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美术学科中渗透美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在美术学科中渗透美育
前进二小吕慧
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为内容进行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
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美术课则承担着审美教
育主渠道的重任。教师在教案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并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
和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使整个教案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是美好的。
一、美术教案是传播美育的主要学科。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党的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美育就是促进学生在智力上、道德上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社
会生活、文化艺术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音乐、美术、体育、
语文是担负审美教育的主要学科,在传播知识、技能的同时,利用各自的学科的特点进行
美的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通过直观形象教案传播美的思想,以形象的生动性、感染性、
愉快性对学生益、智、扬善、求美和激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较完美、高
尚的心理定势和人格。它的独特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所以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
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
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以形感人,动之以情。
在小学美术教案中怎样体现美的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应根据不同的教案内容和教案
方法,有机地把美育和教案结合起来,创造特定的气氛和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达到教案目的。
在美术教案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阶段,心理状态,认识能力,表现能力,也就
是掌握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心理差异,把美育实施于教案之中,使学生不知
不觉的受到美的教育。在小学阶段,以提高艺术美的感受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爱美,并逐
步扩大对自然、社会生活美的感受,从小在他们心灵里播下美的种子。小学刚进校的学生,
求知欲望处于萌芽状态,对事物的形象都感到好奇、新鲜,教师以直观的富有儿童生活、
容易接受产生兴趣的物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色彩,通过学生的感
觉去打动、溢发他们的心活动,使他们感到美和赞叹产生兴趣。学生通过教师的熟练示范
教案了解形象美的构成,顺利完成课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随之活跃,
有的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画的不错,有的则一边画一边嘴里振振有词说对物象相呼应的话,
或对他人作业加以评论。在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怎样看画评画,展开学生之间相互观
看、比较开发审美意识,学生会以他们的审美意识去衡量他人的作业,这样相互促进活跃
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形象美的表现能力和追求美的能力。
在绘画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中,不满足现有的画面,发现画面似乎缺少什么不尽完美,
提出添画的要求。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想象活动已经展开,教师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
的去想象。去表现,使画面更加充实完美。有的会在物象的背景上面画上高大漂亮的楼房,
有的在天空上画太阳和云彩,地面上画树木、花草,有的画上幼稚,天真的人物,可爱的
小动物等等。这样使他们处于轻松愉快,把面画当作一种乐趣,使学生的画发于冀睹,出
于自然、富有稚气和天真。同时又给美术课堂教案提出一个问题;在课堂教案中对课业不
要规定的太死板,画应有意识留出一定的余地,让学生自由的去展开丰富的而又天真的想
象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随着观察、记忆、感受的不断提高,想象力不断丰富,表现力随之提高,这就要求课堂教
案中应体现整体美、和谐美。如美术教案中的日记画,它使学生以文字语言展开丰富的联
想,再现周围生活,把自己对周围的事物的观察、记忆、感受描写出来。那么怎样把语言
文字转换成绘画形象,教师应向学生讲解构图美的一般知识,以及主题和景物的完美和和
谐,让学生以整体构图美,形象、景物和谐美再现自然生活美。
三、以景感人,以美育人。
小学阶段实施美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为主,丰富审美内容,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并逐步发展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生的精力旺盛,学习和兴趣范围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抽象思维的能力显著发
展,自我意识也强烈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更应以美育贯穿整个教案之中,
以美引导学生去感受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用正确的美去判断事物的真善、美丑,提
高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用美的思想去游览祖国的山川美景,从中去发现美、创
