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性缺氧对小鼠海马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食欲素系统在睡眠剥夺损伤学习记忆功能中的研究进展2024

食欲素系统在睡眠剥夺损伤学习记忆功能中的研究进展2024

食欲素系统在睡眠剥夺损伤学习记忆功能中的研究进展2024睡眠是人类和动物的基础生理活动,不仅涉及情绪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理稳态的维持,亦对学习和记忆的良好认知至关重要。

在中国,老年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约46%。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近半数中国人睡眠不足8 h,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干扰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破坏大脑能量代谢稳态和突触可塑性的动态平衡,长期SD可造成不可逆的认知功能损伤。

然而,目前SD损害认知功能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食欲素(orexin)是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 LHA)合成、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肽,参与各种大脑活动,并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节律与学习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orexin系统作为神经系统中的一个枢纽,它整合了多种调节唤醒信息的输入,并将这些信息传达到不同区域,这也使该系统成为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因此,本文围绕orexin系统与SD相关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相关文章进行阐述,对进一步研究SD损伤学习记忆功能机制提供新启示。

1 睡眠与学习和记忆健康的睡眠是正常认知活动的重要保障,大脑信息整合功能和记忆功能在睡眠时得到维持和巩固。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基于突触稳态假说,睡眠通过下调突触体积与重量防止饱和,从而为接下来清醒时期学习新事物预留空间。

根据脑电图,睡眠分为快速眼动(rapid eyemovement,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NREM睡眠占整个睡眠的75%~80%,可分为N1、N2、N3、N4 4个阶段,N3、N4又合称为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 SWS)。

REM主要与程序性记忆和情绪记忆有关,NREM主要对陈述性记忆进行巩固。

两者的脑电节律特征也各不相同:NREM睡眠包含起源于新皮质的慢波振荡(slow oscillations, SOs)、来自丘脑的纺锤波和来自海马的尖波涟漪;REM睡眠主要以θ振荡为主,该波在海马上表现尤为显著。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唐婷;黄延焱;周厚广;李祥云【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21)20【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及突触形成的影响。

方法建立SD大鼠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检测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突触素表达、乙酰胆碱M1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R1)水平。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光密度值(OD值)、突触素OD值、乙酰胆碱M1受体OD值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0D值均显著增高(均P<0.05)。

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诱导了海马齿状回的细胞增殖,同时使突触素、乙酰胆碱M1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表达增加,可能与缺氧诱导的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代偿性增加有关。

【总页数】5页(P2333-2337)【作者】唐婷;黄延焱;周厚广;李祥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相关文献】1.慢性间歇性缺氧对海马区相关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J], 唐婷;黄延焱2.不同时间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J], 张恒;姚力;侯沛红;何剑波;李会琪3.氟西汀灌服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 [J], 孙晓羽; 曲慧玲4.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对WKY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J], 陈玲; 马近腾; 常鑫蕊; 冯俐; 杨小荣5.慢性间歇性缺氧对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IGF-1表达的影响 [J], 杨宇;谭胜玉;张新民;罗荧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吴振纲;肖尧;陈雅芳;张金英;郭泽铭;林君;杨美丽【期刊名称】《神经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24(40)2【摘要】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制作CIH 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2周组(CIH12组)。

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

结果:与常氧组相比,CIH12和CIH8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CIH4组的无显著差异。

另外,常氧组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未见明显表达,CIH4组可见少许表达,CIH8组和CIH12组可见明显表达,同时CIH12组的表达显著高于CIH8组。

结论:CIH可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且间断缺氧时间越长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越显著。

此外,CIH还导致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缺氧12周比8周增加更为明显。

【总页数】7页(P224-230)【作者】吴振纲;肖尧;陈雅芳;张金英;郭泽铭;林君;杨美丽【作者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病理学的影响2.尼莫地平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学习记忆改变及海马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3.都可喜对慢性间断性缺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4.维生素E对慢性间断性缺氧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5.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巢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结论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探讨病理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及其耐受性。

