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耐盐性状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水稻耐盐研究进展及展望

水稻耐盐研究进展及展望

DOI:10.19904/14-1160/s.2022.09.004水稻耐盐研究进展及展望蒋子凡(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0)摘要:土地盐碱化是世界范围内农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全面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性以及植物盐胁迫响应机制,将为增强作物耐盐能力提供研究基础。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日益严重的土地盐碱化制约了其产量与品质。

综述盐胁迫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对于水稻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以期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实现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提高,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水稻;耐盐性;数量性状基因座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9-0010-03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B作者简介:蒋子凡(1997—),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玉米遗传育种。

在世界范围内,盐渍土面积约8.33亿hm 2,占总耕地面积的1/5。

而且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极端气候增多、淡水资源不断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盐渍土面积还在不断扩大[1]。

水稻作为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深入了解耐盐机理、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能够提高对于盐渍土地的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对缓解世界粮食危机具有重大意义。

造成土壤盐分过高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已知高盐地下水灌溉、沿海地区海水释放等因素导致土地盐分积累[2]。

盐胁迫对于作物的伤害主要是脱水、渗透性应激反应、积累离子毒害和离子不平衡,最终导致作物缺乏营养。

这些伤害会抑制作物生长,造成减产甚至死亡。

土壤中盐分过多会导致土壤板结,植物难以建立根系。

土壤含水量减少,水势降低,引起渗透胁迫,造成植物水分亏欠,影响作物吸收营养物质,导致植株营养缺乏。

已有研究表明,许多基因在盐胁迫下可发挥调节作用,提升作物耐盐性。

虽然不同作物的抗逆能力不同,但在盐胁迫下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稻耐盐性是指在盐害环境下水稻对抗外界盐胁迫的能力。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克隆与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综述)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克隆与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 盐渍化是影 响植物生长 和发育的主要 环境 因素之 一 。 而基 因工程 为 耐盐新 品种 的选育 通 过了一条新途径 .很多耐盐基 因已经被 克隆和详细研究 。笔者 就与耐盐 性相关的渗透调 节
物 质合成关键基 因 、 盐胁迫 信号传导 以及与相关 的调控元 件和 因子 的克隆 及其 基因工 程应 用
收稿 日期 :2 0— 11 I修改稿收 到 日期 : 0 51—9 0 50 -2 2 0 —20
维普资讯
l 期
杜金友等
植 物耐盐相关 基因克隆与基 因工程 的研究进 展( 综述 )
6 9
器 官中表达 , 但在 分 裂细胞 中沉 默 ; 定位 于 3号染 色体 11 3位置 上的 At 5 S 基 因转 录产物 , 0. PC 2 占植 物 组织 中 P C mRNA 总量 的 2 ~4 , SS O, O, 并在 分裂 细胞 中负责 合成 P C mR 9 6 9 6 S S NA。Iaah 等口 也从 水 grsi
稻( rz t aL ) O y a ai . 品种 A iac N (O P C ) 由 D A c sS S ,
其 推测 的 P C S S氨 基酸 序列 与 拟南 芥 的 P C 5 S具有 7 . %的 同源性 。Noten印迹 分 析 表 明 P C 42 rh r 5 S基
的研究进展作 了概述 . 以期为相关人员 的研究 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物耐盐性 l基 因克 隆l基因工程 植
中 圈分 类 号 : 5 3 0 ¥ 1.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9 3 20 ) 10 6。5 6 27 8 (0 6 0 。0 80
高盐 环境 是影 响植 物 生长 和 发育 的主要 环境 因子 之一 , 我 国就 有盐 渍 土 壤 约 330万 h 仅 0 mz其 中

