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有关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有关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有关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是落实建设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既是我们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生就业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对学生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让毕业生把创业作为最高层次就业当成走上社会的追求目标。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逐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带来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高校、企业、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中来,不仅能效缓解不断扩大的就业压力,还能为社会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更加完善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高校一直在实施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的研究当中。其实,创新创业教育木身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对封闭,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与社会接触很少,无形中的障碍让学生创业意识不是很强,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最后缓冲期,不少同学创业意识己经萌动,而由于创业技能训练的相对欠缺以及创业深入思考的缺乏,一个好的创业思想、创业理念却不能付诸好的创业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又阻碍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完善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树立起既可以求职又可以创业的就业观,鼓励其开拓创新、勇于创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以及增加创业实践环节,学生会在很多方面有所收获。首先,打破了高职院校原有的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创业有一个最重要的成果,那就是对事物的判断。在创业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各项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有创业经历的学生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在走向社会的从业人群中也会略胜一筹。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建设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高职院校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将以人为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为理念,探索并形成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按照富有创新性、体现前瞻性、注重科学性、突出参与性、讲究实效性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种类、多渠道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现阶段高职院校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以必修课的形式由专任教师讲授,侧重于创新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建设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的教师团队

教师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专职的教师,主要是由就业指导教师或是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有一些专业知识,但还是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实践经验,在进行创业指导时不能得心应手。当务之急是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要注重对校内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和技能。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创业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建立一支真正的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的教师团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作为职业院校要建设适合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具有创业教育素质的教师团队,培养出的学生

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求职者,更是一个成功的创造者。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前言: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多,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教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教育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供从事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参考。 引言:随着劳动人口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减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学生比例在逐年增加,這些学校的学生相比较本科学生具备的是对专业技术的掌握,高职院校教育属于我国教育的新类型,应当肩负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责任。 一、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模式上有缺陷 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自上而下发展的,由政府带动各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只是一个发展的形式。例如,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都是在就业的基础上,很少有学校对如何创业开展教育,在某种层面上把创业当成是少数人的才能进行的事业,没有引导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创业的意识。在知识教育中更是没有将创业与之相融合,一般高职院校进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都只是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忽略了创业教育的灵活性。 (二)创业课程的实践体系不够科学 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发展模式,从小学教育一直渗透到研究生教育,而国内的创业教育主要在全日制本科学校实行,近几年逐渐发展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例如,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实践体系中,都是创业指导教师根据课本知识点的讲解,随后创业指导教师或是辅导员布置相关的创业任务,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最后写一份实践报告作为期末成绩。这样的创业课程实践方式并不能为创业带来多大的启发和实践性的教育,只是完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形式。 (三)大学生创业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风险,导致一些大学生可能有很好的创业想法和理念,但是在创业的种种困难面前放弃了,而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是减少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有效保障,但是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并不够完善。例如,缺乏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支持,是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投资机制,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形式单一,尽管可以申请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作业商业模式创新

宁波大红鹰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作业 题目:商业模式创新 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 12月 17日

商业模式创新 【摘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就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就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就是对自身商业模式的策略反应与创新。小米手机发布一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50 万发烧友的关注,它的横空出世也为我国的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期待。本文通过商业模式中分析小米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商业模式小米创新 一、商业模式概论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容 商业模式,就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MBA、EMBA等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商业模式”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商业模式描述的就是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与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其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价值主张、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收入来源,这九个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商业模式系统的主要框架,这个框架可以作为一种共同语言,方便地描述与使用商业模式,从而构建新的战略性替代方案。另外,商业模式创新就是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就是新经济的显著特点。 (二)商业模式的定义 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其就是否涉及商业领域,都存在着商业模式的问题。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正如前时代华纳首席技术官(CTO)迈克尔·邓恩所说,“相对于商业模式而言,高技术反倒就是次要的。在经营企业的过程当中,商业模式比高技术更重要,因为前者就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

