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40例体会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40例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通过对4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回顾性分析与探讨,认为其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应根据意识状态、CT扫描显示的血肿量及其位置、中线结构移位程度、占位效应等指标综合评价。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肿;保守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4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现就非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对其适应证进行初步探讨。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个月~73岁。
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3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7例。
临床表现:入院时GCS 13~15分32例(80%),9~12分6例(15%);8分2例(5%)。
头痛38例,恶心呕吐30例,病理反射阳性4例,肢体轻偏瘫1例,颅神经损伤4例。
合并颅骨骨折26例。
CT扫描示:血肿部位:额叶22例(55%);其中双侧12例(30%);颞叶8例(20%);顶叶6例(15%);枕叶2例(5%),其中小脑半球2例(5%)。
(2)血肿类型:硬膜外血肿28例(70%),硬膜下血肿10例(25%),脑内血肿2例(5%)。
(3)血肿量:按Kase分类,小型血肿(20ml)30例(75%),中型血肿(20~40ml)8例(20%),大型血肿(40ml)2例(5%)。
占位效应:中线无移位者18例(45%),中线移位0~5mm 12例(30%),5~10mm 8例(15%),10mm以上2例(10%)。
2 治疗非手术治疗措施:抗炎、止血、脱水、营养神经、激素与对症支持,以及高压氧或应用纳洛酮、尼莫同等药物治疗。
3 结果经非手术治疗后,38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CT复查示血肿均吸收(20~60天,平均29天)。
2例病情加重改行手术治疗,1例存活,1例死亡。
讨论CT应用虽使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高,但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指标目前尚存分歧,病例筛选标准尚未统一。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79例治疗体会

冠 状 动脉 硬 化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 但 其 与 D 的 关 系研 究 不 , N 多 , 有 的 研 究 结 论 也 不 一 致 。本 研 究发 现 , 已 ] DM 患 者 的血
赵 弋 于 , .血 浆 同 型半 胱 氨 酸 与 2型 糖 尿 病 。 的 相 关 性 等 肾病 表 2 D 各 组 问 生 化 资 料 比较 ( ± 5 M )
注 : ND 组 比较 , < O 0 , P< O 0 ; D 与 N P . 5“ . 1 与 N1组 比 较 , P< 0 0 .1 可 能 成 为 降 低 DN 发 生 率 、 缓 D 病 程 进 展 的 一 种 治 疗 手 延 N
p t nsl tp i ee[ ] Di ee ae 1 9 , 2 ai ttI y e2da ts J . a tsC r ,9 9 2 e b b
( ): 8 — 9 . 4 4 4 4 0
研究证实 , 0 R s过 多 产 生 是 D 的 发 病 基 础 , 多 的 R N 过 0S不 仅 损 害 多 种 蛋 白质 、 质 、 酸 等 , 且 可 激 活 多 元 醇 、 GE、 脂 核 而 A P KC、 己糖 途 径 , 起 肾 脏 损 害 。( ) HC 血 症 造 成 内 皮 引 2高 Y
1 8, 99 41( ): 4. 6 68 da E O daK Ta a H e 1 H pe hom o y t i m i c s ene a [] Oka , i , d , ta . y r 3
i a rs a t rf r c r n r r e is lr ss i a a e e s ik f c o o o o a y a t ro ce o i n J p n s
多发性颅内血肿28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

多发性颅内血肿28例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多发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体会。
方法对28例手术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5例,死亡率17.8%,恢复良好15例,占53.57%,轻残、重残各4例;同时进行两侧血肿7例,二次手术12例。
结论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致伤机制复杂、伤势危急、合并症多,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手术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多发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多发颅内血肿是指颅内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形成二个或两个以上血肿。
颅内出血形成的多发血肿,可能发生在脑内的任何位置。
其中颞叶、额叶最为多见,其次多发于顶叶、枕叶,其余分布于脑基底节、脑干小脑。