造美,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用美的标准去欣赏中外艺术品,不断开
拓视野,吸取营养,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对学生进行美育要特别重视审美情感的培养,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不仅表达人的思想,
而且表达人的情感。自然美的本身虽不表现情感,但它作为审美对象可以激发人的情感,
通过欣赏自然景物可以牵动人的情思,和表达欲望。自然美是大自然创造的,中国画表现
以线造型,随类赋彩,通过淋漓尽致的笔墨表现方法,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美。在山水画
教案中,以自然美和艺术美教育学生,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名胜大川的秀
丽最色,通过听觉产生情感和兴趣。达到如诗如画的境界。生动的语言形象,再现祖国山
河的自然美,从听觉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情感,使师生思想感情发生共鸣,感受
到祖国山河的奇、险、峻。大自然造就了美景,我们历代、现代的艺术家在游览祖国的山
山永水,尽情享受自然美的同时,通过对自然美的感受把它表现为艺术美而且高于自然美
的作品,借以抒发对美的情感。把千里长江容纳在一幅面之中,这在西方风绘画中很难想
象的,如《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等作品。那么怎样去表现祖国的山川秀丽,教
育学生从一山一石一草等画起,向自然学习,向古人文化艺术学习,让学生由情感享受到
理性思维的认识和表现,使之掌握基本的表现方法完成课业,在比如例如,《父亲》这幅
肖像画,画面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民,一张黝黑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额上渗着大滴
的汗水,目视着前方,一双粗糙得如同树皮一般的手上捧着盛水的大瓷碗,这些充分表现
了农民勤劳善良、坚忍不拔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衣食父母”的无限热爱和崇敬。
在学生欣赏这幅画时,要在对人物的形态、神态和背景的观察上,展开想象,让学生联系
到现实生活中正是有了这无数个像“父亲”这样子的人,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地幸福和美
好的,从受到人性美的熏陶。
四、兴趣之花,绚丽多彩。
小学美术课堂教案是进行美育的基本途径,第二课堂,校本课程等兴趣活动是进行美育、
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是美术课堂教案的不断延续和补充。课堂40分钟是进行大面积收获
的教案,向学生灌输基本的美育知识和技能,但对一些天资聪明,求知强,兴趣浓厚的学
生来说,课堂教案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发挥,只有通过课外兴趣活动来弥补
不足之处。参加兴趣活动是学生出于自愿和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
们心理得到平衡,从繁重的课业解脱出来,使他们的兴趣、智力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如
果繁重的课业和强制的学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兴趣的追求。
有一篇学生日记这样写道“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天,但家庭作业和额外的作业又压在头上,
自己想玩都没有时间,别说画画了,真是烦死人……“从这一个则面可以看到学生的渴望
和追求,想使自己紧张的头脑得到放松,去追求发挥自己的兴趣。因此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活跃,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它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一个环节。在兴趣活动中进一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美育因素,在美术基本功训练上让学
生理解、掌握、表现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等知识和表现方法。带领他们到自
然中去写生,从中体验自然美,提高表现能力。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追求美,
创造美。在活动中经常开展作业评讲活动,举办小型校内美术展览,参观美展等,使学生
能运用基本的审美观去分辨作品的优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此外学校、班级的工作应
给他们提供运用知识技能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有用武之地和发挥他们独立的审美活动能力。
例如《科学幻想画》一课,先让学生想一想,它们和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相似,再提示学
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飞行器结合,作超乎常规的想象,如问:飞机一定是只能在天上
飞吗?汽车只能在地上行驶吗?飞行器一定要有翅膀吗?这样,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设计
出的“万能飞行器”真是五花八门,有“太空漫步机”、“环保飞行器”、集“水陆空”
为一体的全功能汽车等等。如出黑板报、办学习小报中的排板、插图、美术字,教室环境
的美化等等,这样活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诵过开展第二节课堂美术兴趣活动,
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做出了成绩,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公
认和好评。如我们学校的学生作品有的参加国际儿童画展,有的参加国家、市级、区级的
美展并获奖。有的发表在省地市各级报刊杂志上,有的在各级美术竞赛中名列前矛。这就
说明第二课堂美术兴趣活动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更应引起重视和持久开展,使教育工作
沿着正确的育人道路发展,通过活动使学生为将来学习、深造、工作的铺下基石。
总之,教师在教案中,可以通过美育能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美术技能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
美、达到美的升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