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虎四君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分析
尹述平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16(14)3
【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情况。

方法采用文献归类法、数据收集法和回顾性分析法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用药情况与中医证候。

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证型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及肝气郁结;用药上主要包括郁金、何首乌、白术、柴胡、泽泻、山楂及丹参,且二陈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和膈下逐瘀汤为核心方剂。

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位主要位于肝脾,只有明确其中医证候,才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总页数】2页(P87-87,88)
【作者】尹述平
【作者单位】汉川市人民医院国医堂,湖北孝感 431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青年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J], 周亚楠;李庆祥;苏敬泽;白树功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J], 陈剑明;张声生;吴震宇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初探 [J], 曾明明;殷鑫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 [J], 高静静;汪涛;蒋元烨;曹勤
5.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分析 [J], 张忠勇;祁月英;董艳芳;赵红敏;苏秀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消脂益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

《2024年消脂益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

《消脂益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篇一一、引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是指肝脏中脂肪过度堆积而引起的肝脏病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西方化,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亦显露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观察消脂益肝方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NAFLD提供实践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受试者为经过医学诊断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不设限制。

2. 治疗方案患者采用消脂益肝方进行治疗,消脂益肝方由多味中药组成,主要成分包括丹参、泽泻、茯苓等。

每日一剂,连续服用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3. 疗效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患者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脏超声影像改变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三、临床疗效观察1. 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表明肝脏炎症得到缓解。

2. 肝脏超声影像变化超声检查显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肝脏脂肪沉积程度明显减轻,肝脏形态逐渐恢复正常。

3.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如腹胀、乏力、纳差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四、安全性评价在观察期间,未发现消脂益肝方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说明该方安全性较高。

五、讨论消脂益肝方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脏血液循环、促进脂肪代谢、抗炎等作用有关。

此外,该方组成药材多为常见中药材,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及病情的复杂性,消脂益肝方的治疗效果可能因患者而异。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六、结论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采用消脂益肝方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发现该方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减轻肝脏脂肪沉积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第35卷第3期长治医学院学报2021年6月JOURNAL OF CHANGZHI MEDICAI COLLEGE Vol.35No.3 Jun.2021230•综述.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李立凤I梁汝圣八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1)03-230-0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⑴。

NAFLD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⑷。

NAFLD 的病因较多,高能量饮食、含糖饮料、久坐少动等生活方式、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单独或共同成为NAFLD的易感因素⑶。

近年来,NAFLD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勺。

目前,西医尚无治疗NAFLD疗效确切的药物,中医药治疗NAFLD显示一定的临床疗效,可能成为今后治疗NAFLD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中医对NAFLD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医治疗进行如下综述。

1中医病名NAFLD在中医学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积聚”“痰浊”“痞满”“肥气”“胁痛”等疾病的范畴⑷。

《难经•五十六难》在提到“五脏之积”时曰:“肝脏之积,名曰肥气”,这是最早记载与NAFLD相关的论述。

2病因病机NAFLD的发生多与酒食不节、情志抑郁、寒气侵袭、年老久病等因素相关,其病位在肝,但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与痰、浊、瘀、湿等病理产物作者单位1天津市公安医院(300000)2天津市第一医院*通信作者(E-mail:liangrusheng@)相关。

疏肝降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疏肝降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疏肝降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疏肝降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慢性代谢性肝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药疏肝降浊汤治疗NAFLD的疗效。

通过随机选择96例NAFLD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肝降浊汤,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及B超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肝功能指标、脂代谢指标在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B超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

研究表明,疏肝降浊汤对于治疗NAFLD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疏肝降浊汤;疗效观察引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肝病,多数患者常伴有全身代谢综合征。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

目前,西药治疗以改善人体脂代谢功能为主,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治疗方式,对于NAFLD也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疏肝降浊汤作为中医药治疗NAFLD的经典方剂之一,据临床观察,其具有明显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和探讨疏肝降浊汤治疗NAFLD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确诊的NAFLD患者96例,符合以下条件:按照《中医肝病证候研究要点》判断为肝气郁结证型或肝气郁结痰湿证型;年龄在18~60岁之间;未曾接受任何相关治疗;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设计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治疗组给予疏肝降浊汤,每日一剂,每剂煎服。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如何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如何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如何治疗?脂肪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现代化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很难保障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就目前脂肪肝实际情况上来看,酒精性脂肪肝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二者病因差异比较大。

