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森林抚育成效
浅析加强森林抚育工作意见和建议

浅析加强森林抚育工作意见和建议摘要:当前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森林抚育又被称为林分抚育。
而该工作的落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幼林存活率的全面提升,同时还可以对林木品质进行较为有效的改善,使得幼林培育工作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基于此,本文从全面加强森林抚育工作的意义以及建议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浅要探析,旨在为森林抚育工作的全面加强提供思路,进而使得我国营林行业在实际当中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抚育;工作意义;建议现阶段在实际当中对于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通常会采用施肥、排水以及修剪藤枝等方法。
而在我国林业发展当中,具体的森林抚育技术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
因此在对于具体抚育工作落实环节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当前要对该工作进行较为有效地加强,通过对于相应控制措施的全面落实,从而使得相应管理工作能够被落到实处,最终助力于林业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加强森林抚育工作的意义1、有利于林分质量的稳步提升当前在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通过封山育林等方式虽然能够极大程度提升植被覆盖度,但是其植被种类却较为复杂。
这也就导致林相差,各类种苗之间竞争激烈,想要培育的树种在生长过程当中并不占据优势,严重的还会导致目的树种生存困难。
所以当前要不断深化森林抚育工作,同时还要能够对非目的树种的数量以及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使得目的树种能够更好地生长。
而对于成才关键时期的树种,相应工作人员要能够对森林当中存在的非目的树种以及杂质树木及时进行清除。
此外,还要落实对于目的树种的修枝工作,从而使得其生长环境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最终助力于林分质量的不断优化。
2、有利于林木的快速成长目前在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之中,天然林密度相对较大。
这也就导致目的树种在实际生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空间,最终使得其长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通过相应抚育措施的全面落实,则能够为目的树种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以及生长密度,最终使得林相较为整齐。
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成效分析

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成效分析【摘要】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森林抚育的定义作用、低效改造现状分析、措施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两者关系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加强森林抚育可以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而低效改造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研究发现,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相互促进,有利于提升森林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
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加强政策支持和科研力量,推动森林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森林抚育, 低效改造, 可持续发展, 控制措施, 成本效益, 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自然灾害的频发,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已成为当前森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森林抚育是指通过人为干预,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森林生长变得更加健康、密度适中、物种丰富和结构合理。
其目的在于提高森林生产力、改善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抗灾能力,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低效改造则是对森林中生长缓慢、品质低劣、生产力低下的树木进行疏伐或更新,使得森林恢复良好的生长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已成为森林保护的主要策略之一。
目前我国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对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的成效进行分析,为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成效的分析,深入探讨如何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进一步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研究森林抚育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低效改造的现状分析,探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中幼林实施的森林抚育措施及其效果

景观农业J I NG GU A N N O N GYE 林业经济与管理中幼林实施的森林抚育措施及其效果吴世剑(湖南省溆浦县兰岗山国有林场,湖南溆浦 419300)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不断提高,绿色植被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金山银山”,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森林培育工程而言,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中幼林抚育,只有做好抚育工作,才能促进我国林业建设事业发展。
对此,针对中幼林森林抚育展开分析,并探讨其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中幼林抚育;措施;成效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抚育工作一直是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抚育工作做得好,才能为林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力度,要从中幼林抚育开始。
