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一)调研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各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滞后,学习内容陈旧,考核方法死板,未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创业激情与兴趣。

(二)调研目的。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基础,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实践设计、项目平台孵化、文化氛围营造等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授课教师、用人企业4个方面的现

状,进一步掌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教师XXXXXXX、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等信息,从而搭建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一整套涵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项目、平台孵化为主要环节的课程和项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调研内容

(一)调研内容。

针对院校的调研:主要包括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开设课程科目、课程课时、授课时间、学分置换、课程属性等;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如何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相关建议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配套等方面内容。

针对教师的调研:

针对学生的调研:

针对企业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

针对院校的调研: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部门负责4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负责人3人。

针对教师的调研:学院各系骨干教师XX人,学管人员XX 人。

针对学生的调研:学院各系学生XX人(男生XX人,女士XX人),其中一年级XX人(男生XX人,女士XX人),二年级XX人(男生XX人,女士XX人),三年级XX人(男生XX 人,女士XX人)。

针对企业的调研:调研成都地区企业XX家,分别属于XX 行业、XX行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XX家。调研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XX人、车间(一线)负责人XX人。

(三)调研方法。

1.问卷形式。由调研人员根据调研目的涉及问卷,并组织调研对象真实填写问卷。

2.深度访谈。调研人员根据调研目的就某一领域的某一问题,与调研对象就现状、机遇、挑战等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3.网络摄取。调研人员通过浏览高校创新创业专题网页,及时了解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面最新的动态和做法。

问卷形式主要是针对客观问题二开展,包括单选、多选、填空等形式,深度访谈主要针对一些具体工作等主观问题和具体意见等。针对院校的调研设计客观问题5个,主观问题9个;针

对教师的调研设计客观问题XX个,主观问题XX个;针对学生的调研设计客观问题XX个,主观问题XX个;针对企业的调研设计客观问题XX个,主观问题XX个。网络摄取主要是指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团委系统、人社系统、科研机构获取针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某方面的专题调查数据和结论分析。

三、调研结果

(一)调研样表统计

针对院校的调研:发出问卷(含访谈记录)7张,回收问卷7张,有效问卷7张。

针对教师的调研:

针对学生的调研:

针对企业的调研:

(二)调研结论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调研的院校全部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整个过程,部分院校实施了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出表格)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科目和学分设置。调研的院校都把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放在第一学年开设,甚至作为必修课,所占的学分2-4个不等。通过课程让学生进校就接触创新创业类的基础

知识,引导和塑造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意潜力,吸引部分感兴趣的学生进入更深阶段课程的学习。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增长学生创新创业经验,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课程学习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统一起来,边理论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实训项目可以是学校自主开发,也可以是校企联手合作,通过实训项目,系统性地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实现创业与就业双赢战略。(出表格)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4.高职院校建有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学校组织搭建“社团组织”、“创新创业俱乐部”等组织,并针对性地开展“创业研讨”和“创业模拟”等活动,鼓励学生建立形式多样的创业团队。定期开展“企业家课堂”、“创业论坛”等创业专题活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创业项目投资者、工作领域创新者等到学校介绍创业知识、讲授创业经验、讲述创新精神。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等活动,通过赛事让学生获得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出表

格)

5.调研的院校的校本教材开发还需待加强。大部分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选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创新创业教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等出版教材,还有自主开发的创新创业的案例,教材对创新与创业的侧重点不同。校本教材的具体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甚至部分是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风险控制、公司运行理论、创业案例等知识、素材进行简单堆砌,缺少系统、科学的全面规划。(出表格)

6.教师篇。

7.学生篇。

8.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创新意识。制造企业的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企业都需要开发新产品,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途径为自主研发及技术合作;现代服务业类的企业更加注重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技术部分的创新通常都采取技术合作或委托其他单位研发。经过调查发现,不论制造企业还是现代服务业类企业,100%认为开展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必要

的,50%企业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意识强的员工岗位竞争力更强、职业发展更顺利。调查还发现,正式出台鼓励员工创新政策、投入资金的企业仅14%,主要涉及XX行业;暂未出台奖励政策,但鼓励员工创新的企业中,有57%企业表示如果员工创新成果对企业有帮助,会考虑相应的物质奖励。

四、对策建议

(一)理顺管理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牵头管理部门和实施创新创业的机构,有没有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或类似机构。通过调查,58所高职院校中有15所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由教务处作为牵头部门,占25.86%;有26所高职院校以学生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作为牵头部门,占44.83% ;还有16所高校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并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牵头部门,占27.59%。

