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栽培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马铃薯脱毒苗繁育原种的生产技术

马铃薯脱毒苗繁育原种的生产技术

马铃薯脱毒苗繁育原种的生产技术近年来,定西市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培育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已成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产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之一。

但是在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上还是沿用传统的逐代繁育方式,本文是研究马铃薯脱毒苗繁育原种的生产技术。

一、脱毒苗及试管苗的繁育1.试验材料。

试验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设施大棚内开展,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无病毒的陇薯3号优良种苗为材料,以消毒后的蛭石为主要基质。

2.脱毒苗及试管苗的繁育。

选用适合安定区当地种植的抗逆性强、视觉观察无明显病毒的马铃薯优良植株做种源,经过茎尖分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脱去植株中的病毒,选出经过病毒检测无毒的种苗,再对无毒母苗通过组织培养进行繁育。

(1)选择优良品种。

在无黑胫病、青枯病和晚疫病害的地块,选择长势好、高产、无病斑、抗旱抗病性强、适应不同环境能力强的真实品种。

(2)茎尖分生脱毒。

将筛选的优良植株薯块放入微通风的室内打破休眠期,在22℃条件下催芽,选取长到1.5cm左右的芽进行剥取。

为提高脱毒苗的生产质量,在茎尖剥离时尽量剥的越小越好,培育再生苗同时编号。

(3)进行特异性、稳定性等品种真实性测试,并结合田间品种特性评价。

包括实验室检验,田间检验以及田间小区种植检验。

二、第二代种薯生产第二代种薯即原种的繁育,是在人工隔离的温室或网棚内进行原种的繁育生产。

将扩繁生产的试管苗,移到与外界条件接近的炼苗棚炼苗,待顶叶展开后,挑选出叶色深绿、健壮的试管薯移植到防虫网棚中。

1.移栽前的准备(1)炼苗因脱毒苗定植后的环境与原环境差别很大,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但其生理、形态、解剖特点容易引起植株死亡。

定植前对脱毒苗进行炼苗,则会大大提高成活率。

①炼苗的方法一般是在定植前7d左右,将组培苗移送到接近外界条件的炼苗室,在自然光照下培养,尽量让其多照阳光,有明显的昼夜温差变化,逐步加强通风。

5d后再打开培养瓶盖子,使瓶中湿度进一步降低,2d后移苗定植。

榆林市脱毒马铃薯栽培现状及要点探析

榆林市脱毒马铃薯栽培现状及要点探析

榆林市脱毒马铃薯栽培现状及要点探析摘要:马铃薯是榆林市的拳头作物,在陕北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泛,是居民餐桌上天天见的食品,在榆林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多年来,由于马铃薯的病毒病严重影响,目前各地采用脱毒马铃薯来实现增产增收。

本文根据实践,分析探讨了榆林市脱毒马铃薯高产的可行性及栽培现状,并提出切合榆林实际的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榆林市陕北丘陵区的榆林市是一个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自然条件,一旦干旱少雨就会出现大部分作物歉收或绝收。

而马铃薯具有耐旱能力强、入种时间长的特点,在干旱少雨年份产量也有一定保证。

另外,种植马铃薯生产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

因此,当地群众自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很高。

近年来榆林市将马铃薯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而陕北丘陵区又是马铃薯的重要种植区,因此,研究、探讨榆林丘陵区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对发展当地马铃薯产业,帮助群众脱贫以至致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榆林市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可行性分析榆林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以上,占陕西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的52%,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居各种作物之首。

而陕北丘陵区又是马铃薯的重要种植区,以米脂、绥德、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个典型县为例,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hm2以上,且主要以山旱地种植为主。

因本地区旱灾频繁,土壤肥力低下,施肥水平不高,栽培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产量低而不稳,平均单产徘徊在8000~12000kg/hm2之间,与全国平均水平15000 kg/hm2相比,相差较远。

据测算,榆林市南部六县马铃薯的平均气候生产潜力为38800kg/hm2;根据梅福生先生在假定作物光能利用率提高到2%时测算,米脂、佳县、清涧三县马铃薯平均光生产潜力达39997.5kg/hm2;据王立祥教授对榆林马铃薯生产潜势测算,其热量潜力为53700kg/hm2,降雨潜力为36525kg/hm2。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探索分析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探索分析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探索分析作者:黄永柳福刁张金龙李启立张英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04期摘要本研究采用腐熟的薏仁糠与珍珠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作为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的无土基质,以单独使用薏仁糠为对照(CK),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基质上试管苗的成活率、苗情长势、农艺性状及成薯量等性状。

结果表明:在按照1∶1混合处理的基质上,脱毒试管苗的各方面性状均优于对照处理和其他处理。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薏仁糠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0-02无土基质栽培生产原原种是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具有管理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雾培方法虽然单位面积上生产的原原种数量多,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无土基质栽培中比较常见的有用蛭石、珍珠岩、草炭土、松针土和腐殖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不同比例混合作为基质材料的,但在这几种材料中,有些存在着原材料价格高,作为基质使用在营养性、通气性、保水性、容重等方面的优缺点。

为从各个环节降低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成本[1]。

本试验选择了珍珠岩、腐熟的薏仁糠中的一种或两种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作为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基质,旨在探索用薏仁糠或与其他材料混合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盘县农科所自繁的脱毒试管苗宣薯2号;材料有珍珠岩、腐熟的薏仁糠。

1.2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择在盘县红果镇西铺村冷水沟盘县农科所马铃薯脱毒中心实验室的21号网室大棚内进行,海拔1 720 m。