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分析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进一步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结果1. 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逐渐加快,呼吸幅度增大,肺通气量增加。

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呼吸频率进一步加快,肺通气量显著增加。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促使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代偿缺氧。

2.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出现兴奋和抑制现象。

初期,小鼠表现为精神亢奋、活动增加;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小鼠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现象。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缺氧对血液颜色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的血液颜色逐渐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小鼠的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即发绀。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导致机体缺氧程度加重,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4.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1)个体差异:实验中发现,较小的小白鼠因个体发育不完全,大脑对呼吸中枢更不敏感,故其缺氧能力常大于较大的小白鼠,即存活时间更长。

(2)缺氧瓶的密闭性:缺氧瓶的密闭性越好,进入其中的氧就越少,小白鼠存活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

(3)钠石灰:钠石灰用于吸收瓶中CO2以排除CO2的干扰。

实验中发现,钠石灰不能有效地吸收CO2,使瓶中存有低浓度CO2,从而促进呼吸,导致本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比前几个班各组的更长。

三、结论1. 乏氧性缺氧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促使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代偿缺氧。

2. 乏氧性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小鼠出现精神亢奋、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等现象。

3. 乏氧性缺氧导致机体缺氧程度加重,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出现发绀现象。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高脂血症对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影响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高脂血症对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影响

第四军医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型1APP及A0的代调}MakotoHiguchi,Nobuhisa1wataa11dTakaomiC.Saido.UnderStandingmolecularmechanismsofproteolysisinAlZ|leimer’sdisease:Progresstowardther印euticinterventjons.BjochimicaetBjopb,5jcaActa(BBA)-Prolejns&Proteomics,2005,VbJ1751,1,60一67)图2APP分子跨膜结构及分泌酶作用位点DennisJ.Selkoe.Alzheimei’sdiseaseisasynap帕cfailure.Science2002vol298.25.789.791.)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ig3Effe§耋琶型囊雾善鼍』薹茎孽弄囊尹毒羟g冀毫≮蠹馨雾疃彝目萼{{!;{毫;氕p1可n;嚣羹姜lHrL42鱼晴攀名挛皇i罚重吒l澄橐囊善i蔷挂号薛lm墓鬻哗蒌琴毒薹耋型萎:薹墨霎藿塞矍£妻美;霉薹饕i毛矿;雩套车引朝!锤毒i耋吁11一目。

蠹器§鑫!?;篓蒜壤晦絮嚯粥!l疑浚缙l?。

黎隹捅即产生离瞪盈璺粪菲攀溜漤调节,说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MAPK信号系统作用的【281。

2.4.4引起突触功能障碍很多证据表明,早期AD的记忆障碍起始于海马突触的细微改变。

病史为2—4年的AD患者颞叶和前脑皮层的形态学定量研究显示,脑中突触密度降低25%一35%,突触数目降低15%一35%。

同时AD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还和海马和相关皮层的突触囊泡蛋白突触体素的多少相关,在轻微认知障碍和轻度AD患者皮层中突触体素的免疫活性比同龄对照组降低25%。

在2—3个月的APP转基因鼠脑中突触体素阳性的突触前终末和微管相关蛋白阳性神经元降低30%,且出现在AB斑块出现之前。

在多个APP转基因小鼠系中显示海马有明显的基础突触递质和/或长时程增强(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电生理指标)不足,如在V717R心P转基因鼠脑海马脑片中,基础突触递质有40%丧失。

