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进展
水性环氧树脂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水性环氧树脂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黄仕文; 计静琦; 刘述梅; 赵建青; 吴刚【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9(047)023【总页数】4页(P40-42,67)【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 制备方法; 纳米复合材料; 综合性能【作者】黄仕文; 计静琦; 刘述梅; 赵建青; 吴刚【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4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3.5; TB332环氧树脂固化物具有较高的胶黏强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和复合材料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友好型的水性环氧树脂体系获得了高度关注。
合格的水性环氧树脂具有安全、环保、操作性好等众多有机溶剂型环氧树脂不具备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表干时间长、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较差等缺点。
为了改善水性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将纳米材料引入水性环氧体系,制备新型纳米复合水性环氧材料,是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1]。
本文简述了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技术及其固化反应,纳米填料增强水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理。
1 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水性环氧树脂是指环氧树脂以胶体、液滴或微粒的形式,均匀稳定地分散在以水为连续相的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水基体系。
水性环氧树脂可分为水乳型环氧树脂和水溶型环氧树脂,目前多数为水乳型。
环氧树脂本身难溶于水,可通过外加乳化剂或在分子链上接入亲水基团使环氧树脂在水中分散或溶解。
环氧树脂水性化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3种:机械法、相反转法和自乳化法。
1.1 机械法机械法又称直接乳化法,一般先利用均质器、球磨机等将环氧树脂破碎成细小微粒,然后加入适量的乳化剂和水,通过高速搅拌或超声震荡,使环氧树脂均匀分散在水中[2]。
机械法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制备的乳液中环氧树脂分散相的粒径较大,约10 μm左右,且尺寸分布较宽,乳液稳定性较差,成膜性能也不好,且固化后乳化剂容易向材料表面迁移,进而影响涂膜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硅氧烷低聚物改性水性环氧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硅氧烷低聚物改性水性环氧树脂及其性能研究严瑾;邵水源;昝丽娜;庞青涛;朱睿颖;何婷【摘要】用甲基丙烯酸改性环氧E-44合成水性环氧树脂,再以物理共混方式用自制硅氧烷低聚物改性水性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用改性树脂制备固化涂层,考察了涂层固化后的基本性能;并利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硅氧烷低聚物对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附着力、吸水率、耐化学介质性能影响不大;加入硅氧烷低聚物后涂膜的铅笔硬度从3H提升至4H;随着硅氧烷低聚物含量的增加,达到最大热失质量速率时的温度从364.5℃提升至433.0℃,涂膜的热稳定性提高.【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5(045)006【总页数】6页(P17-21,26)【关键词】聚硅氧烷;改性;水性环氧;亲水性【作者】严瑾;邵水源;昝丽娜;庞青涛;朱睿颖;何婷【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西安万德能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065;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7.81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不仅保持了溶剂型环氧树脂涂料的优点,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还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可在室温和潮湿条件下固化,固化较快,交联密度高[1],被广泛应用于防腐涂料[2]、工业地坪涂料[3]、建筑涂料[4]、石质文物保护[5]等领域。
但环氧树脂存在的韧性差、表面能高、高温易降解、憎水性不足等缺点,影响了制品的性能。
聚硅氧烷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低温柔韧性、低表面能、高透氧性、耐热性、耐候性等优点,用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可赋予环氧制品一些独特的性能,被认为是有效改性环氧树脂的途径之一[6-11]。
水性环氧防腐漆配方及应用研究

水性环氧防腐漆配方及应用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高性能防腐涂料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本文介绍了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讨论了水性环氧体系的优点。
标签:水性环氧;底漆;防腐性引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涂料成为涂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环氧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一种的涂料,因其绿色环保、生产施工方便、无安全隐患、成本较低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和制备方法主要原料:水,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助溶剂,闪锈剂,环氧乳液及固化剂(美国翰森,亨斯曼,美国空气化学,自制),功能填料(三聚磷酸铝粉,磷酸锌粉),滑石粉,硫酸钡,云母粉等。
