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的储层裂缝建模

合集下载

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建模方法

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建模方法

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建模方法林承焰; 李辉; 马存飞; 任丽华; 陈仕臻; 李师涛; 梁书义【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3)005【总页数】13页(P21-33)【关键词】构造裂缝; 致密砂岩; 应力场模拟; 离散裂缝网络; 密度体; 岩石力学【作者】林承焰; 李辉; 马存飞; 任丽华; 陈仕臻; 李师涛; 梁书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8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80; 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天然裂缝的成因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发育状态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分布规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1-4]。

如何更加准确地刻画储层中裂缝的空间展布,仅从构造或者岩相单一手段分析裂缝的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缺陷[5-6]。

从裂缝发育的岩石来看,不同部位岩石脆性组分的含量、岩石结构、岩石粒度等的差异导致对裂缝控制作用的不同,即沉积相控制下的岩性为主要影响因素[7-8];从裂缝形成机制来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构造应力场分析方法,认为应力分布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9-14];从裂缝与周围构造体间关系来看[15-16],裂缝发育位置距断层远近为主要影响因素;从地震资料入手,利用蚂蚁追踪、相干体属性等分析方法对识别裂缝具有很好的效果[17]。

从建模手段来看,逐渐从连续裂缝模型发展到离散裂缝网络模型[18-21]。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笔者采用基于示性点过程的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方法,在裂缝发育地质模式的控制下,综合裂缝成因力学机制,利用裂缝密度体建立天然裂缝模型。

1 裂缝建模研究思路传统裂缝建模方法对成像测井、岩心的依赖程度较大,存在成本高,井间误差大等问题。

裂缝密度体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缺乏特殊测井和取心井,以及井少、井距大的情况下裂缝预测与建模的问题。

页岩裂缝网络的几何特征二维表征及连通性分析

页岩裂缝网络的几何特征二维表征及连通性分析

页岩裂缝网络的几何特征二维表征及连通性分析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1.3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二章:页岩裂缝网络二维表征方法2.1 裂缝网络特征参数2.2 图像处理方法与算法2.3 页岩裂缝网络二维表征模型第三章:页岩裂缝网络的几何特征分析3.1 裂缝长度分布规律分析3.2 裂缝面积分布规律分析3.3 裂缝角度分布规律分析3.4 裂缝密度与分形维数分析第四章:页岩裂缝网络连通性分析4.1 连通性参数的定义4.2 网络连通性的数学模型4.3 连通性分析实例及结果解释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涵盖的问题及创新点5.2 研究成果与展望5.3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附录:1. 图像处理算法介绍及源代码2. 统计分析软件介绍及用法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资源备受重视。

而在页岩气的开采中,掌握页岩储层的特征和裂缝网络是关键的技术之一。

页岩气储层的生产能力与裂缝网络的数量和规模密切相关,因此对页岩裂缝网络的研究成为了页岩气领域的研究热点。

页岩是一种含油气的泥岩,其孔隙度极低,储层不易形成,因此页岩储层的裂缝网络对气体流动和储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裂缝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决定了气体的流动路径和有效地渗透面积,在页岩储层的开采过程中,不仅会形成不同性质的裂缝网络,而且裂缝之间还有很强的复杂交互作用。

因此,合理地掌握裂缝网络的几何特征、规律和连通性对于评估页岩储层的开发潜力,并指导页岩气开采的灵活性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页岩裂缝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几何特征和流体特性方面。

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页岩裂缝网络,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其中,基于三维数字化数据的几何表征方法和样品分析技术是研究页岩裂缝网络的重要手段。

例如,基于Ct扫描的3D数字模拟,能够真实、忠实地反映出页岩储层的内部结构和裂缝网络,为几何特征和流体特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途径。

