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

1.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2.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3.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

5.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

6.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7.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9.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新:古义:新的知识;今义:新的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11.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12.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 古义:指安静,精力集中。今义: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13.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古义:轻浮。今义:危险,不安全。

14.淫慢则不能励精慢: 古义:怠惰散漫。今义:指速度缓慢。

15.一狼径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17.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18.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19.惟吾德馨。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20.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2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世俗的音乐;

今义:丝绸和竹子

22.可以调素琴。调:古义:弹奏今义:调解

23.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

24.宜乎众矣宜:古义:当。和乎连用,当然。今义:合适,应当。

2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冒:古义:涂盖,敷上今义:向外透,冒充等。

26.一板已自布字自:古义:另外今义:自己

27.文理有疏密文理:古义:木材的纹理质地今义: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

28.药稍熔药:古义: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药品

29.有布衣毕昇布衣:古义:平民今义:衣服的一种

30.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范:古义:框子今义:规范

3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3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3.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4.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某个时候

35.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

36.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

37.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

38.盖竹柏影也盖:古义:大概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3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40.念无与为乐者念: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想念

41.月色入户户:古义:单扇的门今义:主要指人家

42.一百许里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43.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4.城飞不高也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

45.池非不深也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

46.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

47.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4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

49.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50.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51.委而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53.父命之命: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54.丈夫之冠也丈夫: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55.以顺为正者正:古义:准则,标准; 今义:正面

57.然后知生于忧患然后:古义:这以后今义:连词,表承接

58.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表结果关系的关联词

59.发于声发:古义:表现今义:送出,发生等

60.管夷吾举于士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6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62.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

63.惩山北之塞惩: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64.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65.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66.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今义:手指

6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68.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69.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扛今义:荷花

70.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71.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72.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73.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74.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冈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75.何苦而不平苦:古义:愁,担心今义: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76.先驱曰先: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77.军中闻将军令闻:古义:听众。今义:用鼻子嗅。

78.请以军礼见请: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79.使人称谢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80.将军亚夫持兵揖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81.其将固可袭而虏固:古义:必定;今义:坚固,顽固。

82.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

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8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8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85. 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86.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87.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88. 仿佛若有光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89.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0.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91.怒而飞怒: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形容气势很盛。

92.去以六月息者也息:古义:气息,这里指风今义:消息;休息;利息

93.野马也,尘埃也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今义:野生之马

94.南冥者,天池也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

95.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96.循其本循:古义:追溯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97.安知鱼之乐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98.虽有至道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99.不知其旨也旨:古义:味美。今义:主旨。

100.教然后知困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101.教学相长也长: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102.然后知不足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然后。

103.大道之行也道: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104.女有归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105.盗窃乱贼而不作乱: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106.是谓大同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107.不独子其子子:古义:子女今义:儿子

108.外户而不闭。户:古义:门。今义:"窗户"

109.虽有千里之能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10.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111.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112.去国怀乡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113.春和景明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

11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115.游人去而禽鸟类也。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116.余住西湖余:古义:我今义:剩余,多余11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义:酒杯今义:白色

11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古义:还今义:更加

11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

120. 一豆.羹豆: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121.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古义:好处;今义:增多。

122.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123.长跪而谢之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124.走送之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2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126.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127.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128.主人日再食再:古义:两次今义:又

129. 烈士暮年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130.小大之狱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131.牺牲玉帛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132.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

133.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夸大今义:增加

134.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135. 必以信信:古义:实情今义:书信

136. 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137讽齐王纳谏讽:古义:用委婉的语言劝告今义:讽刺

138. 窥镜自照窥:古义:察看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139.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部位

140.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141.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14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侍从今义:方位词,左和右

143.臣之妻私臣私:古义:偏爱今义:自私

144.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指责议论今义:诽谤嘲讽

145.虽欲言,无可进者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46.等死,死国可乎?等死:古义:同样是死。今义:等待死亡。

147.卒中往往语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经常,常常。

148.楚人怜之怜: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怜爱。

149.固十六七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150.今亡亦死亡:古义:逃走,逃跑,逃亡。今义:死亡。

151.又间令吴广间:古义:“暗中,暗地里”。今义:中间。

152.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古义: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今义:次序,次第。153.将军身被坚执锐身:古义:亲自,自己。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15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古义:如果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155.比至陈比: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156.会天大雨会:古义:适逢,恰巧。今义:会议,集会等。

157.夜篝火篝火: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义:指在野外或开阔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15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时刻、时候。今义:秋季

159.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160.引喻失义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

