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护理
一文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

就医指南健康博览健康/解惑疾病健康博览2024/0336□文/陆桂芳一文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冯智英收到一个深受失眠困扰的朋友转发的一个短视频,是关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
朋友半信半疑地询问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否真的能治疗失眠,得到肯定答复后,第二天她就来门诊进行治疗。
经过3次治疗后,患者表示,不仅夜间睡眠质量明显好转,早上起来也没有原来那么累了。
另一名32岁男性患者,因反复腰痛两年多,于2023年6月来疼痛门诊就诊。
在详细询问病史时,患者提到新冠后一直嗅觉不灵,遂建议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经三次治疗后,患者嗅觉基本恢复。
什么是星状神经节人体支配心脏、平滑肌及腺体等效应器的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而星状神经节就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第一个胸神经节融合形成,位于C7(颈7)和T1横突前方的颈长肌的表面、椎动脉的前内侧、颈总动脉和颈静脉的后中间、气管和食管的外侧,因其外形酷似星星,故被称作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则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星状神经节周围,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胛、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哪些疾病适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冯智英主任介绍,很多胸部、颈肩部和头面部的疼痛性和非疼痛性疾病都适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具体包括:●头面部疾病慢性头痛、面瘫、美尼尔综合征、非典型性面部疼痛、灼口综合征、头面部带状疱疹、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等。
●颈肩及上肢疾病肩周炎、颈椎病、雷诺病、带状疱疹神经痛、幻肢痛、残肢痛、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神经痛、乳腺癌治疗后上肢淋巴水肿等。
●其他新冠后遗症、睡眠障碍、哮喘、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潮热、顽固性痛经、痤疮、顽固性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交感兴奋所致心血管闭塞或应激反应、改善四肢血管灌注并优化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创37健康博览2024/03健康/解惑疾病健博就医指南编辑/赵玉遂伤后疼痛、复杂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臭氧大自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

2 0 1 5 年5 月 第1 卷总 第 9 期
匿药Z
臭 氧 大 自血 结 台星 状神 经 节阻 滞治 颈 牲 眩 晕
淦 勇 王 玮 陈 黔 王大寿 潘 奇
贵州 省骨科 医院
贵州 5 0 0 0 2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臭氧大 自血结合 星状神 经节 阻滞治疗颈性 眩 晕的治疗效果 。方法 : 随机 抽取 2 0 1 2 年 3月 一 2 0 1 3年 7月 颈性 眩晕 患 者1 4 0 例, 将其 分为 两组 , 分 别为对 照组和观 察组 , 每组7 O例 , 其 中对 照组采用 星状神 经节 阻滞 单独 治疗 , 观 察组 采 用臭氧 大 自血 结合 星状 神 经 节阻滞 治疗。结 果 : 经过 治疗后 , 观 察 组患者 的治疗 总有效率 为 9 8 . 5 7 %, 对 照组患者 的治疗 总有 效率 为 8 5 . 7 1 %( P< 0 . 0 5 ) , 两组数 据对 比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结论 : 臭氧 大 自血结合 星状神 经节 阻滞治疗 能够有效 缓 解颈 性眩 晕 患者的 病情 , 治 疗效 果显 著 , 从 而达 到提 高患者 生 活质
>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方法 。对 照组对 照组患 者采用 星状 神经 节 阻滞单 独治 疗 , 采用
前侧 入路 穿刺法 行 星状 神 经节 阻滞 , 注 入神 经 阻滞 液 1 0 m 1 ( 利 多卡 因l m l + 维 生素 B 1 2 l m l +复方 当归 2 m l + 伊 痛舒 2 m l + 0 . 9 %氯 化钠
4 m 1 ) , 七 次为一个 疗程 。
观察 组采用 臭氧大 自血 结合 星状 神 经节 阻 滞 治疗 , 其 中星状 神 经节 阻滞使 用方法 与对照 组 相 同 , 臭 氧大 自血 使 用方 法 为 : 将1 5 0 m l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邵俊慧;林荣芳;吕迎丽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03(003)001
