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日光温室周年生产技术
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陈娟娟【摘要】@@ 马铃薯是庄浪县仅次于冬小麦的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达1.8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0%.近年来,随着庄浪县马铃薯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脱毒种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满足生产用种,庄浪县在关山海拔2 000 m左右的地区建立了马铃薯一级种薯基地.但由于脱毒马铃薯繁殖田晚疫病发生严重,影响了种薯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2页(P78-79)【作者】陈娟娟【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庄浪,744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马铃薯是庄浪县仅次于冬小麦的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达1.8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0%。
近年来,随着庄浪县马铃薯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脱毒种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生产用种,庄浪县在关山海拔2 000 m左右的地区建立了马铃薯一级种薯基地。
但由于脱毒马铃薯繁殖田晚疫病发生严重,影响了种薯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庄浪县脱毒种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1 贮藏期预防1.1 贮藏库消毒种薯入库前10~15 d对贮藏库四壁、地面彻底清扫,并打开通气道通气5~7 d。
贮藏前2~3 d铺湿细土3~5 cm,关闭通风道,用55%速百灵烟雾剂3.0~4.5 kg/hm2分2~3个点点燃薰闷24 h,薰闷结束后打开通风道通风。
也可用2g/kg升汞水溶液,或10 g/kg高锰酸钾溶液均匀喷洒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
1.2 加强贮藏管理入窖前将种薯摊在宽敞处精心挑拣,剔除病烂薯、小老薯、畸形薯和伤薯,操作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碰伤薯块和擦破薯皮。
将精选后的种薯置于通风阴凉处,晾晒2~3 d,使薯皮充分干燥,伤口愈合。
然后装入编织袋,以40 kg/袋包装为宜,并对薯块进行自然降温,使其温度接近贮藏环境温度。
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的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马铃薯新品种庄薯 3 号的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朱 宝
(甘肃省庄浪县通化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甘肃庄浪 744699)
摘 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农业种植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方面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新时期的农业种植环境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水平,也需要农业技术人员不断结合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实践探 究,从而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基于此,结合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新品种研发以及无公害栽培的实际情况进 行分析。 关键词 马铃薯;庄薯 3 号;栽培技术
表 2 马铃薯优势产区及生产情况
河西及沿黄灌区 全粉、薯条(片)加工型
陇南、天水 早熟菜用型
还原糖 /% 2.80
高海拔区 脱毒种薯繁育
不断提高,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储藏规模。甘肃省内原种和生 产用种薯贮藏库达到 460 座,每一座可容纳原种约 1 000 t, 新增种薯贮藏能力达 46 万 t,进一步完善了马铃薯种薯贮藏 体系。 2.2 品种选育速度加快,质量检测体系基本建成 结合区域 特点,在马铃薯种植中,庄浪县始终坚持把建设马铃薯脱毒 种薯繁育体系作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从而有效 创新优质品种扩繁机制,加快品种选育速度,并在全国范围 内率先确定了马铃薯种薯质量管理实行标签真实性认定制度, 有效建立了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及室内检测体系 [1]。庄浪县在 马铃薯种植中以中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繁 育中心为龙头,围绕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以种子专业村和种 薯专业户为主体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种薯繁育的种植体系。 庄浪县现有固定的种植村 117 个、专业户 3 万多,并在全县 示范推广马铃薯新品种 20 个,其中主要包括自育品种庄薯 3 号、庄薯 4 号和引进品种陇薯 7 号以及陇薯 10 号等。结合省 内的质量检测情况,庄浪县已初步建成 1 个省级、4 个市级、 28 个县级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中心。通过连续几年对原种的 合格率监测情况来看,已经从 2013 年的 56.3% 提升到 2016 年的 86.8%,种薯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简介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简介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简介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位于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占地321亩,现有四层框架组培检测楼一座1200平方米,配备标准化组培室、灭菌室、洗涤室、培育基制备室、练苗室、病毒检测室、培训室、展厅及监控室,配备组培、监控、培训等仪器装备140台(套)。
