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研究
半夏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0科教前沿0
科技信息
半夏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陶兴魁 冯 志敏 ( 淮北 师范大 学 生命科 学学 院 安徽 淮 北
2 50) 3 0 0
【 摘 要】 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传统 中药材 , 具有重要 的药用价值。 本文叙述 了近年 来研 究人 员在半夏组织培 养上的研究进展 。 并对半夏进一 步 开 发 利 用所 涉及 到 的 一 些 问题 进 行 了初 步探 讨 。 【 关键词 】 半夏 ; 组织培养; 工种子 人 【 src】/el emt sacmm n t dt n C iee hra dcn。wt mpr n e iia vle h h s u mai srsac AbtatPh latr 2 i o o r io hns eblmeiie i i ot tm dcnl a .T etei sm r e eerh i a a i h a u s z
p o rs i tsue c l r n Ptraa i e e ty as rge sOl is ut e i . n t n rc n e r.An o eaie q eto s ae dsu s d p ei n rl so itd wih Ptrae’ ute u e d s me rlt u sin l ic se rlmiaiy a scae t .en t s f r r v h
生 出植 株 。
础
6 结语 和 展 望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作 为 一项 重 要 的 生 物 技 术 存 在 无 限 的 潜 力 和 市 场 开 发 价值 。半 夏 的 组 织 培 养 也 还有 不 少 问题 需 要 更 进 一 步探 讨 研 究 。 61 半 夏 组 织 培 养 条 件 的 完 善 . 对 于半 夏 最 佳 外 植 体 的选 择 ,不 同 的学 者 研 究 的结 果 有 所 差 异 , 甚 至 差异 很 大 , 生 的原 因 可能 跟 不 同 学 者 研 究 的半 夏 品 种 、 选 培 产 所 养 基 、 添 加 的 生 长 调 节 物 质 以 及 当 时 培 养 的外 界 条 件 等 不 同 可 能 有 关。 植 物 的 生 长 调 节 物 质 特 别 是 生 长 素 类 和 细 胞 分 裂 素类 已 证 实 对
半夏组织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北方园艺2008(8):188~190
半夏组织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郝会军,陈美霞,丁雪珍,刘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
英
摘要:研究半夏块茎组织培养,探讨不同灭茵方法对半夏成活率的影响及不同培养基对形 态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O.1%的升汞灭菌15 rnin效果最佳;2,4一D 1.o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诱导率最高;6一BA 导生根效果好。 关键词:半夏;组织培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S 567.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l一0009(2008)08一0188一03 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 要的中药材。以块茎入药,具镇咳祛痰、和胃止呕、祛风 定惊、消肿散节等多种功效,目前仅国内全年用量就达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半夏块茎取自潍坊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组培中心。 1.2方法
1.2.1 o.5
灭菌
取半夏块茎切成o.5锄×o.5咖×
1.5嘲;处理Ⅱ:ⅣIS+6一BA
3.O+NAA O.4L20;
cm立方体小块,在流水中冲洗干净,经灭菌后接种
处理Ⅲ:MS+2,4一D 0.1+KT 1.o[u;处理Ⅳ:MS+KT
5.0+KT 1.O[13;处理V:MS+6一B氖O.75十NAA O.2。
1.2.3愈伤组织增殖
以半夏块茎诱导形成的愈伤组
织为材料进行增殖,接种到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激素浓 度的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周后统计结果。不 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如下:处理I:MS+6一BA
MS+L气A 4.O+6-BA
2.o+N从
1.OL5J。
O.2[23;处理Ⅱ:MS+6一BA 1.0+NAA o.2Ⅲ;处理Ⅲ: O.5Ⅲ;处理Ⅳ:MS+IAA 1.2.4器官分化将诱导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同激 素组合、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2周后统计结 果。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如下:处理I:MS+2,4一D
旱半夏市场前景分析及现代规模化高产种植技术

旱半夏市场前景分析及现代规模化高产种植技术●赵喜进赵帅(河北省安国中药材协会河北安国072100)1品种介绍旱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三叶半夏、地巴豆等,以地下块茎入药,为大宗常用中药材。
其味辛,性温,有毒,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能。