【摘要】@@ 星状神经节阻滞因注射部位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如操作不慎或因病人不配合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意外,故应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的同时,对病人施以身心整体护理,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甚为重要.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邵俊慧;林荣芳;吕迎丽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威海,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威海,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威海,2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7
【相关文献】
1.门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护理体会 [J], 张静;王立波;刚桂清
2.初学者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准确性与安全性比较[J], 杨帆;杨邦祥;肖红;宋海波;刘慧
3.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J], 孙丽华
4.门诊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J], 王清霞
5.星状神经节阻滞加高压氧治疗配合优质护理体会 [J], 侯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胛、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自1920年,SGB治疗疼痛性疾病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手段。
在日本,SGB疗法已应用40余年,每日至少有2~3万患者进行该项治疗,占门诊神经组滞治疗的50%~80%,其治疗学理论已为日本医界所公认。
SGB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疾病,包括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疼痛,尤其对于顽固性颈源性头痛、偏头痛、慢性顽固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肩手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痛等顽固性疼痛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颈椎牵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沉麻木 2 5例 ,面部发热 、麻木 1 例 。 0
1 治 疗 方 法 . 2
血 ,水肿消退 和组织修复 。 星状神经节阻滞 (G )疗 法 自 12 年 开始应用 以来 .已成 SB 90
1 . 颈椎 牵 引 采用仰 卧位颌枕带牵 引 ,牵引重量 2 6k,头前 为一 种适应 症广泛 ,治疗效果 确切 的疼 痛治疗方 法。星状 神经节 .1 2  ̄ g
临森医 柱: 4 第 第 期 学工 。 年 月 卷 。
Cn aMd aEgerg20 1 4 lil eilnien 0 ,6( ic c n i 9 ) ・ 篇论 著・ 短
颈椎牵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视 。我 院 自 20 年 8 20 年 8月采用颈椎牵 引结 合星状神 经 04 月~ 08
节阻滞治 疗颈性眩晕 ,取 得了 良好 的治疗 效果。现报告 如下 :
颈部交感 神经直接受 刺激 而致椎 动脉痉 挛亦 是颈性 眩晕发作
的重 要原 因 _ 3 _ 。孙松椿认为发 病的关键不 在骨赘 的大 小 。而在 于 无菌性炎症所 引起的渗 出 , 连 [,压迫神 经 ,影 响血运 .出现 粘 4 3
软枕 ,下颌稍 向前上抬起 ,于胸锁关 节上两横 指处 ,胸 锁乳 突肌 炎 ,抗 过 敏作用 ,可增 加肥 大 细胞 颗粒 稳 定性 ,减少 组织 胺释
前缘 ,气管外侧 ,环状软 骨平行处 ,用左手食 指 ,中指 指腹将 胸 放 ,从 而减 轻血管舒 张及降低 毛细血管 通透性 ;抑制 白细胞和 巨
届颈 椎病 专题座 谈会 ( 岛 19 )诊 断标 准 … 0例患 者均有 转减 轻 ,并 嵌 于小 关节 内的滑 膜皱襞 复位 l,并 可使颈椎 制动 . 青 92 。6 5 _
星状神经节阻滞

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 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将局麻
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
已达到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与节前、节
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可逆性阻滞,在大部
分三甲医院都已开展多年,主要应用于各类
疼痛患者的治疗。
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图示
星状神经节阻滞图示
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交感性疾病是其主要适应症,其他以血管症状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疾病常会对交感性阻滞有反应,包括雷诺 综合症、动脉栓塞和脉管炎。另外这种方法还有诊断 价值,诊断性阻滞常用于确定疼痛症状是否为交感神 经系统所致。