颅内血肿特别是指多发的以伤情严重,进展迅速,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表现,导致早期诊断特别困难,容易延误诊治效果。
颅内血肿发病率的占10%-25%,其中居不同部位者占60%左右,位于同一部位,但不是同一类型血肿约占40%[1]。
多发颅内血肿手术治疗仍是最主要的手段,手术治疗要迅速有效、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确保手术安全,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减压为主,现就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谈谈以下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16-6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重物打击伤6例,意外跌伤4例。
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9-13分7例、6-8分15例、3-5分6例。
1.2辅助检查术前均进行头颅ct检查,血肿数量两个以上不等。
ct扫描硬膜外血肿2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7例。
1.3治疗2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一侧开颅16例,双侧开颅7例,双额叶+枕叶开颅5例,行二次手术的12例,术后进行常规治疗。
2结果术后随访半年,28例手术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17.8%,恢复良好15例,占53.57%,轻残、重残各4例。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观察护理论文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观察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84-01随着颅脑外伤增多,头部外伤的早期观察和护理相当重要。
特别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52例,并在专科icu病房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4-72岁,平均47.1岁。
车祸伤36例,坠跌伤12例,斗殴伤2例,物体砸伤2例。
其中减速伤44例,加速伤3例,多发性损伤5例。
着力部位包括枕部18例,枕顶部16例,颞部10例,额部8例。
入院时gcs评分3-8分13例,9-12分12例,有原发性昏迷42例。
2 观察与护理意识变化的观察病人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但观察过程中,随着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而出现意识障碍。
外伤后前72小时每30-60分钟进行1次gcs评分动态观察。
如gcs评分减少或一度烦躁不安,然后突然转为安静状态,或在意识尚清醒的情况下出现小便失禁,病人由非昏迷转为昏迷,或原来意识清醒,而后出现嗜睡。
原来嗜睡但易醒,而后出现呼之不应,或需用较强刺激才能清醒。
躁动之后,突然进入昏睡状态。
或意识虽清醒但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并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消失或出现凝视现象[1]。
均提示迟发血肿的可能,应立既汇报医生,及时复查头颅ct明确诊断.瞳孔的观察瞳孔是反映颅内病情变化的窗口,可较早地反映有无颅内血肿。
通过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的敏感程度,便于进一步判断病情变化.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在额颞部。
当血肿达到一定量后超过颅腔容积而引起小脑幕裂孔疝。
除意识变化外,瞳孔变化也是早期征象的重要观察内容之一。
因此,头部外伤病人每15-30分钟观察瞳孔一次。
颅内压的观察:迟发性脑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压的增高,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及烦躁不安[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6例临床分析

2 方 法
2 . 1 手术治疗
根据 C T检查所 见 , 采用 骨瓣 或 骨窗开 颅 , 清除血 肿 , 妥 善止 血 。血肿清 除后 , 如硬脑膜张力高或疑有 硬膜 下血肿时 , 应 切开硬 膜探查 。对 少数病情 危急 , 对于来不及 做 C T检查者 , 应直接 手术
钻孔探查 , 再 扩大 成骨 窗清 除血肿 。
于老年人 , 病程 较长 , 临床 表现差异很大 , 多有 轻微头部外伤史 , 主
要 表现为慢性 颅 内压增 高症状 , 也可有间歇性 神经定位体 征 ; 3 脑 内血肿 , 多 因脑挫裂 伤导致脑实质 内血管破裂 引起 , 常于硬脑膜下
血肿 l 司时存 在 。
这 种急性脑膨 出一部 分是 由远隔部位 的迟 发性血肿引起 『 】 l 。现将 我院 2 6 例外伤性迟发性颅 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2 . 2 非手术治疗
C T所示血 肿量少 于 3 0 m l , 中线结 构移位 小于 1 . 0 c m者 , 可在
密切观察病情的前提下 , 采用非手术治疗 。
发性颅 内血肿 , 其 中男 1 9 例, 女7 例, 年龄 1 9~6 1 岁, 平均 3 3 . 7 岁。
致伤原 因 : 车祸 1 8 例, 高处坠落 5 例, 打击致伤 3 例。
1 . 2 临床 表现
膜粒 的撕裂 使原有 的颅骨骨 折者 更易引起 出血 【 5 】 。迟 发性 外伤
迟 发血肿 的发生机制可分为 : 填塞效应 ( T a m p o n a d i n g e f e c t ) 【 4 ]
1 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的消失 ; 低 血压 高颅压
时, 在 有效 血容 量恢 复 、 血压 上升 、 颅 内压 降低 时 , 出血 源开始 出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探讨