(二)准确认识到创新培养和创业教育区分度。

创新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培养过程应该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与素质教育相融合、与日常学习生活相融合。创业教育要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商务活动策划、合伙团队塑造、经济财务管理、投资风险控制等基础能力。

(三)科学搭建学院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四)建设助推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平台。

(五)健全创新创业制度和培养资金支持。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前言: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多,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教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教育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供从事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参考。 引言:随着劳动人口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减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学生比例在逐年增加,這些学校的学生相比较本科学生具备的是对专业技术的掌握,高职院校教育属于我国教育的新类型,应当肩负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责任。 一、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模式上有缺陷 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自上而下发展的,由政府带动各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只是一个发展的形式。例如,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都是在就业的基础上,很少有学校对如何创业开展教育,在某种层面上把创业当成是少数人的才能进行的事业,没有引导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创业的意识。在知识教育中更是没有将创业与之相融合,一般高职院校进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都只是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忽略了创业教育的灵活性。 (二)创业课程的实践体系不够科学 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发展模式,从小学教育一直渗透到研究生教育,而国内的创业教育主要在全日制本科学校实行,近几年逐渐发展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例如,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实践体系中,都是创业指导教师根据课本知识点的讲解,随后创业指导教师或是辅导员布置相关的创业任务,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最后写一份实践报告作为期末成绩。这样的创业课程实践方式并不能为创业带来多大的启发和实践性的教育,只是完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形式。 (三)大学生创业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风险,导致一些大学生可能有很好的创业想法和理念,但是在创业的种种困难面前放弃了,而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是减少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有效保障,但是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并不够完善。例如,缺乏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支持,是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投资机制,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形式单一,尽管可以申请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以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为主导,丰富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教学占据了整个课程课时量的大部分,是有效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学校最好聘请有创业经历的人士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加入师资队伍中。针对创新创业教材的选定,务必坚持理论加实践的标准,教材内容不能仅限于创新创业理论,必须有以创新创业实际案例为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创业课程目前虽然在所有高校都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部分高校依然未充分重视,比如在授课时间上出现被边缘化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载体,为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平台 1.高标准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或众创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为真正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实战平台,也使更多学生增强了创新创业意识。然而,纵观高校中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部分学校只是形式上的應付,没有真正用心实施,为了最大程度地帮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条件,各高校务必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系统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平台。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浓厚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进行的,加强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战略以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不知不觉中关注创新创业。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各种载体和平台,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比如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纳入校园文化节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创新的魅力和创业的收获。 三、多方面融合,丰富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模式 1.在专业课程中灌输创新创业理论 基于创新创业课程和各专业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可以界定专业课是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而创新创业课程是专业课的有效补充,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因此,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系统思考创新创业课程的作用和意义,使专业课和创新创业课实现有机融合。在日常授课中,专业课教师务必将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的讲授中,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创业创新教育可以改变已有的高等教育普通化现象,帮助毕业生尽快找 到合适的就业单位。高职院校把创业作为新的指导观点,在创业创新教育上加大 力度,利用一些和创业有关联的讲座和课程,提高学生创业的意识,补充创业知识,以低成本创业平台激发学生创业,增加其创业实践的机会。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孵化基地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开始过度到着重满足大众需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解决就业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改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看法,高职 院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可以帮助改善毕业生不易找到就业单位的难题。高职院校 培养的是实用性人才,改变原有教育观念和模式,革新原有教育方法,着重培养 具备开拓和创新能力的人群,把创业变成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可以缓解就业需求。 创业创新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综合能力,包括创业的意识、思维和 技能。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要 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创业岗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 高职院校在当今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需要从这几点上加大力度。 一、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体系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得到缓解,创业创新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积极有效的 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在创业创新的想法上观点一致,把创 业教育作为重点来抓。高校领导对创业教育重视起来,使其成为学校常规教育的 一部分,积极地把创业思想融合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第一,学校领导阶层必 要时建立起扶植创业教育领导机构,担负起协调和管理整个院校创业教育的担子,把创业教育的组织或者团体纳入自己的监管范围。第二,创业教育及其相关扶持 制度需要完善。为了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有必要提供专项专用的教育经费。第三,加大力度于创业指导教师水平的完善和服务系统的加强,采取多种方式提 高师资队伍素养,在领导重视、政策支持、经费充足、管理到位、师资雄厚、学 生热心的前提下,把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搞上去。 二、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 就业指导课可以帮忙解决实际问题。国家政策的扶持,大学生可以有一个良 好的就业氛围和机会。高职院校在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抑或对创业 课程采取选修的方式传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 校可以编写适合本院校学生的创业教学教材,开展就业指导,以此达到有利于教 育教学,提升创业意识的目的。创业教育需要做到创业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 升动手动脑等实践能力。创业教育更重视实践,课堂上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实 践课一样不容忽视。对创业教育在方式和方法上加以引导,传统授课方式已经不 适用。怎样才能把教育融合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积累更多的创 业经验,是我们在创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创业 教育要做很大的调整,既要做到全面、真实、创新、及时的展示出知识和内容, 又要避免满堂灌,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做到师生及时沟通,充分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教学内容情境式进行,给学生体验和思考的机会,利于应变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就是在教育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注重提升学生创造方面的能力, 这样做是为了学生日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完成自己创业的梦想。