1.3 试验方法1.3.1 试验设计与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设置一个对照。

小区面积2 m×1.5 m,小区与重复间设置30 cm宽的过道,每个小区定植480株。

设4个处理,处理A:薏仁糠(CK)。

处理B:薏仁糠与珍珠岩(1∶1)。

谈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

谈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
积流行, 往往造成马铃薯大 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因此 , 必须 加强晚疫病 的统一 防治 。在马铃薯初花期或盛花期若有 晚 疫病中心病 团出现时用安泰生喷雾 一次 ,每间隔 7 一l 0天 用代森锰锌 和银发利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喷雾 。 喷药后 1 2
土厚 度 3厘米左右 , 以不见地膜为标准 , l O — l 5天后幼苗 自
2 0 0为宜 。 较稀释 的浓度可 以加速马铃薯 的生长速度 , 促进 营养生 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 使块茎开始形成并迅速膨大。 当 植株花期结束 时, 可进行第 三次喷施 , 喷施浓 度以 1 : 3 0 0为 宜。 更稀释 的浓度可以促进马铃 薯的早熟 , 也可以防止寒冷 地区马铃薯遭受早霜 的危害 。 3 . 草害 防治 本地田间杂 草主要有苦菜 、 青蒿 、 蒲公英 、 车前草等 , 一 般每平 米高达数百株 , 草害极其严重 。杂草大量长出 , 马铃 薯苗高 1 O厘米时 , 亩用杜邦宝成除草剂 5克对水 3 O千克 , 晴天手动喷雾 ( 药品剂量较小可先对成母液 ,保证用量均
行穿 破地膜 出土。 该项技术的应用是丰产 的关 键措施 , 比常
规覆 膜栽培增产 3 0 %以上 。其增产优势 主要体 现在 : 一是
充分发挥 了地膜覆 盖增温 、 保湿 、 防涝功效 ; 二是解决 了苗
小时内下雨应补喷一次 , 可以有效防止晚疫病危害。
六、 及时收获
后化学 除草难题( 马铃薯生 长初 期气 温较低 , 芽前 除草效果
四、 田间管理
匀) , 5 天后杂草逐渐枯黄死亡。 杜邦宝成除草剂系美国进 口
包装 , 对马铃薯 、 玉米安全 , 也适用两种作物套作地。
五、 统防晚疫病
1 . 初期管理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无土栽培技术及应用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无土栽培技术及应用

技术推广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无土栽培技术及应用邱硕张婷#(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113122)摘要:由于组织培养技术在进行相关原种的培养时对技术要求高、成本和劳动时间投入大,人力财力资源耗费高,导致组织培养技术并不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工厂化生产大大提升了马铃薯的产量,降低了投资成本,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意义。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无土栽培技术1技术优势1.1生产优势无土栽培技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诸多原有技术的问题,比如时间的限制,可以利用温室进行种植使得生产时间任意,只需要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水分以及温度等条件,针对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还可以搭配生长素和生长调节素充分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生理环境,同时无土栽培技术的透气性较好,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马铃薯根系生长快,可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使马铃薯植株叶片浓绿,根系可增加35%以上,与网棚种植相比,无土栽培技术无缓苗期,同时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高的生长优势*温室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的培育,延长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生长周期的同时提高了产量*1.2成本及效益优势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实现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时,占地面积小同时便于管理,当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达到25g以上,即可从培养箱中取出,进行实地种植,但在这个移栽过程中需要保持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的恒温恒湿,由于品种存在差异,部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每1株可结脱毒小薯80〜140个,远大于大棚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可以节省人工除草的成本,生产效率也远远超过大棚,使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生产成本减少了40%以上,与大棚种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植株相比减少了一半的劳动强度,与此同时无土栽培还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作者简介:邱硕(1998-),男,辽宁沈阳人,本科。

通讯作者:张婷(1982-)女,汉族,辽宁抚顺人,副教授,博士,园艺植物营养与栽培。

马铃薯原原种栽培技术

马铃薯原原种栽培技术

•甘肃省常年播种面积40多万hm2,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0%,列西北五省区第一位;地处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比较集中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2001年播种面积达19.l万hm2,约占全省面积的1/2。

该区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深厚的黄土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马铃薯的平均单产高于全国水平,是国内主要的优质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也是筛选培育优良品种、繁殖脱毒种薯和生产优质商品薯的理想地区之一。

1、现有工作基础和已开展的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铃薯也由抗旱救灾作物发展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特别是1996年定西地委、行署将马铃薯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后,甘肃金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专用型品种的引进、脱毒苗(薯)优质高效低成本生产技术研究、脱毒苗快繁、脱毒原原种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原种网棚扩繁、种薯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现已建成260m2的组培室,800m2的科研、病毒检测和品质分析测试实验楼,1000m2的自然光照培养室,30000m2的高效节能温室,600m3的蓄水池和10000m2雨水集流场,667hm2防虫网棚原种生产基地和333.5万hm2一级种薯扩繁基地。

现已具备年生产脱毒苗2000万株,脱毒原原种3000万粒的能力,成为全国较大的专用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初步建成了集茎尖脱毒、脱毒苗快繁、病毒检测、原原种(微型薯)和原种生产的一整套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完善了脱毒苗和原原种生产的技术规程。

在脱毒苗生产中针对不同季节,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不同的培养基;在脱毒微型种薯生产中,改进了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液配方,基本解决了无基质栽培(雾培)法生产微型薯的烂薯等问题。

将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无土栽培高效快繁技术与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建立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脱毒微型种薯的产业化模式。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高效快捷低成本繁育技术的研究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高效快捷低成本繁育技术的研究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高效快捷低成本繁育技术的研究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病毒感染的广泛存在,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高效快捷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技术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展出多种马铃薯脱毒技术,如离体培养、热疗法、化学药剂处理等。

但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问题,难以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