快速生长 的特性 ,当它 浸润转移到 门静 脉后会迅速 生长 ,致使 门静 脉
部分 或全程 充填 、增 宽 ;以左 支及 矢状 部扩 张最 为明显 ,可 能与 其
走行较右支 迂曲 、血流 淤滞 ,更易癌 组织滞 留、生 长有 关 ;最宽 时门 静脉 内径可 达正常管径 的数倍 ,左 、右支 内径常大 于主干 内径 ,而 呈
2 0 1 3年 1 1月第 1 1 卷 第3 2期
脉 ,表 现为 门静 脉内径明显增宽 ,管壁可清 晰或不清 ,腔 内充满 由中 低 回声密 集光点 组成 的不均质光 团 。对于肿块 型肝癌 较易诊断 ,但
对于弥漫 小结节似肝硬 化者 、肿块边 界不清仅 回声 不均改变者 、肝硬
・
临床研究 ・ 4 7 3
多谱勒、C T 及穿 剌活检 等检 查方法才能明确诊断 ,另外对肝癌 的早期
诊 断没多大意义。 门静 脉癌栓需注意 与门静脉管腔 内的脓栓 、血栓 鉴别。脓栓常 在 腹 腔 内发生严重 感染并败血症 时发生 ;血栓常见 于肝硬化及在血 流高
化并小肝 癌者及单 发小 肝癌患者早 期因缺少特征 性的表现不易 诊断 ,
中图 分类 号 :R 6 5 1 . 1 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2 — 0 4 " 7 3 - 0 2
迟发性 外伤性颅 内血肿是一 种常见 的脑 部外伤性疾病 ,因其具有
一
较为明显 的 中间清 醒时期 的患者为7 例 。人 院时治疗 前对患者 进行一 次标准的G C S5 ~ 1 3 之间
类似病例 可通过观察 门静脉转移癌 栓情况来 明确诊 断。 因癌组 织具有
凝状 态时发生 ,血栓门静脉管径相对 较小 ,呈轻度 扩张或正常 ,门静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23例临床分析

其 原 因 , 采 取 相 应 措 施 , 得 较 好 疗 效 , 报 并 取 现
告 如下 。
临 床 资 料
或 术 后 不 久 , 有 报 道 多 发 生 在 伤 后 3天 至 2 也
周 以 内 。本 组有 1 6例 是 在 术 中 , 7例 是 在 术 后 6小 时 至 4天 发 生 的 , 点 与 文献 报 道 一 致 。 此
维普资讯
青 海 医 药 杂 志 2 0 年 第 3 卷 第 1 塑 0 2 2 0
・
23 ・
急性外伤性颅内 血肿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 血肿2 例I床分析 3 临
江 苏 淮 安 市 楚 州 医 院 脑 外科 ( 2 2 0 何 二 平 王福 林 吕爱 华 2 30 ) 急 性 外 伤 性 颅 内 血 肿 术 后 继 发 对 侧 迟 发 性 血 肿 可 出现 在 术 中或 术 后 , 不 能 早 诊 早 治 , 如 则 预 后 不 良。本 文 对 我 科 1 9 9 3年 至 2 0 0 0年 发 生 的 2 3例 对 侧 迟 发 性 血 肿 进 行 回顾 性 总 结 , 析 分 例 , 残 3例 , 亡 5例 。 重 死
肿 3例 , 内血 肿 2例 , 肿 量 ( O 1 0 ml 脑 血 3~ 2 ) 。
折 , 有 小 挫 伤 出 血 。 我 们 以 为 其 产 生 即 与 5例 压 力 填 塞 效 应 的 减 轻 或 消 除 有 关 。 Me u o等 gr
以为 在 清 除 急性 颅 内 血 肿 后 出 现 急 性 脑 膨 出 时 即应 于 术 后 复 查 C 了解 对 侧 迟 发 血 肿 H 。有 T 】 人提 出 术 中 立 即 在 对 侧 可 疑 部 位 行 钻 颅 探 查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32例分析

急性外伤性颅 内血肿清 除术后迟发性血肿3 例分析 2
薛 志 伟 周 建 安 邓 志 伟 欧 文岳
( 广东省清新县人 民医院脑外科 ,广 东 清新 5 1 0 ) 18 0
【 要 】 目的 探 讨 急性 外伤 性颅 内血 肿 清除 术 中及 术后 ,如 何 及 时发现 迟 发性颅 内血 肿 并治 疗及 处理合 并伤 以提 高疗效 。方法 回顾 分析 摘 3 急性 外伤 性颅 内血 肿 清 除术后 继 发迟 发性 血肿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结 果 存 活 2 例 ,死亡 5例 。术后 随访 3~ 6个 月 ,根 据 G 评 分 2例 7 OS
【] 傅 锐 斌, 绪 , 荣, 3 例 脓 肾的保 肾手术 治疗 [ . 东 医 4 何恢 李清 等. 4 J广 ]
学,0 02 (2 :1— 1 . 2 1 ,11) 52 6 2
[] 孙衍 庆 , 鸿钊 , 蔚 六, 现代 手术 并 发症 学 [ . 安 : 界 图 5 宋 邱 等. M] 西 世 书 出版公 司 , 0 : 08 1 2 88 —2 . 0 2 [】 薛 皓 亮, 国 华, 卯升 , . 6 刘 徐 等 肾盂积 水 两种 不 同手 术 路径 的 比较
[ . 用儿科 临 床杂 志, 1,8 ) 1—1 . J实 ] 2 01( : 637 0 43 【] 王 中, 永周 , 斌 , . 癌 致 巨大 肾积水 三例 报告 [ . 7 戚 谭保 等 肾盂 J 实用 ]
癌症 杂志 , 0 , () 5 —5 2 例 ,重 残 6例 。结 论 在 清除 急性 外伤 性颅 内血 肿 时发 生急性 脑肿 胀 或术后 病情 恶化 者应 想到 继发迟 发性血 肿 的可 l
能 ,宜尽早 钻颅探 查或 复查 C 。早 期 复查 C T T是及 时诊 断外 伤性 迟 发性 颅 内血 肿 的最 有 效方 法 。根 据 血肿 的形成 时 间、部 位 、血肿 量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25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
2012-02-02T09:08:56.2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 作者: 孙勇军
[导读]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不应该依赖首次CT检查的结果,而忽视临床动态演变。
孙勇军(大连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大连 116100)
【中图分类号】