根据林分林种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保证中幼林抚育质量,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1 中幼林抚育概述1.1 中幼林 中幼林是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统称。
幼龄林是森林生长发育的幼年阶段,通常是指不超过2个龄级的林分;中龄林也被称为壮龄林,指林龄不超过4个龄级的林分。
1.2 中幼林抚育 中幼林抚育是指在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情况确定森林培育目标,在林分中适时采取割灌(草)、扩穴、定株、补植、间伐、修枝、施肥和浇水等人为干预措施,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优化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分健康生长。
2 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分析2.1 创造较好的生长环境 林木幼苗阶段的根系较弱,杂草会和其竞争养分,因此要采用施肥、松土等抚育措施来保证幼苗成活。
对人畜破坏严重的地块,要进行补植补造,对灌木杂草较多的地方应进行割灌除草,拓宽林木生长空间,提高造林保存率。
2.2 改善森林卫生条件 中幼林阶段根据林分发育和森林培育目的在林分中采取间伐、修枝等人为干预措施,对树种林分密度进行调整,可改善森林卫生条件,形成适合林木生长的小环境。
2.3 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 完成造林以后要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工作,实施中幼林抚育措施,使林木生长数量和质量最大化,尽可能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森林抚育采伐是指人为的采伐和更新森林,以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其目的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森林生长和更新:抚育采伐可以促进森林的生长和更新,通过适度的采伐来减少林木的竞争,调整林木的种类和结构,提高森林的光照、通风和树冠的层次结构等,以利于森林的自然更新和复壮,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保护力。
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抚育采伐可以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通过采伐来清除死亡、枯萎、病虫害和不良干扰因素等有害植物,减少或阻止森林的腐化,保持森林的良好生态状态,提高森林对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环境净化的功能。
三、调节和提高森林生产力:抚育采伐可以调节和提高森林的生产力,通过采伐来调整森林的结构和密度,增加森林的生产空间和光照强度,改善森林的生产环境和条件,提高森林的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森林的健康生长和寿命延长,实现森林的持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四、提供多样化的森林产品和服务:抚育采伐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森林产品和服务,通过采伐来获取木材、木材纤维、草木野菜、药材等森林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文化需求,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五、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抚育采伐可以保护和改善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通过采伐来保留、增加和恢复森林的栖息地和连接通道,提供良好的生境条件和资源供给,促进各类植物和动物的繁殖、生长和迁徙,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健康。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是通过人为的干预和管理来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促进森林生长和更新、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调节和提高森林生产力、提供多样化的森林产品和服务、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森林抚育的作用及技术措施

森林抚育的作用及技术措施森林抚育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森林进行培育、修整和改良的过程。
森林抚育旨在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量,使其达到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面将介绍森林抚育的作用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森林抚育的作用:1. 提高森林的生产能力:通过抚育,可以促进森林树木的生长和更新,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的产量和质量。
2. 改善森林的结构:抚育可以调整森林的树种结构和空间格局,使其更加合理和稳定。
通过适当的修整和更新,可以优化森林的结构,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和抗风抗灾能力。
3. 保护水土资源:抚育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土壤质量。
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功能。
4. 促进生态平衡:抚育可以调整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促进生物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以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平衡,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抚育的技术措施:1. 确定抚育目标:根据森林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具体的抚育目标。
包括保护性抚育、改良性抚育和经济性抚育等不同的目标。
2. 种植和更新树种:根据抚育目标,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和更新。
同时要注意种植密度和时机的选择,保证树木的生长和更新。
3. 疏伐和修整:适时进行疏伐和修整,调控森林的密度和结构。
疏伐可以减少树木之间的竞争,并且促进森林的更新和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控制森林中的病虫害,防止其对森林的危害。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保证森林健康。
5. 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改善森林土壤的养分状况和肥力。
通过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促进森林的生长和更新。
6. 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森林管理制度,加强对森林的监测和保护。