1.微型种薯繁育技术微型种薯是指带有较少或无病毒的小型马铃薯种薯。

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大规模生产,占用土地少,易于运输和储存。

因此,研究微型种薯繁育技术非常重要。

现有的微型种薯繁育技术主要包括离体培养技术和组培技术。

离体培养技术是将马铃薯组织放置在培养基上,经过生长、分化和再生等过程产生微型种薯。

组培技术是将马铃薯组织放置在液体培养基中,不断对其进行筛选和培养产生无菌微型种薯。

2.马铃薯脱毒技术马铃薯脱毒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马铃薯中的病毒。

现有的马铃薯脱毒技术主要包括热疗法、化学药剂处理、短期培养等。

其中,热疗法是将马铃薯放置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病毒的目的。

化学药剂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对马铃薯进行处理,消除病毒。

短期培养是将马铃薯繁殖出来的植株进行短期培养,使其脱离病毒源,再生产无菌种薯。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是将微型种薯和马铃薯脱毒技术相结合,繁育出无菌微型种薯。

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繁殖规模大、易于储存和运输等。

具体繁育过程如下:首先通过组织培养产生微型种薯,再将微型种薯进行热疗、化学药剂处理或短期培养,去除其中的病毒。

然后将脱毒后的微型种薯进行扩繁,最终产生一批无菌微型种薯。

总之,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的研究将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解决马铃薯病毒感染带来的问题做出贡献。