高等体育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高等体育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2019-01-10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满足人才强国的需求,建立真实的创新型国家,在教育上要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我国至今已经设有大约九所创业教育试点型院校,很多院校为了创新设定了各类具有独特特点的活动形式。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系统分析高等体育院校应当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创新课程;创业课程;体系建立 一.体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结构 体育类院校需要遵循其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活动与实践服务有机结合的原则,从而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所谓“四位一体”指的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以及校内活动,整个体系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基础,坚持差异化教学,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培养创新的意识,从何实现综合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整个体系的具体运行在于,学校会依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实践作为导向,进行差异化实践活动,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起坚强的从业、创业理念。同时,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商业决策、职场适应、信息处理、人际交往、挫折面对等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未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整个体系尊重了理论结合实践、重视个性突出的专业培养思路,让结构更具有层次感、规律性。 二.高等体育院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体现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对体育感兴趣,他们的个性符合体育本身的发展要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多的是可以展现学生们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中发展。 2.可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人才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仅仅是综合类高校的宗旨,更是体育类院校的办学宗旨,只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算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功。 3.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体育大学生脱颖而出。在培养他们创业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其兴趣从而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创业环境中发挥出自己特殊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开卷有议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11期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人民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发展之源,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强有力支撑,也是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承担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大批工匠的“生产车间”,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在社会上普遍被认为是“差生教育”,学历层次、薪资待遇、录取分数都比普通本科教育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为高职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实现被认同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还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需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武器。通过推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有技术、有产品、有创业梦想的人参与到创业中来,以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解决高职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就业矛盾。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系列的突出问题。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培养定位模糊、培养体系不健全、保障制度不完善、学生参与度不高、项目成活率低等诸多问题。而找准着力点是高职院校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首要任务。 首先,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应以树立职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效能力、造就创业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创新为突破,立足小行业、深挖行业和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引导高职学生在工艺改进、创新增效等方面做创新实践,不应过多地追求成果转化和创业企业的数量。 第二,健全体系。建立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制度,充分考虑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特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争取支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创新创业培育直至项目孵化实现全程指导,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建立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社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提供项目、资金、经验等方面的支持。构建由高职院校领导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整合学校和企业各方资源,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整合政府创新创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行业专家、各企业负责人、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共同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第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重点支持优秀项目成果转化,助推项目加速成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创业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及讲座,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多元化地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上述措施,最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树立一种理念、形成一套体系、举办一批活动、营造一种氛围、培育一批成果、培养一批学生,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周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周勇 1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者:张卫民,蒋宏达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 张卫民蒋宏达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通过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组织比赛提升双创水平,服务社会开展双创实战等措施,结合专业, 关注生活,联系生产,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结合最为紧 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2017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将“培 植双创意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列入培养要求。近年来,我市职业 教育紧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实施“两创”文化进校园工程,在探索构建学校创新创业教 育新机制,营造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职教内涵发展,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 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谋划构建双创教育体系 围绕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一个目标,兼顾普及和提升两个层面,遵循结合专业、关注生活、 联系生产的三项原则,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知识、技能的四项教育内容,探索“学、做、结、研、创”五条途径,提供“师资、课程、基地、合作、活动、资源”六大保障,系统 推进构建了具有我市特色的“123456”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机制。相关经验做法在2013年全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作了交流,并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作专题展示。 二、推进双创课程开发实施 将“创新教育教程”和“创业教育教程”列入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 教育,同时组织教师根据区域校本实际,开发了“一技行天下:衢州市优秀中职毕业生的多彩 人生”、“中职学校创新创业经典案例选编”、“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程”、“互联网+特产营销”、“我要当老板”等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拓展选修。由于特色鲜明,实效性强,课程用 书还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中职课改校本选修教材、浙江省中职课改省级示范校本选修教材和浙江 省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指定教材。 三、系统开展双创教育研训 成立全市创新创业教研大组,每年组织创新教育研训活动开展问题研究,提升双创教育质 量内涵。“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市重点课题一等奖,“实践创业教育:提升中职聋生的就业力”获市一等奖,“中职电子商务创业实战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获全国电 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政府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建设双创基地拓展孵化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开题报告书 本课题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2011年11月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2011A151。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有仙桃职业学院的肖庆圣、郭萍、朱卫平三人。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高职院校培养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对加速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创业教育对学生、学校、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完整的说明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进行问卷,进行调查访谈,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本课题的重点是:明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加快创业教育相关学科与课程建设。 本课题的难点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已有的资料就高职学生创业中忽略的自身的态度与主观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然后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本课题研究还通过对大量已存资料的分析来发现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高职学生目前创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现象,如“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之间的关系、“低层次”创业的普遍性等。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就必须出台一系列对策。大学生创业就出现在目前社会中,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定相关政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进行反思的结果。针对大学生创业不仅要实施教育教学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国家、政府、社会开始重视,并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以适应并促进大学生创业开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和社会的未重视等。深化高教改革,加强创业教育势,国家制定扶持政策,更新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势在必行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1. 理论意义 本选题对于加强我国创业教育理论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创业教育的研究,但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理论尚不成熟,实践经验没有相应的理论作指导。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有更加贴近实际的实战经验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上升为正确可行操作性强的理论依据。 2. 实践意义 本选题对于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创业教育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属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部分院校关于创业教育方面的调查,以点带面的数据分析,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学校针对创业课程建设进行了多种尝试。针对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来年对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3+2”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即通识教育核心课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素质拓展教育理论教学平台和课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两个实践教学平台,并对这种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标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 1创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从最初的高校自主探索,到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试点建设,目前,已进入了创业教育的教学实施阶段。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创业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创业课程并没有真正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并未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往往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拓展三大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局限于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进行自由选择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受传统课程体系的影响,创业教育的定位较为模糊,创业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创业类课程通常被挤压在专业选修或素质拓展这样的狭小的空间内,课程的辐射面及影响力不够。 第二,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全国高校的创新与创业精品课程数量少,几乎没有成熟的网络资源共享课。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三,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有等加强。 创业教育课程涉及创业理论、创业技能、创业宏观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这些课程的开设对老师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创业教育团队建设之初,政策或措施等暂不到位,教师指导或讲授创业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加上创业教育课程往往作为副课的现状,老师付之的精力和时间有限。 2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2016.9.3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

