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抚育的几点建议

合集下载

浅析森林抚育技术措施及抚育管理的对策

浅析森林抚育技术措施及抚育管理的对策

浅析森林抚育技术措施及抚育管理的对策摘要: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木材等多种功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抚育管理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

本文通过对森林抚育技术措施及抚育管理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抚育;技术措施;抚育管理;对策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调节水土流失等多种功能。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一、森林抚育技术措施(一)森林更新森林更新是指在森林生长过程中,由于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导致林木死亡。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的恢复能力,必须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促进森林的更新。

首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林木更新。

例如,对已经死亡的树木进行清理,防止其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还要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防止火灾发生时林木被烧毁;此外,还要及时进行林地清理和植被恢复,以增加植被覆盖度。

其次,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来促进林木更新。

例如,在更新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树种;对原有树种进行重新配置,增加树木的多样性;采取合理的抚育技术措施来促进林木更新;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抚育质量和效率。

最后,要及时进行森林更新。

在森林更新过程中,要及时对更新后的树木进行检查和养护。

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要定期进行森林检查和养护工作。

(二)郁闭度调节郁闭度调节是指通过调整林木密度、调整林分结构等方式,促进林木生长和林分质量提升。

郁闭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种植方法和密度。

浅谈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浅谈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浅谈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作者:段光兵来源:《种子科技》2019年第10期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地球之肺”,其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离不开森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在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更是保护野生生物的良好场所。

因此,必须善待森林,加强森林抚育,共享绿水青山。

对森林的栽培、抚育都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适时适度科学抚育,保证目标树木的重要地位,提高树木的质量,给树木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人为、有目的地进行抚育,对形成良性的森林有着很大的影响。

简述了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森林抚育;技术要点;建议森林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对人类的贡献多种多样。

近年来,森林资源不断减少,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更加剧了供需矛盾,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一些珍稀动植物资源减少甚至灭绝,雾霾天气、泥石流时有发生。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向人们提出严峻的挑战。

因此,应提高对森林的重视,加倍地呵护森林,着力提高森林质量。

科学合理的抚育,能使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林木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1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1.1 以耕代抚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林木生长的土壤里杂草丛生,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林木的生长。

为了保证林木的生长,必须人为地以耕代抚,对林木土地精耕细作,并进行定期的除草、施肥、松土等,改善土壤条件,增加营养供给,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1.2 间伐林木参差不齐影响着森林整体的发展,在不改变林木结构和防护效益的前提下,应对林木进行抚育间伐。

一是去劣留优,二是去小留大,三是去弱留强[1]。

林木的密度对林木的生长尤为重要,密度过大,影响阳光的照射、营养的吸收。

对林木的密度进行一定的控制,不同的生长环境对应不同的间伐方式。

路、渠和农田三边隙地的单行和双行林带主要使用株间间伐,而一般风沙区3行以上的宽林带,成行伐除密度过大的树行则适用于行间间伐。

浅谈兴隆县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浅谈兴隆县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浅谈兴隆县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及方法张艳丽(河北省兴隆县前苇塘林场河北兴隆067300)兴隆县森林资源丰富,分布着红松、云杉、椴树、黄菠萝、桦树等珍贵树种,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生长的林木纹理、色泽、质地优美精良。

林木区内生长着大量的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刺五加、五味子、猴桃、蘑菇、猕猴头、刺嫩芽等。

全区动物资源176种,经地质勘察查明的矿种达30余种,森林抚育建设工作是保护兴隆县森林生态资源、满足社会需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必要性分析森林抚育又叫林分抚育,是从造林时期开始,到林木成熟之前的森林培育过程中,为提高幼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木品质及提高森林生产率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包括除草、松土、间作、施肥等工作。

该项工作可以提高林区种植和培育力度,对林区资源和环境质量进行优化和保护,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林区抵抗力。

通过科学森林抚育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林木成长周期,提高林区经济效益。

2森林抚育现状分析兴隆林业局在森林抚育过程中,针对比较重要的生态区公益林密度大、植被种类结构单一、林木竞争明显、分化现象严重、林木质量较差、林区植被功能效率降低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2.1对象设计针对性不强。