栽培基质与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栽培基质与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3):69~74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3.011收稿日期:2022-08-07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ES30)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科研发展基金项目(KYFZJJ-2021-07)作者简介:祁驰恒(1990 )ꎬ男ꎬ硕士ꎬ助理研究员ꎬ从事马铃薯育种及栽培研究ꎮE-mail:1433210457@qq.com栽培基质与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影响祁驰恒ꎬ曾钰婷ꎬ许娟妮ꎬ尼玛卓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ꎬ西藏拉萨㊀850032)㊀㊀摘要:为高效繁育马铃薯脱毒原原种ꎬ实现节本增效生产ꎬ本试验以马铃薯晚熟品种藏农薯1号脱毒苗为材料ꎬ采用裂区试验设计ꎬ研究不同栽培基质㊁种植密度对脱毒苗农艺性状和原原种产量㊁经济效益的影响ꎮ结果表明:原原种产量和经济效益受基质和密度互作的影响ꎬ不同基质对应的最佳种植密度不同ꎬ各处理中以椰糠基质条件下种植300苗/m2ꎬ即B2A2处理脱毒苗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ꎬ原原种产量㊁有效薯率和经济效益高ꎬ为繁育藏农薯1号原原种的最佳方案ꎮ关键词:马铃薯ꎻ栽培基质ꎻ扦插密度ꎻ脱毒原原种中图分类号:S532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3-0069-06EffectsofDifferentSubstratesandDensitiesonBreedingofVirus ̄FreeOriginalCultivarSeedsofPotatoQiChihengꎬZengYutingꎬXuJuanniꎬNimazhuoga(VegetableInstituteꎬTibet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SciencesꎬLhasa850032ꎬChina)Abstract㊀Inordertoefficientlybreedvirus ̄freeoriginalcultivarseedsofpotatoandrealizecost ̄savingandhigh ̄efficientproductionꎬinthisstudyꎬthevirus ̄freeseedlingoflatematuringpotatovarietyZangnongshuNo.1wereusedasmaterialtostudytheeffectsofdifferentcultivationsubstratesandplantingdensityontheag ̄ronomiccharacteristicsofvirus ̄freeseedlingandtheyieldandeconomicbenefitoforiginalseedbysplitplotexperiment.Theresultsshowedthattheyieldandeconomicbenefitoftheoriginalseedwereaffectedbythein ̄teractionofsubstrateanddensity.Theoptimaldensitycorrespondingtodifferentsubstrateswasdifferent.Whenplanting300seedlingspersquaremeterundertheconditionofcoconutbransubstrate(B2A2treatment)ꎬtheagronomiccharactersofvirus ̄freeseedlingswerebetterꎬandtheyieldoforiginalseedꎬeffectivetuberrateandeconomicbenefitwerehighꎬwhichwasthebestschemeforbreedingtheZangnongshuNo.1originalcultivarseeds.Keywords㊀PotatoꎻCultivationsubstrateꎻCuttingdensityꎻVirus-freeoriginalcultivarseeds㊀㊀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块茎作物ꎬ也是西藏继青稞㊁小麦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ꎬ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3万公顷左右ꎬ年产量39万吨上下ꎬ约占西藏蔬菜总面积的46%[1]ꎮ西藏马铃薯种薯以群众自留种为主ꎬ生产用种质量差㊁退化严重㊁单产低ꎬ种薯生产未形成标准化㊁规范化ꎬ致使优质脱毒种薯比例低㊁种薯市场混乱ꎬ严重影响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2]ꎮ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ꎬ种植过程中易受到病毒累积性感染ꎬ从而出现生长衰退ꎬ植株矮化ꎬ叶片出现花叶㊁皱缩甚至整片复叶脱落ꎬ块茎变小出现裂痕ꎬ产量下降ꎬ品质降低ꎬ最后失去种植价值ꎬ因此ꎬ马铃薯脱毒种薯的产量和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3ꎬ4]ꎮ因西藏无专业的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企业ꎬ只有科研院所生产的少量脱毒种薯ꎬ脱毒种薯大部分从甘肃㊁青海等地购买ꎬ成本高且种薯质量无法保证ꎬ因此ꎬ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产量㊁降低生产成本㊁高效繁殖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对西藏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采用无土栽培方式ꎬ主要有基质栽培和气雾栽培ꎬ其中基质栽培应用广泛ꎬ而基质栽培原料又以蛭石㊁椰糠为常见[5ꎬ6]ꎮ但两者西藏都无法生产ꎬ需要从内地购入ꎬ致使基质成本提高ꎮ而西藏水资源㊁河沙资源丰富ꎮ目前ꎬ河沙作为栽培基质已经在蔬菜㊁水果㊁花卉以及食药用菌栽培中得以应用[7-12]ꎬ是一种廉价资源ꎬ其透气排水性好ꎬ配合草炭㊁菌渣㊁羊粪等有机质ꎬ既可保证植株正常生长ꎬ又可降低生产成本[13-16]ꎮ种植密度与植株㊁块茎的生长发育以及块茎的大小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ꎬ密度大小影响其养分吸收㊁光照等ꎬ从而影响微型薯生长㊁结薯数量与薯重[17]ꎮ种植密度同时与生产成本紧密相关ꎮ用较低的生产成本高效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ꎬ有助于西藏马铃薯产业发展ꎬ有利于新品种推广ꎬ保障优质种薯的生产与供应ꎮ本试验以育苗基质㊁椰糠㊁河沙㊁腐熟羊粪㊁草炭土和菌渣为栽培基质材料ꎬ采用农薯1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ꎬ研究不同栽培基质㊁种植密度及其组合对脱毒原原种农艺性状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ꎬ旨在选出适宜原原种生产的栽培基质和适宜的种植密度ꎬ为其