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八个秘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八个秘方

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秘方(8首)

12.1加味麦味地黄汤

【来源】董建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各10克,紫石英15克(先煎),熟地、怀山药、丹皮、

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3~6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久煎,日分两次温服。

【功用】补肾纳气平喘。

【方解】肾主纳气,故久病喘咳,根源在于肾虚。喘咳为临床常见病,而老年性肺肾

两虚的喘咳多难速效。肺主肃降司呼吸,肾主封藏而纳气,有升有降,则病无所生。年高之人,阴阳并衰,咳喘病久,肺肾两虚。故本方药用麦冬滋阴润肺,清热止咳;五味子补肾固精、收敛肺气;紫石英温补肾阳,纳气定喘;肉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与六味地黄丸相配,既能收敛肺气,又能双补肾之阴阳。本方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以此纳气平喘之法,故于肾气亏虚之喘咳,每获良效。

【主治】老年性喘咳。

【疗效】余在临床,治疗多例老年喘咳患者,病史多在二三十年之上,用清肺化痰、

平喘止咳之常法屡不见效者,以本方从肺肾入手,纳气平喘,疗效甚佳。

12.2消痰治咳汤

【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炙猪牙皂3~6克,法半夏6~10克,制南星6~10克,浙贝母6~10克,橘络6~12克,生姜3~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消痰,通络,制咳。

【方解】本方源出古方,原由法半夏、制南星、皂角、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风痰壅盛,喘促不能睡”。今去甘草、大枣之甘缓,加浙贝母、橘络增强化痰通络之力;猪牙皂辛散走窜,能治顽痰胶固,喘急胀满;南星苦温辛烈,开泄走窜,主治经络风痰顽痰;半夏辛开苦降,燥湿化痰。功专力宏,对于风痰、顽痰痼疾,用之恰当,确有良效。【主治】顽痰咳喘,风疹,痰多色白,质黏如丝,不易咯出,胸闷胸痛,舌淡苔白,

脉紧者。

【加减】若心烦口苦者,可加礞石;咽痛者,加射干;胸痛者,加瓜蒌皮。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8~15剂后即效或痊愈。

【附记】本方对痰热咳嗽者不宜用。

12.3四子平喘汤

【来源】陆芷青,《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葶苈子12克,炙苏子、莱菔子各9克,白芥子2克,苦杏仁9克,浙贝母12克,制半夏9克,陈皮5克,沉香5克(后下),大生地12克,当归5克,紫丹参1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两次,日分2次温服。

【功用】化痰止咳,纳气平喘。

【方解】本方取《局方》苏子降气汤方意,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金水六君

煎(《景岳全书》)化裁而来。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咳喘之因,在肺为实,实则气逆,多因痰浊壅阻;在肾为虚,虚不纳气,多因精气亏虚,而致肺肾出纳失常。故咳喘之病主要在肺,又关乎肾,其治不离肺肾。又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应不忘理脾。因津血同源,治疗又当痰瘀同治,临床方能显效。本方以四子为君,苏子降气化痰

平喘,白芥子温肺利膈豁痰,莱菔子利气行滞消痰,葶苈子泻肺化痰利水,四味共奏化痰

之功;沉香,生地为臣,取沉香温肾纳气平喘,生地滋肾培本,且制诸药之燥;佐以杏仁、浙贝母化痰止咳,半夏、陈皮、燥湿健脾;更用当归,一则《本经》谓治咳逆上气;再则

合丹参以增养血活血化瘀作用,共为使药。全方配伍,有行有补,有燥有润,降纳并施,

标本兼顾,是一首治疗肺实肾虚咳喘的效方。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证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

脉沉细滑等。

【加减】畏寒肢冷加肉桂;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咳痰黄稠去沉香、生地,加黄芩、

焦山栀;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蒌皮。

【疗效】经临床数十年使用,效验确实。

【附记】本方不仅治疗肺实肾虚咳喘的效果好;而且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见咳嗽气急,痰多稀白及胸闷心悸者,用本方化裁即可控

制病情而获康复,有效率可达90%以上。

12.4肺热喘咳汤

【来源】王香石,《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生石膏30克(先煎),麻黄4克,北杏仁、甜葶苈各15克,人造牛黄1克(冲服),桑白皮12克,矮地茶30~60克,白花蛇舌草、虎杖、鱼腥草各30克,甘草3克。(小儿剂量视年龄酌减。)

【用法】每日1剂。用清水5碗先煎石膏,煎至4碗水后纳余药,再煎至1碗。再煎1次,取汁混合,冲入人造牛黄,拌匀后,分2次服。

【功用】清热、化痰、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

【加减】高热、胸痛、咯血痰者加苇茎汤;咳喘较剧、喉中痰鸣甚者加马兜铃、地龙

干、毛冬青。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12.5七子定喘汤

【来源】覃义昌,《四川中医》(3)1985年

【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理气降逆,化痰消食。

【方解】咳喘者,治痰为先,治痰者,理气为上,治痰不理气,非其治也。治痰先理

气,气顺则痰消。咳嗽不宁,脾湿也,以治脾为急。脾有生肺之能,肺无扶脾之力,理脾

则湿化,而痰无由生,故方用莱菔子消食化痰行气;葶苈子祛痰定喘散壅;苏子降气行痰;五味子滋肾、敛肺、止咳;白芥子祛痰、行气、散结;苍耳子治过敏、通窍、除湿、止咳;黄荆子清热止咳、消食平喘。本方不寒不热,不温不燥,有理气降逆、化痰消食之功。气

顺痰自降,脾阳得振,运化有权,则痰浊得化,肺气复降,则咳喘自平,诸证随之而解,

故用之多效。

【主治】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加减】寒喘加麻黄、杏仁;热喘加苇茎、苡仁、桃仁、鱼腥草;燥喘加桑叶、杏仁、

栀子、寸冬;湿喘加陈皮、法夏、川苓;虚喘加党参、黄芪、熟地。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满意。

【附记】临床运用,以本方加减以治病之标,待诸症缓解,咳喘自平后,当以香砂六

君子汤加减收功以治其本,巩固疗效,方能根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