建成马铃薯原原种恒温贮藏库2座700立方米,建成智能五连栋光照培育温室1座1600平方米、普通日光温室23座200亩。
首次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脱毒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出产技术,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马铃薯原原种“雾培”基地,解决了脱毒种薯繁育环节多、周期长、难度大、效力低的难题,实现了微型薯自动化、工厂化、标准化出产目标,构成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行体系。
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已成为国内功能完美、装备先进、技术领先、范围较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今年,依照单位支配,继续展开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出产工作,与庄浪县陇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新建成的200亩日光温室原原种的出产。
截止目前,制备培育基104万瓶,转接保存脱毒马铃薯品种共48个,扩繁马铃薯脱毒瓶苗2600万株;移栽脱毒瓶苗1100万株,水培荷兰7号、大西洋、荷兰15号和克新1号共17床,雾培荷兰7号、大西洋、荷兰15号和克新1号145床;收获各种雾培微型薯800万粒;新建日光温室15座,其中4座雾培温室已全体投入出产,2座日光温室园艺站育苗,其他温室正在筹建中。
为充分发挥马铃薯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2019年,县上统筹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22.59万元,采购脱毒种薯7079.844吨,规划扶持全县28524户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树立种薯田58998.7亩。
带动全县建成马铃薯产业基地52万亩,其中脱毒种薯基地25万亩,展开马铃薯实验钻研35项,树立马铃薯主食化品种展现田1-2处,引进大西洋、夏波蒂等主食化名优特新品种30个以上进行筛选种植。
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

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脱毒马铃薯原种如果直接用于大田商品薯生产,成本过高,更造成种薯资源浪费,致使脱毒种薯的增产增收潜能不能完全发挥,同时,就一个县(市)级马铃薯制种的规模来说,其原种生产和供应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该地大田商品薯生产的用种需求。
因此,必须进行一、二级种薯扩繁。
保持马铃薯种薯的优良种性和纯度不降低,是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的关键。
现将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
1繁育基地的选择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应地处气候比较冷凉的地区,或高寒阴湿山区;种薯繁育田周围不得有高大障碍物,以利通风,减少传毒蚜虫降落的密度;种薯繁育田周围30m半径内不能种植桃树和马铃薯等茄科植物;种薯繁育田必须3a以上没有茄科作物的轮作;地块肥力较好,土壤松软,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地块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壤土或沙壤土,有机质含量 1.50%~2%,前茬为禾本科或豆科,忌同茄科作物重茬。
2整地、覆膜2.1埋肥整地整地前,先将肥料撒入地表,其中优质农家肥6t/hm2,化肥根据地力水平,按下表施用量施入,并撒施硫酸锌15~22.50kg/hm2,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用50%辛硫磷乳油7.50kg/hm2制成毒土撒入。
深耕30~40cm,耙耱平整。
2.2起垄覆膜先按大垄宽70cm,小垄宽40cm划行,然后起垄,起垄时,把小垄带的土翻至大垄带上,修整成宽70cm,高20cm垄带,呈微弓形,然后用宽120cm、厚0.008mm超薄膜全地面覆盖,两膜相接处在小垄的中间。
地膜用量75 ~90kg/ hm2,最好选用黑色膜,减少绿头薯,并抑制杂草生长。
3种薯与种薯的处理3.1精选种薯播前20d将种薯出窖、精选。
选择品种特征明显,薯形规则,表皮光滑,芽眼深浅一致的幼龄和壮龄块茎做种,淘汰薯形不规则、表皮粗糙老化及芽眼凸出、破头、龟裂、皮色暗淡等具有非健康标志的薯块。
3.2催芽与晒种播前催芽,能提前出苗,且苗齐、苗壮,并提前结薯,提高种薯质量和产量。
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和一级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及质量检测

配套技术MATCHING TECHNOLOGY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容易感染病毒退化,从而影响单产和品质。
实践证明,繁育并使用高质量脱毒种薯是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改善品质的最有效途径。
本文对马铃薯原种和一级种薯两个种薯生产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质量检验措施进行了总结。
1种薯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1.1选地种薯基地应选择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或非疫生产点。
1.1.1自然条件应选择高海拔、高纬度、气候冷凉、风速大的地区作为种薯繁育基地。
原种开放式生产基地海拔高程应在1300m 以上,低海拔地区应选择网棚进行生产;一级种薯基地海拔要求在1100m 以上。
1.1.2隔离条件基地5km 范围内没有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或自然隔离条件好。
1.1.3土壤条件要求3年以上未种植过马铃薯和茄科作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1.2整地尤其对于原种基地栽培中,土壤要求疏松、无大块,播种时要求土壤湿度好。
通常情况,秋整地强于春整地,而且秋起垄效果更佳,可避免因春季降雨过多影响整地,同时秋起垄对于春季地温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整地时应深耕土壤30~50cm 。
播种前应进行最后一次整地,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