大豆耐盐性鉴定研究进展

大豆耐盐性鉴定研究进展

s y a at oea c o b nsl tlr n eme h ims t e d ni c t nmeh d f sy a t oe a c n dt esr e igo e c l n t oea c g r ls e c a s , i e t ai n h i f o to so o b n s tLr ea h e nn f x el t a tlr e e mpa m. e l a n c e s l n Ke r s s y e I;aii :at oea c c a im y wo d o b a s nt s lr n eme h n s l l y l t
高后 , 高降 低较 叶 片 大 小更 为 明显 。akr 指 出 , 的 株 P r 等嗍 e 氯
毒 害 引起植 株 叶 片 枯 萎 , 营 养 生 长和 开花 早 期 受 害植 株 在 的下部 叶 片可 能 脱落 , 盐害 症状 逐 渐加 重 , 至 全部 叶 片死 直
豆 产 量较 低 , 法 满 足 人们 对 大 豆 日益增 长 的需 求[ 其 重 无 3 1 , 要 原 因之 一就 是 我 国土壤 盐 渍化 程度 较 重【 目前 我 国盐碱 “ 。
现代 农业 科技
2 1 年 第 8期 01
农业 基础 科 学
大 豆 耐盐 性 鉴 定研 究进 展
李 兆 南 孙 石 : ,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 吉林长春 10 6 中国农业科 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30 2;
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 大豆属 中度 耐 盐作 物 , 盐渍 条件 严重 影 响大 豆生 长、 艺性 状及 种子 品 质 , 农 因而造 成 大豆 减产 。 文从 盐碱 对 大豆 的影 响 、 该 大豆 耐 盐机 制 、 大豆 耐 盐性 鉴定 方法及 优 异耐 盐种 质 筛选 4个方 面概 述 大豆 耐盐性 鉴 定 的研 究进 展 。 关 键词 大豆 : 盐碱 ; 耐盐 机制 中图分 类号 ¥ 2 文 献标 识码 A 59 文 章编 号 1 0 - 7 9 2 1 ) 8 0 1 - 3 07 5 3 (01o —0 10

耐盐植物耐盐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耐盐植物耐盐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耐盐植物耐盐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扰动,土地退化和盐碱化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作物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较早开始的研究是研究单个耐盐基因或蛋白质,此后随着高通量的基因组学技术的突破,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细胞内复杂的生理代谢网络是由相互作用的多个基因和蛋白质所构成的。

本篇文章将从耐盐植物的特性入手,分别就耐盐植物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其调控进行阐述。

一、耐盐植物的特点耐盐植物是由于适应了耐盐环境,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盐平衡的控制耐盐植物能够维持较高的细胞水分势和盐分浓度之间适宜的平衡状态,通常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的:(1)渗透调节:耐盐植物利用高渗溶液内的蛋白质和其他溶质调节水分势,实现了对水分的有效含留;(2)降低盐离子吸收速度:耐盐植物根系上皮细胞通过下调Na+和Cl-的吸收量,降低了根系富集盐的速度;(3)盐离子隔离:耐盐植物细胞壁增厚或细胞膜中渗透性前体物质合成可以阻止Na+和Cl-等离子通过细胞壁和膜穿过细胞膜,防止对细胞的直接损伤。

2. 耐受氧化胁迫在盐碱环境下,植物生长所需的氧气供应可能会紧缺,同时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氧自由基也会增加。

耐盐植物通过增强几种抗氧化系统,有力地减轻了氧化胁迫的损害。

3. 产生体内有益物质耐盐植物能够在体内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例如维生素和多巴胺等,这些物质能够减轻耐盐过程中出现的胁迫反应。

二、耐盐植物的生理机制1. 水分平衡机制水平衡是所有经受盐碱胁迫的植物所必需的。

耐盐植物能够通过渗透压调节、富集有机带水分子和减少蒸腾作用等机制来维持水分平衡。

耐盐植物的根系上皮细胞相对较短,这些细胞多为不透水状态,防止离子进入植物内部造成其毒性效应。

同时,在Na+和Cl-吸收的过程中,Na+/H+和Cl-/HCO3-共转运体的存在加强了对这两种离子的选择性吸收。

2. 碳水平衡机制碳代谢与盐碱胁迫密切相关。

盐碱地油菜耐盐性评价及新品种的筛选

盐碱地油菜耐盐性评价及新品种的筛选

盐碱地油菜耐盐性评价及新品种的筛选盐碱地油菜是指适应盐碱土壤生长的油菜品种。

盐碱地是指含有较高盐碱成分的土壤,对大多数作物生长不利。

然而,在盐碱地生长的油菜品种却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本文将对油菜的耐盐性进行评价,并介绍一些新品种的筛选。

一、油菜的耐盐性评价方法1. 盐分测定法:利用电导率仪或电导测量表来测定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以了解盐碱土壤的盐分浓度。