A组份制备方法:在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水,润湿剂,分散剂,闪锈剂,助溶剂,消泡剂等,控制搅拌速度为400转/min,搅拌20min-30min,然后将滑石粉,磷酸锌粉,硫酸钡,三聚磷酸铝粉,云母粉等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开启高速分散模式,转速900转/min。
搅拌1h,加入反应釜中分散均匀,最后加入环氧树脂乳液,增稠剂制得水性环氧防腐涂料A组份,并将A组份研磨至细度≤40um。
B组分制备方法:在搅拌釜中加入消泡剂,润湿流平剂,水性环氧固化剂搅拌均匀即可。
1.2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基本配方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基础配方见表1所示。
1.3试验仪器和水性环氧防腐涂料性能检测漆膜硬度仪(TQC-SP0500),高速分散搅拌器(FJS-300),盐雾试验仪(YWX/Q-250),NDJ旋转粘度计等。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依据《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HG/T4759-2014标准要求制作检测样板。
2.结果与讨论2.1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与固化剂体系对成膜性能的影响2.1.1胺氢当量对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自主开发的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研究胺氢当量对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
其结果如表2所示。
2.1.2防腐清漆对比试验影响本文通过自主开发的水性环氧乳液清漆体系与市售产品清漆体系进行对比试验,其性能结果如表3所示。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研究进展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研究进展陈连喜张惠玲雷家珩(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武汉430070)摘要介绍了改性脂肪族胺类、芳香族二胺类、双氰胺类、咪唑类、有机酸酐类、有机酰肼类、路易斯酸一胺络合物类及微胶囊类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单组分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胶粘剂、涂料和复合材料等的树脂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
环氧树脂使用时必须加入固化剂,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产物,才会显现出各种优良的性能,成为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环氧材料。
因此固化剂在环氧树脂的应用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的热点nq]。
所谓潜伏性固化剂,是指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其组成的单组分体系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加热、光照、湿气、加压等条件下能迅速进行固化反应的固化剂,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相比,由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而成的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简化生产操作工艺,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一般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普通使用低温和高温固化剂的固化活性加以改进,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将一些反应活性高而贮存稳定性差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封闭、钝化;二是将一些贮存稳定性好而反应活性低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提高、激发。
最终达到使固化剂在室温下加入到环氧树脂中时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使用时通过光、热等外界条件将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使环氧树脂迅速固化的目的。
本文就国内外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进展作一基本概述。
l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1.1 改性脂肪族胺类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是常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将其与有机酮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是一种封闭、降低其固化活性,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水性环氧涂料的研究进展

Ab s t r a c t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b o r n e e p o x y c o a t i n g 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 T h e r 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s o f w a t e r — b o r n e e p o x y c o a t i n g s i n c l u d i n g p r e p a r a t i o n me t h o d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o f t h e c o a t i n g we r e r e v i e w e d .