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本试验所用材料藏农薯1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组培中心提供ꎮ供试栽培基质材料选用育苗基质(济南田野育苗基质厂)㊁椰糠㊁河沙㊁腐熟羊粪㊁草炭土和菌渣ꎮ每平方米所用栽培基质加入100g多菌灵(江苏省太仓市农药厂有限公司产品ꎬ400g/袋)并充分混匀后铺于栽培槽纱网上ꎬ厚度为10cmꎮ1.2㊀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于2021年在拉萨国家农业园区温室大棚内进行ꎬ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ꎮ主区为栽培基质ꎬ设5个处理:育苗基质(B1)㊁椰糠(B2)㊁河沙+草炭土=3ʒ1(B3)㊁河沙+羊粪=3ʒ1(B4)㊁河沙+菌渣=3ʒ1(B5)ꎻ裂区为种植密度ꎬ设4个水平:200苗/m2(A1)㊁300苗/m2(A2)㊁400苗/m2(A3)㊁500苗/m2(A4)ꎮ处理组合20个ꎬ重复3次ꎮ小区长1mꎬ宽0.5mꎬ面积0.5m2ꎮ脱毒试管苗于6月30日移栽至大棚ꎬ15d后每隔7d喷施复合肥(江苏徐州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ꎬNʒPʒK=20ʒ20ʒ20ꎬ稀释800倍)1次ꎬ生长后期配施硫酸钾肥(格尔木盛农复混肥有限责任公司产品ꎬK2Oȡ60%ꎬ稀释1200倍)ꎮ10月20日按小区收获ꎬ分别测定各小区原原种总产量和有效薯产量ꎮ生育期间ꎬ适时防治各种病虫草害ꎬ保证植株健康生长ꎮ1.3㊀测定项目及方法移栽成活率(%):马铃薯脱毒苗移栽14d后统计各小区植株成活占比ꎮ株高(cm):植株地上部最高主茎基部至生长点的高度ꎬ于8月30日(移栽后60d)测定ꎮ茎粗(mm):植株地上部最粗主茎距地面5~10cm处的横径ꎬ于8月30日测定ꎮ叶绿素含量: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于8月31日测定ꎮ叶面积指数:采用YMJ-B手持叶面积测定仪于8月31日测定叶面积并计算叶面积指数ꎮ产量(粒/m2):单位面积收获的所有原原种总个数ꎮ有效薯产量(粒/m2):单位面积收获的大于1g的原原种个数ꎮ利润(元/m2):单位面积收获的原原种产值与投入总成本之间的差值ꎮ经济效益:单位面积收获的原原种产值与投入总成本的比值ꎮ1.4㊀产值和成本计算产值(元/m2):单位面积收获的原原种个数乘以原原种价格所得积数ꎮ其中ꎬ大于1g的原原种按0.5元/粒计ꎬ小于1g的原原种按0.1元/粒计ꎮ成本:组培苗按0.1元/苗计ꎬ各栽培基质材料成本见表1ꎬ其它成本包括人工㊁化肥㊁农药和水电费等按50元/m2计ꎮ1.5㊀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WPS2022软件进行试验数据整理ꎬ采用DPS7.05软件进行裂区方差分析ꎬDuncan s0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ꎮ㊀㊀表1㊀各裂区处理生产成本栽培基质0.1m3成本(元)种植密度成本(元/m2)B145.0A120B221.3A230B316.9A340B412.9A450B511.9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栽培基质与种植密度对原原种农艺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见ꎬ不同栽培基质对移栽成活率㊁株高㊁茎粗㊁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有极显著影响ꎬ种植密度对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ꎬ对其它农艺性状有极显著影响ꎮ除株高㊁叶面积指数具有㊀㊀表2㊀不同栽培基质与种植密度下植株各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dfMS移栽成活率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栽培基质4100.82∗∗1703.09∗∗2.13∗∗10.93∗∗0.81∗∗密度3123.78∗∗223.40∗∗1.86∗∗5.22∗11.05∗∗栽培基质ˑ密度123.55ns59.72∗∗0.11ns1.63ns0.03∗∗误差302.8313.040.101.430.01总和59㊀㊀注:∗∗㊁∗分别表示1%㊁5%水平下的显著性ꎬ下同ꎮ栽培基质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外ꎬ其它农艺性状均无两者的互作效应ꎮ由表3可以看出ꎬ同一栽培基质下ꎬ脱毒苗的移栽成活率和茎粗随密度增大而降低ꎬ且处理间大多差异显著ꎬ其中密度A1㊁A2的移栽成活率显著高于A4㊁茎粗大多显著高于A4ꎮ随密度增大ꎬ基质B1㊁B3㊁B4的株高先增后降ꎬ基质B2㊁B5的株高呈增加趋势ꎬ除B4外其它基质条件下密度A3㊁A4的株高差异不显著ꎮ基质B2㊁B3㊁B4的叶绿素含量均随密度增大先增后降ꎬ且密度A2下最高ꎬ而B1和B5的叶绿素含量密度A1下最高ꎮ叶面积指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ꎬ除基质B3㊁B4外ꎬ其它基质条件下密度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ꎮ这表明较低密度(200~300苗/m2)有利于植株间通风透光ꎬ脱毒苗成活率高㊁叶绿素含量高㊁长势较强ꎬ而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呈增大趋势ꎮ同一密度水平下ꎬ基质B1㊁B2脱毒苗的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基质ꎻ基质B1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其它基质ꎬ表现出徒长趋势ꎻ基质B2或B3的茎粗最粗ꎻ基质B2的叶绿素含量最高ꎬ其次为B3ꎻB2的叶面积指数大多显著高于其它基质ꎬ而B3和B4间无显著差异ꎮ同一密度水平下ꎬ基质B2和B3的株高㊁茎粗和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ꎮ㊀㊀表3㊀不同处理下植株的农艺性状表现处理移栽成活率(%)株高(cm)茎粗(mm)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B1A198.00aAB69.67aAB4.68efghDEFG32.20bcdABC1.10ijIB1A297.23aABC72.89aA4.57fghEFG30.43deBC2.06gGB1A395.40abABCD66.89abAB4.43ghFG31.87bcdeABC2.68eEB1A492.80bcdeDEF63.33bB4.26hG30.63cdeBC2.98dDB2A198.33aA44.50deCDEF5.83aA32.83abcAB1.40hHB2A295.33abABCD49.22cdCDE5.60abcABC34.40aA2.57eEB2A394.23bcBCDE50.50cdCD5.40abcdABCD32.35bcdABC3.27bBB2A491.00defEF51.06cCD5.18bcdeABCDE31.52bcdeABC3.54aAB3A193.67bcdCDEF40.00eFG5.79aA31.90bcdeABC1.23iHIB3A293.33bcdCDEF52.33cC5.65abAB33.13abAB2.28fFB3A393.10bcdeCDEF52.83cC5.40abcdABCD32.11bcdABC3.00dCDB3A487.00ghGH52.17cC4.66efghDEFG31.27bcdeBC3.17bcBCDB4A191.67cdefDEF33