适应症:主要应用于各类交感性疾病 禁忌症:穿刺部位有感染、肿瘤、变异、畸形及对局 麻药过敏者。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方便,成功 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费用低、 无辐射、效率高,成本回收快。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范围非常广 泛,扩展了医院疼痛诊疗的范围,病员也会随 之增加。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有利于更广泛的学 科建设,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更新和升级。
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器械的准备:检查超声是否在工作状态,局 麻药物是否准备妥当,润滑超声探头,连接好 穿刺针和注射器。
患者的准备:常规监护,摆好有利于穿刺的 体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超声引导下穿刺:将穿刺针于既定穿刺点 在超声探头平面内刺入,使之在超声屏幕上形 成清晰标志性影像,确定穿刺针针尖位置无误, 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
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有多种入路,临床上主要 有前侧入路法、高位侧入法及辅助引导穿刺法 等,其中前侧入路法最为常用。阻滞成功的标 志为注射侧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 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 微红、无汗。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图文版)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图文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星状神经节是颈下交感神经节与上胸交感神经节的组合。
星状神经节多呈中间缩窄的卵圆形,长约1.5~2.5cm,宽约0.5~1.2cm,位于第1肋骨颈突和第7颈椎横突根部前方;后方为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下方为胸膜顶;外侧为斜角肌群;内侧为椎体;前面为颈动脉鞘内容物。
颈中神经节多位于颈6椎平面,有时接近星状神经节。
近年有人提出,进行颈中神经节阻滞,同样能获得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
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头向前视。
用一薄枕垫在双肩下面,使颈部尽量伸展。
体表定位:先沿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3~4cm左右,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
术者用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的内容物压向外侧,中指尖下压时可触及到骨性感觉,并尽量向内抵住气管外缘后稍向外移动中指,暴露出穿刺部位间隙。
常规消毒后,用3cm长、7号短针沿术者中指尖轻轻垂直进针约1.5cm,直到针尖触及到骨质,说明针尖触及到颈6或颈7的横突根部,然后将针尖退出1~2mm,仔细回吸无血或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8~10 ml 注射2~3min后病人出现同侧霍纳征,则表明阻滞成功。
尖触及到横突时病人不出现异感,对肥胖和粗短颈的病人,可能深达2.5~3cm 左右。
如果发现进针比这更深,则有可能针尖刺进两个横突之间。
应立即将针退出再调整针尖向头侧或尾侧方向穿刺,直至针尖触及到横突骨性感觉。
如果需要对上肢交感神经进行阻滞,应该在注射局麻药后让患者取大约30度半卧位,目的是使局麻药向下扩散至上胸段交感神经节。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头面、胸背及上肢带状疱疹、幻肢痛和灼性神经痛;更年期妇女自主神经紊乱;偏头痛;改善上臂血液循环,有益于急性血管栓塞、雷诺病、硬皮病的治疗;并可缓解急性或慢性心绞痛;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治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症,以及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等五官科非疼痛性疾病。
并发症及其防治穿刺过深误将局麻药注人椎动脉内,而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性抽搐。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为1 . 5 %, 可能与样本 例数 不够大等因素有关 。孕 1 8周 左右可
经超声检查 出胎儿 肾积水或肾盂 肾盏扩 张 , 一 般非病理 情况下 可随着孕周 的增加 和胎儿 的发育将这种 功能缺 陷逐步完善 , 肾
积水于 出生 自行 消失 , 肾功 能也会 恢 复正常 , 不 影响 以后 的生 长发育 ’ 。因此 , 这 种类 型的 肾积水可不必终止妊 娠 ; 而另一
4 Do ra P N, An s a r i MS, Gu p t a NP, e t a 1 . Ho r i mi n u m l a s e r c o r e — t h r o u g h u r e -
L e e等 曾查 阅大量 文献 探讨 通 过超 声诊 断 的胎儿 肾积
参考文献 :
1 梁振 , 黄品同 , 李 仲荣 . 产前超声 诊断胎儿 肾积 水的预 后观察 . 中华 超声 影像学 杂志, 2 0 0 8 。 1 7: 1 0 9 7 — 1 0 9 8 . 2 展新 风 , 陶国伟 , 程琳 . 应 用超声 评分法对 胎儿 肾积水 预后 的研究. 中国超声 医学杂志 , 2 0 0 9, 2 5: 1 1 7 6 . 1 1 7 9 . 3 蔡 淑萍 , 贺 晶, 沈晴. 胎儿 肾积水 的产前超 声诊断 及预后 评估. 中华 妇产科杂志 , 2 0 0 8 , 4 3: 7 4 2 - 7 4 5 .
