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翱宇 云原生助力打造新一代安全稳定高效的轨道交通paas中台

合集下载

东南大学2014年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东南大学2014年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张盖 陆捷 魏婷 华东升 徐探 吴俊 崔诚 丁剑 段婷婷 韩婧 胡婷婷 李胜利 林芬 刘兵 申慧 宋俊莹 孙丹阳 孙尚珏 孙庭源 武丽佳 徐凌慧 杨帆 杨炅宇 叶秋君 张倩 张晓田 张引 丁婉婷 董长印 高金喆 洪媛媛 籍丹萍 姜冬雪 劳叶春 栾鑫 沙迪 徐国山 于旸 章茵 韩靖 韩龙 钱航 陶雨濛 宋超群 王紫艳 李晔 黄凯
备注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推免生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AFC智慧系统架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AFC智慧系统架构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2.12.017城市轨道交通AFC智慧系统架构研究隋丽莉,张 莉,张 坤,孟怡声 (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摘要:A F C智能化管控系统(A F C2.0)采用两层架构模式,改变了传统票卡以上从终端设备(SLE)到车站计算机(SC),到线路中心(LC/MLC),到清分中心(ACC)的4层结构体系,即由云化AFC中心系统直接连接和控制终端设备。

在业务上简化系统层架,数据统一由中心系统纳管,避免了传输层的数据差异化带来的业务纠纷;同时,设备直连中心,极大提升了系统的数据响应效率,为融合互联网平台,支持多种非现金支付业务场景提供了支撑;在缩减原有系统建设成本的同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供智慧化的增量服务,系统运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行业示范应用。

关键词:AFC智能化管控;智慧地铁;城轨云平台中图分类号:U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2)12-0084-05Research on AFC Intelligent System Architecture ofUrban Rail TransitSui Lili, Zhang Li, Zhang Kun, Meng Yisheng(Beijing Metro Network Administration Co., Ltd.,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FC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AFC 2.0) adopts a two-layer architecture, which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four-layer architecture, namely, from terminal equipment (SLE) to station computer (SC) to line center (LC/MLC) and then to clearing center (ACC). In other words, the cloud AFC central system directly connects and controls the terminal equipment. In terms of bus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AFC 2.0 is simplified, and the data is managed by the central system in a unified way, which avoids the business disputes caused by data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ransport layer. At the same time, the equipment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center,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data respons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provides support for integrating the Internet platform and support for a variety of non-cash payment business scenarios. Apart from reducing the costs of establishing the original system, AFC 2.0 provides additional intelligent services with the help of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advanced technologies, greatly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providing a good example of application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收稿日期:2022-03-25;修回日期:2022-11-30基金项目: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0-ZH-06)第一作者:隋丽莉(1976—),女,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AFC,邮箱:*****************.cn。

基于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铁路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基于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铁路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1.03.011基于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铁路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李 斌(佳讯飞鸿(北京)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摘要:在充分研究铁路信息化发展现状、演进困境以及云计算平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于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提出铁路云数据中心的总体技术架构,详细阐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铁路数据中心平台优势。

对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超融合技术和网络拓扑技术展开说明。

立足铁路云数据中心规划建设角度,重点从IaaS层资源规划、云管平台建设、网络架构设计和云平台双活灾备建设4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为铁路云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也为后续工程现场实施提供重要的建设思路支撑和实验室数据支撑。

关键词:铁路云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虚拟化技术;云管平台中图分类号:U28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1)03-0054-05Construction Plan of Railway Cloud Data Center Based on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Li Bin(Jiaxun Fe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e overall 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railway cloud data center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ly studying the status quo, the evolution dilemma of railway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technology of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advantages of railway data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re elaborated. The key technologies involved are explained, namely hyper-convergence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opology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cloud data center, the paper discusses four points in detail, namely resource planning at IaaS layer, the creation of 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design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dual-active disaster recovery of the cloud platform. The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cloud data center, and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ideas for construction and laboratory data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llow-up projects.Keywordss: railway cloud data center;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1 现状与需求分析在国内铁路“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运输生产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新技术如何将铁路既有业务深入融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新技术与铁路运输生产紧密关联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发展目标。