很多人都知道脂肪肝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存在酗酒的情况,这一部分患者其酒精肝病情主要是由于慢性酒精性肝损害所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脂肪肝患者并无酗酒情况,日常饮酒量比较少或几乎不饮酒,这类脂肪肝患者多数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

而当前随着人们对酒精危害的认识程度不断提升,非酒精性脂肪肝成为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一种肝脏疾病。

西医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保肝治疗、维生素营养治疗、减重等,但整体疗效欠佳,临床工作中一部分患者尝试采取中医药治疗手段,收效显著,鉴于当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将针对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中医理论中并无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一称谓,但从该病的临床症状上来看,该病属于中医理论中的胁痛、积聚、痞满之症。

中医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有研究,古时中医称之为肥气,释义为患者体内肥腻之物过多并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其病情与饮食有直接关系,多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食量较多、肥腻之物摄入量大、长期消化不良等情况,另外肝主疏泄,情志、痰湿也与肝脏疾病有直接关系,另外,肝脏受到影响后,其疏泄功能受到影响,血瘀的情况随机产生,而且肝脾胃相互影响,进一步导致患者气血经络运行受阻,邪由内生并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1]。

该病治疗过程中必须标本兼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从中医理论上来看,属于本虚标实证,而且患者均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混杂。

根据中医疾病治疗的基础理论,不同类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治疗过程中必然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一般来讲虚证则需要根据虚的类型采取补法治疗,而有经络不通的问题则要通络活血,肝脏气血不通应该行气疏肝,如果患者有痰淤湿邪侵袭之症则要化痰利湿。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和饮食治疗体会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和饮食治疗体会

临 床疗 效 : 4例 , 9 治愈 1 7例 , 显效 2 6例 , 效 3 有 3例 , 效 3 无 8例 。总 有效 率 为 8 . 3 。 0 8 3 讨 论 中 医认 为脂 肪肝 属于 胁 痛 、 聚等 范畴 , 因嗜酒 过 度 、 食甘 肥 、 积 多 饮 好 逸恶 劳 ; 七情 内 伤 。 或 调养 失 调 ; 湿热 之 邪壅 聚 肝 脾 , 或 肝失 疏 泄 , 脾失 运 化, 水谷 不 能化 为精 微 , 湿 成痰 , 阻气 机 , 瘀 互 结 , 于肝 脏 而成 本 聚 痰 痰 滞 病, 属本 虚 标实 之 证 《 病 源流 犀烛 》 “ 惟 气 郁 而 湿郁 , 郁 而 积成 杂 谓 夫 湿 ” 肪肝 属 于本 虚标 实证 , 是 气虚 , 为湿 热 、 浊 、 脂 本 标 痰 气滞 、 瘀 , m 治 疗 应 请注 意扶 正 祛 邪 , 本 兼 顾 , 益 气 、 标 以 健脾 、 肝 化 瘀 为 主 要 治 疗 原 舒 则 。方 中黄芪 益气 健 脾 固本 , 陈 舒肝 理 气 , 金 、 泻 、 黄 化瘀 祛浊 , 茵 郁 泽 姜 诸 药合 用 , 脾 健得运 , 气疏 泄 , 湿瘀 血 渐除 , 而 达 到 比较 满 意 的临 使 肝 痰 从 床 疗效 。 现 代 中药 药理 研究 表 明 , 附 、 陈 有 比较 显 著 的 抑 制 和 降 低 血 清 香 茵 T T 、D C、 G L L的 生成 及作 用L 。黄 芪有 直 接 减少 内源 性 T 3 ] C的作 用 , 在 祛 痰化瘀 药 中加入 黄 芪 , 能增 加 祛 浊 化 瘀 药 对 血 脂 的调 节 作 用n ; 黄 姜 可 明显 抑削 肝 中 T T 并 可促 进胆 汁 分泌 和胆 红 素 的排 泄1 ; 泻 、 C、 G, 3 泽 贝 母 能降 低血 中胆 固醇并 能促 进 胆 固醇 的 运 输 和 清 除 。 阻 止脂 类 在 血 管 有 内滞 留和渗 透 到血 管 内壁 的 作 用L 。诸 昧 中 医合 用具 有 刺 激 肝 细 胞 内 6 ] 蛋 白质 的生 物合 成 , 进 受损 肝细 胞 的 复 原 作用 , 降 低 低 密 度脂 蛋 白, 促 可 升 高高 密度 脂 蛋 白 , 止 和清 除脂 肪 在 肝脏 沉 积 和 浸润 , 捉 氧 自 由基 , 阻 捕 减轻 有毒 物 质 引起 的脂 质过 氧化 反应 , 从而 稳 定肝 细胞 膜 , 保护肝 细 胞不 受损 坏 , 达到 改善 或治 愈脂 肪肝 的 目的。 由于多 种病 因可 致 肝脏 脂肪 代谢 紊 乱 , 成脂 肪肝 , 疗时 尚需 针对 形 治 病 因治疗 临床 上要 求 病人 在用 药 的 同 时 , 除 病 因 。 消 限制 饮 酒 。 节饮 调 食 , 强锻 炼 , 加 以提高 疗 效 。