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职业技术学院建于20××年,20××年开始举办高职教育,20××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院校,2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验收,同年获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单位,20××年再获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一、创新创业工作政策支持 学校经过省级示范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两轮建设,在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上实现全面提升,形成以“工科为主干,以农学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特色。为了更好的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学校转变观念,强化质量,围绕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作为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方向,充分发挥现有实训设备的效能和师资优势。学校多次召开创新创业动员会和专题研讨会,在政策层面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充分保障和倾斜,为双创工作不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制订《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暂行办法》,出台七项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对成绩显著的自主创业优秀学生团队给予资金上的扶持与自主。为学生创业提供启动资金、贷款担保、贴息补助和融资服务等。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大学生创

业园、创客基地,并逐步将双创工作由校内拓展至校外,与企业、与市场接轨,形成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和育人新机制。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成效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逐步建立专业教学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机制。通过出台《××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制度。2012年学校成为全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定点培训机构。利用学校创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基地的资源优势,学校广泛开展与专业实训相结合的SYB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学校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让竞赛成为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在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83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一等奖8项,省级二等奖37项。20××年在安徽省“双百双创”大赛中参赛作品《西游奇遇记》取得高职院校参赛作品最高名次,20××年在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省赛铜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开卷有议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11期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人民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发展之源,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强有力支撑,也是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承担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大批工匠的“生产车间”,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在社会上普遍被认为是“差生教育”,学历层次、薪资待遇、录取分数都比普通本科教育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为高职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实现被认同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还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需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武器。通过推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有技术、有产品、有创业梦想的人参与到创业中来,以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解决高职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就业矛盾。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系列的突出问题。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培养定位模糊、培养体系不健全、保障制度不完善、学生参与度不高、项目成活率低等诸多问题。而找准着力点是高职院校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首要任务。 首先,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应以树立职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效能力、造就创业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创新为突破,立足小行业、深挖行业和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引导高职学生在工艺改进、创新增效等方面做创新实践,不应过多地追求成果转化和创业企业的数量。 第二,健全体系。建立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制度,充分考虑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特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争取支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创新创业培育直至项目孵化实现全程指导,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建立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社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提供项目、资金、经验等方面的支持。构建由高职院校领导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整合学校和企业各方资源,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整合政府创新创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行业专家、各企业负责人、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共同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第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重点支持优秀项目成果转化,助推项目加速成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创业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及讲座,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多元化地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上述措施,最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树立一种理念、形成一套体系、举办一批活动、营造一种氛围、培育一批成果、培养一批学生,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周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周勇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感想(陈振岗)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感想通过学院众创空间建设的亲身经历和外出培训,最直接的感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全国范围参与度之热,参与阶层之广,前所未有,各高校均成立了双创机构,人员分工明确。 下面我将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工作的一些浅显想法汇报如下,汇报中如有不周之处,请领导、各位同事批评指正。 一.“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背景 国家层面,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和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全社会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内涵发展,双创教育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成为势在必行。自 2015 年开始,河北省积极推动教育部“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举办,到 2018年成功举办4届,吸引了省内各高校和投资企业界的关注。 二.“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单介绍 2015年,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目前大赛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高职专科、初高中,是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也成为高职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的一次大检阅。 大赛评审机制严格,项目对接市场。“互联网 + ”大赛从省赛到国赛,均聘请社会投资人做项目评审,打破了教育圈内同质化评判的规则;