货运铁路多点智联运检安全预警系统

货运铁路多点智联运检安全预警系统

专栏·安全与视频货运铁路多点智联运检安全预警系统雷太安1,张炜明1,刁兴龙1,徐运杰1,王会龙1,张飞2,彭晨2,樊志辉2(1.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益羊铁路管理处,山东寿光262700;2.北京世纪东方智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2609)摘要:在益羊铁路实际运营中,存在运行机车、巡检班组、道口管理、现场施工之间信息彼此孤立的情况,有较大安全隐患。

对我国铁路货运相关规章制度,以及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先进的行车安全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利用5G、北斗定位及大数据计算技术,按照“位置共享、防护闭环、人车交互”的思路,全面实时分析并计算机车、地面时空关系,研制开发多点智联运检安全预警系统,对机车运行开展精确预警。

系统有效降低了行车安全风险,也为深入开展行车安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货运铁路;多点智联;运检安全预警;5G;北斗定位中图分类号:U298;U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2)07-0134-05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2.05.11.0030引言我国货运铁路在智能化发展中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控制、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融合度较低,落后于同行业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运输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多、运行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用工数量多、人工劳动强度大等情况。

如何实现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处置判断,实现列车运行预警系统,对进一步确保货运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益羊铁路管理处调研发现,线路防护道口、施工作业人员、巡道工与机车之间相互独立,且防护以管理手段为主,无法实现列车、地面、人员的信息交互和实时信息获取。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我国铁路货运规章制度[2-3]的基础上,基于5G和北斗定位技术[4-5],并结合大数据计算技术,研发多点智联运检安全预警系统。

基金项目: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铁路多点智联运检安全预警系统(一期)项目(GDKJ-2021-02)第一作者:雷太安(1979—),男,工程师。

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在轨道交通安防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在轨道交通安防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Value Engineering———————————————————————作者简介:傅均承(1987-),男,四川巴中人,四川旷谷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软件研发工程师,从事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工作。

0引言近几十年来,国家经济腾飞,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为了提供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出行效率,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防护也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近年来公共场所的恐怖极端事件频发,为应对日益紧张的安全局势,将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纳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安防集成平台成为智能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港口、机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安防重点领域纷纷开始响应国家安全工作部署,加强安全投入,建设安防集成平台,提高安防管理水平。

1系统需求概述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1151-2016,建立一整套集成了视频监控管理、危险警告、电子围栏边界、电子门禁控制、安检出入口控制、出入口控制子系统和电子巡查子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

安防平台功能主要分为站点级、线路中心级、路网中心级三个管理维度。

平台由站点级、线路中心级和路网中心级构成,站点级平台实现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变电所管辖区域的安防管理,线路中心级平台实现同一线路所有站点的安防管理与协调,路网中心级平台实现整个城市区域内全部线路所有站点的安防管理与协调。

安防平台系统为站点提供全方位的防护措施,系统通过手持设备、闸门、红外以及视频等载体采集信息,按目标类型和目标属性不同,在系统中以不同颜色和种类的显示,形成安防立体图。

系统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支持团队间信息协同,并提供相关功能。

此外,系统对各个服务器环境下的服务进行监控,具有高可用性、可靠性等,且用户可以对服务状态进行管理和查看。

路网、线路和站点级系统在功能上相似度较高,但在数据管控范围、具体功能实现上仍有差异,站点级系统功能重点在本级业务处理和设备管控、线路/路网级系统功能不但支持对各级站点的业务信息进行监控,也支持对各站点的终端设备进行直接操控。

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发布时间:2023-02-15T05:30:38.161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月18期作者:杨羽[导读]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基础。

采用通信网络、数据库管理、自动化、现金识别等技术,杨羽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基础。

采用通信网络、数据库管理、自动化、现金识别等技术,对AFC系统进行智能化设计,可取代传统人工售票、检票、统计、结算等工作,进而大大提高票务管理工作效率,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票务数据容量不断扩大,数据存储设备数量相应不断增加,对数据处理设备性能的要求也更高。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服务方式,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及处理等提供了基础平台,这不仅能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还实现了硬件设备的高效利用与管理,减少了数据存储设备。

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到AFC系统中,建设混合云平台可实现对AFC系统架构层次的优化,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等优点。