《2024年健脾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健脾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范文

《健脾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健脾活血法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健脾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的病人,年龄在35-65岁之间,经中医辨证后符合脾虚血瘀证型的患者。

2. 治疗方法采用健脾活血法进行治疗,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综合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血脂水平、肝脏B超影像学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

三、临床观察结果1. 肝功能改善情况经过健脾活血法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说明肝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

2. 血脂水平变化治疗后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尤其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幅度较大,这有助于减轻脂肪肝的病情。

3. 肝脏B超影像学变化B超检查显示,治疗后患者肝脏的脂肪浸润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肝脏结构得到改善。

4.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经过治疗后,患者脾虚血瘀的中医证候得到了明显改善,如食欲改善、体力增强、腹胀、乏力等症状得到缓解。

四、讨论健脾活血法通过调理脾虚血瘀的证候,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司,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加之血瘀阻滞,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通过健脾活血法,可促进气血调和,使肝得养、脾得健,从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此外,综合运用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治疗方法,更能提高治疗效果。

五、结论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健脾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肝脏B超影像学表现得到改善,中医证候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的研究进展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患者同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和脂肪性肝病的一种特殊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炎,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进而引发肝病的一种情况。

这两种肝病的合并,不仅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现代医学中,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抗病毒药物和改变饮食结构等。

近年来,中医辨治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中医药治疗这一特殊类型的肝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就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于“肝病”范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脏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辨证分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肝郁气滞型、肝肾阴虚型、湿热蕴结型等。

具体来说,肝郁气滞型以肝胆气机不畅、情绪不畅等为主要表现;肝肾阴虚型以肝肾阴虚、热邪内蕴等为主要表现;湿热蕴结型以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辨证分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病情的特点,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肝病的核心内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来说,中药治疗在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益肝肾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具有抗病毒、调节脂肪代谢等功效,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显著的疗效。

如何调和气血、清肝热、解毒利胆等功效,对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调节脂肪代谢有一定的帮助。

中药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0
4 5 3 5 2 5 i 5 0
云南医药 2 1 0 0年第 3 卷第 1 1 期
饮用 可 口可乐 和 百 事 可乐 可 能 会 引起 性 早熟 。 由
于本 实 验例 数 较 少 、观 察 时 间较 短 ,因此 有 关碳


2 005, 4: 3 8.
百事 可 乐组 雄 性 小 鼠 的血 清睾 酮 水 平 与对 照组 比 较呈 升 高趋 势 ,而睾 酮 为性 激 素 ,提示 长 期 大量
[]刘 国信 .警惕 碳酸饮料 对儿童 的危害【 .妇儿保健 , 4 J 】
2 6, 1: 6 00 7.