16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非常憎恨

162.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非常感谢

163.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

(完整版)初级中学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亲戚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两章》) 今义旁系亲属。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例:遂率妻子荷担者。(《愚公移山》) 今义丈夫的配偶。 ◎所以 古义①用来,靠它来。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②……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稍稍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今义稍微。 ◎唧唧 古义织布机声。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豪杰 古义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何苦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今义肉类食物。 ◎卑鄙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作谦辞。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今义品质恶劣。 ◎垄断 古义山川阻隔。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今义泛指把持和独占。 ◎烈士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牺牲 古义用作祭祀的牲畜。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 第一册 1、相委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处去。 2、元芳入门不顾。顾:(古)回头看。(今)照顾。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子侄辈。(今)儿子和女儿。 4、是非木杮也。是:(古)这。(今)表示肯定判断。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书:(古)信。(今)书籍。 6、可以为师矣。可以:(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 7、饭疏食饮水。疏:(古)粗劣。(今)疏通、疏散。 8、饭疏食饮水。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9、吾日三省吾身。三:(古)多次。(今)数词,三。 10、问渠那得清如许。渠:(古)它。(今)渠道。 11、一狼径去。去:(古)离开。(今)往。如:出去。 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多少。(今)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1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国破山河在。去国怀乡。 国:(古)国都、都城。(今)国家。 第二册 14、及鲁肃过浔阳。及:(古)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自称。(今)孤独。 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 1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古)只,仅仅。(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往事:(古)历史。(今)过去的事。 见:(古)知道、了解。(今)看见、看到。 1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古)重新。(今)更加。 1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只,仅仅。(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19、策勋十二转。转:(古)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今)转过。 20、赏赐百千强。强:(古)多,有余。(今)与“差”相对。 21、双兔傍地走。走:(古)跑。(今)行走。 22、无案牍之劳形。形:(古)形体,身体。(今)样子,形状。 23、陶后鲜有闻。鲜:(古)少。(今)新鲜、鲜美。 24、惟吾德馨。馨:(古)品德高尚。(今)芳香。 2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古)岸。(今)不潮湿。 26、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一起。(今)并列。 27、阅十余岁。阅:(古)经过。(今)看。 28、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事物的道理。(今)一门学科。 29、是非木杮。是:(古)代词,这。(今)判断词。 30、是非木杮。是非:(古)这不是。(今)事理的正确与错误;口舌。 31、渐沉渐深耳。耳:(古)罢了。(今)耳朵。 32、盖石性坚重。盖:(古)发语词。(今)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33、转转不已。惧其不已也。已:(古)停止。(今)已经。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 12个/周*6周 第一周: (1)走 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步行,离开。 例: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2)从 古义:跟随。今义:①介词。②跟从。 例:①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3)把 古义:动词,握住,拿着,端着。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 例: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4)或 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今义:①选择连词。 ②副词,也许。 例: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③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5)再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 例: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②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6)夫 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读fú,句首发语词,句中

助词,句末语气词。⑤读fú,指示代词。 今义:丈夫。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口技》) ③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礼记·檀弓下》) ④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7)君 古义:①封建帝王,一国之主。②对人的敬称。③(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例:①民贵君轻。(《(孟子)两章》)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8)狱 古义:诉讼案件。今义:监牢。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9)爷 古义:名词,父亲。今义:祖父,常重叠用。 例: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10)去 古义:①离开。②距离。③去掉,除去。今义:前往,到……去。 例: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学》) (11)穷 古义:①穷尽,完结。②不得志,不显贵,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困,缺乏财物。 例: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2)汤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详解,中考语文必背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详解,中考语 文必背 1 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丈夫 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

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师徒 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 古义: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无论 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今义:不管;不论。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8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意思: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今义:行装。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七年级上册 明察秋毫《童趣》 秋毫 纤细的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明察秋毫 形容眼力极好 比喻为人精明,任何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惟危楼一座《山市》 危 高 危险 直接霄汉《山市》 直接 一直连接到 不经过中间事物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儿女 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儿子女儿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有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去 离开 跟“来”相对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有期》 委 舍弃 指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有期》 不顾 不回头看 不顾及,不考虑 暮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 亡 丢失 死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亡 逃跑

死亡 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十九 十分之九 数词十九 七年级下册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是 此 判断词 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尝 曾经 尝试 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或 有的 或许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 文采和道理 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书 写 书本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稍稍 渐渐 稍微 泯众人矣!《伤仲永》 众人 普通人 大家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爷 父亲 爷爷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夸父与日逐走走 跑 行走 两股战战《木兰诗》 股

