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合物与白血病的治疗

合集下载

砷剂口服治疗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1例报告

砷剂口服治疗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1例报告
红 = .1: . , 3 4 1 0 原始 细胞 占 02 0 该 类细胞 P X染 色 6 % O . , 0 O 2
强阳性 、9 2 %弱阳性 、%阴性 , 9 早幼粒细胞 00 5 其余 粒系细 .3 ,
胞 比例未 见明 显异常 ; 系增 生 , 粒 部分粒 系细胞 有核质发 育 不平衡及 中性 颗粒丢失 、 泡等 明显 退行性变 ; 空 红系增 生活 跃 占 02 5 以中晚幼红 细胞 为 主 , 态大致正 常 ; 巴细 胞 . , 0 形 淋
化、 促进肿 瘤细胞 凋亡及 改变 细胞周期程序等【 ” 2。 _ 口服砷 剂具有 服用方便 、 良反应 小 、 不 治疗费用 少等优 点 , 目前主要用 于急性早 幼粒细胞 白血病患者 的维持 治疗 , 亦有报道用于其他恶性血液病 的治疗。 例患者通过 口服砷 本 剂治疗获得 了较好 的长期疗效 , 为继发性急性髓性 白血病 的 治疗提供 了新选择 。由于临床病例较少 , 还有待扩大病例数
到广泛肯定 。 目 , 前 关于砷剂针 剂对其他 恶性血液病及实体
肿瘤 的治疗作用正成为 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有关 口服砷 剂治疗恶性血液病长期疗效 的报道 尚不多见。 继发性 急性髓
性 白血病具有难治疗 、 易复发的特点 , 患者大多预后不佳 。 我
们 观察 到 1 例继 发性急性髓 性 白血 病患者 经 口服 砷剂治疗 长期生存 , 现报道如下并做文献 复习。
砷 剂 口服 治 疗 继发 性 急性髓 性 白血 病 患 者长 期 生存 1 报告 例
陈晓晨 吴德 沛
砷剂 针剂 对急性 早幼粒 细胞 白血病 ( P ) A L 的疗效 已得
完全缓解 。2 0 年 4月起单用复方黄黛 片 口服维持治疗 ( 01 随 血象调整剂量 : 5~8片 / , 1 3次 )一直未有 出血表现 。 次 每3 , 20 0 2年 2月患者血小板 开始 出现 上升 , 2 0 至 0 2年 7月上升 至正常范围 。复查骨髓象示缓解状 态 , 复查 肝功 能与心电图 未见异常。至 2 0 0 7年 1 3 , 月 11 患者仍 口服复方黄黛片( 3 8 片 / , 1 3次 ) 次 每3 维持 治疗 , 一般情况 良好 , 无不适症状 。 讨论 根据综合 分析 ,本 例患者诊断为 MD S转 化的急

砷剂抗白血病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砷剂抗白血病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机 制的研 究最新 进展 。 l 促 进 凋 亡
1 l 启 动 线 粒 体
胞 内 G H 水平 均较低 , S 而其 他耐 药的细胞 中含有 相对
较 高的 G H水 平。用 L b t i ies l o i n S —uho n up xmie去 除 n h 细胞 内的 G H 后 , 胞 对 A 诱 导 的 凋亡 更 加 敏 S 细 0 感 。这 表 明 A 2 s O3主要 通 过 与 巯 基作 用 而减 弱 谷 胱 甘肽 氧化 还原 系 统酶 代 谢 R OS的 能力 , R S增 加 使 O 从而诱 导凋 亡的发 生 。
1 I2影响 bl ._ c2蛋 白家族表 达 :bl 族成 员是 重 要 一 c家
的凋亡相 关 因子 , 其功 能分 为 两类 , 类 为 促 凋 亡 按 一 的 , 一类 为抑凋亡 的 ,c 2属抑 凋亡 因子 , 于线 粒 另 bl + 位 体外膜 , 可提 高线粒 体膜 的稳 定性 , 止线粒体膜 通透 阻 转 运孔 (emeb i rn io oe P 的 开放 , 止 p r a it t s i p r, T) ly a t n 阻 凋亡 蛋 白释 放 , 对正 常 的细 胞功 能起到保 护作 用 b l c 一 2的下调会 导致 凋亡 的发生 ASq 除 可 使 N 4细 胞 b 一 B d 2的表 达 在 mR NA 和蛋 白两个 水平 降低 外 , 诱导 多 种 巨核 细 胞 白血病 在
关键词 : 白血 病 ; 荆 ; 砷 凋亡
中固分类号 : 7 3 7 R 3 .
文献标识码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文章编号 :0 08 2 【0 2 0 - 4 10 —25 2 0 110 0 %5