著・
am ns a o . h 0mi eern o l dv e t 4g u s ① T em c f om l o t l op n d ii rt n T e c w r ad m y i d di o o p: t i 6 e i n r h i o n r a cnr u s( =1) e og r 5 w r dwt n r a de ② T em c f oe gop ( =1) w r f i i t i ; T e c f es ee e i om l i ; f h t h i o m d l u n 5 eee wt hg f e ⑧ h eo t i e r d h ha d t mi h jni i cn ru (=1 )w r f i e i t i r e k n e v e iu zw t ycnad u zw t y o o p n 5 ee dwt t g f e f w e s dt ng et ni i o n ha g e h h h h a d to 2 a h a h sj h a
中图 分类 号 :R 7 5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1 1 (0 0 l0 1— 4 0 64 4 2 1 )0 一 0 0 0
亚 虎四君汤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治 N F D的作用 ,作用机 AL
制与其能降低血糖 ,减少脂质瘀积 ,抑制致炎细胞 因子的表达 ,减少干细胞的变性坏死有关。
组 (:1)高脂饲料喂养 ;③亚虎 四君汤组 ( =1)在高脂 饲料 喂养 2周后予亚虎四君汤 2 g (.m) ・ ;④非诺 贝特 n 5 n 5 2 0 1 d 5
阳性对照组 (=1)在高脂饲料喂养 2周后予非诺贝特胶囊水溶液 2 g (.m) ・~ n 5 2 0 1 d 。观察小 鼠一般情况 、测定肝指数 、血 5 清肝功能 、血脂 。结果 与模 型组及对照组相 比,亚虎四君汤组的体重 、血 C O ( H L 总胆 固醇) 和血清转氨酶均呈下降趋势。 肉眼观察示亚虎四君汤组肝脏组织外形及色泽有明显 改善 。结论 关键词:小鼠 ;脂肪肝 ,非酒精性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亚虎 四君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实验研究分析
张超群 ,李 宗俊 ,闫 蓉 ,余 泽云
( 云南中医学 院,云南 昆明 6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0 1
摘要 :目的
探讨亚虎四君 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 A L )的疗效和作用机 制。方法 N FD
应用高脂饲料饮食制备非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治疗组药物灌 胃,6 0只清洁小 鼠随机分 4组 :①正常对照组 (=1)普通 饲料 喂养 ;②模型 一 5
mo e us mo e b u i g g ft i t d l y sn hih a d e .Th d u s f h te t n g o p we e d mi itr d y nr g src e r g o t e r a me t r u s r a i n se e b i ta a ti
鼠的正 常 生长 受 到 一定 的影 响 。 同时 可 口可 乐 和
[]美 国中小学将限售碳酸饮料 以解决儿 童肥 胖问题[ . 2 J ]
基 础 教 育参 考 ,20 ,7 2 0 6 :2 .
上■■
[]宋 淑 运 .碳 酸饮 料 的 四 大弊 病 【. 中国保 健 营养 , 3 J J
Aw yo epr n eth o a o o c a y ie dsae y e iu z wt cnZ A G C a— u ,I a f x e metora te nl hl t vr i s ni i y o .H N h o q nL i t t n c i f t l e b t sj h a h Z n -u ,A oge a Y n a o ee f rdt n l hn s Mei n , n i 5 0 1 hn ) ogjnY NR n , 1 u n nC l g Taioa C iee dc e t. l o i i Ku m n 0 2 , ia g6 C A s at b c v T xlr te fcc n c ai f rvni n et e t f o a o o cft bt c:O j t e o poe h i aya dmeh ns o ee t na dt am n nl hl t r ei e e m p o r on c i ay l e i ae ( A L ) b es jni i ao . tos T r aa fh oach l t vrdsae i r s s N F D yt i u z wt ycn Me d ope rt o enn l o cf t l e i s v de h h h p e t o i ay i e
[] 卢雪 .碳酸 饮 料 将远 离 美 国 中小 学 [.科 学画 报 , 1 J J
2 06, 8: 59. 0
事 可 乐 ,饮食 量 明显 减少 ,提 示碳 酸 饮 料有 抑 制 食 欲 的作 用 。 由于 进食 减 少 ,营养 不 平衡 ,小 鼠 的体重 特 别是 百 事 可乐 组 有 下 降 的趋 势 ,提 示 小
酸 饮料 对正 常生 长发 育 的影 响还有 待进一 步研 究 。 尽 管 如此 ,我 们还 是 建 议 青少 年 勿 长期 大 量饮 用
碳 酸饮料 。
[ 参考文献]
正 常 对 照 组




图 4 碳酸饮料对雌性小 鼠血清雌二醇的影响
上I
可 口 j乐 组
露事 可 乐 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