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小麦播种量

合集下载

冬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栽培技术冬小麦的栽培管理实际上就是水肥管理。

现在冬小麦已经返青了,随后就进入起为和拔节,也到了冬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

怎样施肥浇水,要看冬小麦的长势和长相。

讲水肥管理之前,我先说一下冬小麦的产量结构。

籽粒产量=亩穗数X单株粒数X粒重(千粒重)要使小麦获得比较理想的产量,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要获得合理群体,首先讲一讲适合当地的冬小麦品种,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一、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8866)红粒品种。

二、播种时间:9月底10初(白露早、寒露迟秋份种麦正当时,这个农谚仅做参考,现在晚秋温度偏高,大部分种寒露麦)。

三、播种量:斤子万苗:一斤小麦种子能长出一万株麦苗。

500g麦种按千粒重40g计算,共有12500粒,按出苗率80计算,应长出I万株麦苗。

根据播种时间确定播种量和发芽率,适时早播,用种量少,晚播用种多,范围是15-25公斤。

地力强,高产田,水肥充足要少播,中低产田要多播,因为高产田分成穗率高,而中低产田分成穗率低。

真正的高产田80-100万分苗(包括主茎)大约有50成穗。

最后约40-50万穗,如果播种15公斤/亩小麦种子,每个主茎都成穗,仅有30万穗,那么其余10-20穗都是由分苗成的穗。

四、水肥管理:(一)合理施肥: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500公斤产量施有机肥5000-7000公斤,有机肥(农家肥)成本低、肥源广、养分全、肥效长、有机质含量高,并且能够改善土质。

但是有机肥养分含量低,用量较大,肥效慢,当作物急需某种养分时,还必须以化肥来补充。

2、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谚: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施足基肥,可以促迸幼苗早发,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苞,穗大秆壮,除农家肥作主要底肥外,还要配合使用氮、磷化肥作基肥。

30公斤硝酸磷(或二铵)。

在小麦播种时用少量化肥做种肥,每亩用5公斤硝酸磷或磷酸二铵,可以保证小麦出苗后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苞和次生根的生长有较好的作用。

小麦播种,每亩播多少斤合适?

小麦播种,每亩播多少斤合适?

小麦播种,每亩播多少斤合适?小麦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有六分之一左右作为饲料使用。

那么,小麦播种,每亩播多少斤种合适呢?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小麦播种量的基本规律1、斤籽万苗规律,也就是说1斤小麦种籽可以长出1万基本苗(前提条件是千粒重40克左右,发芽率95%,田间出苗率85%),这就是说小麦品种类型选择正确、土壤肥力水平较好、播种时期(冬前积温)适宜、整地质量高、土壤墒情等都达标时,实现这个品种最高产量的每亩播种量就是15斤,每亩基本苗就是15万。

2、小麦每亩播种量的计算公式,每亩播种量(公斤)=每亩计划苗数*千粒重(克)/(1000*10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千粒重和发芽率以及田间出苗率在小麦品种的包装袋后面都有标明。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适宜播种期内大多每亩适宜播种量为20斤左右。

二、小麦播种量的特殊情况1、小麦播种的方式不同而播种量不同。

目前小麦常见的播种方式,就是机播,每亩30斤是可以的,但是在一些地方,现在开始推广撒播,撒播是先把小麦撒到地面,然后将其耙入地下,这种播种方式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出苗率会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加大播种量,来弥补该缺点,每亩可播种35斤左右的小麦种,来保证小麦的产量。

2、秸秆还田的地块,相对无秸秆还田的地块,播种量会有所增加(每亩播种量25斤)。

现在大多都是秸秆还田,在播种小麦后不及时将小麦种压实,就会出现小麦播种过深,造成小麦生长受阻,所以在小麦播种后要及时将浮土压实,这样才能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够正常生长,同时也能提高小麦的抗寒、抗旱能力。

3、小麦播种量因品种不同而播种量不同。

由于小麦品种的差异,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播种量可适当减少,分蘖力较弱的品种播种量可适当增加。

分蘖力好的品种每亩20斤,分蘖力弱的每亩30斤。

当品种的茎秆偏高,分蘖和成穗率较高或是偏春类型和所在麦区为偏春麦区时,我们可以每亩用种18斤;品种若是株型紧凑,茎秆较矮、分蘖和成穗率属于一般类型时,我们每亩用种23斤左右为宜。