森林抚育对象不同,抚育设计应有所差异。

然而在实际抚育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将非抚育地区的农地、河流等化为小班抚育对象;而有些小班森林郁闭度较低,小灌木基盖度还不高,还不能对林木生长造成多大影响时,却对其采取割灌除草等抚育措施。

2.2项目抚育设计调查存在误差。

森林抚育技术人员对抚育技术和标准不明晰,使得抚育设计样地的胸径、郁闭度等数据与伐木前存在较大差异。

2.3实际抚育作业与设计存在差异。

一般表现为抚育林地实际面积与设计情况存在误差,需要改变原抚育方案等情况。

例如,原抚育方案计划进行透光抚育、卫生伐等,而在实际抚育作业中,却只进行人工割灌、修枝等操作。

3改进措施3.1调整林区树木分布结构,提高抚育质量。

首先,通过对林区进行森林抚育,将林区内影响林木生长的非抚育对象的树种进行人为清除,以扩大林区优质木的比例。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森林抚育是指在已经成林的林地上进行的管理、保护和改良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增加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实现林木生长、更新和增值的目标。

下面,我们将介绍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1.选择适宜的种苗森林抚育中首要的一步是选择适于生长的种苗。

因此,在进行森林树种的选择时,需要考虑离地高度、林木的高度和树干直径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也需要判断该树种适不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土壤类型等信息。

2.控制灌木的生长在森林抚育中,灌木的生长对于树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灌木进行适度的修剪和消除,防止它们占据过多的养分和空间,影响树木的发育。

3.及时除草森林抚育过程中,除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草霸占森林的资源和养分,影响树木的发育。

同时,人工除草也可以提高森林抚育的效率和质量。

4.合理施肥肥料的施用对于树木的发育同样非常重要。

在进行森林抚育的同时,需要根据所选树种的需求及土壤情况,合理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5.加强防治病虫害在进行森林抚育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这包括人工控制和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需要采取繁殖环境破坏、物理阻隔、生物控制、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以保证森林健康和繁荣。

1.注重科学规划在进行森林抚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规划。

这包括根据资源类型、环境条件和具体需求等因素规划森林抚育的内容和措施,以保证其效果和可持续性。

2.加强技术培训为了提高森林抚育的效率和质量,加强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这包括对抚育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为从事森林抚育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3.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进行森林抚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这包括加强土地保护和水源管理的工作,防止抚育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4.加强社会参与为了提高森林抚育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加强社会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浅谈加强森林抚育对提升植物多样性的作用

浅谈加强森林抚育对提升植物多样性的作用

浅谈加强森林抚育对提升植物多样性的作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关注。

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森林抚育作为森林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提升植物多样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加强森林抚育对提升植物多样性的作用。

森林抚育可以促进森林植被的更新和复壮。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森林植被遭受到了破坏和破坏,导致物种丰富度减少、生态平衡丧失。

森林抚育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工干预和管理,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植被进行修复和更新,为植物多样性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通过人工造林、树木修剪和土壤改良等措施,可以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和生长,为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森林抚育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不断变化,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干扰和破坏。

而森林抚育可以通过调整、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提高植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长。

通过合理的森林管理和保护措施,可以降低森林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干扰的风险,为植物多样性的提升创造了更加稳定和有利的环境条件。

森林抚育可以促进植物种群的更新和迁移。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植物种群面临着退化和衰减的趋势。

而森林抚育可以通过促进植物种群的更新和迁移,为植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引种和转移植物种群、保护和扩大植物种群的分布区域,可以促进植物种群的更新和迁移,提高植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长速度。

加强森林抚育对提升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促进森林植被的更新和复壮、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促进植物种群的更新和迁移、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改良和保护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植物多样性,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森林抚育,加强森林管理和保护,为植物多样性的提升和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森林抚育是指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持和增加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下面将介绍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1.选桩造林:在选址上,应根据土壤养份和水分状况以及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提高种植的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速度。

栽种密度应适度,保证每株苗木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空间,避免互相竞争。

2.间伐调整:在森林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间伐,控制森林密度和林木间的竞争,提高森林的质量和生产力。