裂缝三维地质建模的难点与对策

裂缝三维地质建模的难点与对策

裂缝三维地质建模的难点与对策聂永生;田景春;魏生祥;孙利【摘要】裂缝三维地质建模通常包括裂缝强度建模、离散裂缝网络建模和裂缝属性建模3个主要步骤,在这3个步骤中面临着如何将裂缝信息和成果归一化以及如何三维量化描述裂缝开度和渗透率属性参数等诸多难点.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总结出具体的解决方法.首先,利用成像测井或常规测井裂缝解释的数据作为基本数据点,以动态分析及地震检测等资料为约束条件,选用合适的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裂缝强度模型;其次,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动态监测等研究成果,建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最后,运用岩心裂缝分析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初步的裂缝属性模型,并根据试井分析等方法获得的裂缝渗透率等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裂缝属性模型.运用上述方法结合国际主流的裂缝研究与建模软件,可定量描述裂缝的三维分布,为油藏数值模拟及油藏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持.%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racture is not only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fracture research results, but also the objective need of fractural reservoirs study and numerical reservoir simulation. With the advance of logging recognition, seismic detecting, dynamic monitoring, physical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we can get more valuable materials than before which bring even higher challenges in fractur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hree main steps included in the fracture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i.e., fracture intensity modeling, DFN modeling and fracture network properties modeling.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that how to unify the fracture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how to calculate fractureattributes such as aperture and permeability. This paper has proposed the related solutions and discussions, introduced a method which uses imaging or conventional logging data, dynamic analysis results, seismic detecting data and other data to build fracture intensity model, and uses core fracture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empirical formulas to build fracture properties models. Combining this method with international fracture modeling software, we can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 and provide solid support for reservoir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3(020)002【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裂缝;蚂蚁体;裂缝强度模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裂缝属性模型【作者】聂永生;田景春;魏生祥;孙利【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随着中国的裂缝性油藏和受裂缝影响的油藏在已发现油气藏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其储量和产量所占比例也逐渐上升,针对储层裂缝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2]。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

第36卷第2期2024年3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6No.2Mar.2024收稿日期:2023-01-12;修回日期:2023-09-28;网络发表日期:2023-11-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点地质统计学相控地震同时反演方法”(编号:41872138)资助。

第一作者:陈叔阳(1976—),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开发地质及储层表征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长春南路466号。

Email :****************************。

通信作者:尹艳树(1978—),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开发地质及储层表征建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Email :****************.cn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4)02-0124-12DOI :10.12108/yxyqc.20240212引用:陈叔阳,何云峰,王立鑫,等.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2024,36(2):124-135.Cite :CHEN Shuyang ,HE Yunfeng ,WANG Lixin ,et al.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3D geological modeling of Ordoviciancarbonate reservoirs in Shunbei No.1fault zone ,Tarim Basin [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4,36(2):124-135.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陈叔阳1,何云峰1,王立鑫2,尚浩杰2,杨昕睿2,尹艳树2(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乌鲁木齐830000;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摘要: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以及动态生产资料,对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断控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层级划分;基于层级划分,通过地震资料属性提取与转换、深度学习、基于目标示性点过程模拟以及离散裂缝网络模拟(DFN )等方法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并以模型进行油气储量和油藏数值模拟,将拟合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

裂缝方位预测技术

裂缝方位预测技术

裂缝方位预测技术佚名【摘要】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和M V E裂缝预测软件预测裂缝方位。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1页(P132-132)【关键词】蚂蚁追踪技术;M;V;E裂缝预测软件【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油藏裂缝方位预测是油藏开采中的重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蚂蚁追踪技术,M V E裂缝预测软件两种方法。

1.1 研究方法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含有丰富的构造信息及断裂信息,可有效地的反映大裂缝及中等裂缝信息。

在Petrel软件中,利用地震资料描述储层裂缝分布一般通过“蚂蚁追踪”技术来实现。

即:直接从地震资料中提取裂缝的信息,采用因素排除法和裂缝引起的方位各向异性提取法实现的。

1.2 工作流程“蚂蚁追踪”技术预测油藏大尺度裂缝及中等尺度裂缝发育程度有几个步骤:①前期地震资料处理,采用任何一种边缘检测手段,如构造平滑处理、混沌处理、作方差体等来增强地震数据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并可通过降低噪音来限定地震数据体的提取。

②产生地震蚂蚁属性体,并提取断片。

Ant Tracking算法创立了一种新的断层属性,突出了相应的具有方位的断面特征,自动提取一套详细反映不连续断片的地震属性体。

③验证和编辑断片。

为了得到最终的断层与裂缝信息,提取的断片必须要进行评估、编辑和筛选,这是利用交互的立体图和直方图过滤的方法完成的。

④建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及裂缝属性模型。

利用PetrelTM 的C reate d iscrete fractu re netw o rk模块,通过确定性建模来建立中等尺度及大尺度的裂缝网络模型,合并微小尺度裂缝网络模型完成任丘潜山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并将裂缝网络模型转换成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裂缝发育程度。