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发育期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发育期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发育期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陈燕;余广;罗斌;赵春玲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2(28)14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发育期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1日龄SD雄性幼鼠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慢性间断性低氧(CIH)组.CIH 组幼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h,连续缺氧6周.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幼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利用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组织学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H组幼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P<0.05);对照组海马神经元形态正常,CIH 组海马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结论 CIH致发育期幼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有关.
【总页数】2页(P2100-2101)
【作者】陈燕;余广;罗斌;赵春玲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9
【相关文献】
1.低氧对发育期幼鼠大脑皮层GAP-43表达的进行性影响 [J], 陈燕;张春来;余广;赵春玲
2.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认知功能和脑胆碱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化 [J], 陈燕;赵春玲;
张春来;徐倩
3.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生长相关蛋白的进行性影响① [J], 陈燕;赵春玲;罗礼容;余广
4.间断性常压低氧后适应对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大鼠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J], 李国青;孟然;任长虹;冯兴中;曹金强;李宁;马林;吉训明
5.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 [J], 邹文菁;汪炳华;王韻;陈丽达;郑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尔茨海默病AD

阿尔茨海默病AD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王军写在课前的话据初步统计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美国人为400万,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900亿,包括医疗与护理费用,社会服务支出,生产力的丧失以及早年死亡带来的损失。

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一倍(可能是由于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但女性性别亦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

老年人痴呆病例中,65%以上是阿尔茨海默病。

通过此课件的学习,使学员充分掌握阿尔茨海默病基本知识和发病机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阿尔茨海默病概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也可以简称为:AD)是一种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的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变性疾病。

临床上可表现为有进行性大脑认知、识别功能障碍,有明显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的改变;视觉空间关系、语言交流能力、抽象思维、学习和计算能力及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持续下降,严重者可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并且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如嗜睡、抑郁、焦虑、乱放物品、攻击行为;病变严重并持续发展最终出现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变主要发生在()的疾病。

A.大脑B.小脑C.脑干D.延髓失。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检查中可见大脑明显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和重量减轻,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严重破坏。

解析:左图为正常大脑,右图为AD大脑总而言之,阿尔茨海默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变性疾病。

主要症状有进行性大脑认知、识别功能障碍,明显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的改变;伴有各种精神症状, 这种脑功能障碍持续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可出现痴呆。

主要病理特征为:(1)在大脑皮质和脑海马区的细胞外形成大量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2)神经元细胞内形成Tau 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神经纤维缠结;(3)出现胶质细胞增生的炎症反应和大量神经细胞消失,大脑明显萎缩。

神经变性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皮克病 (Pick’s disease)、路易体病(Lewy Bodies Disease)、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额-颞叶痴呆/与17号染色体有关的帕金森样病(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17)、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等都可能会发展为老年痴呆。

小鼠个性缺氧对机体影响及温度神经系统兴奋性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小鼠个性缺氧对机体影响及温度神经系统兴奋性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小鼠各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及温度、神经系统兴奋性对缺氧能耐受性的影响【摘要】为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并观察其对机体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制造乏氧环境,制造CO中毒环境,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的方法复制了低张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动物模型。

对缺氧后小鼠行为状态,呼吸频率幅度,存活时间,每分钟耗氧量,皮肤黏膜,肝脏颜色等生理指标变化做了仔细的观察与记录。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与相关报道一致。

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并亲自验证了美蓝的生物学作用。

同时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温度、兴奋状态下的小鼠乏氧性缺氧模型,探究温度与神经系统兴奋性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对缺氧患者的急救及防治。

【关键词】小鼠缺氧生理指标变化O2是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在血液中主要以HbO2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呼吸环境中氧的缺乏和氧利用结合的受阻都可使机体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

本实验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给机体制造出不同类型的缺氧条件(低张性,CO中毒性,亚硝酸钠中毒性),观察其对机体所造成的影响和各自的特点,并利用化学药品观察机体在不同机能状态下对同一缺氧条件的耐受性。

对于缺氧发病的研究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动物:小白鼠(体质量16-22 g)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器材与试剂,CO发生装臵,125ml广口瓶,1ml注射器,剪刀,手术刀,吸管,镊子等钠石灰,甲酸,浓硫酸, 5%亚硝酸钠,1%美蓝,5%可拉明,6%乌拉坦,生理盐水,碎冰块1.2 试验方案1.2.1低张性缺氧(1)取小鼠一只称重并标记,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乏氧瓶,塞紧瓶塞。