由于评委更注重参赛项目的经济价值和市场转化,为项目团队做出更客观更接近创业实战的指导和评判。“互联网 + ”大赛是一场社会评判、由市场说了算的竞技,突显了推动学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理念。同时,严格的赛规赛制也考验着指导教师与学生团队的综合能力。从前四届获奖项目看,参与项目均是立足高校专业优势,寻找行业痛点。 三.“互联网+”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概念的引入,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载体,所具有的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在“互联网+”时代和创新创业浪潮下,应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何使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我们应重新认识“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影响,需要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打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实践”“互联网+大众”的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全新的“生、师、校、企、社”多维交互的共享资源新平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人才、企业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具备“互联网+”时代精神的专业技能能力。 四.构建创新创业竞赛与育人协同体系 在学院党委提出的“课程+创新创业、创新创业+课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让创新创业竞赛成为链接我院高职人才培养过程各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者:张卫民,蒋宏达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 张卫民蒋宏达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通过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组织比赛提升双创水平,服务社会开展双创实战等措施,结合专业, 关注生活,联系生产,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结合最为紧 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2017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将“培 植双创意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列入培养要求。近年来,我市职业 教育紧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实施“两创”文化进校园工程,在探索构建学校创新创业教 育新机制,营造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职教内涵发展,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 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 围绕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一个目标,兼顾普及和提升两个层面,遵循结合专业、关注生活、 联系生产的三项原则,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知识、技能的四项教育内容,探索“学、做、结、研、创”五条途径,提供“师资、课程、基地、合作、活动、资源”六大保障,系统 推进构建了具有我市特色的“123456”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机制。相关经验做法在2013年全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作了交流,并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作专题展示。 二、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 将“创新教育教程”和“创业教育教程”列入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 教育,同时组织教师根据区域校本实际,开发了“一技行天下:衢州市优秀中职毕业生的多彩 人生”、“中职学校创新创业经典案例选编”、“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程”、“互联网+特产营销”、“我要当老板”等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拓展选修。由于特色鲜明,实效性强,课程用 书还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中职课改校本选修教材、浙江省中职课改省级示范校本选修教材和浙江 省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指定教材。 三、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成立全市创新创业教研大组,每年组织创新教育研训活动开展问题研究,提升双创教育质 量内涵。“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市重点课题一等奖,“实践创业教育:提升中职聋生的就业力”获市一等奖,“中职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获全国电 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政府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

技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1年12月科教纵横 浅谈技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文/王莉萍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每一位职教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50-0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两大特点,使这个世纪必将成为创新能力大竞争的世纪。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开设创新创业课也是现实所需。然而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每一位职教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上。越来越多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亏损或效益不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意识差。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学校直接为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服务,纵观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无不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学校所为技能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必须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而在当今创新与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占国民生产总数的55%以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也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这就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在目前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升学和就业形势严峻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机遇的情况下,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操能力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他们不仅仅是求职者还可以成为中小企业主,他们的就业之路将会更宽,社会竞争力将会更强。 二、当前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感缺乏认识。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很多职业学校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纳入教学体系,但为了追求规模,很多职业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招生数量上,忽视了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个实际问题,毕业生质量普遍较差,大大影响了就业率,即使到达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也较差,很难满足企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其实,学生来职业学校学习除了要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作为学校既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的高技能,同时也要紧跟形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学生的高素质,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我国职业教育尽管经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职业学校己形成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仍在延续,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思维方式与当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距离。在讲课方式上仍沿袭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吧的老方法。特别是实操能力上,教师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很难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训练。 (三)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存在着文化素质低,纪律观念差,集体意识不强,心理健康程度低等特征,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上课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不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甚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强烈的逆反和抵触情绪。这样课堂气氛很难活跃,必要的活动开展不起来,形成老师“一言堂”“独角戏”。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消极颓废的情绪,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惰性,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容易产生放任自流,听天由命的不良心态,这无异于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认识加大投入。创新教育已迫在眉睫,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拘泥形式,灵活多变,顺应时代要求,紧跟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成果。首先,在全校形成正确的创业教育的共识与氛围。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工作中,真正地将创业教育融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工作中。其次,要有明确的创业教育措施,推行分年级的创业教育指导。再次,创业教育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既有对学校工作的要求,也有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要逐步规范创业教育指导工作,力求科学化、专业化。学校要加大教学过程中的投入如:辅导资料、实习材料、映像资料等教学用品,使教师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就业工作。 (二)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培养一批创业教育专业教师。职业学校的教师要首先不断自我充电,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以新的角度去分去思考,用新的方法去解决。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巧,运用多媒体这种方便快捷的信息方式,积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激励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成功需要激励,激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这个特殊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素质偏低,长期被家长和老师冷淡和呵斥,自信心常常不足。作为老师要首先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里疏导,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包容,多一些激励,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增加成功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校园要着力培育和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职教工作者应积极探索,认真实践,不负这一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安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创新与创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50 2011.1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2016.9.3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