该软件是从地质成因的角度对三维裂缝网格进行预测的,通过对地层的构造发育史进行反演和正演计算每期构造运动对地层产生的应变量。

用应变量作为主控参数,也可用曲率等其他地质属性作为控制参数,同时考虑地层厚度、岩性和裂缝发育方向等参数对多个构造运动时期产生的裂缝位置和方向进行预测。

petrel中储层建模具体操作

petrel中储层建模具体操作

储层建模的步骤目前普遍的认识是,储层建模应分为油藏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和油藏属性建模三步完成。

构造模型反应储层的空间格架,在建立储层属性的空间分布之前,应进行构造建模。

由于沉积相对储层物性有决定性的作用,油藏属性建模多采用相控建模,即先建立沉积微相模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油藏属性建模。

张天渠油田长2油藏的储层地质模型是以测井资料为基础资料,采用确定性建模的储层建模方法建立的。

储层建模的整个过程包括4个主要环节,即数据准备、构造建模、油藏属性建模、模型的应用。

一、数据准备与预处理1.数据准备一般从数据来源看,建模数据包括岩心、测井、地震、试井、开发动态等方面的数据。

从建模的内容来看,基本数据包括以下四类:①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地震测网坐标等;②分层数据:各井的油组、砂组、小层、砂体划分对比数据;地震解释层面数据;③断层数据:断层位置、断点、断距等;④储层数据:储层数据是储层建模中最重要的数据。

包括井眼储层数据、地震储层数据和试井数据。

井眼数据为岩心和测井解释数据,包括井内相、砂体、隔夹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数据,这是储层建模的硬数据。

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是储层建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储层建模的精度,必须尽量保证用于建模的原始数据特别是硬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必须对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如检查岩心分析的孔渗参数的奇异值是否符合地质实际,测井解释的孔渗饱是否正确等等。

建模过程中能被储层建模软件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于这些基础资料,但它们有特殊的格式要求,需要转换成不同格式要求的文本文件才能以正确的格式导入到Petrel软件中。

从文件类型上来看,它们包括井头文件(Well head)、井斜文件或井轨迹文件(Well deviation)和测井数据文件(Well log)。

它们的格式和作用分别如下:①井头文件:文件内容包括井名、井位坐标(X、Y)、地面补心海拔(补心高与地面海拔之和)以及目标井段深度(井段顶部深度和测井段底部深度)。

多信息融合分级裂缝建模

多信息融合分级裂缝建模
Xu e Ya nme i l Xi a Do n g l i ng ,S u Zo ng f u , Wu Xi n g we i , J i S he ng z he n

1 . E x p l o r a t i o n& P r o d u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S I N OP E C, Ha i d i a n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2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e t r o l e u m E&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 S I NO P E C, C h a o y a n g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文献标志码 : A
多信息 融合 分级裂缝建模 : l :
薛艳梅- , 夏东领 ・ , 苏宗富 , 邬兴威 , 汲生珍
1 . 中 国石化 石油 勘探 开发 研究 院 , 北 京 海淀 1 0 0 0 8 3
2 . 中 国石化 国际 石油 勘探 开发 有 限公 司 , 北京 朝阳 1 0 0 0 2 9
数场等效 , 得到各个级别缝 的 离散 裂缝 网络模 型和裂缝属性模型 , 探 索了一套针对 复杂裂缝 型储层 的 多信 息融合的分
级裂缝建模方法。
关键词 :碳酸盐岩 ; 裂缝型储层 ; 裂缝分级 ; 裂缝建模 ; 离散 裂缝 网络
Fr a c t ur e Mo de l i ng a t Di f f e r e nt Sc a l e s Ba s e d 0 n Co nv e r g e n t M u l t i . S o ur c e I nf o r ma t i o n

裂缝建模软件ReFract

裂缝建模软件ReFract

地震主导的综合裂缝预测与描述ReFractPrism Seismic, Inc.ReFract: 地震主导的综合裂缝预测与描述近年来,在油气勘探领域,对裂缝油藏的研 究变的越来越重要。