间伐对于森林的恢复生长和更新非常重要,间伐应根据林分的情况进行调整,既要保留有潜力的生长林木,又要适量清除病虫害和劣质林木。

3.土壤肥力管理:合理施肥是森林抚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种类和数量的肥料进行施用。

施肥应注意方法和时机的选择,避免肥料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效果。

4.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防治森林中的病虫害,保护森林的健康生长。

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或者陷阱和诱捕等方式进行防治,减少对森林的损害。

也可以通过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1.科学规划:在进行森林抚育工作之前,应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明确抚育的目标和措施。

规划要充分考虑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空间和资源,确保森林抚育的有效实施。

2.提高人员素质:森林抚育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要加强对抚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也应加大对森林抚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森林保护意识。

3.加强监测和评估:应建立健全的森林抚育监测和评估体系,对抚育工作的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森林抚育工作的持续有效。

4.推行合作模式:通过引进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等各方参与森林抚育工作,提高投入和效益的匹配度。

可以采取合作社、合作经营和股份合作等模式,确保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同时推动抚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社会化。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森林抚育是指为了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利用的不断加剧,森林抚育技术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发突出。

本文将就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进行探讨。

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1. 种苗选育种苗的选择对于森林抚育来说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种苗,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在种苗选育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树种的生长习性、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等。

2. 树木定植树木的定植是森林抚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定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树木的间距、深度、根系情况等,以保证树木能够顺利生长,形成优良的森林。

3. 生长管理生长管理包括松土、修剪、除草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保证森林的品质。

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森林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森林抚育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森林的健康生长。

5. 合理砍伐对于成熟的森林来说,合理的砍伐是促进森林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砍伐可以促进种间互惠、更新林分结构、提高森林品质。

森林抚育的合理化建议1. 生态环境保护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不可随意砍伐、破坏森林生态平衡,要尊重自然规律,达到保护环境和开发利用的双重目的。

2. 种植多样化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要尽量提倡多样化种植,避免单一树种大面积种植。

多样化种植可以提高森林的生态环境,减轻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3. 科学施肥对于人工种植的森林,合理的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的施肥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提高树木的品质。

4. 主动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森林抚育中的一大难题,需要采取主动的防治措施。

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提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措施。

5. 合理安排砍伐在进行森林抚育砍伐操作时,需要合理安排砍伐的数量和时间,遵循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森林抚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体系。

浅谈森林抚育措施

浅谈森林抚育措施


.铼 抗 包 l i 森 林抚 育 的 力 ‘ 弋 他 r , - 透) 匕 伐、 疏伐 、 K伐 、 ,
浇水、 肥等

t 标树 作业 法进 行疏 伐 ; 长 发育较 筹 的 他、 补_ l = l l 【 、 人 l 促 进 人然 新 、 修枝 、 割灌 、 除f 1 . I = 、 分宜 采用 r
』 i l l 付芥m , 同 时逊 f 人 I 逃择 , 保 林 木 牛 K 城 方式 质 的 f 』 c 埙 木材 采 伐 址定 蝴