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160-01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对人体生命的危害性。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确诊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已经发生脑疝
5例,其中死亡和重残占80% 。未发生脑疝20例,死亡、植物生存和重残占20%。结论 外伤性迟发
性颅内出血脑疝前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相当重要。
【关键词】颅内血肿
颅脑损伤 诊断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目前临床外伤性脑出血病例逐渐增多,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果发现不及时可
能会造成不可逆脑损害。我科于
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20例,其中迟发性血肿25例占同期颅内血肿7.8%,报告如
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0—20岁4例,21—40岁10例,41—55岁8例,55岁以上3例。受伤部位,枕部12例,额
部
8例,颞顶部3例,顶枕部2例。首次CT至确诊DTICH时间3小时—10天,其中12小时内10例,12——24小时8例,1—3天5例,7天和10天
各
1例。入院时GCS计分13—15分13例,9—12分8例,3—8分4例。
1.2
临床表现:伤后有原发昏迷19例,入院时清醒者18例,有意识障碍这7例。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20例。血压
升高和脉搏减慢者
15例。剧烈头疼呕吐及出现新的神经体征者14例。躁动着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识障碍无好转或恶化者3例。
1.3
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平片和CT扫描发现线性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例,受伤至首次CT时间:1小时以内5例,1—3小时10例,3
—6
小时5例,6—24小时5例。首次CT检查结果: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裂伤1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正常头部
CT
扫描3例。迟发性血肿部位和性质:枕部10例,额部9例,颞顶部6例。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1例。
2
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出院时痊愈11例,轻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为脑疝晚期患者,其余4
例,
GCS计分13—15分,保守治疗,颅内血肿逐渐吸收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或清
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首次
CT检查距受伤时间越来越短,颅内血肿的早期发现率明显降低,而DTICH的发
现率上升,
DTICH患者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1]。降低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
疗,其取决于对本病早期
CT特征及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本组25例中除3例CT扫描正常外,其余22例显示脑挫裂伤或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
出血。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
DTICH发生的重要基础[2]。我们认为颅脑外伤后短时间内CT检查发现脑挫裂
伤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警惕有发生
DTICH的可能。本组首次CT至DTICH确诊在24小时内就有18例,占18/25。因此我们主张,凡
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首次
CT后24小时之内,应常规CT不定期扫描动态观察,以便及时早期发现迟发血肿。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不应该依赖首次CT检查的结果,而忽视临床动态演变。本组病例突出的早期征象是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有20
例。其次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
15例,剧烈头痛呕吐及出现新神经体征14例。当临床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毫不犹豫复查脑CT。颅内血肿
清除后,如果意识无好转或恶化,骨窗压力增高,也是复查
CT的又一指征。
对于有明显占位效应DTICH应该尽早手术清除血肿,而对出血量小无明显脑室受压者,可先行保守治疗,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定时复
查头部
CT。DTICH的预后与早期诊断与否密切相关[3]本组确诊DTICH时已发生脑疝5例,其中死亡2例,重残2例轻残1例。未发生脑疝的
20
例中,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轻残2例。因此,脑疝前确诊和治疗是相当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技术出版社, 1998:334-341.
[2]
田力学,左焕琮,秦志平,等.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
[3]
林茂按,张子俊,王忠诚,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