其内含淀粉52.3%、挥发油约0.013%、少量脂肪及生物碱和氨基酸等,可用于治疗痰多咳嗽、风痰眩晕、呕吐反胃等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地区。
由于用量大、产量低,常年供不应求,价格高昂。
旱半夏株高15~30cm 。
块茎球形或扁球形。
叶基生,具长柄;幼苗为单叶,卵状心形,端先尖,全缘。
肉穗花序,基底部与佛焰苞贴生,上生雄花,下生雌花,系雌雄同株;花小,淡绿色。
浆果多数,成熟时红色,果内有种子1粒。
花期5~7月,果期6~9月。
旱半夏喜湿润,怕干旱,畏强光,在阳光直射和水分不足的条件下,易发生倒苗。
较耐寒、耐阴,块茎能自然越冬。
广泛生长在山坡下、池塘旁、水田边、灌木丛中和农田里。
可在林间或果树间栽培,也可和玉米间作。
要求土壤湿润、肥厚、深厚,以含水量40%~50%、PH 值呈中性的沙质壤土为宜,过沙、过黏以及易积水的地均不宜种植。
旱半夏于8~10℃时萌动生长,15℃萌芽开始出苗,15~25℃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缺少水分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第1次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2次在6月至8月中旬,第3次在8月至10月下旬。
倒苗是旱半夏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增加株芽的繁殖,即进行了以株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
当天气凉爽时,旱半夏又继续生长,同时又长出一代株芽。
2产销概述旱半夏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20世纪90年代前,使用的商品均为野生。
90年代后,栽培品陆续上市。
旱半夏用量虽大,但因分布面广,从20世纪50年代年销量100多万千克至70年代200万千克,产销基本平衡。
半夏脱毒组培苗繁育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半夏脱毒组培苗繁育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块茎干燥之后可以入药,我国自西汉时期史书上即有记载,至今其用药历史达两千年之久。
但由于过度采挖,野生半夏已日渐枯竭,而栽培半夏受各种病毒和虫害侵害严重,产量逐年递减,品质退化严重,药材质量很难达到药用市场的要求。
本试验对半夏脱毒组培苗繁育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半夏脱毒组培苗繁育:利用半夏茎尖为外植体,采用2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方法筛选出最适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2.0mg/L2,4-D+1.0mg/LKT+30g/L蔗糖+7.5g/L琼脂,得到浅绿色颗粒状,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
将愈伤组织继代增殖两次后转接于丛生芽分化培养基:MS+1.0mg/L2.4-D+1.0mg/L6-BA+1.0mg/LNAA+30g/L蔗糖+7.5g/L琼脂。
丛生芽分化而成的试管苗达到3cm左右时转接于能够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0.2mg/LNAA,得到生长良好,根系健壮的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0%,植株脱毒率达88%。
2、一步成苗法:以半夏的地下块茎为培养材料,最佳灭菌时间组合为:酒精消毒15s之后再用HgCl2浸泡处理15min,将消毒过的材料接种后观察记录植株的长势和各方面的生理指征并筛选出半夏一步成苗最优培养基:MS+1.0mg/L6-BA+0.5mg/LNAA+30g/L蔗糖+7.5g/L琼脂,移栽之后植株的成活率达85%。
3、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半夏单株重量与主叶长、株高、主叶宽和茎粗等指标呈密切正相关。
在半夏的高产栽培技术方面,通过单因素控制,分别设置3种不同种茎规格、5种栽培密度、5个采收期,得出以下结论:半夏产量与种茎规格、栽培密度和采收时间有很大关系。
直径为1.0~1.5cm的小块茎为种子可以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栽培密度为10cm×12cm时的收获指数和繁殖系数最高,此密度设置最为合理;在8月底、9月初采收的块茎产量最高。
中药材半夏生长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8071.2024.03.025栽培技术半夏是我国中医药行业和中药材市场常见的一种药材,以块茎入药,其性温、有毒,能够化痰止咳平喘,多用于痰多咳喘、呕吐反胃等情况,广泛应用于各类糖浆、冲剂、药丸等药品制剂中。
但由于野生半夏资源有限,人工栽培半夏成为满足重要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提升人工栽培水平成为主要的栽培研究重点。
1半夏的生长习性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多年生小草本。
其块茎近似球形,有根须,叶片一般是2~5枚,长度在15~30cm之间,花期在5~7月,果期为8~9月。
半夏根浅、耐阴、耐寒,块茎具有越冬能力。
野生半夏可以在山坡、溪边阴湿的草地或林中发现。
半夏种类众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但其独自生存能力较差,常与其他喜阴湿植物共同生长。
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发生倒伏现象。
15~26℃是最适宜半夏生长的温度,因此,人工栽培半夏栽培地应选在气候温和湿润地区,尽量避免种植在长期干旱和高温地区。
2半夏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2.1种子选择与处理2.1.1种子选择半夏种子的选择与其种球直径有较大的关系,在选择半夏种球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大的种球,从而促进半夏的丰产丰收。