但目前市场上的裂缝分析软 件主要是针对解决油气开发问题的,而缺乏针对 裂缝油藏勘探的裂缝预测与描述软件。

为了满足石油业界对裂缝油藏勘探的需求, 美国 Prism Seismic 公司经过近 10 年的研发,于 2004 年正式推出了能满足勘探阶段裂缝油藏预测 与描述软件-ReFract。

ReFract 以地震数据为主导,测井数据和其它 地质数据为辅,对裂缝油藏进行多学科综合分析 与描述,使我们大幅度提高对裂缝分布的认识, 减低裂缝油藏的勘探风险。

目前对裂缝的分析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zReFract 具有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zz地质力学模拟(Geomechanical Modeling)-通过古构造恢复手段,模拟地层的变形史,推算地层的应变 以及相应的裂缝发育和分布。

这种方法的模拟过程极为复杂,而且过分简化了裂缝成因,只考虑构造变 化对裂缝发育的影响,而忽略了岩性分布、岩石物性、和其他复杂地质现象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离散裂缝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主要依据井数据,尤其是井中成像数据,结合地震属 性的面分布数据,用地质统计模拟的方法计算裂缝的分布。

这种方法对井数据要求较高,需要相对较多 的井数据,更适合开发阶段的裂缝分析工作。

连续裂缝分布模型( Continuous Fracture Models,CFM)-代表着裂缝分析领域的最新成就,以地震数 据为主导,井数据和其它地质数据为辅,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手段,在整个三维空间建立裂缝的连续分布 模型。

这种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各种三维地震属性,对井数据要求不高,因此比较适合井数据相对较少的 勘探阶段裂缝预测与描述工作。

ReFract 就是应用的这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数 据 准备
对 于建模 而言 , 据是最 重要 的 因素. 数 由 于储层 裂缝 的真 实情 况 十 分 复杂 , 种不 确 各 定 因素非常 多 , 理 地将 实 际 的复 杂 问题 抽 合 象化 , 最大 程度地 利用 各种合 理 的假设 、 已知 数据 和建模 软 件 , 实 地 反应 气 藏 的 实 际 情 真 况, 是整个 建模 流程 中最重 要 的环节 . 于离 基 散 裂缝 网络模 型的储 层裂缝 地 质建模 需要 数 据 :1 裂 缝 的空间 密度分 布 ; 2 裂缝 的形 状 () () 和尺寸分 布 ;3 裂缝 的空间位 置 ( 状 ) () 产 分布
徐 维胜 ,龚 彬 ,何 川 ,秦 关 。
(1 .北 京 大 学 石油 与天 然 气 研 究 中心 , 京 1 0 7 ; 2 北 0 8 1 .怀 俄 明大 学 , 俄 明 w Y8 0 1) 怀 27

要 : 用 测 井 和 地 震资 料 分析 储 层 裂 缝 在 三 维 空 间 上 的 分 布 形 态 . 先 对 微 电 阻 率 成 像 测 井 E 资 料 处 理 , 应 首 MI 人
1 . 缝参数 计算 包 括 在 统 计 窗长 内进 行 裂缝 参 数 的 连 续计 算 和 分 层 统 计 计 算 , 续 计 算 的 数 据 生 成 )裂 连
L AS格式 或其他 格式 的文 件 , 为离 散裂缝 网络 模型 地质 建模 的基础 数据 . 作
4 离散 裂 缝 网络模 型建 模
际情 况 存 在 较 大 偏 差 ¨ . g J
收稿 日期 : 0 1— 1 O 审 稿 人 : 云 峰 ; 辑 : 雅玲 2 1 0 —1 ; 张 编 陆 基 金项 目 : 国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 0 8 X0 0 7 20Z 51)
作 者简 介 : 维 胜 ( 9 4 ) 男 , 士 , 程师 , 徐 17一 , 博 工 主要 从 事 海 相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勘 探 开 发 方 面 的 研 究
徐 维 胜 等 : 于 离 散 裂 缝 网 络 模 型 的 储 层 裂 缝建 模 基
表 1 P 1 2 2井 天 然 张 开 裂 缝 参 数 ( 分 井段 ) G0- 部
4 2 地 震 地 质 层 位 标 定 .