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理念 《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建议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建议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需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本课程共分为九个模块二十五项任务。其中模块一、模块二为创新意识能力提升篇,模块三、模块四、模块五,为创业(认识)基础篇,模块六至模块九为创业能力提升篇。模块一:创新思维的认识。包括两项任务,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另从三个方面剖析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的原因以归纳出创新思维的阻碍,指出创新的来源。作为提升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设置了模块二详细介绍如何去创新。模块二:创新技法。包含四项任务,介绍观察分析、创意激发、跨界整合、组织执行。模块三:认识创业。包括三项任务,创业的概念及创业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模块四:创业素养的提升。包括三个任务,创业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篇一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理念创新 国内外现在对“内部创业者”、“创业型管理者”、“公共部门创业者”等人群进行 了大量研究,这些人虽没有自主创业,但也是“创业者”,是创新型人才。高校创业教育 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提升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重视培养组织内部创新创 业者,而不仅仅是功利性地快速培养出大学生老板。 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创新创业素质”是可以培养的,而这正是高职院校应 尽的责任。对每个大学生来说,一旦有了“创新创业素质”,就拥有了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学生学的是何种专业,也无论他们是否准备毕 业后自主创业。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激情就会明显增强和提高。 创新创业是一体的,创业是创新的特殊形态,创新是创业的前提和基本内涵。创新不 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在我国,教育部 去年也将创业教育更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 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 过程。 二体制机制创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探索校政行企一体化的联合工作机制,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董事会 或理事会,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指 导下的创业教育体制,创业指导委员会中企业家会员不少于三分之一,企业家参与到创业 教育的软硬件建设行列,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积极与教育机构进行互惠合作,为教 师和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与学校共同进行创业课程开发、在线教育和培训工具。[李家华,《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21》] 设立专职创业教育机构,成立创业创新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创新创业理论 研究、创业咨询、创业基金管理以及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入住项目的审批等。各二级院 系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小组。成立企业家创业中心,赞助创业活动,投资大学生优秀 创业项目。制定出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各院系《大 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教育工作奖励制度》、《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评审制度》 等配套系列文件制度。各部门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协调机制,共同推 动创业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在管理手段方法方面,探索运用项目管理、目标管理、信 息平台管理、柔性管理等管理手段创新创业教育管理。 二、创业课程教育主导,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浅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浅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指出21 世纪的大学生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拥有毕业文凭)和职业教育(拥有职业技能证书)外,还应当接受创业教育,拥有“第三本护照”。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作为与高等教育拥有共同背景的高职院创业教育,有着其独特的动力和优势,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独特优势 1、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就业、创业关系密切。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是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创业型职业人才”,其培养模式更强调包括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适合开展创业教育。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钧起步于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基层岗位,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推行创业教育。 2、高职院校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突出應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其实践教学的时间也远远超过普通高校。这种高强度的实践教学活动,使高职校的毕业生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更接近行业,更接近市场,其培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更适合毕业生创业。 3、长期校企合作所营造的良好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一大优势。长期聘期企业专家参与各专业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每年进入企业参加实践和顶岗实习,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衔接紧密,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对行业、企业的认知度、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 4、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有师资的独特优势。“双师型”师资群体既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他们对企业的创业与经营有着丰富的直接经验,更适合于进行创业教育教学和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二、高职院校推进创业教育的举措 1、校园创业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表明了党中央对创业问题高度重视的态度,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也大力推进,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然而目前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创业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观念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相关制度的设计不到位,资金投入远远不够等问题。观念的偏差主要产生原因:①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计划经济时期思维的残留等直接影响了大众对创业的认识。②创业教育在中国发

关于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80686 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 思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根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克斯研究院的跟踪调查,20xx年被评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今后五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困难是普遍面临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潜能。尽管在高职院校中提出创新创业的口号已经多年,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普遍现状是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能力严重缺乏。因此深入开展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贯彻落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十八大精神,仍然是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经过广泛观察和了解,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虽然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重视,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上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冷热不均。一方面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热情,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反应比较冷淡。主要原因是高职教师和学生苦于难以找到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加上部分初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使得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口号工程”,学生只是在“被”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没有被唤醒。 (2)创新创业层次较低。笔者发现,周边的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形式比较单一,创业领域比较狭窄。很多项目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商业活动,技术含量较低,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这类创新或创业项目很容易被复制,导致恶性竞争,既浪费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也远没有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亲爱的各位同学: 您好,为了解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现需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学生提供支撑。因此,您的支持非常重要,请您认真如实填写,我们会对您的信息予以保密,衷心地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1.请问您就读的专业: A.计算机应用 B.汽车制造与维修 C.数控技术 D.机电技术 E.模具制造 F.学前教育 G.服装设计 H.形象设计 I.财会 2.您的性别:A.男 B.女 3.您目前是几年级?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4.您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态度是? A.感兴趣并期待参与 B. 感兴趣但是担心表现不好 C.不感兴趣 5.您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 A.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B. 有点儿印象但无法表达清楚 C. 不清楚 6.您是如何了解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信息及活动? A. 因兴趣浓厚,自己主动获取信息 B. 通过学校或老师通知 C. 从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中得知 D. 课堂上老师介绍 E. 没了解过,不确定 7.您主要接触过哪些类型的创新创业教师? A.本校专业课教师兼创新创业课教师 B.创新创业专职教师 C.学校外聘导师 8.在学校开展的以下几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形式,您最喜欢哪几种? A.理论知识讲授课 B. 活动实践课(如企业实践或在校内开展生产性实践训练)

