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2019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2019.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1)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门类。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与人群,大都有着各自的曲艺表演形式。

如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的演述方式,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表演,这部史诗的主要搜集整理与吟诵传唱者荷马,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艺人。

(2)曲艺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统深厚。

中国从隋唐至今,曲艺的成熟发展至少绵延了1500年。

已知最早的曲艺品种,是隋唐时期的“说话”。

之后历代均有其代表性样式,如唐代有“转变”,宋代有“诸宫调”“鼓子词”,元代有“散曲”“平话”,明代有“词话”“道情”,清代有“弹词”“子弟书”“莲花落”等。

中华各民族古今拥有的曲艺品种有1000个左右,至今依然存活的在500个以上。

(3)中国曲艺品类虽然庞杂,特征却很鲜明。

曲艺扎根在深广的地域和独特的方言环境中,就是说,不管何种曲艺样式,都是采用形成地区的方言土语(或民族语言),运用或说、或唱、或连说带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进行以语言性叙述为主的口头表演。

说的如相声、评书;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等;连说带唱的如安徽琴书、云南扬琴等;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锣鼓书等。

其他如表情、动作、身姿、意态,乃至乐器伴奏、口技模拟等等,均为口述表演的辅助手段。

这也使曲艺演员的表演姿态不似戏曲和影视剧,即由演员化装成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假托性的角色化代言模仿,而是以本色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进行第三人称统领的口语性说唱式叙述,即便要表现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也仅是通过口吻、语音、动作、神态等进行模拟和演示。

与之相应,曲艺的“唱亦即“曲唱”,也与唱歌的“歌唱”和唱戏的“扮唱”不同,属于“说唱”,即“说着唱”或“唱着说”。

一个人、一张嘴,或两三个人、三五件乐器,就会演出一个曲种,表演一个节目。

(4)但形式的简便,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简陋。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条形码贴在答题纸规定处..............,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

其显著特征有三——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

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

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

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详细解析(原创)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详细解析(原创)

西城区高三统一考试【论述思路】文章主要围绕“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来展开论述,首先论述曲艺的内涵,其次论述曲艺艺术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第三论述曲艺品类和艺术样式,突出曲艺的文化价值厚重多样。

最后引起人们对曲艺的重视和非遗的保护。

1.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曲解文意。

原文第三段中的“本色身份”是指不用假托角色来代言模仿。

C.以偏概全。

原文第三段还提到“连说带唱”。

D.曲解文意。

原文第三段提到这种表演主要为“口头表演”。

【规律总结】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无中生有。

原文并未提及“越剧和京剧”。

3.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偷换概念。

“以乐器演奏为主要表演形式”错误,结合原文第三段来看,应该是“不管何种曲艺样式,都是采用形成地区的方言土语(或民族语言),运用或说、或唱、或连说带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进行以语言性叙述为主的口头表演”。

总之,这类试题要认真把原文和选项进行比对分析。

4.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对曲艺的传承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要求我们结合材料一中曲艺的方言地方性特点和普通话的统一性做比较,所以答案中既要写出自己对“普通话”和“曲艺”的理解,也要写出自己的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
例句①是并列关系,例句②是进关系。
二、“不是……而是……”不同于选择关系的“不是…… 就是……”
“不是……就是……”有“两者必居其一”、“非此 即彼”的意思,其结论是不确定的,两个选言肢可供选择。 “不是……而是……”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其结论是确 定的,不供我们选择。 例如:③ 蜜蜂酿蜜,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 的生活。?
一、“不是……而是……”不同于递进关系的 “不但……而且……”
“不但……而且……”前后分句意义上有更 深入、更进一层的关系,但它们在肯定否定上是 一致的。正因为一致,才能比较其在意义上是否 更深入、更进一层。“不是……而是……”这种 复句,它前一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 种意思,肯定否定不一致。因此,就无法比较其 在意义上是否进了一层。
眼昏花,肩耸背驼,手指磨损。对于
他,