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理念 《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建议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建议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需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本课程共分为九个模块二十五项任务。其中模块一、模块二为创新意识能力提升篇,模块三、模块四、模块五,为创业(认识)基础篇,模块六至模块九为创业能力提升篇。模块一:创新思维的认识。包括两项任务,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另从三个方面剖析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的原因以归纳出创新思维的阻碍,指出创新的来源。作为提升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设置了模块二详细介绍如何去创新。模块二:创新技法。包含四项任务,介绍观察分析、创意激发、跨界整合、组织执行。模块三:认识创业。包括三项任务,创业的概念及创业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模块四:创业素养的提升。包括三个任务,创业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切实促进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有关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以及学校相关文件,特制定本办法。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依据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有关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我校出台了系列文件:《关于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校办字…2015?14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建设管理办法》(校就字…2015?1号)、《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校教字…2016?17号、《关于实施“创新创业活动周”及配套改革的通知》校教字…2016?14号、《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周”工作方案及指导意见》…2016?7号。 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织与协调 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上级文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要求,由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部,研发和培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师资,各二级教学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小组具体组织实施。 1.学校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校领导为副组长,教务处处长为秘书长,招生就业处、学生处、研究生部、科研处、财

务处、人事处、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创新创业教学部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学部,教学部设在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管理中心,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纲的研发、教学计划的编制、校内师资的培训和统一调配,校外师资推荐,就业创业指导,为全校学生及孵化项目、创业者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辅导服务的导师。创新创业导师须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招生就业处的领导。 3.专项小组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各二级教学单位设置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工作小组,组长由各单位出1名班子成员担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从学科专业角度选拔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负责本单位各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及相应学分记录与认定,业务上接受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部管理与指导。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1.修订培养方案,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 (1)结合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针对本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专业所属的行业,在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基础上,注重人才培养的内在性与社会性、多样性与适应性、开放性与前瞻性,积极探索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