1.3种薯的准备1.3.1种源的确定应从繁种技术力量强、种薯质量可靠的企业购种,购种时质量应符合GB18133-2012规定的相关指标,以保证种薯质量。
1.3.2种薯切块原种基地是利用微型薯作为播种材料的,应采取整薯播种的方式;一级种薯基地利用原种进行播种,应进行切块处理。
在对原种进行切块处理时,掌握以下原则:(1)切块大小:标准薯块大小为30~50g ,因小于30g 的薯块在田间长势弱,大于60g 则会造成浪费。
(2)消毒处理:切到腐烂的薯块要整薯剔除,绝不能留作种用,并对切刀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液一般为75%的酒精、1%的漂白粉或0.1%的高锰酸钾。
(3)贮藏标准:有贮藏条件的,切薯可以在播种前10d 左右进行,将切好的种薯存入库中,每天通风5h 左右,温度保持在12℃左右,湿度维持在80%以上;没有贮藏条件的,切薯可在播种前3d 左右进行。
临洮县日光温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

临洮县日光温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王世平【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71-71,72)【作者】王世平【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临洮 73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马铃薯是临洮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hm2左右,总产量10万t,总产值达15万元。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临洮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是脱毒良种繁育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毒种薯的质量。
脱毒原原种繁育一般都要求必须在防虫网棚或高海拔、冷凉地区,利用微型薯整薯播种,生产基地较大范围内无马铃薯生产田及感染病毒的其他茄科植物。
笔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日光温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用于繁殖原原种的日光温室(网纱棚),要求建在地势平坦,有良好的给、排水条件的地方,具备保温、保湿、通风和光照良好,配合防虫设施。
即配套40~60目防虫网及遮阳网、棚膜、小拱棚及喷灌设施。
防除室内杂草,清除杂物后整平。
然后做成宽1 m、长短依温室而定的小畦,畦与畦之间留40 cm走道,并整平夯实。
2.1 苗床准备在整平的畦内平铺纱网,将pH为6~7的蛭石倒入畦内,厚约10 cm,均匀铺在纱网上,刮平。
盖好棚膜,关闭通风口,使棚温50℃以上闷棚6 d,利用高温杀虫、灭菌。
移栽前对蛭石浇透水,翻松、刮平后用划行器划线。
2.2 蛭石消毒生产过微型薯的苗床及再次利用的蛭石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一般将1 280~1 300万单位医用青霉素对水10~15 kg,加高锰酸钾10 g配成混合溶液,喷洒于铺平的蛭石上,用水浇透,间隔7~8 d喷1次,连喷2~3次,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苗床消毒,消毒后的苗床5~6 d后即可移栽脱毒苗。
甘肃省地方标准马铃薯种薯原种和大田用种繁育技术规程

甘肃省地方标准马铃薯种薯原种和大田用种繁育技术规程B 61备案号: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1790— 2009马铃薯种薯原种与大田用种繁育技术规程2009—04—20公布 2009—05—15实施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由甘肃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第红君、蒲虎、王一航、袁安明、郑维莉、杨培达、刘国华马铃薯种薯原种与大田用种繁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的定义、有害生物、生产体系、质量要求、原种与大田用种繁育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种薯原种与大田用种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33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NY/T 1212—2006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马铃薯种薯符合GB 18133规定相应质量要求的原原种、原种与大田用种。
3.2 组培苗马铃薯优良品种的块茎,经茎尖剥离病毒、组织培养获得的,经质量检测后不带有PVX、PVY、PVS、PLRV、PVA、PVM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用于生产原原种或者原种的再生苗。
3.3 原原种 pre-elite用育种家种子、脱毒组培苗或者试管薯,在防虫网、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要求的马铃薯种薯。
3.4 原种elite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环境中生产的,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要求的种薯。
3.5 一级种薯(大田用种)qualified Ⅰ在相对隔离环境中,由原种作种薯生产的,经质量检测后达到GB 18133要求的,用于生产二级种薯或者商品薯的种薯。
定西市日光温室马铃薯原原种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好 压平 苗床 后 ,铺好 压好 防虫 网 ,在 防虫 网
上喷施 5 2 . 5 %嗯唑 ・ 霜脲 氰 1 0 0 0 — 2 0 0 0 倍液或 6 0 %
唑 醚 代 森联 水 分 散 粒 剂 1 0 0 0 ~ 2 0 0 0 倍 液 ,进 行 喷 雾预 防 ,然后 再铺蛭 石 、移栽 脱 毒苗 。
Ab s t r a c t :Th e f r e q u e n t a n d i n c r e a s i n g s e v e r e di s e a s e s a n d i n s e c t s we r e s u r v e y e d i n p r e — e l i t e s e e d p o t a t o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s u n I i gh t g r e e n h Ou s e . Con t r o l t e c h n i q u e swe r ep u t f o r wa r df o r c o n t r o l l i n gp o t a t ol a t eb l i gh t a n do t h e r di s e a s e sa n dp e s t s .