河北 医药 2 0 1 3年 8月 第 3 5卷 第 l 6期
H 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ma l , 2 0 1 3 . V o l 3 5 A u g N o . 1 6
2 479
技术可 针对 此类疾病 进行 准确 的判 断。随着 超声 技术 的不 断 发展 和完善 , 胎儿 肾积水 的产 前检出率不 断增多 , 有文献 报道 , 其发病率可 达 1 . 4 %I s ] 。本组研 究显示 , 胎 儿 肾积 水 的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性眩晕;护理
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眩晕为主要
症状的一种综合征,也称椎-基底动脉压迫综合征。我科在常规治疗
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和有效的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和脑氧代谢障
碍能引发颈性眩晕。颈椎不稳致中枢神经系统或椎动脉受刺激,可出
现相应交感神经症状而产生颈性眩晕[1]。本组颈部眩晕病例均来自
2009年4月~2010年6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接诊患者,诊断为颈部眩
晕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临床表现:转动头颈部出现眩晕
者35例(81.3%),有视物转动或浮动感者20例(46.5%)。全部病人
摄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35例(81.39%),颈椎生理弯曲变
直25例(58.1%),椎间孔狭窄、椎间隙变窄者15例(34.8%),椎基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底动脉供血不足20例(46.5%)。
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阻滞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颈
下垫软枕,头后仰,喉结突起,颈部固定,局部用0.5%碘伏消毒,
抽取2%利多卡因55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在胸锁关节上方
2~2.5 cm距正中线旁开1.5 cm处为穿刺点处进针,抽取无回血或
脑脊液后推药,行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阻滞后出现Horner综合征(患
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轻度内陷,可伴患侧面部无汗)为阻滞
成功。
1.3 疗效评定
治愈:头痛眩晕、颈部不适症状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好转:
眩晕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及肌体基本正常,随访期间有复发,
治疗后好转。无效:眩晕症状减轻不明显或加重。
1.4 结果
43例患者治疗后,治愈25例(58.1%),好转16例(37.2%),
无效2例(4.6%),总有效率95.3%。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治疗前护理
将治疗的目的、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和并发
症,详细告诉患者,并签定治疗同意书。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
持治疗室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和治疗室安静。
2.2 治疗中护理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准,治疗过程中注意回抽,有回血或脑
脊液及时停止推药,防止损伤穿刺周围的神经、动脉以及脏器。同时
尽可能说服患者避免吞咽、咳嗽、肢体活动。在推药过程中严格监测
生命体征。
2.3 治疗后护理
操作完毕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3 min,去枕平卧休息20~
30 min,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无不适方可活动。部分患者不能接
受Horner综合征等现象,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其放松,保持情
绪稳定,1~2 h症状完全消失。
2.4 健康教育
告诫患者该病是一种慢性病,容易反复发作,应卧床休息,颈
托适当制动。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消除不良情绪,学会自我放松和调
节。嘱咐患者不要长时间低头工作,连续工作一段时间要注意活动颈
部。枕头的高度以头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指导恢
复期患者进行颈椎体操训练,包括左右旋转、环绕颈项、缩头耸肩、
回首望月、双手上举等。每个动作重复5~10次,1~2次/d,10~
15 min/次,力量均匀缓和,使各肌群和关节都得到锻炼,并注意持
之以恒。颈部轻重量间断或短期持续牵引,同时配合消炎、镇痛、活
血化瘀、扩血管药物及理疗治疗,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疼痛和改善脑血
供。饮食应富含钙质,高营养为标准。
3 讨 论
颈性眩晕是各种因素压迫颈椎横突孔的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围的交感神经丛,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血流缓慢,出现以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及颈部不适为主的一类病证。颈部眩晕多见于中老
年患者,其产生多与特殊的神经兴奋和血管痉挛引起前庭系统缺血有
关。我科在常规药物、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明
显缓解,同时配合治疗中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有效率、降低
复发率收到很好的效果。
星状神经阻滞时,直接阻滞患侧交感神经,通过调节神经系统
平衡,改变异常血管张力, 解除头面部血管收缩,改善大脑血液循
环,增加脑循环,从而起到治疗眩晕的作用。但局部反复穿刺注药尚
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中应密切观察。
现代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消除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消
除功能亢进,解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
障碍,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血液循环,使其支配区域内血管扩张,使
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增加,改善头颈部的血液供应
[2]。利多卡因可阻滞神经纤维传导,降低局部组织疼痛反应,安全稳
定,起效快,对于眩晕和疼痛疾病尤其适用。
【参考文献】
[1] 刘 成,卡 索.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及治疗[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1,37(5):433-435.
[2] 邱汉辉,郑索芳,曾 荣,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
眩晕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04,19(16):919-92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