有 机 溶 剂 不 仅 会 对 施 工 人员 的健 康 产 生 伤 害 .而
且 在 严 重 浪 费 宝 贵 的 石 油 资 源 的 同 时对 环 境 造 成 较 为 严重 的 污染 【 2 J 。近 年来 ,随着 对 涂料 环 保 要求 的不 断 提 高 .具 有 极 低 的V O C 含 量 和 优 异 性 能 的 水 性环 氧涂 料成 为新 型环保 涂料 的研 究 热点【
的耐化 学 介 质 性 和 耐腐 蚀 性 等 传 统溶 剂 型 环 氧 涂 料 的诸 多优 点 ,而且 以水 作 为分 散 介质 .不 含 有 机溶 剂 或 挥 发 性 有机 化 合 物 含 量 较低 .对 环 境 友 好[ 6 1 。此 外水 性环 氧 涂料 无气 味 、不 易燃 ,在 储 运 和使 用过 程 中的安 全性也 大 为提高
水性环氧树脂

第1章绪论1.1概述环氧树脂是指在环氧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氧基的一类高聚物的总称。
环氧树脂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附着力高、和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
环氧树脂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主要应用于合成涂料和胶粘剂,但由于涂料和胶粘剂在固化的过程中容易挥发出有毒的物质,因此十分不利于环保。
水性环氧树脂通常是指的是环氧树脂以微粒、液滴或胶体等形式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乳液或水分散体。
经过改性后的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和胶粘剂除了具有普通的环氧树脂的优点外,还具有环保的特性,水性环氧树脂通常以乳液的形式存在,因此,研究水性环氧树脂的乳化方法有很重要的意义。
凡是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统称为环氧化合物。
环氧树脂是指在环氧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一类高聚合物的总称。
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而将它归入热固性树脂范畴。
1.2研究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意义环氧树脂的用途主要是在涂料、电绝缘材料、玻璃钢、粘胶剂以及土木建筑等方面,其中涂料占40%以上,主要应用在防腐用漆、船舶和汽车用漆等方面;在耐腐蚀玻璃钢方面,由于不饱和聚酯的发展,目前国外环氧树脂的用量比例已减少,但是国内由于不饱和聚酯的发展较晚并且技术不是很成熟,环氧树脂仍是耐腐蚀玻璃钢的主要树脂品种之一,广泛用于贮槽、管道、塔器、风机、烟囱以及建筑物的防腐蚀等方面。
环氧树脂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附着力高、和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可广泛用做木器漆、工业地坪涂料、防副食涂料、胶粘剂和油墨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许多国家相继颁布了限制挥发性的有机溶剂(VOC)含量的法令。
因此,减少有机溶剂或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涂料和胶粘剂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粉末涂料和水性涂料和胶粘剂在工业中已有广泛的应用。
国外自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环氧树脂的水性化的研究,其中将环氧树脂制成乳液是最常用的研究途径。
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

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袁腾;周闯;周健;黄家健;涂伟萍;杨卓鸿【摘要】详细介绍了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环氧树脂水性化的途径及各自的特点,主要包括直接乳化法、相反转乳化法、自乳化法和固化剂乳化法等.介绍了常温自干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羰基与酰肼基团室温自交联、硅氧烷室温自交联、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室温自氧化交联、异氰酸酯基团室温自交联、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的室温交联、氮丙啶与羧基的室温交联、环状碳酸酯与胺基的室温交联、脂环族环氧基团与羧基的室温交联、金属离子与羧基、磺酸基等螯合作用室温交联、辐射固化型常温自交联、常温多重自交联和包埋固化剂型室温自交联等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其机理.最后,指出了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6(047)003【总页数】5页(P3011-3015)【关键词】单组份;常温自交联;水性环氧树脂;纳米粒子;乳液;稳定性【作者】袁腾;周闯;周健;黄家健;涂伟萍;杨卓鸿【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2;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2;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1环氧树脂因其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粘结性能和工艺性能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防腐涂料领域[1]。