C. 讨论或座谈会形式 D. 竞赛形式(如技能大赛) 9. 您认为学校的养成教育对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有帮助吗? A.有帮助,有利于改变以往的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责任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从而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B.没有作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10.您知道身边有同学参与过哪些学校实践平台?(可多选) A.信息工程系的创客空间 B.汽车工程系的奥铃工厂企业实践 C.电气工程系的辰榜校内生产性实训 D.一个也不了解 11.您参加过哪些创新创业活动? A.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B.创新创业培训讲座 C.创新创业竞赛 D.创新创业项目实践 E.未参加过相关活动 12.您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可多选) A.想通过项目实践提升自己在真实工作岗位中的能力 B.积累经验 C.个人兴趣爱好 D.未参加 13.您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A.达到 B.基本达到 C.未达到 14.您认为在项目实践中对自己帮助较大的参与者是? A.企业技术骨干 B.学校专业实习指导教师 C.同学讨论 D.其他 15.您希望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方式是? (可多选) A.专业的理论性教育师资团队指导 B.实战经验丰富的师资带领实践 C.帮助项目落地政策 D.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E.设立创新创业激励基金 再次感谢您的热情参与!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9.30)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

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 (二)课程设计理念 《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建议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建议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需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本课程共分为九个模块二十五项任务。其中模块一、模块二为创新意识能力提升篇,模块三、模块四、模块五,为创业(认识)基础篇,模块六至模块九为创业能力提升篇。模块一:创新思维的认识。包括两项任务,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另从三个方面剖析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的原因以归纳出创新思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机制、路径、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机制、路径、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但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从机制、路径、模式三方面进行探讨,论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完善发展机制,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路径;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路,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依旧无法很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对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路径与模式进行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建设 1.基于“三标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专业教育的一种合理延伸,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体系涵盖很多专业系统知识,比如教学、科研、师资力量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谓“三标一体”,主要是指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这三大管理体系,主要运用于企业建设中。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采用三大体系,目的是通过质量管理,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规范。在策划创意和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创新创业机制得到合理发展与有效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态、工作环境等问题,通过“三标一体”的管理机制的实施,可以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规范。 2.基于“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完善 “三位一体”,主要是指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的统一,最终实现创新创业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高校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领导一定要对相关教育工作加以重视,通过师资配置、院系调整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在走上社会前积累一定经验。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1.改善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之下,对现有的创新创业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效合作,打造出一支专业的服务管理团队。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一大棘手问题。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创业教育,使很多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有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力度。 标签: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就业压力 所谓创业是通过开创公司、开办企业等行为来增加社会财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就是校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给学生提供参见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进而提升学生创业素质,使学生有自主就业的能力,通过自身创业的实现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繁荣经济、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近年来,就业成为了大学生毕业离校时面临的最大难题,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所背负的就业压力受个人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方面还是源自于社会因素。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面临着“三碰头”的尴尬局面,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劳动力就业都是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并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状况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教育行业开展创业教育,传授自主创业的精神极其精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局面。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自我就业的能力,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 2.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长远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去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这一转变。高职院校不仅要教授学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其创新思维,以及为应对不同工作岗位而转换自身角色的技能。高职院校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具备优势的,这基于高职教育在理论知识传播过程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1.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实基础 我国创业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方面与国外较成熟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我国积极参与了有关创业教育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这就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