2. 盐害指标评价法:通过观察油菜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的生长状态,以及成熟期植株的产量和品质来评估其耐盐性。

二、盐碱地油菜的耐盐性评价结果实验证明,油菜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耐受盐分的胁迫,但超过一定的盐分浓度时会出现盐害现象。

一般来说,油菜的耐盐性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高耐盐性:在盐分浓度较高的盐碱地上仍能正常生长,并能够较好地完成生育过程。

2. 中耐盐性:在中等盐分浓度的盐碱地上能够生长,但生育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 低耐盐性:在相对低盐分浓度的盐碱地上能够生长,但生育过程受到较大抑制。

具体评价结果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实验结果来确定,在不同盐分浓度下观察油菜的生长状态、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从而判断其耐盐性的级别。

三、新品种的筛选为了培育更具耐盐性的油菜品种,研究人员通过杂交选育、基因工程和辅助育种等手段筛选出了一些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更高的耐盐性,能够在较高盐分浓度的盐碱地上生长,同时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新品种的筛选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种质资源筛选:通过鉴定和筛选不同地理种源的油菜种质资源,挑选出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作为亲本材料,进行后续的杂交选育。

2. 辅助育种:通过分子标记等辅助育种方法,筛选出与盐分耐受性相关的基因,进而利用这些基因进行杂交选育,培育出耐盐性更强的新品种。

3. 生理研究:通过对油菜耐盐性的生理研究,了解油菜在盐碱环境下的适应机制,从而通过育种手段改良油菜的抗盐性。

通过以上筛选方法,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盐分浓度的油菜新品种,进一步提高盐碱地的利用效率,为油菜种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葵花、甜菜咸水灌溉条件下的作物耐盐度试验研究

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葵花、甜菜咸水灌溉条件下的作物耐盐度试验研究

内 蒙 古 水 利
20 第 2期 ( 09年 总第 10期 ) 2
【 试验研究 】
内蒙 古河套灌区小麦 、 葵花 、 甜菜咸水 灌溉条件下的作物耐盐度试验研究
张 葆 兰
( 巴彦 淖尔市水利科学研 究所 , 内蒙古 临河 05 0 ) 100
[ 摘
要] 根据灌区粮、 糖主要作物, 油、 生育期的需水规律 , 采用不同矿化度的咸水在轻度盐碱地上
1 材 料 与 方 法
试 验 场选 在 巴彦淖尔 市水科 所 曙光试 验站雨 罩 内 实施 , 采用 野外桶 栽 法单 因子 试 验 。桶 内 的土 选 用灌
径 5 m, 桶栽 培 面积 0 2 7 5e 单 . 3 7m 。
处理 设计 : 种 作 物 设 4个 处 理 , 重 复 , 不 每 2次 用 同矿化度 的水 进行 灌溉 , 详见 表 1 。 小麦 处 理每桶 种 2行 , 花处理 每桶 种 2株 , 菜 葵 甜 处 理每 桶种 2苗 , 出苗至 收获每 5d测定 一次 0— 0 从 6 c m含水 量 , 土 层 次 0—1 m、0—2 m、0— 0 取 0c 1 0c 2 4 c 4 6 m, 于 田问持水 量 的 6% 一 5 m、0— 0c 低 5 7 %进行 灌 水, 灌水 量 为 田间持水 量 的 10 , 0 % 采用 300m 玻 璃 0 l 容 器量水 , 溉水 源用 长胜试 区浅层 地下水 配制 而成 , 灌 不 同矿化 度水 质离 子 含量详 见表 2 。
明显 , 5/ 用 gL的水灌溉减产较为明显 , 以, 所 甜菜咸水 灌溉水的耐盐极限为 45g L . / 。
2 试验结果 与分析
21 小麦、 花、 . 葵 甜菜 、 咸水 灌溉 作物 耐盐 极 限的试 验

农业生物技术如何提高作物耐盐性

农业生物技术如何提高作物耐盐性

农业生物技术如何提高作物耐盐性在全球范围内,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可耕地的减少,提高作物在盐渍化土壤中的生长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盐渍化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盐分会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升高。

这使得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变得困难,就好像我们在口渴的时候,面对的却是一杯浓度过高的盐水,难以从中获取所需的水分。

同时,高盐环境还会对作物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干扰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