首先 制作 5 0口有资料 井 的合成 地震 记 录. 规合 成地震 记 录制作 的 主要依 据是 合成记 录道与井 旁地 常
中图分类号: 19 TE l
0 引 言
普光 气 田位 于 四川 盆地川 东 断褶 带黄 金 口构 造带 的普光 构 造 , 我 国迄今 为 止 发 现 的最 大 海相 整 装 是 气 田l ]上 二叠 统长 兴组 和下 三叠 统飞仙 关组 储 层 在埋 藏 成 岩 过程 中 的不 同时 期 会发 育 一 定 的天 然 裂 1 . 缝, 裂缝 的产状 、 密度 、 模 、 规 张开度 等在 储层 中存 在各 向异 性 , 造成 储层 非 均质性 的一 个重要 因素 , 是 给储 层 开发带 来 困难. 气 田开发 过程 中 , 有效 地防 止储 层 的边 、 水通 过裂缝 网络进入 储层 造成 水淹 , 在 为 底 需要 对储层 裂缝 的空 间分 布形 态有 足够 的 了解 . 者应 用离 散裂 缝 网络模 型 D N( i rt rcu eNew r 笔 F D s eeF at r t o k c Mo e) d 1完成储 层 裂缝建 模 . F D N模 型是 目前 描 述裂 缝 的技 术 , 有 多 学 科 多 资料 协 同的 优 势 , 具 能够 把 露 头、 心、 震、 井、 岩 地 测 地质 、 钻井 、 生产 等 资料充 分结 合进 来 , 多个 角度 认识 裂缝 , 用多条 件 约束建 立裂 从 应 缝 模 型_ . 3 它通 过 展布 于三 维空 间 中的各类 裂缝 组成 的裂 缝 网络集 团构 建整体 的 裂缝 模 型 , ] 实现 对裂 缝 系统从几 何形 态 到其 渗流行 为 的逼真 细致 的有 效描述 l . 光气 田在 勘探 、 5 普 ] 开发 过 程 中积 累 了丰 富 的基 础 资料 , 笔者 收集 5 O口井 的常 规 测 录井 资 料 、 7口井 的微 电 阻率 成像 测井 资料 和工 区 的三 维 地 震 数 据 1 体, 为该 研究 提供基 础 资料.








第 3 5卷
2 1 年 01
1 2 离 散 裂 缝 网 络 模 型 .
该模 型将裂 缝 的真实形 态 和分布 特征完 全 应用到 流 动模 型 中 , 所 有 的裂 缝 根据 实 际 尺寸 和 分 布形 将 态进 行完 整和显 性 的描述 , 通过 高分 辨率非 结构 化 的网格 呈现. 离散 裂缝 网络模 型 的概念 是 2 0世纪 9 0年 代 末提 出的 , 到 2 直 1世纪 初才 开始逐 步应 用[3Kai — adM 等 于 2 0 i . r F r o mi 0 4年 提 出基 于连通 表 的离 散裂 缝
4 1 建 模 范 围 .
平 面上 , 模工 区 以三维地 震反 演边 界为基 准 , 建 同时尽 量 减少 模 型 的 网格 数 量. 西部 边 界 以普 光 7井 大 断层为 边界 ; 南部 和北 部 以三 维地震 反 演体边 界 为界 ; 南部 以三维 地震 反 演 数 据体 边 界 作参 考 ; 北 东 东
工 识 别 出 天 然 张 开裂 缝 , 算 裂 缝 的密 度 、 度 、 度 、 角 、 位 等 参 数 , 生 成 I 计 长 宽 倾 方 并 AS格 式 的 数 据 ; 后 以 Go AD 为 软 然 C
件 平 台 , 据 离 散 裂缝 网络 模 型 DF 原理 , 合 运 用 裂 缝 定 量 数 据 、 井 数 据 和 地 震 资 料 , 立 普 光 气 田碳 酸 盐 岩 储 层 依 N 综 测 建
1 1 双 重 孔 隙 模 型 .
该模 型的基本 原理 是将 裂缝 和岩 石基 质 中的流体 流 动 分开 处 理 , 岩石 基 质孔 隙提供 流体 的主要 存 储
空间 , 而主要 的流 体流 动 发 生 于裂 缝 和裂 缝 之 间. 缝 和基 质 之 间 的 流 体 交 换 用 “ 输 方 程 ” T a se 裂 传 ( rn fr
震 道 在 波 形 特 征 上 的对 比 , 有 时 会 出 现 “ 错 波 ” 现 象 , 用 波 形 对 比 与 平 面趋 势 对 比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解 但 对 的 采
决. 即在波形 对 比 的基 础上 , 过合成 记 录的 时深关 系将 地 层分 层 转换 到 时 间域 , 查 同一个 层 位 的分 层 通 检
裂 缝 地 质 模 型 . 模 型客 观 地 反 映 了储 层 裂 缝 的 几 何 特 征 和分 布 形 态 , 为 后续 气 藏数 值 模 拟 提 供 依 据 . 该 可 关 键 词 : 光 气 田 ; 缝 ; 井 资 料 ; 震 数 据 ; 散裂 缝 网络 普 裂 测 地 离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0—1 9 ( 0 1 0 —0 1 10 8 1 2 1 ) 3 0 3—0 4
1 裂 缝模 型选 择
油( ) 气 藏地 质模 型是 油 ( ) 的类 型 、 何形 态 、 模 、 气 藏 几 规 油藏 内部 结构 、 储层 参数 及流体 分 布 的高度概 括 , 立油 ( ) 建 气 藏地 质模 型对 于预测 储集 层平 面展 布规 律 、 学地 编 制 油 田开 发方 案 , 科 以及 提 高油 田开发 经济效 益 有重要 的 意义. 当前 主要采 用 2类方 法模 拟裂 缝油 ( ) : 是用 等效 的连 续介质 模 型模拟 裂缝 气 藏 一 和基 质的耦 合作 用 , 即通常 所说 的“ 双重孔 隙模 型” 二是 称 为 “ 散裂 缝 网络模 型” ; 离 .