但目前使用的环氧树脂多为溶剂型,在生产施工过程中挥发大量溶剂,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型涂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水性涂料发展速度最快,也是最成熟的,所以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水性环氧树脂体系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2]。
环氧树脂的固化——高化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的固化2011011743 分1 黄浩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特点2.了解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固化反应的原理、特点二、实验原理环氧树脂(epoxy resins),是指分子中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低分子量物质及其交联固化产物的总称,是一种热固性树脂。
其最重要的一类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它是由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 在氢氧化钠作用下聚合而成:如下图所示,双酚A环氧树脂中末端的活泼的环氧基和侧羟基赋予树脂反应活性,使它可以与交联剂作用,从而交联成三维结构,即固化;双酚A的苯环骨架提供强韧性和耐热性,亚甲基链赋予树脂柔韧性,这使得它的综合性能优异,可以用作特种塑料;羟基和醚键的高度极性,使环氧树脂分子与相邻界面产生了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而且因环氧基的高活性,使得它固化速度很快,从而可以作为粘结剂,商业上称作“万能胶”。
因为环氧树脂在未固化前是呈热塑性的线型结构,要实现它的各种功能,必须加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等反应,变成网状结构的大分子,成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成品。
固化剂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分子结构分为如下三类:1、胺类固化剂:胺类固化剂可分为脂肪胺型和芳香胺型。
脂肪胺型使用比较普遍,硬化速度快、黏度低、使用方便,但固化剂本身的毒性较大、易升华,固化后形成的胶层脆性大、粘结强度不高、耐热性和介电性较差等。
芳香胺型形成的固化物可在100~150℃长期使用,粘接强度高,耐化学试剂和耐老化性能好,但作为结构胶使用韧性不够,还需要增韧改性。
根据有机化学的知识,要使环氧开环成羟基,必须使用一二级胺,因为它们含有活泼氢原子,使环氧基开环生成羟基,生成的羟基再与环氧基起醚化反应,最后生成网状或体型聚合物。
三级胺只可进行催化开环,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被叔胺开环变成阴离子而非羟基,一般而言,不直接用作固化剂,常常与酸酐类固化剂联用。
2、酸酐类固化剂:硬化反应较平稳,硬化过程中放热少,使用寿命长,毒性较小,硬化后树脂的力学性能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水性环氧固化剂改性的原理,介绍了水性环氧固化剂改性的3种方法,同时综述了第Ⅰ代、第Ⅱ代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标签:环氧树脂;水性环氧固化剂;改性;研究进展水性环氧涂料体系在保留传统环氧体系所具有的优异附着性、热稳定性、耐化学品性、绝缘性等特性的基础上,以水为分散介质,不含或只含有少量有机溶剂,是一类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材料。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voc)或低挥发性有机溶剂、不含有害空气污染物(NHAP)的水性环氧体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在环氧树脂固化剂中,胺类固化剂种类多、用量大、用途广,但是一般的胺类固化剂在常温下挥发快、毒性大、固化速度较快、配比要求严格、甚至会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固化效果。
而水性环氧固化剂是经过对传统的胺类固化剂改性而得,它克服了未改性胺类固化剂的缺点,不影响涂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且以水为溶剂,VOC含量符合环保要求。
本文概述了水性环氧固化剂的改性原理,并介绍了水性环氧固化剂改性的几种方法,同时介绍国内外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现状。
1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改性原理要使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之间能充分混合、固化,就要使2者的溶解度参数相匹配。
溶解度参数大的固化剂与疏水性的环氧树脂间的溶解度参数差异较大,得到的涂膜的综合性能不好;而溶解度参数小的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溶解度参数匹配,但它难溶于水,不能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因此,需对其进行改性。