那么,农业生物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来提高作物的耐盐性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基因工程。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

比如,某些基因能够编码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帮助作物细胞维持离子平衡,将过多的钠离子排出细胞,或者将钾离子保留在细胞内。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耐盐基因导入到作物中,就有可能使作物获得更强的耐盐能力。

例如,科学家将一种来自耐盐植物的基因导入到普通作物中,经过精心的筛选和培育,获得了在盐渍化土壤中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就像是给作物装上了一套特殊的“防护装备”,让它们能够在恶劣的盐渍环境中“顽强生存”。

除了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也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技术手段。

在作物的基因组中,存在着一些与耐盐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通过检测这些标记,育种专家可以在早期阶段就筛选出具有潜在耐盐性的作物个体,从而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细胞工程技术在提高作物耐盐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筛选出具有耐盐特性的细胞系,并进一步培育成完整的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大量具有相同耐盐性状的作物植株。

在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法规和伦理准则,确保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害。

水稻耐盐性和抗旱性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鉴定

水稻耐盐性和抗旱性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鉴定

水稻耐盐性和抗旱性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鉴定水稻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重要的食物作物之一,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和盐碱化等问题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寻找耐盐和抗旱的水稻品种成为了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点。

这其中,对水稻耐盐性和抗旱性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鉴定尤为重要。

一、水稻盐碱胁迫和水分胁迫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盐碱化是指土壤中含有过量的盐分及钠离子,这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角叉菜素的积累使得细胞内钾离子和钙离子水平下降,细胞质膨胀基本停止并导致细胞的活性下降,影响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输导。

水分胁迫则指土壤中水分严重不足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停滞。

长时间水分胁迫会影响水稻植株的代谢过程,导致植物的死亡和产量的下降。

二、水稻耐盐基因的筛选耐盐基因的筛选通常会经过多步骤,包括对水稻种质的选择,产生转化水稻基因工程的材料,以及进行基因转化等。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PCR技术、基因芯片等高通量技术来快速鉴定诸如Na+/H+和K+/Na+等离子转运基因、钾膜转运基因、糖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等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

三、水稻抗旱基因的筛选抗旱基因的筛选同样需要多步骤,包括对水稻种质的选择,在不同水分胁迫环境下筛选出“抗旱型”材料,进行基因定位和克隆等。

基于RNA测序和DNA芯片技术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水稻抗旱基因筛选的过程。

例如通过比较受胁迫和未受胁迫的样品之间的转录组差异得到抗旱基因的筛选结果。

四、水稻耐盐基因的功能鉴定功能鉴定是为了确定基因是否与特定的生物学特征相关。

基于基因克隆技术,通常会将某些耐盐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进而转入水稻材料进行转化。

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形态学和生理学对转化水稻进行发育和响应盐碱胁迫的观察,可以发现盐胁迫时,转化水稻有较强的生长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剔除某些耐盐基因后观察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是否与耐盐性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耐盐性状研究进展
l 耐盐性含义和耐盐机制种类
耐盐机制可分为6种:拒盐型、聚盐型、泌盐型、稀盐型、避盐型、活性氧清除等[2]。

有活性氧清除系统的植物通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 (过氧化氢酶)将活性氧清除出去,免受盐胁迫
一般盐土含盐量在0.2%~0.5%时就已对植物生长不利,而盐土表层含盐量往往可达0.6%~10%。

丙二醛时植物器官在逆境条件下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可用于表示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从实验中也可证明小麦幼苗叶片中MDA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高浓度盐对植物生长产生了严重的伤害。

2 耐盐性的鉴定技术和指标
耐盐鉴定技术有直接鉴定法,如发芽鉴定(发芽率、发芽势)、形态鉴定(出苗率、盐害级别、苗期死叶率、相对生长量)和产量鉴定等;间接法有脯氨酸、甜菜碱、糖醇、多胺物质、钠钾离子含量的测定和酶活性的测定以及花粉萌发试验等。

群体耐盐指标:发芽率、发芽势、盐害指数、成活苗率、相对成活苗率。

3 对耐盐机制的研究
泌盐是盐生植物适应盐渍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滨藜、柽柳.盐腺的泌盐机理,是一个主动的生理过程。

此类植物的叶片和茎部的表皮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分化成盐腺,通过盐腺把吸收到体内的盐分排出体外。