但直径大的种球相应的购买成本也会增加。
种植者在选购时要多方对比,选择提供经济实惠种球的经销商。
一般来说,选购的半夏种球其直径范围在0.5~1cm之间者为最佳,不仅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而且种球的质量高,最终的半夏产量也有一定的保证。
2.1.2种子处理播种开始前,种植人员要处理好采购来的半夏种子。
应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将个头大、无病菌的块茎作为繁殖材料,块茎直径数值以0.7~1cm为优。
无论是当地购入半夏块茎还是从外地购入,都应充分晾晒块茎以降低其含水量,然后将其存放在阴凉处等待播种。
贮藏块茎的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并预防鼠害。
人工栽培半夏时还需要提前对种子采取拌种措施,有利于增加半夏种子产量以及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半夏的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TECH N oLo GY Y STEM S FoR STEM . PEX ERI A M STEM CU r URE AND
RAP D P I RoGAGAT oN oFP I
珊
A ( HUNB.BRE T 7 T ) I
PENG a g q a ZHANG e — i Xi n — in, W n hu
( l g f f ce c , a c e g Un v riy Lio h n , h n o g2 2 5 , ia) Co l eo Li S i n e Lio h n i e s , a c e g S a d n 5 0 9 Ch n e e t
Ab ta t iel raa(h n )B et vrsf e se l g n ts tb r ba e ytemeh d o src :P n la t n t T u b ri i — e e di si et u ewee o ti d b to f i e . u r n n h
不 同浓度 的外源激素的培养基进行 了一 系列优 化试验 ,筛选 出半夏脱病毒试管苗最佳 的繁殖培养 基。结果表明: 在 MS 6苄氨基腺嘌呤(一A) . mgL 萘 乙酸( AA 01 / + 一 氨基嘌呤( T 01mgL的培养基 中诱导效果 +- 6B 20 /+ N ) .mgL 6糠 K ). 0 /
半夏愈伤组织诱导优化研究

半夏愈伤组织诱导优化研究作者:程霞英杨宗岐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09期摘要:为快速诱导形成适合悬浮培养的半夏愈伤组织,对半夏愈伤诱导培养基采取了优化组合。
在MS+1.0 mg·L-16-BA+2.0 mg·L-1 NAA培养基上能诱导形成浓绿、致密的愈伤组织;在MS+0.5 mg·L-1 6-BA+2.0 mg·L-1 2,4-D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疏松的黄白色愈伤组织,但生长缓慢。
将前者后期继代培养基配方调整为MS+0.5 mg·L-16-BA+2.0 mg·L-1 2,4-D,可较快诱导出疏松的黄白色愈伤组织,适合做悬浮培养。
关键词: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图分类号:S567.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9.002Optimization Study of Callus Induction on Pinellia ternataCHENG Xia-ying, YANG Zong-q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quickly induce callus of Pinellia ternata Breit suitable for suspension culture,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medium was taken.The dark green and dense callus were induced on MS+1.0 mg·L-1 6-BA+2.0 mg·L-1 NAA;and yellow and white callus were induced on MS+0.5 mg·L-1 6-BA+2.0 mg·L-1 2,4-D,but the callus grew slowly.Suitable callus could be got when the medium in the late of the former were adjusted for MS+0.5 mg·L-1 6-BA+2.0 mg·L-1 2,4-D,and could be suspended in liquid medium after 3~5 times of subculture.Key words: Pinellia ternata;callus;induction;cultivation medium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又名半夏)为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Pinellia 多年生小草本,株高15~30 cm,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 cm,主产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地。
半夏组培苗栽培技术初探

半夏组培苗栽培技术初探
侯典云;崔向波;王荔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6(034)004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对组培半夏不同底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组培半夏的产量影响显著,37 500~60000 kg/km2为组培半夏栽培的最适底肥施用量.