在字画上盖章,能使得一幅以墨色或青绿为主的作 品,由于朱色印泥的衬托,而显得格外生动,有 (乙) 之妙。据说这种做法以酷爱文化的唐太宗为始,他有 自书“贞观”二字的联珠印,嗣后唐代内府所藏的精 品就常有“开元”“集贤”等钤记。一般而言,收藏 家或鉴赏家在字画名迹上盖个图章原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一幅完美的作品若是被别人在空白处盖上了密密 麻麻的大小印章,却是 (丙) 。最讨厌的是清朝的 皇帝,动辄(zhé)于御题之外加盖什么“御览之宝” 的大章,好像非如此不足以表示其占有欲的满足。最 迂(yū)阔的是一些藏书印,如“子孙益之守勿失”、 “子孙永以为好”、“子子孙孙永无鬻”之类,我们 只能说其情可悯,其愚不可及。
2020/8/9
所有的试题分析都是为了更好的知识的积累; 所有的知识积累都是为了促成正确的思维; 所有的正确思维都是为了表述的合情合理。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共 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挟(xi Q )制 ( 命运多舛 (chum ) ) A . 煞风景英雄倍出 B.舶来品 貌和神离 纰 (p 1) 漏 不着(zh do )边际 C . 协奏曲 鞭辟入里混 (h m)淆 西学东渐.(ji a n ) D . 度难关 铤而走险 慰藉 曹(j i )铩(sh a )羽而归2.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之一技之长而在现 代职场中难以立足。

B .中华民族园中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表演,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如醉如痴,给大家 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C .国际社会纷纷要求中国运用对朝鲜的影响力促使这个国家冷静下来,以避免其与韩国 在冲突中两败俱伤.。

D .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 2019”一拍即合,充分反映了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办会理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是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证明,我们应当秉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珍惜。

B .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是值得媒体深思的问题。

C .近年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目前正在加快高铁设备的出口规模。

D •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各大报纸都关于亚运会开幕式作了详细报道。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 女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2019届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9届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9届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19.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1)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门类。

古今中外各个....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与人群,大都有着各自的曲艺表演形式。

如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的演述方式,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表演,这部史诗的主要搜集整理与吟诵传唱者荷马,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艺人。

(2)曲艺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统深厚。

中国从隋唐至今,曲艺的成熟发展至少绵延了1500年。

已知最早的曲艺品种,是隋唐时期的“说话”。

之后历代均有其代表性样式,如唐代有“转变”,宋代有“诸宫调”“鼓子词”,元代有“散曲”“平话”,明代有“词话”“道情”,清代有“弹词”“子弟书”“莲花落”等。

中华各民族古今拥有的曲艺品种有1000个左右,至今依然存活的在500个以上。

(3)中国曲艺品类虽然庞杂,特征却很鲜明。

曲艺扎根在深广的地域和独特的方言环境中,就是说,不管何种曲艺样式,都是采用形成地区的方言土语(或民族语言),运用或说、或唱、或连说带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进行以语言性叙述为主的口头表演。

说的如相声、评书;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等;连说带唱的如安徽琴书、云南扬琴等;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锣鼓书等。

其他如表情、动作、身姿、意态,乃至乐器伴奏、口技模拟等等,均为口述表演的辅助手段。

这也使曲艺演员的表演姿态不似戏曲和影视剧,即由演员化装成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假托性的角色化代言模仿,而是以本色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进行第三人称统领的口语性说唱式叙述....,即便要表现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也仅是通过口吻、语音、动作、神态等进行模拟和演示。

与之相应,曲艺的“唱亦即“曲唱”,也与唱歌的“歌唱”和唱戏的“扮唱”不同,属于“说唱”,即“说着唱”或“唱着说”。

一个人、一张嘴,或两三个人、三五件乐器,就会演出一个曲种,表演一个节目。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文综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文综试卷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科综合2019.4第一部分(选择题)高达 528 米的“中国尊”大厦于 2018 年全面竣工。

读图1“建设中的中国尊”和图 2“中国尊大厦所在区域电子地图”,回答 1~3 题。

1、图1 照片的拍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 4:00~6: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7:00~19:002、若图1 照片拍摄当日,天安门升旗时间为 4:46,则该日北京A. 日出东南方向B.正午日影较长 C. 正值秋高气爽D.处于夏至前后3.图 2 所示城市功能区A. 位于北京市的中心B.早晚人口流动量大C. 土地利用率比较低D.多高新技术制造业图 3 是我国青海湖的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第 4、5 题。

4、图中A. 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B.乙处是一个背斜谷地C. 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D.湖盆因断裂陷落而成5、当地特产的“湟鱼”生长极慢,有“一年长一两”之说,是因为该湖泊A. 水量大,盐度低,饵料丰盛B.流域封闭,周边无河流,少天敌C. 气候高寒,水温低,冰期长D.水位季节变化大,且含沙量较图 4 是四个城市的纬度及气压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 6、7 题。

图 46、图中四城市A.①气温年较差较小B.②盛行东北信风C.③比②更接近内陆D.④可能位于海岛7、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A.①B. ②C. ③D.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规模也持续加大。