.33fGH5.80aA31.97bcdABC1.26hiHIB4A293.67bcdCDEF44.22deCDEF5.16bcdeABCDE32.12bcdABC2.27fFB4A392.93bcdeDEF50.72cdCD5.05cdefBCDEF30.19deBC3.08cdBCDB4A485.80hH40.00eFG4.88defgCDEFG30.68cdeBC3.22bcBCB5A190.67defEFG30.00fH5.30abcdABCDE30.71cdeBC1.04jIB5A290.00efFG33.22fGH5.20bcdeABCDE30.24deBC1.93gGB5A389.67fgFG41.33eEFG4.40ghFG30.36deBC2.37fFB5A484.33hH42.28eDEF4.37ghFG29.73eC2.72eE㊀㊀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1%㊁5%水平差异显著性ꎬ下同ꎮ17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祁驰恒ꎬ等:栽培基质与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影响2.2㊀不同栽培基质与种植密度对原原种产量的影响栽培基质㊁密度㊁基质和密度互作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和有效薯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ꎬ且基质对原原种产量和有效薯产量的影响大于密度(表4)ꎮ㊀㊀表4㊀原原种产量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dfMS产量有效薯产量栽培基质436864.82∗∗39322.96∗∗密度330409.45∗∗8196.23∗∗栽培基质ˑ密度12338.85∗∗468.67∗∗误差3070.48127.29总和59㊀㊀基质B2的原原种产量最高ꎬ达641.38粒/m2ꎬB5最低ꎬ为464.18粒/m2ꎬ由高到低表现为B2>B3>B4>B1>B5ꎬ各基质间原原种产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ꎮ原原种产量随着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ꎬ密度A1到A2原原种产量增幅最大达12.89%ꎬ密度A4下原原种产量最高为595.60粒/m2(表5)ꎮ㊀㊀表5㊀不同栽培基质和种植密度下原原种产量的多重比较栽培基质产量(粒/m2)差异显著性5%1%密度产量(粒/m2)差异显著性5%1%B1494.30dDA1465.80dDB2641.38aAA2525.80cCB3555.20bBA3559.24bBB4528.00cCA4595.60aAB5464.18eE㊀㊀由表6可以看出ꎬ同一栽培基质下ꎬ原原种产量均随密度增大而提高ꎬ均在密度A4时产量最高ꎬ且显著高于其它3个密度处理ꎻ有效薯产量B2㊁B3㊁B5条件下随密度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ꎬ密度A3时产量最高ꎬ而B1㊁B4条件下有效薯产量随密度增大而提高ꎬ密度A4时产量最高ꎮ基质B1㊁B2条件下密度A3㊁A4处理有效薯产量无显著差异ꎻ基质B3㊁B4条件下有效薯产量随密度增到A2后均无显著增加ꎻ基质B5条件下A4与A3间有效薯产量也无显著差异ꎮ这表明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有效薯产量不再显著提高ꎬ且受栽培基质和密度两者互作的影响ꎬ各基质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表现不同ꎮ除B1外ꎬ其它基质条件下有效薯率随密度增大而降低ꎮ有效薯率直接影响到原原种生产的利润和经济效益ꎬ因此ꎬ生产中除考虑不同基质与不同密度下的原原种产量ꎬ更应该考虑到有效薯产量及其占比ꎮ不同基质间有效薯产量由高到低表现为B2>B3>B4>B1>B5ꎮ㊀㊀表6㊀不同处理原原种产量和有效薯率比较处理产量(粒/m2)有效薯产量(粒/m2)有效薯率(%)B1A1420.00lK394.00hiGH93.82abABB1A2476.00jI447.00fgDEF93.91abABB1A3523.00iH472.00efCDE90.26bcdeABCDEB1A4558.20fgEFG482.79deBCD86.49defgCDEFGB2A1545.00ghFGH518.00cB95.05aAB2A2630.50cC590.00bA93.57abABB2A3678.00bB619.10aA91.33abcABCDB2A4712.00aA613.00abA86.09efgDEFGB3A1489.00jI453.00fgDE92.63abcABCB3A2555.00fghEFG503.00cdBC90.64abcdABCDEB3A3571.40efEF505.21cdBC88.42cdefBCDEFB3A4605.40dCD500.08cdBC82.64ghiFGHB4A1476.00jI440.00gEF92.43abcABCB4A2519.00iH461.00efgDE88.81cdefABCDEB4A3536.00hiGH460.28efgDE85.88efgDEFGB4A4581.00eDE473.00efCDE81.51hiGHB5A1399.00mK368.00jH92.23abcABCB5A2448.50kJ385.50ijGH85.96efgDEFGB5A3487.80jI414.94hFG85.06fghEFGB5A4521.40iH412.21hFG79.06iH2.3㊀不同栽培基质与种植密度下原原种的经济效益分析由表7可知ꎬ不同基质和密度对原原种生产利润及经济效益有极显著影响ꎮ其中ꎬ基质B2原原种生产利润和经济效益最高ꎬ分别为191.85元/m2和1.81ꎬ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基质ꎻ其次为B3和B4ꎬ两者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ꎻB1原原种生产利润和经济效益最低ꎬ分别为99.01元/m2和0.76ꎮ表明ꎬ不同基质下原原种生产利润和经济效益表现出同步性ꎮ不同密度下原原种生产利润和经济效益无同步性ꎮ密度A3时生产利润达到最高ꎬ与A2无显著差异ꎬ但显著高于A1和A4ꎮ经济效益随密度增大呈降低趋势ꎬA1最高ꎬ与A2无显著差异ꎮ密度A2原原种生产利润和经济效益均表现较佳ꎮ2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同一基质下ꎬ随密度增大原原种生产成本增加ꎮ由表8可见ꎬ基质B1和B2条件下原原种利润在密度增加到300苗/m2后无显著增加ꎬ基质B3条件下各密度处理利润随密度增大先增后降ꎬ基质B4和B5条件下各密度处理利润无显著差异ꎮ经济效益受到基质和密度互作的影响ꎬ不同基质条件下原原种生产取得最高经济效益的密度不同ꎬ基质B1㊁B2㊁B3的经济效益在密度300苗/m2时最高ꎬ而基质B4㊁B5在密度200苗/m2时最高ꎮ㊀㊀表7㊀㊀不同栽培基质和种植密度下原原种经济参数的多重比较基质利润(元/m2)经济效益种植密度利润(元/m2)经济效益B199.01dC0.76dDA1128.82cB1.45aAB2191.85aA1.81aAA2141.90aA1.43aAB3149.75bB1.49bBA3142.05aA1.29bBB4138.33cB1.44bBA4136.45bA1.14cCB5107.58dC1.13cC㊀㊀表8㊀㊀栽培基质与密度对经济参数的影响处理利润(元/m2)差异显著性5%1%经济效益差异显著性5%1%B1A184.60gG0.74iIB1A2101.40fF0.82iHIB1A3106.10fF0.79iHIB1A4103.94fF0.72iIB2A1170.40bB1.87aAB2A2197