开始计时,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记录上述指标,二十分钟后取出处死。

(2)解剖动物尸体,观察肝脏和血液颜色。

1.2.2 CO中毒性缺氧(1)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CO发生装臵连接。

(如图2.4.1)(2)用吸管吸取HCOOH3ml放入试管后,再沿管壁缓慢加入2ml浓H2SO4,立即塞紧瓶塞,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记录上述指标变化,直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 c e o f I H g r o u p s u f f e r e d 8 h o u r s i n t e r mi t t e n t h y p o x i a .Mo r p h o l o g i c l a c h a n g e s o f n e ve r c e l l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w i t h HE.T h e
h, 6 h,1 2 h, 2 4 h,4 8 h a f t e r I H i n h i p p o c a mp u s o f mo u s e .Re s u l t s HE s t a i n i n g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 w e r e d i l a t e d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0 9 . 0 0 7
中图分类号 : R 7 4 9 .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3 ) 0 9 - 0 0 2 0 - 0 3
(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S 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i h e z i 8 3 2 0 0 0, P . R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a u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i n h i p p o c a m p u s o f mo u s e a f t e r i n t e r m i t t e n t h y —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a u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 P — t a u )a n d t h e t o t l a o f t n a p r o t e i n ( T — t a u )w e r e e x a m i n e d b y i m 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s t r y a t 1
其余各组均 高于对照组( P均 < 0 . 0 5 ) ; 2 4 h 组高于其他各 组 ( P均 < 0 . 0 5 ) 。不 同时 间点的 T . t a u 表达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P均 > 0 . 0 5 ) 。结论 I H可导致小 鼠海 马 t a u蛋 白过度磷酸化 。
关键词 : 间断性缺氧 ; t n 蛋 白; a 过度磷酸化 ; 阿尔茨海默病
山东 医 药 2 0 1 3年第 5 3卷第 9期
间断性 缺 氧对 小 鼠海 马 t a u蛋 白异 常 过度 磷 酸 化 的影 响
刘 静 , 杨 遥 , 徐 江 涛
( 1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新疆石河子 8 3 2 0 0 0 ; 2兰州军区乌鲁木 齐总医院)
摘要 : 目的
观察间断性缺氧 ( I H) 对小 鼠海马 t a u蛋 白磷酸化 的影 响。方法
p o x i a ( I H) .Me t h o d s 3 0 m a l e K u n Mi n g m i c e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n=5 )a n d I H g r o u p ( n=2 5 ) .T h e
i n t e r c e l l u l a r s p a c e s ,r e d u c e d n u mb e r o f c e l l s a n d p a r t o f h i p p o c a mp l a n e u r o n s p r e s e n t e d mo ph r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ft a e r I H.
选取 雄性 昆明小 鼠 3 O只 , 随机
分为对照组 5只和 I H组 2 5只 。对照组置 于 I H箱 内不行 I H处理 , 8 h后取脑组织待测 ; I H组置 于 I H箱 内给 予 I H
处理 8 h , 分别于 I H后 1 、 、 1 2 、 2 4 、 4 8 h取脑组织待测 。H E染 色观察海 马神经细胞形态变化 , 免疫组化法检测海 马 区磷酸化 t n 蛋白( a P — t a u ) 及总 t a u蛋 白( T - t a u ) 的表达。结果 H E染色结果显示 , I H后细胞间隙增宽 , 细胞数 目减 少, 部分细胞 出现形态学改变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 I H后 1 、 6 、 1 2 、 2 4 、 4 8 h P - t a u的平均 光密 度值 除 I H后 1 h组外 ,
E f e c t s o n h y p e r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o f t a u p r o t e i n i n h i p p o c a mp u s o f mo u s e wi t h i n t e r mi t t e n t h y p o x i a L I U in r g, Y A NG Y a o,XU J i a n g — t a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