读图 5 和图 6,回答第 8、9 题。

8. 据图 5 分析,我国 2011-2015 年A.天津市年均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B. 迁入人口比迁出多的省区占多数C.沿海省区对迁入人口较具吸引力D. 西部省区因经济因素人口净迁出。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数学(文)试题word有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数学(文)试题word有答案

市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数学(文科) 2019.4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设全集U =R ,集合{|02}A x x =<<,{3,1,1,3}B =--,则集合()U A B =I ð (A ){3,1}-- (B ){3,1,3}-- (C ){1,3} (D ){1,1}-2.若复数1i2iz -=-,则在复平面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下列函数中,值域为R 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A )22y x x =+ (B )12x y +=[](C )31y x =+ (D )(1)||y x x =-4.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 值为 (A )4 (B )5 (C )7 (D )95. 在△ABC 中,已知2a =,1sin()3A B +=,1sin 4A =,则c = (A )4 (B )3(C )83 (D )436. 设 ,,a b m 均为正数,则“b a >”是“a m ab m b+>+”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如图,阴影表示的平面区域W 是由曲线0x y -=,222x y +=所围成的. 若点(,)P x y 在W (含边界),则43z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52,7- [][][][](B )52,52-(C )7,52-(D )7,7-8. 如果把一个平面区域两点间的距离的最大值称为此区域的直径,那么曲线2||2y x =-围成的平面区域的直径为 (A )2 (B )4 (C )22 (D )26x OyW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设向量a ,b 满足||2=a ,||3=b ,,60>=o <a b ,则()⋅+=a a b ____.10.设1F ,2F 为双曲线2222 1(0,0)x y C a b a b-=>>:的两个焦点,若双曲线C 的两个顶点恰好将线段12F F 三等分,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11.能说明“在△ABC 中,若sin2sin2A B =,则A B =”为假命题的一组A ,B 的值是____. 12.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13.设函数ln(2), ()1,24, 1.x x f x x x +⎧=⎨⎩---<-≥ 当()1f a =-时,a =____;如果对于任意的x ∈R 都有()f x b ≥,那么实数b 的取值围是____. 14.团体购买公园门票,票价如下表:购票人数 1~50 51~100 100以上 门票价格13元/人11元/人9元/人现某单位要组织其市场部和生产部的员工游览该公园,这两个部门人数分别为a 和b ()a b ≥,若按部门作为团体,选择两个不同的时间分别购票游览公园,则共需支付门票费为1290元;若两个部门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团体,同一时间购票游览公园,则需支付门票费为990元,那么这两个部门的人数a =____;b =____.侧(左)视图正(主)视图俯视图 22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sin (cos 3sin )f x x x x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f x 在区间π5π[,]312-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16.(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S n n =++,其中*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2232,,k k a a a ++(k *∈N )为等比数列{}n b 的前三项,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17.(本小题满分13分)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某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弘扬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名著”活动. 活动后,为了解阅读情况,学校统计了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的阅读量(单位:本),统计结果用茎叶图记录如下,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a 表示.(Ⅰ)若甲组阅读量的平均值大于乙组阅读量的平均值, 求图中a 的所有可能取值; (Ⅱ)将甲、乙两组中阅读量超过..15本的学生称为“阅读达人”. 设3a =,现从所有的“阅读达人”里任取2人,求至少有1人来自甲组的概率;(Ⅲ)记甲组阅读量的方差为20s . 若在甲组中增加一个阅读量为10的学生,并记新得到的甲组阅读量的方差为21s ,试比较20s ,21s 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注:2222121[()()()]n s x x x x x x n=-+-++-L ,其中x 为数据12,,,n x x x L 的平均数)乙12 07 2 2 1 0 1 2 3 6 6 a8 6 2 1 0 1 2 4 4 甲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底面ABCD 为矩形,侧面ADEF 为梯形,//AF DE ,DE AD ⊥,DC DE =.(Ⅰ)求证:AD CE ⊥; (Ⅱ)求证://BF 平面CDE ;(Ⅲ)判断线段BE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平面ADQ ⊥平面BCE ?并说明理由.19.(本小题满分13分)设函数2()e 3x f x m x =-+,其中∈m R .(Ⅰ)当()f x 为偶函数时,求函数()()h x xf x =的极值; (Ⅱ)若函数()f x 在区间[2,4]-上有两个零点,求m 的取值围.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W : 2214x y m m+=的长轴长为4,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经过点(1,0)P 的动直线与椭圆W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C D (不与点,A B 重合). (Ⅰ)求椭圆W 的方程及离心率; (Ⅱ)求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Ⅲ)若直线CB 与直线AD 相交于点M ,判断点M 是否位于一条定直线上?若是,写出该直线的方程. (结论不要求证明)DA BCEF市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数学(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B 2.D 3.C 4.D 5.C 6.C 7.A 8.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710.311.