.75aA1.95aAB2A3204.14aA1.84aABB2A4195.10aA1.61bcCB3A1143.20deDE1.65bcCB3A2159.80bcBC1.65bcCB3A3152.33cdCD1.43dDEB3A4143.67deDE1.23efgFGB4A1140.70deDE1.70bBCB4A2143.40deDE1.55cCDB4A3134.81eE1.31eEFB4A4134.40eE1.19efgFGB5A1105.20fF1.29efEFB5A2107.15fF1.17fgFGB5A3112.85fF1.11gGB5A4105.13fF0.94hH3㊀讨论栽培基质与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影响脱毒苗植株性状㊁原原种产量和经济效益ꎮ本研究选用的5个栽培基质中ꎬB1(育苗基质)为对照ꎬ其主要由草炭土㊁珍珠岩㊁蛭石及草本有机物质组成ꎬ营养成分含量高ꎬ且其脱毒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㊁生长前期植株旺盛㊁株高最高ꎬ但茎粗细㊁植株有徒长趋势ꎬ并由于质地疏松性较差㊁生长后期通风透气疏水功能较低而使生产出的原原种薯皮光滑度受到一定影响ꎬ原原种产量居第4位ꎬ成本相对较高ꎬ经济效益低ꎮB2(椰糠)为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上最常用的有机基质ꎬ其质地疏松㊁有机质含量高ꎬ生产出的原原种表皮光滑㊁商品属性好ꎮ有研究表明椰糠基质生产原原种较用新蛭石生产原原种的每粒成本(0.22元/粒)降低18.18%[18]ꎮ本试验中ꎬ基质B2条件下脱毒苗移栽成活率㊁株高㊁茎粗㊁叶绿素含量㊁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均表现较好ꎬ原原种产量和有效薯产量均最高ꎬ经济效益居第1ꎮ3个河沙为主的基质中ꎬ河沙+草炭土㊁河沙+羊粪这两个混合基质的脱毒苗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较好ꎬ且有效薯率高ꎬ经济效益仅次于椰糠ꎬ可在下一步试验中适当增加有机质含量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ꎮ种植密度增大的同时成本也随之增加ꎬ但密度降低后叶面积等指标也同时降低ꎬ不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ꎬ同时产量降低ꎬ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提高原原种产量及经济效益ꎮ本试验中ꎬA4密度不利于脱毒苗的成活ꎬ影响株高㊁茎粗等农艺性状ꎬ从而导致有效薯产量减少ꎬ且不利于成本控制ꎮ同时要考虑基质与密度的互作效应ꎬ不同的基质以适当的密度种植是马铃薯原原种取得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关键ꎮ本研究表明ꎬ无论是栽培基质ꎬ还是种植密度以及两者间的互作ꎬ均对原原种的繁育有显著影响ꎮ由本试验可以看出ꎬ基质选用椰糠并在300苗/m2密度下种植ꎬ植株农艺性状和原原种产量表现较好ꎬ也可提高经济效益ꎬ其次为河沙+草炭土或河沙+羊粪混合基质ꎮ4㊀结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ꎬ在既节约成本又可取得高产高经济效益情况下ꎬ藏农薯1号原原种繁育的最佳方案为:栽培基质选用椰糠ꎬ种植密度选用300苗/m2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祁驰恒ꎬ许娟妮ꎬ曾钰婷ꎬ等.拉萨引进马铃薯品种不同年37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祁驰恒ꎬ等:栽培基质与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影响份比较试验[J].西藏农业科技ꎬ2020ꎬ42(1):17-21. [2]㊀吕和平ꎬ陈富ꎬ张武ꎬ等.加快实施 陇薯入藏 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ꎬ2021ꎬ52(10):84-91.[3]㊀黄萍ꎬ马朝宏ꎬ颜谦.马铃薯退化及防治措施[J].种子ꎬ2014ꎬ33(12):117-118.[4]㊀王拴福.马铃薯退化与脱毒种薯应用[J].种子ꎬ2014ꎬ33(2):125-126.[5]㊀高龙梅ꎬ杨小丽ꎬ吴明阳ꎬ等.马铃薯微型薯基质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ꎬ2021ꎬ35(5):474-478. [6]㊀阳新月ꎬ杨毅ꎬ林茜ꎬ等.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ꎬ2021ꎬ35(6):529-537. [7]㊀王树鹏.辣椒基质无土栽培配方筛选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ꎬ2015.[8]㊀赵帆ꎬ颉建明ꎬ冯致ꎬ等.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基质的筛选[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ꎬ2014ꎬ49(5):93-100. [9]㊀马全会ꎬ张娟ꎬ刘义飞ꎬ等.河沙㊁甘草渣混配基质理化性状及其对草莓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ꎬ2019ꎬ47(21):185-188.[10]梁悦萍ꎬ唐道城.栽培基质对郁金香鳞茎形态发育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ꎬ2013(11):59-61. [11]周洁ꎬ张波ꎬ李小林ꎬ等.不同覆土材料对段木栽培灵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ꎬ2020(11):26-30. [12]马礼成.天麻原种室内袋式河沙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食药用菌ꎬ2013ꎬ21(1):42-44.[13]林金秀ꎬ吴玥琳ꎬ凌永胜ꎬ等.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基质㊁密度和施肥因子的优化[J].福建农业学报ꎬ2017ꎬ32(12):1291-1297.[14]王雪洁ꎬ郝永丽ꎬ胡海波ꎬ等.不同基质配比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ꎬ2021ꎬ41(1):38-40. [15]李殿军ꎬ苏允华ꎬ闫任沛ꎬ等.不同基质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比较[J].中国马铃薯ꎬ2005ꎬ19(2):87-88. [16]裴晖平ꎬ王多成ꎬ盛萍ꎬ等.不同废弃物混合基质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长江蔬菜ꎬ2010(20):66-69.[17]陈永伟ꎬ沈振荣ꎬ王奇ꎬ等.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ꎬ2013ꎬ54(8):1-3. [18]高彦萍ꎬ吕和平ꎬ张武ꎬ等.马铃薯原原种椰糠基质繁育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ꎬ2021ꎬ52(1):91-94.4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 ¥ 5 3 2 . 0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1 1 —0 0 8 9— 0 3

