
k/m ) 与 B gh , 3差 异 不 显著 , B 、 1 异 极 显著 , 与 2B 差
和 B (0 s m ) 水 平 , 4 3 0 k/ 24个 h 共计 l 处 理 , 区 2个 小 面 积 2 x . m,重复 3次 ,随机 区组 排列 ,行距 . m 30 4
左 右 为宜 。
注: 同列 数 据 后不 同小写 与 大 写字 母 分 别表 示 在 O0 5与 00 水 平 存 在 差异 。 .1
参 考文 献
【 1 ]董春林, 张明义, 张晓军 小麦抽穗期基 因研 究进 展卟 江西农业 学
报 0 02 ( :7 2 21, 92— 8 2 )
k /m2与 B 差 异不显 著 , 明早播 时 , gh ) 1 说 播量 既 不 能
1 . 试 验设 计 。试 验选 择 不 同时 期播 种 ( 和不 .1 2 A) 同播 量 ( ) 因素 。不 同播 期设 A1 1 B 2个 ( 0月 2日 ) 、 A ( 0月 1 日) A ( 0月 2 21 4 和 31 6日) 水 平 , 量 3个 播
22 不 同播量 与播期 对烟 农 1 . 9产量 的影 响
由表 1 可知 , 因素 A各 水平 问的产 量 差异 达极
显 著水 平 ( - 1 . , 中 以 A1 1 F 193 )其 4 ( 0月 2日) 的产 量最 高 , 均 7 1 86 g m , 别 比 A ( 0月 1 平 1 .3 k h 分 21 4 日)A ( 0月 2 、31 6日) 增产 51 %、32 % , . 4 1.8 均达极 显
较快 , 可见 播种 量是 影 响产量 的主要 因素之一 。
表 1 不 同播 期 与 播 量 烟农 1 产 量 及 产 量 结 构 9
播期处 播量处 单位面积穗 每穗实粒 千粒重
理 编 号 理 编 号 数 ,万 /m 数 『粒 , h2 / g
平均产量
k /m 连 云港市 大面 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