答案不唯一,如60A =o ,30B =o 12.4313.32-;(,2]-∞-14.70;40注:第13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其他正确解答过程,请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2()sin cos 3sin f x x x x =-13sin 2(1cos2)22x x =-- ……………… 4分 π3sin(2)32x =+-, ……………… 6分所以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πT =. ……………… 8分(Ⅱ)因为π5π312x -≤≤,所以 ππ7π2336x -+≤≤. ……………… 9分所以当ππ232x +=,即π12x =时,()f x 取得最大值312-. 当ππ233x +=-,即π3x =-时,()f x 取得最小值3-. ……………… 13分16.(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当1n =时,114S a ==, ……………… 2分 当2n ≥时,由题意,得(1)2n S n n =++,○1 1(1)2n S n n -=-+,○2 由○1-○2,得2n a n =,其中2n ≥. ……………… 5分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4, 1,2, 2.n n a n n =⎧=⎨⎩≥ ……………… 7分(Ⅱ)由题意,得22232k k a a a ++=⋅.……………… 9分 即2[2(2)]42(32)k k +=⨯+. 解得0k =(舍)或2k =.……………… 10分所以公比222k a q a +==. ……………… 11分 所以111122n n n n b b q a q --+===. ……………… 13分17.(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甲组10名学生阅读量的平均值为12681011121217211010+++++++++=,乙组10名学生阅读量的平均值为124412131616(10)20981010a a+++++++++++=. ……………… 2分由题意,得981010a+>,即2a <. ……………… 3分 故图中a 的取值为0或1. ……………… 4分 (Ⅱ)记事件“从所有的“阅读达人”里任取2人,至少有1人来自甲组”为M . … 5分由图可知,甲组“阅读达人”有2人,在此分别记为1A ,2A ;乙组“阅读达人”有3人,在此分别记为1B ,2B ,3B .则从所有的 “阅读达人” 里任取2人,所有可能结果有10种,即12(,)A A ,11(,)A B ,12(,)A B ,13(,)A B ,21(,)A B ,22(,)A B ,23(,)A B ,12(,)B B ,13(,)B B ,23(,)B B . …… 7分而事件M 的结果有7种,它们是12(,)A A ,11(,)A B ,12(,)A B ,13(,)A B ,21(,)A B ,22(,)A B ,23(,)A B , ……………… 8分所以7()10P M =. 即从所有的‘阅读达人’里任取2人,至少有1人来自甲组的概率为710. … 10分 (Ⅲ)2201s s >. ……………… 13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由底面ABCD 为矩形,知AD CD ⊥. ……………… 1分又因为DE AD ⊥,DE CD D =I , ……………… 2分 所以AD ⊥平面CDE .……………… 3分又因为CE ⊂平面CDE ,所以AD CE ⊥. ……………… 4分 (Ⅱ)由底面ABCD 为矩形,知//AB CD ,又因为AB ⊄平面CDE ,CD ⊂平面CDE , 所以//AB 平面CDE . ……………… 6分 同理//AF 平面CDE , 又因为AB AF A =I ,所以平面//ABF 平面CDE . ……………… 8分 又因为BF ⊂平面ABF ,所以//BF 平面CDE . ……………… 9分(Ⅲ)结论:线段BE 上存在点Q (即BE 的中点),使得平面ADQ ⊥平面BCE . … 10分证明如下:取CE 的中点P ,BE 的中点Q ,连接,,AQ DP PQ ,则//PQ BC . 由//AD BC ,得//PQ AD .所以,,,A D P Q 四点共面. ……………… 11分 由(Ⅰ),知AD ⊥平面CDE , 所以AD DP ⊥,故BC DP ⊥.在△CDE 中,由DC DE =,可得DP CE ⊥. 又因为BC CE C =I ,所以DP ⊥平面BCE . ……………… 13分 又因为DP ⊂平面ADPQ所以平面ADPQ ⊥平面BCE (即平面ADQ ⊥平面BCE ).即线段BE 上存在点Q (即BE 中点),使得平面ADQ ⊥平面BCE . ……… 14分19.(本小题满分13分)DA BC EFPQ解:(Ⅰ)由函数()f x 是偶函数,得()()f x f x -=,即22e ()3e 3x x m x m x ---+=-+对于任意实数x 都成立,所以0m =. ……………… 2分 此时3()()3h x xf x x x ==-+,则2()33h x x '=-+.由()0h x '=,解得1x =±. ……………… 3分 当x 变化时,()h x '与()h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x (,1)-∞-1-(1,1)-1(1,)+∞()h x '-0 +0 -()h x↘极小值↗极大值↘所以()h x 在(,1)-∞-,(1,)+∞上单调递减,在(1,1)-上单调递增. …………… 5分 所以()h x 有极小值(1)2h -=-,()h x 有极大值(1)2h =. ……………… 6分(Ⅱ)由2()e 30xf x m x =-+=,得23ex x m -=.所以“()f x 在区间[2,4]-上有两个零点”等价于“直线y m =与曲线23()ex x g x -=,[2,4]x ∈-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 ……………… 8分对函数()g x 求导,得223()exx x g x -++'=. ……………… 9分 由()0g x '=,解得11x =-,23x =. ……………… 10分 当x 变化时,()g x '与()g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x (2,1)--1- (1,3)-3(3,4)()g x '-0 +0 -()g x↘极小值↗极大值↘所以()g x 在(2,1)--,(3,4)上单调递减,在(1,3)-上单调递增. …………… 11分 又因为2(2)e g -=,(1)2e g -=-,36(3)(2)e g g =<-,413(4)(1)e g g =>-, 所以当4132e e m -<<或36e m =时,直线y m =与曲线23()ex x g x -=,[2,4]x ∈-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 即当4132e em -<<或36e m =时,函数()f x 在区间[2,4]-上有两个零点. …… 13分20.(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由题意,得244a m == , 解得1m =. ……………… 1分所以椭圆W 方程为2214x y +=. ……………… 2分故2a =,1b =,223c a b =-=. 所以椭圆W 的离心率32c e a ==. ……………… 4分 (Ⅱ)当直线CD 的斜率k 不存在时,由题意,得CD 的方程为1x =, 代入椭圆W 的方程,得3(1,)2C ,3(1,)2D -, 又因为||24AB a ==,AB CD ⊥, 所以四边形ACBD 的面积1||||232S AB CD =⨯=. ……………… 6分 当直线CD 的斜率k 存在时,设CD 的方程为(1)(0)y k x k =-≠,11(,)C x y ,22(,)D x y ,联立方程22(1), 1,4y k x x y =-⎧⎪⎨+=⎪⎩ 消去y ,得2222(41)8440k x k x k +-+-=. …… 7分 由题意,可知0∆>恒成立,则2122841k x x k +=+,21224441k x x k -=+.………… 8分 四边形ACBD 的面积ABC ABD S S S ∆∆=+1211||||||||22AB y AB y =⨯+⨯ ……… 9分121||||2AB y y =⨯-122|()|k x x =-2222121222(31)2[()4]8(41)k k k x x x x k +=+-=+,设241k t +=,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21223S t t =--+,1(0,1)t∈, 所以212(1)423S t=-++<.综上,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为23. ……………… 11分 (Ⅲ)结论:点M 在一条定直线上,且该直线的方程为4x =. ……………… 1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市级联考】2019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