马铃薯是世界第 四大粮食作物 。中国作为马铃薯生产的 第 一大国 , 马铃薯栽培正成 为种植结构 调整和增 加农 民收入 的一项重要 战 略选择 …。传统 生产 中利用 马铃 薯块 茎进 行 无 性繁殖的方法 , 由于病毒侵染和植株 衰老等因素 , 会造成种 薯 的退化 , 失去利用价值。因此 , 利用脱毒技术生产合格脱毒
结合 , 以保证植株光合作用 , 提高结薯粒数 ;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上 , 需注意基质残 留等 问题对原原种生产造成影 响。未 来研究要 注意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 相互 作用机理 , 特别 是其植物 生理和分 子生物学 原理 , 以提高基 质栽培生产 马
. 铃薯脱毒 原原 种的能力 。 关键词 : 马铃薯 ; 脱 毒原原种 ; 基质栽培
配 比也较 常见 , 董 淑英 等 研 究 显 示 , 蛭 石 与 珍 珠 岩 比例 为 1: 1时, 单株结薯数 可 达 2 . 1个 , 大于 1 g的有效 结薯 数为
4 2 6 . 2个/ m , 产量达 1 3 7 2 . 2 g / m 。蛭 石、 珍珠 岩属 于透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 年第 4 1 卷第 1 1 期
一 8 9一
刘凌云 , 包丽仙 , 卢 丽丽 , 等.马铃薯脱 毒原原种基质栽培研 究概况 [ J ]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 , 4 1 ( 1 1 ) : 8 9—
刘凌云 ,包丽仙 , 卢丽丽 , 普红梅 , 王 颖, 杨琼芬
技 术体 系中 , 脱毒原原种生产是最 为重要 的核心环节 。 马铃薯原原种是采用茎尖剥离培养所获得的脱毒试管苗 进行生产 , 主要方式有基质栽培和气雾法栽培 。其 中 , 基质栽
基质能起 到固定和 支持植株 、 为植株根 系提供稳定 协调
的水 、 气、 肥环 境 的作用 。马铃 薯原原 种生 产对基 质 的要 求主要是疏松性 和透气 性 , 基 质问 的物 理特性 的差 异对原原
项 目( 编号 : 2 0 1 1 C I 1 3 3 ) 。
作者简介 : 刘凌云( 1 9 8 5 一) , 女, 贵州毕节人 , 硕士 , 研究 实习员 , 主要
从事马铃薯脱 毒原原种 生产研究 。E— m a i 】 : l i n g y u n 6 0 0 @1 6 3 . c o n r 。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 ( 编号 : 2 0 1 2 B AD 0 6 B 0 0 ) ; 云南省科技 计
划( 编号 : 2 0 1 1 A B O 1 5 ) ; 云南省马铃薯工 程技术研究 工程 中心项 目
( 编号 : 2 0 1 1 D H 0 1 8 ) ; 云南省 马铃薯育种及种薯繁育 技术创新 团队
中国棉花 , 1 9 9 9 ( 7 ) : 2 2 .
通信作者 : 杨琼芬 , 硕士 , 研究 员, 研究方 向为 马铃薯脱 毒种薯繁育 技
术研究。E— m a i l : y q i o n g f e n g @y a h o o . c o i n . c n 。 ,
试验发现棉花再生幼苗移栽成活率与其大小和健壮程度 关系密切 , 苗高超 过 6 C m、 根 系发达 的幼苗 , 移栽 容易 成活 。 苗高超过 6 c m的幼苗茎部木质化程度较高 , 在移栽 的高湿环 境 中不易腐坏 , 移栽也较易成活。2个试验 品系 0 3 2 9 8和 WC 的体细胞胚 胎发 生再生植 株能力较 强 , 再 生幼 苗植 株在无 激 素培养基中培养 即可产生健 壮根系 , 也有利 于移栽 。张 家明 等也发现棉花再 生幼 苗移栽成功的关键在于幼苗具有健壮的 根系 。另外 , 棉花再生幼 苗移栽后 的培养环境 对幼苗 成活
( 云南省农业科 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 云南昆明 6 5 0 2 0 5 )
摘要: 综述 了基质筛选 、 移栽密度 、 营养 配 比以及生长调节 剂使用 4 个 方面对基 质栽培生 产马铃薯脱 毒原原种 的
影响及所取得 的研 究结 果。基质栽培 中, 基质选 择要 因地制宜 , 本 着低成本 、 高效益 的原则 ; 移栽密度需与营养配 比相
培与马铃薯生物工程技术 结合 紧密 , 将脱 毒试 管苗或扦 插苗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4— 1 7 、
种的移栽 和生产都有一定 的影响 。常见的基质 主要是 以蛭石 或者蛭石添 加 草炭 为 主 。研 究 显示 , 蛭 石 和 草炭 比例 为
1 : 1 时, 马铃薯单株结薯量为 1 . 7个 。蛭石珍珠 岩混 合 的
定植 于网室 内的基质 中 , 可 以不受季节限制 , 光、 温、 水、 肥均
可实现人工调 控 , 因此应 用最为广 泛。原原种 的基 质栽培试
验研 究 比较多 , 主要集中于基质筛选 、 栽培密度以及 营养调节
等方面。
1 原原种栽培基质筛选
种薯 , 是保证马铃薯生产稳定高效的基 础 , 而在脱毒种薯生产
气孔 隙较大 的基质 , 容易混合 均匀 , 保 水保肥性好 , 草炭透气 性稍逊于以上 2种 , 但有机质含量较高 , 因此这几种类型 的基 质配比都有益 于原 原种的结薯 。在 规模化 的工厂生产 中 , 出 于经 济成 本以及 环保价 值的考虑 , 也有 使用 其他类 型材料作
[ J ] .西南农业 大学学报 , 1 9 9 9 , 2 1 ( 6 ) : 5 1 4— 5 1 7 . [ 2 ] 张家 明 孙济 中, 刘金兰 , 等.陆地棉体细胞植株再生 及其 移栽技 术研究 [ J ] . 作物学报 , 1 9 9 4 , 2 0 ( 2 ) : 2 1 0— 2 1 6 + 2 5 9 . [ 3 ] 王清连 , 张宝红 , 刘 [ 4 ] 李燕娥 , 焦改 丽 , 吴 方. 棉 花再生植株移栽方 法的研究 [ J ] .河 霞, 等. 转基 因再 生棉苗 移植法 探讨 [ J ] . 南职技师 院学报 : 综合版 , 1 9 9 9 , 2 7 ( 1 ) : 4 —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