进i 的
伐 或 生长伐 抚 育方式 。
( 2 ) 地 条件较好 的林分 在幼 龄林 中期 ( 2 0~3 0年) , 牛 长发 育 良好 的林
址够 r ' t 0 K 川. 仃 允址 的 光 照 射 , 为保 木 增
连 ‘ J t , 趋铸 .玳 终 能够 提 供 址够 的 大 级 、 高 系统地 营森 林 过 程 巾 , 抚 育
2 . 依 据 地 条 件和林 木 生长状 况 确定 抚育 作 、 I
( 1 ) 地 条件较差 的林 分 宦 采用 林 木分 级 法进 行 抚 育问 伐 , 一 般采 取 疏
在 l 0厘米 以上。生态 目标树和特殊 目标树不受树
龄 和树 高 、 胸径 、 起 源 限制 。 ( 1 ) 目标胸 径 的确定
应根据林分的经营 目标和培育年限 , 参照该 区 域同树种在设定培育年限内的生长情况而确定 。 大 径材标准胸径大于等于 4 O 厘米 ,中径材标准胸径
故 为3 0— 4 0厘米 。 对 较 大龄林 要 进行 改 建 , 若 目的树 行 除伐 。人工 林 因 造林 时 即经 过 树种 选 择 , 种 林 龄 已经 超过 目标树 选 择 的最佳 年 龄 , 树 高 已经 不再 进 行 除伐 。当 目的树种 分 布较 为均 匀 而劳 应采 取 带状 抚育 法 。间伐前 , 先 把林 达到终高 的三分之 二以上 , 且 自然整枝过度 , 营养 较 不足 时 , 间伐带宽 2 枝不足树高的三分之一的林 分 ,在确定 目标胸径 分 出交互相 间的间伐带与保 留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森林抚育的几点建议 摘要: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林抚育经营体制和机制没有完全理顺。说是公益林,又不能全面享受公益林政策保障,说是商品林,又不能按市场规律去运作,这就给抚育经营这项工作带来困扰,也成为森林抚育经营的障碍。抚育经营是需要长期投入和付出的一项工作,短期内难以明显见效。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森林抚育 抚育管理 森林经营 自天保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植被得到有效增加,森林资源呈现全面恢复性增长。但目前,大量的天然次生林生长过密,林内目的树种更新困难,中幼龄林木生长不良,自然枯损严重,病虫危害时有发生,森林火险等级高,林木生长缓慢,林分的质量和效益低下。人工林也存在初植密度过高,林分郁闭后,空间竞争激烈,生长受到抑制。林场森林资源的总体情况出现了保护有余,抚育管理不足问题表现严重。 一、面对这种状况,通过抚育实践,浅谈几点森林抚育经营方面的建议: 1、对森林抚育经营,要形成共识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行动。要有资金投入,要有规划和技术规范,要有相应的协调机构安排实施,针对具体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措施并落到实处。 2、完善林业有关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修订不切合实际的、不利于加强森林抚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在中幼龄林抚育中所需要的森林采伐指标,政策应以允许,并优先给予保证。在中幼龄林抚育中,需采伐部分胸径在5 厘米以上的林木,因受采伐指标的限制,采伐技术措施无法全部到位。 3、设立中央财政森林抚育专项补助资金,保障提供抚育经费支持,以鼓励森林抚育经营。公益林抚育资金,应由专项经费解决。商品林抚育资金,可通过特别财政预付或特别周转金先行支付,也可以从专项贴息贷款渠道解决。标准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提高。从抚育试点的情况看,由于长时间不抚育, 人工林密度每亩达135- 300 株,天然林地块每亩达950株以上,作业难度非常大。 4、对天然林首先应遵从自我恢复、自我调控的自然发展原则。但对林相杂乱、低效或次生林应以择伐取代皆伐改造,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公益林的生态功能。 二、今后,我们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全面准确掌握急需抚育经营的森林规模、分布、结构等情况,为全面推开抚育经营工作做好准备。 2、将抚育经营与产业发展积极结合起来,与林下经济的开发利用相结合,通过产业拉动提高抚育经营的内动力。我们优先规划公路两侧,森林公园,旅游景点的中幼龄林抚育。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景观效果,尽快让林场职工分享到森林抚育经营的好处。 3、尽早争取优先抓好过密的人工商品林和飞播林的抚育。要以林场职工为主体,围绕支持林场职工就业增收,增加森林蓄积量,改善职工生活开展抚育经营工作。 4、要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加强抚育施工监管,保证抚育质量,推动林场全面快速发展。 5、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森林抚育工作政策性强、技术和管理要求高,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监督和管理,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森林抚育建设当中,以真正体现出公益性和全社会性。 6、责任落实,强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定任务、定资金、定标准、定措施、定职责,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森林抚育经营管理责任。采用专业队抚育,定额、定量管理.施工中实行“两书一图”制,即调查设计说明书、工程承包责任书和作业施工图。积极推行项目监理制,对抚育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理,确保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7、科技支撑,绩效监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大胆应用各种森林抚育经营新技术,结合实际,改变常规抚育方法,确定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类型、不同林龄森林抚育经营的有效模式, 形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森林抚育技术体系。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抚育力度,对不同密度和树种组成的林分,应优先抚育树种单一、密度过大、分化明显、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的林分。建立森林抚育经营专门档案,根据不同森林类型、抚育措施的区域分布等情况,选择确定森林抚育监测固定样地,开展成效监测与评估工作,定期监测森林生长、林分结构等因子变化情况。认真总结森林抚育工作的经验做法, 确定快速提升我国森林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建立与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森林抚育经营模式和规章制度,提出新形势下切实可行的森林抚育经营政策。 参考文献 [1]何雅毅 曾继达.