并进行合理的人工干预,保证森林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森林抚育是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的抚育技术和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量,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森林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稳定土壤等重要功能。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人们进行了森林抚育和采伐的活动。
本文将对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进行分析。
一、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1.提高森林质量森林抚育采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森林的质量。
随着森林的生长和发展,一些老弱、病虫害树木逐渐增多,林分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
通过抚育采伐,可以适当稀疏和更新森林,促进林分结构的优化,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和生产力,增加森林的资源价值。
2.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木材、竹材等森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进行适量的采伐。
不合理的采伐行为容易导致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森林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抚育采伐,可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延长林木周期,保持森林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为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3.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等现象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通过抚育采伐,可以促进各种植被的生长更新,促进水土保持,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1.促进林分生态结构优化通过抚育采伐,可以及时清除老弱、病虫害树木,促进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优化森林的林分结构。
合理的抚育采伐可以满足不同树种和植被的生长需求,增加林分结构多样性,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抚育采伐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森林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精心管理,可以培育出优质的林木,增加木材、竹材等森林产品的产量,提高商品化水平,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贡献。
合理的抚育采伐可以促进森林的更新和生长,保持森林的健康状态,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
森林抚育成效

森林抚育成效森林抚育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保护手段,促进森林的健康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森林抚育的目标是提高森林的生产力、保护水源、改善环境、提供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森林资源。
本文将详细探讨森林抚育的成效。
森林抚育可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
通过及时进行抚育管理,可以控制森林中的竞争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的产量。
同时,抚育还可以促进森林中树木的生长和更新,增加森林的密度和覆盖率,提高森林的碳吸收能力,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抚育对水源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森林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抚育可以通过合理的林业措施提高森林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储存量,保持水源的稳定性。
森林的抚育还可以改善水质,净化水源,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森林抚育对环境改善也有积极影响。
森林是地球的“绿肺”,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抚育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森林抚育还可以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的发生,改善土壤质量,维护生态安全。
森林抚育提供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森林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库,提供了木材、草药、食用野生植物等丰富的生态产品。
通过抚育,可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抚育还可以培养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休闲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森林抚育的成效显著。
通过科学的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保护水源,改善环境,提供丰富的森林资源。
森林抚育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积极推动森林抚育工作,保护和利用好我们的宝贵森林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探讨中幼林抚育成效、问题及发展

1 . 3 经 济 结构
林业生产产值 1 3 9 8 . 5 4万 元 , 都 来 自于 第 一 产 业 。林 场 职 工
样性将得到保护, 有利于实现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2 . 5 社 会效 益分 析
森林培育带动周边 区域经济的发展, 并增加当地农 民就业机
会, 据测算整个项 目建 设三年来需投入 4 8 1 5 0个工 日, 有利于解
2 0 1 3年 l 1月
照 相 嗣 蒜 捕
综 述 与 交 流
探讨中幼林抚育成效 、 问题及发展
赖景 全
( 福建省长泰岩溪 国有林场 摘 福建 漳州 3 6 3 9 0 2 )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 , 人 们越 来越 重视 对 自然环境的保护 , 因此 , 更 多的造林工程不断 出现 , 为 了保 证造林效果 需要在 苗木 幼林的 时候就对其进行管理。中幼林抚育是 国家财政 补贴政策 支持下 实施的一 个林业项 目工程 ,
引 言
2 . 3 森林 资源得 到优 化