稀盐:形态学上的适应:茎或叶的肉质化.碱蓬(黄须菜)茎或叶的薄壁细胞组织大量增生,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水分,既可以克服植物在盐渍条件下由于吸水困难造成的水分不足,又可将吸收到体内的盐分稀释,保持低水平。

拒盐植物的抗盐机理
拒盐: 不让外界盐分进入植物体(大麦)或允许土壤中的盐分进入根部,但进入根部后大部分储存在根部,不再向地上部分运输,使地上部分盐分浓度保持较低水平,从而避免盐分的伤害作用。

如芦苇
脯氨酸是最重要和有效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几乎所有的逆境,如干旱、低温、高温、冰冻、盐渍、低pH、营养不良、病害、大气污染等都会造成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累积,尤其干旱胁迫时脯氨酸累积最多,可比处理开始时含量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脯氨酸在抗逆中有两个作用:
一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用来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

它可与胞内一些化合物形成聚合物,类似亲水胶体,以防止水分散失。

二是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

脯氨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增加蛋白质的可溶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沉淀,增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

盐胁迫与信号传递:现已确定, 细胞内Ca2+ 信号是最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 处于调节细胞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多种信号途径的交叉点上。

钙离子可以减缓植物盐害、增强植物耐盐性, 其重要作用在于能维持细胞膜完整性, 并调节离子运输等。

盐胁迫下, 细胞游离Ca2+ 浓
度的增加显著减少了细胞Na+的浓度, 这可能是通过Na+ 吸收和运
输两方面完成的, 有证据表明: Ca2+ 是通过降低质膜透性来减少
Na+ 进入细胞的。

当植物受到盐胁迫时, 细胞内的Ca2+ 浓度增加,Ca2+ 通过与其主要受体CaM 结合, 从而进一步激活适当的蛋白激酶, 激发细胞产生应激反应, 这Ca2+ 的一般作用方式。

通过栽培措施也可提高耐盐性[13] :培肥、中耕、水旱轮作、地
膜覆盖、灌水洗盐、淤泥压盐等。

另外,还有化学物质改良(如石膏)、种子处理(如VB6)等措施。

4 耐盐品种的选育
耐盐品种选育的方法有杂交和回交育种、远缘杂交、体细胞突变筛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

5.提高植物抗盐性途径
(1)选育抗盐品种:采用组织培养等新技术选择抗盐突变体,培养抗盐新品种。

(2)抗盐锻炼: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浸种。

(3)使用生长调节剂:利用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生长,稀释体内盐分。

脱落酸
ABA是一种胁迫激素,它在植物激素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显得最为重要。

ABA主要通过关闭气孔,保持组织内的水分平衡,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通导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性。

在低温、高温、干旱和盐害等多种胁迫下,体内ABA含量大幅度升高,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逆境胁迫增加了叶绿体膜对ABA的通透性,并加快根系合成的ABA向叶片的运输及积累所致。

外施脱落酸对抗逆性的影响许多试验表明,外施适当浓度(10-6 ~10-4 mol·L-1)的脱落酸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寒、抗冷、抗盐和抗旱能力。

外施脱落酸后要经过一定时间(24 h以上)的代谢变化,才能
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提高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提高抗逆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

(4)改造盐碱土:合理灌溉,泡田洗盐,增施有机肥,种耐盐绿肥和耐盐树木以及耐盐碱作物
外施脱落酸提高抗逆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下列3点:
(1)减少膜的伤害逆境会伤害生物膜,而脱落酸可能使生物膜稳定,减少逆境导致的伤害。

有人认为脱落酸可以提高膜烃酰链(hydrocarbon acyl chain)的流动性;有人则认为脱落酸阻止还原态谷胱甘肽的减少;也有人认为脱落酸使极性脂类脂肪酸去饱和作用。

(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经脱落酸处理后,会延缓SOD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的下降,阻止体内自由基的过氧化作用,降低丙二醛等有毒物质的积累,使质膜受到保护。

(3)改变体内代谢外施脱落酸,可使植物体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的含量,从而使植物产生抗逆能力。

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良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或交叉保护)。

干旱或盐处理可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性;
生长素能降低玉米根系对Na+的吸收能力。

(5)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植物抗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