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黄河三角洲地区降水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黄 河 三 角 洲地 区降 水 时 序 变 化特 征 研 究
刘 健 , , 林 琳 , 一 , 陈学群 , 一 2管清花 2
(. 1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山东 济南 20 1; . 503 2 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 山东 济南 20 1) 503
摘 要 : 于黄河 三角 洲 内 5个 气 象站 16- 20 基 91 07年逐 日降水 资料 , 用 M n.edl 采 anK na 非参 数 检 验 、
1 7 w e h rcp tt n b g n t d c e s in f a t .T e itra n a r cptt n h d a i tt i e y a 9 6, h n te p e ii i e a o e ra e s i c nl ao g i y h ne -n u p e i i i a n eg o n n — e r l ao h
第 2 卷第 1 8 期
Vo . 128 No. 1
黄河流域历史水文变化的模拟分析

黄河流域历史水文变化的模拟分析一、引言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被誉为“中华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景观。
然而,黄河流域水文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加速推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在黄河流域日益凸显。
因此,对黄河流域历史水文变化进行模拟分析,既能揭示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又能为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黄河流域水文环境分析1.地理环境简介黄河流域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水系之一,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八个省份。
其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7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近亿立方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流。
2.气候环境黄河流域气候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明显的干湿季分明。
水文年度从11月1日到次年10月31日。
黄河上游以青藏高原区域性降水为主,流域中下游则遭受不同程度的蒸散发掉水分,平均年总蒸发量为863.8毫米,仅占入流总量的6.2%。
加之强烈的黄土风蚀,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引起河道淤积严重。
三、黄河流域历史水文变化的模拟分析1.流域干旱减少模拟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气候发生明显变迁,黄河流域干旱现象明显减少。
根据200年内干旱年数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降水条件基本达到了近200年来最优水平。
2. 数值模拟分析根据integrated water balanc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他防1999年以来黄河流域地下水深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表明黄河流域地下水深度明显下降,2000年后地下水深度下降速度较快,而2005年左右为地下水深度下降最为明显的时期。
3.洪水频率和过程的变化通过研究黄河流域极值径流,对于黄河中下游来说,洪水过程和洪水频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先减小后增大的洪水频率的变化规律。
洪水出现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个黄河流域的洪水过程逐渐向早春和秋末月份转变。
黄河下游2000~2015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特征

黄河下游2000~2015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特征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黄河流域历经枯水少沙系列年,大洪水较少;一般情况下水库下泄清水,洪水期间水库以异重流为主排出细泥沙,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明显减少。
2000~2015年,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了持续冲刷,累计冲刷泥沙量为8.895亿m3,河道淤积萎缩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标签:黄河下游;小浪底水库;河道冲刷;调水调沙1、黄河下游水沙变化过程2000~2015年,年均进入下游水量223.10亿m3,较多年均值偏少44%,年均进入下游沙量0.648亿t,较多年均值偏少94%,属于枯水枯沙系列。
其中汛期平均水沙量分别为82.10亿m3 和0.63亿t,较多年同期均值分别偏少62%和94%。
年平均含沙量 2.9kg/m3,汛期平均含沙量7.7kg/m3,与多年年均值(29kg/m3)和多年汛期均值(48kg/m3)相比,大幅度减少。
2000~2015年,汛期下游水流过程以1000 m3/s流量级以下的小流量为主。
汛期花园口小于500m3/s流量级的历时为49.7d;500~1000 m3/s流量级为51d。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1999~2015年),花园口洪峰流量大于2000 m3/s的洪水仅16场,年平均仅2.4场,较多年平均偏少60%;洪峰流量大于4000 m3/s的洪水没有一场,多年平均3.6场,洪水场次明显偏少。
七年中花园口最大洪峰仅3970 m3/s,洪峰流量减小明显。
2、黄河下游河道冲刷特征2000~2015年,水库除调水调沙和洪水期间外,以下泄清水为主,下游河道全程持续冲刷,河道淤积萎缩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实测大断面资料计算,16年下游累计冲刷量为8.895亿m3,其中汛期冲刷量为5.993亿m3,占全年冲刷量的67%,14次调水调沙冲刷1.954億m3,占汛期冲刷量的33%。
16年中,除2002年调水调沙期间滩地淤积0.477亿m3外,其余冲淤均发生在河槽。
黄河现代三角洲湿地景观变化特征