通过抚育, 林分结构更加优化 , 林内卫生得到改善, 林分郁闭 幼林的抚育对于幼林 的成长有着重要 的意义 , 国内外众 多学 林 分生长更加 健康 , 森林 资源 快速 增长 , 为 国家提供更 多 者 对抚育 间伐 的实验 、 模拟 、 野外等处理 观察 , 皆说 明其 对林木 更 早, 集 约 人 工林 栽 培 和 中幼 生长 是 有 益 的 。强 度 问伐 ( > 3 0 %) 虽然减少 1 0 %的立 木 蓄 积 增 长 的木 材 。岩溪 国有 林 场 进 行 现 有 林 改 培 、 量, 但 是与未 间伐 相 比, 在很 大程度上减 少 了 自然死亡 率 , 而且 林抚育三种培育方 式的基地建设 。项 目的实施将严 格按照高起 使树木 的胸径 ,材质有 明显 的提 高。 自中幼林抚 育试点实施 以 点规 划和 高质 量 建 设 的 要 求 , 以提 高 单 位 面 积 蓄积 量 和 林 地 生 以调整树种结构和林分 结构为主线 , 大 力培育中长 来, 林 场 及 时把 工 作 的重 点 转 移 到 试 点任 务 上 来 , 并 把 幼 林 抚 育 产力 为核 心, 期速 生丰 产 用 材 林 和 珍 贵树 种 用 材 林 基 地 1 9 2 0 h m 2 。 届 时基 地 的 和 中幼 林 抚 育 间伐 作 为 营 林 的重 要 环 节 来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森林抚育成效作者:郑维玉于泽林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是围绕普安县多年来实施的中幼林森林抚育成效进行分析。
首先引述了森林抚育的目的和作用;其次阐述本县森林资源现状;再次罗列了适合本县森林抚育的抚育技术;最后从抚育与未抚育的林分目的树种占比情况、高径生长及蓄积量、林分生态健康情况及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等方面作抚育成效对比与分析。
关键词:中幼林;抚育;成效;分析森林抚育是从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包括抚育采伐、补植、修枝、浇水、施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视情况进行的割灌、割藤、除草等辅助作业活动。
其目的是:改善森林的树种组成、年龄和空间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改善森林、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丰富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健康,增强森林综合功能;发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培育符合可持续经营要求、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一、森林资源现状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兼具独特的山地气候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降雨量1400mm,年相对湿度84%,年平均气温14°C,地形复杂多变,海拔633~2085m;土壤类型多样,土层厚度20~120cm,且多数土壤肥力较高,适宜多种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化。
全县国土面积1429平方公里,辖8镇2乡2街道77个行政村12个行政社区,根据《普安县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显示:全县林地面积77389.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4.2%。
按森林类别划分,生态公益林2854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6.9%;商品林48849.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3.1%。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37682.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8.7%;疏林地40.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5%;灌木林地29612.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8.3%;未成林造林地509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6%;无立木林地4957.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4%。
按龄组划分:中幼林林地30456.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9.4%;近成过熟林7225.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3%。
全县非林地上森林面积7051.6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1207.6公顷,森林蓄积量310.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4.69%。
二、抚育技术1.抚育采伐。
根据林分发育、林木竞争和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适量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或目的树种健康生长,缩短培育周期,预期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抚育采伐又称间伐,包括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和卫生伐4类。
2.割灌除草。
割灌除草针对幼龄林,主要采取以树干为圆心割除1m直径范围内及全割等抚育方式对幼林进行割灌、除草、人工修枝、培土。
其主要技术措施为伐劣留优,间密留稀,全面割除带面、带壁周围内灌木及藤本和杂草,修枝高度控制在树高的2/3以下,从而达到优化林分组成,改善林地环境,调整林分密度,促进目的树种健康生长,培育出干形质量高的林木,以期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综合抚育。
综合抚育是采取抚育间伐和割灌除草等多种营林措施的森林抚育。
针对情况复杂、单一抚育方式无法达到抚育目的的林分,应当实行抚育方式的配套组合,采取综合抚育措施,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
三、抚育成效分析普安县自2012年试点成功以来,相继实施森林抚育项目累计8.1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因此,普安县把森林抚育作为森林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并设置了标准地对抚育成效进行监测与分析。
1.目的树种保留情况、高径生长及蓄积量对比分析。
为客观分析中幼林抚育成效,在作业区同一小班内选择起源、林龄、坡度、坡向、坡位基本一致有代表性的林分布设标准地。
每种抚育方式标准地由2个样地组成,即对照样地和监测样地,对照样地要求不进行任何抚育措施。
样地布设于2013年9月,复查于2017年11月。
样地对比结果如下表1-表3:(1)目的树种保留情况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监测样地目的树种保留木占比与对照样地相比提高了8%,说明合理地对中幼林采取抚育措施,可大大改善树种结构和生长空间,有效促进林分中目的树的良好生长。
(2)高径生长及蓄积量对比分析。
从表1、表2可见,经过抚育的林分生长情况均优于未抚育的林分。
抚育间伐林分:监测样地胸径、树高、公顷株数、公顷蓄积分别为对照样地的1.32倍、1.14倍、0.80倍、1.41倍;割灌除草林分:平均(胸)地径、树高、公顷株数、公顷蓄积分别为对照样地的1.21倍、1.34倍、0.95倍、10.72倍。
说明在生长坏境相同的情况下,采取抚育措施能明显改善林分密度,创造良好生长空间,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生长量显著增加,尤其对幼林来说,效果极为明显,蓄积量成倍增长。