砷的用途应用领域

砷的用途应用领域

砷的用途应用领域砷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砷的用途及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1. 冶金工业:砷在冶金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砷可以与金属形成合金,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例如,砷可以与铜合金化,制成耐磨、耐腐蚀的黄铜;与铁合金化,可制成高强度、耐磨损的铁磁性合金等。

此外,砷还可用作铅冶炼的助熔剂,在冶炼过程中提高熔点降低电阻,促进金属的还原。

2. 化工工业:砷化合物在化工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三氧化二砷(As2O3)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和防腐剂。

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此外,三氧化二砷还可用于制备玻璃和陶瓷,赋予产品良好的光学性能和耐火性能。

3. 医药工业:砷在医药工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砷就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

砷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砷化合物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等机制,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砷还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4. 农业领域:砷在农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砷化合物可用作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例如,砷酸铜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其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保护植物的生长。

此外,砷还可用于调节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 环境保护:尽管砷在农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过量的砷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砷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砷也可以用于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砷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和废气,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砷还可用于制备新型吸附材料,去除水中的砷污染。

此外,砷还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以替代传统的硅基光伏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涉及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砷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砷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采取措施减少砷污染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白血病m3治疗方案

白血病m3治疗方案

白血病m3治疗方案白血病M3治疗方案。

白血病M3是一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被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这种类型的白血病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出血和凝血障碍。

治疗白血病M3的方法通常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血病M3的治疗方案。

1. 化疗。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M3的常规方法之一。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砷剂。

全反式维甲酸是一种维生素A的衍生物,能够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砷剂也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M3的治疗中,它能够干扰白血病细胞的代谢和增殖,从而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2. 靶向治疗。

除了化疗外,靶向治疗也是白血病M3治疗的重要手段。

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吉非替尼和达诺替尼。

这些药物能够靶向干扰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靶向治疗通常与化疗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

3.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一些白血病M3患者,特别是复发或难治性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复杂性,需要严格的患者筛选和术后护理。

4. 综合治疗。

除了上述的单一治疗手段外,白血病M3的治疗通常是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白血病M3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有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希望本文介绍的白血病M3治疗方案能够对患者和医生有所帮助。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之问,是问谁首先创新出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这一独特疗法;而不是指,谁首先发现砒霜抗癌或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机理;也不是指谁改进了砒霜疗法,使之更安全有效;更不是指,谁推广了或扩大砒霜疗法的知名度。

』编者按Editor''s notes2011年,中国两位科学家屠呦呦和张亭栋在本土获得“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同年屠呦呦再获拉斯克奖,四年后,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同期受到关注的张亭栋,则和另一项赢得世界尊重的发现有关。

——利用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的联合靶向治疗,将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血液疾病,达到基本治愈。

之后“砒霜治疗白血病”斩获无数国际大奖,但发明人及知识产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

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做出关键发现时中国处在的特殊历史时期有关——当时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个人署名的文献报告不被鼓励。

而与国际科学、医学界交流的缺乏和语言障碍又使得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没有被重要文献及时引用。

譬如,在过去很多年里,青蒿素的发现都被强调是集体成果。

所幸,诺奖将青蒿素的发明人之争做了终结。

本文作者李永明长期关注“砒霜治疗白血病”这一话题,他从史实出发撰写了厘清这项重大发现来龙去脉的文章,希望史清事自明。

南方周末刊登此文,亦希望供关心砒霜疗法的人士参考。

撰文丨李永明编辑丨袁端端-01-“发明人”和“发明什么”的争议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砒霜的纯品叫三氧化二砷,溶水后叫亚砷酸。

有关砒霜治疗白血病发明权争议的官司曾从黑龙江地方法院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法于2009年对诉讼有过判决,但并未回答发明人争议。