关键词:混合云平台;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1传统AFC系统存在的问题传统AFC系统由票卡、车站终端设备、车站级服务器子系统、线路中央计算机子系统及清分子系统等5层组成。

传统AFC系统存在的问题:①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有待加强,例如车站级服务系统(SC)计算机存在单点故障的问题;②AFC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且分布较分散,增大了运营管理的难度;③运营维护成本不断增加;④数据的高速增长对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更高。

随着互联网支付技术的发展,不少城市轨道交通引入了新型互联网支付模式,还对AFC系统架构进行了优化。

主要的优化方案有组建线路中心(MLC)与融合清分中心(ACC)等。

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AFC系统架构、降低了建设成本,但在可靠性及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动车组ATP技术研究浅析

动车组ATP技术研究浅析

动车组ATP技术研究浅析发布时间:2022-09-19T06:57:39.7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月)4期作者:王云龙徐洪伟[导读]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的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作王云龙徐洪伟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11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的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高速列车主控设备,ATP车载设备监控列车运行速度,保证行车安全,提高列车运输效率。

中国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为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后进行自主创新、研发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本文讨论分析国内动车组常见的ATP技术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动车组,ATP技术1.引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列车自动控制技术,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

列控系统是髙速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根据列车在线路上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速度和制动方式等状态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用以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列车运输效率,同时保证乘客乘坐舒适度。

列控车载设备,即ATP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车载设备是列控系统对列车进行操纵和控制的主体,采用故障一安全设计,根据接收到的地面设备提供的信息生成列车速度控制曲线,监督列车运行并实现超速防护,保证行车安全,被称作轨道交通领域的“黑匣子”。

2.国内高速列车主要列控系统型号我国目前应用在高速铁路上的列控系统为应用于200-250km/h速度等级的CTCS-2级列控系统和应用于300-350km/h速度等级的CTCS-3级列控系统,以及应用于城际铁路的C2+ATO列控系统?列控系统ATP车载设备型号目前主要如表1所示,由于CTCS-2级列控系统为CTCS-3级列控系统的后备模式,因此应用中CTCS-3级列控系统的ATP车载设备实际上也可以应用在CTCS-2级线路区段? 表1 主要ATP设备型号3.ATP系统组成列控系统的种类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如日本川崎重工、法国CTCS、加拿大庞巴迪等,但是这些系统的设备组成基本一致。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云模型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云模型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云模型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基于贝叶斯网络和云模型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增长,地铁成为许多大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地铁运营安全对于城市的稳定和民众的出行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地铁运营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包括人员、设备、环境、运营策略等,很难准确评估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帮助地铁运营管理者更好地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本文将基于贝叶斯网络和云模型进行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贝叶斯网络是一种概率图模型,它能够通过建立节点间的依赖关系,帮助我们推断未知节点的状态。

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中,我们可以将各种可能的安全风险因素作为节点,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设备故障、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可以作为节点,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依赖关系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专家经验得到。

通过贝叶斯网络,我们可以基于当前已知的节点状态,计算并推测未知节点的概率分布,从而判断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云模型是一种模糊数学方法,能够描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中,我们经常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例如众多风险因素的随机性、专家主观判断的模糊性等。

云模型通过将随机性、模糊性和确定性相结合,建立不同概率区间和运算规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对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处理。

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云模型对风险因素的随机性和模糊性进行建模,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云模型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

根据地铁运营安全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节点和边,并根据统计数据和专家经验,建立节点之间的依赖关系。

第二步,收集数据并训练模型。

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和相关统计信息,对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同时,通过专家咨询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专家经验,用以更新模型。

第三步,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当前已知的节点状态,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计算未知节点的概率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原生助力打造新一代安全稳定高效的轨道交通PAAS中台
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与挑战
云的历史和发展
容器技术云原生
Open Source IaaS
PaaS
Open Source PaaS
虚拟化
200020012006200920102011物理机
20132015
IaaS
IT挑战
资源利用率低
已有基础资源利用率低各类系统占用的服务器数量多,但实际负载低,资源浪费严重。