摘
要: 选取 18 9 6年 、96年 和 20 19 04年 遥 感数 据 , 用 景观 图谱 分析 方 法 和景 观 变 化 图谱 模 型 , 点 研 究 了 近 2 应 重 O年 来
黄 河现 代 三 角 洲 湿地 景观 的 时空 变化 规 律 。结 果 表 明 : 2 O年 来 黄 河三 角洲 湿 地 呈 现 2个 时 空 演 变 系 列 。】8 96~19 9 6年 新 增 面积 较 大的 是 盐碱 滩和 滨 海 湿 地 , 滨 海 湿 地 萎 缩 面积 最 大 ;96~20 但 19 04年 , 增 面 积较 大的 是 人 工 湿地 和 盐 碱 滩 , 新
系 列 图 谱 和 萎缩 系列 图谱 。
泽芦苇合并分析 ; 人工湿地 有 13 4 m , 7 .4 k 主要 指水库 、 田 、 水
盐 田等 。
2 景观图谱研究
2 1 数据处 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取 从 中 国科 学 院 地 理 科 学 与 资 源 研 究 所 收 集 到 的 】8 96
但 盐碱 滩 和 滨 海 湿 地萎 缩 面积 较 大 。 关 键 词 :湿地 景观 ;景 观 图 谱 ;黄 河 现 代 三 角 洲
中 图分 类 号 :T 82 1T 86 V 8 . ;V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39 20 ) l 0 20 1 0 17 (0 8 l~0 1-2 0
黄 河 的填 海 造 陆 以 及 频繁 改 道 作 用 , 成 了 独 特 的 黄 河 河 形
2 2 景观信息 图谱研 究 . 2 2 1 确定基 本 时序 单元和基 本空 间单元 . .
基于SPI的近3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旱涝时空特征_任建成

第23卷第1期2016年2月水土保持研究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Vol.23,No.1Feb.,2016 收稿日期:2015-08-14 修回日期:2015-08-25 资助项目: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校本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FHB110083) 第一作者:任建成(1984—),男,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中短期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E-mail:19129512@qq.com 通信作者:巩在武(1975—),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后,教授,主要从事模糊决策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研究。
E-mail:zwgong26@163.com基于SPI的近3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旱涝时空特征任建成1,2,巩在武1,郑宝枝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44;2.滨州市气象局,山东滨州256600)摘 要:根据1981—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该地区的旱涝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干旱较为频繁,90年代中后期和2002年以后则雨涝较为频繁,其他时段呈现出旱涝交替变化的趋势;黄河三角洲地区四季旱涝变化的特征不同,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四季均表现出向雨涝方向发展的趋势;黄河三角洲的区域旱涝变化特征基本趋于一致,且均呈现出多雨的趋势,但旱涝变化幅度有细微差别;黄河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旱涝变率最大,其次是21世纪00年代中前期,其他时间变率较小,区域变率总体上与全区保持一致。
关键词:旱涝;时空特征;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黄河三角洲中图分类号:P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09(2016)01-0268-04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Flood in the Yellow RiverDelta Based on SPI in Recent 30YearsREN Jiancheng1,2,GONG Zaiwu1,ZHENG Baozhi 2(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2.Bin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Binzhou,Shandong2566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re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81to 2010and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 of drought and flood inthe area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rought was frequent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n the 1980s,and the flood was frequent in later 1990sand after 2002,a trend of alternating droughts and floods presentedin the other periods;with regar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4-quarter change of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inthe Yellow River Delta area,from the long-term trend,the 4-quarter showed the trend to the development offlood;drought and flood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re basically the same,andshowed the rainy trend,but there were subtle differences in changes of drought and flood;the greatest varia-tion of flood and drought was observed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n early 1990sand in the later 1980s,fol-lowed by the early 2000s,rate of change was small in the rest periods,the change rate of overall and regionalchange rate were consistent in general.Keywords:drought/flood;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YellowRiver Delta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996年黄河尾闾改道以来水下三角洲的演变_班丽