【总页数】2页(P684,705)
【作者】侯典云;崔向波;王荔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河南,洛阳,471013;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措施对半夏无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J], 厦国银;和世平;洪艳梅
2.不同品种半夏组培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J], 陈阳春;许伟;陈集双
3.盐胁迫对半夏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J], 陈阳春;张本厚;贾明良;陈集双
4.泸西县半夏栽培技术初探 [J], 黄文丽;徐忠明;叶丽华
5.基于旱半夏组培苗的浆箱设计 [J], 尤本玥;刘玉民;付健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a h p i m e e au e fr c l si d c me tw s2 C.T e o t m d u fr te i d c me to al sfo r i me wa h tte o t mu t mp r tr o al n u e n a 5 o u h pi mu me im h n u e n fc u r m h z o l o s
摘
要: 以旱半夏无菌苗 的叶片、 叶柄和块茎为外植 体 , 不 同温度及激 素组合的条件 下 , 在 进行 了愈 伤组 织诱 导、 芽分化
和 生根 的研 究 。结 果表 明 : 伤组 织诱 导 的 最 适 温度 为 2 MS T10m L+24一D 20m / 愈 5o C; +K . s / , . g L对 块 茎 的 愈 伤 诱 导效 果
最好 , 诱导率达 9 . %。温度对 芽分化的影响不明显 ; 67 最佳的 芽分化培养基 为 M S+K . s L+ , T30m / 2 4一D 10m L S+ . s 。M / IA0 5m L+ B . s / 蔗糖 3 / 0gL对单芽增殖效果明显。MS+ T10m L十N A 0 5m / K . s / A . g L最有利 于生根 。 关键词 : 半夏 ; 组织培养 ; 愈伤组织; 诱导; 分化
Ab t a t sn h e f e ftl n hz me o e a e t e d i g fPiel en t I u b sr c :U ig t e la 。la s k a d r io ft s p i s e l s o n l a tr a e,h n .B e t s e p a t ,te a to a h c n i ’ ri a x lns h uh r
MS+ KT 1 0m# L+ 2. . 4一D 2 0 m#L.a dteid cme trt e c e 6. % .T mp rtr a il f c o h u iee — . n n u e n aera h d9 7 h e eau eh dl t ef t nteb ddf rn te e f
11 无 菌苗 的建立 . 从 田间采取旱 半 夏块 茎 , 自来 水 用 将其 冲洗 干净 , 7% 酒精 浸 4 后 , 经 5 5S 放入 0 1 .%升 汞溶
WAN Yi i G —l n.0u We n—g o IKu u .L n—z i h
( u m n nvr t o c neadT cnl y K n n 52 4 C i ) K n igU i sy f i c n eh o g , umi 60 2 , hn e i S e o g a
旱半 夏 [ i l ra T ub )Be ] 天南 星科 Pn l tn t hn . r t为 ei e e( a i 草本 植物 , 一种 重 要 的 中药 材 , 是 以块 茎 人 药 , 有 燥 湿 具 化痰 、 降逆止 呕 、 散结 等功 效 消痞 。近 年来 发 现旱 半
1 材 料 与方 法
su id t e efc so e t d e h fe t ftmpeaur nd p a th r n so h n u e n fc lus ud dfe e ta in a d r oi g Th e u t h we r t e a l n o mo e n t e i d c me to al ,b ifr n ito n o tn . e r s lss o d
t t n T eo t u e i r u iee t t n w s i i . h pi m m du f d d frni i a ao m m ob f ao MS+ K . L+ 2 4一 . / L h e im MS+ I A 0 5 m / T3 0m . D 1 0ms .T em du B . s L+ cn u a 0 s L h d s nf a t f c o ep o f a o f ig u .T eme i a esg r a i ic n e e t nt r i rt n o s l b d h du MS+ K . s L+ N A 0 5 m L 3 / g i f h le i n e m T 10 m / A . s /
wa s n fca r ro ig. s mo tbe e i f o tn i l o
K e wo ds:Pi el tr a e:Tis e c lu e;Cal y r n li en t a s u ut r l us;I u e n ;Di e e tain nd c me t f r n ito
江 西 农 业学 报
2 1 ,4 3 :6~ 9 0 22 ( ) 2 2
AcaAgiu ua in x t rc h reJa g i
旱 半 夏 组 织 培 养 技 术 的优 化 研 究
YE霖, - 屈文国, 李昆志
( 明理 工 大 学 , 昆 云南 昆 明 6 02 ) 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