定西 市利 用 日光 温室 周年 种植 ,进 行 脱毒 种薯 原 原 种 生产 ,年生 产 马铃 薯 原原 种 4 亿 粒左 右 ,是 中 国 马 铃 薯 脱 毒 种 薯 原 原 种 的 最 大 产 区 。近 几 年 来 ,由于 连作 等原 因各 种病 虫 害逐 年加 重 ,严 重影
1 . 1 苗床 消毒
在 生 长 过 程 中 ,用 7 2 %霜 脲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6 0 0 — 8 0 0 倍液 、1 8 . 7 %烯酰 ・ 吡唑酯水分散粒剂 5 0 0 倍 液 、5 2 . 5 %嗯 唑 ・ 霜脲氰 1 0 0 0 — 2 0 0 0倍 液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移 栽 后 的 管 理 61 温 、 . 湿度 管 理
刚 移 栽 的 马 铃 薯 脱 毒 试 管 苗 不 能 经 受 强 光 照 射 和 干 旱 缺
2 整地 施 肥
在 9 %左 右 。缓 苗 结 束 后 。 般 8 1 d揭 去遮 阳 网 . 长 光 照 时 0 一 -0 延
间 , 加 光 照 强度 , 大 通风 排 湿 。温 度 白 天 1 l , 间 不低 增 加 82℃ 夜 于 l ℃ . 度 5 %左 右 。蛭 石 水 分 蒸 发 较 快 , 注 意 浇 水 , 干 2 湿 O 要 见 就 浇 。苗 子 起 身 后 叶 片逐 渐 增 多 增 大 ,阻挡 了 阳光 向 基 质 的直
f 浪 县 农 业 技 术推 广 中心 , 肃 庄 浪 庄 甘 74 0 ) 4 60
中 图分 类 号 : 3 S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1.9 9js.10 — 9 72 1.406 03 6 /j . 7 0 0 .0 00 . .s 0 6
文章 编 号:0 7 0 0 1) 0 2 — 2 4
技术 总结 如 下 1 日光温 室 的 选 择 与 配备
选 择 晴 天 下 午 移 栽 。早 熟 品 种 株 行 距 4 mx e , 苗 3 5 c 8 m保 1. 0
万 株/m2中晚 熟 品 种 株 行 距 5mx 0 m, 苗 2o1 株 ,m 。 h : c lc 保 0.万 h2 脱 毒 试 管 苗 栽植 深 度 为 1 ~ . m, 上 部 留 2 3r, 植 时 , . 2e 地 5 0 -e 栽 a 先
内蒙 占农 业科 技 2 1 ( :2— 2 0 04)1 8 19
I n rMo g la Ag i u t r lS in e An c n l g n e n o i rc l a c e c d Te h oo y u
庄浪县马铃薯脱毒原原种 日光温室周年生产技术
刘五 喜
庄 浪 县 位 于 甘 肃 省 中东 部 . 处 东 经 1 5 4 5 ~ 0 。 3 地 0 o 6 1 ” 16 2
掏 出 . 清 水 完 全洗 去 根 部 培 养 基 。 用 5. 移 栽 3
4 ”北 纬 3 ̄ 32 ”3  ̄ 82 ” 属 陇 中 黄 土 高原 丘 陵 沟 壑 区第 5. 50 3~ 52 6 . 三 副 . 甘 肃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的 典 型 代 表 . 县 生 态 分 类 属 是 本 我 国 东 北 一 北 一 北 的 半 湿 润 偏 旱 区 的 草 原 灌 丛 带 县 内海 华 西