第4期
班丽等: 1996 年黄河尾闾改道以来水下三角洲的演变
83
其困难的, 采取平均和统计的方法比较可行。因此, 本文在研究 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研究其水深变化。就某一年份, 利 用水深数据在平面内形成 等 值 线 图 , 即 y=y( x, H0) , 历 年 等 值 线 的变化可以反映平面地形的变化; 就某一断面, 利用水深数据可 形成横向剖面( Crosswise Section) 水深图, 即 H=H( x, t0) , 历年剖 面水深图可以反映该断面向海的淤蚀变化; 就某一纵向剖面, 利 用 水 深 数 据 形 成 纵 向 剖 面 (Longitudinal Section) 水 深 图 , 即 H=H( y, t0) , 比较历年图形可以反映水下三角洲沿岸的地形变化。
以水深表示河口水下三角洲的地形, 水深变化是水下三角 洲演变的直观体现, 反映河口水下三角洲的演变。水深是时空 变量, 即 H=H( x, y, t) 。从“动力- 泥沙- 地形”系统角度来看, 径流 来沙在河口水流动力作 用 下 , 发 生 沉 降 、悬 浮 、启 动 、输 移 , 大 量 泥 沙 输 运 的 结 果 就 表 现 为 地 形 的 变 化 。就 研 究 三 角 洲 演 变 而 言 , 通常以年为时间尺度, 从微观水沙运动方程对其进行研究是极
本文在总结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特点的基础上, 从 动力输沙的角度对地形的变化进行机理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平面演变特征 根据现行黄河口三角洲水深等值线变化图分析其平面演变
特征。考虑到径流和海洋动力在河口区的作用特点, 分别对 2 m 等深线、5 m 等深线、10 m 等深线的变化进行研究, 如图 4。清 8 出汊前, 等深线与海岸线方向基本一致且比较顺直。行河以后, 等深线出现向海弯曲。其中 2 m 等深线向海淤进最显著, 向海淤 进的同时向南推进, 口门北侧基本保持不 变 ; 10 m 线 淤 进 最 慢 , 在原有基础上基本保持平行推进; 5m 线的淤进介于两者之间, 但南侧推进明显大于北侧。比较各等深线历年向海推进的最大 距离( 图 5) , 进行趋势分析的结果表明, 10 m 等深线的变化比较 均匀, 最接近线性变化; 2m 等深线的变化受径流来沙量的影响 最大; 5m 等深线的变化规律最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8% ; 际变化较 小 , 0 年 呈峰 一 峰 的 变化 趋 势 。③ 东营 市 浅层地 下水 位年 内变化较 小 , 中广饶 谷一 其
县 年 内及年 际 变化 均较 大 , 0世 纪 8 自2 O年代 至 2 世 纪初 平 均下 降 了 1 .8 1 27 m。④ 广饶县 地 下水埋
深 自7 年代至 9 0 0年代 增幅 达到 1 .0 4 7 m。17 —2 0 广饶 县地 下水 埋 深 呈 显著 线 性 增加 趋 势 9 5 00年
S a ila e p r h r ce itc fwa e e o r e n p ta nd tm o a c a a trsiso tr r s u c si l
Yel w v r Det r m 9 o 2 0 l o Ri e l f o 1 61 t 0 0 a
L N Ln , L U J n., H N X eq n , U N Q n -u I i 一 I i C E u .u ,G A igh a, , a 一 一
( .W t e uc e ac n i t o h nogPoic , 腿 20 1 ,C i ; 1 a r s r s s r Ist e fS a dn r ne e R o e R e h tu v 50 3 h a n 2 h n ogPoi i e aoa r o a r e uc n a r ni n et Jnn 20 1 ,C i ) .S ad n r n a K yL brt y fW t s r s d W t v om n , i 5 0 3 h n v cl o e R o ea eE r a a
so e rd a e l igt n rm O t o n r .( h w d aga u d ci n r d f l n e o SUht ot h 2)T e it . n a d itr n a lc a gso f w o e h nr a u a ne. n a h e fi l ft an l n a n no h
第2 8卷第 1 期
V0 . 8 No 1 12 .
水
资
源
保
护
21年 1 Βιβλιοθήκη 2 月Jn 0 2 a .2 1
W ATER RES 0URCES PR I 1 ECⅡ ON
D I 1 .9 9ji n 10 —9 3 2 1 .10 7 O :0 3 6/ . s .046 3 .0 2 0 .0 s
( .3 , 均增速 达到 07 / 。 R =09 )年 .2 n a r
关键 词 : 黄河 三 角洲 ; 资源 ; 空变化特 征 ; 水 时 降水 ; 径流 ; 下水位 ; 下水埋 深 地 地
中图分 类号 :V 1 . T 2 1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4 6 3 (0 2 0 —0 9 0 10 — 93 2 1 )1 02 — 5
cn ut ogi i , hc e a at fh eo i r ea T ersl o e o o ig 1 o od c di D nyn Ct w i it i pr o e l wRv l . uts wt lwn :( )B t e n g y h Sh m n t Y l e D t h e s h h fl h
分析 。结果表 明 : 降 水量年 内及年 际变化均较 大 , 内降 水量集 中于夏 季 , 际呈下 降趋势 , 间 ① 年 年 空 分 布呈 自南向北逐 渐 下降的趋 势 。②黄 河入境 径 流量 年 内及 年 际 变化 均较 大 , 据 趋 势分 析 18 根 96
年之前径流量变化较平缓 , 之后呈线性下降趋势。当地径流量年 内变化较 大, 夏季径流量超过全年
黄河三角洲 16- 20 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9 1 00
林 琳 , 健 , 2刘 2 陈学群 , 2管清花 2
(. 1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 院, 山东 济南 20 1 ; . 50 3 2 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 山东 济南 20 1) 503
摘 要 : 用 降水量 、 流量 、 下水位 及埋 深 4个指 标 对 16 - 2 0 采 径 地 9 1 00年水 资 源的 时空 变化特 征进 行
Ab t a t h p t 1a d tmp rlc aa trsiso trr su c s i h l w v rDet rm 9 o 2 0 r s r c :T e s ai n e o a h rce tc fwae e o r e n te Yel Rie l fo 1 61 t 0 0 wee a i o a n l z d b s d n fu id c tr a ay e a e o o r n iaos: p e i i t n, r n f, wae tbl a d uy o r u d tr A e s su y Wa r cp t i ao uo tr a e, n b r f go n wae . ae td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