信息孤岛
新建的轨道线路,需要
重新购置大量设备,配
备运维人员,不仅已有
资源无法复用,还形成
了新的信息孤岛
多数据中心管理
存在多个数据中心数据
中心,需要统一管理及
调度资源,远程监控
运维环境复杂
单系统垂直建设情况普
遍,投入成本高、运维
难度高,故障排查困难
缺少自动化运维手段。

面临的挑战
传统架构 VS 中台架构
VS
用户可触达的前台
应用A应用B应用C
业务中台
用户中心业务运营
技术中台
分布式扩展性大数据中间件
资源平台
计算资源存储资源
PAAS 中台特点
技术方面
用技术方式实现敏捷化、自动化、高可用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方案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整体协作,快速开发
安全方面
系统、数据库具备高可用性
具有安全备份策略数据不丢失
可防止网络侵入和黑客攻击
架构方面
去IOE架构共享服务化
低耦合高内聚、弹性伸缩
高可靠、无单点
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
发布不影响业务
性能方面系统平均无故障率≥99.9%
支持高并发
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全方面的性能监控
打造PAAS中台的关键技术
企业中台架构图
用户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服务中心运维中心应用层服务
多租户
DevOps/CICD工具链集成
APM 应用性能监控
应用商店App Store
安全镜像仓库
Trusted Image Registry
客户触达类的应用
微服务管理日志服务监控服务
运行时安全
上层服务能力
共享服务
编排部署服务发现弹性伸缩分布式事务平台底层能力
中间件中心
利用互联网化架构打造生态圈
构建平台化能力提升运营能力
AIOps
权限管理
审计分析资源隔离
资源配额
自动调度异地多活
高可靠保障
高可扩展性
计算资源
存储资源
网络资源
资源池
高性能计算资源
访问层
中台
AiOPS
微服务
DevOps
容器PaaS
如何建设:关键元素
容器是企业中台的基础,容器的出现让开发测试运维变得更高效,敏捷,为微服务提供完美的环境。

ContainerPaaS
DevOps平台,提供统一过程管理、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持续测试能力。

DevOps
微服务是业务和数据中台粘合剂,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是以专注于单一责任与功能的小型功能区块为基础
Microservices
基于机器学习的运维管理工具,让运维更智能
AIOps
关键点:Docker+Kubernetes
集装箱(image 的集合)和鲸鱼(repository )= 标准化交付的镜像+镜像仓库
先看下各自的图标带来的含义
舵手 = 应用编排(运送集装箱的操作员和领路者)
+
最终形成面向应用的标准化交付方案
对容器的理解:容器是一个或多个服务的实例,通过镜像启动,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一台轻量级虚拟机,但是又不是虚拟机那样的实现方式,需要通过定义好硬件参数,然后启动OS ,再加载服务;容器只需要将内部的进程直接运行在宿主机即可,所以你会感觉容器体积更小,运行更快,同样资源的宿主机可以运行更多数量的容器。

并且由于是标准化的镜像交付,所以就不需要考虑太多宿主机本身的环境因素。

Kubernetes 作为一个容器编排工具,免除了用户在使用容器时需要手动配置运行在哪台宿主机上,同时提供了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等等功能,用户只需要专注在镜像的交付和应用的构成即可。

=
关键点:DevOps带来的敏捷与自动化
关键点:秒级弹性能力
具备应用的秒级扩缩容能力,容量管理从“给多少用多少”向“用多少给多少”转变,被动变主动。

应用的扩缩容时间从传统集成方式的2-3天缩短到秒级,可以根据业务负载自动弹性扩缩容。

我们结合多年的系统运维经验,实现基于并发数、响应时间、CPU和内存使用率等容量指标进行自动弹性扩缩容调度的算法,这些都是传统平台所不具备的能力。

容器PaaS云平台
高峰过去 自动缩容高峰到来 自动扩容
一般访问量高峰访问量
资源池
关键点:微服务Service Mesh
Pilot
Envoy

服务发现•
Envoy 生命周期管理•
Envoy 配置下发•
服务模型•配置模型•
负载均衡•
智能路由(灰度、蓝绿)•
流量管理(超时、重试、熔断)•
故障处理•故障注入•…Mixer
•前提条件检查:安全认证,黑白名单,
ACL 检查
•限流管理
•遥测报告:日志监控控制平面数据平面
Istio-Auth •服务间认证•终端用户认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