第 3 5卷
Vo .3 1 5
第 3期
No .3
21 0 1年 6月
J n 2 1 u. 01
J OURNAL OF DAQI NG ETROLEUM NS TUTE P I TI
基 于 离 散 裂 缝 网 络 模 型 的 储 层 裂 缝 建 模
( 图 1 ;4 测 井数 据 ( 括井 位数 据 、 隙 见 )() 包 孔 度、 渗透 率和饱 和度 等 ) ( ) 震 数 据 ( 面 ;5 地 层
数 据等 ) . 图 1 裂缝产状 示意
3 储 层 裂 缝参 数 计算
共 收集 P x 、 G2 一 1 P x G1 一3 P x 、 G3 一2等 1 7口井 的 电成像 测 井 E MI 始资 料 , 过 L g i 成像 测 原 通 o ve w
输 入裂缝 密度 、 长度 、 度 、 缝所 在 的层 位 , 宽 裂 以及 裂 缝 的倾 角 、 方位 角 , 生成 井 筒 周 围的 裂缝 点 集 文 件, 裂缝 用裂缝 的中心点 坐标 、 度 、 长 宽度 、 角 和方位 角 5个 参 数 确定 . 些 带属 性 的 点集 文 件 可视 为 基 倾 这 于 Go AD油藏 建模过 程 中 的硬 数据 , 面生 成全 空 间属性 的随 机建 模 过 程 就是 基 于 硬数 据 进行 插 值 或 C 后 模 拟的方 法运算 得来 的. 导入井 位数 据 、 测井 数据 ( 隙度 、 孔 渗透率 和饱 和度 ) 导 入地 震 数 据 到 Go A 中 , 和 C D 由地震 数 据 给 出 的层位 ( 为一系 列 密 集 的 空 间 点 集 构 成 ) 息 , 过 地 震 数 据 文 件 的 点 集 生 成 顶 层 (o ) 信 通 tp 和底 层 ( ae bs)
F n t n 或“ u ci ) 形状 因子 ” S a eF co) 述 ] 该 方 法 将 油藏 裂 缝 分布 理 想 化 , o ( h p a tr描 . 应用 起 来 非 常 简 单 , 因 而在工业 界被 广泛 应用 . 该方 法几 乎没 有用 到实 际裂缝 离散 分 布 的任 何信 息 , 而且认 为 流动参 数在 基质 中 不具 有变 化性 , 或者 说每 一个 网格 中基 质 的压 力 和饱 和度 等是定 值. 这些 处理 方法 和假设 与储 层裂缝 的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