(3)林分生态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
从表3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中幼林抚育,林分內的林下植被分布、病虫害危害程度、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草本、灌木与林木种间营养空间竞争减少,腐殖质层增加,改善林地物理性状,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微区环境。
2.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
森林抚育的另一目的是能够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通过森林抚育则可以很好的将二者结合起来。
自2012年试点成功以来,普安县相继实施森林抚育累计8.1万亩,总投资940万元,覆盖47个村民组(工区),受益人口6387人;吸纳社会劳动力974人,其中:吸纳贫困人口48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3人,创造贫困户管理就业37人,劳务力直接总收入769.50万元,劳务力人均收入7900.46元;森林抚育消耗蓄积10380.32立方米,产非规格材积1141.84立方米,产规格材积3141.81立方米,为林农创木材产值281.42万元,为林区人均增收440.61元,同时为县财政创税费76.88万元。
除此以外森林抚育的剩余物也可为林产品加工单位利用产生经济价值,森林抚育的间接价值也相当显著,比如碳汇功能。
(2)社会效益分析。
森林抚育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在抚育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社会劳动力参与,可为当地林农带来比较稳定的收入,这样也就实现了林区林农就业以及收入双向增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森林抚育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还需要不断加大对施工队伍及管理人员以及林农的理论培训和专业讲解的力度,这也有助于林区涉林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充分认识林业巨大的社会功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切实担负起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
森林的自然景观通过森林抚育而得到改善,增加了森林的景观价值,促进林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为林业发展方式走向产业化;森林抚育投资回收期较长,对于引导社会积极参与森林培育,改善森林资源结构、增强我县森林后备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前瞻意义,同时探索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便于及时向社会推广成功建设经验。
总之,森林抚育综合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生态效益分析。
多年来,普安县把森林抚育作为营林措施的重要环节来抓,从取得的成效来看,森林抚育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对林分产力的影响,对于中幼林进行高质量的强化抚育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在高度、直径等方面的加速发展,有效的缩短了林木的生长期,得以实现林木的早期利用,同时,伐除病腐木、枯立木、枯倒木、霸王木等,消除不利于林木生长的因素,改善了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提高了材种的规格和经济出材率,有效地促进森林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改变林内空间状态,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对进一步增加珍惜的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有着十分有利的作用;随着近年来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状况的恶化,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立足森林资源现状,加大森林抚育经营力度,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是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来说,通过森林抚育取得很多方面的生态实效性作用:一是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林木生长;二是提高林地生产潜力,充分发挥森林效益;三是增强了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碳汇的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巨大的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通过文章分析不难得知,通过抚育的林分生长情况均优于未抚育的林分,林分密度、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明显改善,目的树种、优良木比重明显提高;林地和林分生产力增强,林分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幼林蓄积量成倍增长,效果极为显著;林下植被分布、灾害危害程度、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林木种间、林木种内营养空间竞争减少,林木生长环境改善,促进了林木健康生长,林分品质和林木质量得以提高,森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防火效能增强;缩短培育周期,达到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科学培育、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所以积极开展森林抚育是当前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
五、结语事实证明,森林培育过程应坚持“一分造,九分抚”、“造是基础,抚是关键”。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森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对中幼龄林的抚育作为大力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旳重要措施,使各项抚育措施落到实处,使森林得到有效的培育、保护,进而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2]张家栋,杨昌腾,杨辉林,杉木幼林抚育成效分析,[中图分类号]S7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128-02.[3]王文兴,森林抚育与林区三大效益的联系,内蒙古牙克石市绰尔林业局森林经营管理处,内蒙古牙克石022189,[中图分类号]S7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8-0138-01.[4]张鼎华,叶章发,范必有等,抚育间伐对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叮应用生态学报,200112(5):67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