在网上搜索“砒霜治疗白血病发明人”,会跳出很多信息,包括不同的人物报道、学术文章、博客评论,及因该研究获奖的消息。

这并不罕见。

几乎每个诺奖背后都有关于这项科技发明和知识产权争议的故事。

比如,美国Waksman教授在发现链霉素并于1952年获诺奖后,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师徒发明权之争。

口服砷剂和维甲酸可完全缓解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口服砷剂和维甲酸可完全缓解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口服砷剂和维甲酸可完全缓解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佚名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病凶险的恶性血液病,单纯依赖化疗的
患者复发率高,总体生存较差。

维甲酸与砷剂联合治疗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首选方案,被业界称为“梦幻组合”,根治率达到90%以上。

本研究共纳入20例初诊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白细胞小于1万),仅用两种口服
药物(复方黄黛片和维甲酸),不用传统的化疗药物,不输液,缓解后不用再住院,总治疗时间为8个月,结果显示所有病人都达到完全缓解,利用目前最敏感的实
时定量PCR方法证实所有病人都可以达到血病基因转阴,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病人
在达到缓解(约1个月)后均不再需要住院治疗,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生活
质量接近正常人,医疗费用较低。

【总页数】1页(P16-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小剂量砷剂加全反式维甲酸治疗18例[J], 郭学军;李凤菊;林晓燕;刘敏洁;邱忠云
2.间断口服维甲酸砷剂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J], 乌仁娜;王海峰;张景云
3.维甲酸协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进展 [J], 刘冯;董敏;肖丁华
4.化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序贯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J],
刘美
5.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进展 [J], 刘冯;董敏;肖丁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尿砷水平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尿砷水平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尿砷水平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亚型,其发病率约占小儿白血病的10%。

三氧化二砷(ATO)是治疗APL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其疗效和尿砷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

因此,通过开展本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氧化二砷在治疗小儿APL中的疗效和机制,提高其治疗水平,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首先将收集小儿APL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对照组也给予原行治疗时的化疗方案区别于治疗组位于此基础上加用三氧化二砷。

此外还将对患者尿液中的尿砷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观察。

三、研究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将全面探究三氧化二砷在小儿APL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和尿砷水平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三氧化二砷疗法在小儿APL治疗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为小儿APL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其康复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作者:方达来源:《齐鲁周刊》2015年第23期砒霜历来被视为剧毒物质,口服砒霜治疗癌症仿佛武侠小说中“以毒攻毒”的情节。

但不久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上海自然科学特等奖。

陈赛娟团队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美国血液界将其称之为“上海方案”。

据媒体报道,陈赛娟团队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是肿瘤治疗史上的成功典范。

其协同靶向治疗方法主要是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辅以化疗,前者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没有化疗副作用,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疗法”。

砒霜治癌早有先例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白血病大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又可分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陈赛娟告诉记者,儿童的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成人则以髓细胞白血病为主要类型。

她的团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髓系白血病领域,尤其针对其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APL曾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的一类白血病,病人病发时常常能够自己走进医院,却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家人目送着“离开”。

传统化疗对APL治疗效果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极大杀伤力,病人往往在接受化疗后会产生严重出血,而导致早期死亡。

APL的5年存活率曾一度只有10%—15%。

十余年来,陈赛娟团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研究,其最突出研究成果是首创砷剂(俗称砒霜)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协同靶向治疗APL,使其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7篇SCI论文,并先后入选2010年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正如一些专家所言,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使最凶险的APL实现了从高死亡率向高治愈率的转变,为其他类型白血病及实体瘤治疗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思路,并将协同靶向治疗思路进一步扩展至其他类型白血病乃至实体瘤,也为国际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成功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砷化合物与白血病的治疗
王书沅
公共卫生学院05级2班
摘要 砷的化合物者会引起中毒。

通常说的砷中毒,实为砷化物、特别是又名砒霜的三氧化二砷,口服1mg即发生中毒。

砷的化合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的方法。

在体外的实验中,砒霜不仅能作用于早幼粒白血病癌细胞,而且还有剂量依赖的双重效果,即在较大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而在较低剂量时则诱导细胞分化。