稻茬小麦规范化整地播种技术规程

稻茬小麦规范化整地播种技术规程

DB51/T 2748—2021 稻茬小麦规范化整地播种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茬小麦整地播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和主要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稻茬小麦和长江流域类似生态区的稻茬小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稻茬小麦 wheat following rice in 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水稻收获后种植的小麦。

3.2免耕露播覆草栽培技术 surface sowing and rice straw mulching under zero-tillage免耕条件下,采用半机械化免耕播种机将小麦种子播在地表,之后覆盖稻草的种植方式。

3.3免耕带旋播种技术 strip-till sowing under zero-tillage免耕条件下,采用免耕带旋播种机播种小麦的技术。

3.4耕翻播种技术 wheat sowing under rotary tillage or plowing condition旋耕或翻耕整地后进行小麦机械播种的技术。

4 基本要求4.1品种选用适宜当地气候生态条件、耐低温、抗穗发芽和赤霉病的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4404.1的规定。

4.2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3除草剂应符合NY/T 1997的规定。

灌溉水4.4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计算亩产量的公式

计算亩产量的公式

计算亩产量的公式
亩产量是指每亩土地上的产量,是衡量农作物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亩产量的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作物的亩产量计算公式。

1.小麦的亩产量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总产量(公斤)/种植面积(亩)
2.水稻的亩产量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总产量(公斤)/种植面积(亩)
3.玉米的亩产量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总产量(公斤)/种植面积(亩)
4.大豆的亩产量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总产量(公斤)/种植面积(亩)
需要注意的是,亩产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种植技术、天气条件、土壤质量等。

上述公式仅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实际亩产量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播种面积计算公式

播种面积计算公式

播种面积计算公式播种面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精确计算播种面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制定种植计划、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物资,并为农作物的收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而计算播种面积的核心就是使用合适的公式,本文将介绍常用的两种计算播种面积的公式。

第一种公式:基于四边形测量法四边形测量法又称边长加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的方法。

计算播种面积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其核心思想就是将农田分割成若干个四边形,再根据每个四边形的长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最终将所有四边形的面积加起来,就得到了总的播种面积。

下面是计算步骤:1. 在农田周边测量出总长和总宽,并记录下来。

2. 根据测量数据,将田地分割成若干个四边形。

3. 测量每个四边形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4. 计算每个四边形的面积,方法为:面积=长度×宽度。

5. 将所有四边形的面积加起来,就得到总的播种面积。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需要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强的计算能力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对于大面积的农田,特别是不规则形状的农田,精确计算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种公式:基于卫星遥感随着科技的进步,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不需要接触地面,直接获取农田的图像数据。

由于农田的状况因地而异,因此农田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讲,卫星遥感技术跟踪农田的变化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的去噪、边缘检测、影像增强、影像融合等。

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便后续处理。

2. 分类处理:将图像中的农田区域进行分类,以区分不同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3. 面积计算:根据分类结果,对每个农田区域进行面积计算,最终得到总体的农田播种面积。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采用高精度的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农田遥感图像数据和面积数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或者相关机构的支持,而且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

如何计算小麦播种量

如何计算小麦播种量

如何计算小麦播种量计算小麦的播种量,首先要根据地力和水肥条件确定目标产量,由目标产量确定每亩穗数,再由每亩穗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然后,根据基本苗数、品种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计算出适宜的播量。

一般情况下,各类麦田适宜的基本苗为:精播高产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8万~10万,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0万~12万。

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4万~18万。

晚茬麦每亩25万~30万。

独秆麦每亩40万~45万。

稻茬麦每亩20万~25万。

凡地力水平高、水肥条件好的取下限,反之取上限。

播种量的计算公式为:播种量(公斤/公顷)=基本苗(万/公顷)×千粒重(克)÷1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如每公顷计划基本苗数为225万株、种子的千粒重为40克、发芽率为95%、田间出苗率为85%,则每公顷播种量为:播种量(公斤/公顷)=225×40÷100×95%×85%=111公斤。

折合每亩播种量为7.4公斤。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 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播种量及苗床面积的计算

播种量及苗床面积的计算

播种量及苗床面积的计算1.播种量计算在保证有充足用苗的前提下,适宜播种量不仅可以减少种子成本,还可以节省土地,便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通常可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播种量。

每亩播种量(克)=每亩株数÷[每克种子粒数×发芽率(%)×净度(%)],或每亩播种量(克):每亩株数÷[1000×千粒重×发芽率(%)×净度(%)]特别提示:以上公式计算的播种量,只是理论数据,实际操作时需要增加用种量。