水性环氧固化剂改性的原理是对多元胺进行改性,使其成为具有亲环氧树脂结构的水性环氧固化剂,同时该固化剂又作为阳离子型乳化剂完成对环氧树脂的乳化。
用该方法制备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环氧树脂组分不需进行亲水改性,可以保证涂膜的耐化学药品性能良好。
2 水性环氧固化剂改性方法常用的水性环氧固化剂大多为多元胺或其改性产物。
其中,改性产物主要利用其分子中胺基上的活泼氢与环氧树脂分子中的环氧基发生反应进行改性。
多元胺常用的改性方法有以下3种:(1)由多元胺与单脂肪酸反应制得的酰胺化的多胺;(2)由二聚酸与多元胺进行缩合而成的聚酰胺;(3)由多元胺与环氧树脂加成得到的多胺一环氧加成物。
这3种方法均采用在多元胺分子链中引入非极性基团的方法,使得改性后的多胺固化剂具有两亲性结构,以改善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其中第3种改性方法应用得最为普遍。
2.1 酰胺化多胺酰胺化的多胺本身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无需借助于助溶剂或乳化剂的作用就可获得一定范围的水可稀释性,从而可以用作水性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并且酰胺化的多胺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低分子质量液体环氧树脂不需要预先乳化,而由酰胺化多胺在施工前混合乳化,用酰胺化多胺乳化环氧树脂配成的水性环氧体系具有施工性能好,适用期长等优点。
但用单脂肪酸改性的酰胺化多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不是太好,容易发生相分离而在涂膜表面出现浮油和凹坑等表面缺陷,并且固化不充分造成涂膜的耐化学性能和耐湿性较差。
2.2 聚酰胺采用二聚酸与多元胺进行缩合来制备水性聚酰胺固化剂,这种改性方法可改善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涂膜表面也不会出现因不相容而造成的表面缺陷。
但用聚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适用期较短,一般不超过1h就会凝胶化,会对施工带来困难。
并且用聚酰胺固化的涂膜柔韧性较差,冲击性能较差,涂膜偏脆。
水性聚酰胺固化剂由于合成时二聚酸中不饱和双键的存在而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固化剂的颜色变深,不适合作为色泽要求较高的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固化剂。
三菱公司Miyamoto等通过环氧氯丙烷和间苯二甲胺在NaOH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环氧一胺加成物,产品牌号为G-328。
而后三菱公司又将G-238和脂肪胺或二元羧酸反应,得到一种性能更好的水性环氧固化剂。
Ciba公司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n型水性环氧固化剂,使用该种固化剂可以配制出一种完全没有VOC排放的环氧树脂涂料。
Stark等将脂肪胺与端羧基聚醚醇反应生成酰胺基胺,再与环氧树脂反应生成端环氧化合物,最后与脂环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反应制得改性固化剂。
Elmote等先将多乙烯多胺与环氧树脂(EPl001)反应生成端胺基环氧胺加成物,再与端羧基聚醚醇反应制得一种酰胺基胺化合物,最后用单环氧化合物封端得到一种酰胺一胺类固化剂。
2.3 多胺一环氧加成物由于用酰胺化多胺和聚酰胺水性固化剂固化的涂膜存在一定缺陷,而改性后的涂膜性能又没有明显改良,因此国外采用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为多元胺一环氧加成物,采用环氧树脂与多元胺反应,在多元胺分子链中引入环氧树脂分子链使得合成后的固化剂具有亲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减少固化剂分子中伯胺基团的含量可明显降低固化剂的活性,使得用这种类型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乳化的环氧体系有较长的适用期。
并通过添加聚氧化烷基多胺的方法来改善涂膜偏脆的问题。
若该水性环氧固化剂要具有乳化环氧树脂的功能,则需通过在固化剂分子链中引入氧化烷基链段或离子基团来获得。
环氧改性多胺固化剂常用的制备方法一般分为2种:(1)采用多乙烯多胺与单环氧或多环氧化合物加成,将约60%的伯胺氢封闭,然后用双酚A环氧与之加成,达到适当的亲水亲油平衡,再与甲醛反应进一步将伯胺氢羟甲基化,这种固化剂固化的环氧体系具有较好的光泽、硬度和耐化学品性;(2)在多胺过量的情况下与双酚A环氧加成,然后以脂肪族单环氧或芳香族单环氧化合物封闭伯胺氢,合成后以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稀释,所得的加成物为澄清溶液,最后,加成物用醋酸中和部分的胺氢。
shimp Dayid等采用低分子质量环氧树脂与多乙烯多胺反应生成多胺一环氧加成物,再经单环氧化合物将其封端,并用醋酸中和部分的仲胺,以调节固化剂的HLB和降低固化剂的反应活性,延长适用期。
陈挺等则将低相对分子质量液体环氧树脂(E-51)与聚乙二醇反应生成端环氧化合物,然后与三乙烯四胺反应生成端胺基环氧一胺加成物,再用单环氧化合物封端,最后用醋酸中和成盐,制得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由于长链聚乙二醇的引入降低了交联密度提高了涂膜的柔韧性。
由于这类固化剂均需依靠成盐来降低反应活性和增加水溶性和稳定性,但多余的醋酸对钢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不适宜用于钢铁构件上。