大腿 屁股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但 只是 但是 出郭相扶将郭《木兰诗》 郭 外城 作姓氏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博士 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 当中夹杂着 当中 虽人有百手《口技》 虽 即使 虽然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 1.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2.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3.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 5.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 6.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7.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9.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新:古义:新的知识;今义:新的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11.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12.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 古义:指安静,精力集中。今义: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13.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古义:轻浮。今义:危险,不安全。 14.淫慢则不能励精慢: 古义:怠惰散漫。今义:指速度缓慢。 15.一狼径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17.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18.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19.惟吾德馨。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20.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2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世俗的音乐; 今义:丝绸和竹子 22.可以调素琴。调:古义:弹奏今义:调解 23.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古:只有,只要。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古:经常。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古:离开。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出处同上) 古:大腿。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处同上) 古:多少。今:语文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出处同上) 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处同上) 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出处同上) 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出处同上) (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出处同上)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出处同上) 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出处同上) 古:像这样。今:这样。 15.欣然规往。(出处同上) 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古:买。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出处同上) 古:不愿作。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出处同上) 古:窗户。今:门 19.坐我西阁床。(出处同上) 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处同上) 古:前面的路。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古:这样。今:量词。 23.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 古:在这时。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核舟记》) 古:特别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彭端淑《为学》) 古:雇船。今: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出处同上) 古:及,到。今: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古:渐渐。今: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古:只不过。今:特殊,超出一般。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2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 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走,奉献。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精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 ?古义:交织相通。 ?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 ?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 ?古义:平民。 ?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谢 ?古义:感动振奋。 ? 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出师表》) 7、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 ? 今义:无比憎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曹刿论战》) 9、开张 ?古义:扩大。 ?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涕 ?古义:泪。 ?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1、兵 ?古义:兵器。 ?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2、狱 ?古义:案件。 ? 今义:监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情。(《曹刿论》) 13、池 ?古义:护城河。 ?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居 ?古义:停留、过了。 ? 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5、走 ?古义:“跑”的意思。 ?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汤 ?古义:热水。 ?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7、去 ?古义:离开。 ? 今义:到……去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8、但 ?古义:只,只不过。 ? 今义:转折连词。 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19、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0、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是两个词。 ?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 21、文理 ?古义:文采和道理。 ?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2、致词 ?古义:对……说话。 ? 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句: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1.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8.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9.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春社近(《游山西村》) 20.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虽人有百手(《口技》) 23.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5.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8.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29.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0.致:(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31.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也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文言文学习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难题,别慌,料姐有招!料姐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今异义词大全】,赶快给孩子收藏吧~ A 1.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 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今义:比较,比方,对比。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做的衣服。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 12. 从古义:跟随;随着。今义:介词;跟从。①战则请从。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曾不事农桑。 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今义:真心;诚恳;诚信。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④此诚不可与争锋。 15.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今义:量词;次数。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今义:政策;策略。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策之不以其道。 18. 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来;出产。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 蹉跎古义:过时。今义:光阴白白地过去。①并云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初中语文2024中考复习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汇总(共30个)

中考语文文言文 重点实词一词多义 一、具 1.动词,准备。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译文: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鸡肉和米饭,邀请我到他家里去做客。 2.动词,具有;具备。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译文: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有各自的神情姿态。 3.副词,表范围,同“俱”,可译为“全”或“都”。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译文: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4.副词,表情态,可译为“详细地”。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译文:(桃花源中人)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他们。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译文:这个渔人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知道的事情。 5.名词,用具。 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路上遇上下雨,有人带雨具先离开了,同行的人都显得很狼狈。 二、负 1.依靠;凭借;仗着。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山峦)译文:凭借着地势争着向上,仿佛相互间比拼高远,争着向高远处伸展。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国人贪婪,仗着它的强大,想用空话来诈取和氏璧。 2.背着;驮着。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译文: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译文: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译文:只见深青的山驮着白雪,明亮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 3.辜负;对不起。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译文:从以上事实看来,外来之臣有什么地方对不起秦国的呢! 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译文:对天发誓永远不辜负你。 4.失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译文:因此不打仗却强弱胜败早就判定了。 三、穷 1.尽;穷尽。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总结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1.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臣是以

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8.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9.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春社近(《游山西村》) 20.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虽人有百手(《口技》) 23.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5.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8.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29.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0.致:(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当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时,根本不会在乎别人是否看到。悄悄的积存语文文言文知识,然后在考试中大放异彩。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 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 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知识浅),而现在是品德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同情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当中的怜说明为爱怜比较合适文意。 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 去汤郭寻〔不久)走裙致词(对一一说话)但〔只是)赞(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曾(还、尚且)谢〔道歉)借(即便假定借第令勿斩)比(等到比至陈)间控〔拉开)恶〔怎么)委池入动身举征〔征验)夫或〔有的人某人)进退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狱鄙再向〔过去的以前的)师(军队取法) 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 绝境交通妻子不管前程〔前面的路程)所以〔一一的方法一一的原因)会计(集会商量)常常经纶(筹划治理)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南极(从南面到达某地)排空(冲向天空)卑鄙〔低微而鄙俗)痛恨〔痛心和遗憾)开张感激〔感叹而激动)牺牲于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以为(把一一作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明年几何〔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