其显著特征有三——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

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

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

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 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偏不倚”中的“倚”,读音为yǐ。

B. “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汉书》作者班固。

C. “戕害”中的“戕”,最后一笔是“、”(点)。

D. “不矜不伐”中的“矜”,意为“自夸”。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各美其美________B. 美得适度C. 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________D. 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2. 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

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

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

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

“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

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

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

”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

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

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

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

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

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

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

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1. 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A. 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________B. 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C. 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________D. 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2. 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B. “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C. 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对宝钗有益D. 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对宝钗有害3. 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

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

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

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

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

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

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

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

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

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

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

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

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

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

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

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

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

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

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

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

断言其“奸”,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1. 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A. 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B. 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C. 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D. 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2.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

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3. 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宝钗就是一个复杂性人物。

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红岩》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宝钗除外),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

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

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

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

何以知其然耶?《吕氏春秋》云:邾① 之故,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若以组。

”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

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

人有伤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

”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

邾君有所尤也。

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

凡听言不可不察。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

文侯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

”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其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

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

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则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

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

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

若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

穰苴杀庄贾是也。

故《传》曰:“欲加之罪,能无辞乎?”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注】①邾,古国名。

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毁之则疏,誉之则亲毁:破坏B. 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悖:谬误C. 人有伤之者曰伤:中伤D. 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累:妨碍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何以知其然耶 _________ 其谁不食B. 为甲裳以帛乐羊以我故C. 不若以组 _________ 若私其亲D. 于杯则亏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令官为甲必以组(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B. 窥面于盘水则圆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C. 所自窥之异也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D. 临军约束则忘其亲4. 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B.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__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