水, 为此 栽 后 每 天 早 晨 要 进 行 补 水 增 湿 。 阳 网要 做 到 早 晚 揭 、 遮 中 午 盖 . 内温 度 白 天 2 ~ 0 , 间 不 能 低 于 l ℃ 。 度 保 持 室 5 3℃ 夜 5 湿
用 于 马铃 薯 脱 毒 原 原 种 生 产 的 日光 温 室.其 选 址 与 修 建 同 于普 通 日光 温室 . 只是 扣 棚 时 先 在 温 室 前屋 面覆 一 层 4 O目尼 龙 防虫 网 . 后 扣 P C无 滴 膜 . 冲 室 的 内 外 门窗 及 其 与 温 室 之 然 V 缓 间的 通 道 要 张挂 4 目防虫 帘 保 温 材 料 的配 备 同于 普 通 日光 温 O 室 . 室 内要 有 输 水 管道 和 贮 水 池 温
拔 10 87 4 0 2 5 m。降 雨 量 5 7 8 m,年 均 气 温 79 ,无 霜 期 4 .m .℃ 1 2 ≥ 1 o 动 积 温 2 0 .~ 9 37 . 铃 薯 是 本 县 的 第 二 4 d. 0C活 2 88 2 0 .℃ 马 大作 物 . 播 种 面积 1 3万 h 庄 浪 县 建 成 了 较 为 完 善 的马 年 . 7 m2 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 现将 马铃 薯 脱 毒 原 原 种 日光 温 室 周 年 生 产
后 压 实
射 , 发 量 减少 , 时 可减 缓 浇 水 。中 后期 。 降低 湿 度 , 止病 蒸 此 为 防 害 发生 . 控制 浇水 应
62 营 养 液 .
试 管 苗 通 过 缓 苗 期 后 .用 9 %的 百 菌清 或 甲霜 铜 粉 剂 8 0 5 0 倍 液每 7 d均 匀 喷洒 l 2次 。7 1 d后 缓 苗 结 束 。 入 正 常 管理 ~ -0 进 水 平 。5 7 d喷 洒 营 养 液 1 , 选 用 K 次 可 5营 养液 , 可 自配 营养 也 液。 用量 控 制 在 25 3 Lm 。喷 洒 次数 依 据 苗 情 来 定 。一 般 冬 季 . . /2 ~ 0
施 腐 熟 鸡 粪 4 0 0 6 0 0 gh 过 磷 酸 钙 5 0 g m . 5 0 ~ 0 0 k/m . 7 k / 硫 h 酸钾 7 0 gh 尿 素 2 5 gh 。将 肥 料 混 合 施 入 0 3 c 耕 5 k/m , 2 k /m2 -0m 层 . 地 前 用 5 %辛 硫 磷 3 0 整 0 0 0倍 液 喷 雾 . 后 深 翻 耙 耱 . 平 然 整
3 铺地 网 、 垫基 质 装 整 地 施 肥 后, 温 室 生 产 面 之 上铺 设 地 网 ( 0目 ) 后 划 出 在 3 . 然 种 植 小 畦 ,小 畦 宽 3 m,用 红 砖 南 北 向铺 设 宽 度 为 1 e I 2 I ,高 为 T 1 c 的 人 行 道 在 隔 成 的 小 畦 内装 垫 基 质 . 度 1 e 用 木 板 0m 深 0 m. 刮 平 。 培基 质 要 求 结 构疏 松 . 水透 气 性 好 、 水 量 大 。 为 幼 栽 透 持 能 苗 提 供 生 长必 需 的 水 分 和 氧气 基 质 以 红蛭 石 最 为 理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