但据最近报道,治疗白血病的不是砒霜,而是另一种砷化合物——雄黄。

关键词 砷化合物白血病砒霜
西方化学史家认为单质砷是在1250年前后,由日尔曼炼金术士阿尔伯特(Albertus M.)用砷化物制得的,但我国化学史家则指出,公元4世纪前半叶,东晋炼丹术士葛洪(287~363)已经制出单质砷。

到明代,我国已能大量生产砒霜,当时的生产作坊,年产可达15万千克。

我国古代伟大的化学先驱——葛洪及其炼丹炉
砷,又名砒,砷为重金属毒物,蕴含在岩层中,渗入地下水和煤层。

正常人体组织中也含有微量的砷。

本来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

但砷的化合物者会引起中毒。

通常说的砷中毒,实为砷化物、特别是又名砒霜的三氧化二砷,口服1mg即发生中毒。

当年大郎不也死于砒霜之毒。

砷化合物还可经皮肤或创面吸收而中毒。

长期接触砷化物可引起慢性中毒。

砷化氢吸入后引起急性溶血。

职业性砷化物中毒见于金属冶炼、玻璃、陶瓷、制笔、印染及制药等生产工人。

砷中毒亦见于生活性意外事故。

日常生活中,砒霜常用于他杀或自杀,也有由砒霜引起灾难事故的。

老百姓打深井取水或者敞罩燃烧高含砷煤,砷便侵入人体,导致皮肤角化、癌变和全身慢性中毒,最终死亡。

在日本发生了轰动世界的森永奶粉事件,由于该公司出售的奶粉中,混入(2.0×10-6~3.0×10-6)%的5价砷化合物,当婴儿每天摄入1.3~3.6mg的砷,在2~3周后, 就会出现急性或亚急性中毒,出现肝肿涨、皮肤黑化,急性肾功能及心脏功能障碍。

在我国,儿童用蜡笔中也存在砷含量超标现象。

重金广砷(As)的含量在绝大多数蜡笔中严重超标,会引致皮肤癌、肺癌及消化系统癌症,危及生命。

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很多瓷器的彩釉中也含有大量的砷化合物,长期使用会危及健康。

那么,既然砷的化合物有如此之大的危害,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把它打入“死牢”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了呢。

古老的记载及今日科学的证明都给了我们惊人的答案——砷的化合物不仅是“罪魁”,还是“功首”。

三氧化二砷 砷中毒
我们知道,有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白血病(俗称血癌)。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可以是突然高热,类似“感冒”,也可表现为严重出血倾向,甚至全身衰竭。

缓慢者常为脸色苍白、疲乏、或轻微出血。

有的病人因皮肤紫癜,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就医而被发现。

病人常有贫血、出血、发热和感染,以及各种器官浸润等表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一种小淋巴细胞克隆性扩展,逐步积累而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种恶性疾病。

化疗是治疗慢性白血病细胞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基因的过度表达,以及身体本身的虚弱和化疗后,身体的更为虚损,易导致严重感染,出现生命危象。

白血病又如此之大的危害,我们如何与其斗争呢?砷的化合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的确让人惊讶。

作为本身有剧毒的砷化合物,怎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固然,砷化合物有许多害处,但我们也要看到它的贡献。

早在公元前10世纪,我国已把雄黄用作丝织品的黄色染料,公元前5~3世纪的战国时代已能用毒砂(砷黄铁矿)、砒石等含砷矿物烧制砒霜(As2O3),并知“人食毒砂而死,蚕食之而不饥”。

因此把它制成杀鼠药和用在蚕病防治上。

在西方,古希腊曾把砷化物作为强壮剂及造血剂,并称妇女每天少量食用后可使皮肤变白,成为“白色美人”,现在看来,这种作用可能是使健康受损,或抑制了体内的酪氨酸,减少黑色素形成,使人变苍白的结果
白血病 砒霜
但是,这并不涉及对白血病的治疗啊。

本身有剧毒的砒霜,看似如何也不会与治疗白血病的灵药沾亲带故。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曹筱晋教授认为“机体正虚乃为本,邪毒凝聚乃
病之标”。