浅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浅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指出21 世纪的大学生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拥有毕业文凭)和职业教育(拥有职业技能证书)外,还应当接受创业教育,拥有“第三本护照”。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作为与高等教育拥有共同背景的高职院创业教育,有着其独特的动力和优势,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独特优势 1、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就业、创业关系密切。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是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创业型职业人才”,其培养模式更强调包括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适合开展创业教育。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钧起步于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基层岗位,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推行创业教育。 2、高职院校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突出應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其实践教学的时间也远远超过普通高校。这种高强度的实践教学活动,使高职校的毕业生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更接近行业,更接近市场,其培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更适合毕业生创业。 3、长期校企合作所营造的良好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一大优势。长期聘期企业专家参与各专业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每年进入企业参加实践和顶岗实习,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衔接紧密,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对行业、企业的认知度、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 4、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有师资的独特优势。“双师型”师资群体既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他们对企业的创业与经营有着丰富的直接经验,更适合于进行创业教育教学和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二、高职院校推进创业教育的举措 1、校园创业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表明了党中央对创业问题高度重视的态度,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也大力推进,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然而目前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创业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观念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相关制度的设计不到位,资金投入远远不够等问题。观念的偏差主要产生原因:①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计划经济时期思维的残留等直接影响了大众对创业的认识。②创业教育在中国发

关于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80686 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 思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根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克斯研究院的跟踪调查,20xx年被评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今后五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困难是普遍面临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潜能。尽管在高职院校中提出创新创业的口号已经多年,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普遍现状是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能力严重缺乏。因此深入开展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贯彻落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十八大精神,仍然是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经过广泛观察和了解,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虽然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重视,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上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冷热不均。一方面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热情,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反应比较冷淡。主要原因是高职教师和学生苦于难以找到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加上部分初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使得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口号工程”,学生只是在“被”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没有被唤醒。 (2)创新创业层次较低。笔者发现,周边的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形式比较单一,创业领域比较狭窄。很多项目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商业活动,技术含量较低,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这类创新或创业项目很容易被复制,导致恶性竞争,既浪费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也远没有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一)调研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各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滞后,学习内容陈旧,考核方法死板,未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创业激情与兴趣。 (二)调研目的。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基础,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实践设计、项目平台孵化、文化氛围营造等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授课教师、用人企业4个方面的现

状,进一步掌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教师XXXXXXX、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等信息,从而搭建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一整套涵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项目、平台孵化为主要环节的课程和项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调研内容 (一)调研内容。 针对院校的调研:主要包括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开设课程科目、课程课时、授课时间、学分置换、课程属性等;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如何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相关建议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配套等方面内容。 针对教师的调研: 针对学生的调研: 针对企业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 针对院校的调研: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9.30)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

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 (二)课程设计理念 《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建议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建议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需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本课程共分为九个模块二十五项任务。其中模块一、模块二为创新意识能力提升篇,模块三、模块四、模块五,为创业(认识)基础篇,模块六至模块九为创业能力提升篇。模块一:创新思维的认识。包括两项任务,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另从三个方面剖析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的原因以归纳出创新思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一大棘手问题。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创业教育,使很多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有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力度。 标签: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就业压力 所谓创业是通过开创公司、开办企业等行为来增加社会财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就是校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给学生提供参见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进而提升学生创业素质,使学生有自主就业的能力,通过自身创业的实现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繁荣经济、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近年来,就业成为了大学生毕业离校时面临的最大难题,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所背负的就业压力受个人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方面还是源自于社会因素。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面临着“三碰头”的尴尬局面,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劳动力就业都是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并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状况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教育行业开展创业教育,传授自主创业的精神极其精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局面。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自我就业的能力,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 2.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长远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去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这一转变。高职院校不仅要教授学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其创新思维,以及为应对不同工作岗位而转换自身角色的技能。高职院校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具备优势的,这基于高职教育在理论知识传播过程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1.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实基础 我国创业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方面与国外较成熟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我国积极参与了有关创业教育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这就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理念 《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建议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建议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需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本课程共分为九个模块二十五项任务。其中模块一、模块二为创新意识能力提升篇,模块三、模块四、模块五,为创业(认识)基础篇,模块六至模块九为创业能力提升篇。模块一:创新思维的认识。包括两项任务,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另从三个方面剖析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的原因以归纳出创新思维的阻碍,指出创新的来源。作为提升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设置了模块二详细介绍如何去创新。模块二:创新技法。包含四项任务,介绍观察分析、创意激发、跨界整合、组织执行。模块三:认识创业。包括三项任务,创业的概念及创业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模块四:创业素养的提升。包括三个任务,创业精神、创业心理以及创业必备的伦理道德。模块五:创业机会的识别,包括两项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