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推动林场快速发展.绿色林业.2011 [2]徐高福 余启国 孙益群.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林业调查规划.2011 加强林场中幼林抚育及低质林改造 是恢复森林生态的有效途径 摘 要:森林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具有抵抗和恢复能力,才能长期为人类社会服务。本篇着重论述了加强森林抚育及低质林改造是恢复森林生态的有效途径及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森林抚育; 低质林改造; 森林质量; 生态 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只有保持了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具有抵抗和恢复能力,才能长期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但是由于人类的干扰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被破坏,从而致使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洪灾等等。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坡地表面的土壤受到暴雨冲击,土壤孔隙被堵,雨水下渗速度随之减少,形成大量径流顺坡而下,同时带走大量表土、养分,使这些地区变成“走水、走土、走肥”的三走之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N、P、K等元素缺乏。因此,应该从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认识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建立与健全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 1 森林质量的下降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大岗林场的森林是镇赉县西北的天然屏障。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仅从大岗林场来看,全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90年代的500 hm?扩大到目前的1300 hm?。农业抗灾能力十分脆弱,全场水旱成灾率较高。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成灾面积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从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来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森林资源的破坏,严格地说是森林质量的降低,既森林的林分结构、森林公顷蓄积量的降低。建场初期,有林地面积为9000多公顷,蓄积38万m?,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40 m?,森林覆盖率为36.9%。而目前全场有林地面积为11300 hm?,蓄积30万m?,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26.5 m?,森林覆盖率为41.9%。从上述数据来看,多年来森林面积增加而公顷蓄积下降,说明了多年来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森林林分质量的降低。也进一步论证了专家的测算,即当森林蓄积达到每公顷80 m?以上时,森林涵养水源等生态效能才能发挥的充分,而低于80 m?以下,生态效能相对来说是较为低下的理论。 2 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的可行性 2.1 在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中确立的一系列规章和政策 我们从90年代开始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幼令抚育和低质林改造工作,制定了《大岗林场森林抚育、改造技术规程》。近几年来,我场针对幼龄林面积大,等待抚育的林分多的特点,制定了诸多有利于幼龄林抚育的政策.如:“抚育的小材小料可以抵抚育的工资”,“不安排抚育的不允许进行主伐’。并制定了《人工林抚育技术细则》,把人工幼林抚育列入了计划,促进了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工作的开展,并在已开展的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2 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中的经验 在几十年的森林经营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1998年对皆伐后天然更新起来的中幼龄林进行生长抚育,3年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数据:抚育的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为1 .08 cm,而未抚育的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仅为0.3 cm,林分公顷蓄积则分别为130 m?和90 m?。 2.3 中幼铃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效益显著 2.3.1 生态效益 森林抚育、低质林改造不但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据研究,在幼、中令林阶段,由于林木密度较大,降雪后承受雪的压力比密度低的林分大,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达500多t,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达2.5 kg;林木稀疏后,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降到300多t,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可降至0.5 kg。由于森林抚育、低质林改造改善了林分的卫生状况,病虫害可下降90%以上,增强了抗灾的能力。 2.3.2 经济效益 中幼龄林抚育投入少,见效快,在一个森林经营周期内(10年)抚育林分与未抚育林分,林分生长量年净增每公顷3 m?,10年净增蓄积量30 m?,新增木材产值9000元/公顷(按300元/公顷计算),是森林抚育费用900元/公顷的10倍。如果将全场1万多公顷的森林全部抚育一遍,每年至少可净增蓄积量3万m?,新增木材产值900万。 2.3.3 社会效益 中幼龄林抚育工程不仅缓解了大中径级后备森林资源的不足,而且壮大了林业产业,增加了职工收人。森林抚育和改造投入资金的70%可转化为劳务收人,以年抚育和改造1000hm?计算,年均投资90万元,相当于每年可吸纳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