周继亮等以三乙烯四胺(TETA)和液体环氧树脂(EPON828)为原料,合成EPON828-TETA加成物。
然后用具有多支链柔韧性链段的C12~14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 E210)对EPON828-TETA加成物进行封端改性从而在环氧固化剂中引入具有增韧作用的柔性碳支链,提高了固化产物的柔韧性和耐冲击性;最后用一定量的冰乙酸与其发生成盐反应,增加其亲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亲水亲油平衡。
Lohe Matthia等采用聚氧乙烯二胺、水和乙氧基脂肪酸反应,再滴加入EP384来制得一种白色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
该分散体是将胺官能分散体与胺官能固化剂相结合而形成的,它包含环氧组分和多胺组分,并以胺基作为链的终点,因此具有两亲性。
在溶液或者乳液中形成环氧固化剂分散体,其中分散性取决于活性胺基。
3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研究进展3.1 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自开发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最早研制成功的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是Thomas Swan公司的Casmi de 360及其改性产品Casmi de 362。
主要是经过部分成盐的改性脂肪胺水溶性固化剂,如Becker等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环氧树脂与多乙烯多胺反应生成端胺基环氧-胺加成物,再用单环氧化合物将其封端,并用醋酸中和部分的仲胺以调节固化剂的HLB值和降低固化剂的反应性,延长适用期。
同济大学陶永忠等将低相对分子质量液体环氧树脂(E-51)与聚乙二醇反应生成端环氧化合物,然后与三乙烯四胺反应生成端胺基环氧-胺加成物,再用单环氧化合物封端,最后用醋酸中和成盐,制得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借助长链聚乙二醇的引入降低了交联密度提高了涂膜的柔韧性。
由于这类固化剂均需依靠成盐来降低反应活性和增加水溶性和稳定性,但多余的醋酸对钢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不适宜用于钢铁构件上。
Stark等采用环氧树脂与过量的间苯二甲胺反应生成端环氧胺加成物,再与端羧基聚醚醇反应生成酰胺-胺,经封端得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
3.2 Ⅱ型水性环氧固化剂Ⅱ型水性环氧固化剂是指直接固化固态环氧分散体(环氧当量为500~650)的一类固化剂。
由于Ⅱ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中的环氧树脂已预先配成乳液,不需要水性环氧固化剂再对环氧树脂进行乳化,因而只需具有交联剂的功能。
由于Ⅱ型环氧涂料使用的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Tg),导致了涂膜最低成膜温度(MFT)较高(可能会超过室温)。
因此,需加入5%~7%的聚结溶剂以降低Tg和MFT。
由于聚结溶剂的使用,意味着不可能制成零VOC的涂料。
目前使用的Ⅱ型水性环氧固化剂主要是采用嵌有亲水性聚氧乙烯链段的脂肪胺与环氧树脂反应制得的环氧-胺类固化剂,或采用嵌有亲水性聚氧乙烯链段的脂肪胺与二聚酸反应生成的聚酰胺类固化剂。
它利用聚氧乙烯链段的亲水性,使得固化剂可稳定分散于水中,而采用环氧树脂作为扩链剂,可以提高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
如Klein等采用聚氧乙烯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A环氧树脂反应得到环氧树脂自分散体,再与聚氧丙烯二胺和异佛尔酮二胺反应生成环氧-胺类固化剂。
Klein 等采用双酚A环氧树脂、聚氧乙烯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A反应得环氧树脂分散体,再与多乙烯多胺反应生成端胺基环氧-胺加成物,最后经封端得到Ⅱ型水性环氧固化剂。
4 结论对于水性环氧固化剂和水性环氧树脂技术而言,提高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相容性、开发水性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以代替含有机挥发溶剂的环氧树脂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延长适用期、实现高性能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
国内科研工作者已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水性环氧固化剂。
目前生物资源等对环境无害的清洁资源应用较少,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尽快研究和应用到更高效水性环氧固化剂的研发和制备中来。
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艺条件,缩短固化时间,提高力学性能,扩大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不断提高,工艺不断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环保高效的水性环氧固化剂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