治疗宜扶正而固其本,解毒而祛其邪。

同时,本病之毒乃为特殊邪毒,宜解而不宜攻,即应以无毒之药解除病毒,而不宜用“有毒之品”攻其病毒,如此方可达身体正气复,病毒除之目的。

但是,事情不是绝对的,有人偏偏就发现了砒霜的妙用。

陈竺(中科院副院长)和陈赛娟是一对夫妇,1989年1月,陈竺和陈赛娟先后隔一天获得博士学位,7月,夫妻双双来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专心致力于维甲酸分化治疗白血病机制的探索。

起初他们用维甲酸合并化疗,近半数的患者获得5年无病生存。

但仍然还有50%的患者复发,并产生对维甲酸的抗药性,是否有新的办法来治疗复发的患者呢?陈赛娟偶然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同行那得知他们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他们开始查资料,得知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和古希腊的医学记载中都提出砒霜是一种药,19世纪西医曾使用砒霜治白血病,中药也有“以毒攻毒”的观点。

于是,他们与哈尔滨的同行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体外的实验中,砒霜不仅能作用于早幼粒白血病癌细胞,而且还有剂量依赖的双重效果,即在较大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而在较低剂量时则诱导细胞分化。

砒霜为什么会有这种作用呢?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显示砒霜能选择性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蛋白质发生降解。

用砒霜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白血病取得了成功。

这是令人惊喜的结果,这些工作的系列论文发表在美国的《血液》期刊上。

1996年8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说: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陈竺 陈赛娟
他们又提出一个新问题:能否同时发挥维甲酸和砒霜的优势,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彻底治愈呢?陈竺说:“经过多次的试验,我们终于发现维甲酸和砷剂实际上是通过不同的途径,靶向作用于该型白血病的同一关键致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因此提出两药共用的‘协同靶向治疗’设想,并建立了敏感的疾病分子标志检测方法,可实时定量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临床试验中,90%以上的患者长期无病生存,表明两药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国际同行评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就这样,砒霜的神奇功用被发掘出来,开始为白血病的治疗贡献力量。

的确,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但据最近报道,治疗白血病的不是砒霜,而是另一种砷化合物——雄黄。

雄黄又名石黄、熏黄、南雄黄,属低温热液作用产物,多与雌黄共生,为砷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As2S2(二硫化二砷)。

雄黄可作为提炼砷的主要矿石,在化学工业中可用做杀虫剂,制革剂及木材防腐剂;制造玻璃氧化剂以消除玻璃中浅绿色色素。

雄黄在中国最主要的用途是医治疾病。

据文献记载,雄黄入药可用于治疗麻风反应神经痛,湿疹及带状疱疹,风毒肿痛,流行性腮腺炎,毒蛇咬伤,疟疾,肺结核。

它还有抗皮肤真菌作用,用于治疗恶疮、疥癣等。

报道上说“我国医学工作者将雄黄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证实有明显疗效”。

雄黄的主要药用成分是二硫化二砷(AS2S2),毒性很小。

但由于矿物药中夹杂着三氧化二坤(AS2O3,俗称砒霜),是剧毒化合物。

在现在的生产中,为保证雄黄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必须去除夹杂在其中的砒霜。

由于雄黄在临床的这种特殊疗效及其毒性反应,因此中国自古就很重视它的炮制方法。

从秦汉起历代对雄黄的炮制方法据有关文献记载近10余种,所用辅料近20种,包括我们现在对雄黄工艺的不断改进,目的就是去除雄黄中存在的有毒物质砒霜。

虽都为砷化合物,硫化砷和氧化砷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雄黄可以治疗白血病,而砒霜则有剧毒。

然而具体谁真谁伪,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致谢 感谢杨晓达老师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有机砷化合物》摘自/zldq/Y/Y1505.htm
2、吴祺, 《砷与社会》
3、有关砷中毒,摘自/question/2040302.html
4、《美丽色彩后的隐忧》
5、《陈竺院士:我与白血病研究的25年》/news/news/show.php?id= 25715
6、《关于砒霜治疗白血病的误传》2005年12月01日/html/0548/ 8e6n.html
7、《白血病简介》/pxb.htm
8、《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例观察》<<四川中医>>2004.11
9、《现代白血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