因为实际播种时,种子发芽率比室内发芽试验的发芽率低,而且能发芽的种子不一定能出苗,出苗的由于种种原因不一定能长成壮苗,长成壮苗的也不一定百分之百能在定植大田前不受病虫、人为或家禽、家畜等的碰伤或损害,所以实际播种量一般要比理论播种量离20%~30%。

2.苗床面积确定根据苗床的用途可把苗床分为播种床和分苗床。

播种床是指在其中进行播种,利用苗床的营养条件使种子发芽、出苗,直到分苗所使用的苗床;而分苗床是幼苗在播种床中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为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而把一定大小的幼苗分栽到其中所使用的苗床。

播种床面积根据种子播种量和要采取的育苗方式进行确定。

分苗床面积要根据苗子的数量和分苗方式进行确定。

分苗床面积受播种床影响,一般情况下,播种床面积大,分苗床面积也会较大,但具体还要根据成苗量进行确定。

具体确定方法可参照如下公式进行:播种床面积(平方米)=实际播种量(克)×每克种子粒数×每粒种子所占的面积(平方厘米)÷10000分苗床面积(平方米)=苗数×秧苗的营养面积(平方厘米)÷10000 (《番茄、辣椒、茄子标准化生产》马长生主编)。

固安县冬小麦播种技术

固安县冬小麦播种技术

术 。 虫 。 也 可 以 采 用 其 它 低 毒 高 效 杀 菌 剂 、 杀
用 杀 虫剂 和 杀菌 剂 混合 拌种 。要 先拌 杀 虫剂 ,闷种 晾干 后再 拌 杀菌 剂 ;先 拌乳 剂 ,待 吸 收 晾干 后再 拌 粉 剂 。拌 种后 的种 子 不宜 久放 ,要 随 拌 随用 。
走 ,时速 4~5 k m,保 证深 浅一致 ,行 距 一致 。
6 播 种 后 镇 压 和 作 畦
成熟 较 晚 的 ,为保 证 小麦适 时播种 ,可 以在 玉米 收 获前 l 0~1 5 d浇 水 ,争 取 农 时 。底 墒 水 每 亩 灌 水
量4 0~5 0m 。
3 科 学 施用 底肥
净2 0 0 ml ,兑 水 1 0 0 0 ml 拌种 1 0 0 k g ,搅 病、根腐病 、纹枯病 、L q粉 病 , 用 4 . 8 %
播 拌 均 匀 堆 闷 3 h 。 对 小 麦 散 黑 穗 、 腥 黑 穗 苗 整齐 。如 采 用地 面 灌溉 ,要结 合整 地 修整 好 田问
通 过适 宜 农机 具 配套 提 高秸 秆粉 碎还 田 、整地
和 播种 质量 。在机 械 收 获玉米 的 同时或 收 获后 ,在
田间将秸 秆粉碎 2 ~3遍 ,秸 秆切 碎长度 为 3 ~5 c 的 , 实 虫 害 为 吸 浆 虫 、 蚜 虫 等 。 针 对
按 照 国 家 小 麦 种 子 标 准 , 净 度 应 该 不 低 于 9 9 %。 因此 ,正规 种 业公 司 经 营 的经 过风 选 、筛选 的商 品种 子 , 净度 可 近 似 按 1 0 0 % ̄ t, 田间 出苗 率 ,
可 以近 似 按 8 0 %计 算 。播量 计算 公 式为 :
1 . 1 品种 选 择 。选 择 优 质 、 高 产 、 抗 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计算小麦播种量
计算小麦的播种量,首先要根据地力和水肥条件确定目标产量,由目标产量确定每亩穗数,再由每亩穗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然后,根据基本苗数、品种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计算出适宜的播量。

一般情况下,各类麦田适宜的基本苗为:精播高产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8万~10万,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0万~12万。

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4万~18万。

晚茬麦每亩25万~30万。

独秆麦每亩40万~45万。

稻茬麦每亩20万~25万。

凡地力水平高、水肥条件好的取下限,反之取上限。

播种量的计算公式为:播种量(公斤/公顷)=基本苗(万/公顷)×千粒重(克)÷1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如每公顷计划基本苗数为225万株、种子的千粒重为40克、发芽率为95%、田间出苗率为85%,则每公顷播种量为:播种量(公斤/公顷)=225×40÷100×95%×85%=111公斤。

折合每亩播种量为7.4公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